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论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化的贵和善忠于

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15豆丁精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品】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意义15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中国传统文化概观&&简答论述大全六&&本科考试复习资料
4.试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征。
教育思想的特征
(1)规律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它也具有自身的规律性。从教育思想的内容上看,一般都包括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教育的方针与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学生与教师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基本上都是从几方面出发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体系。
(2)实践性:许多教育家都是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思想的。如中国古代的孔子,从30岁时便开始私人讲学,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都是从事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的活动,其弟子多达3000人,精通“六艺”的高才生有72人,孔子正是在其广泛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才在教育上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包括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道德教育以及教学原则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教育实践是教育思想形成的源泉和基础,离开了教育实践教育思想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教育思想以教育实践为基础,但反过来,教育思想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育实践,并指导教育实践,当然,这种指导作用既有积极的方面,有时也有消极的一面。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生息活动的特定空间,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氛围,以及本民族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从而也会形成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教育和特点,教育思想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也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如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其倡导的尊师重教、有教无类、注重德育、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以及学思结合等观点见解,一直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思想中的优良传统,与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相比,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
(4)阶级性:思想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形式,决定了它必然与阶级性相联系。从政治、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看,教育要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而由此形成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受到统治阶级思想和经济基础的制约,教育只有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才能获得发展。在特定的社会当中,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只有迎合统治阶级的利益,才能被承认和接受。这就决定了许多教育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也要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5.试论“文以载道”与文学的教化、实用功能。
“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道”,是指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周敦颐认为,写作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宣扬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伦理纲常,为封建统治的政治教化服务;评价文章好坏的首要标准是其内容的贤与不贤,如果仅仅是文辞漂亮,却没有道德内容,这样的文章是不会广为流传的。
古人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实即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文以载道”。文以载道的“道”,究竟是什么?其实从荀子的“文以明道”到现在的“文以载道”,道”的内涵与外延都因时或人而改变的。在本文中“道”的释意,不是道路,也不是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常道”那种玄而又玄的“道”,而是道德、道义、正义、伦理的意思。换成现代人的说法,就是人类良心,社会责任感。
中国古代文学家提倡诗教,企图以文学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文”是手段,“道”是目的,“文”都是为其“道”服务的。这种传统被表述为“文以载道”或者是“文以贯道”,不但成为历史散文的共同准则,而且成为整个古代文学的基本精神。
6.试论“诗言志”、“诗缘情”与文学的表现特征。
古代诗歌理论中,有“诗言志”和“诗缘情”两种主张。“言志说”出
于《尚书》,“抒情说”产生于魏晋时期。
“情”是一种生下来就具有的人的本能,是人性所固有的一种未经理性
修饰的存在。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吕氏春秋·贵生》:“天生人而
