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康熙年制吴鼎梅简介

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
《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一套图书,共54册,作者是邹爱莲(主编)及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2]作&&&&者邹爱莲主编 台北联经[1]ISBN978-7-101-06739-2[1]定&&&&价14500.00元[1]出版时间2009年10月[1]装&&&&帧精装[1]开&&&&本32开[1]
2007年,著名清史学者阎崇年先生到台湾进行学术文化交流,他专门向台北故宫提议,两岸相关单位合作,共同出版全部的朝起居注。日,在刚刚开幕的第16届北京上,和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共同宣布,将分藏在海峡两岸的珍贵史料《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合璧原貌影印发行。阎崇年先生很重视这次出版,他表示“起居注在清代是不允许皇帝看的,因此这是清朝最原始的史料。”
据专家介绍,现存康熙朝起居注册共有982册,其中汉文本为493册,满文本为489册,分存于北京、台北两地。此次出版,中华书局出版北京所藏部分,除了所藏部分之外,另补入北京所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起居注稿本一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出版所藏部分,均系正本。此次突破性的出版发行模式使得两岸读者都能买到整套的《清代起居注册·康熙朝》。,亦称起居注册,是我国古代一种专门记载帝王言行的册籍。清代起居注起自康熙十年(1671),至宣统二年(1911)而止,其中除康熙五十七年(1718)至六十一年(1722)曾中止外,其他各朝皆记注未辍。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零五十五载:“康熙七年,内秘书院侍读学士熊赐履奏准,请遴选儒臣簪笔左右,圣躬一言一动,书之简册,以垂永久。八年,给事中魏象枢奏准,临御之时,召满汉辅臣讲说治道,仍择满汉词臣文字雅重者数人,备顾问,记起居。九年,始置起居注馆于太和门西廊。”
清代负责记载并撰写起居注册的官员,均由翰詹日讲官员兼任,故统称“日讲起居注官”,属天子近臣。据《》载,凡皇帝从事各项政务活动,起居注官均得轮流在场侍值。起居注官每日侍值,分别用满文、汉文记录皇帝各项政事活动,依序记载起居、谕旨、题奏、官员引见等,皇帝起居一项,以祭祀、行礼、问安、驾临、驻跸为序。每日所记,均由当值之起居注官签署姓名于后,按月成册,于次年编定,由编撰官作跋于后,每隔一页于骑缝处加盖翰林院印信,送交内阁储藏,是为正本。稿本留存藏翰林院,以查考之资。由此可见,《起居注》册与一般官修书不同,它具有档案属性。按照规定,非有关官员不得阅看,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不得索阅,堪称内廷秘籍。
清代起居注册是当时人记当时事,史料来源最为直接,比其他官修书更为原始可靠,堪称第一手史料。与《》及《》相比较,起居注册不仅文字朴实,很少修饰,是《清实录》所载史料的主要来源和依据,而且其中许多内容是《清实录》、《东华录》不载或略而不详的。如,康熙三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记索伦族人往雅克萨城途中与厄罗斯(俄罗斯)人交战事,三十三年五月十三日又记厄罗斯人偷来边境打貂皮的侵略行为,这些都是《清实录》不载的,而只能在《起居注册》中发现的清初中俄交涉史料。再如,关于厄鲁特蒙古首领噶尔丹的死,《清实录》里说他是“饮药自尽”;《起居注册》中却说:“于三月十三日早得病,至晚即死,不知是甚病症?”《起居注》所记均为第一手资料,应当更为可靠。
所有的清代起居注中,以康熙朝内容最为丰富,史料价值最高,最受人瞩目。因为康熙帝最重视,几乎每天都御听取各部院大臣奏事或与内阁大臣商决朝政,其间君臣奏对问答、不同意见的争论、重要公文的处理等等,皆由侍值的记注官直接记录,成为康熙起居注的主要内容,其信息之丰富,史料价值之高,可谓无与伦比。而朝以后,皇帝召集等在内廷商决国务之制,逐渐取代了御门听政之制,而记注官不得进入内廷侍值,其记注内容大受限制,只能以摘抄谕旨、奏疏内容为主,其史料价值遂难以与康熙起居注相比拟。
