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创始人的老爸是谁的老总是谁?

滴滴快的总裁柳青发内部信,透露自己检查出乳腺癌,她今年才37岁。

9月30日,就是国庆前一天,柳青发了内部信,透露了这个消息,她也说已经做完肿瘤摘除手术,"目前感觉还挺好的"。她也提到,"借这个机会提醒大家,多关注自己健康,尽量学会张弛有度,多多锻炼。"

同一天,2013年快乐男声导演李洁婷因白血病去世,今年,她才33岁。

一时间我非常感慨,这两个人我并不认识,但我身边有朋友接触过她们,我能想象她们承受了超强的压力,这是压垮她们健康的凶手。我在医疗行业干过4年,我突然好想写一篇文章,给所有关注老关的朋友,想对你们说两句话:

第一,健康比事业重要100万倍。得了重病,赚1个亿又有什么意义? "

第二,保重身体是个技术活儿,你必须用心去学。 "

下面,老关会给你10条具体的建议。在这之前,我想先说说柳青,前几天还和朋友聊到她。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柳传志女儿,很多人认为,这是她天赐的光环,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也是她天生的诅咒。她不得不承受过多的关注,一旦她没干好,"女儿比老爸差多了,""靠她爸当了高管,能力还是不行嘛!"这些闲言碎语就会立刻出来。她更不能输的原因是Uber中国区负责人柳甄是柳传志侄女,两个人在一个市场火拼,这种家族内的比较会非常直接,这也会给她很大压力。

大家都知道,前一段滴滴换名字换logo,想做一波营销活动,找了5家广告公司去比稿,北京奥美神马的都去了,我朋友也参加了。他回忆说,前4家讲完,柳青就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你们就只会想这些常规的创意吗?",随后她就离场了。最后一家躺枪,提案都没机会讲就回家了,也从侧面说明她对工作要求很高,而且很重视效率——她完全没给第5家面子。

我刚才翻了几篇媒体报道,大家别喊累了,看看人家咋工作的——

"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加入滴滴后,因为周末经常开会,见不到孩子,柳青把小孩从寄宿学校转学到公立学校。然而滴滴每天开会仍到很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滴滴团队想出了一个变态的方案:每天晚上柳青九点下班,回家哄小孩睡觉,十一点再在她家楼下开会。"

再说李洁婷,更让我无限唏嘘。几年前,我在整形行业做营销,曾经和一个莆田老总聊天。他在广州开了一家整形医院,他回忆自己做过一场美女选秀活动,找的就是芒果台的女导演来操盘,我不确定是不是李洁婷,但她可以反映出湖南台的工作风格。当时,莆田老总非常感慨的说,"湖南台的那帮人啊,那真的是不要命地工作。几个晚上熬通宵,那个女导演,烟是一根接一根地抽,房间里面一大堆烟头。"年轻人的身体虽然耐操,但是天天这么折腾也是受不了。

干营销这行,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营销工作的两个核心是创意和沟通,这是最难,也是最痛苦的部分。创意费脑,沟通费力,常常一件事情还没做清楚,另一个问题又冒了出来。干到主管、总监级别,工作更是紧张,除了面对上级严格的KPI考核,又要布置、指导好下属的工作。在强压之下,如何漂亮地完成工作,又不要牺牲自己的健康,这是我今天特别想和大家聊的话题。

1 .别人给你高压,你不用急照样用平常心去工作

你可以看到,柳青就背负了太大的压力,她是柳传志的女儿,之前又是高盛的高管,人长得也漂亮,媒体都把她叫做"女神"。她自己都回忆说,"一天上午在洗手间,一名年轻员工过来与我握手。她说:'女神姐姐,我们能一起拍张照吗?'我对这样的说法感到很不安。"柳青之前主要做传统行业,一下跳到互联网企业做高管,其实业务是不熟悉的,但别人已经给了她超高的期望值,她很怕自己做不好。所以她会非常焦虑,据说刚去的时候彻夜不眠,回复所有的微信、电邮,尽量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这种状态下人很容易生病。

