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分开了,也应该像苏轼书法真迹那样子

有关苏轼的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有关苏轼的高考作文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独特的视角品味苏轼
来源:互联网
你的一生如此波澜,但你却像一叶平稳的小舟。这样洒脱的处世为人,超然物外又重情重义的你,会料想到今日众人将你歌颂么?
&&& 欧阳修一时的多虑将你判为第二,而你,只是淡然的笑了;朝中无人同你一样看透朝政,你毅然请求外调,离开时,不舍的笑了;被人冤枉,差点送命,再次出京,你依旧是笑,无奈的笑了。你,竟如此爱笑么?本属于你的东西没了,本可保住的官职丢了,本子虚乌有的事情将你闭上绝路..但你,却还能如此释怀的去面对生活,依旧高唱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依旧感慨出“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是你的性格使然,让你如此乐观。还是被一次又一次重创的你,已无力去品味悲伤?
&&& 自古文人大都是不愿涉足政坛的。但你,却总怀揣着治理国家的志向。纵使被伤害,甚至赔上性命。你还是不放弃,是你不知道腐败的官场很难去改变么?我想,你是知道的。但在左边胸膛跳动的那颗爱民之心,是不允许你独自离开,置百姓与不顾的。
&&& 谁说一进入官场,心就会如石般坚硬、冰冷?你还是那么多愁善感。与兄弟的离别内心很难受吧?七年未见,其实很挂念他吧?为什么一直忍着不说呢?是怕自己的思念会使弟弟的生活受到影响,还是要证明自己的坚强?七年了,七年,喝的大醉之时,才敢吐露真言,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话来安慰自己。与妻子的分离内心很痛苦吧?刹那间,那样深爱过并承诺要厮守一生的人,就这么远去了。这痛苦,你怎能忍受十年?这十年中,你的内心承受着多大的煎熬?白天与他人吟诗作赋,在寂静无人的黑夜,恐怕只有你一人在偷偷落泪吧?末了,只可诵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悲伤的词句来表达深情。你啊,面对这亲情与爱情,你的直率又跑到哪里去了呢?
&&& 跌宕起伏的人生,连绵不断的情缘,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你啊!你这一生确像词中所写“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一生的四个时期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渐趋尖锐的时代。这时代一方面号称“百年无事”,经济文化都有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中渐次高涨。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他二十一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入,一时名噪京师,苏轼中进士后,二十五岁卜父、弟再至汴京。授他河南主簿,不赴。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队三等,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在风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因父苏洵病故,回乡睁丧。三十四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这时王安石正推行靳法,苏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柠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抻宗,反时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苏轼为了远身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苏轼出京作地方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八九年的时间,他撮然辗转迁徙,但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而对于新法实行中的一些流弊,也“不敢默视”.后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新法有关的诗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晦人弹劾为“包藏祸心”、“指斥乘舆”,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从元丰二年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释放,苏轼在狱中倍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这就是有名酌“乌台诗案”,苏轼生活、思想与创作也从此开始了巨大的转折。苏轼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陈副使,但不得签押公事,近于流放。他因经济困难,申请城东坡荒地,躬耕求食t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酬而苦闷;另方面他闭门思过,消极彷徨,又时时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脱。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雄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温暖的友情,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元丰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政局发生变化,起用旧党人物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史称“元枯更化”。苏轼即被起用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对待新法,又主张“参用所长”(《辩试馆职  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们:的全盘否定新法。这种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态度,又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祜四年三月又出知杭州。苏轼十五年后再次至杭,“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杭州谢表》)。他勤政爱民,开浚西湖,赈济灾民,兴建医坊,为百姓作了许多好事.
