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乐驾校招聘府功城县刘氏吧明朝地图

请输入检索词
广西通志(第二轮)
广西地方志期刊
当前单库是 县志
唐代藤州镡津(现藤县藤城)人,生卒年月不详。父李馨,镡津贡士,文林郎。唐太宗贞
观七年(633)进士,为广西第一个进士。累官至交州刺史,有政绩。唐太宗赐其里门为登俊,
同年进士刘从于其里建登俊桥(解放后还存登俊街)。宋孝宗淳熙间入祀乡贤祠。
五代时藤州镡津人,生年月不详。隐于湖南攸县东四十里司空山,常游于楚越间。与诗
人廖融、任鹄、王正己、王元(桂林人)等来往密切,诗多警句。宋僧契嵩评其“颇知王霸大
略,以诗高出流辈,负道守节,不为阿世苟合,而常幅巾布衣,好乘高节,所至闭户自处,
不肯与常人交接”。《五代诗话》载其“寓居攸县司空山,好神仙辟谷累月,雍熙中服药卒”。
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全唐诗外篇》收录其诗三首存世。
(),字仲灵,自号潜子。镡津县(今藤县)宁风乡人。俗姓李。七岁出家,寓
居于县东广法寺,十三岁削发为僧。十九岁游江湘,陟衡庐,游历天下。得法于洞山晓聪禅
师,广读经史,博通内典。北宋庆历年()入苏吴,至浙江钱塘,喜西湖山水,入
灵隐寺为僧。居灵隐永安兰若庵,为禅教云门宗,自称灵隐永安兰若沙门。时天下学士倾慕
韩愈,好尚古文,用传统的伦理学排斥佛教,独尊孔子。契嵩作《原教孝论》、《辅教编》
等,阐明儒佛之道一贯,不能偏倚。以佛教的五戒比附儒家的五常,论述儒佛两家都是教人
为善,有相资善世作用。不少文儒爱其文采,折服其文理,以为佛与儒在教化上不可偏废,
排佛风气渐止。平素与人清谈。终日不倦。居室无长物,向以清廉自许。时有友人与交游,
敬慕其为人,愿相资尊养。不肯,使人致谢:“从吾所好,何必求富而执鞭哉。” (《镡津
文集》陈舜愈《明教大师行业记》) 平素耿介绝俗,不假声色,不苟言笑。凡恶佛者,博引
圣贤经论,古人集录,恳恳言说。苏轼评价曰:“契嵩禅师常嗔.,人未见其笑……”(《宋
人轶事汇编》卷.二十“禅林”)皇v间(),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
综述禅教宗派源流,为研究禅宗历史作出贡献;作《教外别传》,强调禅为教外别传,自立
一说,一反当时佛教一致的常见,在佛教界有很大影响。曾抱其述著游京师,并上书仁宗皇
帝。仁宗嘉览,诏付传法院编次入藏,赐予紫方袍,赐号“明教大师”,以示褒宠。云门宗
宋初便居优势,经他加强发展,达到鼎盛,居各宗之冠。成为高僧,一代宗师,禅宗界有极
高的赞誉。南宋后该宗衰微,渐至湮没。北宋熙宁五年农历六月初四日,卒于杭州灵隐寺。
同月八日,按佛教仪式火化。次月四日安葬在灵隐寺永安院左侧。著作《定祖图》、《嘉v
集》、《治平集》凡百余卷,60余万言,已佚;现有《镡津文集》十九卷首一卷传世。
(),字当世。宋镡津(今藤县)宁风乡人。《宋史?冯京传》载京为湖北江夏
人,《方舆胜览》载宜山人。嘉靖通志载藤州镡津人。“少时在县城西(现邮电局附近)读书,
后随父游湖、湘。乡试、礼闱、廷对皆第一,宰相富弼招为婿。仁宗时拜龙图阁侍制。知扬
州, 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 神宗时擢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后为吕惠卿所倾,罢知亳州
(今安徽亳县)。哲宗即位,拜保宁军节度使知大名府,旋改镇彰德。后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讲,
改宣徽南院使,拜太子少师致仕。为人侍立不倚,志操高洁,不妄谒权贵。中状元时犹未娶,
国戚张尧佐方负势宫掖,欲妻以女,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顷之,宫中
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京笑不视,力辞。知开封府时,数月不诣丞相府,韩琦语弼,
以京为傲, 弼使德见琦, 京曰“公为宰相,从官不妄造请,乃所以为公重,非傲也”。 (
《宋史?冯京传》)
“其为郡守,诸县公事至,即历究之,苟与县牍合而处丽于法者,呼法吏决罪,不以付
狱,报下捷疾,一无壅滞,人服其敏。知成都府,蕃部何丹方寇鸡宗关,闻京兵至,请降。
议者欲荡其巢窟,京请于朝. 为禁侵掠给稼器、粮、饷,使之归。夷人喜,争出犬豕割血受
盟,愿世世为汉蕃。”(《宋史?冯京传》)。哲宗元v九年(1094)病逝。帝亲临府祭,追赠
司徒,谥“文简”。历四朝显官,政务纷繁,西征北守,戎马倥偬,仍奋笔传世,热心著述。
有《潜山文集》 、《奏议三十卷》,均已失散。今见于《三管英灵集》者律诗2首,《新编
醉翁谈录》者七绝1首,《鹤林玉露》8句,《泊宅编》有七绝1首。
宋镡津(今藤县)人,生卒年月不详。父李玉贞,字东山。宋时举人,江西道监察御史,
赠文林郎。自幼警敏,博通经典。宋绍兴五年(1135)举进士,初为秘书郎、兼崇政殿说书。
后历任侍御史、左司谏。曾上书宋帝陈时政十六事,切中时弊。官至国子监祭酒,卒后赠银
光大夫。
宋镡津(今藤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小时博学能文,宋绍兴二十一年(1152)举进士,尝
上书宋帝揭露金人有入寇之志,帝不纳。出知戎城县、后知和州。尝上疏论科举事宜及割弃
唐、邓、海、泗4州与金人言和之弊,累官至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
(),镡津(今藤县)宁风乡人。祖籍广西庆远府南丹,壮族。祖梦显,初为南
丹总目。元至正七年(1347),率兵至藤州镡津宁风乡平黄得宁义举,功升世袭百户,遂于镡
津五隘(后改五屯)居住。至正十三年招四方佃户开垦五隘。祖父广成遂定居落户。明洪武元
年(1368)朱元璋派杨景定广西,檄诸“夷”归化,覃福集所属壮民归顺。四年上书行中书省
参政高杰, 具陈守卫五屯策略,高准其议,遂召壮兵800多人,编附桂林右卫报效。八年升
五屯千户所千户,率其属垦守五屯。十九年,大藤峡瑶民起义,奉命出战,义军前哨刘因初
战获胜,福率军追击,被伏兵箭伤而死。明太祖敕封忠毅武德将军。
() ,字元素,号自如。藤县四十三都莲塘村(今天平镇新马村,明史作广东
东莞人,) 人。明正德元年(1506),其祖袁世详从东莞来粤西贸易..慕莲塘山川之胜,遂受
业建籍。父子鹏,生三子,焕为长,少时在藤县儒学读书。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桂林武试,
名列前茅,四十七年进士。初派工部视政,改授福建邵武知县。为人慷慨有胆略,好谈兵,
以边才自许。时,后金连年入侵边境,明军屡败。天启二年(1622)进京朝觐;御史侯询知其
才,上疏荐举,被破格擢兵部职方主事。当时,明军广宁师溃,廷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单骑
出阅关内外,回朝具陈关上形势,曰:“与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
超擢佥事,监军关外。力主守关外以捍关内。时经略辽东为兵部尚书王在晋,拟于距关八里
筑重城。焕以为非策。后大学士承宗边行,集诸将议战守策略,佥都御史阎鸣泰主张守觉华
岛,焕主张坚守宁远,王在晋及张应吾都说不可。承宗意主崇焕议。天启二年八月,承宗自
请督师,经略辽东军务。焕亲自规划重建宁远城,城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地广三丈,上
宽二丈四尺,依山监海,堡寨林立。自此“商旅辐辏,流移骈集”。成为关外繁华重镇。叔
玉佩任广西平乐府推官,帮助在广西各地招兵6千,并于广东请调水师2千,增强实力。焕遂
升兵备副使,再晋右参政。
六年元月,后金军大举西渡辽河,二十三日包围宁远城。面临大敌,乃召集众守将,刺
血为书,发誓抗敌,翌晨,金兵漫山遍野围攻宁远,城垣被攻坍丈许,亲冒矢石,指挥抵御,
身受重伤。部将劝其自重,厉声曰“区区宁远,中国存亡系之,宁远不守,则数年以后,父
母兄弟皆左G矣”。撕袍裹左臂伤处,战益力,将士奋勇争先,城乃复合,复令用巨炮轰敌,
金军乃退。次日,诱敌深入,设计内外夹攻,金军腹背受敌,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亦负伤,
遂解围而去,叹道:“朕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料今日竟为袁崇焕
所算”。书报朝庭,举朝大喜,擢右佥都御史,玺书奖励。焕曾上言“陛下以关内外分责二
臣,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屯种可入,可渐减海运,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
乘间击瑕以为用。战虽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顾勇猛图敌,敌必仇,
奋众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招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
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惟圣明与廷臣始终之。”帝优旨褒答。
六年,努尔哈赤病逝,遣使吊丧,觇彼虚实。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金军十五万渡辽河,
直犯锦州,尤世禄,祖大寿坚守,皇太极久攻不下,乃移主力袭击宁远。袁亲督各路兵马抗
御,金军伤亡惨重,皇太极乃解围而去,时称宁锦大捷。朝庭论功行赏,增秩赐荫者数百。
焕不仅不叙功,还被魏忠贤诬为锦州危急时按兵不救。不得已,上表乞休回家,回藤县前书
送友人诗云:“欲知肺腑同生死,河用安危问去留。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表明心迹。
崇祯元年(1628),魏忠贤伏诛,遂召还。擢右都御史,视兵部侍郎事。同年四月,为兵
部尚书,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七月.崇祯于平台召见,慰劳备至,咨以方略。
对曰:“方略以具巯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又陈“恢复之计,