使有贪有欲,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故耳之
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礼记·加运》:“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不学而能。”
“志”则不同。“志”含有“识”的意思,本来意义指知性认识的心理
机能,是心理有意识地向某一对象运动时所具有的心理状态。《荀子·乐论》
说:“易谓一?曰:执神如固。曷谓神?曰:尽善挟治之谓神。曷谓固?曰:
万物莫足以倾之之谓固。神固谓之圣人。圣人也者,道人管也。天下之道管
是也,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诗言是,其志也。”
显然,荀子所说的“志”具有“尽善”和不可迁移的特点,因而,“志”已
经不是一种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能。它经过了理性的可铸造,去掉了感性色
彩和欲望的因素,是“情”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向某一对象运动的结果,其
核心内容包含着儒家的仁、义、礼、智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正是因为“情”与“志”有着这种区别,所以“抒情说”和“言志说”
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抒情说”肯定着文学对人们的喜、怒、哀、乐等正
常情感的抒发,肯定着人们的正常情欲;而“言志说”所强调是文学对于理
智的表现,肯定着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对于人性的雕琢
7.试论中国传统文学风格的丰富性。
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文学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特定融合,是一个作家创作趋于成熟、其作品达到较高艺术造诣的标志。作家作品风格是文学风格的核心和基础,但也包括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内涵。
  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体现,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言语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
以生活实践为基础的独特情感体验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生活道路。生活实践对于作家的意义不仅表现在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素材积累,而且也使他们具有了与别人不同的独特情感体验。而这种建立于生活实践基础的独特情感体验,又对作家的创作个性有着直接影响。如曹雪芹。曹雪芹出生于受康熙皇帝所宠幸的贵族家庭。曹雪芹的父亲担任过江宁织造。但家道衰落。曹雪芹过着日渐艰苦困顿的生活。这种不平常的生活经历,使曹雪芹对社会,对人生有了丰富而独特的体验,并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重大的影响,使他能够直面惨谈人生,正视鲜血淋漓的现实,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从而使《红楼梦》具有了高度逼真而又深微精妙,天然无饰而又浑然一体的创作个性。
以个人气质为基础的个性心理
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精神面貌,它是在气质基础上形成的、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经常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但气质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的客观自然基础。对一个人而言,“反应的快慢,情绪和强弱,注意时间集中的长短和转移的难易,以及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内心世界等等”,都是由气质所决定的。在气质基础上所形成的个性心理,对作家感受、体验生活,对作家的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最终形成艺术个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感情这种心理因素,对创作个性的影响就不可低估。感情有强弱隐显之别,强者显者奔放冲动,弱者隐者沉静蕴藉。奔放冲动者长于想象,长于抒情;沉静蕴藉者长于观察,长于描写。长于想象和抒情者,看问题观察事物,往往从大处着眼,甚至根据感情需要,把对象加以夸张变形:白发可以三千丈,雪花可以大如席,黄河之水可以天上来,风可将海吹立起来。长于观察和描写者,想问题看事物特别细心:雪花如柳絮,雨丝细如麻,风吹湖水泛涟漪。即使同是抒情,前者奔放如火山爆发,后者细腻若溪水流转。如对国破家亡,岳飞是“怒发冲冠”,李清照则“欲语泪先流”。
以艺术熏陶为基础的艺术修养
  一个作家所受到的艺术熏陶、所接受的文学影响,是他艺术修养的基质,这种艺术修养基质,同样会反映到他的创作个性之中。杜甫《戏为六绝句》中写道:“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所接受的文学影响不只一家,以很多诗人为自己的老师。但在这很多诗人中,又以现实主义诗人为主体。具体地说,他接受的主要是《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他亲近《诗经》中的风雅之作,推崇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赞赏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风范“诗看子建亲”,称颂初唐陈子昂“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这一文学传统影响了杜甫的创作见解:诗歌创作要从对生活的“遇”出发,从对社会、人生的“感”出发,从而形成了他直面现实生活,关心民间疾苦的内容特色和创作个性。
时代精神的影响
  任何作家的作品既是个人的创作,又是时代的产物。文学风格也是受时代因素影响的。其具体表现是:在同一或大致相同的历史时代里,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社会地位,置身于类似的矛盾斗争,面临相同的社会问题,受到相近的时代精神影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与形式,思想和艺术等方面,必然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基本特色。我国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之说,就是指的受时代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时代风格。下面,我们以建安时代几位著名诗人的部分极富代表性的诗句为例,具体地剖析了一下何为“建安风骨”,看看它们表现了哪些时代特征。
8.试论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特色
二、 美善合一的审美旨趣与德艺双馨的人格追求
