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葬怎么读中山先生于此怎么读

南京号称是六朝金粉之地,经过千百年风霜,在这座城市里面真正属于六朝的遗迹恐怕也不多了。虽然有很多新建的仿古建筑,雕梁画栋不可谓不精美绝伦但总让人觉得像是经过美颜磨皮的照片,打了玻尿酸的脸宠,只有视觉的震撼,却无法发出抚今怀古的内心共鸣。其实在南京有很多民国建筑经历百年也算得上是古迹遗迹,和其它城市的民国建筑不同,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这里聚集了太多的名人和太多的故事...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南京的民国建筑,不妨让我们穿越到民国,来到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南京。跟随着潜伏里面的军统天津情报站余则成中校,来一次谍战之旅……

余则成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组织上希望他能利用出差去南京的机会,获取江防兵力分布情报。
余则成急切地想立即奔赴南京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最快,当然是乘坐飞机

民国时期南京一共有大小8个机场,最有名的还是

1946年蒋介石在明故宫机场检阅

1931年11月19日,诗人徐志摩从这里登机飞赴北平,不料飞行两小时后在济南坠毁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张学良送蒋回南京,飞机就在明故宫机场降落。飞机刚落地,张学良就被扣押,从此开始漫长囚禁生活。

1949年4月23号,李宗仁从明故宫机场登上追云号专机离开南京。当天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解放。

定位:南京市龙蟠中路218号 中航科技城内

但是作为一个校级军官,他的权力还不足以调动军机为他所用,最后还是选择了最近的一班火车从天津到南京的

浦口火车站建于光绪年间,目前是中国唯一完整的保留百年风貌的火车站。

1918年,朱自清去北京上学,于此和父亲话别,写下了大家中学课本的名篇:背景

1919年,毛泽东送湖南留法学生去上海,在此遗失了一双布鞋,陷入困境,幸遇老乡救急。此事被记录进了 埃德加.斯诺的 <<西行漫记>>

1929年,孙中山灵柩从北平运抵浦口火车站。在此稍作停靠之后,从浦口码头渡江,安葬于中山陵。

浦口火车站也是 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 和《金粉世家》的拍摄地。

定位:南京浦口津浦路30号

下了火车,余则成发现有几双眼睛一直鬼鬼祟祟的盯着自己,难道是自己暴露了吗? 不!他知道那些一定是和军统水火不容的中统特务。

1931年5月,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特工总部的前身)在武汉抓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顾遂即被押往南京,叛变后,为了向国民党当局邀功,在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支持下,顾准备办几期特务理论和特务技能的训练班。调查科总干事张冲受命寻觅办班地点,几经挑选,最后选中了瞻园。修建了一个三层楼的小西洋建筑,叫“弘毅楼”,从事特务活动。2000年,瞻园在修缮扩建中还特意讨论了那个西洋三层楼要不要留?最后,还是决定拆掉了。因为,瞻园修缮扩建的是明清风格,那个小楼和瞻园内其他建筑风格不相符

定位:瞻园路128号。

为了避开中统特务的盯梢,他没有和接头的同志会面而是直接去了军统总部。戴笠局长已经在46年撞机岱山身亡,接替他的是郑介民和毛人凤。军统也已经改名了保密局。

全称“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

说句题外话,洪公祠这条路是因为这里原来是明代降清名将洪承畴的府邸。据说洪承畴被清军抓获,绝食几天几夜打死也不从。皇太极没办法了找了礼部尚书范文程去当说客。范尚书屡次去劝降都洪将军被骂了回来了。但是有一天他发现,梁上有块灰落到洪将军的衣服上,洪将军大概有洁癖,“屡拂拭之”。范尚书回去以后对皇太极说,有戏!一个人爱惜衣服都如此,怎么会舍得死呢?洪将军遂降清。