至元枯六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京都。入朝后本拟有所建树,不料又为旧党贾易等诬陷,心情郁闷不愿留在京城,于是又上书请求外放,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后又改知扬州、定州。苏轼从黄州被召还,第一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他为国家振兴积极荐举擢拔后进,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时文坛兴盛。苏轼俨然成为文坛盟主,为北宋后期文学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远谪惠、儋时期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病死,哲宗执政,又恢复神―票薪荏;于幂新党人物又纷纷上台。但这时的新党抛弃了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将打击“元枯党人”作为主要目标,于是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被挤出朝廷,先是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未到惠州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苏轼在惠州度过两年谪居生活,虽是衰迈之年,处境困顿,仍然关心人民,积极发展农业与兴修水利,为改善百姓生活不遗余力。绍圣四年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又被改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每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但苏轼不戚戚于个人忧患,积棋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养才,一直朴朴工作到最后赦还。远贬惠、儋时期,条件最为艰苦,但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并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出现了刀次的创作丰收。这时期他写了大量的和陶诗与书札散文,诗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苏轼一生创作的最后锦绣。元符三年,鞭宗继位,苏轼获赦北还,海南父老“执手涕泣”(《遁斋闲览)。剪杜过大庾岭时,有“问翁大庚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的躺慨,还胆回朝再竭忠诚.不料行至常州病死,结束了他宦海升沉的卜生。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学,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他关心国计民生,揭露时弊,曾氍出巩固中央、改革官制、解除边患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他在幂州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瘸坊,抗策减税。直到远贬惠州,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皋率众靶桥以济病涉者”(苏辙《墓志铭》)。苏轼一生积极人世,是封建时代仁政爱民的清廉官吏。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奉响,喜敢《庄子》。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折,佛、道思想影响加深,井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他通判杭州时,经常出入佛司,拜访名僧。黄州五年,他的佛老思想更加急剧发展。但是直到远贬惠、儋时期,他仍然有用世之心。以儒为主,融合佛老,进退行藏,禾施不可,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复杂思想的表现。
苏轼反对新法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王安石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被召还朝。这之后短短一两年内,苏轼从登州太守,拔升翰林学士,至上礼部尚书。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有不能见谅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的唯一政绩便是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没过多久,王安石再度执政,他就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之后苏轼几次入朝、贬官、贬官、入朝……饱尝宦海沉浮之苦。一度曾被贬到惠州、儋州(在今海南岛),至徽宗建宗靖国元年(1101年)再次被召还京时,病逝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从苏轼的履历来看,他做官是不成功的;他的主要功勋在文学创作上。他是有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同时还是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就现存苏轼的作品看来,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在人才济济的两宋王朝,他无论诗,词,还是散文,都是大家。
苏轼生平简介
◆人物导语
&&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 作家档案
&&& 苏轼:1037年――1101年
&&&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贡献概述
&& 苏轼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 苏轼的诗、词和散文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
  苏轼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突出成就(即苏轼对词体演进的贡献) &&& (1)变俗的柳永新声为雅的士大夫抒怀。 对柳永的慢词一方面改革,一方面超越。 &&& 其一,变俗为雅。&&& 其二,变婉约为豪放。一扫过去词坛上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代之以纵横捭阖,意境博大的豪迈气象。 &&& (2)以诗为词。 &&& &其一,以诗的内容入词。 &&& 苏轼在词的题材上有很大突破,从整体上改变词以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为主体的特征,而开始以士大夫抒情为主体,是题材上一次质的飞跃。 &&& 其二,以诗的境界入词。 &&& 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 &&& &其三,以诗之音节、气势入词。 &&& 苏轼所创制的豪放词刚劲粗宏,具有阳刚之美;其音域宽广,可放声高唱。&&& (3)突破词律。 &&& 原因:①自觉突破。②才气大。③不精音律。苏自称三样不如人:饮酒,下棋,唱曲。
▲评论资料
&& ☆徐度《却扫编》:“柳永词虽极工致,然染以鄙语,唯流俗之人好之,至欧苏诸公出,文格一变,作为歌词,体制高雅。” &&& ☆况周颐《蕙风诗话》:“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
  ☆陈师道:“子瞻以诗为词。”
  ☆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耳”。
  ☆刘熙载《艺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寄慨无端,别有天地。”
苏轼的赤壁
                    福建考生
  风飘飘,水潺潺,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为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以“苏轼的赤壁”为文题,意味深长,对豪放派大诗人苏东坡的评价,从具体的历史事实、苏的原著下笔,展开分析,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精粹,富有文采,文中缅怀古人的写法极为别致,无论是在叙述、引用,还是在议论、抒情中,都处处散发着浓烈的文学情趣,时时展现着深厚的文化氛围,将阅读者领进“历史”“文学”的情境之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品味高雅,底蕴深厚,耐读、耐品,有味、有趣。确属考场的优秀作文。
&&&&&&&&&&&&&&&&&&&&&&&&&&& 诗人?明月?黄花
                 一考生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语言功底深厚。全文行文流畅,充满诗情画意。特别是能在很短的考试时间内自填两首词作为每部分的开头,文采斐然,不同凡响。所填之词虽不完全符合格律要求,但也算出类拔萃,足见该考生读书多,文学修养高,语文素质优。
下面是以“苏轼”为素材的优秀作文片段。
&&& 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乌台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 因此让人顿悟。
&&& 于是他逍遥红尘,最终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 ――四川考生《风,可以穿越荆棘》
&&& 2、湖北卷话题:买镜
&&& 黄州赤壁下的游船上,苏轼正在与客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你在照了哪面镜子之后,才决定拥抱‘东方之既白’而鄙视官场仕途的斗争倾轧?”不愧是豪放派祖师,苏轼马上向天一指,“是它!”我抬头一看,见一轮明月高悬苍天,不禁再次泄了气;所谓“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苏轼以明月为镜,明是明了,却又怎么买得下来?懊悔之际,苏轼兀自在身旁说下去:“曾几何时,以为身沉宦海;与月对饮,方知我心依旧。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月镜映照出这许多美景,又怎能不令我流连忘返,高歌‘大江东去……’”
&&&&&&&&&&&&&&&&&&&&&&&&&&&&&& ――湖北考生《寻觅那片理想中的明镜》
3、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 雨渐渐小了一些,苏轼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风雨,唱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 缓缓走着,心情渐渐轻松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起来。晚风习习,云散天开,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 回过头,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4、忘记和铭记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躺在一叶扁舟上,任由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沉沉浮浮。苏轼瞑目沉吟:忘了吧,你看那三国周郎,何等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一代名将啊!如今,还不是随着这长江滚滚东流,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想到这儿,苏轼笑了,好,就让我忘记这郁郁不得志的愁怀,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就让我铭记那曾经有过的豪情壮志,凝成诗篇,然后让后人铭记。日落的余晖,映照在江面上,江面一片灿烂。&&&& &&&&&
5、说“安”
&&&& “乌台诗案”的惨酷经历使天真的东坡一度陷入精神的困境――他从监狱走向黄州,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向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他不得不深自闭塞,扁舟草履,垦荒种地,杂处于渔樵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渺孤鸿影。”一首《卜算子》,真实地记录了东坡对于人生痛苦的反思。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他无情地剥除了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即便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利益或声名。在对痛苦的反思和超越中,他渐渐回归于澄明、空灵、淡泊与安然。&&&&&&
&&&& 6、一枝一叶一世界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出悲天悯人的光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无依的飘零;“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句总关情。
重庆卷《自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
苏轼被贬官黄州之后,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在众人的凑趣中,苏轼欣然题诗一首,他嘻戏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 “惟愿孩儿愚且鲁”,那么东坡居士自己呢?他真的欣赏这种能保人“无灾无难到公卿”的“愚且鲁”么?他甘心做么?他做得到么?虽然明知“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是他愿意就此归于尘芥,闭上眼睛堵住嘴巴么?