康熙朝起居注册原本秘藏于清宫内阁大库,起自康熙十年(1671)九月,止于康熙五十七年(1727)三月。在清代,《康熙起居注》被视作内廷秘籍,所载内容以康熙帝每日言行为主,旁及朝政大事。许多内容均不见于其他官私文献资料中。该书文字朴实,较少修饰,是一部比较忠实地反映康熙朝历史的文献,也是研究康熙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文献价值相当高。
近年来,随着大清史修纂工作的展开以及“国学热”的兴起,清史研究早成为了显学,清史学界对资料的渴求似乎也更为迫切。《清代起居注册》是研究清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两岸学术界、出版界都很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陆续整理出版。但是囿于历史现实,已出版的几朝起居注册都未将现存部分出齐,都是不完整的。
其中最重要的康熙朝起居注册分藏海峡两岸,学界一直无法获睹全貌。
分藏六十载,终成合璧
清代的起居注册,一直珍藏在,解放后由原为故宫文献馆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专藏。而台北所藏部分,则源自于当年的故宫文物南迁。当年日军侵华,逼近华北,中国政府为保护国宝文物,于1933年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装箱南迁,运出文献超过3500箱。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些文物又经数度播迁,1949年,有204箱文献被运往台湾,总数近40万件,里面就有部分清代的起居注册。从此,清代起居注册分藏北京、台北两地,世人难睹全璧;即使影印或整理出版,也是各出各的,给研究利用这批文献带来极大不便。
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标点整理的《康熙起居注》(上、中、下三册)。至此,作为浩瀚清史史料宝库的一块无可替代的瑰宝,《康熙起居注》第一次为学界所知。然而,标点整理本只是康熙朝起居注的一部分,难窥康熙一代史事全貌,清史界莫不为之遗憾万分。
近年大清史纂修工作启动,对于清代史料,尤其是军机处成立以前的中枢档案(康熙朝起居注等)十分渴求。但在出版方面一直有些难以逾越的障碍。现在,在学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书局与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携手合作,分别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台北故宫所藏的汉文正本康熙朝起居注册,版型一致,同时推出,不仅满足了学术界的研究所需,探求了合作出版的蹊径,而且对于促进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事业的交流和发展也有重大意义。
《康熙朝起居注册》一共五十四册,包括原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三十二册,和在台北故宫的二十二册。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康熙十年(1671)九月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十二月、康熙四十五年(1706)、康熙五十三年(1714)正月至康熙五十七年(1718)三月的汉文起居注册正本,中华书局出版时,又补入国家图书馆所藏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起居注稿本一册,分装为32册;台北故宫藏有康熙二十九年(1690)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五十年(1711)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的汉文起居注册正本,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分装22册出版。至此,尘封已久的内廷秘籍成为学术公器。