老关也有过这种感受。回想几年前,我从奥美跳到整形医院,第一天老板就告诉我:"我给你1块钱广告费,你至少要赚回3块钱业绩,这才能保本。"当时压力非常大,因为我没做过整形业,但是坐在主管的位置,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费心费力地干了2年,我依然做得很失败,只有4、5个月能做到产投比3:1以上,我当时信心磨灭,辞职走人。那2年,我活得特别焦虑,特别抑郁。

今天回头看,我已经释然多了。如果你也活在高压力下,我想对你说8个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要操心的是每一个具体工作,比如下季度的营销活动怎么做,主视觉怎么设计,至于最终的活动效果,你和你的老板都无法把控,不要把失败都怪到自己头上,总结清楚,继续再干就是了。如果试遍各种营销方法都不卖货,那多半不是营销有问题,而是市场格局已定,或是产品不给力。我辞职后进入牙科,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这个时候,我才恢复了自信,学会用平常心去看市场的风云突变。我想和你分享,作为一个营销人,轻度紧张是最佳状态,日夜焦虑只会搞垮身体,并且也无法确保你一定成功啊。

总有一些企业崇尚加班文化,以熬夜工作为荣,还时不时凌晨发朋友圈秀一下,还有不少广告公司,创意部下午1、2点才来上班,搞到凌晨回去,美其名曰晚上灵感多。其实熬夜是特别伤身的,首先很伤皮肤,你可以看到很多广告公司的美眉,本是如花似玉的年纪,但是皮肤暗沉,顶着两个黑眼圈,姑娘长得像个阿姨。很多小伙子看起来也像大叔。一个人经常熬夜之后,抵抗力就会明显下降,随便感冒一下,反而浪费掉更多工作时间。

熬到深夜的时候,虽然你看起来是在工作,实际上你的脑速是比较慢的,效率要打折。第二天爬起来,精神一定不会好,又影响到第二天干活,从工作效率上算其实也是亏的。当然,我不否认有人是天生夜猫子,熬夜工作效率更高,但我想说,这类人肯定是少数啊。

对于营销人来说,早睡早起这句土话是最佳方案。上班少刷几次微博,少逛几次淘宝,高效完成工作,回家后,11点前老老实实爬上床,这时候不要再胡思乱想,听听轻音乐,或是最弱智的言情小说,安心地睡去,第二天早点起来再干,清晨是大脑状态最好的时候,思路会很清晰,也是最容易出好创意的时候。当你把生物钟调成早睡早起之后,你会爱上这种状态。

"创意想不出来"是导致营销人疲劳加班的一大元凶。常听人说,"我今天状态不好","我今天没有灵感",其实真相都只有一个——就是功力不够。如果创意经常难产,那就要考虑做专项总结了。比如,你拟的微信公众号标题总是不够震撼,阅读量比较低,那么你就有必要花3到5个晚上,把所有牛逼的标题都搜集到一个word,再去搜读一遍行业高手的心得建议,最终总结出"夸张表述法/名人证言法/利益诱导法"等若干种切入思路,这样你下次想标题的时候,就更容易找到切入点啊。同样的,想品牌定位、促销方案也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给思维提速。

我有个朋友叫杜微白,他开了广告公司,经常给新品牌做定位,经常涉及到命名的工作,于是他就给"品牌命名"做了个专项总结,今天我还看到他发在朋友圈。

[杜微白品牌策划机构创意部总结]

赶集网(同城分类网站)

这样的分类总结,他做了13类。所以你可以看到,创意虽然很玄妙,但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啊。有了13个切入点,你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那样四处乱窜,而是从13个角度分别思考创作,思考的效率不就大大提升了吗,这就避免了老打疲劳战。

营销人最糟糕的行为是久坐。我们一到办公室就坐下,查资料、敲字、开会,全都是坐着,所以常感觉到头晕了、肩膀疼了、哎哟,腰也好酸,年龄稍微大一点,发现便便都不顺畅了,一蹲都要蹲好久,这些亚健康症状其实都和久坐有关。年龄超过28的朋友可能还会有这种感受——高强度工作超过2小时,有时感觉两眼放空,脑子像塞满了浆糊,想转都转不动了。