是的,这只是苏轼的一种自嘲,一种泄愤似的自嘲,一种无奈中的达观。如果说“愚且鲁”可以“到公卿”,那么,现实中的公卿有都是些什么货色呢?苏轼的人生当然不是以成为这样的“公卿”为目的的。
在戏谑玩笑中,东坡在自嘲,在呼喊,在释然而笑。
自嘲,是一片无奈的叶子,心中的风暴成就了它的舞动,恣意,随后化作豁达乐观的润土,滋润着生命的大树,让你摘到心中的太阳。
苏轼肚子大,在他还没有彻底倒运、发配到海南之前,有一次跟家中的花园里晒太阳,他拍着自己的大肚皮,问旁人:“你们猜猜看,我这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大家有的猜是学问,有的猜是经纶,有的猜是智慧。可宠妾朝云却说,相公肚皮里没有别的,只有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东坡大笑:“知我者,朝云也!我独晒我一肚子不合时宜!”
有一肚子不合时宜也许并不很难,难得的是敢于把这一肚子不合时宜拿出来,晾晒在阳光下。现实摆在每个人面前,看见了并不难,难得的是不躲避,难得的是仍然能我行我素,难得的是保持自己的人格与操守。这样的人,是真性情者。有的人认为棱角分明易得罪人,但正是这棱角,使生命的变得更高贵,是生命发出钻石般璀璨的光辉。
自嘲,是让自己拥有明亮的眼睛,豁达的心境;自嘲,是让自己拥有不便的初衷,不屈的人生;自嘲,是种高尚的品质,更是一种艺术。
  [简评]
  自嘲是自我解嘲,在面对人生中的一些无奈的现实的时候,自我解嘲一下,收获的不是“嘲”而是“解”。作者准确地把握住自嘲的精髓,通过苏轼的两件逸闻趣事,把苏轼豁达的心境,不屈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分析的透辟入理。
  文章结构仍是两大主体结构互不雷同,第一层写苏轼为儿子题诗的趣闻,着力写他的豁达,第二层写苏轼对自己大肚子看法,着力写他的棱角分明,不屈于时。
  作者对于苏轼了解是比较深的,材料的掌握也比较全面,因而面对“自嘲”这个难度比较大的话题能处理的轻松自如。不是为写自嘲而写自嘲,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在“自嘲”背后分析出了更有价值的人生观点。
天津卷《留给明天》
  &&&&&&&&&&&&&&&&&&&&&&&&&&&&&&&&&&& ――黄州漫想
江轮经过黄州正是深夜,我独自站在甲板上,看着漫天星辰,900年前的他走近了我……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留给明天的,曾经是多么圆满的人生路!