这次由中华书局和联经出版社各自出版,版型一致,同步销售,统一发行,不拆开分售。两岸同期刊布康熙朝起居注册,不仅使这部重要史籍得以完璧传承,为清史研究提供珍贵的新鲜史料,而且对保存文化遗产、惠及后世也是莫大贡献。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清圣祖康熙全传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清圣祖康熙全传
《清圣祖康熙全传》是出版的图书,ISBN是:9作&&&&者朱元鹏出版社
书名:清圣祖康熙全传
出版日期:日《清圣祖康熙全传》是职场官场生意场,做人做事做领导,还原帝王们的真实人生,解读帝王们的是非功过!在他的统治下,中华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大的王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富庶、文化繁荣,他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璀璨夺目的明星皇帝之一。他就是康熙。这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公元前221年是这个帝国的元年、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十三位彪炳史册、震烁中外的最杰出帝王、改变了中华帝国的历史轨迹、演绎着伟大的辉煌人生、他们应该,也必须有实事求是历史地位、他们是浪花淘不去的史诗英雄、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文字背后这些鲜活的帝王、感悟一个古老帝国的、辉煌与沧桑。什么是“领导干部读史”系列丛书?千古英雄,纵横驰骋,说不完的壮怀激烈,道不尽的叱咤风云。握一把历史的刻刀,雕琢出岁月流逝的痕迹,遗留下故国永恒的记忆。在权力、物质、欲望和人性的集中碰撞之地——权谋场中,权力角逐的惊心动魄,良知、责任和济世情怀,如何平衡?把事情做得不同凡响,成功登顶,如何借势、造势?过人的领导智慧,圆熟的管理艺术,如何拥有?“领导干部读史”系列丛书,立足真相,不避讳崇高,不躲闪卑劣。把权谋人物放到复杂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中立体展现,着重在细腻的权力斗争情节中,表现其性格、命运、心态及处世法则,塑造鲜明、真实的人物形象。职场官场生意场的生存状态,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状态。本系列丛书,从草根、精英和社会的大视角,深入历史文化骨髓,去发现、去实践如何做人做事做领导。在中华帝国400多位帝王中,有一颗特别璀璨夺目的明星——爱新觉罗?玄烨,即清圣祖康熙大帝。康熙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开创中华帝国的另一个黄金时代。第一章 安天下
第一节 效法皇父
第二节 智除鳌拜
第三节 强干弱枝
第二章 灭三藩
第一节 撤藩令
第二节 吴三桂反
第三节 尚耿从乱
第四节 京师危机
第五节 恩抚王辅臣
第六节 平定三藩
第三章 统台湾
第一节 郑氏割据
第二节 设台湾府
第四章 定边疆
第一节 怀柔蒙古
第二节 雅克萨之战
第三节 三次亲征
第四节 入藏平叛
第五节 经营西藏
第五章 圣祖仁皇帝
第一节 臣民楷模
第二节 御门听政
第三节 宽仁和平
第四节 唯务实行
第五节 奖廉惩贪
第六节 慎刑轻狱
第七节 选官择吏
第八节 满汉一家
第九节 晚期危机
第十节 关注西方
第六章 骨肉情深
第一节 孝治天下
第二节 多情天子
第三节 太子风波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当前位置: >
> 拍品详情
清?老安顺制款铺砂紫泥龙蛋壶
拍品名称:
清?老安顺制款铺砂紫泥龙蛋壶
开拍时间:
拍卖公司:
成&&交&&价:
拍卖专场:
说明:949清?老安顺制款铺砂紫泥龙蛋壶款识:老安顺制说明:清康熙吴鼎梅《阳羡茗壶赋》中述:“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此即龙蛋壶最早的记载。龙蛋壶以曲线构成基本轮廓,整体圆润,殊为可爱。此壶作直锥嘴,壶把大而垂,出水爽利,把握适手,配以调砂,韵味自成。QING DYNASTY
A PURPLE CLAY TEAPOT WITH ‘LAOANSHUNZHI’ MARK高:7.5cm 长:8.5cmRMB: 5,000-10,000
拍品号:897
起拍价:--
起始参考价:--
结束参考价:--
拍品号:898