不外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之说。法在渐不在骤,在实不在
虚。此臣与诸臣所能为。至用人之人,与为人用之人,皆至尊司其钥,何以任而勿贰,信而
勿疑?盖驭边臣与廷臣异,军中可惊可疑殊多,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搞一言一行之微瑕。
事任既重,为怨日多。诸利于边疆者,驭不利于此身者也。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
以为边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报。”帝优诏答之。赐
尚方宝剑、蟒玉、银币。疏辞不受蟒玉。是月,守宁远湖兵将杨正潮、张思顺等,因四月领
不到兵饷而鼓兵哗变。袁疾驰处理,惩首恶,奖不从变者,军中大定。二年润四月,加太子
太保赐蟒衣、银币、荫锦衣千户。
二年六月,皮岛总兵毛文龙专横跋扈,不受节制。袁亲临劝改,文龙不受。遂公布其违
令事,文龙抗辩。厉色叱之,命去冠带絷缚,文龙犹倔强,即公布其当斩之十二罪,文龙丧
胆不能言,但叩头乞免。即令斩之。
二年十一月,后金军分道由龙井关、大安口等隘口入侵京都,袁即入援京畿,士不传餐,
马不再秣, 两昼夜急行军300余里,赶在金兵之前到达北京都郊外,人马疲惫不堪,请示入
城暂息。崇祯听信谗言,诬其勾引敌军来京,不许入城。不得已,偕众兵将在广渠门、德胜
门一带立栅木、开豪沟布置阵地,亲自披甲督战,拒敌于城外。率军与金军肉搏,金军败逃
于运河畔,被杀数百。相恃数日,后金军不能胜,乃施行反间计,伪言与其“密有成约”,
并故意纵去俘获之明太监,密告于帝。崇祯性多疑,加之魏忠贤余党高捷等欲籍事以翻逆案,
乃上疏诬告崇焕私通后金,引敌进关作城下盟,并擅杀大臣等罪。遂于十二月被缚下狱。时,
各方人事纷纷援救,大学士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上疏营救,不报;辽东总兵祖大寿以官
职及历次所得封赠为其赎罪,朝庭不理;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不报;布衣程本直进
宫为其递上《白冤疏》竟然被杀;御史罗万寿为其申辩,被撤职下狱;关外官兵士民到孙承
宗处哭诉,均愿替死,承宗不敢上报。三年八月十六日被磔于市,其夫人黄氏闻讯于藤县投
江自尽,在辽的家人被流放贵州,在藤县之家口被流放福建。抄其家时“亦无余资”。
清乾隆间()修《明史》,披阅内部档案,被杀于反间计之冤屈遂大白于天下。
清梁章钜所辑《三管英灵集》录袁存诗66首。民国张江载所辑《袁督师遗事遗稿汇辑》存遗
文13篇诗12首。
( ?―― 1850),九都赤水(今赤水乡)岭尾村人,清代会党“广义堂”领袖。
道光七至二十四年(),连年遭受水、旱、风和虫灾、粮食歉收,苛税重赋,
生活陷入困境。 官迫民反,邓聚集100多人在赤水附近运岭顶立寨,提出“反清劫富济贫”
的口号。同治《藤县志》载:“道光二十五年,土匪首邓立奇倡乱,自称平地王,钟敏和自
称高山王,在赤水圩各竖旗聚党,劫抢苍藤河面往来船只,始而乘夜截抢,继而白昼横行,
以后贼风日甚一日, 官兵不能擒制。 ”经常与钟敏和部联合行动,同治《苍梧县志》载:
“道光二十九年,钟敏和、邓立奇各聚数百人,窜扰思德、安平、平政、多贤各乡。”民间
相传,他们劫豪富济贫民,不骚扰民众。三十年九月,邓立奇率义军在南附近的均平岭与清
千总黄锦标率领的官兵及古祀八都团长施及道和南十都团长欧华国的地主武装展开激战,战
败被俘,在梧州被杀害。
(?――1857),九都赤水(今赤水乡)上赤村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揭竿起义,自称
高山王,提出“劫富豪、济贫民、抗清庭”的口号。起义队伍约法三章:耕牛不准抢,结婚
的不准抢, 死人的不准抢。参加者200多人。吸取历代对抗朝廷必遭镇压的教训,为避免殃
及乡亲,选择在赤水圩隔江对面交椅山立寨,建寨时许多农民自动帮助担砖运瓦,筑营房。
来援者每人赏猪肉2斤。 逢年过节,提前回赤水圩施济,夜间到贫困家庭将钱从门缝投入。
赌场人多影响大,是宣传劫富济贫的好场所,常借参与赌博进行宣传:“半穷不一W(盖)头
睡,大富人家少(欠)我钱,单身子弟跟我去,百钱升米忧天。(山歌)输钱照付,赢钱不要,
以赌兼施济,有求借的,让随手从钱袋抓一把,不计较数量,还钱不限时间。现在赤水一带
还流传“杀人放火大头哥(指某匪首),劫富济贫钟敏和”民歌。民间流传义军劫马江巨富邱
熹栋后,下抚河入京南观音冲马军山驻扎了一段时间。曾多次表演武术给群众观看。后来转
到倒水乡武伦的黄羌顶驻扎,临走时烧掉不便带走的细软衣物,村民提出“送给我们吧,
好衣服烧毁可惜。”钟说:“不能给你们,给你们穿,人家就会以为是你们抢来的,连累你
们,要就给你们每人一把钱。打开银袋,来人各分一把,分了几麻袋的白银。经常与邓立奇
队伍配合,在藤县苍梧一带活动。官府悬赏捉拿,一次理发,发现理发匠心慌手震,详问其
故,店主道出悬赏事,因感钟劫富济贫而不忍下手。留下白银20两离去。数次击败或避开官
兵的围攻。三十年在琅南均平岭与官兵地方团练战斗。邓立奇被俘牺牲后不久,钟受清军的
招安。咸丰七年(1857):陈开、区润率大成国军围攻梧州城,城中粮尽。相传钟曾两次偷运
粮食援梧,第一次用瓦埕盛米,吊于竹筏底下,从水路偷运,被围城军发现。第二次从陆路
偷运至大离口(梧州郊区),被围城军追赶,逃脱回山寨后,义军怒其偷运粮食援清军而将其
杀死。家不置田产,家产仅有一件长衫。
(),原名丕成,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西岸村人。先祖陈垧自粤东移居
粤西浔州府平南县鹏化里水均村。不久移居藤邑大黎里花洲村暂住。康熙十八年(1680)择居
大黎圩北五里黄婆村。十三世祖陈文毓(玉成曾祖父)再西迁数百米,移凤岭脚西岸村定居。
父陈绍礼,又名朝礼,母姚氏,幼年父母双亡,并无兄弟。由祖父陈拔兰,祖母江氏抚养,
曾入“蒙馆”读书,后因家境不济,十岁给人放牛,白天常与李秀成、陆顺德放牛于黑石顶、
金鸡岭,勇攀藤跃涧,舞枪弄棒,飞石击物,晚上聚集到国安村,跟浙江拳师“铜铁棍”练
武。12岁在大黎参加拜上帝会。据传,一次邻人茅房失火,村人闻惊趋未及,他右竿左刀飞
登屋顶,瞬将烧着的茅编挟以俱下,众至睹灾状,叹曰:“神人”。洪秀全闻知,爱其忠勇,
赐名玉成。
清咸丰元年(1851)八月,肖朝贵、罗大纲率太平军攻打永安州(今蒙山县城),途经大黎
驻扎5天。 玉成即随叔父等28人投奔义军为罗大纲之近侍充向导,编入童子军。后随军出广
西,攻占湖南,屡立战功。太平天国癸好三年二月(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建都南京,升左四
军正粮圣典,职同监军。
四年春, 随国宗韦俊西征。五月,奉命率队援攻武昌,亲率200壮士乘夜缒城,摇旗高
呼:太平军登城了,清数千守军闻声惊散狂奔,遂克武昌,后升殿右十八指挥,旋升为三十
检点。是年冬奉命由北岸渡江,助太平军守将林启容固守九江。曾国藩督湘军李续宾主力扑
击九江。幻想一战而“肃清江面,直捣金陵”。玉成面对强敌,以逸待劳,英勇反击。与石
达开、罗大纲部队杀得湘军“日夜戒备,不敢安枕”。九江战役胜利后,玉成继续挥戈西征,
乘胜攻克湖北黄梅、广济、蕲州、黄州(黄岗),再克武昌。并进占德安、云梦、随州,大败
西安副都统常亮,杀毙西安将军扎拉芬。次年七月大败固原提督张广顺等,攻破清营垒40座,
救援了庐州,以战功提为冬官正丞相。
六年一月,江苏巡抚吉尔抗阿谋夺镇江。在燕王秦日纲的率领下,和地官副丞相李秀成
等共解镇江之危。时城围数重,内外不通,陈率精兵亲驾小舟冲破清围,夜渡瓜州,与守将
吴如孝取得联系,内外夹攻清营,破清营垒16座,三月二十六日解镇江之围,率军乘胜追击
至九华山,连夜渡江,进逼围困瓜州的江北大营;杨州土桥大战,清军溃败,清将托明阿逃
奔三汊河; 二十八日,三汊河再战,大败清军;二十九日克复扬州,共破清营寨120多座,
攻破江北大营。四月二十五日吉尔抗阿以洋枪自杀。
五月八日率师至天京外围燕子矶一带,夹攻江南大营。于龙化门、仙鹤门等附近与清军
激战连日,破孝陵卫满、汉营寨20多座,江南大营被摧毁。
七月,天京杨、韦内讧。十月石达开回朝秉政,次年五月领兵西走。朝中空虚,陈玉成
七年九月授右正掌率,进爵成天豫,掌握朝政,与李秀成、李世贤共主军事。
八年五月上旬,主持枞阳军事会议,商讨共解京围。八月十七日与李秀成部会师滁洲乌
衣, 合击清军德兴阿、胜保部,歼敌40000多人。次日率部追击,于江浦县西北20里的小店
一带,破江南大营冯子材5000援兵,进占浦口,与李秀成合击江北大营,歼敌万余。德兴阿
“愁急交攻, 彻夜呻吟”溃退100多里,逃往扬州,二次攻破江北大营。同年七月,天国重
建五军主将制,玉成被封为前军主将。十月,攻陷六合。击毙清道员温绍原等。
趁天国主力移师苏北战场之际,湖北巡抚胡林翼命多隆阿、鲍超由宿松进逼安庆,浙江
布政李续宾由英山进攻太湖,并围困三河。一月之间,连陷安庆外围重镇潜山、桐城、舒城
等地。三河乃水陆交通要冲,为金陵之粮道,扼庐州之咽喉。三河被围,安庆告急,玉成率
军驰援,并启奏天王调李秀成部合击。九月三十日率部赶到白石山金牛镇,包抄三河后方,
断李续宾后路。十月七日在金牛镇与李续宾部展开激战。李秀成从白石山赶来助战,守将吴
定规从城内出击,三路配合作战,歼湘军精锐6000人,李续宾大败,退路断绝,上吊自杀,
其副手曾国华等被击毙。三河战役胜利,乘胜克复桐城诸镇,上游局势由衰转盛。后安徽巡
抚李孟群进庐州,即回师庐州。九年一月二十九日率部攻占六安,进击庐州西面官亭的李孟
群大营,歼敌1300多人,活捉李孟群,阵斩庐州同知张湘甲。二月十九日,再败胜保于庐州
护城,斩南阳总兵柏山。五月洪秀全晋封其为英王,赐八方金印,提掌天朝九门羽林军。
九年十二月,奉诏配合李秀成二解京围。次年二月间,亲率前军主将吴如孝等由皖西经
庐州、全椒攻打滁州,三月从全椒南下,由东、西梁山渡江,自江宁镇插向板桥、头关、善
桥一带。三月二十三日,二解京围大战开始,是夜大雨,两昼夜不停,率军冒雨渡江。二十
六日清晨,首破清军筑于天京西南之长壕,城内将士主动出击,连抛火罐于清阵,火药轰发,
军营大乱,破清营50多座,歼敌数万人。当夜三更,破城东小水关附近的清营。围困天京长
达2年4个月之久的江南大营遂破。
七月中旬,挥师南下,直迫杭州之卖鱼桥。八月中旬,攻占安徽广德后,率军驰援嘉兴。
九月上旬, 到嘉兴与李世贤合兵一处,血战5个昼夜,击伤清将张玉良,大败清军,嘉兴解
围。当月至苏州与忠王李秀成会商大局。八月二十一日。率北路军自天京渡江北上。八月三