三、 传神写照的表现手法与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
四、 中和之美的最高境界与融会贯通的艺术精神
四、简答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4题)
1.简述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和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一)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基本特点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维护血缘关系和宗法制度,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二)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
1“德教”与“修身”合一
2“知道”与“躬行”合一
3“”教”与“身教”合一
3.简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仁爱孝悌的主要内容。
。“仁”的核心是“爱人”,即重视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而在家庭生活中,“仁爱”以孝悌为根本,兄友弟恭,形成一种浓浓的家庭亲情,
4.简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诚信知报的主要内容。
1、仁爱孝悌:仁爱就是对人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孝悌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子恭,就是孝心献给父母,兄弟朋友亲如手足。这种美德不仅在家庭内适用,也适用于社会大家庭。
2、谦和好礼:谦和就是谦让,谦虚、和气、和为贵。好礼就是注重礼仪、礼节,讲礼貌。如尧舜禅让帝位,尧在位70年,最后经多方面考察,让位给舜。后来舜也以同样的方式让位给禹。尧舜在退位时不传为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征询众人的意见“选贤任能”这就是谦和的典范。说道好礼,古代礼法是十分严格的,如《周礼》记载:臣下参见皇上要九拜:(1)稽首(2)顿首(3)空首(4)振动(5)吉拜(6)凶拜(7)齐拜(8)褒拜(9)肃拜。就是首要在拜见皇上是要完成九个动作。现代也将礼仪:仪表、言谈、体态、社交、婚嫁、丧葬、书信都讲礼仪。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妄,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在中国人眼里,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都是被谴责的对象,《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凉僵的蛇》都是这种寓言。
4、精忠报国:精忠在古代就是忠于皇帝,忠于皇帝也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在古代中国是家天下,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爱自己的家、爱家乡、爱国家、忠于朝延就是爱国。中华民族曾出现过杨家将、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这些人都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
6、修已慎独: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战胜自已。慎独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同样反映出一个人的战胜自我的能国。只有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1975年湖北睡虎地11号汉墓出土的秦简中有《为吏之道》一文,此文的开篇首句就是“欲赦其身,止欲去恶”。意思是作为官吏,首先要尊循的原则是严格管好自已,克制自已的欲望,去处自已身上的恶习。实际上这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首要原则。如今为官者,切记。
7、见利思义:关于“义”,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的理解,从大处说,“义”是指一切正义的事业;从小处说,是指所有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情,有时也指义气。所谓利,就是利益、好处、经济效益。关于义和利的关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此问题的说法也不尽一致。总的来看,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提倡“舍身取义”,反对“见利忘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南宋文天祥,在他47岁那个被杀害,他就义前写的既不是《正气歌》,也不是《过零丁洋》而是在他自已的衣带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达到了高峰,才能招致仁的到来。读圣贤之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从今以后,我不感到羞愧了”。文天祥为孔孟之“仁义”而死,舍生取义,死而无憾。
9、笃实宽厚:笃实:忠诚老实。宽厚:待人宽宏大量。笃实宽厚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品质。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言行不一,说了不算的欺骗行为。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闹,等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上街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急忙阻止说:“怎么真的杀猪给孩子吃呢?我只是哄哄孩子的”。“怎么能说谎呢?”说着就把猪杀掉了,曾子杀了一头猪,留下了诚实的美各。
10、勇毅力行: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宋代欧阳修说:“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为了有价值的目的大胆实战,最终成圣成仁,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十分推崇通毅力行,他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照此推理,你若拥有勇毅力行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切。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改革先锋力行的典范。
6.简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勤俭廉正的主要内容。