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于是,风雨来了。“乌台诗案”使他从仕途的大路上一下子被扔到了这偏僻荒野的黄州。
“平生文字惟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对于在黄州的未来,他曾是这样规划的。
他食言了。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在乌台的黑夜之后,在山水之间,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园,回归了心灵的宁静,留给明天的是登上文学的巅峰。
沙湖道上的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他的周围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他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在他的眼里,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他扬起脸,面对着风雨,长声吟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缓缓的走着,心情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无论昨天经历了怎样的风雨,今天遭遇了怎样的凄惶,有着这样的一颗无畏乐观的心,他已经超然物外,看淡晴雨,留给明天的是伫立在自己的灵魂的巅峰上俯瞰人生。
夜风很凉,船已经把黄州远远的留在身后,漫天星辰璀璨,他告诉我只要有平静且无畏乐观的心,留给明天的就是自我的辉煌。
这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创设了一种情景:深夜在长江上行船,船过黄州。由此引出对苏轼的漫想,对明天的思索,并形成文章首尾的呼应。
苏轼在黄州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收获,这恰好被作者加工成文章的两个层次:在黄州安抚了心灵,取得了文学的成就;在黄州乐观无畏,取得了人生的辉煌。
文章的第一部分中画线的词句和上一篇文章《说安》的画线部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灵活的运用我们日常学过的课文中词句,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湖北卷《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公元1075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宋将王韶率军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宋开国后的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北宋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渐渐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的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此时的苏轼,是一位尽职尽责的朝廷命官,看起来全然没有才子的倨傲和诗人的浪漫。
国家的边关战事,辖区的民生疾苦,每一件都让他不能释怀。然而,他不仅仅是一位爱国勤政的官员,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猎犬、架着苍鹰,全城的人都来看他像孙权一样亲自弯弓射虎。他自比杀敌英雄魏尚,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奔赴边关,杀敌立功。
这一刻的诗人,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逆境,昔日那些亲人的远去,手足的分离,宵小的暗算,官场的风雨……瞬间全都消失了。在自己的幻梦之中,他策马狂奔,弯弓射虎,他持节云中,征战边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豪迈的语句喷薄而出,横扫婉约柔美的词风,开豪放词之先河。“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双脚不离开坚实的土地,眼睛紧盯着国计民生;心中淡泊了个人的荣辱,梦里不灭的是凌云壮志。这才是真正的超然,紧密的拥抱着现实生活,却超越了一切声色狗马的低级趣味,超越了一切猥琐的世俗私欲。
这就是苏轼,一个真正超然物外的人,一个伟大的诗人。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卓尔不群。
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这一次,作者只选取了一个材料来阐释“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超然”二字恰恰就是它的注脚。
作者紧紧抓住王国维原文的精神内质,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而苏轼恰好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作者选点精准,议论到位,把深刻的道理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背景和内容阐释得清楚明白。
江苏卷《凤头猪肚豹尾》
猪肚般丰厚的人生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正是春末,柳斜风细,晚云似火,城上高台,真个超然!
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一)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就是苏子瞻。
他在密州尽职,他在原野飞奔,他在杭州修堤,他在史册留名。且不提少年时金榜题名的荣耀,且不提暮年时身类转蓬的苍凉。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
这又是一篇《超然台怀古》。一座超然台,成为作者写很多文章的出发点,作者在这里组合材料,写成切合题目要求得文章。这一次,作者还是选取两个材料,使文章形成作者熟练的两大主体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保留了上一篇《跑――超然台怀古》的第一部分并作了加工,对于苏轼的政绩多加了些笔墨,这样就强调了苏轼的“丰富”,而后作者有选取了《位置与价值》中的第二部分作为本文的第二主体部分,这一道苏堤,使苏轼的成就显得更加丰满,更贴合“猪肚”。最后,作者以“结束语”的方式点明题目,点明主旨。一句“单凭这丰厚的人生中段,就足以超然地面对世事,无愧天地”是文章的“豹尾”。
湖南卷《跑的体验》
&&&&&&&&&& ――超然台怀古
汽车行驶在齐鲁大地上,远远的就看见一座貌似城墙的土堆,那就是密州的超然台。
晚云似火,登台漫想,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展现开来……
初春的风还是寒冷的,但是已经柔和了很多。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饥荒的密州正逐渐的显出生气来。一队人马轻快的奔驰在原野上,尘沙扬起,喊声震天。祈雨归来,他突发奇想,要顺便享受一下狩猎的乐趣。
这一年,苏轼正当不惑。经历了御史台案,经杭州辗转到密州,人生跨过了仕途的巅峰,正要走向不系之舟般的辗转。
面对密州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凄惨景象,他大刀阔斧,敢作敢为,上表减免赋税,开仓赈济灾民,鼓励恢复生产,救助收养孤儿……尽到了一个朝廷命官的职责。
也就是这一年,北方边界战事频繁,北宋抵御西夏入侵,取得了最大的一次胜利,收复了大量失地。不可理解的是,朝廷却在此时向辽国割地七百余里。苏轼因为战争的胜利而颇受鼓舞、更因为割地的屈辱而倍感痛心。
&“老夫聊发少年狂……”。
  在密州至多有一两只小野兔的平旷土地上,他想象自己穿上汉代羽林军的锦帽貂裘,牵着黄犬、架着苍鹰,纵马奔驰,弯弓射虎,奔赴边关,杀敌立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他在奔跑,那颗年轻的心并没有因为一时的官运不济而受到太多的影响。但是,再坚硬的石头也耐不住流水的日夜消磨。
政局的风云多变,朋党的此消彼长,斗争的腥风血雨……苏轼仿佛一条小船,一路漂泊。御史台案、乌台诗案;黄州、惠州、儋州……最终客死天涯!奔跑的灵魂也有疲惫的时候。
&“持节云中”的戍边报国的壮志豪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归隐之心。从密州的纵马奔驰,到黄州沙湖道中上的雨中徐行,这一跑一走虽然促成了苏轼不朽的文学成就,但是背后却有着更多令人遗憾的东西。优秀的人才在无休止的相互倾轧,相互残害中消磨着他们的锐气,永无止境的内耗将那些优异者变成再也难以拿出实绩的“精神贵族”。
青年时,我们为了理想而呐喊,冲锋,劈波斩浪。日子一天天过去,呐喊变成了彷徨;射天狼变成了买田置产;奔跑变成了徐行!老年时,我们捋着长髯,飘飘似仙的感慨:也无风雨也无晴。代代相传,周而复始,两千余年!