十日驰援被困于安庆的捻军,汇聚10万之众。次年一月,进攻安庆重要门户――枞阳,未遂。
月底,督师西进,克复霍山、英山,乘胜挺进湖北,连破蕲水、黄州(今黄岗)。七月二十六
日安庆陷落,转进庐州期待“广招兵马”,早复皖省。十二年,被州练首苗沛霖骗至寿州被
俘。时苗不敢面见,令其侄“迎接”。英王对苗侄大声斥责:“你叔真是无赖小人,墙头一
棵草,风吹两面倒;龙胜帮龙,虎胜帮虎;将来连一贼名也落不着;本总裁只可杀,不可辱,
看你如何发落。”同年四月九日被苗押解至颖州清营。胜保劝降,玉成严加痛斥:“吾自投
罗网,岂你之力?吾今日死,苗贼明日亡耳!尔尤记合肥官亭,尔骑兵一万,与吾战后,有一
存者乎? ”胜保默然。劝之降。凛然曰:“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太平天国壬戌十
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同治元年五月八日,),被清将僧格林沁杀害于河南延津。
(.8.7),原名以文,又名守成、寿成。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新旺村人。
父世高, 大黎垌庙旁苏姓地主之佃户。母陆氏,弟明成,舅父陆均平为塾师。8~10岁随舅
父读书。青年时期喜欢习武,爱读《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水浒传》等书。“孤
寒无食,靠种地耕山,帮工就食”。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在大黎参加拜上帝会,咸丰元年七月(1851.8)举家参加进军永安
州途经大黎的太平军。在攻克永安、长沙、九江、安庆诸地战斗屡立战功。太平天国癸好三
年二月十四日,(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建都南京,在春官丞相胡以晃军中,由杨秀清保举,擢
为右四军帅,守太平门外军营。七月调右四监军,守凤义门高桥。次年,胡以晃克庐州,奉
调镇守庐州,升为二十指挥。太平天国甲寅四年至乙荣五年间(),镇守安徽太平
府和州等地,任殿右二十一检点。六年二月与冬官丞相陈玉成、春官丞相涂镇兴、夏官副丞
相陈仕章、由燕王秦日纲率领,首次救镇江。亲率精兵3000,乘夜越过汤头岔河,与先期进
入镇江的陈玉成和守城的吴如孝前后夹击清军,摧毁清军营垒16座,遂解镇江之围。尔后立
刻投入解京围战斗,配合石达开部破江南大营。五月十一日黎明,自燕子矶出兵尧化门、仙
鹤门附近驻扎,配合石达开、秦日纲、陈玉成部向清军展开进攻,杨秀清等从城里策应,破
清营20余座, 清军全线败溃,经营3年之久的清军江南大营全部瓦解。与陈玉成部乘胜合击
克复句容,攻克丹阳。
太平天国内讧后,清军和春与张国梁部再困镇江,福建提督秦定三率军攻桐城。李率部
从桐城杀出,与驰援之陈玉成部前后夹击,大败清军。乘胜克复舒城、六安、霍邱、霍山,
摧毁清军大小营垒100多座,打破了清军对桐城的围攻。时为地官正丞相合天侯。
七年四月,石达开率军离开天京西走后,李被授为副掌率。为了扭转当时局势,曾犯颜
直谏。主张:择才而用,定制恤民;申严法令,肃正朝纲,明正赏罚,依古制而惠四方,礼
而恤下,宽刑以待四方;轻世人粮税;仍重用翼王,不用安福王。触怒天王,被罢去官职。
后经合朝文武请求才复职务,安福二王爵位遂被削。
七年十一月二十日,镇江失陷,年底,清江南大营第二次围困天京。时被命为后军主将。
次年八月初,和陈玉成在安徽乌衣大败清将德兴阿部,歼敌4000余人。八月十八日,在浦口
附近之小店击败清总兵冯子材所部,歼敌5000余人,并直下浦口,击破江北大营。是年十月
八日,与陈玉成在安徽三河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部6000余人,李续宾战败自缢而死。
三河战役后,率兵进驻安徽黄山。九年,与陈玉成合击太平军叛将薛之元、李昭寿部,
破清军营垒60多座.击败清总兵张玉良,击毙清湖北提督周天培,解浦口之危。
是年春,天王族弟洪仁\从香港抵天京。旋总理全朝政事。天朝诸将不服,降将李昭寿
(李秀成旧部)乘机劝其投降清军,他忠贞不二,多次打退清军进攻,天王下诏封其为忠王,
用黄缎亲书“万古忠义”四字相赠。
九年十二月下旬,主持芜湖军事会议,决定奇袭杭州,回救天京。十年正月初二. 率军
入浙,二月初九攻破杭州,十四日撤退,三月初二日攻克建平,以五路大军内外夹击解京围
顷刻间得胜门至江边一带官兵营垒全部被攻陷,毙敌数万人。三月二十七日,第二次摧毁江
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天京军事会议后,率部攻克苏州并建立苏福省,乘胜进攻上海,在清浦大败华尔洋枪队,
歼敌数百人,缴获洋枪2000余支,大炮百余门,船只数百条,进军上海郊区的徐家汇。
十一年三月连克吉安、瑞州,黄州府。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再破杭州城。然后向上海
进攻,连克太仓、嘉定,围攻松江,在太仓破清营30余座。得大炮洋枪不计其数,在嘉定连
克大小营寨130余座。 十二年奉天王命,把苏州军务交给各将领管理,率领十三王及十万太
平军回天京解救京围。九月初二(同治元年润八月二十,)至十月十五日连续进攻曾国藩营40
余天,未能攻破,转而进兵北岸,也未能取得战果。遂从前线赶回天京,向天王提出让城别
走,未被接纳。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天王病逝,二十四日幼主嗣位。六月六日,天京陷落,护
幼主突围,因让马给幼主,遂被捕。二十五日酉时被杀害于南京。
(?――1864),又名得才。五十八都大黎里(今大黎镇)上巷村人。父国风,母黄氏,
兄弟四人,大哥德贵、三弟德源、四弟德凤(即松王陈德凤)。英王陈玉成之宗兄。
童年时,曾在大黎里国安村私塾读书,不久因家贫辍学务农。咸丰元年闰八月(1851.9)
与陈德凤、李秀成、陈玉成等参加北上永安途经大黎的太平军,一直跟随陈玉成征战。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四月(咸丰十年润三月),清钦差大臣袁甲三督军攻定远,围太平军张
洛行部于城中,四月十二日德才自庐州挥师定远,进援洛行,大败袁甲三,以功晋升天安。
次年五月与陈志广、高玉成等,在上派河一带大败清庐州团练周盛传军,毙千总郭传发。八
月,晋升为扶王。
十一年十二月与遵王赖文光等率兵北代,进河南,攻汝城、南阳、入陕西. 克山阳,占
镇安,进逼西安省城,因英王在庐州受阻回援。
十二年二月(同治二年一月1863.3),率部与捻军会合,攻克陕西汉中府。次年十二月二
十九日(),兵分三路东下,挥师经河南、湖北,回师援救天京。天京陷后.仍为复
国而奋斗。曾屡败清军,一度进逼汉口,使清室大为震惊,清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往皖鄂边
界防堵。所部在安徽霍山被僧格林沁所败。陈宁死不屈,服毒自尽。
(.8.23) ,五十八都大黎里新旺村人。父李日高,母蒙氏以种田、开山、伐
木、烧炭为业,兼业屠猪宰羊。无兄妹。从小随父下地干活,有时背上屠宰工具,走乡串户
做帮手。父亲去世后,与母亲相依为命。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幸得堂兄李秀成一家极
力扶持,还经常教他读书识字习武。
太平军经过大黎山区时。世贤烧了茅草屋,与堂兄李秀成、伙伴陈玉成等投奔太平军,
编在罗大纲的先锋队。攻克永安城,首次立功。
天京韦、杨内讧事件后,授侍天福。太平天国戊午八年(咸丰八年)任左军主将。从此,
成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的军事将领之一。当年八月安徽枞阳军事会议后,与陈玉成两军攻克
庐州府,乘胜追击,在浦口大败德兴阿,毙敌万余人,二破江北大营。后率部继续向江南进
击。占泾县、宜城和江苏漂水。十一月,回师宁国,在湾b镇打败清军,阵斩督办宁国府军
务的邓绍良。太平天国已未九年十二月中旬,与李秀成率领吴定彩、陈炳文、谭绍光、陈坤
书、李尚扬诸将由六合渡江,外出调救兵。次年正月初二日,离开芜湖,向杭州进军,连破
广得、安吉、长兴等县,攻克湖州。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咸丰十年),安徽建平军事会议后,
率部与李秀成直插天京附近的淳化镇,击败张国梁部。江南大营既破,天京解围。被封为侍
王雄千岁,爵称“天朝九门御林军忠正京卫军侍王”。时年26岁。
十年九月,第二次西征. 与杨辅清攻克安徽宁国府,毙清提督周天受,在皖南,击败曾
国藩的湘军,击毙湘军副将叶小鹤,乘胜攻克休宁、严州,斩通水镇总兵刘季三。后与李秀
成、黄文金、刘官芳等围攻曾国藩祁门大营。
十一年秋,奉命由江西入浙,统领全省军事。率部向浙江西部、南部推进,克台州、黄
岩、太平、宁海等城市。是年冬,又挥师东进。十月廿九日攻占宁波。
次年奉命挥师回援天京。十四年六月六日天京陷落,率部越梅岭,攻南雄,入闽占漳州。
图复国大业。终因孤军无援,败于永定。尔后奔广东镇平(今蕉岭)汪海洋军营。汪惧永定之
役不援和擅杀王宗之罪,于次年七月十日深夜乘李睡熟时将其刺死。
(?――) ,五十八都大黎里古制村人。父汝深,有伯父二,胞兄、堂兄十三
人,顺德排十四,体状魁梧,熟水性,善驾舟船。与李秀成有血表关系,素有往来。清道光
二十九年(1849) 前后,洪秀全在桂平、平南等地密谋起义。陆即跟随罗大纲在桂平大湟江
口劫截清朝税饷,为起义筹集经费。次年,参加平南胡以晃的八垌起义,掩护洪秀全从平南
鹏化山花洲村突围上桂平金田。成丰元年(1851)金田起义爆发,为肖朝贵率领的陆路军当向
导。太平军攻克永安州后,在罗大纲营任两司马,统率25人。以后随罗大纲、赖汉英率领的
水路军沿江东下,连克九江、安庆。太平军定都南京后,随罗大纲继续东进,攻占镇江。太
平天国乙荣五年(咸丰五年) 秋,罗大纲在芜湖战斗中牺牲,陆隶于李秀成部。次年1月,随
李秀成解镇江之危,并攻打江北大营。五月,参与围攻江南大营,天京解围后,升为指挥。
安徽枞阳高级将领会后,率军随秀成到全椒整队,然后与陈玉成部会师于安徽乌衣,会
攻清军德兴阿、胜保部,歼灭清军数千。芜湖会议后,随李秀成奇袭杭州,过青弋江,攻取
宁国、广德。尔后疾驰回师,与各路大军配合突袭围困天京之敌。以功获赐爵认天安、升宿
卫大佐将。 后与李秀成引兵合击青浦之敌,杀洋枪队600多人,缴获洋枪2000支、大炮10多
门,舟只数百条,陆被提升为主将。
十年冬,随李秀成第二次西征。次年春,随军进击浙江常山,围攻江西广丰、广信,进