勤俭谦正: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对于普通平民来说,主要是勤劳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对于为官者来说,更强调廉洁、正直。如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执法严峻、不避权贵、不特循私情。包拯信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信条。明朝于谦信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百姓说长短”的信条。
12.简述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道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老庄思想起的开头
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它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须深详;其间异同,颇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称老、庄,奉《道德经|老子》、《庄子》为经典,毕竟吸收继承了老、庄思想的大量内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阴阳家的影响。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它不是由外国传来的,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由于它的诞生是基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宗教,所以道教必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影响。而我认为,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又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中都发现有关于道教的印迹。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观念、情绪和活动的相当严整的体系,是人类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它可以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具有极宽广的文化涵盖功能。道教作为宗教之一,它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道教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在道教文化中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寿命可通过修炼得以延长,虽然这种思想并不符合科学理论,但此种热爱现世、人定胜天的观点,既与佛教悲观厌世思想截然不同,又与儒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听天由命思想有着天渊之别,它是鼓励人们积极征服自然、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不能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使人定胜天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此外,道教劝善书的根本宗旨在于劝人行善积德,去恶从善,因此在中国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这对于社会的安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方面来看,道家和道教文化所起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例如,我们大家都承认自己是黄帝子孙,这个思想的渊源,就和道家与道教有极其密切的关系。以黄帝为祖宗,这是家喻户晓的事。这个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它是我们几千年来战胜一切困难、越过无数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武器,在今天仍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可见,道教对人们思想道德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道教在对文学方面的影响上,也是极为广泛的。道教追求在现实世界上建立“人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的平等社会。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影响了许多文学家,从而使一批类似《桃花源记》和《水浒传》的文学作品出现,《桃花源记》期望建立一个宁静、平等、安乐的和平世界;《水浒传》期望凡到梁山聚义的人都能成为兄弟。今天的中国当代文学中,有一批写反对司法界腐败的作品,这批作品中反映出的对平等的渴望,其思想的源头里,都渗透着道教所传承的思想观点。世界上其它的宗教几乎全都关心“人死之后如何”的问题,认为人生充满罪恶与痛苦,把希望寄托在天国,企望死后灵魂得到安宁,只有道教独树一帜,讲究养生之功,希望长生不死。道教的这种希望也对历代的文学家产生了影响,使孙悟空这种烧不死砍不死的艺术形象和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故事得以在小说《西游记》里出现。现代的文学创作中,也有大量的小说专写人对死亡的恐惧,写人为延年益寿作出的各种努力,这批作品的精神之源,也有一部分在道教文化那里。
在艺术方面上,道教的建筑也曾在中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笔迹。如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
在音乐上,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到北宋时,则产生了道教音乐的曲谱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从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教音乐曲谱50首。明代的道教音乐,由于洪武七年(1374)道门科仪去繁就简,更加规范和统一,而且又有新的发展,进入了定型时期。此时出现的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共记录道曲14首。这些道教的音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科学技术方面,至今我们仍然引以为傲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火药的发明为人类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除此之外,道家和道教经典文献以不同的方式保存了古代许多数学与物理成果,对中国古代数学与物理有着独特的贡献。
