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能跟最喜欢孩子说的三句话话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爱就是最好的营养品。对于天生感情内敛的小男孩来说,我们更需要温柔的表达。 ——虎妈有天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事:她家6岁的弟弟和8岁的姐姐吵架,起初是姐姐诬陷弟弟偷拿了她的毛笔,弟弟讲不过,吵架就升级为打架了。之前,姐姐仗着弟弟小,一直欺负弟弟。可最近,弟弟觉醒了,他思维慢慢成熟,体力也大幅提升,男孩子长到6、7岁,没有爆发力,也是有蛮力的。弟弟一边扭住姐姐的胳膊,把姐姐按到了沙发上,准备打……朋友正做着家务,叫停了半天,俩人谁都不听。朋友急的直叫:“弟弟,弟弟,松手!妈妈不是告诉过你,要保护姐姐,让着女生吗?”一听妈妈这话,刚才恶狠狠的弟弟立刻松手并委屈地哭起来:“你总告诉我男生要保护女生?为什么呀?那谁保护我啊?”朋友赶紧柔声道:“这世界上永远有一个女人,无论你好你坏,她都保护着你呢!”弟弟听了,立刻破涕为笑,开心地说:“妈妈我知道那个女人是你。”那天,弟弟不但没再和姐姐吵,还很体贴地主动帮妈妈洗碗,收拾屋子。朋友感慨:看来,养男孩,更要温柔。确实,在常人印象里,男孩皮实、心粗又大大咧咧,粗放养育也无所谓,可当我们读懂男孩的成长过程,就会明白:养育男孩,要学会好好说话。不可否认,很多父母都为如何管教儿子而头疼不已。男孩子好动、叛逆、淘气的天性,似乎从娘胎里就开始了。紧接着,随着他们不断长大,更多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在父母们看来,似乎一夜之间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们开始变得和父母生疏、冷漠起来,而家庭氛围也随之变得紧张、压抑,似乎猛烈的“战势”随时都可能一触即发。其实对于男孩,不管怎样教育,不管家长如何生气,或者开玩笑,这3句话烂在肚子里也别对孩子说,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不少地区仍然有着重男轻女的守旧观念,不少父母也认为男孩可以得到家庭中的一切资源。其实这样的观念灌输给男孩是非常不好的,容易让孩子盲目自大,甚至放弃上进和努力,只等着“继承”父母的一切。父母这样说会误导孩子,让孩子形成畸形的价值观,甚至会出现“啃老”的现象,到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美国的福特家族、洛克家族等都维持了数代的繁荣,其中的准则就是——让孩子懂得要勤劳致富。调皮是男孩的天性,而且正在成长期的男孩,更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很多家长都会觉得男孩的这种“探索”只会浪费时间,甚至会说“你要是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当家长这样说的时候,孩子心中就会非常恐惧,在今后很多事情的处理上都会退缩,产生惧意,甚至在社交方面也会变得不敢轻易尝试。男人在这个社会中承担的责任要更大一些。在别人眼中,男性的形象都是高大,伟岸,坚不可摧的。有些家长为了让自家儿子有“男子气概”,就会经常告诉儿子:“你是男孩子,不能哭,哭是懦弱的体现!”,希望由此激励儿子,让儿子成长成为一个坚强,有责任心的男人。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哭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并不代表他性格的软弱。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即使是男孩,也不代表他就应该从小就学着隐藏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孩子不仅会非常累,内心也会脆弱不堪,甚至会患上心理疾病。哭泣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正常反应,即使孩子哭,也不代表他们软弱,反而有利于孩子释放负面情绪。1、 让孩子学会包容男孩子要有海洋一般的胸襟。一定要有包容力,不要钻牛角尖,也不要小心眼。眼界过于狭窄的男人很难在社会上立足。2. 让孩子懂得尊重女性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在生理方面,女性其实还是偏弱的一方。因此,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懂得尊重女性。尊重女性的男生往往都更优秀,因此也更容易成功。除此之外还要尊重男孩子,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学会培养自己和孩子相处的能力,不仅不可以说那3句话,还要尊重孩子。那么,究竟如何教育男孩子,才能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呢?推荐给每一个家里有男孩的家长——拥有超过30年家庭领域咨询经验、160万册畅销书作者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的又一力作《养育男孩》,相信会给无数家有男孩的父母们启发与思考。一本能够开启父母与儿子之间心灵沟通之门的书籍,想必很多家长读完后会受益匪浅。《养育男孩》并没有刻板的说教,准确地说这本书以丰富的实例为基础,在自然、通俗易懂的前提下,让父母们快速入门,成为育儿高手。原书的美国版标题并不是《养育男孩》,而是《Mother and Son—the respect effect》,翻译过来就是《母与子之尊重》。由此,从本书的标题就可以一目了然全书的核心内容——即尊重。
}
原创 男孩派一个豁达、乐观、内心强大的的孩子,未来的路也会更宽广明亮。而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在父母给予的教育中“有迹可循”。——虎妈作者
桃子妈来源