占樟树镇,随后攻克吉安、瑞州、黄州等地。九月作为领军主将,与李容春、李容发等率军
从临蒲向绍兴进发,连克肖山、诸暨后,继克绍兴府。以功封来王。
十二年七月率所部进援天京。参加了历时46天的解围战斗,后又随忠王远征皖北,进援
苏杭,克敌立功。
天京沦陷后,与世贤等组织长江南岸的太平军,坚持在赣、闽、粤三省之间的边境地区
继续坚持战斗将近两年。曾先后攻占福建的漳州、龙岩、广东的南雄、镇平,江西的龙南、
定南等地。
同治五年八月(1866.9),到广东长乐(今五华)时,被叛徒林政杨所执,在广州英勇就义。
() ,字略徘亵常趾咆成剑砟旰琶土晟饺恕N逖F厢登俊坊(今藤城
镇)人。
时学七岁能吟咏,道光二十六年(1946)丙午科举人,候选内阁中书。壮年时潜心述著,
著《游瑶日记》、《龚浔游记》、《羊城游录》。中晚年著《墨子刊误》、《爻山笔话》、
《镡津忠义录》、《镡津考古录》、《宝墨楼诗》、《楹联》、《渔樵耕读自娱图》等作品。
在《爻山笔话》中考证晋代永平郡治安沂县在县北江而不在县南、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两次经
过藤州具体日期、宋代诗人黄山谷实未到藤,纠正了同治《藤县志》记载的错误。曾捐款兴
办地方教育事业,并主讲“藤州书院”和“经古书院”。
(),字学羲,号少芝。四十六都罗龙里和平圩(现和平镇和平圩)人。父儒藩,
曾为县吏,后去职行医,生二子,鲁膳判械诙S啄旮覆」剩缸酉嘁牢杭揖城迤叮
无钱读书,邻居何云程在乡开馆办学,免费收其入学。十八岁中秀才。清光绪十一年(1885)
为举人。十六年中二甲第十九名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通经史,能文,善诗对,擅书
画,有梅竹等水墨画多幅存世,醉心家乡建设,创办义学,创建“财神阁”墟场。
十八年,由翰林院出任贵州省瓮安县知县,后兼署平越知州。瓮安偏僻,交通闭塞,经
济文化落后,到任即立章程鼓励农耕,设计并教人制作水车,发展生产。利用当地原有的花
竹书院,设教讲学,引导民众立志读书。时城内有个淫僧,生性恶劣,动辄打人,妇女受其
奸污者20余人,群众敢怒不敢言。王派人侦察取证。根据群众要求,依罪处斩。
在瓮安为官七八年,清正廉明,政绩优异,受巡抚翟鸿基、布政使曹鸿勋荐保朝廷加以
褒奖。
廿六年,在任内病故。有《抱瓮吟》刊行存世。
次子畅云,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为会员,民国元年在藤城被韦文林杀害。
(~) ,号养轩,别字养仙。南乡杨村人。父受斋。兄弟九人,仙石
居长,幼年曾跟乡前辈陈竹香秀才读书,弱冠,喜读列传小说,好以诗联与社会人士应酬。
常向师友表示:“人生自古谁无欲,我为诗文嗜好多”。后考取郡庠生、补廪生。
光绪三十一年三月(1905.5),经考试公选,留学于日本弘文速成师范理化科。同年八月
二十七日,经容县留日同学封濯吾介绍,参加同盟会。
三十三年毕业回国,在家乡创办杨村一新两等小学堂。不久,便承县绅选为县劝学所劝
学员,后兼任总董。宣统元年(1909)到龙州实验学校任理化教员,半年后回县,历任高等小
学教员。民国元年(日,从梧州乘船回藤县,准备整肃县内政务,惨遭韦文林杀害。
其子陈长于民国25年编辑其生前散文、诗词随笔等文稿《陈养仙先生遗稿》刊行存世。
(.3),号宝树。大任里(今平福乡)丹竹村人。少年,随平南武林进士朱羲晋
在太平圩义学读书。受维新思潮影响,又得姨襟卢星海资助,约于光绪末年东渡日本,入经
纬学校警务科读书,其间加入孙中山组建的同盟会。一年卒业回国,在广州消防队供职,旋
升队长,官至候补巡检。得广西督军谭浩明引荐,转任都督府顾问。
辛亥革命后,追随广西都督陆荣廷。民国元年(1912)春任藤县行政官。时各地会党兴起,
聚众拜会,盗贼乘机横行,社会动荡,到任之日,会党首领苏小舟头披红巾,骑马冲入县署,
开监狱,放犯人;同日下午,又一会党首领龙明顺在县署大堂内榕树下设坛拜会,聚众数百
人。翌日,会党聚众围攻古祀村、头村富户。即电请陆派兵“平乱”。陆命防营管带黄玉珍
率兵相助。黄到县次日,定计由管带苏永昌宴请会党首领苏义记,于送别时加以杀害。同时
围城搜捕会党分子,杀百余人。继而出兵围攻泗培河和古齐塘,杀害近千人。旋又搜捕各乡
村,杀害不少人。官兵乘机行劫,焚烧房屋。
梧州征集所藤县籍的革命党人闻讯,不胜愤慨。屡电韦、黄加以劝阻,皆无效。遂集会
于梧州中学堂,请求梧州军政分府官员黄榜标撤韦;并荐唐坤培接任,派同盟会会员黄子庄、
王畅云、陈仙石、石彰臣、唐冠三等协理。黄榜标佯诺,密电藤县韦、黄严阵以待。当黄子
庄等数十人乘船至藤城角嘴时,突遭袭击,伤亡过半。黄子庄有幸逃脱,陈仙石、王畅云、
唐冠三受伤后被捕,次日凌晨被杀害;同日,革命党人石品元、王幼毅、陆瑞阶、黄少珊等
人未悉事败,接踵来县,与到县城庆贺新行政官上任的思礼洲唐姓数人一同遇害。
韦与黄子庄、陈仙石曾结拜为兄弟,困难时,王畅云曾解囊相助。事件发生后,同盟会
革命党人纷纷向北伐军总司令部后方办事处主任朱执信控告,鉴于事情重大,朱转报临时大
总统孙中山。 孙下令查办。 然南北议和,军阀专权,此事被搁置。同年韦离藤,继任永安
(今蒙山)、邕宁知事、南宁警察厅长、镇南关监督、镇南边道尹。
5年袁世凯许陆以高官, 诱陆效忠,陆徨未决。韦与陆的高参林竹筠劝陆顺应潮流,
举戈向应讨袁。 8年失官回里。10年陆荣廷倒台,被害者家属联名上书控告。次年三月广西
省政府命令藤县县长何宗羲办理。韦遂被抄家。其本人被拘押送县,至太平镇拘留全权铺时,
被受害者家属王畅云妻以剪刀刺伤,当天乘船押至和平圩附近,忽夺兵士之刀自刎,死前泣
曰:“吾无面目见畅云于地下矣”
() ,原名允恭.别号希尧。藤城镇西厚街人。父廷生,致力于教育,乐群深
受熏陶
弱冠之年随父赴广东广雅书院自修。院长朱义乌一见器重。不久,其父病殁。特准留院
肄业。九年学成而归,适清廷废八股,改试策论,应试,列经古第一。
光绪戊戍政变后,为振兴学务,邑中选拔人才留学日本,入日本大森体育会。逾年返乡。
任藤县中学堂体操兼历史教员。不久,邑人选充学务公所总董,兼长光华小学。
宣统二年(1910),应聘为长洲广西官立蚕业学堂史地教员。时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被省视学誉为广西四大教育家(苏乐群、于式枚、唐景崇、蒋继尹)之一。此后,各校争先订
聘, 由长洲而梧州, 历任苍梧县立师范讲习所、省立一师、省立二中、省立第一女子师范
(梧州)史地教员,时达16年,民国17年(1928)以疾病请辞,广西教育厅给养老金约千元,以
视优异,次年3月病逝。
(),字鼎三,别字颖南。十五都(同心乡)同心村人。自幼师从塾师伯父周兴
云先生。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到县城三厢学堂读书(相当于高小)。三十一年求学于广东虎
门陆军学堂。后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毕业,次年公费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政治专
业。在日期间,结识了孙中山。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断绝留学经费供给。幸得本县同
乡林孟南同学支持,能继续留学日本。
三年毕业回国。武昌起义前夕,出任广东省第九独立团团长,民国5年(1916) 配合蔡锷
北伐讨袁。
14年任南宁警备区司令兼藤县县长. 当时,藤县匪患严重,社会混乱,人民受苦。到任
后电请广西省政府派一个步兵师到糯垌等地清匪一个月,剿平有2000多人1500余枪的雷孟元
匪部。盘踞同心、南等地的陈三婆(陈亚吉)、龙秀华、周汝日等匪首,慑于清剿声势,经宣
传教育后愿意解散匪徒,改邪归正,境内一度安静,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15年,担任白崇禧所属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第二师参谋长兼第六旅旅长,参加国民革
命军北伐,进京据守南苑一带。17年回广西助白崇禧反蒋,途中遇刺重伤,送香港协和医院
医治。18年在医院病逝。
(),原名成立,号树材。大黎乡(今大黎镇)平安那兰村人。父文林,母陈氏。
5岁丧母。 承立为独子,青少年热衷科举,屡试未获功名,依例以俊秀报捐监生。光绪十三
年(1887) 腊月采买松苗廿余万株,雇工在村西5里古河冲二千多亩荒山栽种,次年春夏复播
松籽数斗,冬季补种松苗,共用一千余工日,栽松苗60多万株。俟后,逐年开辟防火线,铲
除杂草,至三十年成材利用者10余万株。开凿一条宽7尺、长4里的坦平水渠,造木船数个,
每船可载约400斤, 可一人撑运至河边,减轻人工运木的劳苦。三十一至三十四年间伐后,
补种松苗数万株。三十四年,梧州知府李开到大黎办理地方团务获悉,信示藤县知事陈思勘
实上奏。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三日()清廷依照《奖励林业照章颁给商勋章程》奖给三
等商勋, 赏加四品顶戴, 发正副三等银质商勋各1件。 四品执照1道,奖谕1封。民国四年
(1915)在砍去松树处改植梨、树苗,营林不息。常说:“种树造林,既当代得益,又惠福
子孙,何乐而不为。”晚年召集子孙训示:“财源始于林业,这个根本不能忘记。清末民初
地方混乱,办理团务。光绪三十一年郭提倡联团防御,遂任大黎团务分局局董。民国元年,
广西都督陆荣廷临县境清乡,郭多次解匪于陆营,获陆奖谕,赏给红利及九响毛瑟枪12支。
绥靖地方有功,陆拟委任陆川县知事。郭自认命中有官无印,无意为官,以家务难离为辞不
任而滞留乡里。曾有里人偷伐林木,被看林人捉拿当罚,郭以邻里需相帮加以抚慰,赠给已
偷砍的木材,说:如急需木材,请不要介意,可以随时来禀告,一定帮忙。”言辞恳切,以
宽柔得人心。村人素不圈猪,践踏庄稼,召众人约定说:“明日始谁不圈猪,众人可以捕猪
宰杀分肉。”次日故意放自家猪仔残害庄稼,众追捕至家,不敢宰猪。自呼说:“约人人平
等,不罚我哪能服众”让众人即宰猪分肉,圈猪遂自行。常为乡人排解纷争,遇事善劝谕,
和睦乡里。晚年四世同堂,一家62口和睦相处,里人奉为家庭教育楷模。民国24年五六月间,
乡集其嘉言懿行,呈请省府褒扬,同年9月,广西省政府赠“天佑明德”匾字一束,饬合县、
区制匾转给悬挂,以示褒扬。25年病逝于故里。
(),字文伟,号民伟,又号经。岭景乡篁村人。父在川,三子,经居次。
光绪四年(1878),在村受启蒙教育。12岁,跟秀才申仅绪读书。后中秀才。二十七年举
人。 三十一年春被选派日本政法大学速成科政治部读书,同年8月20日,由同学刘崛介绍加
入同盟会。三十二年春,回家乡创办“积光女子小学。”此乃县内第一所女子学堂,招收女
