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很讨厌父母会讨厌小孩子呢?

我们生孩子生的晚,我36岁,我老公38岁。人说人老惜子。我们不觉得自己老,不过确实是非常期待和欢迎孩子到来的。心理上准备很充分,时间和精力上,我果断辞职,坚定顺产和母乳信念,决心亲自带陪伴头三年(也做到了)。我看不到自己是如何爱孩子的。但我看到我老公是怎么做的。他满身是汗组装婴儿床,选了无污染的材料。还要晾上半年。孕后期的时候,他大刀阔斧把家里不友好的家具全扔掉或送人了:健身的、自行车、茶几、单人沙发……他每个房间爬一遍,包裹好所有可能碰伤孩子的锐角,锁上每一个抽屉。孕期囤货和出生后的各种买买买是他完成的,理工科技术控,买个婴儿车或是玩具,都是要刷技术贴的——我反正是没耐心,买东西做决定主要是几点:好看,舒服,价格能承受。出差的时候,他不再扛着相机拍拍拍,而是抓紧时间跑去采购婴幼儿用品。货比几家,如数家珍——嗯,他单位举办过一次茶话会,让他传授囤货和育儿经验给同事们。我们很爱孩子。生孩子后的一个月,是我老公人生中最瘦的时刻:他实在是太忙了,既要照顾老婆孩子,还要照顾月嫂——对,我家用了26天月嫂,月嫂被我们供起来了:那一个月的饭是我老公做的。他每天都问月嫂想吃什么,一定有一个菜是符合她口味的。他认真和月嫂学怎么给孩子洗澡,怎么换尿布,怎么穿衣服。小心翼翼。一个胡子拉茬的大男人,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是跑去看孩子。他笑容满面,无限温柔,自学成才说起了婴语:咦?啊?哦?唉?嗯嗯嗯……他工作之余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家里。现在也是。但是!!!我最近都在取笑他,老公,注意表情,这样鼻子气歪下去会不帅的。为了更直观,我给他看一岁内父子互动的视频,看他笑容满面,爬在床上逗孩子,换个尿布恨不得亲一口屁股……现在呢?! 现在啊…… 早上孩子总是爬到大床上,一脚把我和他踹醒,可这是早上五点钟啊。 昨天晚饭扔盘子扔碗拒绝吃饭,所以半夜两点饿醒了,哭嚎着要喝牛奶。 好不容易熬到六点我陪着起了床,扔了一屋子书和玩具。吃早餐时开始把粥当泥来玩……(回复评论区:我们日常立的有规矩,不过小朋友在terrible two 阶段,会故意一再试探家长底线。我们坚持的做法是扔的书他自己捡或放入反省箱,玩食物就立即中止吃饭。小朋友的成长是"猫一天狗一天的",没有那么乖的孩子的,除非你开打效果立竿见影不过也有副作用,哈哈哈。孩子确实不怕我们,但我们也不想让他怕。从读过的大量育儿书的建议来说:三岁前多点耐心没坏处。)于是啊,我老公起床的时候,看到这一片狼藉脸又气歪了。我赶紧和稀泥(孩子顽皮该管教时要管教,但要抓阶段性的重点),我也心累啊!如果是周末,父子之战能一直持续到临睡前。我自己呢?嗯,高龄顺产、侧切、乳头皲裂、堵奶发烧、两年没连续睡过三小时(回复评论区:一般来说婴儿连续睡五个小时就算是整觉了。我家的婴儿期他七八点睡,他睡后我各种忙后大约十二点左右睡,他三点多醒一次、好的时候五点多)……真的是日夜24小时*365天,自己完全一个人带啊:家务钟点工每天来帮一两个小时的忙;老公早出晚归还要出差,周末能一起帮点忙。一岁半之前,老人是完全没让搭手的。一岁半后,老人同住,但带孩子还是自己上,家务老人也不适应城市生活不会做。所以呢,一部分的精力还要分神照顾老人。人到中年啊,应该的。我崩溃过吗?不记得了。大约总归是有吧。在哄睡半小时,放床秒醒的时候。在孩子听不懂,看到危险拉开他偏要无数遍重复再去的时候。在孩子生病老公又恰好出差,自己一个人抱着高烧的孩子,在急诊从半夜坐到天微亮的时候。在自己困得睁不开眼,孩子半夜哭闹不休的时候。……太多了。我不完美,虽然用理智做到了不打不骂,但我曾经失去耐心,吼过几次孩子(发生在两岁半以后)。我困,我累,我饿,我尿急,我…… 谁管我啊,我是个妈啊,妈妈就得无所不能啊?!说实话,这几年的带娃时光,劳动强度真的很大。打字到这里,我竟然词穷了:说什么好呢?我想我们仍然是爱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自然是爱孩子的。我们只是有点累,有点疲惫。是真的累和疲惫。所以,我很快就原谅了做得不够到位时的自己。呃……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也是成熟的一部分。好吗?孩子总会长大的,他们没那么脆弱,我们不要太害怕,被一点不完美绑架。