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找一个住在东京住宿哪个区最好toyosu的华人 有吗?

感谢大家的支持,这几天有大几百个朋友加了我,公众号粉丝数也破了700,很多人都表示很赞同我的想法看法,我也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讨论交流了挺多的东西,感谢腾讯爸爸强大的网络流量让我认识了这么多的人,希望能互相学习有所收获。
之前杂谈第一篇从孩子角度讲了为什么我会离开上海,第二篇从我自己遇到的几个事情讲了为什么会选择东京。而我们在来日本之前,在网上并没有找到多少在日本上幼儿园的靠谱的文章,现在既然女儿已经在日本上了半年多了,今天我来现身说法一下,从这半年多的日本幼儿园就学经历来对比对比中日教育之间的不同吧。
本文约6000字左右,13张图片,一如既往全手打,一如既往有点长,但是结尾高能感人,请务必看到最后,你一定会感动到的。带着孩子从上海移居到东京(杂谈第一篇)带着孩子从上海移居到东京(杂谈第二篇 发生在我身上的大风波)上半学期毕业式的伤感合影,请务必看到最后
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日本各地的幼儿园都是不同的,我只能介绍我女儿就读的东京都世田谷区的公立幼儿园,除了私立幼儿园的确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公立都大同小异,不会差太多。私立幼儿园因为需要面试之类的,我们刚来日本不久就不考虑了。如果有上私立幼儿园的家长愿意分享的话,以后再开一篇吧。1.制度不同
在日本,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上中国概念上的幼儿园。日本国内分为保育园和幼稚园两种。保育园是专为不能在白天照看孩子的家长服务的,类似于中国的托儿所。入学年龄是从0岁6个月到5岁不等。报名资格是白天因工作与生病等原因,不能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人。上学时间最早可以是7点半,最晚可以是下午6点(对比幼稚园是早上9点到下午2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申请保育园的难度比较大,尤其在很多人口密集地区常常出现排队的情况。
幼稚园入学年龄是4到5岁的儿童,没有保育园的那些硬性要求,只要幼稚园的名额还没满,每个人的孩子都可以上。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只要拿到1年期或以上的签证,不论是买的房子还是租的房子,不论是工作签证,留学签证,还是经营管理签证等等,我们外国人的小孩都是可以就近入学的,和日本当地人的孩子是相同待遇(日本没有中国的户籍制度)。凭在留卡(日本外国人身份证)在所在区的区役所咨询窗口询问入学具体操作方法就行,(世田谷区区役所有中文服务)。如果你登陆日本的时候并不是开学的时候,只要学校有名额,那也可以随时插班。因为上学就是纯玩,所以插班也没有任何影响。
我女儿上的就是世田谷区区立某幼稚园,以下起都只介绍幼稚园。安倍晋三对于日本教育体制的看法能说出这样的话,我感到非常了不起2.开学时间不同
和国内不同,日本每年樱花盛开的时候就是开学季,也就是在4月初的时候开学。一年放三个假:暑假,寒假,春假。开学时间分别是4月到7月中旬,9月到12月中旬,1月到3月。但是幼稚园是两年制,只有年少组和年长组两个年级(私立幼稚园是三年制)。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女儿4岁的时候,2017年9月起在上海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小班,放寒假来日本,2018年4月重新开始上日本幼儿园的年少组(小班),两年后上小学。幼儿园门口的上学路 两排樱花树 开学的时候美翻3. 开学毕业都要穿正装
在学期最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入园式。入园式上每个家长都要穿正装出席。爸爸们全部清一色西装领带皮鞋,妈妈们各种礼服之类的,就真的和日剧里一模一样的那种。其他场合都不需要再穿这么正式了,除了最后的毕业式。入园式时候的正装爸妈们4.硬件条件不如国内,软件强
来了日本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公立幼稚园长得都差不多,建筑一般都比较老旧,呈L字型的建筑偏多。一般都没有塑胶跑道之类的,操场都是泥砂那种。比如我女儿所在的幼稚园也快有百年历史了。但是一些软件上的东西,尤其是教师的敬业精神,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国内幼儿园。总有种感觉,国内的幼儿园拼的是硬件条件,日本的是匠人精神的传承。5.一个老师带30个学生
我女儿的班主任,能被我们碰上真的运气太好。一个人带30个学生,从来没有对小孩发过一次火,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第一次碰上她时,我以貌取人了,还以为会是一个很不好说话的日本阿姨,后来看到她一次次活动都精疲力尽汗流浃背,有一次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跳了30分钟亲子操,那个汗出的像被雨淋湿过一样,真的感受到了那种日式精神。最近她喉咙都喊得哑掉了,我十分担心她会过劳死。
总的来说,整个学校一共100多一点的学生,年少组2个班,年长组2个班,加上校长一共配了大约10多个老师。校方人员并不多,所以会有一个类似于家长团体的组织,有空的家长会申请参加,一起轮流来给老师帮些忙,比如每天早上和下午在校门口给小朋友们指挥交通安全,当有一些校内活动的时候会参与准备工作,筹备家长间的亲睦会(没有老师的家长聚会),筹备校园祭活动等等,全部都是自愿制,然后排班轮流来。在最早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就有“民主”竞选,列出大约10个“岗位”,然后每个人投票选择自己想要做的内容,如果有多人选择同一个,就一起猜拳决定,整个环节弄得像总统竞选。而我没想到的是,居然每个人都抢着做,我当时什么都不懂,退缩了,惭愧。每月生日会邀请爸妈来体验 我的由衷感慨6.费用低,自带便当
公立幼稚园的学费,是每个月10000日币(合人民币600元左右),银行卡自动扣款,没有食堂阿姨做午饭,全部自己带便当,保证饮食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吃到自己想吃的东西。吐槽一句,微波炉也没有,也没人吃热便当,全部都只吃冷的,连老师自己也是和小朋友在一起吃她自己的便当。2019下半年起,全日本的幼儿园就将学费全免,代价是消费税从8%涨到10%,也算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春游时草地上 日本妈妈给我们尝了她自制的便当真的没什么东西能加热请顺便忽略那只脚7.入学难度:没难度