在医药学方面上,许多炼丹家往往是兼攻化学,药物学和医学,如晋代葛洪不仅著有《抱朴子内篇》,记载了他对炼丹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化学变化的认识,还撰有《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药方》等多种医药书籍。道教素有“重生”之信仰,主张长生不老,得道成仙;并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于是道教吸收原始巫祝、神仙方术及先民的养生之道,创立和构造了一个完整的道教养生学体系。这一体系又与祖国传统医学的主体—中医,有着甚为密切的关系,中国自古有“医、道同源”的说法。道教养生学最重视的是人的精、气、神的保养和修炼;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学说以及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视人的精、气、神的平衡与协调。道教养生学和中医还有诸如心理——社会疗法、康复疗法、音乐疗法、环境疗法等许多方法上的共同点。
道教除了对上述的领域有着重要影响之外,还对中国古代政治有一定的影响。从政治领域来看,道教的社会影响更为广泛。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方面是上层统治者常常利用道教为巩固他们的封建统治服务,因而长期以来,道教均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扶植。另一方面,许多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也曾利用道教作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并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发动起义的思想武器。由此可见,道教与过去中国上层和下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了道教对我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它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它的营养成分,成为它的思想渊源的一部分。道教是产生于我们中国本土的宗教,属于华夏文明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之处,继续传承下去,使之能够服务于社会。
13.简述佛教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在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这里就以下三方面略为叙及,以见一斑。第一,寺塔建筑。现在常见各种形式的寺院以及塔的建筑,都是佛教传入之后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第二、石窟艺术。主要有以云岗,龙门、敦煌三大石窟艺术为代表。在三大石窟中,敦煌莫高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巧夺天功的雕塑、光彩夺目的壁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藏经洞而著称于世。第三、小说。随着佛经被大量的翻译过来,佛经中空前的想象力为中国的小说,尤其是神魔小说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富于“幻想”的文学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其故事来源、艺术构思、思想倾向等都无疑与佛教有很深的关联。此外,佛教传入中国后,对绘画、雕塑、音乐,诗歌,音韵、文字、民间风俗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佛教的某些语言,诸如“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至今仍为我们所使用。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不如一般人所想像的,只限于宗教,而是于宗教之外,如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均有显著的影向,兹分述于后:
(一)对思想界的影响
中国哲学思想,萌芽于周,而盛于战国。战国时代,诸子争鸣,各倡其说,使中国哲学思想,极盛一时。汉朝,则唯有孔老,后因武帝斥百家而定儒为一尊,故道教日衰,及魏晋六朝,佛教盛行于世,而道教亦渐复兴,遂起冲突,因冲突而排斥,因排斥之接触而融和,后讲老庄者,多取义于佛经,而讲佛学者,亦多引用老庄。
&至于儒家,亦因帝王及名儒,多转向佛,致使当时卫道者辟佛,但终因佛教思想之超越,翻译文学的优美,当时一流儒者,无不学佛,唐朝一般思想家,竟以佛教空有二门,及非空非有之中道义,作为调和甚至领导儒道之根据。
唐末宋初,唯有禅宗独盛,且操纵当时思想界。因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旨在参究人生根本原理,使人自己研究,有以发明--明心见性,方可论学。当时学术界受禅宗影响的,如周濂溪、程明道等…。例如:周命门人参究‘孔子颜回所乐为何事’?程亦命门人观察‘喜怒哀乐末发前之气象’而且主张半日读经,半日静坐,皆受佛教禅宗参究‘生从何来,死从何往?’或‘父母末生我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之思想所影飨。
至于宋之陆象山,更进而以‘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明之王阳明,亦取禅宗方法,为其提倡‘致良知’的根本。总而言之,周程朱子等之理学,及陆象山、王阳明等之心学,无一不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彼等本乎佛理,加以所学,而建立一套学术思想与理论,此即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宋明理学,凡研究中国哲学史者,想必有同感。
(二)对文学界的影响
佛经翻译的中坚时代,是晚汉至盛唐六百年间,佛教大藏经中,五六千卷的经典,皆是此时的产品,宋元以后,虽间有所译,但已微不足道矣。
中国南北朝至惰唐之间,大师辈出,翻译的人物,不下数百,其中最杰出,而对中国文学贡献最大的,当推罗什与玄奘。罗什是旧译时代的泰斗,玄奘则是新译时代之俊杰;奘译卷帙,虽富于罗什,而什译之范围,却广于玄奘,两者智等誉齐,势均力敌。旧译多尚直译,所以罗什译本,带有极丰富之西域天然语趣,不但对中国思想界辟一新天地,而且对中国文学之影飨尤巨。至于新译时代,则转趋意译,其文笔之生动有趣,格式之新颖,词语之创新,结构的精美,竟使中国文学,为之变质,兹举三点如下:
& (1)国语内容为之扩大
中国自汉朝以后,学者唯古是尚,不敢稍有创作,虽有新观念,亦必套以古词,使一切学术均带有灰色,毫无生趣。佛经初期翻译,除固有名词对音转译外,其相象语者亦袭古,后研究日深,感觉旧语与新义,甚难配合,若仍用古语,未免笼络失真,或词不达意,因而致力于新语之创造,无形中促进国语内容日趋扩大,现在之佛学大辞典,虽然推未能搜尽佛经所有新名词,但睹之亦足使人叹为观止。
至于日本所编之佛学大辞典,所收集之三万五千余语,皆汉晋至隋唐间,诸译师所创之新语,此等新语之加入中国语言系统,而变为新成分,国语内容,焉得不扩大之理?
(2)语法及文体之变化
只要揭开佛经一读,便觉其文体与普通书籍不同,其中最显著的,佛经既不用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字,亦不用朗文之绮丽词句,同时佛经中倒装文法既多,而形容词,重牒语,及同格的词句亦不少,特别是一篇中,散文与诗歌交错,不管是诗体的偈颂,或散文式的长行,内容或说理、或述事、或问答,或譬喻、皆兼而有之。唐朝以后,中国文体,多近于写真顺畅,一洗六朝之纤尘,未尝不是受佛经翻译文学的影飨。
