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年间赐封武艺恋情曝光都尉,这个武艺恋情曝光都尉是什么?

上没有介绍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因为历史上吕布的兵刃根本就不是方天画戟,方天画戟只是演义的而已
只能打吕布,而且对吕布的伤害累加伤害前3位最高数值的玩家才有1%机会获得你所要的好武器(好的意思是没有红字),我115力体猛,和别人杀了N次吕布每次都是...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转载]中国保存较好的十大古私宅院(上)
& 博主按:本博文按保存完整,私人出款建造,年代久远,入选世界遗产,入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筑风格的独特,精选出全国十大保存较好的私家园林、官第、民宅、庄园。(由于江苏的精品私家园林众多,在此只选两个最出色的代表作品,山西大院亦同。)
&江苏苏州拙政园——中国园林之母,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江苏苏州留园——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
&浙江东阳卢宅——规模庞大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体,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
&贵州毕节大屯土司庄园——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彝族土司庄园古代建筑
&北京东城崇礼住宅——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贵族府邸
&福建泰宁尚书第——现存规模很大、保存完整、布局严谨的明代民居
&&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北方规模最大、保存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
&山东潍坊十笏园——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鲁东明珠”之称
&四川宜宾夕佳山民居——川南封建地主庄园,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宏伟、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体
苏州拙政园——中国园林之母,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 【古宅历史】
拙政园,坐落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1961年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占地
5.2公顷。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1509年),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园建成不久,王献臣去世,他的儿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500年来,拙政园屡换园主,曾一分为三,园名各异,或为私园,或为官府,或散为民居,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复初名“拙政园”。
拙政园占地78亩,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古宅古迹】
1、园林布局
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
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
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
2、特色建筑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北向饰翠竹图。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落地长窗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妆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亭内有口古井,相传为元代大宏寺遗物。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天泉”。
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缀云峰: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壮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
&&&玉兰堂:是一处独立封闭的幽静庭院,玉兰堂高大宽敞,院落小巧精致。南墙高耸,好似画纸,墙上藤草作画,墙下筑有花坛,植天竺和竹丛,配湖石数峰,玉兰和桂花,色、香宜人。