相比国内好学校挤破头,差学校没人去的情况,日本这里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是几乎没多大差别的,因此没人抢,外国人也轻松入学,几乎没有任何难度。同时,由于日本少子化的关系,即便是东京人口第一大区世田谷区,9个公立幼稚园每个每年招生额度在40到60人之间,然而也几乎每个都有空位,随时插队都能上学。对于那些在国内为了孩子上学挤破头的家长,真的可以考虑来国外读更好的,都没人和你抢名额。
具体空位情况可以咨询区役所或者每个区的官方网站,里面所有的东西详尽到你看不懂。世田谷区还有中文的指导手册,很厚一本,非常详细,这就很日本了。要知道整个世田谷100万人只有2万个外国人,其中只有7000个中国人,能做这么细致实属不易。幼稚园一年间行事预定表这么多汉字应该看得懂吧8.上课时间不同
日本幼稚园的入园时间是早上9点,周三的放学时间是中午11点40分,其他四天的放学时间都是下午2点整,没有午睡。除周三外,放学后都有1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以继续在学校操场上玩,每次会有2名家长负责看管所有孩子(来接的妈妈们很多也都留在学校里陪小孩和聊天)。另外,还有全年级名额20人左右的延长保育,每月头抽签决定,在正常放学后带到2楼教室继续由老师带着玩到下午4点半,适合那些来不及2点接的家长。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可以感受到老师们非常用心的准备9. 注重儿童隐私,不允许拍照
日本幼儿园内禁止一切拍照,只有在公开日,即开学,毕业,运动会等事先说明允许拍照的情况下才可以。这个规定可能是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因。包括我女儿的在留卡上也是没有照片的。
每天上学的时候,每个班级的小朋友按照班级各站成一列,副校长在9点的时候会和大家说早上好,然后一个一个轮流握手,让小朋友也对着副校长说早上好再入园。家长全部站在校门口,小朋友进教室后再一个个回去。
每天放学的时候,每个班级的家长分几列站在操场上,每个班学生全部排好队,由老师带着送到每个家长这,然后每个小朋友当着自己家长的面,和老师握手,说老师再见才回家。因此陌生人是绝对带不走孩子的。
(日本没有人贩子,不用担心被骗走,但是在20年前发生过臭名昭著的宫崎勤案件,因此一切还是按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方式在操作)每天入园的样子 排好队 一个个握手喊早上好10. 注重兄弟姐妹情的培养
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日本幼儿园对于兄弟姐妹情的培养,这点在国内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可能和国内长期计划生育有关。在女儿刚上学时的第一个月,每天早上都是随机分配的一个个年长组的哥哥姐姐牵着一个个新来的小朋友进校,到了教室门口,哥哥姐姐会教弟弟妹妹怎么放鞋子,书包应该放在哪里,衣服应该脱在哪里,水杯应该放在哪里等等,还会一起陪他们上课和玩。上学的时候,比如有时候在操场上玩的时候,也没有年级班级之分,全年级会在一起玩,做哥哥姐姐的会一起主动带着弟弟妹妹玩。
另外一个印象非常深的小活动,是种土豆吃土豆活动。我女儿那天回家兴奋的和我说,她今天在地里种了土豆,这些土豆会在明年的时候长大。到她上大班的时候,这些土豆会亲手挖出来,然后一个个洗干净,跑到楼下小班的小朋友那里给他们吃(我完全不知道她是怎么听懂这些内容的)。于是种完土豆的第二天,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拿着他们挖出来的一年前种下来的土豆,到低年级的小朋友们的教室里给他们看,告诉他们种下去的种子以后会变成这个样子,然后一起洗干净,交给一些志愿者妈妈或者老师,最后当场做成咖喱土豆饭,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吃午饭。当天老师会嘱咐每个家长的便当里只带白饭,他们会把做好的咖喱土豆当盖浇饭分给每个小朋友。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入园那时候我以为一直都是这样入园后来才知道只是第一个月过渡开学第一个月低年级全部只上半天课
这样的小活动我认为真的非常有意义,也是在中国真的没有见到过的教育风格。学校里的妈妈们平均每个人都生2到3个孩子,最多的生了6个,全部一个妈妈带,没有爷爷奶奶帮忙。就这样的前提下,几乎每个人都有亲兄弟亲姐妹,因此幼儿园会特别注重在亲情方面的培养。所以我身边认识的,每个在日本上幼儿园的中国小朋友,几乎人人都想要弟弟妹妹,也几乎没有那种国内特有的小霸王小皇帝。我觉得这点可以说是中日教育的最大区别了。11.教学内容的区别
日本幼稚园的上课内容,以礼貌,规矩纪律,独立自主的动手能力,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身体锻炼为主。不学平假名片假名,除了唱儿歌之外,一切真正的学习几乎都不涉及,换句话说就是:纯玩。之前有一天是公开日,妈妈们可以在学校一天,看小朋友们一天都做了什么。我老婆回来和我说她太羡慕女儿了,真的从早玩到晚。
具体是这样的:早上进教室每个人整理好东西之后,一起唱歌,唱完歌自由活动,想去操场,想玩沙子,想过家家,想玩单杠,想照顾小动物,全部随意。中午集合吃饭前老师会讲绘本故事,然后一起排桌子椅子一起吃饭。吃饭也有很多流程,要一起说:我开动了,全部自己动手,吃完要一起说:多谢款待,然后一起收拾,然后继续各种玩。最后到放学前一起集合,每个小朋友整理好自己的包包水壶帽子,把桌子椅子都收好之后,坐在教室的地上等妈妈们来接。我估计我女儿进学校半年多,从日语一句都不会,到各种礼貌用语各种水果动物名词都知道,日语大幅度进步,多半要感谢这个唱儿歌。学习压力什么的也完全不存在的,反正就是玩。没人去拼学习,没人拼才艺,先教礼貌礼仪,先学生活技能,先学独立自主,先学规矩纪律,才是幼儿园阶段应该做的。网上流传的日本小朋友过人行道会把手举起来让司机看得更清楚,过完马路会鞠躬说谢谢,应该也是这个阶段教的。基础教育上,国内只知道做题的小皇帝小公主们真的比不过日本,可以说是完败了。万圣节活动 蓝天白云草地和小朋友12.接送几乎清一色全职家庭主妇
日本社会家庭内部分工明确。爸爸上班赚钱,妈妈相夫教子。最早的时候每天接送都是我,每天都要面对清一色的日本妈妈们,压力很大。因为我中国人长相和日本人没区别,因此我就很担心很多不知道我是外国人的妈妈们看到每天这个男人接送可能会觉得奇怪。