每次一遇到久坐综合症,我就会起身倒杯水,开始在公司四处转转。一来活动下筋骨,让思维放松,二来四处找点灵感。聊着聊着,有时还真有意外收获,别的项目组的人会告诉你一个刚发现的效果不错的推广方法,有时设计师会推荐你几个特别棒的新锐品牌,这些对开拓思路都很有好处,说说笑笑之后,大脑就会"复活"回来。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老关建议每一位营销人都去健身,特别是做抗阻训练,比如健身房里的器械,在家可以做俯卧撑、深蹲等等。健身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你练到满脸流汗,肌肉酸痛的时候,你去洗个澡,走出浴室你会发现自己心情愉快,大脑清空,双眼也舒爽明亮了,肩膀和腰也不疼了。也就是说,身体的累立刻取代了心智的累。训练完睡得特别香,而且第二、三天状态也会很好。一周运动2到3次,意志力不够的童鞋,用力练半个小时也会很有效果。

如果你有一辆保时捷,你肯定会特别勤快地去做保养。而我们的身体比保时捷贵重得多,但是我们并没有定期去体检。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每天都在发生细微的变化,像脂肪肝、高血糖、子宫肌瘤这些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现不舒服了,通常已经到中晚期,所以体检千万不能省。跟大家说个身边的例子,一个牙科医生想翻新自己诊所,因为装修要花不少钱,他怕装一半自己生病就麻烦了,于是先去做了个体检,果然,检查到一个早期肿瘤!想想看,如果装修搞到一半,发现一个大肿瘤,他是不是脸都会绿掉。

另外,老关用时间管理软件设了个闹钟,提醒自己半年去看一次牙。老关从小牙齿就经常坏,干了牙科以后好多了。为什么?因为跟牙医学到一招,牙不疼也要看牙,请医生给自己做检查。检查时候经常发现一些小坑小洞,填一下不会很痛。如果你都不检查,洞蛀大了才去,很可能要杀神经做根管治疗,那绝对疼得你不要不要的,而且最少要跑5趟,时间上也耗得人郁闷。所以老关建议大家一定要半年检查一次。

哎,老关真是话捞子,原本只想随便写几句,最终也写到了深夜,我真心希望手机前的每一位朋友都能健健康康,你不只是公司的项目经理,营销总监,你还是你父母亲最疼爱的人,你是你妻子这辈子最重要的依靠,你是你老公最牵挂的女人,你是你孩子成长路上不可以缺少的陪伴。

你一定要健康地活得很久

因为你的身体,真的不只是你自己的。

}

原标题:炸锅!尝尽了人间烟火,私募老总转型开滴滴:人到中年,只能是务实!网友:A股太难了!刚刚回应来了

来源:证券时报旗下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羽

A股太难了,给大家讲一件更难的事情:私募老总转型开滴滴去了。

近日,金融圈被一则消息刷屏:私募老总转型开起了滴滴,还在自媒体上分享自己的对于网约车的看法,成为坐拥粉丝超20万的博主。

据视频号“不得不佛系的老王”认证显示,其为北京华瑞星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在走红之后,他将自我介绍改为网约车自媒体,重点关注网约车发展,司乘和平台关系,为网约车司机维护正当权益发声。

天眼查显示,北京华瑞星辰资产为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曾用名。华瑞星辰资产成立于2015年4月,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成立之初,法定代表人为王伟,2017年8月法人变更为现在的王雷,2021年1月,企业名称变更为海松(北京)资产管理,不久后变更为海松(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不过,中基协显示,该机构状态显示异常,原因:未按要求进行产品更新或重大事项更新累计2次及以上(资产管理业务综合报送平台相关信息更新事宜)(本异常机构公示情形已整改)