起拍价:--
起始参考价:--
结束参考价:--
拍品号:899
起拍价:--
起始参考价:--
结束参考价:--清康熙匏制蒜头瓶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清康熙匏制蒜头瓶
清康熙匏制蒜头瓶 高:13.8cm,口径:4.1cm,足径:7.2cm。瓶细颈,溜肩,鼓腹,器形规整饱满。口部膨起如蒜头式,饰3道凸弦纹,并镶染色牙口。类&&&&别文物原属清宫旧藏
【名称】清匏制蒜头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自口部向下直至腹部有6道凹线纹垂直贯通,将器身划分成6瓣,每瓣自成装饰单元,均于颈下饰阳文如意云头纹、联弧纹及卷草垂肩纹,腹部饰独窠莲花纹并有卷草袅娜向上。下腹亦有凸弦纹2道。器底为6瓣葵花形圈足,内有阳文楷书“康熙赏玩”印章款。
“匏”是“葫芦”的旧称,匏器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奇葩。即以此器而论,其所用范制之法是匏器工艺中较为重要的工艺技法。其纹饰悉出天然,又不违人意,巧夺天工,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追求。此法历史悠久,在民间不绝如缕,至清代传入宫廷,遂大为繁盛。其实,范匏之法言易行难,器形与纹饰俱美者往往十不得一,所以像蒜头瓶般纹饰清晰、粗细均匀、毫无漫漶模糊之处的作品殊为难得。制作中整体器形和谐优雅,无疑代表了康熙时宫廷范匏所达到的最高水平。[1]范匏技术巧夺天工    在众多的匏器中,许多珍品都采用范匏工艺。“范匏”,简言之,在葫芦幼小时,将其纳入已制好的有阴文花纹的范模中,待其长成,与范模严丝合缝,取出后即可得阳文花纹的匏器。故宫博物院中,就收藏有一件匏制蒜头瓶。
范匏之法言易行难,器形与纹饰俱美者往往十不得一,其讲究的是纹饰清晰、粗细均匀、毫无模糊之处的作品殊为难得。更为可贵的是花纹图案衔接自然,天衣无缝。像这件蒜头瓶般纹饰清晰、粗细均匀、毫无模糊之处。更为可贵的是其每一瓣间的图案衔接自然,天衣无缝,而衔接处凹线上的阳文以及莲花纹上的阴文筋脉制作中都具阴中有阳或阳中有阴的工艺难点,却没有任何错乱。蒜头瓶  砑花葫芦锦上添花  一件匏器,之所以可以成为手中把玩、怀揣的宠物,除了其要有“天生丽质”之外,还要有诸多锦上添花的美化手段,除了“范”之外,“刻”、“砑”、“烫”等都是常见的制作工艺。  “刻”,就是用牛角或玛瑙刻成器具,按葫芦圆体随势刻画,线条流利,形体简练,多为花草、鱼类及戏曲人物故事;“烫”,烫面也称火笔,老法以自制火香,制成如手指粗的燃香,中心插入铜针以为笔头,点燃之后导热至铜针,用以烫画图案。而“砑”,则是葫芦活中特有的工艺。其是将葫芦表层硬皮轻度软化,之后用不同角度的砑子为工具,在已定稿葫芦身上砑制出点、线、面,凸于平面,力轻则砑不凸出,力重则划破表面面线,完全靠手感力度进行创作。  砑花是葫芦中最为特殊的工艺之一,天津近代陈锦堂的砑花葫芦最受追捧,早在1994年,他的一件砑花象牙口葫芦,就拍出了14300元的高价。他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构思高雅,布局疏密有致,手法精细,每件作品如同浮雕国画,题材为山水、花鸟等,这无疑也是选择其他砑花葫芦的重要标准。  相关附件有讲究  一件精美的匏器,除了其自身的工艺之外,相关附件的制作也是大有讲究,像故宫收藏的一件匏制螭寿纹鼻烟壶,上配铜镀金錾刻宝相花盖,下连牙匙。金属盖与洁白的牙口及深红的匏壶形成了色泽与质地的鲜明对比,相映成趣。  而在拍卖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葫芦虫具,都配有精美的蒙心(葫芦口盖上的装饰物)。蒙心的制作,不拘何种材质,都要求精细而坚固,线面排列匀称细密,多都是采用象牙、玳瑁等珍罕材质,而且精湛的蒙心,还能为葫芦虫具“加分”,有一件象牙玳瑁五子登科盖蝈蝈罐,其主体为本长倒栽油壶鲁葫芦,并未经过任何修饰,但历经把玩,色已深黄,包浆圆润。配象牙口框及高蒙心,下衬象牙平托。蒙心取整料雕制,底屉镂空雕金钱眼,上雕雄鸡一只雏鸡五只,寓意“教五子”。五只雏鸡环绕雄鸡四周,或嬉戏、或啄食,雄鸡昂首侧目,威风凛凛,雕刻生动传神,栩栩如生。蒙心外罩以玳瑁雕制鸡笼,镂雕细致入微。鸡笼与蒙心以螺口连接,构思巧妙,。[2]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清康熙年制瓷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