还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我还很拘谨,不敢和任何人说话,20多个人围成一个圈,只有我和另一个阿富汗老哥两个男的,我用英文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们终于了知道我原来是中国人,一下子有四个妈妈跑过来主动和我说她们会英语,有的做过英语老师,有的有过留学经历,有的开英语培训班,如果我在交流上有任何困难都可以随时找她们。我认识的日本当地人也全都是这些妈妈们了,个个非常热心好说话,也很关照我们外国人,真的都是很好的人。
我觉得这些全职主妇真的很伟大,有个妈妈的line个性签名写了:三个男孩的妈,每天凌晨5点起床暴走。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日本女人不化妆不出门,大夏天37度来接送孩子一定穿长裤。问了问她们为什么,她们说生了孩子就不露大腿了,反正就是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事情,以后也可以单独开一篇讲讲。 接下来,是我遇到最感人的一件小事看完你就知道这张图上是什么了13. 没有官方家长群
记得在中国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老师发起的微信群,平时传达内容都是在微信里,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复读机,老师发一个要求,家长们全部一个个喊口号,一排几十个“好的”排的整整齐齐。在日本都用line,类似于国内的微信,但是这个line群并不是老师发起的,老师也不在里面,全部是妈妈们自发的(一个爸爸都没有,除了我们两个外国爸爸),有事的时候会有妈妈在群里通知,平时大家都不会在群里聊天,只说和学校有关的东西。她们为了照顾到看不懂日语的我们,每句话后面都会跟英语翻译,不会英语的人会用翻译软件翻完以后发上来,真挺不好意思的。
印象最深的是上半学期结束的时候,突然她们拉了一个小群,除了两个妈妈不在,其余都在。原来这两个妈妈据小道消息,一个因为老公工作所以要搬家了,另一个要回美国了。拉小群的目的是其余人自发的想给她们做纪念品,让我们每个人给小群负责人两张小朋友照片。
最后在上半学期最后一天的时候,老师说完所有话以后,那两个妈妈以为我们都不知道她们要离开了,突然有点哽咽的跟我们说她们要走了,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饯别礼小贺卡,说了自己为什么会走,哽咽着说非常珍惜这短短的3个多月时光(我日语不行只能听出来这么多)。
这时候那个负责人家长趁她们不注意,突然递给她们两份礼物,里面是印有所有小朋友头像的精致的纪念本,标上了所有人的名字和祝福的话语:「虽然只相处了短短的时间但希望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那时候她们的两个孩子还在笑着打打闹闹不懂什么是离别,而她们却已经哭成了泪人。
哎,真是有人情味啊。翻译:谢谢平时很好的对待我们。我们在这幼儿园里和可爱的小朋友们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明年夏天我们又会回来,很期待能再见面。十分感谢。----艾尔莎和她妈妈下次再一起玩哦 ^_^
(艾尔莎是一个生活在美国洛杉矶的日法混血,妈妈日本人,爸爸法国人,会说日文法文英文。美国暑假放的早所以回日本上几天日本幼儿园。因为她会英语,所以是我唯一能正常交流的小朋友。明年又能见到了,期待。)
另外走的那位妈妈,说她哭到泪腺崩坏。。。
故事说完了,感想篇也写的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我打算做一篇科普,因为发现很多人对于日本和东京知之甚少,对东京的印象也就停留在新宿银座上,对怎么来日本居住的方式也不知道,总以为日本不是移民国家,根本来不了。
事实上在日华人有80万左右,并且一半在东京圈。虽不是传统移民国家,但是可以通过先上车后买票的方式实现常驻。
作为离中国最近的发达国家之一,每年中国人出境游第一第二的旅行目的地,我觉得有必要简单科普一下。喜欢的话加我微信,我会继续连载,微信群也开了,里面有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聊日本,我们下一篇再见。https://u.wechat.com/IMLtljKYC7Na35JZW5EbCdA (二维码自动识别)}
大家好,我是老蔡,定居在东京的上海人。这是本公众号第119篇原创文章。每周三左右都会更新一篇关于日本的长篇心得感悟所见所闻或者干货内容,欢迎持续关注。本篇文章7700多字,想到哪写到哪,所以就没有大纲了。自2020年2月份之后,好久没有写日本新冠疫情了。说来惭愧,我公众号主要写日本生活体验和干货的,但最高点击量的文章却是疫情时那两篇,被各路大号转发,点击量也是突破了天际,吓到了我这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在日华人,后来就再也没写过疫情相关的文章了,阅读量太高压力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也有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权利。但还记得当时写完发表之后,有好多人来我后台留言骂我,说了很多诸如“你小子等着吧,一个月后就轮到你哭了”,“祝你早日感染”,“日本这套方案不合理,等si吧”等等言论,令人触目惊心。在他们眼里,正确应对疫情的方式只有全部封城,所有经济行为全部停止,其他所有方式都是错误的。在那之后几个月过去了,让这些人失望了,我们至今都活蹦乱跳的,身边常联系的几百个朋友也无一中招。日本所谓的“佛系抗疫”效果总体和预计中的差不多,最为重要的东京医疗系统一直以来都没有崩溃,作为资源最丰富的日本核心,如果东京沦陷了,不可能靠其他地方帮忙了,东京承担着最严峻的使命。虽然在医疗资源最匮乏的早期必须发烧4天以上才能治,依旧至今时不时的会爆出一些群聚感染的新闻,在防疫细节上因为各地水平的参差不齐闹过不少笑话等等引起了国民大讨论,但现在总体而言控制得还算可以吧。虽然和国内没法比,因为本身就不是一个策略,但和类似策略的欧美比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如果我现在不是在日本,而是在美国,我可不敢这么到处跑。摄于新宿区的东京女子医科大病院如果有不舒服直接去大型医院自己申告就行早就不存在所谓的“想治没得治”的情况了在医疗系统不崩溃的前提下,适当的保持经济和生活的平衡就是日本自始至终的抗疫政策。毕竟得了病不一定会死,没钱反而更可能死,因为疫情被开除,生意经营不下去的大有人在,日本人可没想象中有钱,平民老百姓存款也压根没多少,有个一亿日币都算有钱人了。