学生20多名。同时改村中的镇澜庙为镇澜学堂,招收藤县、容县、平南3县100多名学生。三
十三年,任梧州私立国民学堂教员。同胡汉民、陈祖虞、陆庆廷等人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三
十四年任桂林优级师范法制教员。宣统元年(日广西咨议局成立,被推举为咨议
局议员,兼任广西同盟会支部咨议局分部长。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参与促进广西独
立,脱离清廷统治的活动。民国元年(1912)1月任参议院议员兼铨叙局局长。2年被选为国会
议员。10月16日,出席北平的国会选举总统。谢绝袁氏十万贿金,拒不投票,愤然奔至津沪,
撰文揭露袁世凯的行径。 12年10月5日国会选举总统,10月4日拒绝曹锟10.50万元支票的贿
赂,“大选”当天愤然乘车回桂,拒绝投票。16年被选为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同年
5月1日任梧州市政委员会委员长;9月,市政委员会改为市政府,为首任梧州市长。18年5月
离任回乡。民国32年。病逝于家中。有《书法指南》行世。
(),名树奇,号寿松,南乡南村人。少年时参加科举,榜中廪生。光绪三十
一年(1905) 留学日本,进明治大学经纬学校警务科。在日加入同盟会。3年后学成归国,受
聘为厦门市警察局高级警官,时29岁。任职年余,改任广西罗城县县长。后任广东省长公署
秘书、平远县县长,复任广东省长公署秘书。民国10年(1921) 任藤县县长。未及1年,应李
济深约,任西江善后督办公署秘书长,至善后督办公署撤销。16~17年间旋赴柳州,任伍廷
飚师部秘书兼军法处处长。18年后,伍廷飚部队调防离柳,应北流县长石维琼及钟山县长伍
展明之邀,先后担任两县政府秘书长。抗日战争初期,时局混乱,返故里南村。30年任藤县
参议会副议长。33年因胃出血病逝于任内。长于书法,柳州、梧州等市有题字刻于石。
(),字演存。藤城五F厢(今大东街)人。父照南,生三子,荣居长。
幼时在藤城私塾和三厢学堂读书,考入梧州中学堂。民国3年(1914年) 考入国立北京大
学预科第一部英文乙班,4年撰成《中国境界变迁大势考》,翌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6年
毕业。是年秋入文科哲学门,7年7月,与同班同学徐彦之、康白情、朱自清等先后加入由王
光祈等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出版《少年中国月刊》为编辑。前四期由苏甲荣以私人名义发
行,五期起归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9年4月王光祈赴德国留学,甲荣任编辑至次年2月。9月
6日毕业,在校还创立平地学说。并自制仪器,发表演讲予以说明。
在国立北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秘书和助教。国民革命军北伐时,任某军部秘书长,后
任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农民部秘书、内政部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委员、国立武汉大学地理
系教授。因揭露日本侵略行径,绘制《各国在华交通侵略图》、《日本侵略我东北地图》、
《暴日侵略热河、河北图》、《日本侵略滦河图》、《东三省全图》、《上海战区地图》等
抗日地图. 有的附以日寇罪恶说明,有的有暗示日军动向,为日寇所忌,遭日本宪兵注意。
33年7月11 在上海辣斐德路颖村11号寓中被捕, 遭各种毒刑,因伤致病。35年1月去世。主
要著述有《史学概要》(与他人合编,亚新地舆学社出版),及其日新出版社之《三万里海程
见闻录》、《最新世界现势地图》、《中华省市地方分图》、《最新中华地圈挂图》等作品。
(~),又名敬明,号云飞。南安乡东震村(P州)人。父品元,号彰
臣。
幼年在村私塾读书,约于宣统元年(1909)考入梧州中学堂。在校参加同盟会。民国元年
(1912)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次年秋毕业,到广西陆军第一师见习,升少尉、中尉连副。
护法战争期间,宣州作战有功,晋上尉连长。14年晋第六师参谋长。14~20年先后任柳州广
西督办行署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直属第二团团长、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处长
及运输司令、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师师长,兼柳庆警备司令等职。22年任广西梧州区中将民
团指挥官兼梧州行政监督。24年任第四集团军驻梧州办事处主任,次年调任玉林警备司令。
是年冬, 入中央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期满后任第五战区兵站总监。27年8月,调任该战区
司令长官部中将副官处长。次年6月更调军务处长。29年复任兵站总监。34年4月,晋升军委
会后方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日本投降后,奉派飞往越南受降。36年秋,当选为国民代表
大会代表。
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15年捐资筹办P州小学。 23~24年间,接办梧州私立复兴中学
(前身平旦中学),因日机侵扰,26年底迁移藤县P州办学,以古庙及自己农场为校舍,自任
董事长。对家乡副业生产的发展也很关心,19年在柳庆工作时,从贵州引进当地的高产玉米
种带回在家乡推广。 22年从印度尼西亚购买高产的爪哇甘蔗种运回家乡种植。37年11月1日
在梧州病逝。
() ,原名荣,又名伯崇。金鸡乡大坟村盘蛇岭人。兄弟4人,父母早逝,二
哥善祯务农,大哥札祯,被迫于民国17年(1928)赴新加坡打工,三哥荣周流浪南宁、龙州等
地谋生。振亚在村里读几年小学后到离家三四公里金鸡圩一饮食店打杂工,被解雇又随裁缝
师李昌其学艺。不久,到李明瑞部队当兵,参加北伐。18年夏,在中共所掌握的广西教导总
队当副官。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七军中任军部副官、第二纵队
第二营副官,第二十师五十八团二营教导员、五十八团副官等职。
1932年1月,入瑞金红军学校学习,后留校工作。次年9月,任公略步兵学校第一营营长,
第四次反“围剿”被评为模范的指挥员。
1934年10月; 任红一方面军干部团第一营营长。长征途中,1935年1月下旬一渡赤水河
前土城战斗, 率队与川军“模范师”郭勋祺部苦战。掩护主力转移。5月上旬,巧夺金沙江
皎平渡口,带领全营抢占通安州右山阵地,与第二、第三营紧密配合,发起冲锋。激战到黄
昏,俘敌团长以下600余人,占领了通安州,为大军渡过金沙江开辟了通路。5月下旬,在安
顺场阻击右岸尾追的川军一个旅。 带伤指挥战斗,掩护主力夺取沪定桥。6月,调任红军前
敌指挥部作战科长。 7月下旬改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三军参谋长。次年10月随西路军西渡黄
河,后任毕占云支队参谋长,不幸被俘。二次国共合作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回延安,任抗
大第三大队第五中队长。1939年2月,到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简称南岳训练班) 任教。不久
任东江军事干部训练班主任。
日,到琼崖独立总队工作,任参谋长,提出创办军政干部学校建议。1941年
夏,兼任新创办的“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校长、政委。主持琼崖抗日军政干校期间,
曾兼任第三支队队长,指挥部队和军政干校的部分学员与敌作战数十次。一次外出侦察回来,
天气很热,和警卫员、侦察员下河洗澡,事后得悉,为避免暴露目标,冯白驹总队长曾宣布,
严禁指战员下河洗澡, 为维护纪律的严肃,他就罚自己在太阳下立正一小时。1942年9月被
选为中共琼崖特委执委委员,次年冬兼任琼崖西区军政委员会副主任。
1945年1月,受命与庄田率三个重点大队,向白沙县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7月兼任新
建的挺进支队长,继续向白沙县腹地进军,全歼敌军的教导连。尔后,击溃敌军守备二团,
拔除毛阳、毛贵、毛栈等据点。8月中旬解放了白沙县13个乡,建立了白沙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6年2月至11月, 粉碎国民党四十六军三次“围剿”,歼敌四千多人,攻克圩镇据点
40多个。次年2月,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5月被选为中共琼崖区党委委员。1947年10月,
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兼第一总队长、政委。翌年1月兼任琼西区地委书记。1948年9月初,
任新成立的前线作战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 9月17日率五个支队自保亭县东进,接连拔除陵
水、 万安两县7个据点,歼敌150余人,缴枪百余支。9月27日在前沿阵地侦察牛漏据点的敌
情时中敌弹重伤,翌日牺牲。
(~1950.11) ,外号黄老鸡、罗鸡四。太平镇仁安六堤村人。出身贫寒,兄
弟5人。排行第四。父生烂皮癣,村人误作麻疯,被撵死于野。母改嫁,兄弟流浪。8岁给思
兰村(今属古龙镇)黄姓人家放牛为生。其间,常偷村人小鸡喂养而得外号。在山间放牛与盗
贼交往,得贼首赏识,十三四岁被拉入伙。十七八岁参加驻梧州的冯葆初队伍。民国初,冯
部被黄绍f部缴械收编,黄化民遂招残部数十人在昭平县抚河沿岸一带自立队伍活动。16年
(1927)率匪众在昭平泗门水抢劫番妹(外国女传教士),政府召集地方民团围剿该部,战斗中,
被打中阴部,遂率部逃窜回藤县境古龙一带活动。农历八月十四日太平镇圩日,率匪众在古
龙至太平路段的大界顶设卡,强迫过往群众放下买路钱,没钱者一律抓起来。结果,45人被