好吗?因为他们长大的那么快,所以在我们失去耐心的时候,就想一想,这一些时光,很快就成回忆,想回也回不去。然后……能扛就扛一下。实在不行,别人照看会儿,自己冷静下。休息好了再回来。更多的时候,我们放下完美的执念,抱着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玩耍学习的态度,试着和平共处好吗?就当是重过一次我们的童年。还有些时候,阅读或充电是一件好事。找一些能让我们放空的事,再次充满能量。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还能说出更多,因为我要去弄小恶魔吃晚饭了。我想起一首很美的诗,在偶尔的时候,慰藉一下我们操劳的心灵: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知乎上不少“讨厌”,甚至“憎恶”孩子的吐槽贴,更多的父母跟帖留言,有赞同、有助攻、有支招、有说教……看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最难念的就是“孩子经”。我们需要先找了解讨厌孩子的原因,知其所以然,才好做出适当的调整。讨厌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原因。我们要识别是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现实原因,还是父母自己潜意识的恐惧和创伤被激活了。如果是第二种,就要做深层次的自我探索了。其一,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成年人的工作压力很大。作为父母,既要为工作奔忙,又要照顾好家庭,教育好孩子。过来人都知道,养孩子的辛苦不言而喻,不只是体力上的辛苦,更有很多情绪压力。很多父母在孩子结束放假后,在短视频平台各种发庆祝“神兽”开学的视频,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不只假期的鸡飞狗跳,平时整理玩具、催促作业、手机大战等,让父母们心力交瘁,难免生出对孩子的厌恶感。其二,父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孩子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父母因失望而产生厌恶感。孩子最怕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譬如,父母经常讲:你看人家姚姚学习成绩总是班级前几名,你怎么不跟人家学学?人家熙熙表达能力那么强,你看你,怎么跟个闷葫芦似的!朵朵妈妈说朵朵一回家先写作业,你怎么一回家就知道看电视,玩手机?诸如此类。一些父母有比较强的攀比心,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尤其是拿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或不足跟别人家孩子的优点比,比较之下,自己家孩子简直一无是处,怎么会不心生厌恶呢?父母天天看孩子不顺眼,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极大打击,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厌恶。其三,父母一方讨厌另一方,从而迁怒于孩子。网上不乏有这样的案例:父亲看不上母亲,不但不尽丈夫的义务,还把情绪转嫁给无辜的孩子,不承担父亲的责任,甚至连家都不回。或者,母亲看不上父亲,对于其中一个长得跟父亲相像的子女横加挑剔,把怨怒发泄到孩子身上。父母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和经营婚姻的能力,无辜的孩子成了父母情绪的发泄桶和牺牲品。其四,父母一方与孩子过于亲密,导致另一方产生嫉妒心理,从而厌弃孩子。有一个网友发过这样的帖子:我妈为什么讨厌我?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我一度自我厌弃。长大后,我怀疑这一切可能是因为我爸爸——我爸应该就是大家常说的“女儿奴”,听说婴儿时期,给我洗澡、换尿布、喂饭……都是我爸在照顾我,从小到大,我爸都特别疼爱我,对我不要说打骂,连大声说话几乎都没有过。