这座军统总部在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后毁于大火,戴笠指示沈醉在原址修建一座大楼,据说他把自己办公室放在二楼最中间的地方,四周墙壁地板天花板都装了的钢板。窗户嵌有两层防弹玻璃。1949年南京解放,南京市公安局成立,不久迁入洪公祠1号办公至今,从不对外开放,故历来有几分神秘色彩。门楼仍然保持民国风格,只是内部不得而知。

注:上图来源于网络,可以欣赏门楼外观,请勿随意拍摄。

余则成决定首先拜见一下郑介民局长。因为之前吴局长说过,当初郑介民没有提议他当副站长而是提议了陆桥山,可能还是对他有些看法。余则成急于向他表明立场,他余则成并不是毛人凤一派,所以他决定第一站先向郑局长报道。

郑介民(1897年9月18日——195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一级上将,毕业于第二期步兵科,后参与组织,在飞机失事后,成为局长。此处现为私宅,为郑介民周姓家眷住所。

虽然郑介民公馆无法参观,但是在相隔不远的 大悲巷7-3号,有一幢相似的三层楼小洋楼,曾系国民党少将住宅现为著名平面设计公司 “翰清堂” 所使用的,内设全国唯一获得莱比锡 “世界最美图书”展厅,可以对外开放值得一看。

经过一下午的长谈,郑介民对余则成的工作汇报很满意,邀请余则成晚上去中央饭店吃饭。

中央饭店建于1929年。与总统府仅一街之隔,成为当时达官显贵举办喜宴的主要场所。接待过许多个重要人物。张学良,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龙云,梅兰芳,司徒雷登等人都曾下榻。1949年该处被部队接受改为部队家属宿舍。1995年将住户迁出按原貌复原重新对外营业。如今中央饭店,朝南迎街客房铸铁阳台,楼内栏杆,以及大部分客房地板均为民国原物。

定位:中山东路237号

中央饭店不远就是国民政府财政部

1937日军占领财政部

定位:中山东路128号

从现在的大门看,这个大门实在是太简陋一点也不像财政部的大门。对比之前照片可以发现,原来大门“财政部”三个字左右各有一个铜钱的装饰,现在已经踪迹全无。现为部队家属大院。

中山东路128号也是财政部长的官邸,亦称“铁汤池官邸”。此处先有宋子文任财政部长时居住,张学良在南京期间多次下榻宋子文此处官邸。后孔祥熙担任财政部长,此处成为他的主要住所。可惜现在已经物是人非,门口罗雀。

余则成没有心情享用这丰盛的晚餐,他一直在想,在哪里能拿到江防情报呢?

原址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国防部设立于此,这里还举行了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1945年9月9日),现为军史馆,一般不对对外开放。

定位: 长江路292号

现为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厅,对外开放可以参观。

这栋像哈利波特城堡一样的建筑建于1909年,是孙支厦设计,仿照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是中国近代建筑史最早由中国建筑师设计的新型建筑。难能可贵的是孙支厦没有受过正规的科班教育,是土生土长的本土建筑设计师。这所建筑也见证风起云涌的历史变迁。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后,100多名国民党中央委员在此会议厅前摄影,未在现,等排在第一。伪装成记者的刺客孙凤鸣突然闪出,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汪精卫连开三枪,汪精卫中枪倒地,孙凤鸣被国民党元老张继拦腰抱住,张学良一脚踢飞孙的手枪。孙随后被卫兵击伤,于11月2日凌晨。而汪精卫在9年后1944年,因为孙行刺留在体内子弹铅毒发作,死于日本。 此处现为江苏省军区所在地,不对外开放。

余则成带着满腹的疑问回到了保密局为他安排的

定位:太平北路56号 太平北路58号

此处是南京“1912文化街区”但是只有56号58号红色二层楼建筑是真正的民国建筑,其他建筑都是重建仿民国建筑。太平北路58号前身是国民党将校级军官公寓,现为“茶客老站”餐厅。太平北路56号前身是国民党校级军官宿舍,现为“民国红公馆”中餐厅。