拉到古龙平冲做人质。强迫其家人用钱粮赎身,并限期于八月二十日交足。古龙村梁赞成答
应以320斤米赎身得以放行及代为人质家属捎口信。 有十几个人质表示家里实在无法按要求
交出钱财,遂被黄下令阉去睾丸,有的甚至连阴囊、阴茎一同割掉。尔后,悉数被扔下水耄
结果,有的当场痛死,有的爬回家途中被人发现而得以幸存。据传,常把劫掠来的银元存放
古龙胜山村一黄姓富户,后索取未果。某年冬,阴雨寒冷,率众路过胜山村,求借宿被拒绝,
遂转移别处, 7人饥困熟睡掉队被村民擒获杀掉。黄化民上门要回枪支,遭拒绝:“要银枪
没有,要子弹头就有。”遂声言要血洗胜山村。18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晚,率众围攻该村,
村民无备,急奔躲于炮楼中。黄遂指挥匪众纵火焚烧炮楼,烧死72人。后受陈济棠招安,破
广东徐闻山、石井山两匪巢有功,被送燕塘陆军学校集训两年。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前,
隐居南海县务农。28年南海沦陷,返六堤村定居。33年秋藤县沦陷,黄组织、带领自卫队在
江一带截击日军军需船只,曾把截获物品散发附近村民。34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至五月初一
日期间,与国民党驻太平地方武装梁炎部发生冲突。亲信黄坤戊、黄善南被打死,遂抓住梁
炎堂侄梁某拉到马踏凳(今太平镇政府所在地前)开膛破肚炒吃其肝,用其头祭祀死者。35年
春,任广东省番禺县大队长,秋,受容县民变武装首领黄未若邀请,参加“西南民主联军”,
同年冬至藤县解放前夕。在容武公路沿线活动,任一支队司令日太平镇解放的
当天下午, 率一小队武装驻镇。次月中旬,驻梧州专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54师派员将其队
伍带到平南县整编,本人到南宁受训。1950年春,遣返回家,同年夏秋间,藤北土匪暴乱,
拒绝匪首黄杰生的入伙邀请。不久病死家中。
(.10) ,字剑衡。赤水乡下赤村人。父庆璋,母李氏。无兄妹,父早逝,为
遗腹子,靠其母抚养长大。幼随外祖父李长春在家乡读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偕其妻邓博
倩自费赴日本东洋大学留学。同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负责联络、审查和发展广西籍同盟会
员的具体工作。
光绪三十三年回到香港,在香港南方总支部工作。
宣统三年(1911)苏无涯参加3月29日广州起义。不久,受南方总支部的委派回梧州.先后
担任同盟会广西分会支部长、广西民军总司令。在沈公祠设立同盟会广西分会办公机构,在
旧城隍庙附近的十二乡公所设立民军司令部,在东校场药王庙设立民军征集所,分别在药王
庙、石鼓街梁厚桐住宅、陈桂川住宅、三角嘴西医院附近召开各种秘密会议,商讨和部署广
西武装起义事宜,部署首先在梧州发难,并组织浔州、柳州、玉林等同时大举。并在梧州、
藤县等地联络绿林、会党力量,组织民军。在梧州与其他同盟会一起创办《梧州日报》,组
织“优胜者剧社”宣传革命思想。还与黄宏宪等同盟会员积极做清王朝派驻梧州的盐法道沈
林一、防营统领宋安枢等官吏的策反工作,对梧州于宣统三年10月31日(农历九月初十)宣布
独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梧州独立后,率民军配合部队武装起义攻打平南县城。同年11
月7日顺利攻占了平南县城。 其后,赴南宁,与同盟会员雷鲲池、莫继甫、杜少廷、谭昌等
商议争取陆荣廷宣布独立。 与李应元等5人为代表直接找陆荣廷谈判,适逢桂林宣布独立消
息传来,陆才表示“赞成共和”。
南宁独立后,曾在广西公路处和广东南路公路处任处长。从事办工矿、开矿山、兴实业
活动。民国27年(1938)广州沦陷后,即与其妻子邓博倩返回家乡赋闲家居;焚香敬佛,闭户
不出。 家无余资,生活主要靠7年轮流收取一次宗族祀田的租谷接济,土地改革时候常缺粮
挨饿,1952年10月病逝。
(52),象棋乡杏院村人,贫苦农民出身,幼年读过私塾。抗日战争爆发时被
抽兵,做过机枪射手,民国30年(1941)因肺病请假回家。不久在县警备队当班长,司法警兵。
33年秋藤县沦陷, 在家乡杏院村组织抗日自卫队,曾与侵藤日军作战多次,俘获日军1名、
打死1名,缴获六五步枪1支,马2匹。容县县底大坡村黄未若(年曾留学苏联) ,
在其乡把抗日自卫队秘密地改为“中国西南边区民主联盟革命军”(简称民主联军)。36年春,
以杏院村为据点,组建“民主联军第十独立师”,黄未若被任命为副师长(师长黄琪)。两三
个月,队伍发展到象棋、金鸡、三达等乡共约120多人枪。民主联军决定于36年3月13日举行
“容藤起义”,刘亲自带队主攻藤县。率60余人首先攻打象棋乡政府,收缴乡政府的枪支弹
药,刘宏权率领60多人攻打三达乡政府,并打开水口仓库把2000多斤稻谷分给农民,开始暴
动。 国民党县政府急电梧州专署派出一支保安部队协助“镇压”。3月14日与刘宏权会师金
鸡,攻击金鸡乡政府,在金鸡散发反对国民党的传单、标语和布告。次日率师攻打藤城,在
合水塘与前来“清剿”的保安队接触,发生战斗。由于众寡悬殊,战斗失利,向潘垌方向退
去。此役民主联军第十独立师属藤县籍的战士阵亡17人,“清乡”被捕遭杀害28人,关押至
死8人。“容藤起义”失利后,刘到柳州当码头工人隐藏。
37年黄未若获得李济深等人的援助,从香港回到藤县太平,在黄化民处召集各地武装力
量负责人会议,决定重整旗鼓。会后刘以象棋杏院为据点,向三堡、波塘乡积极扩大组织,
黄未若、黄亚苏等人从桂平支援一批枪弹、西药和港币,在象棋开展活动,自称人民解放军
义勇纵队第一支队(简称义勇纵队)。38年7月,刘亲率百余人收缴象棋河柳村地主杨日光(绰
号翻天八)手提机枪1支、手枪2支、七九步枪8支、子弹千余发,接着收缴波塘乡都目村恶霸
赖昆吾、冰麻冲赖耀荣的枪弹一批。县长李瑞金即领兵前来“镇压”,于三堡附近的鹅公髻
发生战斗,此役保安部队死伤十余人,义勇队两死一伤。后来队伍扩展到苍梧、岑溪、藤县
各地,共约三四百人。
1949年冬藤县解放,刘受命率队至平南改编,一部分被改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其余被
遣散回家。改编后回象棋,后为县公安局派到南安、赤水侦察匪情。1952年在藤城病故。
(),名綦联,字幼强,号景晖。江镇双底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五月二十
二日(日) ,日逝世。光绪年间考中拔贡,后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在
宏文速成师范学习。留日期间,1905年参加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曾在陆
荣廷的广西督军府任军法长, 省咨议局议员, 省民政厅代厅长,1920年任江饷捐局督办,
1926年任梧州上关税局局长,1935年任南宁海关监督。
朱秀长热心教育事业,30年代初,首先提议倡办太平私立三民中学,与藤北各姓族长老
辈磋商,把旧义学等五个会产(年田租谷12万市斤)拨作三民中学校产。并两次发动地方热心
教育人士捐款得国币数十万元,购置教具、图书、仪器。成立校董会时,当选为董事长兼校
长。筹办过程,几经周折,1941年才获广西省教育厅立案,正式招生授课,嗣后逐步发展。
解放前是县内规模最大的私立中学, 全盛时开设11个班,在校学生达570多人,1940年还增
设高中部,解放后国家接管,改名为藤县第二中学。
() , 原名曾骅,字良甫。祖籍广东高明县石奇村,随父迁藤县藤城镇横街
(现东风街)定居。父何子长为教师,藏书丰富。幼勤学苦读。清光绪时中秀才。
初于江驿站做抄写员。民国4年(1915) 友人介绍至广西上思县任科员,后任梧州钱监农
业研究所及龙州禁烟局职员,桂林营业税局科员。22年为县志筹办员,参与县志编修,36年
任县志总纂。后被选为县参议员。
业余爱好书法、绘画及金石雕刻。主持修复“浮金亭”、“访苏亭”、“水月阁”;倡
议修建“流觞亭”、“菊魁亭”、“四王台”,撰写碑文、扁额、对联。发动县内各界捐巨
款修建原藤县小学校舍。解放后,曾被选为各届人民代表。1955年逝世。
(~),原名毓麟,又名英武,号玉书。城关乡新车塘(今平政村)人。
父履惧。号彩轩,生六男四女,夏军排行第二。
8岁入学,在本村私塾和县城读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 考入广西桂林中学,三十四年
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宣统三年(1911)任广西桂林陆军小学军事教员。后与陆军
小学部分师生组织敢死队参加北伐,任广西学生队副队长。到南京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师
三十二团一营副营长。民国2年(1913)考取留学日本士官学校。4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
一条”条款,马积极投入反日爱国运动,愤然离校回国,5年任广东护国军第六军 (林虎部)
中校参谋, 7月任南宁步兵旅第一团团副。10年任梧州桂军第一路参谋长。12年,黄绍f任
广西讨贼军总指挥时,投奔黄绍f部,先后任藤县筹饷局局长,北流河、浔江两河转运局局
长,梧州抚河、西江两河监督等职。尔后晋讨贼军第二路游击司令,授少将军衔。13年任广
西绥靖督办公署第二军游击司令。15年在家乡创办“启新小学”、实施新式教育。16年任龙
州禁烟局监督、局长。18年退职后曾一度致力于实业投资. 经营由藤县至梧州“新藤州”电
船,在梧州市经营“大光明”电影院,日军陷梧时停业。
晚年潜心佛学研究。1954年任梧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1956年12月,中国国民党革命委
员会梧州市委员会吸收他为党员。日。在梧州市病逝。
(),江镇双德村双底自然村人。一贯务农,1952年土地改革,分得土地,辛
勤劳作,带头出售公购粮,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县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称号。1956年
被选为代表出席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获得奖励。常请小学生教识字,阅农业知识