道大难容,才高为累。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
土筑的超然台已经残破不堪,在斜阳的余晖中显得那么的苍凉。
  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解说]
&[译]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扯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做的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做的大衣,带领千余膘马席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酬报太守,人们倾城出动,紧随身后。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两鬓已生出白发,这又算得了什么!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请命,让我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我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这首词通过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全词感情奔放,气概豪迈。
这又是一篇随想式的文章。作者这一回选取了苏轼修筑的“超然台”为情感的出发点和回归点,进行追忆,展开议论,并形成首尾的呼应。
超然台是苏轼在密州为官时修筑的,在那里,苏轼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一豪放词的开端之作。词中的一些意象关涉奔跑,例如:“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些意象触发了作者,写“跑”的灵感。
作者的构思是十分精巧的。文章仍旧由两大主体部分构成,这两大主体部分分别取材于两首著名的苏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这两首词中一跑一走的形象恰好又使作者找到了对比点,由此形成了文章的主旨:当内耗逼着青年停下了奔跑的脚步,一个民族放慢了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文章的主旨有了一种超越:超越于形象上的奔跑,转而谈人生的状态。
全国丙卷《忘记与铭记》
那阵风吹过
往事如观流水,来者如仰高山。
纷繁人间千万之事,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时光流逝,纵然我们记住了亲人的叮咛,友人的祝福,情人的蜜语,一些伤心往事却难免淤积于胸,块垒难消。面对万千世事,我们该忘记什么,又该铭记什么呢?答曰: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
珍珠忘记了被河蚌囚困的痛苦,于是造就了盈泪的玉珠。
宝剑忘却了烈火下锤打的痛楚,于是露出了锃亮的刀锋。
胡杨忘却了沙漠中干渴的难当,于是创造了”死了三年不倒,倒了三百年不腐”的神话。
顺着历史长河,无数旷达之士面对失败痛苦,莫不泰然处之。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所以,我们应该忘记别人的嘲讽,如忘掉五年前的一次感冒一样;原谅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如原谅天有晴有阴一样。我们要记住初生婴儿的第一次笑容,我们要记住八旬老人没牙的掩笑……
那阵风吹过,吹走了,吹走了失败痛苦;那阵风吹过,吹过后,铭记住,铭记住了美好快乐!
[简评]这篇文章写得隽永美好,作者创造了一个点:“那阵风吹过”,由此触动灵感,展开联想大胆想像,从珍珠、宝剑、胡杨等物,陶渊明、苏东坡等人身上找出“忘记和铭记”的共性,指出要善于忘记那些失败痛苦,善于铭记那些美好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玉珠,才能露出刀锋,才能创造不朽的神话,才能写出心中的圣地,才能表现出淡泊与从容,旷达与豪迈。从而向世人昭示了一个真理:忘记失败痛苦,铭记美好快乐,我们的人生才活得惬意,活得从容与豪迈。
作者审题准确,入题巧妙,选材精当。凭借日常的文化积淀和文学积累,作者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平时像河蚌育珠那样的刻苦修炼与积攒,是断难这样得心应手的。
苏轼的材料在这篇文章中并不是全篇使用,而是恰到好处的成为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正体现了材料在文章中的灵活运用。
北京卷《说安》
 中国的古诗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亮落下去了,乌鹊在远处悲鸣,秋霜在不觉中落在树枝上、草叶上,转瞬间,满眼皆是。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的诗人们往往就在这样的秋夜时分听到了夜半的钟声。
 人生在世,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失意之时,寻一座古刹,让那噌弘的钟声,慰藉受伤的心灵,给它最温柔的安抚。
 一树梅花、一只白鹤、一座古寺、一个闲人。在人生旅途上看清了风云惨淡的林和靖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避开了俗事的纷扰,躲入了幽静的山林,听到了噌弘的钟声。他在这幽静的山林中的到了自然最温柔的安抚。
 中国的诗人们在红尘中饱受精神的磨难,在山林的钟声中得到了灵魂的安宁。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的较量中,这些山林深处的隐居者并没有输,他们始终让自己的灵魂站在巅峰上,站在俗世中人永远也爬不上去,甚至永远看不到的巅峰上。
 被安抚的心灵不会永远平静,风再起时,水面也许还会泛起涟漪。只有真正的释怀,才是恒安之道。失意之时,寻一方净土,做一件实事,让那款坎的钟声不仅安抚我们受伤的心灵,更给它深刻的启示。
 经历乌台诗案,从仕途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的苏子瞻对清风朗月,看水落石出,听余音袅袅,释千古之愁。当佛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当林和靖去寻“梅妻”的“疏影、暗香”,苏子瞻却在孤山寺的钟声里听到了更多。那钟声撞击着他的心灵,撞碎了旧梦,却又启示了前程。
于是,西子湖畔,一道长堤筑起来了,历经千年。
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一道苏子瞻在孤山寺古钟余响里,放弃对功名的追逐,释然的回归本性,回归自我的心灵的堤。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世事沧桑,风云变幻。心灵太柔软,古寺太遥远。那么,面对失意,让我们归于平静,争取内心的恒久安宁吧。
