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单单是苟且,还有苟且诗和远方ppt,而我们打造的是眼前诗一般的生活。 求翻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_百度宝宝知道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宝宝1岁1个月LV.12
  (本文为语音听打稿,不精练处,乞谅)
  很喜欢许巍和高晓松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几天不时单曲循环,也觉得很适合自己唱,不出意外,它会成为我ktv的一个新的保留曲目。
  听着听着,就想:“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那什么是“苟且”呢?“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那什么又是“诗和远方的田野”呢?
  最开始我想到我老家的亲友,比如我哥哥主要操心自己的生意,大家都盯着人民币,无论是谁,只要赚到钱了就被看作成功,哪怕是蒙骗到钱,也被看作有本事。我开始觉得苟且指的是唯利是图或者房奴卡奴。
  再后来,觉得不对。我哥哥总想提高营业额算苟且,那我想让自己的书畅销算不算苟且?如果我成天考虑的都是孩子,一点个人乐趣都没有算不算苟且?如果我一心想要成就算不算苟且?如果我想当大师比人更有德行更有修为算不算苟且?……
   忽然觉得,“苟且”并非是哪种人专属也不是哪种职业专属,他是我们每个人可能每个时刻都在选择的一种状态,一种状态是“苟且”一种状态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基本上我们被任何一个东西控制,被任何一个东西抓住、占住,我们感到不自由的时候就是“苟且”。
   “苟且”不应该是一种贬义词,我们大家都苟且,我们都一直苟且!我们不时就苟且一下,有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苟且!所以我们不用去批判别人或者自己的苟且,我觉得最宝贵的是我们知道自己其实可以不苟且。
   我觉得当一个人在自由之中,不计后果的生活就是诗意的生活,远方的田野就是我们内在的心田。
   自由和不计后果,什么意思呢?
什么叫自由呀?依心而活才叫自由。
《疯狂动物城》里的插曲《尝试一切》,我觉得“尝试一切”不是肆意妄为,是我真正想做什么我就去做,而不被世俗陈规所限制、不被可能的困难吓退。
  不计后果,不是说做爱的时候不避孕。如果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要这个孩子,那你不避孕的话那你是一个不成熟的表现,你是一个不为自己负责任的表现。我说的不计后果是什么呢,是不防卫。
  不计后果是什么意思?就是不管这个事情成功还是失败这就是我要做的,可能我做这件事一个人也不知道,一点社会反响都没有,甚至得到的都是大家的反感甚至可能别人把我弄死,但我愿意这样死,我觉得这样死这才是我自己。或者我就默默无闻一直不被重视,我觉得这才是我。
   不计后果——是不管那个后果是什么,没考虑过会怎样,但知道这是我想做的就去做了。我觉得这是“不计后果”。
  我们从小受的教导都是居安思危,都是忧患意识。奇迹课程有一课练习:你一生为这忧患意识做牛做马。2、你已害怕到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地步了。3、你并不了解自己被迫做了多大的牺牲,只感到自己的心在它铁掌的控制下动弹不得。
  祂讲我们不知道我们为这个忧患意识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我们简直成了它的奴隶。 当一个人活在恐惧中,无论是哪种恐惧中,他就是苟且,他没有办法不苟且。
  我说,我不想指任何一个兄弟姐妹,他们如果苟且那我心疼他们,但我不会去小看他们。因为我们大家都一样,只要在恐惧当中都会这样儿。我也不想再去自己举自己苟且的例子了,很多很多,我不因为那些小看自己,我也不觉得别人苟且有多么的可鄙。只要在恐惧当中我们大家都会苟且,无论是哪种恐惧。只有当我们感到自己本质上是没有需要的时候,才能够没有恐惧。
  本质上是没有需要,所以我们就没有恐惧。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身体,那你自然有无穷无尽的需要;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身份,那你自然有相应的那个身份的需要;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性别,当做一个女人,那你就相应的有女人的需要;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弱小者、强大者、老师或学生……无论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样的自我概念,以你这个身体为基础发展出的个体的自我概念,那么你自然有一大堆的需要。
   你非常害怕不是你,你害怕作为那样的你生存得不好,然后在这个世界上谋生存。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本质是一颗心,你的本质是自性,身体不等于你。当你甚至都不需要继续活下去的时候,那你就完全自由了。
  我们知道我们绝大部分的人包括我们群里的伙伴,包括我自己,还是有很多很多的羁绊,这没关系。我们总有一刻能活出真正的自己,就是做为自性。我们真正的自己就是那个自性。不是一个个体,不是一个优秀的个体,一个完美的成熟的个体,不是。