小册子,注意知识的应用与实验,种出了一株约四尺长的“木薯王”,并送往省人民政府报
喜。
1957年秋收前夕,至玉林参观,袋里夹回晚稻良种“包胎红”。次年,作单株种植试验,
亩产600多斤, 比当时当家品种增产80%之多,期间,县委主管农业的领导到田间参观,嘱
收割后交粮所保存。
后被抽到公社当技术员,询知粮仓里优良种子和常规谷混杂,即独个儿到仓库里,一粒
一粒地挑选回一小袋种子。第二年晚糙,再作单株种植试验并获得成功。此后,在全县逐步
推广种植。1960年病逝。
(.9.5),名颖。南安公社赤水大队(今赤水乡)人。少年在梧州读小学、中学,
民国12年(1923) 留学美国,获法学博士学位。14年到巴黎研修法律1年。15年回国,应聘为
东吴大学教授。次年转任暨南大学法律系主任,曾任法学院长。34年9月至37年3月任监察院
监察委员。38年赴香港,在崇基学院任教。1957年去台湾,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1968年
病逝,著有英文本《论平时之公海捕获》、《中国之领事裁判权》。
(1891年~1968),新庆乡龙山村佛头冲人。12岁随林姓师傅学打钹花艺术。改造创新形
成具有高、难、奇、新独特风格的呈祥钹花,尤以“二胡笛子顶转钹”、“曲棍顶转钹”、
“转钹内藏杯”和“转钹过脚”等为绝招。年轻时足迹遍及容县、平南、岑溪、苍梧和本县。
民国36年某天在平南演出,数千观众观看,旋转的大钹因绳索断裂脱手飞向人群,他飞身箭
一般扑向飞钹,把钹钳住,避免薄而锋利飞钹伤人的惨祸。1949年,在本县江镇演出,高潮
之际,一钹脱绳而出,直上戏棚顶,旋转不停,他把另一只钹也旋转上去,把上面的一同带
下来,两手各接一钹,喳喳有声,把一失手戏补救得天衣无缝。全场观众约万人目瞪口呆。
年,受县人民政府之邀,参加县文工团。曾代表本县参加在南宁市举办的民间艺
术比赛,荣获第一名。《广西日报》曾以《老艺人,钹花师傅岑呈祥》为题予以报导。1968
年病逝。
(),太平镇人。受父郑秉桓影响,自幼爱好粤剧艺术。民国24年(1935)与镇
上董献英、朱兆荣、李少荣等创立“太平剧社”,组织20多人在太平演出《刘邦问路斩樵夫》:
《刘备过江招亲》、《大闹梅知府》等剧。悉心研究粤剧的行当、唱腔、做工、念白、脸谱、
服饰、锣、鼓等特色。曾与红衣女、冯大昌等外地粤剧艺人切磋艺术。25~33年间,太平剧
社社员经常集中德胜街朱兆荣铺内排演剧目。抗战期间曾演出不少宣传剧。1951年成立太平
业余粤剧团,培养一批男女演员,配合各时期中心工作,先后演出《白毛女》、《中秋之夜》、
《二八娇妻一岁郎》、《刘三姐》、《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偷祭铁丘坟》、《火牛破甲
兵》等20多个剧目。曾自筹资金购置服装,兴建剧场,到农村义务演出,足迹遍及藤北各区
以及平南、蒙山等边缘地带。每次排练或演出,必亲自导演、拿鼓竹、掌板,手中鼓竹如双
龙出海,无论是打“撞点”还是大开门、小开门、急急锋等锣鼓都能绝妙地把握全剧的节奏,
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后把数十年经验总结成“锣鼓经”,奉献后人。培养出业余演员70多
人,锣鼓手10多人。1975年病逝。
(77.7),岭景乡车面村人。曾先后在本村、容县自良、藤县中学、梧州高中
读书。民国30年(1941)到桂林考大学未获录取而失学。家境不济,曾在曲江做故衣买卖。33
~38年, 在家管理水车和经营水碾。1950年,被本村农民推选为村农会主席。同年6月被推
选为乡农会主席。11月调县第四区(象棋区) 工作队工作。1951年6月调第六区(象棋区)任武
装部见习参谋。 5.5任县建设科员、副科长。50年代初,县内大搞水利建设。技
术和设备缺乏,组织农民水利技术员学习技术,自编讲义和授课,先后在藤城、潭东培训农
民技术员250多人,并先后自制水平仪
(视距尺) 30多台,100米内准确率为100%。1955.6
~1963.8先后任县水利科副科长、水电局副局长,并于1958年春当选为第二届县人民委员会
委员。年,水利建设缺水坭,提议搞自制水坭(烧粘土)代替,并用自制水坭浇制
黄垌水库压力放水管至今仍无渗漏。1958年,负责天平水电站建设的技术指导,亲自设计、
制造20型冲击式水轮机带动5千瓦发电机, 是年5月1日竣工发电,
为县内第一座水电站。
64.9任县手工业联社副主任。 68.9任水电局副局长。1966年冬负责
白石水库渠道配套工程建设,自行设计和施工,先后建造沙田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和马地电站
两台45型丰贯流式水轮机, 首次为县城提供水电。日白石水库电站竣工发电。
77.7先后任县水轮机厂革委会副主任、 交口水轮泵站副站长,期间曾组织力量
利用简陋设备制造交口电站713转轮与和平电站2、3号650千瓦机组水轮机,石眼洲水轮泵站
140型轴流旋桨式水轮机及太平陈滩电站200型旋桨式水轮机各1台。日因病逝世。
(~),字少薇,号宗岳。天平乡新马村人。宣统三年(1911)考取广
西梧州中学堂。民国2年(1913)清华在广东、广西各招保送生1名,以优异成绩获广西省政府
保送清华学堂初中部读书。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同年考取公费赴美国纽约大学研究
生院留学。15年获商业硕士学位。同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16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同年年底学成归国。
时值广西用人之际,省政府拟委以简任民政厅长或教育厅长之职。以“从基础做起,何
必破格”为词婉拒,任教于梧州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宋子文、吴国祯等清华留美同学知
悉,劝其出任外交部大使职,亦拒之。20年任广东省军事政治学校政训处少将副主任。26~
31年任广西大学英语教授。29年为营救地下党员周济(周省心),亲赴广州面谒广东省主席李
汉魂,愿以身家性命作保,并通过挚友等人斡旋,使周获释。31~36年任广西企业公司财务
主任,广西善后救济分署赈济组副主任,兼任广西省政府顾问等职。
36~38年,任香港广西银行顾问兼香港广西航运公司经理,一再拒绝友人共赴南美经商
之邀,与地下党领导人谭天度等联系,冲破阻碍,将广西逃港资产200万元港币及“桂山”、
“桂海”两艘轮船交回人民政府。解放后历任广西区参事室参事、区政协委员。“文革”期
间蒙受屈辱,仍保持豁达心境。日病逝于南宁。
(~)原名日基,笔名尼基、聂横、若为、粟芒。江镇江权村人。
民国20年(1931)秋,在梧州市广西大学预科班读书。期间。与同学创办“霄征文艺社”,
编辑出版《霄征》等文艺刊物,导演和主演左翼作家作品《活路》(编剧楼适夷)、《湖上的
悲剧》(编剧田汉)。
23年后,先后在梧州、贵县、八步、桂平、昭平、柳州、桂林等地任中小学教师和地方
报纸编辑。 26年受鲁迅先生提倡新兴木刻运动影响, 埋头于木刻创作和研究。 此年8月任
《梧州日报》编辑,发表木刻处女作《脚步和着脚步》。从此,《抗战木刻歌谣》和《灯红
酒绿舞步轻》等一批作品先后问世。
33年春夏,在广西省立柳州中学任教,与友人联办“柳州生活画展”,并创作《流浪》、
《难民群》等作品。此年秋至34年夏,返家乡从事抗日救亡活动,任藤县民众自卫委员会宣
传股长。同友人卓楠祥及中共地下党员杜国宗,魏策新等在太平镇创办“海燕派报社”、公
开代售昭平版《广西日报》、半秘密投递《新华日报》。同时,与画友举办以木刻版画为主
的太平镇人民生活画展,反映日寇铁蹄下太平镇人民的悲惨生活。
34~36年夏,先后担任《广西日报》(昭平版、桂林版)编辑主任和广西艺术馆研究员等
职。35年在桂林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期间,创作《沉默是最高的抗议》、《失踪者的下落》
等版画,因作品涉嫌攻击国民党统治,36年逃往香港永发印刷厂任绘画员,并参加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人间画会”的美术组织。
38年, 在香港出版木刻选集《怒向刀丛觅小诗》,同年9月,进入广东东江游击区参加
革命。广州解放时,随军入城,就职于广州军管会文艺处。年,任华南人民文学
艺术学院美术部教授。1954年,当选为中南区文代会代表。1956年任美协广东分会秘书长,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访问苏联,出席第一届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览
开幕式,并以作品《报喜》参展。
60年代起,遵循鲁迅先生“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
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的教导,开始向汉、唐石刻画家学习,大胆尝试吸收和运用唐墓石
刻装饰的线刻特点,发展成为阴刻白线的表现手法,逐渐形成艺术风格,创作大批新作品。
1962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曾在北京举办“力群、黄新波、杨讷维版画联展。”次年“黄
新波、杨讷维版画展览”又在天津、上海、南京、重庆等城市巡回展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
社出版了《杨讷维作品选集》。
“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迫害,一只眼睛被打伤。1972年因病离开文艺干校后仍然带
病戴着500度近视眼镜创作, 于1977年,《长空雁叫霜晨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选送14个
国家展览;《战士指向南粤,更加郁郁葱葱》被选送参加1980年第二届亚洲美术展览;《待
渔归》被选入法国巴黎1982年春季沙龙美展。1978年被选为广东文联委员,美协广东分会副
主席。1979年选为全国第四届文代会代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1980年选为中国版画家协
会常务理事及《版画》刊物编委。日病逝于广州。
主要作品还有《讷维版画选》、《讷维木刻》、《寄自黑海》。
(86.4.19),又名周邦桂。和平乡大岭村人。民国7~10年(),就