偶尔,到自己心灵的古寺中走走,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简评]这是一篇词藻华美的论说文。作者从两个层次展开议论:1远离尘世,避入山林,可以得到内心的安宁;2成就功业,为民造福,可以得到恒久的安宁。第一个层次作者选取了林和靖为事例,分析了他对世俗的厌烦,对山林的向往,在山林中的怡然,并将这种怡然归结为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超越一切的胜利。第二个层次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上的升华,苏轼与林和靖都醉心于山林,但是,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修筑苏堤,为民造福,这样他的内心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安宁:恒久的安宁。
文章词采华美,运用了大量的诗词名句。这些名句都是日常学习中的积累,例如文章开篇巧妙化用《枫桥夜泊》,展开场景的描写,又如文章画线部分《赤壁赋》的灵活运用,都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
福建卷《圆形与星形》
用线围一个圆,无论在哪一个点上,轻轻的向圆心方向按下去,你会发现,少占了一些面积,却成就了一颗心。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在这里,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的圆变得残缺了。
被贬黄州的苏轼以自己的灵魂为圆心,向内退守,成就了一颗追求精神的解放的心。
用线围一颗心,在最低落的那个点上,轻轻的挑起来,你会发现,你将要成就一个圆。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苏轼在人生的波折中,用内心的低谷成就了近乎圆满的的人生。
历史的画卷合上了,在人生中,我们用心追求圆满。
[简评]“圆形与星形”的题目让许多同学觉得不知所云,无从下笔。但是,本文作者却另辟蹊径,既然“星形”是不确定的,何不将它定义为有一个尖的“心形”?这样就变得比较好处理了。星形,作者定义为心;圆形,作者定义为圆满。用一颗心成就一份圆满,就是本文的主旨。
作者在文中仍然使用“被贬黄州”、“修筑苏堤”这两个老事例,将两个事例构成递进的两个层次,阐释了在低谷中用心追求圆满的人生道理。文章中两个图形的形象与文章主旨密切结合,形成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广东卷《纪念》
 历史是值得敬畏的!
 怎样的人才能够被史书收录?怎样的人才能历史的纪念碑上留下千秋英名?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头颅低下。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不屈。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历史的纪念碑上,镌刻着两个字:爱民。
也许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我们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民的心,那么,在历史的纪念碑上,必定为你名字预留着一个永恒的空间。
[简评]《纪念》一文显然是从《位置与价值》脱胎而来的。在文章中作者巧妙的加入了一个元素:历史的纪念碑。这样就使文章与文题贴合得更紧密了。
 “位置与价值”中“价值”这个点是引发“纪念”的关键。人们纪念的事物必定是很有价值的,这就使得作者找到了两者的相通之处,找到了转换的关节点。作者在此只需轻轻一拨,《位置与价值》就变成了《纪念》。这种方法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建立在见解透辟,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技巧纯熟的基础之上的。
山东卷&& 双赢的智慧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感受着他们的智慧……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尘世有太多的无奈,当内心无法容忍那种种喧嚣,离开,不失为一种智慧。尘世间少了一个备受折磨的灵魂,山野中多了一位潇洒隐逸的闲人;尘世间少了一些令人心痛的呻吟,山野中多了许多让人心醉的歌吟……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的智慧。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又是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在苏堤的烟柳中我们看到了百姓收获,看到了苏轼的收获。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的智慧。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他们双赢的智慧,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在《位置与价值》、《一枝一叶一世界》之后,我们又看到了这篇文章。三篇文章取材是同源的,议论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作者将林和靖与苏轼结成对子,经过深刻思考,就可以幻化出多种角度,适应不少文章。
这篇《双赢的智慧》是一篇难度比较大的文章,但是作者却驾轻就熟,将文章处理的既贴合题目又另有深度。在图解了双赢之后,又能有一个更高的层次:这种双赢,不仅体现着中国文人的智慧,更体现着他们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
黄昏时分,独自走在西子湖畔,梅花飘香,柳枝轻舞。
晚风阵阵吹来,我自融入其中。
禅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花间月下,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一)
西子湖畔,孤山寺中,林和靖在山间植梅六百余株,以供日常用度,养白鹤一只,名为“鹤皋”。有朋自远方来,鹤皋就充作门童迎来送往。闲暇时泛舟西湖,这是何等惬意的生活!
官场,在他来看,是避犹不及的龌龊之所,为五斗米折腰,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与现实生活的交流。范仲淹、苏子瞻、梅尧臣……都是他结交的对象。与那些虽身在官场中却道德高尚,志趣高远的朋友蔬食薄酒,畅谈欢歌,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
孔夫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有范仲淹、苏子瞻为友,一生未踏入仕途的林和靖拥有怎样的好机会啊!但是,将生命托付给西子湖、孤山寺的林和靖清楚自己交友的尺度:可以和平共处,决不融入其中。杭州城近在咫尺,二十年间,醉心山野的林和靖竟然没有踏入半步。那锦衣玉食,那高屋广厦,那美女如云,那市井繁华……都不是他想要的!
