让孩子做点小孩做家务有几点好处哪些好处

说起做家务,很多父母往往认为离孩子很远,家务活当然是家长的事情,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了。但是,这样真的好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不会做家务,将来他如何独立生活?

本期家教微视频由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浙江音像出版社共同制作,特邀杭州市时代小学过跃娟老师和各位爸爸妈妈聊一聊,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她认为孩子学做家务好处多多,爸爸妈妈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庭所需,鼓励孩子多做家务。

杭州市时代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任教数学学科。有多年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经验,创建的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效果明显,曾受邀在浙江在线做经验推广。曾获杭州市“教改之星”银奖、上城区教坛新秀、上城区十佳班主任金桂奖。多篇德育论文获奖,其中《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小学生“周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对策研究》分获市德育论文的一等奖,两届全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的一、二等奖。

家长怎么看待孩子做家务?

想法1:孩子还小,干家务会累着。——宠溺包办

想法2:孩子做不好,还不如自己做。——要求过高

想法3:读书要紧,做什么家务啊!——学习至上

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

1. 锻炼和发展孩子的身体素质

家务劳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孩子做家务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2. 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

家务劳动整合了很多认知技能,比如物品的整理涉及到分类能力,做事情的先后顺序涉及到孩子的统筹能力、逻辑能力、时间管理等等。

这些能力是影响孩子未来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家务劳动不仅不会影响孩子学习,某种程度上还能促进孩子的学习。

3. 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长总说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会自我管理,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重要。

4.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感恩心

爸妈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家务是他的义务。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会不断地提升。

5. 增进亲子关系,给家庭带来快乐

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务,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比如,爱好西点烘焙的家长让孩子一同参与,帮着打蛋、切水果、揉揉面团。这些都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事情。

孩子做家务,家长要注意什么?

1. 家务要适量、适合。

给孩子分配的家务一定是孩子力所能及的。组装小家电这种活,对男孩子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家务。对于七八岁的女孩来说,在夏天学着洗洗自己的小内衣也是很有必要的。

2. 让做家务变得有意思一些;多表扬、多鼓励。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任何家务都是有意思的探索世界;五六岁的孩子,家长可以想办法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好玩的;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尝试建立奖励机制,但是不提倡物质奖励。家长要及时肯定孩子的劳动成果,保护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体验到被尊重的感觉。

3. 适当给孩子传授相关技能,不当甩手掌柜。

孩子刚开始做家务时肯定会做不好,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给孩子做示范,教他一些小技巧。在生活中,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好表率。特别是爸爸要多多参与家务劳动,示范作用效果更好。

4. 心态一定要放轻松,要耐心。

孩子在做家务时,家长不要帮孩子做,也不要不断催促孩子。当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打击孩子。

孩子能做什么样的家务呢?

饭后,收拾桌面;在大人的帮助下洗碗

自己洗澡、手洗自己的内衣

熟练掌握前阶段要求的家务

能帮忙采购家庭日常用品

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堂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锻炼机会能带给孩子更多。看似无意义的家务劳动,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快乐和能力却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

每天早上总是不愿按时起床,需要不断地催促?上课不专心,成绩不理想,总被老师批评?做作业总是磨蹭、注意力不集中,不断挑战你的耐心极限?……太多的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其实,孩子不认真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计划性和条理性。他不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不知道如何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作业。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责任心,而做家务(劳动教育)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

通过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员,必须要承担应有的责任。通过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会逐渐学会做事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因为很多家务要分几步做,需要有计划,否则就会手忙脚乱。孩子有了比较强的责任心,就会为自己而努力学习,就不会懒散拖拉,上课和写作业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孩子真正参与了生活,就会明白父母劳动的辛苦和不易,和父母的关系会更加亲密。

记得我上小学时,班里有好几个家住农村的同学,每天上学需要步行一个小时。放学回家后,他们还要烧饭、割猪草、喂猪,农忙的时候要忙到半夜。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落下一次作业,成绩也一直很优秀。我当时问他们:“你们回家那么忙,什么时候写作业?”“我们总是尽快把各种农活干完,然后就可以安心写作业。干活时,我们会想尽办法提高效率,这样就能挤出更多时间学习了。”一名同学告诉我。

后来,我去过其中一名同学的家,他手脚利索地烧水,给我泡茶,还拿出红薯干招待我。快到中午的时候,他又快速淘米、洗菜,准备午饭。我深受启发,后来,我有了孩子后,把“做家务”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儿子刚学会走路,我就教他拿扫帚学习扫地。稍大一些后,就让他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端碗筷、换垃圾袋、擦桌子、打扫自己的房间等。儿子每天都要承担一定的家务,不仅变得越来越能干,而且也越来越成熟懂事,丝毫没有耽误学习,反而越来越会学习了。

我之所以能放心让儿子14岁时就出国留学,正是因为他通过劳动具备了很强的自理能力和责任心,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做到了真正的自立。他能安排好学习和生活,能照顾好自己,能为了理想而积极奋斗,我有什么不放心呢?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成长于一个过分崇尚智育的环境:考个好分数,进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很多孩子和父母乃至教师对读书升学的“惯性思维”中,脑力劳动的价值被过度强化,体力劳动的价值却不值一提。太多的父母过度专注于孩子的学习,觉得孩子把所有时间都放在学习上都不为过,因为你不努力,别人却在努力,你就会落后。然而,越是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越会产生厌烦情绪,越容易身心疲惫,因为整天都生活在一种单一的模式中,很容易心累。

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比孩子更加焦虑,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父母的事,不是自己的事。孩子没有真正参与生活,许多良好的习惯和品性无法养成,这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因为学习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会生活的孩子,也不会学习。

在我身边,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不仅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还缺失如善良、诚信、共情、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还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自理能力极差,事事依赖父母,缺乏吃苦精神,也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不会劳动的孩子不仅不会学习,也难以成人和成才。相反,放手让孩子参与劳动,参与生活,孩子不仅会主动地、有计划、有条理地去学习,也会真正学会做人,真正获得成长。

最后,用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来说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让孩子做点家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