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叛逆期玩游戏怎么办?

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问题咨询,大多都是关于孩子青春期现象的:“孩子好像恋爱了,放学也不按时回家,成绩一落千丈。”“孩子迷上网游,常常抱着手机玩好几个小时,作业不做,考试不会,经常叫都叫不动。”“女儿迷上了韩国团体,一心想学唱歌,想出道,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孩子越说越不听,越管越跟你对着干……常常一句话就闹得整个家里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并不领情。受伤的除了孩子,还有父母!一次次的对抗,曾经最亲密的关系渐渐产生了间隙……我们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仔细观察下儿童的成长,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为什么要叛逆。马斯洛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面对躁动、敏感、脆弱的青春期孩子,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做?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他受邀到武汉大学演讲。一上讲台,陶先生就拎出一只公鸡并使劲往公鸡嘴里塞米。公鸡拼命挣扎,一粒米也不肯吃。但陶先生一放开手,恢复了自由的公鸡扑哧了几下翅膀,自己吃起了米来。陶行知先生说道:“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强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将会好很多!”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指挥和命令!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让孩子心甘情愿去做,比强迫要好得多。懂得“南风效应”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南风效应”,说的是寒冷的北风与温暖的南风打赌:看看谁先能把行人的大衣吹落。于是,北风呼呼地向行人猛烈地刮,行人把衣服越裹越紧。南风则不然,它饱含着温情,轻轻地吹拂路人,行人越走越热,不一会儿就热得自觉脱掉了大衣。温和地对待孩子比冷酷严厉更能收到成效。这要求你在鼓励孩子时,要真诚不要虚情假意,“南风”要长“吹”,不要浅尝辄止。学会宽容说实话,父母经常要求孩子体谅父母,宽容父母,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也不太宽容孩子,宽容别人。你是孩子的榜样,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不仅要对孩子宽容,更要对别人宽容。如果仅仅是对孩子宽容,而对别人是另一种做法,你的孩子也许不会对你宽容。记住,你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学会理解孩子正如孩子了解你的过程,在你对孩子发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为什么会这么做,他这么做后会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别人怎么看他,他想从所做的事情中获得什么。尽量多抽出些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尝试着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尝试着做孩子的朋友。学会克制冲动的情绪别忘了你是成年人,是孩子的父母,不要过多苛责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在冲突面前你是榜样,你是首先要做出调整的人。你越冲动,脾气越多,孩子会用更强大的努力来对抗你的冲动!这样下去,不仅无法形成有效沟通,而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遇到冲突、矛盾,停止抱怨、说教、怒吼,让孩子了解你内心的想法和忧虑,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追星不可怕,积极引导、关注内心家长一定要调整认知,如果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崇拜明星了,父母应该高兴,那说明,孩子的身心非常健康。孩子进入青春期,心理上想脱离父母,到外面去探索世界。面对纷繁未知的世界,TA的内心会感到惶恐,必需找个“强者”来崇拜,来学习、模仿,希望自己强大起来,这样他内心才会产生安全感。当你的孩子陷入追星中无法自拔时,请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要去追这个明星?孩子是有什么需求在生活中得不到?可以用一些“明星”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孩子学习!平等尊重,把孩子当“人”看这里所指的把孩子当“人”看,意思是说家长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人格和尊严,不要认为他是自己所生所养,我们就有权力对他冷嘲热讽,大呼小叫。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的人,孩子也会把自己当成有自主行为能力的人与家长合作,这是两代人良好沟通的前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对立面只能让彼此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有问题,找根源不少家长说,孩子沉迷于玩游戏,一扎进去就拔不出来,游戏真是个害人的东西!其实有研究表明,适量地玩网络游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索力、观察力和创造力。孩子网游成瘾,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游本身,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孩子痴迷于网游,一定是想要通过网游这种途径获得自己在生活中渴望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体验。如:愉悦的情绪、自由的氛围、被信任的感受、交际的需求、自尊的满足……作为家长,在看到孩子沉迷网游时,一定要思考:为什么我的孩子会沉迷网游?孩子沉迷网游的背后是否也有我的原因?究竟是哪方面的缺失导致孩子沉迷网游?我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缺失?我怎样做才能够帮助到孩子?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根本方法!(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2023-06-13 08:39
来源:
阿锋的生活
青少年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是复合作用引起的结果。学校环境、家庭关系、教育、心理发展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沉迷游戏的过程。那么面对这类孩子,家长要怎么帮助他们迷途知返呢?
1、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很多家长和孩子说的只有一句“不要玩了”,然后自己在那玩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想让孩子不再沉迷游戏,家长首先要远离游戏、远离手机,要让孩子监督,家长带头做表率,孩子即使继续玩游戏,也是心虚,你说不要玩的时候,他会很听话。所以,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2、根据表现适度增减游戏时间。在孩子沉迷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不要用拔网线、断电等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家长要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规定游戏时间,例如,考试考到多少分,每周加几分钟,否则会减少几分钟,当他考不到这个成绩的时候,自然会认赌服输,为了能够多游戏,孩子下次一定会用成绩、用表现来兑换游戏时间的。奖罚分明,效果会更好一些。
3、亲子陪伴。孩子的叛逆或者沉迷游戏行为其实也是在引起家长的注意,但家长往往忽视了自己,于是他们便会在游戏中寻找寄托。家长不陪着孩子,也别管孩子该做什么了,所以只要家长肯抽出一些时间来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逛街、看电影,谈谈人生理想,让他明白家长是在乎他的,那么孩子哪里还有心思,哪里还有时间沉溺在游戏中啊。
4、不给孩子太多压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因此总爱给孩子报很多的补习班和培训班,想要孩子全面发展,什么都学,有些家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想要孩子变优秀是好的,但是也要适当给孩子休息时间,让孩子体会生活的美好,不要总是为了将来每天顶着超额压力,处在焦虑的状态下。
5、家长要用积极的言语鼓励孩子做的更好。鼓励教育的效果一定优于打压教育,家长要培养孩子最优化发展,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只谈命令和要求,则会让孩子情绪低沉。
6、家长要合理运用惩罚,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纵容溺爱孩子,该惩罚就惩罚,让孩子明辨是非,形式有分寸。惩罚也要和孩子说清楚前因后果,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家长在出气。
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多一份包容,多一份理解,同时给孩子足够的空间,也最好不要去触及孩子的底线和隐私,给孩子个人空间留一份余地,作为家长有时候虽然会很急,但是我们也应该感到欣慰和高兴,因为这也意味着孩子已经慢慢走向成熟,沟通永远是双向的,不要以为孩子还小,还是个孩子,有些事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不仅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方法还能更好的了解他们。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6529132',
container: s,
size: '680,250',
display: 'inlay-fix'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