梅花暗香缕缕,人生恬淡和谐,这是林和靖。
  (二)
水光潋滟,山色空蒙,苏轼在政治的漩涡中再一次被卷入低谷,被迫远离政治核心,来到这西子湖畔。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他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坚韧潇洒,这是苏子瞻。
朦胧的月光里飘来几缕暗香,清澈的湖水中倒映着条条垂柳。在这人间至美的西子湖畔,我看到了他们的身影,看到了中国文人优雅而高贵的精神世界。
[简评]这也是一篇似曾相识的文章。《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一篇题目也是非常形象性的,因而它的宽容度也很大。仔细想一想,其实我们用肉眼看见的世界永远不会是全面的,永远都是“一枝一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世界有整体的认知。那么,哪一个人,哪一件事不都是“一枝一叶”吗?透过这枝枝叶叶,我们了解到整个世界。管窥一豹,看见的是斑,感知的却是全豹。
正基于此,很多文章就可以加工为符合这篇文题的文章。本文加工了《位置与价值》,稍加变动,在个别词句上可以强调了花、树枝等形象,这目的是为切题,同时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
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转折当口,一切都变得那么的不确定,明天你将站在哪里?
翻开尘封的历史,我看到了赤壁下的苏轼――
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二十七岁登制科头等,被皇帝预定为未来的宰相……多么圆满的人生路!然而,在辉煌的未来与眼前的弊政之间,良心使他在任何时候都选择直言不讳,“一肚子不合时宜”使他得罪了当权的宵小。
 “乌台诗案”被陷之后,苏轼被抛到这荒凉凋敝的黄州。
在这里,他以小舟夜泊绝壁下,探究石钟山的得名,毫无顾忌的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梦;他与朋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都不能让他那颗高傲的心屈服。
站在赤壁之下,登上文学之巅。
翻开历史的下一页,我又看到了西子湖畔的苏轼――
在这里,再次被迫远离政治核心的他看到的不是自己命运的坎坷,看到的是西湖如美丽杭城的眉目,一旦淤塞消失,世间就少了一分难得的美景。他义卖字画,发动募捐,调动民众疏浚清淤。挖出来的淤泥如何处置呢?他的目光落到了白堤上:再筑一道大堤,岂不一举两得?
于是,五里长堤,六座石桥,为西子湖再添两道亮丽的风景:“苏堤春晓”、“六桥烟柳”并称“西湖十景之首”。当春日晴朗,柳条低垂,微风过处,万枝婀娜;遇细雨蒙蒙,烟波浩淼,柳披纱缦,水被云吞……
这本是一道“不为游观为民耳”的大堤,却无意间成了世间最美的风景。这是一道为民谋福的堤,一道中国文人的社会良心筑成的堤。有了无数绝美的诗文,再筑一道实在的长堤。人生有如此成就,夫复何求?
站在西子湖畔,成就人生之巅。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人生的顺逆,如不系的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但是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何必在乎站在哪里呢?站在哪里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简评]这是一篇议论文,文章选取了苏轼人生的两个点:1被贬黄州,2修筑苏堤。这两个事例恰恰发生在两个“位置”:黄州赤壁、杭州西湖,这两个事例恰好又是苏轼的两个重要人生阶段,苏轼在这两个阶段处于不同人生位置:低谷、中间。在这两个“位置”上苏轼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创造了不朽的价值:在黄州成就文学顶风,在杭州修筑千古苏堤。
文章在第一部分充分使用了中学阶段课本中所选的苏轼的经典诗文。这些诗文大多是高考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作者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将一些词句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文章,可以说是一种有心人的非常聪明的做法。体现了学习的灵活性,更达到了设置名篇背诵的目的。
本文的突出特色是选点的精准,位置与价值在苏轼的这两个人生阶段都有充分的体现,十分切合考题,并且可以引发更深层的议论。是文章不停留于事物表面,而是从苏轼在不同位置创造不同价值的现象背后有挖掘出一层深刻内涵:只要有一颗不屈的心,一颗爱人的心,那么,不必在乎站在哪里,站在哪里都能成就自己的人生。
江西卷《脸》
  (一)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身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苏轼微醺,一张脸在初春的微寒中红润润的,雨水顺着这张脸滑落下来,流到嘴角,在笑出的酒窝里打了个旋,滴落在地上。
这是怎样一张脸呀!他笑着,笑别人的狼狈,笑自己的“癫狂”。
  (二)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他的眼睛微微睁着,嘴角因为肉体的疼痛一抽一抽的抖动着,凌乱的头发在脸上横冲直撞。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谩骂与拷打并行,侮辱与诽谤交织的通宵,他的脸上总是留着雨的印记。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汴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水在他脸上淌着,泪水在他心中流着……
  (三)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彩虹,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
[简评]这篇文章几乎与全国甲卷的例文一模一样,不过在个别词句上稍加变动(变动部分用下划线标注),就妥贴的转变为《脸》。文章在第一二两个部分分别加入了一个小段落,以突出“脸”。作者深知“脸”上的一切都是“内心”的表现,因此,这些段落的加入就显得不着痕迹,贴切自然了。
《脸》这个文题有很大的宽容度,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内心的表露,这就使得很多文章可以转化为《脸》。作者抓住了这个窍门,不费什么笔墨,就把自己原先做过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风波》一文移植过来了。
很多同学拿到抽象的概念性的题目尚且可以马马虎虎的对付出一篇文章来,一旦遇到形象性的题目思路立刻就被形象禁锢住了,绕来绕去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文章。连这篇文章的构思技巧是可以借鉴的。这不是抄袭,而是“偷自己的懒”,利用自己平时作文的积累而进行深加工。这种文章在考场上往往因为思想的深刻,语言的成熟而取得更理想的成绩。