总之,佛经文章构造形式新而美,外来语调色彩亦浓,使人赞之,自有一种调和而新鲜之感,可说是当时一种革命的白话新文体,此种新文体的创立,罗什及其门下居功至伟。唐朝佛经翻译虽盛,但若从文学方面较量,则后之译者,竟无过于罗什。
(3)文学情趣的发展
中国近代之纯文学,例如小说歌曲,甚至文艺创作,皆与佛经翻译文学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国佛教,自罗什以后,几为大乘派所独占,然大乘之勃兴,却在佛灭后。其首先倡导者应推马鸣,读罗什马鸣菩萨传,知其实为一大文学家及大音乐家,其著作及弘法事业,均本所学,故其著「佛本行赞’一书,可以说是:一首三万余言的长歌;译本虽然不重音韵,但读之,就觉其与孔雀东南虱飞等古絮乐府相仿佛。其所著大乘庄严论,则简直是‘儒林外史’式的一部小说,其材虽取自四阿含,但经其美妙之文笔点缀,竟使读者心动神往。
马鸣以后的大乘经典,大都以壮润文澜,演极微妙之教理,如华严、涅燊、般若等富有文学性的经典,再经译界宗匠,以极美妙之国语为之翻译,读之,即使不信佛理,亦醉心于其词句而不忍释手,所以,中国文人皆爱好读佛经以助其文章之美妙,甚而想像力不期而增加,诠写方法不期而革新,其直接影响于中国文艺之发展的,如中国文学巨著水潇传、红楼梦等,其结构及笔法,都受华严、涅盘等经之影响,即宋元明以后,杂剧、传本、弹词等长篇歌,亦间接吸收‘佛本行赞’之笔法而写的。至于唐朝的寒山拾得等,深入浅出的新诗,实为开白乐天,苏东坡等之先河,而宋程朱等之语录,亦皆模仿于佛教禅宗。此外归元录,西游记等,更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削作。
(三)对艺术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艺术之影飨,可分四点说明:
(1)建筑的弘伟
中国古代的建筑,虽不如西洋之实用,但却力求精美,如房屋前后之陈列布置,左右美妙的点缀,又非西洋建筑物可比。特别是一般佛寺之营造,结构之精致,气派的弘伟庄严,皆仿印度原始佛教之状态,至于遍布中国大陆各地之佛塔,更足以代表佛教坚毅之精神,给人神圣而崇高的感觉。
(2)雕刻的逼真
中国古代虽有雕刻,而塑像及铸像,却始于佛教之输入,唐朝名工之塑像,以及用木或石所雕刻之佛像,实是划时代之艺术创作。如洛阳龙门与大同云岗之石佛、炖煌石窟之佛像与壁画,其形态之逼真,人物之,岂止栩栩如生,简直是飘飘然欲飞之势,诚属中国艺术界之无价珍品。
(3)画像的肖妙
由于隋唐佛教之繁盛,而使中国国画获得极大的启示,因为当时名工绘画佛像,力求维妙维肖,且将佛经中故事人物绘于壁上,以作庄严之点缀。如炖煌壁画,云岗石佛,均名播遐迩,为中国艺术放一异彩,吾等虽未能亲睹大陆佛寺之艺术创作,仅从书本及画片略窥一二,虽然,亦心向往焉。
(4)梵呗的感人
中国古乐甚佳,但佛教来华,更有新调加入,使旧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有特别的发展,如‘鱼山梵呗’‘寺院钟声’等乐曲,皆摹佛经中极好之梵音,至于佛寺中档磬钟鼓等,皆僧众起居与共之礼乐,使人闻之,俗念顿消。中国诗人多喜闻佛寺之暮鼓晨钟,而歌咏出绝妙诗词歌赋,即使是现代乐府,亦多取韵于佛教唱诵,可见佛教音乐之感人。
四、佛教对中国风俗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从不参预政治活动,但对社会风尚习惯,却有潜移默化之功。最重要的是对人生观的改善,以及对孝道的扩展。
(一)人生观之改善
中国古之人,皆以人死如灯灭,孔子亦说:‘未知生,焉知死’。佛教之传入中国,使人知生有所来,死有所往,几生死往还之权,皆操之于自己,所谓:‘祸福无门,唯人自招’。而祸福的招致,又往往系于人一念之间。所以说:‘一念之善上天堂,一念之恶入地狱。’因为佛教认为人于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语言及意念,均可形成一种特殊的惯性,成为一种能招致未来果报之潜势力,亦即是主宰人生,支配宇宙的业力。
由于人的业力有善恶,故果报亦有好丑与苦乐。佛说:‘假使百千,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既然人生的一切际遇,皆是自作自受,又何必为环境之困苦而悲哀,或因美好之际遇而傲人?但能把握现在,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痛改前非,努力向善,自然可以克服困苦,开创幸福。所以佛教的三世因果轮回之说,实含有警惕性及鼓励的作用,使人于因果定律下,生者忏悔积福,以保安康,亡者追荐超度,以济其灵,甚而国家帝皇权贵,亦每因国家不幸而自责无德,引为内咎,进而反躬自省:以禳炎疫。由是可知佛教因果律之深入人心,岂独影响中国人之人生观,抑亦可以治患于未然,而辅政教之不足。
(二)对孝道的扩展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或除侍奉左右,冬温夏凉,晨昏定省外,还要继承先人之遗志,完成先人之事业。如孔子说:‘乎孝者,善继人之志,善继人之事者也。’
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故古德说:‘人而无孝,不足以为人;孝而不了生死,不足以为孝。’又说:‘生养死葬,小孝也;生俾衣禄,死俾流芳,大孝也;生导其正信,死荐其灵神,人孝之大孝也。’
佛说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放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准是可知,佛教孝道意义之深,而范围之广,不但要孝敬自己三世父母,使其正信,止恶行善,最后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甚至对于六道众生,亦应孝之敬之,然则,基于‘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原则,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而待。所以我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综上,我们应该知道,佛教是历史上一种文化思想革命的产品,而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向既深且巨。如果说:儒家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则佛学该是中国文化的心脏。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本位文化,则佛教之输入,竟使中国本位文化第一项变质,而成为本位文化之一,这是无可否认的事贸。所以,我们要研究中国文化,首先要研究佛学;要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佛教,欲想使中国文化传播于世界,更非先发扬光大佛教不可。
近代许多醉心于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大都以佛学为主体。基于此,我认为: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特别是中国留学生,不管对佛学信仰与否,都有研究佛学的必要,否则,不要说无以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即一旦与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接触,自己反而对曾经使中国文化变质,而成为中国文化主流的佛学,却一无所知,好意思吗?