&&&见山楼:此楼三面环水,两侧傍山,底层被称作“藕香榭”,沿水的外廊设吴王靠,小憩时凭靠可近观游鱼,中赏荷花,远则园内诸景如画一般地在眼前缓缓展开。上层为见山楼,陶渊明有名句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荷风四面亭:亭名因荷而得,坐落在园中部池中小岛,四面皆水,莲花亭亭净植,岸边柳枝婆娑。亭单檐六角,四面通透,亭中有抱柱联:“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松风水阁: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作“岁寒三友”。松树经寒不凋,四季常青,古人将之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者。松之苍劲古拙的姿态常被画入图中,是中国园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是看松听涛之处。
&&&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远香堂:远香堂为四面厅,是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旷朗清澈。堂名因荷而得。夏日池中荷叶田田,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的佳处。
&&&海棠春坞:玲珑馆东侧花墙分隔的独立小院是海棠春坞。造型别致的书卷式砖额,嵌于院之南墙。院内海棠两株。庭院铺地用青红白三色鹅卵石镶嵌而成海棠花纹。与海棠花相呼应。
&&&听雨轩:在嘉实亭之东,与周围建筑用曲廊相接。轩前一泓清水,植有荷花;池边有芭蕉、翠竹,轩后也种植一丛芭蕉,前后相映。雨点落在不同的植物上,加上听雨人的心态各异,就能听到各具情趣的雨声,境界绝妙。
&&&雪香云蔚亭:雪香,指梅花。云蔚,指花木繁盛。此亭适宜早春赏梅,亭旁植梅,暗香浮动。又称冬亭。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留听阁:为单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阁前置平台,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阁内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银杏木立体雕刻松、竹、梅、鹊飞罩,刀法娴熟,技艺高超,构思巧妙,将“岁寒三友”和“喜鹊登梅”两种图案柔和在一起,是园林飞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 塔影亭:在留听阁,回头望塔影亭,顿觉美妙致至。攒尖的八角亭映入水中,宛如宝塔,端庄怡然,不失为西部花园中一个别致的景观。
&&&浮翠阁:为八角形双层建筑,高大气派,煞是引人注目。山上林木茂密,绿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因而得名“浮翠阁”。
&&&笠亭: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称“笠亭”。“笠”即箬帽,亭作浑圆形,顶部坡度较平缓,恰如一顶箬帽,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与谁同坐轩:小亭非常别致,修成折扇状。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名“与谁同坐轩”。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倒影楼: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楼分两层,楼下是“拜文揖沈之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当年,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特建此楼以资纪念。倒影如画景色绝佳。
&&&波形廊:在西花园与中花园交界处的一道水廊,是别处少见的佳构。从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环池布局,分成两段,临水而筑,南段从别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鸳鸯馆止;北段止于倒影楼,悬空于水上。
&&&宜两亭:在别有洞天靠左,叠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径,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顶,这就是“宜两亭”。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为西花园的主体建筑,南部称“十八曼陀罗花馆”,北部名“卅六鸳鸯馆”,这是古建筑中的一种鸳鸯厅形式。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拱型状,既弯曲美观,遮掩顶上梁架,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增强音响效果,使得余音袅袅,绕梁萦回。
&&&盆景园: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
&&&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
【古宅典故】
李秀成与拙政园的缘份:
太平天国的杰出将领忠王李秀成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拙政园也有着不解的缘分。清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率军攻占苏州后,建立苏福省。据说,李秀成在忠王府时,喜欢在后花园见山楼办公,此楼依山而筑,临水而建,楼上楼下互不相通,比较安全,公务之余,放眼窗外,可远眺西部群山,近观则园中景色尽收眼底。100多年过去了,如今英雄已去,楼榭依然,见山楼载荷着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风云。