读于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2年毕业于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同年,与上海精武师范教
师郑福民倡办上海女子体育师范学校并任教,17年与刘祖源等倡办桂林体美专科学校,任校
长,办学3期输送160多位合格人才。16年任广西省立第三体育场长。17~18年担任广西大学
体育指导员。29~30年,任广西体育研究所(桂林)体育讲师。37~38年任桂林师范学院副教
授兼体育卫生组主任。解放后,当选南宁市及自治区第一、二届人代会代表,南宁市政协委
员。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南宁体委副主任、中华全国体育学会广西分会常务委员
兼副主任委员等职。1965年10月退休。1986年病逝。
(86.5.9) ,天平乡天厚村人。幼时随父在藤城读书,考入梧州第二中学(旧
制)学习4年,毕业后在梧州当家庭教师2年,后在藤县中学任教2年。
民国17年(1928)10月考入梧州广西大学预科班,21年毕业。是年广西选送公费留学生,
以优异成绩考取英国曼彻斯特工学院,攻读航空机械专业。毕业后回国,任广西航空学校教
官、空军机械厂设计课长。27年调四川中央空军机械学校任教官。29年调四川梁山飞机修理
所任所长。30年冬,奉派随中国远征军进驻印度新德里、加尔各答等地,为抗日盟军航空部
队做地勤工作。34年秋回国任南京空军司令部空军上校。从事航空机械及学术研究工作。期
间著《大众滑翔学》,为国内滑翔科技教学的重要参考书。
1949年解放前夕,回南宁机械厂工作,次年10月任柳州沙塘农业试验场副场长兼农恳处
副处长。1952年奉命筹建贵县国营西江农场,次年11月任西江农场副场长。1956年调广西农
业厅农恳处工作,1959年负责筹备广西农业机械学校,次年任该校副校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迫害。1978年获平反。曾当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第五届人
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4年4月, 调广西农机鉴定站工作,被聘为高级工程师。当年专职从事太阳能利用的
试验工作, 制成灶温及气温高117~130 ℃,晴天风力1一2级时,30~45分钟可蒸熟馒头或
把水烧开的太阳灶两台。日,因脑血栓于南宁病逝。
(89.6.5),天平乡天厚村人。罗锦春胞弟。民国18~21年()就读
于广西省立第四高中,毕业后考入广西大学化学系。26年毕业留校当助教,31年晋讲师。34
年日军入桂期间,回家乡天平,创办万象中学(后改为剑南中学,1945年秋停办)。36年晋副
教授。1951年晋教授。1953年8月任广西桂林师范学院 (后称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师范大学)
化学系教授。
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改当学院资料管理员。“文化大革命”时期惨遭迫害仍从事
学术译著工作。1979年平反冤案。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曾分别任桂林市四
届政协委员、广西科技情报学会顾问、广西科技史学会名誉理事等职。1986年获中国化学学
会“五十周年教龄荣誉证书”, 日于桂林病逝。
一生致力于化学的理论研究。解放前撰著的《蛛网式元素周期表》 (1948年《广西大学
学报》) 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发表化学专业论文10多篇,对原子结构与周期的关系有
新发现。主要著作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均讲义教材)、主编《实用汉英化学化工
词汇》。
(90.6.24),古龙乡合隆村人。民国15年(1926)春,就读于梧州省立第二中
学,参加陈漫远领导的进步学生运动。20年入梧州省立第四高中,受进步教师夏征农、徐翔
穆的影响,因反对广西当局对学生实行军训和法西斯教育,被勒令退学。21年秋赴上海,经
夏征农介绍到“申报流通图书馆”读书指导部工作。24年夏,东渡日本,参加东京中国进步
留日学生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小组学习,翻译苏联作家著《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寄回上海
出版。
26年回国,在邹韬奋创办的“上海生活书店”工作。赴日回来,亲友庆贺,送“声蜚东
国腾天骥,浪涌西江化锦鳞”、“学有根基此日尽通欧美术,器非斗筲他年堪作栋梁材”两
联, 他认为皆过誉之词而婉拒。上海沦陷后南下广州为《南针周刊》撰文宣传抗战。27年4
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政治部编译科科员,后任第十六集团军政治特派员办公室干事,
同年11月回桂林负责撰写《广西日报》社评,30年7月任广西大学教授。次年任《广西日报》
主笔。期间,受聘为“广西建设研究会”研究员。利用桂系当局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加强
抗日救国和进步的民主运动宣传。
33年秋.日军入侵桂林,与一些进步文化人士疏散到桂东昭平县,并创办了《广西日报》
昭平版(共出版295号) ,任总编辑兼发行人,常登载《新华社》电评,坚持抗战宣传。后因
日军入侵,报社迁昭平县东北部的黄姚镇。34年春和欧阳予倩、张锡昌等人由中国民主同盟
中央常委梁漱溟介绍,在昭平黄姚镇宣誓入盟,并与贺县八步盟员联合成立中国民主同盟东
南总支部筹委会,任筹委。同年秋,抗战胜利,10月返桂林,任《广西日报》总编辑。后因
以《魏德迈喋喋不休》为题撰文批驳美国驻华大使魏德迈助蒋反共。受广西当局忌恨,次年
1月被迫离桂经广州后转至香港, 出任《新生日报》主笔。不久应邀任香港达德学院教授,
并负责学院民盟支部工作,组织盟员参加当地的学生民主运动。36年后负责广西留港同乡会
的工作,募集捐款资助回粤、桂参加武装斗争的青年,并印制大量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
宣传品寄回广西,进行策反工作。38年达德学院被港英当局查封,出任香港《文汇报》总辑
编,参加驻港中共组织领导的各项进步活动。
广西解放后, 应省长张云逸的邀请,于1950年1月回到南宁工作,逐步建立中国民主同
盟广西各级组织。初任广西省交通厅副厅长,1952年12月后历任广西省副省长、广西壮族自
治区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任广西区通志馆馆长、广西区文史研究馆馆长。
1956年在北京开会与弟弟相聚,婉谢北京饭店的公车,自费租汽车送弟。
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致力于文史工作,组织区内外专家学者整理广西古籍,
校注广西大型古籍《粤西三载》。陆续主编出版《广西地方简史》、《广西历史人物传》、
《广西文史资料选辑》和《桂苑书林》丛书等。1984年6月在藤县举办纪念明末著名政治家、
军事家袁崇焕诞辰四百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主持大会,参加研讨。应中共藤县县委和县人
民政府的邀请.日,不顾年老体衰,与广西农学院、广西农垦大学的学者专家一
行13人到藤县作一星期“发展藤县农村经济”专题考察活动。1986年选辑年间创
作的古体诗、词、作品出版、《晚晴集》。曾历任民盟省支部临工会、省支部、省委员会、
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委、民盟中委、中常委、中参委委员,一至六届全国和自治
区人大代表、一至六届自治区政协委员等职。同时曾任广西历史学会理事、顾问等学术职务。
日病逝于南宁。
(),又名日章。象棋乡修禾塘(今象棋村)人。少时父母双亡,继母刘氏悉心
教养。读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前身)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大学毕业后拟赴美国留学,继母病
重,遂束装归里,亲侍汤药,至继母去世。民国16年(1927)别梓从军,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
军少校政训主任,参加北伐。北伐后回桂任《柳江日报》记者。22年回县,先后任藤县中学
教师、县政府第3科(教育科)科长和建设科长等职。25年随黄华表赴浙江任省政府秘书(黄任
省政府秘书长) 。抗日战争爆发,27年重返故里,复任藤县中学教师,兼国民党藤县党部宣
传工作。29~31年先后任藤县参议员、副议长和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督导。31年倡办私立培本
中学。32年任国民党广西党部梧州区特派员。日军入境时返乡。35年由同僚介绍赴广东省任
潮州专署民政科长,不久辞职回乡。36年被选为国大候补代表,37年任广西省参议员、省蓝
衣社社长; 次年8月递补国大代表。1950年3月赴香港。1954年2月参加台湾国民代表大会第
一届第二次会议,并参予一系列选举。此后,“国大代表”成了终身职务,由台湾当局每月
发给固定薪金,并定居台北县五股乡洲子尾和木棚等处。早年结婚在大陆留有子女6男4女,
晚年在台湾再婚。日在台北耕莘医院病逝。
()同心乡真胜村人。少时家贫,仅读一年私塾便辍学。母亲早逝,民国16年
(1927)携家到梧州冰泉冲定居。初以种菜为业,后改做加工豆腐出卖。30年代初自制“梧州
霉豆腐出卖。民国24年,利用做豆腐的原料,以冰泉冲优质井水,创出“名冠南国维他奶”
的梧州冰泉豆浆。33年秋,日军入侵梧州,举家迁归故里。抗战胜利后,献出3000多斤稻谷
资助乡民集资修筑大梳村尾石桥。1990年在家乡逝世。
同层次的有2个条目
 第一章
人物传 *当前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平乐县属于哪个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