对于这则消息,有股民表示:这说明大A太难了。

也有的认为,“老王”能屈能伸,是个人才。

“老王”回应:做私募也没有风光无二

人到中年“踏实”最重要

对于网友认为“老王”冲破那个风光无二的私募老总到网约车司机,尝尽了人间烟火。刚刚,老王特地又拍了一个视频回应。

他坦言,当初做私募的时候也没有风光无二,风光无二的只有徐翔王亚伟等人。

他表示,当时私募是个新鲜的事物,刚刚开放,无数的人就奔向私募,每个人都想拿块牌照。

不过,他表示之后私募大洗牌,能生存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的私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募资难。

他认为自己离开私募行业,从现在来看,还是明智之举。因为他赶上了2019年自媒体爆发时代。

“作为一个中年人,马上进入老年的人,其实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多愁善感,因为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你不可能停下脚步。当你发现一个行业,你无法继续生存的时候,你只能是立马调转车头继续赶路。”

他坦言,对于年轻人还可以谈谈理想,对于他这种人到中年的年龄,只能是务实,所以就选择有现金流进入的行业。他认为最好的行业就是网约车。进入一定级别后,每天能提现,他认为特别有踏实感。在最近的一则视频中,“老王”也发出感叹:“在人生低谷时,跑网约车是个好的选择吗?人在最低谷的时候,抗风险能力也是最弱的。”

资料显示老王最早的一条视频发于2018年8月,不过,早期多为在办公室与家人和网友唱歌、互动的场景,直到2019年下半年起,才开始分享每日跑网约车的经历和流水;2020年疫情后,他才将定位切至关注网约车司机和行业上来。

私募有多难?小私募难出头

今年已有342家私募注销

诚然,正如“老王”所言,私募老总听起来风光无二,但实际上竞争大、成本高、难出头。

从竞争角度来看,目前私募呈现极端“马太效应”,小私募难出头。

近两年,私募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小私募公司的日子更不好过。截至2021年3月底,私募证券基金管理规模达到4.45万亿元,其中百亿私募数量达到77家,且77家百亿私募发行的产品数量占私募证券基金产品发行总量的19.76%,私募行业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据悉,头部私募往往有较强的投研人力及相关资源配套能力,更有利于稳定投资风格的形成及长期阿尔法收益的获取,进而成为市场追捧的焦点,而规模较小的私募则受制于人员配备少、成立时间短、业绩持续性不佳等因素,发展缓慢。

而在渠道看来,也更喜欢公募等有背景出身的私募,对于“草根”出身的一般持观望态度。

从成本角度来看,私募的成本越来越高,小私募很多都挣扎在生存线上。

据记者此前了解,目前私募运营最大的支出主要在两块,一个是人力成本,另外一个是办公场所支出,一家3亿规模的私募,管理费按照1%来算,一年可获得的确定性现金流入为300万元。上述私募告诉记者,一家3个亿管理规模的公司,人力方面至少需要1-2名基金经理,以及3~4名做研究、交易和市场等工作的员工。他坦陈,“虽工资弹性很大,普通的学徒年薪可能10万也不需要,但是需要培养,而找一个有经验的薪水就不低,还需要看合伙情况等,否则基金经理百万年薪也不够;找一个有潜力的、有一两年经验的研究员薪水相对不太高,即使严控成本,基金经理合伙创业、一年下来给的工成本资也至少得一、两百万。”

办公场所方面,据多家私募反馈,一般在深圳福田或南山租一个一般的写字楼,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在10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也得120万;而如果紧紧巴巴在边缘地段租一个办公场所,月支出也得5万左右,一年下来也要60万。这是固定支出的保守估计,此外还有各种水电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营业税、律师费等等,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综合以上保守计算的费用,如果创始人、合伙人在这个阶段是只投入、不拿钱的,一家3~5亿管理规模的私募仅能挣扎在生存线。

数据显示,虽然近年来私募的规模不断创新高,但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却出现了下降,不少私募选择了注销机构,转型。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已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自2015年以来,共计有1.6万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其中仅2021年以来,就有342家基金管理人注销。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滴滴创始人的老爸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