拙政园的前世:
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取名“拙政”是因晋朝《闲居赋》的一段话:“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13.4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有学者分析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经历120余年后,崇祯四年(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
  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1662年,拙政园充公。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基地,改之为忠王府。
  光绪三年(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1.2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民族文化风俗】
美学文化——小中见大:
拙政园只有60多亩,然而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美的奇迹来。有人爱它的庭院深静,花树翳映;有人爱它的清流潆洄,山石参差;有人爱它的月门漏窗,风物如画;有人爱它的屋室回廊,构筑精巧……可以说,拙政园的美学,就是小中见大,有限中见无限的美学。
隐逸文化之载体:
&&&拙政园的园主是明嘉靖年间的御史王献臣。由于朝中权贵倾轧,官场失意,王献臣回乡后用原来大宏寺的一部分基地建造了一座园林。晋代潘岳的《闲居赋》中有一段话:“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池沼足以渔钓,舂税足以代耕。灌园浇蔬,以供朝夕之膳;牧羊酤酪,以俟伏腊之费。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此亦拙者之为政也。”王献臣取其意,自我解嘲地把园名称之为“拙政园”。显然拙政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隐逸文化之载体。
拙政园杜鹃花节
  一年一度的春季杜鹃花节。拙政园内,各种杜鹃花经园艺工人的巧手堆叠摆放,在园内已形成了露红凝艳、云锁芳菲、花间缱绻、烂漫娇情、春回大地、霞焰呈锦、鸣吟林壑七个景点。可以欣赏到粉蝴蝶、皇冠、玉垂锦、锦旗等20多个品种的杜鹃。
No.2 苏州留园——布置精巧独创一格、奇石众多而知名
【古宅历史】
留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阊门外,以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而知名。与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包括留园在内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留园作为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留园)扩展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留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旭人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晚清著名学者俞樾作《留园游记》称其为吴下名园之冠。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厅堂、走廊、粉墙、洞门等建筑与假山、水池、花木等组合成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庭园小品。其在空间上的突出处理,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卓越智慧和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古宅古迹】
1、园林布局
留园的面积约2公顷,分西区、中区、东区3部分。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山水兼长,东区是建筑区。中区的东南地带开凿水池,西北地带堆筑假山,建筑错落于水池东南,是典型的南厅北水、隔水相望的江南宅院的模式。东区的游廊与留园西侧的爬山廊成为贯穿全园的外围廊道,曲折、迂回而富于变化。
&&&留园全园分为四个部分,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园的东部有著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厅、林泉耆硕之馆、还我读书处、冠云台、冠云楼等十数处斋、轩,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冠云峰,两旁为瑞云,岫云两峰;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为留园的主要观景建筑。留园内的建筑景观还有表现淡泊处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莱)”以及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留园东、中、西、北四个景区之间以墙相隔,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而不绝。
&&&&2、特色建筑