在此,评论者也可以偷自己的一个懒了,对于文章的其它评价可以参见《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定风波》一文的简评。
全国甲卷:《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定风波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树木上,岩石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树丛中跳跃的松鼠不见了,方才还在树林里聒噪的鸟儿不叫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走在雨中,有的撩起衣襟,擦拭不断打在脸上的雨水;有的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早已遍是污泥的鞋子;有的大步疾行,忽的跌倒在地上,溅起一片泥水,引来一阵惊叫……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人们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苏轼微醺,走在后面。这条沙湖道他已经来来回回走了无数遍,小路曲折、泥泞,全然不像汴梁城里的那些宽阔而平坦的大路。
汴梁,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雨来得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意外,刚刚还是晴朗的天,霎时间暗了下来,雨水噼里啪啦的打在房檐上,石阶上,天地立刻陷入一片迷蒙……
方才还在厅堂里谈笑的朋友不见了,方才还在檐下吵闹的孩子不见了,剩下的是一片人声喧哗……他们大喝着他的名字,把仓皇走出的他一把抓住,推推搡搡弄上了囚车。
风雨来得太意外了,他猝不及防,方寸大乱。
乌台的囚室外,雨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街上的人却不少,人们要看一看他――这个曾经一举高中榜眼,曾经被皇帝大加赏识,曾经春风得意的苏轼。梁城里的宽阔而平坦的大路上,一辆囚车在穿行,雨在他眼前下着,雨水在他心中流着……
雨渐渐地小了一些,他看看脚下的芒鞋,看看手中的竹杖,这一霎那,他忽然觉得它们比朝靴比官印更可贵。
白天过去是黑夜,晴朗之后遭风雨。无论你怎样左躲右闪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它们相遇,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吧?既然如此,扬起脸,面对着风雨,叹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吧!那么,黑夜过去是白天,风雨之后见阳光,也就是另一种人生的必然了。
缓缓的走着,心情渐渐的轻松而愉快,小曲儿也不觉间哼唱了起来。晚风习习,不觉间云已经散了,夕阳在西山的头上又露出了艳红的脸。
他回过头去,沙湖道的小路曲曲折折,在夕阳的余晖中另有一种超然之美。意料之外的一场风雨,情理之中的一份收获。
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说]
 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写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借自然界骤然而来的风雨象征现实的政治生活,词人通过三组形象(“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和“一蓑烟雨任平生”)来表现他履险如夷、不为外界一切侵扰所动摇的胸襟与学养。这里的烟雨与平生已经在词人身心深处得到了统一,它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遁世思想,而是一种平和宁静、绝不激动的心态。
词的下片转而写对人生的深刻体会。所谓“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指刚刚经历的“风雨”、“微冷”、“斜照”,但它们都已经“归去”,也就是一切令人忧与喜的外界条件都不存在了,剩下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好象刚才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即使发生过,但对词人来说也无忧喜之别,一切都是无差别的境界。也就是说,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则世间的一切现象在自己胸中都是一样的,本无什么雨忧晴喜可言。这是一种多么放达的人生境界。
[简评]这篇文章选材于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章将词的意境具体化,写苏轼在沙湖道中经历了一场出乎意料的雨,暗示人生中的意外风雨,意外波折,又写苏轼在风雨中顿悟,他看透了世事,看透了人生的一种必然:以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任何人生的挫折都将成为过去。以苏轼的豁达而有此感悟是一种必然,是一种情理之中。
文章选材独到,构思精巧,对人物的性格及命运分析精准,因而在依托《定风波》原词的基础上可以游刃有余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文章的第一部分几乎就是原词的精装再现。作者将苏轼在沙湖道中的境遇具体细致的描绘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第二部分则完全是合理臆想,依托原词,对乌台诗案前苏轼被擒的场景进行大胆想象,使之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关联:人生的风雨与现实的风雨。由此引发心灵上的呼应,促成本文观点的形成。
细致的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这些描写细腻美好,深得原词的韵味;这些描写目的明确,词词句句无不为主旨服务。结构清晰是文章的另一个特色,两大主体结构既体现了原词的风貌,又形成了内容上的关联,深刻地揭示了主旨。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rr,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 赤壁只苏轼而光芒四射。 && 赤壁,只属于苏轼。 & &风雨任平生 &&&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 苏轼,永垂不朽。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专 题 栏 目
备课中心导航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浣溪沙苏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