在最新雅虎的“みんなの意見”投票调查中,日本人对第三波疫情来袭最关注的是“医疗系统是否崩坏”,其次是“雇佣和就职问题”,再次是担心“和每年年末的流感同时流行”。雅虎投票调查,新冠第三波,下列哪项让你感觉最不安。日本每年流感和肺炎死亡人数都比新冠死亡人数多得多,流感每年死亡3000多人,肺炎每年死亡10万多人,厚生劳动省官网都有数据可供查询,精确到个位数。有阴谋论总认为日本隐瞒死亡数字,等明年厚生劳动省发布官方数据的时候就知道今年的具体数字了,拭目以待。如果我们不看数字,就看身边人的状态。我身边至今为止都没有一个感染的,孩子所在的学校也都没有发生过任何感染实例,我自己全家也是经常往外跑(你看我公众号里经常发的人堆图就知道了),各种商场,饭店,医院都在跑,出门永远戴好口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自己注意好防疫工作真的很难中标。如果日本真如某些阴谋论所说已经遍地都是新冠,那你身边朋友圈一定会出现不少的确诊朋友,就像欧美华人目前遇到的情况那样。对我自己来说也设定了一个阈值:只要身边出现一个确诊的朋友,就立马恢复到几个月前自我隔离的状态,不会再出门了。和欧美相比,日本的现状可以说还不错了,不能说做的非常好,但起码没有特别差,目前我们自己的生活依旧一切正常,除了天天出门戴口罩之外,和去年前年的状态没有区别。我每天都会看大量的视频,看很多美国华人,欧洲华人发的各种新闻实时近况的视频等等,看到了他们其中有些人的状态,从一开始嘲笑国内疫情爆发,到突然病毒抵达他们所在城市,到最后自己楼里有人确诊人心惶惶,甚至到最后自己确诊的整个过程。某美国华人这也是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再怎么夸大日本疫情有多严重,起码我身边这么多生活在东京的华人还没有那种紧迫感到来,我指那种“我靠,病毒真的出现在我自己身边了”的紧迫感。所以我们全家目前依旧保持着“谨慎乐观”的心态,没有太担心,也时刻准备着。东京的现状各位可以看我公众号其他发的图片朋友圈,每一张图都是真实的纪录,某些营销号把东京活生生写成了人间地狱,我们可能住的不是同一个东京。还记得有个法国华人前几天跟我聊,说她要急着用工作签来日本,马上准备过来了。我说日本每天确诊几百个呢,从数据上看也不能说很安全吧。她说:日本已经很好了,我们这里每天确诊好几万。我一时除了“牛逼”之外,都不知道怎么回复了。那时候其实欧美已经发生第二波高峰了(每个国家进度不一样,欧美的第二波差不多等于日本的第三波,当然日本的波比他们小得多)。法国数据,近日巴黎封城后才终于降了下来,法国总人口6700万左右,单日确诊好几万真的不是个小数字了。美国数据,总统大选上街游行至今还没停,个人认为只有疫苗能阻止病毒在美国扩散了,美国总人口3.3亿左右,单日确诊15万上下,并且毫无下降趋势。不过我美国朋友也都是该吃吃该喝喝,还去迪士尼玩好几天。我们在日本的华人没法理解他们,就好像大陆的华人没法理解我们一样。日本数据,目前正在经历第三波最高峰中,单日没有确诊超过2000人,日本总人口1.27亿左右,单日确诊一两千人,这数据属于正常水平吧(你我之间对正常的概念可能不太一样,见谅),不过的确隔壁韩国在疫情控制方面做的比日本更好。至于你说日本和欧美其实策略本质上差不多,但为什么结果差距这么大?说实话我也不知道,可能亚洲人比较守规矩吧,可能欧美人比较自由奔放不愿意戴口罩吧,可能近期欧美人都在上街游行导致大规模群聚感染吧,都每天确诊这么多人了还有胆子上万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不中那谁中啊?当然,日本永远做不到中国式防疫。在最危险,未知因素最多的早期,日本能做到的极限也只是让大家在家自肃,一切靠自觉,基本上无法强行限制人身自由,至今都是这样,这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天天呼吁人们不要到三密场所(密閉、密集、密接)的东京市长小池百合子的名言“密です。”也成为了今年的流行语之一。摄于东京水道桥附近的一家文化衫小店门口只有那些流行语和段子才会被做成文化衫大热日剧半泽直树的表情包也上榜了还好大部分人都很配合,日本一个挺有名的歌手兼演员星野源同志,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一首无需版权的歌“うちで踊ろう”,用音乐来鼓舞自肃中不能出门的人们,让大家发挥创意随便用,于是全日本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进去,有各路明星,专业歌手,一线医护人员,合唱队,甚至安倍晋三等等。我找了个播放量比较高的视频贴在这里,由日本油管300万粉丝的“スカイピース”乐队改编并在5月份时发布,点击就能看,目前该视频油管点击量在430多万。うちで踊ろう byスカイピース&星野源话说回来,为什么今天又写新冠了呢?因为从数据上看,很明显日本的第三波疫情已经来了,曲线斜率已经开始增加。记得最开始北海道是增长最快的地区,而这次,又是北海道“打头阵”,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啊。截止到本文发稿,目前日本总累积确诊人数118700人左右,总治愈人数103400人左右,全国重症者人数272人左右,总死亡人数1902人左右。在我所在的东京,也毫无疑问是日本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目前东京总累积确诊人数35000人左右,总治愈人数31700人左右,重症40人,死亡470人左右。数据来源:东洋经济onlinehttps://toyokeizai.net/sp/visual/tko/covid19/但是,对日本,和生活在日本的我们来说,第三波似乎没有那么可怕,我自己也从来没有过那种恐慌感。当然这是很主观的看法,我自己简单说下原因。首先,日本新冠的死亡率真的很低,并且平均死亡年龄很高。根据东洋周刊的数据汇总,可以看到死亡年龄段几乎都集中在60岁以上,60岁以下虽然确诊数最多,但是一般都能自愈。而且死亡的数据统计,是和其他并发症致死一并统计在内的,单纯完完全全因为新冠而死的人很少很少(连美国都很少),你可以认为新冠稍微加速了他们达到人生终点的过程。橙色为死亡人数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占比60岁以下几乎忽略不计日本人2018年总死亡人数的具体死因表如果按今年新冠死亡人数2000人计算,大约在上图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日本人每年死因表上,占约0.15%,几乎忽略不计,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反对封城防疫,反对过度防疫,反对二次封城,甚至在东京都知事选举中,有个傻子叫平塚正幸,为了博眼球拉选票,呼吁大家脱掉口罩,天天说新冠只是个感冒,还组织信徒脱口罩去山手线坐车。不出意外,竞选最后以惨败收场。