男孩派原创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父母的影子,你怎么做,孩子就什么样。正如儿童文学作家兰香所说: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始于童年,伴随一生。有时父母一个无心而细小的举动,都能给孩子带来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为人父母,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养育出一个健康、开朗、内心强大的孩子。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身为父母却总是力不从心。如果你也有类似烦恼,不妨试试对孩子少说这3句话,多做这4件事,并牢记这5个字,在理解、信任和包容中,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少说3句话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教授曾说:小孩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父母说的每一句话都有魔力,越是亲近的人,越应该注意语言的分寸。想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父母需要平时少说这三句话。第一,否定的话在教育孩子时,你是否也喜欢这样“激励”: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以后只能捡垃圾!你要能成事,狗都能成事!教育路上,家长们有一个误区:否认孩子多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更强了。而事实呢?孩子在父母否定性的语言中并不会得到激励,只会感受到埋怨和嘲讽。正如《银河护卫队》里的马飞,同学给他取外号:缺根弦。连妈妈也说:“这孩子本来就笨,没救了!”马飞在妈妈的否定中越来越不自信,逐渐变成一个敏感自卑的“笨小孩”。父母的话就是一颗种子,总被否定的孩子,胆小怕事,没有主见,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大窟窿,里面装着他们破烂不堪的灵魂。第二,指责的话知乎上有个问题:父母给你留下了哪些阴影?高赞回答:我爸妈无尽的指责,让我永远活在自我怀疑中。是啊!恶语伤人六月寒,而父母却喜欢在教育孩子时夹枪带棒:错就是错,还狡辩,笨死了!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曾几何时,这些伤人的话成了父母的口头禅,却忘记这也是最伤害孩子的一把刀。活在父母的指责下,孩子会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陷入无助,变得没有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就是孩子内心最深的伤。这份伤害会伴随孩子一生,成为孩子一生也摆脱不了的枷锁。第三,负能量的话前两天,女儿突然问我:“妈妈,我是哪里做得不对吗?”我听了很惊讶,问她为什么。她说:“妈妈虽然不打骂我,可妈妈最近总唉声叹气,说自己很累,家里没钱,生活多苦......我感觉我好差劲,肯定是我哪里做错了......”我打断了孩子,深深地把她搂在怀里,并对她说:“宝贝,很抱歉因为妈妈的个人情绪影响到你,这一切和你都没有关系,你很棒!”孩子听完我的话明显松了口气,而我也突然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似随意平淡的负能量输出,实则对孩子伤害巨大。一个听多了负面话语的孩子,他们眼中的世界一定是灰蒙蒙的。他们悲观消极,小心翼翼,他们不敢让自己成为焦点,更不敢为自己发声。都说“父母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那些打击、否定、指责孩子的话,就是一把把尖刀利刃,狠狠地戳进孩子的胸膛,搅碎父母对孩子的爱,撕碎了孩子本该强大的内心。多做4件事一株幼苗的长大,是园丁精细浇灌的结果。一个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用心教育的果实。成为父母后,我们总是一边把孩子护在翼下,一边担心孩子是否经得起风雨。怎么办呢?或许我们做不到完美,但如果能在生活点滴中,多做这4件事。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被信任,拥有被爱的底气,那他将来遇到再大的困难,都有敢于面对的勇气。第一,尊重曾经有个故事:年夜饭上,一家人正吃得津津有味,孩子却愁眉苦脸。爸爸问:“这么好吃的饭,皱着个脸干啥?”孩子看了看大家,轻轻地说:“太咸了。”爸爸听完勃然大怒:“你这死孩子,就是不想吃饭!滚出去站着。”那天,他在所有亲戚的瞩目下,站了一中午。自此以后,孩子再也没说过饭菜咸。多年后他才说:我再也不敢反驳任何人,长大后也习惯逆来顺受。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概念:所谓事实,并不“单纯”,它分为心理事实和客观事实。上文中家长认为饭菜味道合适,是大人的客观感受。而孩子认为饭菜很咸,是孩子的主观体验和心理事实,他吃着可能就是不合胃口。这时,父母若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孩子势必会在一次次自我怀疑中,失去挑战权威的那份果敢。青少年教育专家孙晓云说: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这种尊重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本质是尊重——尊重孩子认为的事实。懂得从孩子眼里看世界,减少孩子的自我怀疑,让孩子更自信,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第二,觉察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而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的坏情绪就是洪水猛兽。