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问个问题,旺 丰郫 郫县豆瓣酱可以炒什么菜有哪 些 吃 法 ?做 哪些 菜可以放 啊?

2017-07-03 17:12
来源:
四川通信报
“美酒成都堪送老”,“万里桥边多酒家”,“珍盘忆少城”,天府美食久享盛名,食之于四川又当首推成都。
有很多人迷恋成都,迷恋这座城的川菜和休闲。川菜在“天府”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厚重的人文文化孕育下,持续的创意创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大规模美食产业。
在2010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成都市“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全世界仅有六座城市拥有这个称号。如今,大量的川菜馆走出盆地,他们带出去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文化。
九天开出一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脉千流源望丛。在三亿六千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四川盆地特殊的地貌结构。它北依秦岭、南靠云贵高原,西临雪山和西藏高原,东向长江三峡,这个巨大的盆地,只有一个夔门出口,而成都,正在这个盆地的中心。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纵横家张仪向秦惠文王这样描绘了成都平原的富庶。秦昭王时,李冰做了蜀郡守,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平息了岷江水患,还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近百万亩,成都平原更是成为了秦国的大后方、大粮仓。
这是一片被水浸润和包裹的沃土。在成都平原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河流沟渠纵横,清澈之水滋润着大地,绿茵遍野、繁花似锦、布谷声声、田歌袅袅。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成都的自然灾害远远少于其它地区,晋代《华阳国志》描绘道:“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郫都区(原郫县)出产被誉为“川菜的灵魂”的郫县豆瓣,双流县出产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辣椒”,温江区的独头蒜,彭州的蔬菜,新津的淡水水产……“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华阳国志》记载了蜀地的物产丰富。自然而然地,用以做菜的食物也就相当丰富。
都江堰之水滋养了富饶的成都平原,物产的丰富,四季“无休”的食材供应,成就了成都这个美食之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规模移民入川。很多中原人带着他们先进的农耕技术和饮食风俗来到这里,开始与本地土著居民相互融合,最后完全扎下根来。在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独有的饮食习惯,当时的烹饪原料量多且有很多独特的品种,汉代杨雄在《蜀都赋》中就列举了七十余种烹饪原料,此时,姜、花椒开始出现。
在清朝,巴蜀大地又历经了百余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粮食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以及经济作物烟草、甘蔗、花生和川菜的重要佐料豆豉、辣椒等也随着移民传进了巴蜀。伴随这些农作物同时入川的,还有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制作的技术。
随着各地饮食习俗的交流融合,辣椒的广泛使用,豆瓣、榨菜、冬菜等一大批调味品的相继出现,巴蜀大地物产更加丰富,川人融合东南西北各方特点,博采众家之长,铸就了今日川菜的别具一格的烹饪方法和浓郁地方风味。
化“腐朽”为神奇的川菜
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山珍海味不多,绝大多数食材都是极普通的四季蔬菜,而其独树一帜的味觉则来自四川出产的调味品。
川菜之美,在其味觉,而川菜的调味制品独尊郫县豆瓣和汉源花椒,正是它们赋予了川菜麻辣鲜香的特质,形成了川菜之味。
据说在海外的川菜馆中,点菜率排在前几位的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回锅肉等,而排在第一位的是一道没有鱼却能吃出鱼香味的鱼香肉丝。这道菜的主料配以郫县豆瓣加上其他调料烧出来的,其味厚重悠长,余味缭绕,回味无穷。
在民间传说中,鱼香肉丝本是无意间的凑合,结果却成就了一代经典。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女主人看家里剩了些泡辣椒、葱姜蒜做鱼的调料,丢掉觉得怪可惜,就用来炒肉丝,老公回家后还没等开饭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问“这么好吃的菜是用 什么做的”,老婆一五一十地给他讲了一遍,故而得名。鱼香肉丝后来渐渐传开后,便形成了四川菜中的一个重要味型——“鱼香”型,咸、甜、辣、香、鲜和浓郁的葱、姜、蒜味,有鱼香茄子、鱼香鸡丝等菜品。
“家无郫县豆瓣,不做正宗川菜”,被誉为“川菜之魂”的郫县豆瓣,颜色红润、辣中生香、辣中回甘、弥久愈醇,具有十分独特的味香,能让菜肴提色提味,是川菜烹制中必备的定味之料。然而这郫县豆瓣实在奇妙,在郫都区外,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郫县豆瓣的,这皆因它全赖郫邑独特的水土氤氲吧。
“好吃嘴”难以抗拒的小吃
外地游客来成都,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成都的小吃啦。
从各色小面到抄手包饺,糕饼汤团到筵席细点,凉拌冷食到热饮羹汤,锅煎油烙到蒸煮烘烤,花色品种琳琅满目,甜咸酸辣各味俱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也不论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在街头巷尾、中心闹市,或摆摊、或挑担、或开店,那叫卖声、梆子声,那四散的香味,总是吸引着路人停下脚步,不由自主地去品尝,一饱口福。
“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的担担面,据说是由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因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担担面调料十分考究,用花椒、红油、酱油、芽菜末、醋、味精、葱等作调料,面条煮好盛于碗内后,再加上碎肉绍子,当把各种调料调和在一起,五味杂陈,辣占主导,一味融一味,融出的是舌尖的惊艳。
在人们的眼里,小吃是最简单的食品了,然而成都人却不会让你这么简单地去享受它们,非得绕个弯子,弄出点名堂、弄出点文化来,不会让你吃了就轻易地忘记。
三大炮在成都是响当当的小吃,不光是它名气大,还因为它本身就响。
在锦里或者是宽窄巷子,人们不是坐下来品尝,而是围在那里,看着表演:一张木板上,分行摆着12个铜盘,两两相叠。木板前放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铁锅,里面装着用木槌舂茸的糯米糍粑,一个汉子,不断地从锅里扯出一团糯米糍粑,分摘三坨,有节奏地抛出去,糍粑从木板上的铜盘中弹跳进装有黄豆粉的簸箕内,发出“砰、砰、砰”三响,如炮声,随后从簸箕内把糍粑团每三个拣为一盘,浇上红糖,撒上芝麻,递到食客手里。许多的中外游客看了三大炮的制作表演,都十分惊讶四川小吃的奇妙,竟然有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小吃,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啊。
在成都,游客在品尝美食,领略美食之都独特魅力的同时,还可以留下一份记忆,也可以与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美食之旅——近年来,成都市邮政分公司熊猫邮局陆续开发了多套成都美食明信片。
为了留存四川人记忆中的那些好味道,成都邮政兴起了一场川派美食的探寻之旅,并将把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收录到2017限量全国首发的人文明信片上:《纸上川味儿》。在2016美食之都成都火锅文化月上,发布了国内知名波普文化艺术家郭劲松创作的《成都火锅手绘地图》明信片,展现着浓浓的成都味道,受到了食客们的追捧。
图片
周兵
责编
万多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郫县豆瓣酱可以炒什么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