这傻子长这样,口号是著名的“コロナはただの風邪”,翻译过来是:新冠只是感冒。其次,度过了最难熬的早期之后,现在的大家面对防疫都有经验了。雅虎投票上能看到,半数人以上都已经对新的一波做好了准备。这里也提醒一下看到本文的各位华人朋友,趁现在口罩资源很丰富,消毒液等等都没有断货,再去屯点,不会错。而且哪怕日本买不到,我相信到时候中国也会有大批医疗物资可以发过来,这一点和最早期的情形完全不同了。除此之外,我觉得大家已经“麻木”了。自从十几年前有了电脑之后,从没经历过任何一次全网,全平台,全世界,全部的热点新闻全是同一个东西,并且持续了将近一年,2020年的新冠毫无疑问是史无前例的,足够载入史册。面对每天都是新冠的新闻,从一开始的紧张,到后来的习惯,到最后心态一定会见怪不怪了。这病毒就像日本人对待地震的态度一样,已经习惯了。遇到小地震时,连我都懒得发朋友圈,因为知道这种地震不死人,这种地震很常见,这种地震没有任何危险,这种地震只是晃一晃。只有那些刚来日本没体验过地震的“新人”,才会很有“新鲜感”的发条朋友圈,感叹一下原来这就是地震。新冠对我们的感觉也大抵如此了。当然,最主要的是,疫苗真的快来了,快看到曙光了。辉瑞已经和日本政府达成了协议,预计在2021年上半年陆续提供1.2亿剂疫苗,按每人两针算的话,上半年就能保证约6000万人的安全,并且日本政府到时候应该会全额承担疫苗费。新闻来源:日经中文网讲个真人真事,在第二波疫情已经缓和的时候,我去了华人区池袋和一位华人地产老板见了面聊了聊。他见到我就说:老蔡,你真不知道这几个月我是怎么挺过来的,如果疫情再持续几个月,我可能就撑不下去“跑路”了。在减少办公室数量降低租金,非正式员工全部裁员缩减人件费后,他的公司总算也活过来了。他给我指了指附近的那些美食街,说好多店都关了或者换人了,简直像劫后余生一样,来日本十几年年从没见过有如此景象。日推上,“反对再次紧急事态宣言”冲上了热搜,他的观点是:新冠全国只有250个人左右是重症,哪怕翻10倍有2500个人重症,也比流感的死亡人数少。为了250个人让经济停滞不值得,不要让自杀者再增加了(言下之意,在家不出门会抑郁、没工作没钱,这两点才是导致更多人近期自杀的主要原因)。你觉得日本还经受得住封城式防疫吗?几个月前大量民宿低价抛售,旅游行业全部废掉,连2019年火爆全日本的奶茶店大潮都直接哑火。我一个朋友之前开了十多家奶茶店,连菅义伟都去过他店拍过照,后来我再路过上野,吉祥寺的时候发现,他的几家分店都已经关掉或者变成别的奶茶店了,也不知道他现在还好吗,不敢打扰他。顺带教一下各位怎么判断日本疫情趋势有没有变坏。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日本疫情主要看东京数据,东京数据指标里就看两个:重症人数和死亡人数。这两个最能说明问题,其他数据都是浮云。为什么这么说,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死亡人数不会改变,只会多不会少,是确定数字,不会像美国大选选票舞弊那样争议这么大,厚生劳动省的官方统计从来都是精确到个位。我也不相信在这种执政党在野党同时存在的地方,能让全日本各地的殡仪馆联合起来一起欺骗国民伪造死亡数字,阴谋论可休矣。确诊人数会随着检测人数的变化而变化,总有地方严格,有地方松散,但死亡人数不会,属于一种有参考意义的硬指标。你也不必纠结于具体死亡人数,只要看每天有没有突然增加就可以,正常情况下每天全日本新增几个或者0人,如果突然有一天每天增加几十人死亡,那就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了。这个数据的核心点在于,如果死亡人数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大幅增多,哪怕这时候确诊人数没什么变化,也需要提起警惕,疫情一定严重了。第二个指标:重症人数,这是用来判断医疗系统会不会达到临界值,会不会崩溃的最重要指标之一。重症到最后的结果,只有治愈和死亡两种,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如果短时间内大量重症出现也是疫情变严重的信号。东京目前专业的负压重症病床有150床,现有重症患者40人,离医疗崩坏还很远,大可不必如此紧张。东京都官网疫情数据网站https://stopcovid19.metro.tokyo.lg.jp/zh-cn/不过在查数据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内地华人眼里的日本疫情数据,和日本本地华人眼里的完全不一样。大陆的防疫政策,简直可以用密不漏风来形容,一旦出现一个确诊,立马全城警戒,甚至到封村,封城的程度。还记得上周上海确诊了一例,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也都看到了。而我身边的在日华人们,明显态度和国内朋友不一样,这也导致了经常和国内亲戚朋友难以沟通,对他们来说,有一个确诊就是天大的事,对我们来说,死亡人数没有大幅增加就能称之为安全,两方人对安全的定义完全不同,这也是不同防疫政策下造成的不同间接结果。(我没有权利用自己身边的华人代表全体在日华人,这里只能说我自己的所见所闻。)我自己本地群里经常会有人播报一下今日东京确诊人数,然后别人回复“哦,又严重了一点”,然后继续聊别的去了,该吃吃该喝喝,该go to eat就go to eat,该go to travel就go to travel,该上学上学,该工作工作,生活总要继续。相比疫情数据,经济数据才更让人操心。日本政府已经很穷了,然而还是猛印国债,大银行买单,送钱补贴给所有人,我只能说:的确不容易,不过你的心意和补贴我就不客气的收下了,谢谢安倍晋三,祝早日康复,也谢谢在2015年把经营管理签证条件放宽,让我们这么多华人才能顺利过来移居,不过你送的安倍口罩真的太小了,我就用来留个纪念了。安倍口罩和女儿的画一起挂门口当装饰品这轮疫情我们一家三口收到了30万円补助(约2万RMB),我的小公司收到了200万円补助(约13万RMB,怎么申请之前都发过教程了)和房租减半半年的补助,出门吃饭也薅了不少羊毛,补贴到感觉像在白吃白喝一样,平时舍不得吃的和牛自助,现在吃到撑也没花几个钱,真是太不好意思了。我还没申请无息贷款,不过也要替已经申请到几千万円无息贷款去买房收租金的朋友们道声谢。这里也特别提一下,日本之前的每人10万円补助和各种其他补助等等,总拨款预算折合人民币约1.7万亿人民币左右;而东京奥运会全部预算大约为850亿人民币左右,奥运会的预算仅占补助预算的5%,给国民送钱就送掉20个奥运会预算了。说什么“日本无法承受奥运会取消的损失”都是营销号在乱写,奥运会本来就大概率亏钱,日本更在乎的是国家形象和政治家的政绩。签证方面也出乎意料的顺利。身边不少经营签的朋友这一会计年度赤字了,也领了200万円补助,居然从1年签升级到了3年签。疫情期间认识的那些申请经营签的国内朋友也几乎已经全都下签了。说实话我没想到这么多人会因为新冠疫情因祸得福。