却不知,孩子出现情绪时,父母若能第一时间觉察并认真回应,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比如,当孩子大吼大叫不想刷牙时,请停下责备吧,这是情绪的开始:这时候,其实是孩子的“求助”信号。与其强迫孩子闭嘴,不如接纳孩子的抵触,了解他背后的心理是什么。比如,当孩子开始哭泣时,请放弃阻止吧,帮助孩子合理表达:这时候,多对孩子说:你可以生气,不用压抑。在这个过程中,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引导孩子合理释放,让孩子懂得情绪管理。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但睿智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坏”情绪时,才是真正看见孩子的时候。如果下一次,当你的孩子有了异样情绪,请尽情地回应并帮助他,毕竟这样的孩子,内心才是健康而流动的。第三,学会聆听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曾组织过一项以“倾听孩子心声”为主题的调查:在参与的20870名中小学生中,仅26.73%的孩子,会告诉父母心里话。“那个快速长大的孩子,何时向我们关闭了心门?”这一定是无数中国家长都疑惑的问题。殊不知,这些都是父母整日批评、指责、打骂导致的结果。知乎上看过一则小故事。一位妈妈感冒喉咙发炎,说不出话。那日,女儿放学后对妈妈吐槽:“妈妈,老师忒坏了!”接着开始抱怨班主任。当时,这位妈妈迫切想阻止女儿:“你要尊重老师,老师这么做肯定是为你好。”奈何因为嗓子说不出话,只得微笑,看着女儿说完。等女儿终于说完了,她突然抱住妈妈:“妈妈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我现在好多了,也发现不全怪老师。”好父母懂得聆听。尤其是孩子急于诉说时,先蹲下来,闭上嘴听孩子说,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四,正确沟通有温度的沟通,才能走进孩子心里。教育学博士陈美龄深知这一点。一次外出,她带两个儿子走路回家,二儿子玩累了正睡在怀里。这时,大儿子却一直缠着她要抱,眼看回家就要晚了,很多父母肯定会说:“妈妈抱着弟弟,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但陈美龄却没这么做,而是说:“宝宝累了吧,妈妈也是呢。怎么办呀?我们在这儿稍微休息下好吗?”于是,她带着孩子蹲下休息了一下。她说:与其训斥孩子,让孩子在路边抽泣,不如理解他的感受,休息一下,让他知道妈妈懂我。是啊!孩子并非不懂事,他只是在表达诉求。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是被听到的,情绪是被接纳的,自己是被尊重和被爱的。那他在耳濡目染下,也能学会有温度的沟通,变得内心丰盈、强大、自信而坚强。牢记5个字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成长路上没有偏方,有的只是负责的父母,提供的稳定而健康的土壤。孩子最好的运气,就是拥有一个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积极阳光的父母。下面五个字送给所有父母:第一个字:稳。俗话说:心是万物主宰,有容乃大。心态平稳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自信阳光,淡定从容;心态动荡的父母,养育出的小孩,要么胆小怯弱、自卑敏感,要么顽劣多疑,缺乏安全感。孩子成长路上,父母请一定稳住心态,做心大的父母,也教会孩子豁达。第二个字:静。情绪平和,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的缺点,总忍不住咆哮,甚至对孩子大声指责。却不知,这是最错误的方法。孩子越是哭闹,父母越要平静;孩子越是出错,父母越要不动声色。在这个过程中,用良好的情绪去抚平孩子的不安,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困难。第三个字:慈。每个自信且幸福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对慈爱的父母。这里的慈爱不等同于溺爱。不是对孩子无故的放纵,而是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爱与陪伴。有句话说:宁愿孩子跟着父母吃物质上的苦,也不愿孩子吃童年缺少陪伴的苦。多一分爱,孩子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分陪伴,孩子就多一分勇敢。在爱和陪伴中滋养长大的孩子,自会向阳而生。第四个字:弱。优秀的父母,总懂得“示弱”的好处。父母示弱,不是低三下四,委曲求全,而是以柔克刚。父母示弱,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敞开心扉的真诚,更是让孩子强大的助推器。示弱,孩子变得更加有主见。父母弱下来,孩子才能变得更强。第五个字:容。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亦是如此。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懂得包容。面对孩子的错误,父母总是下意识地指责、吼叫,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聪明的父母却懂得包容和接纳孩子的错误,引领孩子一路向前。*本文系男孩派原创。*本文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原标题:《想养出内心强大的孩子,父母要少说3句话,多做4件事,牢记5个字》阅读原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喜欢孩子说的三句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