绿荫: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建筑西侧原有一株古枫,小轩笼罩在树荫下,故名。&
建筑似轩:硬山造,临水而筑,刘氏寒碧庄时已有。轩南庭院墙上有石匾嵌于其上,钱大昕书“花步小筑”。
&&&济仙亭:此亭为廊亭,盛氏时此亭无名,后因亭北青济仙亭枫树边有一石形如济颠,而俗称济仙亭。
&&&明瑟楼:水经注:“目对鱼鸟,水木明瑟。”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故借以为名。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此楼刘氏时已有。
&&&恰杭:杭:《唐韵》与航同,《说文》方舟也,此建筑及其西涵碧山房在可亭处看来有如一艘航船,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之句。故名恰杭。此名盛氏时已有。
&&&涵碧山房: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东面紧靠明瑟楼,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
&&&闻木樨香轩:木樨,即岩桂。轩为方形,后倚云墙,单檐歇山造,徐氏时称“桂馨阁”,刘氏时曾名“餐秀轩”,盛氏时改为今名。
&&&可亭:亭,《释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可亭,取白香山可以容膝,可以息肩,当其可斯可耳之意,指此处有景可以停留观赏。亭为六角,飞檐攒尖,结顶为一花瓶倒扣。刘氏时称“个中亭”,盛氏时称“可亭”。解放后整修,亭顶比昔时略尖一些。
&&&小蓬莱:《史记》:“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此处在水池当中,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系解放后新题。盛氏时园中亦有小蓬莱者,据考证系指今西部土山。
&&&濠濮亭:《世说》:“晋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即濠上,濮,水名,古人观鱼之地。此处借以为名。亭为方形四角,单檐歇山造,其北挑出水面而筑。刘氏时称此亭为“掬月亭”。亭侧池畔立有一石,倒影池中如圆月,名印月。盛氏时名“濠濮想亭”。今易名濠濮亭。
曲溪楼:《尔雅》:“山渎无所通者曰溪,又注川曰溪。”曲溪,亦即曲水,此处为借用。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爿,下为过道,狭长,进深仅三米左右,南北长十余米。其下刘氏曾名“攸宁堂”,楼名曲溪,曲溪之名沿用至今。
&&&西楼:位置在五峰仙馆之西,刘氏时曾名西爽,今俗称西楼。建筑为单檐歇山造,和曲溪楼相通。
&&&清风池馆:《诗经》:“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又宋苏东坡《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榭向西敞开,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借以为名。建筑为水轩形式,单檐歇山造。刘氏时称垂杨池馆,盛氏时改名为清风池馆,昔署匾曰“清风起兮池馆凉”。
&&&自在处:宋陆游诗“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此处景色与诗意相同,借以为名。前侧一峰名“朵云”,对面置有青石牡丹花台,雕刻精美,为明代园林遗物。
&&&远翠阁:方干诗:“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诗与景符,借以为名。其下即自在处,刘氏时曾名“空翠”,后改名含青楼,盛氏时名“远翠阁”。阁实质为楼,其上三面都置有明瓦和合窗,二层,单檐歇山造。
&&&此外,还有汲古得修绠、五峰仙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林泉耆硕之馆、亦不二、待云庵、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揖峰轩、洞天一碧、静中观、还读我书斋、活泼泼地、盛家祠堂等建筑。
私宅,共有三处,一为留园路 400 号(原 86
号,今园林档案馆位置),盛康得园后购得,是老宅,光绪十三年( 1887
年)宅中主厅翻修,结构一新,取名“永善堂”(参见香禅日记)。二为东宅,即刘恕住宅,同治十三年( 1874
年)售于程氏,旋改建为二程夫子祠,清末为盛氏所有,抗战时期,日寇强拆朱家庄一带民居,扩充兵营,导致大批难民涌入,至解放初,建筑已破坏殆尽,而宅中备弄变成通道,后称之为五福弄。三为正宅,今盛家祠堂西侧有南北二座楼,即是其正宅,按香禅日记,其宅与祠堂都是在光绪十四年(
年)八月起造,盛氏在留园的三处住宅,如今独剩这处。
【古宅典故】
留园三绝:
&&&留园内的冠云峰乃太湖石中绝品,齐集太湖石“瘦、皱、漏、透”四奇于一身,相传这块奇石还是宋末年花石纲中的遗物。北宋末年,虽然北面战事吃紧,金兵压境,但宋徽宗却在城内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万寿山”。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奇花异石,夸口要搜罗天下珍品于宫廷之中。
徽宗祟宁四年特地在苏州设立了苏杭应奉局,专门负责搜罗名花奇石。苏杭应奉局的主管叫朱缅,此人最善巴结上峰,自当上了此官后,有采办“花石纲”的大权在手,于是放开手脚,拼命在民间收刮。只要民家有一石一木被他打听到并看中,立刻派兵、上门抢夺,谁敢反抗,即以对皇帝“大不恭’治罪。朱缅从民间搜到的花石太多,以致终于激起了方腊农民起义,与方腊起义军相呼应,苏州地区也爆发了以石生为首的农民起义。不久,北宋政权由于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终于为金所灭,徽宗自己也做了俘虏。冠云峰就是未来得及运的花石纲的遗物。