个人感觉日本经济因为今年的衰退,未来只会对国外投资客越加开放和友好,2020年起,一定是抢人大战。就我个人接触下来,身边的华人对于日本式抗疫政策,总体而言是褒大于贬的。有很多人也会质疑,为什么在日本隔离居然可以自己跑出去买菜买便当?但真的对于那些隔离的人来说,隔离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真的不会那么让人抑郁。日本是极度讲究人权的国家之一,出行自由也是人最基本的权力之一,写在了宪法里。所以,我们也普遍能理解他的防疫政策,自己做好自己防护就是了。这种所谓的日式隔离方式,真的很“人性化”了,也太松了,中日两国人民在对“隔离”两个字的认知上就不一样。日本没有居委会,没有大妈,没有城管,甚至没有配套限制人身自由的法律,所以哪怕是隔离也只能靠自己自觉。在这种隔离方式下,确诊数据一直没有超级大爆发也是挺神奇的一件事情。还记得几个月前疫情刚开始的这张图吗?之前的文章解释过很多次了,日本的防疫政策从来就不是把确诊数压到0人,因为海外没有消停,单独压到0人毫无意义,日本这种“小国”做不到全产业链内循环。用难听的话说,这张图的本质就是在“拖延”,在医疗系统不崩溃的前提下,把整个周期拖长,把曲线压平,让中招的人有条件治病,让没中招的人正常生活,让做生意的人不至于大面积倒闭,让工作的人不至于集体辞职回家带被迫在家的孩子,让整个社会和病毒共存,直至疫苗的到来。当然 ,我在这里绝对不是鼓励大家放松警惕,相反,现在是提高警惕的时候,日本疫情第三波的确来了,你根本无法预计这一波是会更强,还是会更弱。看看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整整三波持续几年才莫名其妙结束,其中每波的力度还不一样,有的波死亡率特别高但时间短,有的波死亡率特别低但时间长。这又跟地震发生时有点像,因为在刚开始震的时候,你不知道这一次地震到底会持续几秒还是几分钟,到底是小震还是大震。所以做好准备很重要,在这里呼吁各位在日本的朋友们,家里口罩消毒水洗手液不多的朋友赶紧去多买点,因为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再次出现口罩断货,万一又断了呢。除此之外,我也实在想不出能做什么其他准备了。少出门,只要出门就带好口罩,不待在密闭空间里,或者待的时间尽可能短,进公共场所前后喷消毒水,回家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上述你都做全了,那真的很难很难中标,我们自己至今都是这么做的,最艰难的时期都过来了,还能怕什么?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你不戴口罩,不勤洗手,那你如果中标了也只能怪自己。大家都在一个日本生活,大家都天天在往外跑,现在也早不是半年前买不到口罩消毒液的时候了,只有自己才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能看我文章的一定不是高危的老年人群,没什么可怕的。疫苗快来了,虽然疫苗仍有不确定性,但是不会太远了。西班牙大流感那时候人类连DNA是什么都没人知道,现在不是100年前了。日本的检测水平也早就不是一开始的状态了,相信2021年不会再像2020年这么难熬了。我已经一年多没回国了,蔡太太和女儿已经两年多没回去了,国内的家人也已经很久没来玩了,希望明年能恢复正常吧。今年真的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大家都做出了非常多的牺牲,能健康活着就已经很不容易。然而眼睛一眨,2020也要莫名其妙过去了。日本的第三波疫情,来就来吧,我们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坐等,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好怕的。我身边东京最真实的现状,也会时不时的以图片形式发在公众号上,就当朋友圈看吧。祝各位身体健康,也希望这是最后一篇写日本疫情的文章,我们下周再见。老蔡2020.11.17-----------------我是老蔡,假装在东京微信公众号的作者当年想做一个独立思考的日本本地公众号分享自己在日本定居的所见所闻所感17年底登陆东京,18年底开始周更一不小心写了几百篇我精力有限,每周最多更新一篇原创文章不是职业写手,但一定保证内容真实所有文章都是一个一个字手打的关于日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以后都会有如需帮助请加老蔡微信号mrspike本号非盈利,也不接任何广告只为纪录自己,顺便帮助他人感谢各位一路走来的陪伴我们下周再见「假装在东京」往期回顾日本签证的往期文章汇总日本生活的往期文章汇总日本教育的往期文章汇总日本房产的往期文章汇总}
作 者:燕青 宋禹莹这一整年,85后梁季盈把所有休假时间都用在了日本,3天连着端午,7天连着国庆。和过去单纯旅游观光的心态不同,她带着另一个目的——看房。去年年底,她在饭局和社交媒体上频频听闻日本买房的话题,主要围绕房价低廉。“汇率又新低啦,一套上海老破小能换东京市中心公寓。”朋友在饭局上如是“安利”。这样的信息不断涌来,她心动了。近几年,和梁季盈一样对日本房产抱有浓厚兴趣的海外购房者越来越多。伴随日元汇率探底,最低跌破4.77,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房地产投资额都被腰斩的大背景下,日本房产市场一直逆势上涨。其中,中国人以惊人的规模和热情闯入,2023下半年,“中国购房者爆买日本不动产”成为了日媒持续追踪的热点话题之一。凤凰网通过多方了解试图勾勒,中国人在日本掀起了怎样的购房狂潮?01一人买5到10套,现金结算打听日本楼市的时候,一位住在大阪的朋友告诉梁季盈,今年整个日本的房子都在涨价。在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首都东京,无论买二手还是新房都得靠“抢”。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0日报道,首都东京23区新住宅楼每套房的平均价格已经突破1亿日元(约人民币662.61万元),同比上涨大约60%。“这两年感觉客人那边明显变得更着急了。”一名在日本从事多年房地产中介的中国人李进说,在二手市场中,好地段、好价格、高回报的房子“都被抢干净”,中国投资者拿着全款也只能排队等房的情形比比皆是。“我经历过最快的一次是房子挂上网后四十多分钟就没了,本来想的是如果客人不要我就自己买的。”李进说,在日本,二手房源规定统一放到一个仅中介业内可见的网络平台上,这意味着所有中介都能看见待售房源、能联系看房。那是一套低总价的小型公寓,但由于消失太快,他已经忘记具体地段。一直以来,日本低总价小房子是中国人普遍的关注点,梁季盈正是冲着低价而来,希望买一套几十万的小户型。但眼下,金主们越来越“壕”,日本房价一路水涨船高——更多中国买房者开始出手大户型、高总价的公寓,甚至一次性批量购买。