这时门房老李告诉他,有个书局的伙计送书单过来,余则成喜出望外,按照约定这是南京地下党同志接头的信号,书单上用隐形写着:今晚九点,扬子饭店。

1912年,扬子饭店由英国人柏耐登建造,其墙面遗有“1912—1914”年代铭文字样,是南京作为通商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最早的一家西方人开办的宾馆。建造扬子饭店的主要建筑材料主要采集与明代城墙砖。1929年,国民政府举行奉安大典时,扬子饭店与国际俱乐部等处称为外交部招待各国专使的定点饭店。1933年宋庆龄来南京曾经下榻于此处。解放后为下关公安局所有。现重新装修对外开放。

在扬子饭店,他遇到了联络站同志老王,老王告诉他海军司令部的卧底同志已经发现了了江防分布情报,但是司令部戒备森严无法带出,需要余则成以军统稽查员的身份将情报带出。

余则成决定去一趟海军司令部

定位:中山北路346号

海军司令部原为江南水师学堂,是一座西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群。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鲁迅先生曾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考人管轮科就读。辛亥革命之后,改为海军部海军总司令部。

余则成顺利地用微型相机拍下了江防分布情报,按照之前的约定,如果得手他会去邮政局电汇一笔钱给老家亲戚。

建于1918年,由英国设计设计,立面外设有外廊,立柱,并且有多处浮雕,细致精美。先此建筑处于空置状态不对外开放。

之后他要把微缩胶卷放在中央大学图书馆的第三层书架上,联络站的同志会安排人取走

定位:四牌楼2号东南大学校内

前中央大学图书馆,现为东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由外国人尔(Jousseume Poscal)设计,1922年01月04日与体育馆同时举行奠基典礼,1924年建成。建馆及配套设备共花费16万元。图书馆落成后,以齐燮元之父齐孟芳之名,命名为“孟芳图书馆”,并请张謇题写馆名。

余则成的任务完成了,但是他觉得还不能走,他需要多收集一些政府要员和各国驻华使馆的情报。

建于1936年,原为汪精卫公馆,抗战胜利后李宗仁拨给阎锡山居住,阎锡山仅仅住了8天,解放军横渡长江,阎不得不飞离南京。阎锡山 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内政部长,国防部长。此处现为部队老干部活动中心,不对外开放,可以沿路观赏建筑外观。

汤恩伯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南京警备司令,京沪杭警备司令。根据拉贝日记记载,几名日本军人曾经在珞珈路5号强奸了4名中国妇女,并且强行将院内财物带走。此处目前对外开放,但是居住人员复杂,违章搭建较多,凋敝破落。

它始建于1933年宋子文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期间。现存留的建筑,是抗战胜利后重建的。宋公馆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公馆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曲尺形,依山而建,可远眺玄武湖和钟山景色,美不胜收。此处为政府部门招待所大门常年紧闭不对外开放。

李宗仁,桂系领袖,抗战初期成功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1947年李宗仁及其家人入住于此,1949年离开。此处现为省级机关幼儿园。

何应钦,国民党一级上将 1945年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军投降。此建筑为为1934年建,西班牙风格别墅。现在南京大学国际合作和交流处所在地。

马歇尔是二战中美军的最高指挥官,没有他的知人善任,就没有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这些驰骋疆场的杰出将领,没有他的运筹帷幄,也不可能让美军在世界六个战场上同时开弓,并应付自如,且都取得了最终胜利。他的欧洲复兴计划使得欧洲快速走出战争阴影,第一个被授予和平奖的军人。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此处作为救助难民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因当时建筑内设施豪华,被时任委员会主席的拉贝称之为“我们的宫殿”,“5号”这一字样也常常出现在《》中。1945年,作为美国总统驻华特使来华调处国共两党关系,次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这里被作为马歇尔的住处。现此处为部队高级干部住宅不对外开放。

法国大使馆一共两栋建筑,顶部为不规则多折屋顶,舞动错落有致。建于1937年,为法式风格花园楼房。门牌为高云岭56号,实际位于文云巷内,凤凰广场大厦西侧。现为机关单位用房不对外开放。