&&&楠木殿是对“五峰仙馆”的俗称,“五峰”源于李白的诗句:“庐山东南五老峰,晴天削出金芙蓉”。楠木殿厅堂面阔五间,中间用纱隔屏风隔出前后两厅。其中前厅约占了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二的面积。正厅中间朝南设供桌、天然几、太师椅等家具,左右两边分设几、椅。众多家具将正厅空间分隔成为明间、次间和梢间等空间系列,这样的空间分布较一般的江南厅堂更加错综复杂,典雅繁美。五峰仙馆的建筑用材非常奢华,梁柱全部采用楠木,中间也全部采用红木银杏纱隔屏风。使用如此贵重的木材可见五峰仙馆在留园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雨过天晴图
&&&留园的五峰仙馆内保存有一件号称“留园三宝”之一的大理石天然画“雨过天晴图”。一面大理石立屏立于墙边,石表面中间部分隐隐约约群山环抱,悬壁重叠,下部流水潺潺,瀑布飞悬,上部流云婀娜,正中上方,一轮白白的圆斑,就像一轮太阳或者一轮明月,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画,这块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出产于云南点苍山山中,厚度有15毫米。
【民族文化风俗】
美学文化——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
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内外空间关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装饰效果,也可以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呈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留园“吴歈兰薰”:
“歈”为歌的意思,“吴歈”就是吴歌;“薰”是指花草香味,“兰薰”即兰花香。在鲜花盛开的季节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欣赏昆曲、评弹、古琴、古筝、笛子、二胡、琵琶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江南丝竹,何尝不是赏心悦事呢。&&&
浙江东阳卢宅——规模庞大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体,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
【古宅历史】
位于浙江省东阳市东郊卢宅村。卢氏自宋代定居于此,世代聚族而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卢睿成进士起,到清代中叶科第不绝,陆续兴建了许多座规模宏大的宅第,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也是典型的封建家族聚居点。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六年(1462年),其后又不断修建而成一区规模庞大的住宅群体。全宅占地约5公顷,由十余组按南北轴线布置的宅院所组成。主轴线沿照壁穿过三座石牌坊转折至肃雍堂、乐寿堂而止于世雍堂。住宅周围有河流环绕,通过跨河的九座桥梁而沟通宅内外联系。宅前大道西通东阳城东门。从门前众多牌坊可知,这是一处世代为官的家庭聚居地。肃雍堂是全宅的主厅,其布局和曲阜衍圣公府相似,前有门屋两重,堂前两侧设东、西厢。肃雍堂平面作工字形,以穿堂将前后二堂联结成一体。其中前厅原是歇山屋顶,后虽改为两厦悬山顶,但室内木构架仍保留歇山转角做法,斗拱式样也很华丽。按明制规定,品官住宅不准用歇山顶,因此肃雍堂前厅的屋顶改形是否系宅主为逃避“逾制”之罪而采取的补救措施?这种现象在明代住宅中甚为罕见。
2005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纽约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濒临危险的文化遗址,中国有6个遗址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甘肃天水古楼群、河北怀来鸡鸣驿、山西碛口镇村落、云南团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还有就是浙江东阳的卢宅。
【古宅古迹】
1、古宅布局
卢宅房屋数千间,现存自明景泰至民国初的建筑20余座。建筑群三面环水,南对笔架山。雅溪环绕,一条卵石小街贯穿东西,肃雍堂为主轴线,左右与之平行的有世德堂、大夫第、世进七第、五台堂、柱史第、五云堂、冰玉堂等组建筑群。还有卢氏祠堂、善庆堂、嘉会堂、宪臣堂、树德堂、惇叙堂等建筑。肃雍堂轴线是主体建筑,肃雍堂轴线前后九进,依次是捷报门、国光门、肃雍堂大厅、肃雍正堂、乐寿堂、世雍门楼、世雍堂、中堂、后楼。
&&&东侧:与之平行的前有西德堂轴线(依次是享裕堂、嘉会堂、西德后堂、西德上厅四进)。
&&&树德堂轴线(依次是树德前厅、中厅、后楼三进),大夫第东吟堂。
&&&后大雅堂轴线(现为善庆堂、享叙堂二进),爱日堂。
西侧:与仪门相邻的存义堂,与之平行的世进士第忠孝堂。南面临街则有东西荷亭书院,冰玉堂,占地25000平方米。
民居东阳卢宅也有个纵轴线,进入卢宅前,有风纪世家、大方伯、旌表贞节三座牌坊迎接,然后要走过非常宽阔的甬道,才见到卢宅的真面目。从第一进仪门开始,一条全长320米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这条中轴线上布置了9幢大小不一的建筑(即九进)。它的格局和故宫相仿,叫做“前堂后寝”,前堂是卢家的公共厅堂,供族内子孙举行祭祀、聚会、娱乐、吉庆、议事、教习等,石库门的后面则是家眷、仆人的生活起居空间,平时石门关着,外人不得入内。如此“超规格”的建筑,在中国,只有故宫和孔庙有这样的结构,能在天高皇帝远的东阳保守“机密”数百年,据说一是依靠卢氏家族南宋时期独霸一方的权势,二是森严的宗法制度,本族人不敢泄密,外姓则难以深入细究。