今年十月国庆长假刚过,大阪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株式会社华森社董事长金泽宏树在接受日本MBS电视台采访时,讲述眼中中国客人的大致画像——年龄大约40-50岁,趁着长假来日本,一人要买5-10套公寓房,每套价格约合人民币200-1000万元不等,用现金结算。多位在日中介证实了这种说法。“今年,中国内地的客人希望在东京买1亿日元(约500万人民币)以上的房子。”日本房产中介JoJo告诉凤凰网,就她观察,这些500万级内地买家并非买来租赁,而是自住自持,“有的是要在日本做生意、开公司有个落脚点,也有的是因为子女要来日本读书,什么样的需求都有。”“去那些住新楼盘的朋友家玩的时候,发现左邻右舍都是中国人。”在日本东京做全职交易员的90后中国网友@FXer二次螈 告诉凤凰网。至于那些总价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东京豪宅,主要买家也是中国人。日本房产中介机构“神居秒算”的首席执行官赵洁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描述道,中国买家经常带着一箱箱现金付款,中介清点现金“真的很累”。甚至,东京顶级楼盘的抢购中,也不乏中国人身影。JoJo过去主要服务来自中国香港的买房者,但现在,她的内地客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三四组客人点名要买顶奢的安缦东京公馆。这片豪华住宅公寓位于一栋64层楼高的综合性大厦中,紧邻东京塔,由日本房地产开发商森大厦株式会社开发,该开发商曾经牵头开发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JoJo表示,安缦公馆最贵的顶层住宅是200亿日元(约10亿人民币)成交。据JoJo介绍,她的内地客人都是知名人士,“有客人甚至说,只要是(这栋楼里的房子)就可以,户型无所谓的。”“另外一个新的迹象是,内陆地区的人也开始去买房了。”房东东公寓学院创始人全雳告诉凤凰网。他从2000年去日本留学开始,就密切关注日本楼市。因为工作的缘故,他在日本拥有两套住宅和一片即将建酒店的土地。他回忆,2015年,日本也迎来过一波中国购房者热潮,同样是日元兑人民币汇率创历史新低,跌破5,“当时买日本房产的主要是江浙沪、北京人”,但今年,他有不少西安、重庆的朋友也组团赴日了。02恋战学区房中国人到了日本,仍然带着特有的购房偏好,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学区房”的执念。JoJo遇到的很多中国内地客人,都奔着学校聚集的文京区而去,即便同样价格能够在其他区域买到更好的房子,即便并没有孩子,这些中产也非常坚持购买“学区房”。对于不同需求的客人,JoJo也会向他们介绍不同的房产:“如果是企业家,会更喜欢强调港区、中央区、千代田区的土地价值,但对国内的高知、中产家庭,不如介绍文京区一句,‘那地方是学区房’。”不过梁季盈在日本四处寻觅的“家”,并非东京的豪宅或学区房,而是二手的“一户建”。在日本,一户建是指独门独院的房子,一般占土地面积大约60-80平,带停车位,门前可以种些可爱的花草。“蜡笔小新的家也是一户建”,梁季盈说道。这种房子是她印象中,一个家该有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虽然不大,但有院子,“我的猫咪也能楼上楼下地跑,想想就很快乐”。第一次注意到一户建,是四年前去日本旅游,路过石川县富来。那是一座靠海小城,海风穿过低矮住宅,拂过她的头发,好像置身于日本晨间剧《小希》中——女主角正是在这座小城追寻自己的梦想、找到自己爱的人,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漫步时她路过一家房产中介,“几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下一片土地,可以在上面盖房子”。她开始意识到在日本买房——甚至全款买房是一件相对而言简单的事,一颗种子悄悄在心里埋下。梁季盈来自浙江,在上海一家千人规模公司做产品经理,丈夫林韦风是陕西人,是同一家公司的研发部门负责人。在上海打拼,她和丈夫工作日租住在市中心的一个“老破小”里,距离公司更近。房子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36平米,每月租金4500元。每周五,他们会开着特斯拉,抱着周末度假的心情,回到松江区,距离办公室一个半小时车程的90平米自购公寓房里,“终于能宽敞一点”。去年居家的时间,梁季盈从出租屋逼仄的阳台向外望,是对面楼栋一户紧挨着一户的窗台。“特别压抑,那时候想,如果住在有宽阔视野的地方,多好啊。”03扎堆丰洲塔楼事实上,拥有宽阔视野也是中国人在日本购房的主要偏好之一,比如海景塔楼。东京丰洲、晴海区近年就吸引了很多中国人的目光,那里是东京残奥会举办的地点,也是一个新区。运动会举办前后,原本填海造地的区域建起了塔楼。今年上半年,晴海区50层楼的公寓“HARUMI FLAG”对外抽签销售,顶层一套房售价近3.5亿日元(约1750万人民币)。据日本《周刊新潮》报道,由于政府将土地低价出售,这栋塔楼的价格比东京一般市场价格便宜2-3成,有的房子每坪甚至要便宜约100万日元(约5万人民币)。塔楼销售火爆,购买多套房的外国人很多,其中一名中国购房者一下买了20套房子,总共支付了100亿日元(约5亿人民币)。今年11月底,小红书上网友@coco学姐 晒出晴海区塔楼公寓的购买记录后,底下不断有中国人回复:“Hello邻居”。JoJo认为中国香港、澳门客人很少会考虑在这个区域购房,也有中介认为日本当地人较少考虑这个区域,“他们会对填海造地的区域比较在意,毕竟地震多发,在这个区域造高楼,会让他们觉得危险”,所以过去几年丰洲塔楼被中国人买走的房子,大概率会流动到中国人手中。2017年,长年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中国人蔡崇,曾在丰洲购买过一套塔楼作为婚房。那时房价还没被炒起来,丰洲传出地下毒水的新闻,一位房东急着出手,“砍了自己一刀”,6780万日元(约350万人民币)就卖给了蔡崇。搬进新房的三个月里,他很享受从窗户看出去的景色,经常发朋友圈晒图。但慢慢他发现自己住的塔楼有诸多不便,比如等电梯的时间很长、附近学校太少,而且每个月要支付的修缮费很高,“每个月1.7万日元(约900元人民币),每6年会有大幅度上涨”。不到四年,蔡崇决定搬家。2021年,他的孩子考进了可以直升高中的幼儿园,不再受小升初、初升高的困扰。他产生了“逃离东京”的想法,打算买块土地盖房子。他找到了一家中介公司说明卖房需求,对方根据日本的“业界规矩”收取他近150万日元中介费(约8万人民币)。陆续来了十几组日本客人看房,却都没有要买的迹象。最后,一组中国人看了房,当即决定买下,一次性现金转账了8780万日元(约450万人民币)。