定位:虎踞北路185号

始建于1919年,小白楼为英国建筑师设计,英式古典建筑。该建筑位于双门楼宾馆内,对外开放。

就在余则成准备结束南京之行返回天津的时候,他又接到新的通知,要他和联络站的同志在金陵女子大学门口碰头,接受新的任务。

1913年美国教会、、监理会、美北和基督会决定在长江流域联合创办一所女子大学,最终选定南京为校址所在地,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校方聘请了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校舍,中国建筑师吕彦直担任助手。完成了7座宫殿式建筑。

墨菲虽然是美国人,但是他对中国古典建筑很有研究,所创作的金陵女子大学建筑,表现了他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理解。当时被称为是“东方最美丽的学府”。金陵女子大学旧址位于南京师范大学随园小区。

墨菲的规划图: 按照中国建筑的对称结构展开

余则成这次的新任务是把一个伤病住院的进步青年学生转移到解放区,地点是马林医院。

马林医院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西式医院,是美国教会创办的医院,加拿大人马林任院长,故名。现为南京市鼓楼医院。在这幢建筑物南面正中门楣上,镌刻有“光绪十八年”和“AD.1892”字样。对外开放可以参观。

火车站机场都在特务的监视下,余则成决定从水路护送同学离开南京。

定位:中山北路643号

1928年,为了保障孙中山奉安大典顺利进行,国民政府在下关江边建设码头以迎接先生灵柩,为纪念中山先生,码头被命名为中山码头,并沿用至今。

那是指1928年戴笠刚刚开始涉足情报圈,成立了负责秘密情报搜集的联络组,这个联络组的正式名称是“调查通信小组”,这个小组最初只有十个人,所以被称为“十人团”。十人团就是后来军统庞大特务帝国最初的萌芽。十人团的办公地点就在南京鸡鹅巷53号,这是胡宗南送给戴笠的小楼,房屋面积比较小,所以军统规模扩大之后,局本部就迁往四条巷和洪公祠,鸡鹅巷53号就只作为戴笠处理机要事务的办公地点。

余则成的南京任务完成了,我们的民国之旅还没有结束。期待能和各位一起来南京,去大街小巷探寻民国的故事,如同朱自清所说,这里“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最后感谢《南京民国建筑地图》提供资料

本文有些图片来自于百度图片,作者不详,且因张大妈不能放水印,斗胆裁去,有得罪之处还望原谅

小编注:本文作者@徒劳吴工 是什么值得买生活家,他的个人自媒体信息为:

微信公众号:徒劳吴工,微信搜索“oik2016”