2、民间故宫
卢宅建筑以明清民居风格为主,有“民间故宫”之称,占地500多亩的整个建筑群落以卢氏大宗祠为中心,由复荆堂、肃雍堂、树德堂三条轴线延伸出去的几组建筑呈拱月之势围绕周围。长500米的卢宅老街和东西两条雅溪形成了卢宅的交通干道。共40多处园林、书院、寺观和26座牌坊点缀其间,建筑形式多样化,更给卢宅的整体风格平添了几分秀丽和雅致。屋深九进,堂宽五间,在封建时代是皇宫和个别宗庙才允许使用的建筑规格。同时,彩绘龙凤,也是皇帝专用。但在富甲一方、曾出过8位进士、29个举人的东阳卢氏家族,却没有这样的禁忌。比如,作为卢宅核心建筑的肃雍堂,面阔五开间,进深十檩,高三层计10.6米,而且雕梁画栋,斗拱彩画以娇艳欲滴的牡丹为衬底,施以巨大的龙凤图案。
&&&3、肃雍堂
肃雍堂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建造于明景泰七年(1456)至天顺六年(1465年),面阔三间,带左右挟屋,进深十檩勾连搭。前檐斗栱明间用平身科四攒,次间用三攒,后尾斡杆挑住金檩。梁间不用瓜柱,用坐斗及重栱,梁头伸出柱外雕刻成各种图形。脊檩下用云牌,也雕刻花纹。不论斗、栱、梁、枋、檩,凡可雕刻和彩绘的地方,都刻上了花纹和线脚或绘上各种图案,极尽东阳木雕和彩绘的技能。肃雍堂厅堂宅第,严谨规整,左右对称,是古建筑的杰出代表。
肃雍堂内的花灯,起自明代,盛于清代,《红楼梦》中描写的各种花灯这里应有尽有。肃雍堂现存一盏大堂灯尤为华丽典雅令人叹为观止,宝盖下,中间用羊皮、料丝、羊角3盏大灯上下相接,外围垂6串24盏羊角小灯和珠篮灯。这架大堂灯高4.5米,重255斤,用了40万颗彩色玻璃珠穿就,已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卢宅被古建筑专家称之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东方住宅”。
&&&&4、木雕精华
东阳木雕起源于唐贞观元年,据说到清代中期,仅在北京紫禁城从事雕刻的东阳木工艺人就有400多名。卢宅从南宋初年开始兴建,直到20世纪30年代建成,前后历时800多年。
卢宅和别的江南建筑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有北方的大气布局,又有南方的精雕细刻。厅堂宅第广泛采用东阳的木雕装饰,无论是建筑构件,如斗、梁、枋、拱、檀、雀替、门、窗,还是室内的家具,都巧构细接,体现出东阳木雕的最高水准。数以万计的各种木雕,不仅见证了东阳木雕的兴衰与变迁,而且成为各种雕刻艺术品的珍藏库。如今卢宅的雕刻工艺,无论是建筑上的斗、拱、梁、雀替、牛腿或隔扇,还是家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岁寒三友、渔樵耕读、福禄寿喜等图案随处可见。在一片片不起眼的隔扇、裙板和绦环板上,就有《八仙过海》、《水浒》、《百寿图》、《姜子牙遇文王》等多种透雕浮雕,留神看去,恍若神品。
卢宅藏有两件东阳木雕的绝品:九狮戏球三架梁,它是用1.7米以上的整块樟木雕成,它高达1.5米。古代艺术家采用深浮雕、透雕和圆雕等技法,把狮子雕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实在是东阳传统建筑木雕的登峰造极之作。
肃雍堂的前厅和正厅之间采用的“勾连搭”结构,又是东阳木雕的一绝。为了避免大厅进深过长,为了避免屋顶不断升高而影响美观,为了节约用材,东阳的能工巧匠们便设计了这种“勾连搭”——两个顶连在一起,结合部有专门设计的“大沟”,可供流水。可以说,古代东阳木雕的精华,就藏在卢宅。
【古宅典故】
韩国卢氏和东阳卢氏:南渡北徙,一脉相承,根在中国。
&&&“衣冠奕叶范阳第,诗礼千秋涿郡宗”,卢氏以范阳(后称涿州,现河北涿州、北京一带)为郡望,其后枝繁叶茂。历史上,由于战争、灾荒和政局变故等原因,远距离迁徙分流,卢氏族人遍布海内外。翻开《雅溪卢氏族谱》,上面记载:春秋末,卢氏后裔散居燕秦间,其中以范阳最为集中,北宋天禧年间,翰林学士卢琏提举江南学校,以疾辞居浙江天台山口;传七世,迁东阳西部乡巧溪;再传三世,卢员甫择笔架山之灵气,分迁雅溪,雅溪卢氏由此发祥。
&&&“东阳雅溪卢氏与韩国卢氏都是五代后唐时期的宰相卢文纪的后代。”,据《雅溪卢氏家乘》和韩国《卢氏三陵坛志》记载,卢文纪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卢姜,另一个名叫卢穗。因避战乱,卢穗率其九子及家眷,携七名大学士,航海东赴新罗,为韩国卢氏之始祖;卢姜则从关中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经山东辗转迁徙至浙江,后来他的子孙逐渐向南迁徙,直到定居东阳。
据悉,在韩国,有专门的卢氏渊源研究机构。特别是韩国卢氏后人在得知东阳有个卢氏聚居地———卢宅后,大感兴趣。自2000年以来,韩国卢氏频频组团访问卢宅。“每年都至少五六十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卢氏后裔到卢宅寻宗问祖。”卢卫民说。2003年11月17日,东阳雅溪卢氏代表卢启源、卢郁青、卢兆其、卢纯杰等人应邀访问韩国,并分别与时任总统卢武铉和前任总统卢泰愚见面。2005年9月,卢武铉的胞姐卢英玉携家小访问卢宅,受到村民夹道欢迎。
【民族文化风俗】
东阳境内庙会众多。庙会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迎佛和演戏。迎神时,将庙中佛像抬出,或另塑小佛像放于形如亭阁的佛轿中(行尊),绕街游行,香灯引路,乐队开道,旗、锣、伞、铳等各式仪仗在前,后有十字莲花、十二花名、七朵花、八洞仙、打花鼓、骆驼班、高跷队、台阁、大头舞等杂耍,狮子班、罗汉班压阵。
&&&东阳土鸡