我觉得我妈对我一直有一种隐隐的敌意,或者说妒意,难道就因为这个吗?她把我当成了假想敌?这太荒唐了!我又有些不敢相信。这个网友有比较好的自我觉察,她感觉到妈妈对她有嫉妒。从描述的情况看,“婴儿时期,给我洗澡、换尿布、喂饭……都是我爸在照顾我”,这些在一般意义上是妈妈做的事情,可是妈妈没有承担起责任,或者说,妈妈的人格还没有发展到“妈妈”的水平,她内心还是一个小女孩儿(不知道这位妈妈是独生女还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很可能一直在被她的父母照顾)。小女孩儿妈妈对于小女孩儿女儿被“爸爸”宠爱,会激活他们心中的争宠意识,当竞争失败,一定会心生嫉妒,百般厌恶。其五,父母的原生家庭中对他(她)不接纳,他(她)自己是一个被父母厌恶的小孩儿,然后把被厌恶的小孩儿投射到孩子身上去了,遂产生对孩子的厌恶。有一些成年父母,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被苛刻对待,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和关爱,经常被指责挑剔,他们内心有一个(一对)严苛的父母,有一个被厌弃的孩子。这样的人在成长中不断自我否定,有可能形成两种人格:一种是极度自恋者;一种是自我设限的完美主义者。他们在成家之后,很有可能自己成为严苛的父母,把被厌弃的小孩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去。他们往往打着“我为你好”的旗号,实则对孩子进行否定打压,用这样的方式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感受到的不是“为我好”,而是“不想让我好”和“我不好”。长此以往,孩子很难形成健康的人格,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心智化能力。究其根本,这些父母看似厌恶孩子,就是在厌恶内心的自己。所以,养育孩子,也是接纳自我和自我整合的过程。心理学有一句话:看到即疗愈。更确切的说,看到是疗愈的开始。父母者,能看到自己对孩子的厌恶情绪,说明已经有了很好的觉察,这是心理调节的关键。接下来,我门要做到顺其自然——看到自己的厌恶情绪,我们试着接受它。当你说“我经常会讨厌自己的孩子,我该怎么调节这种心理”的时候,说明我们对于这些情绪是不接纳的,是需要改变的。可是,情绪没有好坏,它只是你的情绪而已。当孩子吵闹你的时候,你确实很烦躁;当孩子被叫家长的时候,你在老师面前确实很丢脸;当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你确实很失望。你讨厌孩子的这些行为——请注意,你讨厌的是孩子的行为,不是孩子本身——因为孩子会时不时带给你一些快乐和成就感。对,就是这样的感觉。你因为孩子是你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可爱和成长爱着他们。也会因为他们做错事情而生气,会“恨”着他们。我们要知道,人的情感就是这样的玄妙,爱与恨是可以并存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有时候小孩子会故意做一些事情让大人生气,由此证明他们是被关注和爱着。就如温尼科特说的:婴儿开始检查他所发现的环境,看他的保护人有没有能力恨他。只有当他被恨之后,他才相信自己得到了爱。因此,我们要接纳并允许“讨厌孩子”的情绪存在,感受到你对孩子有着深深的爱,同时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探索:讨厌情绪的程度有多高?孩子“令人讨厌”的行为背后有没有他无法言表的需求呢?孩子的“讨厌”行为里有没有更多的潜能可以发掘呢?孩子做哪些事情更容易让你讨厌呢?你小时候是否有过类似的场景呢?这些事件是否触动了自己童年的某些创伤点?……当我们带着接纳和好奇去探索的时候,我们的成长也会悄悄进行。当然,如果我们发现自身无法处理的情结,或者你的讨厌程度很高,已经影响了对孩子的正常养育,正在破坏着你和孩子的身心健康时,我们就需要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我很讨厌父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