}

4月27日一早,连战一行立刻前往中山陵拜谒。 中山陵坐落于南京紫金山,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峰峦叠翠、气势雄伟。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奉安于此。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图案荣获首奖,吕彦直被聘请为陵墓的总建筑师。中山陵1926年春动工,1929年夏建成,面积8万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色山林上的“自由钟”。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镏金大字。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写的“天地正气”。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坐像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两壁大理石上刻着中山先生的遗著《建国大纲》。堂后有二重墓门,上有中山先生书写的“浩气长存”横额,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的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深5米,外面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1929年6月1日,国民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奉安大典,这是中国国民党党史上举行的为数不多、规模宏大的葬礼活动。国民党人希望通过建造中山陵,让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使中山陵成为凝聚国人精神的纽带。中山陵一直是国民党人心中的圣地,这里凝聚了他们特殊的情感。1949年以前,国民党举行重要活动或会议之前,往往先来中山陵拜谒。每逢孙中山诞辰、逝世纪念日或一些重要节日,国民党都要在中山陵灵堂举行谒陵仪式。直至今日,每周在台北举行的国民党中常会上,都要恭读中山先生的遗嘱。 南京解放后,刘伯承元帅担任市长期间,特地从外地运来数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陵园中。经过70多年的不断修整和维护,中山陵园整个园林面积已达3000多公顷。如今,这里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其中台胞就达数十万人。中山陵已经成为海内外人士来到南京后的首选之地。 1949年以后,仍有不少原在国民党内担任要职的人员,他们或从台湾、或从海外回到大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把拜谒中山陵作为自己的一个心愿。 1966年5月,原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历经险阻回到祖国大陆后不久,就到南京拜谒中山陵。南京是李宗仁先生以前长期居住的地方。当时李宗仁先生已是76岁的老人,因年迈体弱,他沿墓道爬到碑亭时已经喘得厉害。他只得停住脚步,手扶拐杖,仰望着中山先生的陵寝慨然长叹。李宗仁向碑亭敬献花圈后感慨道:“山河依旧,景色全新。”1969年,李宗仁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仍念念不忘中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1986年11月,80岁的全国政协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宋希濂先生,在夫人的搀扶下,曾登上300多级台阶,向中山先生坐像敬献鲜花。宋希濂是黄埔军校一期学生,他曾亲耳聆听过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后来在北伐战争中,他还曾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工作。抗日战争中,宋希濂参加过著名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又率部在中缅边境同日军作战。1980年,宋希濂移居美国后,同黄埔校友发起成立了旅美黄埔同学联谊会,还协助纽约华侨组织成立了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同样是在1986年11月,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国民党著名将领蔡文治先生拜谒中山陵。作为最后一批离开南京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一,这是蔡文治1949年以后第一次到南京。他当时说,30多年过去了,中山陵没有变化,这足以说明中山先生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永存的。 我从小就在学生课本上知道,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我曾经设想过,如果没有孙中山当年振臂一呼,中国人穿长袍、梳长辫的历史不知要延长多久。正因为此,我1997年第一次到南京采访时,首先去的就是中山陵。 时隔近一个半世纪以后,200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及首都各界人士3000多人出席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孙中山先生也始终把中国共产党人当成自己的亲密朋友。 胡锦涛在讲话中引述孙中山先生的话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胡锦涛在讲话中重申,我们重温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更能体会到他始终不渝地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意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两岸中国人完全可以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重,真诚相待,坦诚相商,精诚团结,热诚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11月12日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等及海外来宾、台湾人士,以及孙中山亲属到北京香山碧云寺晋谒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

日前,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在澳门出席“世界旅游经济论坛2018”时致辞,首次提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在致辞中,许瑞生副省长说到:如果能够以历史为纽带,将粤港澳三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广州城的文化遗产、珠海和中山的岐澳古道、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遗迹、澳门的世界遗产建筑和历史城区、香港的文物径等等,进行有效地串联沟通,将会构建成一个极富特色和历史底蕴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系统,共同展示三地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孙中山先生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事迹,通过寻找孙中山先生的足迹,可以带动深度体验的城市旅游,更可以让青少年感知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

为了积极响应许瑞生副省长的倡议,期望抛砖引玉、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其中,南粤古驿道网计划就孙中山的历史足迹作一探知,从广州、至香港、再至澳门、回到珠海和中山的岐澳古道,无处不彰显着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与博爱情怀。那么,就随着南粤古驿道网的视角去看一看这些地方的古道和游径,瞻仰和缅怀文化遗产所带来的感动与信念。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的伟大爰国者、民主革命先行者、近代化先驱。他所处的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初期,是世界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潮流激荡和相互作用的时代。

广州是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孙中山正是从广州迈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共和的第一步。

1886年秋,孙中山第一次来到广州,进入博济医院学医;1893年底,孙中山在广州西关冼基西开设东西药局,深感“医人不如医国”,他通过行医结识了大批会党人士,逐步产生了组建团体的意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思想渐成轮廓。此后,孙中山在广州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历史遗迹。如今,黄埔军校、广州大元帅府、中山纪念堂等,广州有关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遗址数量是全国城市中最多的。现在,漫步在广州历史城区和黄埔区,仍然可以找到孙中山在这片土地上遗留的革命痕迹。

一、孙中山史迹径——历史城区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以上各处史迹的详细信息均可查询广州文化遗产地图。)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所刊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民党葬怎么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