东阳土鸡是以山泉及林中杂粮为食,故而肉质鲜美,属于绿色环保食品。它是用东阳当地的乡土办法烧制而成的。炖法极为讲究,不是用明火直接炖,而是将煲置于大大的铁锅中焖上数小时,直到土鸡之鲜和土煲特有的香味融为一体。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香,土鸡煲上还覆上了一层薄薄的锡纸,当锡纸被撕开的瞬间,香气满溢,让人手中的筷子不听使唤。那汤,鲜得掉眉毛,锅底还有新鲜排骨铺陈,东阳土鸡煲实在让人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
毕节大屯土司庄园——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彝族土司庄园古代建筑
【古宅历史】
大屯土司庄园位于贵州省毕节市东北隅100公里的大屯乡。在黔西北茫茫乌蒙山腹地,于川滇黔三省交界的赤水河畔,崇山峻岭中座落着一处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唐风古韵、虎威逼人的古建筑群。庄园系1988年第三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规模宏大,是当今全国彝族土司庄园古代建筑中唯一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一1850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坐东向西,依山按中轴对称三路构筑布局,逐级升高,纵深递进,呈长方形。相传是彝族土司余象仪所建,故而称“土司庄园”。同治年间,经余达父多次扩建、增修,逐渐形成现有的规模。庄园四周均采用银石铺砌墙基,青砖砌成高5米左右的围墙。园内主体建筑皆为三路三重殿宇,始终保留着唐朝建筑的昔风古韵。沿围墙砌有六座高大的土碉。过去,土碉内常年驻守保卫庄园的兵丁达百余人。
【古宅古迹】
1、古宅布局
&&&&它依山势而建,面临缓坡低平的台地。庄园整体布局为中轴大体对称的大规模三路构筑,各路皆有三重堂宇。左路建筑有东花园、粮仓、绣楼等。东花园也称“亦园”,用于接待客人。园内有花圃客房等,其建筑十分精美。花圃错落有致,客房装修华丽,院坝青石铺就,院墙彩绘粉饰,古色古香,十分幽雅。中路建筑有大堂、二堂和正堂,第一进为大堂,堂前有石月台和10余级踏步;第二进为对厅,前有石板铺地的院落及18级阶梯;第三进为正房,房前有廊道。中路厅、堂皆面阔5间,中设穿堂。左路亦名西花园,仍有三重建筑,分别为客厅、祠堂和饭厅。歇山顶客厅和重檐歇山顶祠堂面阔均
3间,四周设回廊,庭院间设鱼池,池上置风雨桥。饭厅早年已毁。右路名亦园,又称东花园,内砌小花池3个,也有三重建筑。一进为并排3间硬山式之客房,二进为仓库,三进为碾房。
&& 各路堂宇之间均有石坝或内墙间隔。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显得古朴厚重。四周砖砌围墙高约2米,墙外四周分别筑有碉堡6座,碉堡高8~12米不等,各有其形,各有其用。院内进深80余米,横宽60余米,整个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筑布局层层深进、重重冶高,气势宏伟壮观。其石作、木作以及家具雕刻的各类图纹具有鲜明的彝族文化艺术特征,是研究民族、民俗学的珍贵实物资料。
2、防御戒备森严
院墙外四周分别筑有6座碉堡。它们的形状与用途局部一样。木制的门楼高大结实,门楼内设了望孔和枪械射击孔。穿过二堂进入天井。天井呈长方形,一色的青石铺就,宽大、平坦、古朴、气派。这里是土司习武和检阅家丁军事武艺和作战谋略的地方。历史上,永宁奢宣抚司所辖赤水河两岸广大地域,强盛时期分设十八个则溪,作为其政治、经济统治的基层单位,分派亲族部属任职,分别掌管钱粮兵马,统领属地。因此,在土司的生活中,军事武艺地位极其重要。
3、圣洁之地&&&
位于花园浓荫覆盖的后角处,有座小巧别致的楼阁,十分清幽。这是土司扯勒统治家族的祠堂,供奉着近代祖先牌位。彝族先哲们崇拜自然,信奉万物有灵,自然中虎居首位,遂以虎作为自已民族的图腾,对鬼魂尤为崇拜。因而,这里也是庄园内最为圣洁之地。
【古宅典故】
土司的故事:
&&&由于大屯土司庄园的显赫与威严,正好与土司当时的权力、富有成为正比。为此,特定的环境与条件,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大屯土司庄园的主人。一世奢辰,为“大梁王”奢崇明之子。“奢安之乱”后隐姓埋名,改名余保寿。他团结百姓,安抚流亡,恢复家业,于顺治十六年上书招安于朝廷,重得赐封领地,重振奢氏土司昔日之雄风;二世杨翰桢,文武双全,雍正年间被朝廷封乌蒙土府;六世杨廷栋,封武略校尉;七世杨人端,授儒林部;八世余家驹,贡生,诰赠武翼都尉;九世余珍,诰授武翼都尉,戴兰翎,袭大屯土千总;十世余象义,国学生;十一世余若泉,前清举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任贵州立法院副议长。一世世的土司,无论是习文还是从武,皆在我国西南这片朝廷鞭长莫及之疆土上,雄霸一方,声名显赫,叱咤乌蒙。自“大梁王”奢崇明举旗失败后,朝廷对西南地区土司武装力量进行了严格限制。为此,各土司的军事实力大大削弱,但其力量在本地称王称霸还是绰绰有余的。
著书习文:
土司们由于习武发展途径受到朝廷限制后,在富足无忧的物质条件下,渐渐对日益浸入的汉文化热衷起来,诗词歌赋,水墨丹青皆成为喜爱的习作内容。久之,则产生出西南地区著名的彝族诗人、画家。八世土司余家驹,字白庵。其诗词歌赋无所不爱,还善画,泼墨山水尤为著名。在他所作的《家园》一诗中写道:“有客闲中来,与主酌黄流。诗书既不拈,时事亦不谋。不用相拜辑,不用互献酬。欲饮尽其兴,不饮示自由。客坐亦不遣,客去亦不留,俗情尽捐弃,人逸事事幽。”九世土司余珍在《洗心书屋题壁》诗中写道:“赤手屠龙都是假,著书辜负一生心。”从诗中能隐约感受到,土司们热衷于著书习文的同时,于心灵深处,饱含着扯勒部土司统治大势已去的无奈心绪。&
【民族文化风俗】