14.中国传统法文化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传统法文化自成一体,饶有特色。1.法律体系中体现以农为本的色彩。尤其是天文历法方面的规定,更能反映这种“农本主义”法律体系的本土特色。2.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德主刑辅,注重教化;宽仁慎刑,重惜民命;矜老恤幼,保护弱小,是充分体现传统法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的三个方面。3.法律义务与伦常义务相交融。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态对法文化的突出影响,就是法律义务与伦常义务的交融。家法同国法一样,承载着教化与处罚的双重功能。对家的伦常义务与对国的法律义务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4.引礼入法,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引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违反礼教亦受到法律制裁,道德与法律相互支撑。5.法、理、情三者的统一。儒家不仅从社会政治学的角度沟通了理、法、情三者的界限,还从天人感应出发,将天理、国法、人情三者联系起来,使三者协调。循理定法,法合于理,使法可信;法顺民情,使法可行。6.皇权至上的法制模式。君主口含天宪,具有绝对的权威,君主的意志是法律的基本渊源。
15.儒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法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推行人治。所谓人治,是指在社会控制中,人具有很大的能动性、主体性,或者说居主体的地位。不以法律作为唯一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它表现在:立法时的主观性,法律出自统治者个人意志或少数统治阶级的意志,甚至可以不要法律,按照统治者个人意志进行社会控制。统治者个人的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在司法的操作上重视尊卑长幼之序、维护封建等级特权,法律面前没有真正的平等;在执法时的灵活性。在执法过程中,不死搬僵硬的法律条文,而根据不同情况,把法与社会生活的情理结合起来;在约束的多样性上,法律不是社会约束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最重的途径,重伦理、习俗、道德的约束。中国传统社会选择人治之路,有一定的源由。中国在建立文明社会时没有打破原有氏族关系,而是以氏族关系为依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国家制度,其特点是由家及国,家为国的本位与原型,国只是放大了的家。这种“国家”既有浓厚的家族色彩,也有鲜明的政治本质。家长制的实质就是把家族统治上升为国家统治形式。既有家族统治的温情,又有家长的绝对权威。于是在社会控制中便形成一种人治体系,其中既有国家法治的内容,又有家族管理的色彩,体现出双重的性质。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一开始就没有法治的价值意向。
&&&&&&&&&&&&&&&&&
中国传统文化坚信人性本善,坚信人具有自我觉悟、自我行善的可能,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教化与感化矫正,因而人的行为调节应当主要通过道德理的形式而非法律的形式。与此不同,西方法文化主张法治。所谓法治,就是用法律治理国家。或者说,以法律作为社会控制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其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唯一性。在治理国家的依据与标准上,它以法律为唯一的根据,在价值取向上,它强调客观意志,强调普遍有效的行为规范,在执法上,它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律为衡量一切的准绳。西方推实行法治手段有其客观的基础。西方选择法治之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人性丧失信心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法文化中,人治具有很多弊端,最主要的就是社会缺乏客观的、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它在社会控制中造成了许多缝隙,尤其在执法的过程中对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行为与法律要求,造成了法律面前的不平等,形成社会的不公正。再次人治把社会控制的立足点放在对个体德性的假设上,寄希望于圣人统治的信念,这种信念具有理想性或空想性。但是,中传统法文化中的人治也有合理的内核。首先,它强调了社会控制的多样性与立体性,强调礼法并举、德刑并用、德主刑辅,它建立的是一个多样性、立体性的社会控制体系,是一个软硬结合、内外结合的控制系统。应当说这种体系更易社会的长治久安,
16.我国封建正统法文化的基本思想内容是什么?