虽然一度被传为“毒地”,蔡崇仍然赚了100万元。04整栋投资,“包租公”的炼成梁季盈最初的预算是总价50万,也是一次性支付。目标是东京圈内的千叶县,坐JR一小时直达东京上野。据说那里房价相当友善,“十几万人民币,能买到七八十平的土地”。过去她对于海外买房很佛系,但日本购房消息扑面而来,“价廉物美”的暗示,像是给她上了发条——到了今年3月,她已经开始计划利用未来的节假日,去日本感兴趣的重点地区挨个考察。“我们是从外地到上海打拼,从事的行业也很容易在异国他乡找到工作,如果再选择一个新的地方工作生活,其实也未尝不可。”她说。趁着端午的六天假期,她特地在靠海的御宿町预定了一栋建于昭和时期的一户建民宿,想体验真实的当地生活。御宿町显现出一种荒凉的气息,“大白天走在路上,都不会碰到一个人”。那天整个小城只有三四家餐厅开门,夫妻两人去火车站附近一家咖啡店坐了一个下午,总共只有四个客人。到了晚上七八点钟,“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失望而归。回国后不久,她立即筹划在国庆长假开启自己的第二趟踩盘体验。这次她把重点放在了关西地区的神户。但她观察了一圈房源信息——如果要在这座日本第6大城市的市中心买到心仪的二手一户建,至少准备1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预算翻倍。大城市的房价不断看涨,也不断推高租房市场的热度。9月,《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疫情后,以东京圈为代表,日本城市圈租金迎来大幅增长。报道引援日本银行相关人士分析:“由于住宅价格上涨,出现了无力购买住宅转向租赁的动向。”在这个趋势之下,不少中国购房者抓住了日本租房市场的机会,通过购买整栋小公寓成为“包租婆”、“包租公”赚到了钱。两年内,在上海开日语语言学校的刘婉琳连续买下两幢位于东京板桥区的公寓楼,加上各种费用和税收一幢楼的价格约为9000万日元(约450万人民),每年能收到超过500万日元(约20万人民币)租金。“我还会继续投资。”刘婉琳说。而37岁的中国人施君目前名下已经拥有了7栋公寓楼,也在投资整栋公寓楼,总共租给了50户租户,遍布东京、神奈川、福冈等地。这个已经在日本生活了18年的重工工程师并不认为,购买塔楼是一种保值的投资行为——几年后,随着海外现金投资者变少,“接盘侠”会越来越少。加之塔楼要缴纳修缮金,越往后成本越高。对比之下,公寓楼的维护就简单很多,施君自己找施工队修整,如果房子年久失修,也不用一味修修补补,可以推倒重建。于是2016年开始,他在日本当起了“包租公”——成立专门投资房地产的公司,从土地选址到楼栋户型规划,再到招租,都是自己一手承包。他认为这些公寓楼空置率要超过30%以上才会出现风险。“住户就算有退租,也是几户罢了。没几年就能回本了。”施君是个日本通,他主要的租客也都是日本人。他会对租客进行筛选,喜欢租给在房子周围工作的大公司职员或是公务员。给建造好的公寓取名也有讲究。施君在福冈的公寓都取名为Palacio系列,这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宫殿”。“住户一般在网上查信息,如果名字是汉字、英文,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大家会觉得很土。比如xx山庄,就会有昭和年代老房子的土感。所以取名字如果是用法语或者西班牙语的片假名,大家才会觉得有品味。”目前,施君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在日本每年建一幢楼。他希望自己的生意能早日扩展到有百户租户的规模。不过,比起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开始只租不买,那些计划在日本定居的中国人倾向认为:还是买套房更放心。05梦回上海安福路国庆长假的一天,从铁路神户三宫站下车,前来考察房市的梁季盈在一个十字路口停下。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人和她站在一起等红灯,有穿着超短裙画着欧美系妆容的日本女孩,也有很多外国面孔。梁季盈发现,东南亚面孔明显变多了——和她2015年在日本旅游的印象截然不同——他们在餐厅、机场、制衣店等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住在市中心的一些公寓里。神户给她的好感陡增,她开始感受到这座以多元化著称的大城市的繁荣和亲切。这让她想起自己刚从学校毕业后来上海工作的第一天,马路上穿着打扮各异的人,也有不少外国面孔,好像无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能融入到街景里去。“一下子梦回上海安福路。”她说。“我是很喜欢上海的,”她回忆起自己刚从浙江来到上海时,“是一种很自在的感觉,那天我知道,我以后肯定是要生活在上海的。”随着毕业、结婚、安家,自在的上海生活离她越来越远了。她在上海郊区的“远大新”,是八年前公公婆婆资助加贷款买下的。夫妇两人的父母都在老家生活,他们的年纪越来越大。梁季盈想,如果有一天能把老人们接到身边生活,最好的方式是换套别墅,或者附近再买一套房子——但无论哪种解决方案,他们算来算去,都负担不起。生活的压迫感与日俱增。直到2023年某一刻,那种似曾相熟的久违的呼吸感,重新在彼岸世界出现。和她的观感相印证的是,今年日本房价上涨的同时,另一则日本法务省出入国管理厅公布的数据也引人瞩目:截至今年6月30日,在日本居住的外国人数量已超过322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人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有分析认为,外国人数量增加与日本今年以来发布的人才吸引政策密切相关。“人才,不仅要来,能留住是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去年下半年起全球各国围绕人才进行“抢人大战”的讨论过后,青年学者徐瑾评论认为,房价高可以说明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但也往往成为影响本地民生、留住人才的障碍之一。从吸引人才的角度看,房价畸高是城市无法留住人才的劣势之一。对比之下,房价吸引人才流入日本,似也成为一种必然。眼见新年的第一个假期将至,梁季盈已经订好了第三次前往日本踩盘的机票。这次她把赴日定居计划再推进了一步——她要约见朋友推荐的房产中介,继续上下求索,直到找到理想中那个家。文中梁季盈、李进、施君、蔡崇、刘婉琳为化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住宿哪个区最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