这里的民族节日也是十分的丰富多彩。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逛花坡”、“跳花节”,布依族的“六月六节”等。这里还流传着原始古朴的傩戏——“撮泰吉”。
&&&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地人手持火把,绕往田边地角,相互抢火把打闹取笑。进入高潮时,山野到处都呈现出“火把盈野”、“火炬照田亩”的景象。
&& “撮泰吉”,简称“变人戏”。演出的人有六人,其中五人带面具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间进行。“撮泰吉”面具用杜鹃、漆树等高山硬杂木制作,工艺非常简单。面相不分男、女、老、少,惟以有须无须来区别性别和年龄。
No.5 北京崇礼住宅——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贵族府邸
【古宅历史】
崇礼宅位于北京东城区东四六条胡同内。建于清光绪年间,原为清光绪朝大学士崇礼的宅第。其后虽经几度转手,但主要格局尚无大变。当时栋宇华丽,仅逊于王府,号称“东城之冠”。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住宅是保存完好的清代典型四合院建筑。
&&&宅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858平方米,宅院中有三条规整的中轴线,将宅第分成三路院落,内部互相连通。三面临街,正面开3座街门:东门、中门和西门,中门为花园门,已封闭。东院及花园原为崇礼居所,西宅先后为崇礼弟兄和崇礼之侄存恒所居。此宅原有房300余间,现存126间半。&&&
【古宅古迹】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布局是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照南北中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住宅大门一般位于整个院落的东南角上,门内迎面建影壁,以使外人看不到宅内的活动,自此转向西至前院。南房多为客房、书塾、杂用间,后院的正房供长辈居住,东西厢房为晚辈住所,正房、厢房以环形走廊相连通。更大型的住宅还在左右建别院,在后部营建花园。崇礼住宅分主院、跨院和花园三部分,布局宽敞,屋宇华贵,主院正房内部装修尚保留完整的木隔扇及崇礼亲题刻字,是典型的贵族府邸。
&& 东路(今63号院)现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有正房
9间,明间为过道门。进门后由对面的两卷垂花门和廊庑组成第二进院。进垂花门即为内宅,由正房、厢房组成一座规整的四合院:正房3间,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3间,硬山合瓦箍头脊,南面各带耳房一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相连接。此院北面原为花园。
&&&中路前半部原为一座花园,有水池和水座。水座北边是五间大戏楼,大式硬山合瓦卷棚顶箍头脊,带排山勾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前出合瓦悬山顶抱厦三间。戏楼之后的院落有正房五间,该院东半部是一座叠石假山,上建六柱灰筒瓦圆攒尖顶凉亭1座,小巧精致。后院有正房五间,原为祠堂,堂前现存牌坊门枕石1对。
&&&西路(今65号院)是一组四进四合院,规制小于东院,整个建筑可自成体系。大门影壁一座,院内有北房九间,应是外客厅。二进院有正房三间,东西各带耳房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与前院的北房组成一个四合院,四隅由抄手廊相连接,此院应是内客厅。两厢房之外各自形成一个跨院。东跨院北房3间,为两卷勾连搭式,带前廊后厦,室内的硬木槅扇上刻有清代书法家邓石如题写的苏东坡诗词,此房应是书斋。三进院的正门是一座两卷垂花门,院内正房五间,东西带耳房各两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正房、厢房和垂花门之间都有抄手廊连接,形成一组大型四合院内宅。最后一进院落为十一间后罩房,它的西边有三间似为影堂之类的建筑。
&&&【古宅典故】
&& 发家:皇家花园园长成高官
&&&咸丰七年,崇礼担任清漪园苑丞(清漪园是颐和园前身,苑丞相当于园长),在此期间,在接待咸丰皇帝时,因对答合宜,受到赏识,不久被提升为内务府大臣。《清史稿》中记载,崇礼居官很勤劳,因为是咸丰皇帝赏识的人,慈禧太后掌权时也对他另眼看待。慈禧镇压戊戌变法时,处死谭嗣同等人的谕旨就是由崇礼宣布的。崇礼死于1905年,他的最高官职是文渊阁大学士。
&&&豪宅:传说水池挖到大量珠宝
&&&相传崇礼致富的原因,是他当过广州粤海关的监督,那是清末第一流的肥缺,只要给朝廷交足额定的款项,大量的银两就可以中饱私囊。此外,因掌管口岸的职权,还方便他采购奇异洋货去讨好慈禧。崇礼任满回京后,就在东四六条营建了他的豪宅。北京的四合院,通常南房是五开间,东起第一间为门房,第二间为门道,另外三间称为“倒座”,用于接待客人,通称“外书房”。可是崇礼住宅西院的南房多达十一间,临街的墙壁上镶嵌有六个石洞,洞内安装的拴马铁环至今仍在,可以想见当年崇礼门前车水马龙的富贵气象。传说1935年有个刘将军买下崇礼豪宅后,在花园水池挖到了崇礼当年埋藏的大量珠宝,其价值远远超出了购房款项。
北平沦陷时,崇礼豪宅转归清末名臣张之洞之子张燕卿名下。张燕卿当了大汉奸,出任汉奸组织新民会的副会长。在侵华日酋冈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期间,张燕卿曾将崇礼豪宅中最华丽的一个院子送给冈村宁次居住。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八般武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