五、论述题(从下列参考题中选作2题)
1.根据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内容,联系社会及个人实际,谈谈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仁爱就是对人有同情心,关心他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孝悌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子恭,就是孝心献给父母,兄弟朋友亲如手足。这种美德不仅在家庭内适用,也适用于社会大家庭。
谦和好礼:谦和就是谦让,谦虚、和气、和为贵。好礼就是注重礼仪、礼节,讲礼貌。如尧舜禅让帝位,尧在位70年,最后经多方面考察,让位给舜。后来舜也以同样的方式让位给禹。尧舜在退位时不传为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征询众人的意见“选贤任能”这就是谦和的典范。说道好礼,古代礼法是十分严格的,如《周礼》记载:臣下参见皇上要九拜:(1)稽首(2)顿首(3)空首(4)振动(5)吉拜(6)凶拜(7)齐拜(8)褒拜(9)肃拜。就是首要在拜见皇上是要完成九个动作。现代也将礼仪:仪表、言谈、体态、社交、婚嫁、丧葬、书信都讲礼仪。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妄,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在中国人眼里,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都是被谴责的对象,《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凉僵的蛇》都是这种寓言。
4、精忠报国:精忠在古代就是忠于皇帝,忠于皇帝也是爱国的表现,因为在古代中国是家天下,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强烈的爱国意识。爱自己的家、爱家乡、爱国家、忠于朝延就是爱国。中华民族曾出现过杨家将、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这些人都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志士仁人。
6、修已慎独:修已就是自我修身,加强修养和自觉性,加强自我修养最关键的是“慎独”。所谓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已,有高度的自觉性,战胜自已。慎独不仅表现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同样反映出一个人的战胜自我的能国。只有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1975年湖北睡虎地11号汉墓出土的秦简中有《为吏之道》一文,此文的开篇首句就是“欲赦其身,止欲去恶”。意思是作为官吏,首先要尊循的原则是严格管好自已,克制自已的欲望,去处自已身上的恶习。实际上这就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首要原则。如今为官者,切记。
7、见利思义:关于“义”,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的理解,从大处说,“义”是指一切正义的事业;从小处说,是指所有公正、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情,有时也指义气。所谓利,就是利益、好处、经济效益。关于义和利的关系,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对此问题的说法也不尽一致。总的来看,先义后利,见利思义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提倡“舍身取义”,反对“见利忘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南宋文天祥,在他47岁那个被杀害,他就义前写的既不是《正气歌》,也不是《过零丁洋》而是在他自已的衣带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达到了高峰,才能招致仁的到来。读圣贤之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从今以后,我不感到羞愧了”。文天祥为孔孟之“仁义”而死,舍生取义,死而无憾。
9、笃实宽厚:笃实:忠诚老实。宽厚:待人宽宏大量。笃实宽厚是在为人处事方面的道德品质。它要求人们尊重客观事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对言行不一,说了不算的欺骗行为。古时候,有一个人叫曾子。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孩子闹,等我上街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上街回来,看见曾子正准备杀猪,急忙阻止说:“怎么真的杀猪给孩子吃呢?我只是哄哄孩子的”。“怎么能说谎呢?”说着就把猪杀掉了,曾子杀了一头猪,留下了诚实的美各。
10、勇毅力行:勇毅就是做事有胆量、有勇气、有毅力、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宋代欧阳修说:“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力行”就是身体力行,为了有价值的目的大胆实战,最终成圣成仁,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十分推崇通毅力行,他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丢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丢掉了。”照此推理,你若拥有勇毅力行的品质,你就会拥有一切。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千千万万的改革先锋力行的典范。
勤俭谦正:即勤劳节俭、谦明正直。对于普通平民来说,主要是勤劳节俭,不要奢侈浪费。对于为官者来说,更强调廉洁、正直。如北宋的包拯明朝的海端,为官清正廉明,执法严峻、不避权贵、不特循私情。包拯信奉“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的信条。明朝于谦信奉“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百姓说长短”的信条。
2.试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仁爱孝悌,二是谦和好礼,三是精忠爱国,四是克己奉公,五是诚信知报,六是修己慎独,七是见利思义,八是勤俭廉正,九是笃实宽厚;十是勇毅力行。此外,还有诸如高度重视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提倡道德修养过程中学、问、思、辨并重,强调道德教育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优秀遗产。这些以仁爱为核心而衍生道德规范,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它不仅是古代伦理思想家杰出的精神创造,更是他们包括一切志士仁人躬身践行的实践成果,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倍珍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扬和光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