  个体还是个阶段性的认知,他不是被攻击和批判。但它的确就是一个阶段性的认知。 我现在很多时候还是在个体感当中,但是我已经知道个体感没有多少意思,一个人拼命让自己有多牛、多好,没什么意思。这本身也是一种匮乏的表现。
   阶段性不是没有价值。一个小偷小摸的人、一个小气的人,他变得慷慨好不好?当然好;一个人从这种充满恶念,到转变的温柔善良好不好?当然好。 但是一个人最大的善是认出每个人和自己一样的善,一个人最大的强大是看出所有人和自己一样强大。
   这个就是像耶稣或者佛陀,他们这些人显示出的作为自性存在的一个状态。我觉得这个状态,无论今天我们达到没达到、达到多少,这都是本属于我们的状态。我觉得自己这个一生是有可能去活出这样的状态的,我觉得每个人也都有可能。即便是在这一世没有可能也没关系,因为轮回终究也是幻像。
  所以如果让我来翻译这句歌词的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这世界,为了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如果让我来翻译一下的话—— 我们的人生,绝不是像现在,还有很多恐惧抓住我们的状态,就是我们还可以诗性的活着,真正的、全然的,依心而活,不计后果,非常真诚朴素又自由。
   而那片田野就是我们的心田,就是我们所有这个世界和个体背后的我们的那颗心。那颗心就像大海一样,丰盛、甚至无限。 心本身是无限的,大海还是有限的,就是它本身是无限。我现在词汇太贫乏了,没有办法形容。如果姑且让我现在来形容那片海的话,就是深深地平安,无限的祥和万物与共。
  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头脑里也有很多类似的观念,觉得如果我们诗性的生活、不计后果的依心而活的话,是危险的,所以我们不敢。这个是一个人之常情。 但是人之常情可不等于人之本性。人之常情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谁也不知道自己在干嘛。苟且是常情,诗性是本性。
  所以奇迹课程很多的地方都讲“这个世界是完全颠倒的一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灵性思想或者是开悟者都是发出这个感叹。佛陀说,这个世界是一个着了火的房子。但实际上这种恐惧是幻像,你处在防卫里面。
  比如说:你为了明天去存很多钱呀,你觉得没有房子就不安心呢,你觉得没有婚姻你就不安心呢,你觉得没有孩子就不安心呢,或者孩子不好你就不安心呀,或者你的身体不太好你就不安心呀,或者说你的经济状况不好你就不安心……
  就是所有这些恐惧呀、防卫呀、计划呀、追求呀,这些都是一个出于恐惧的错觉。我相信依心而活的话,是非常的美好和安全。
  如果你是一个唯物的世界观的话,你绝对不能同意我刚才讲的话,因为你觉得你遇到的境遇都是你被动地遇到的。但是如果你是唯心,你真的相信唯心的话,你所有的境遇、包括所有的世界是你的内心创造出来的话,那么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依心而活是美好而且安全的。
   因为你完全依心而活的话,你就没有投射匮乏;没有投射恐惧,没有投射挫折。当你完全没有投射这些的话,你就不会遇到这些。你就可以活出自己想活的。
   比如说近几天我在这个朋友圈分享的天使:王菲就是天使,谁能够去教导一个新出道的歌手不顾及观众,不讲话,只是唱歌儿呢?哪个经纪公司、经纪人都会教导一个艺人,注意形象啊、注意煽情啊、注意场合儿啊。但是完全依性而活的这个状态,就可以成为天后,她就成为了天后。这个脸书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很多时候会显得非常笨的,是成功了大家才肯倾听他,没有社会成功之前大家都看不上甚至嘲笑这样的人的。但是他可以依心而活,他就可以创造出这样一个脸书的世界。如此年轻,如此具有领导力。
  再比如说:在这个自己的床下面做实验,把海藻变成石油的小姑娘。这就是天使,这就是依心而活。她遍访那些领域内所有的这种顶级实验室,没有人给她答案、没有人给她信息,她相信自己。从无到有,坚持那么多年,我觉得这真的是天使。包括救助流浪汉的那个十岁的小姑娘也是。别人都会想“你一个小孩子,你不是只有点零花钱么?能救助多少?”但是她不管,她依心而活,她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结果全社会都来响应她。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就是依心而活。
  我觉得我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例子。我没有走寻常路,没有上班,没有…,然后我的同龄人的朋友们他们都,呃,我这次回石家庄市之后发现同学少年都不见,他们有发财的、有当官儿的、有那个什么的。我发现他们眉目之间有一种衰老和落寞,不是很清新,活得很比较沉重。如果回到县城看到我的那些初中和高中同学的话,那就更加的苍老,已经是中年人了,我觉得自己正年轻。我这样讲不是讲我比人家优越,而是说依心而活,这种状态和那种按照别人或者说世俗眼光建立自己的生活,那个状态的区别。
   简而言之呢,依心而活不仅不是危险、可怕、被孤立的,而是让人兴奋让人有活力,让人越来越活在现在这样的一条路,是让人年轻,让人更加的平安的一条路,我觉得这就是“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们可以越来越多的减少自己的苟且,越来越多的诗性的活着,越来越多的抵达远方的田野。我觉得这是一个依心而活会势不可挡的时代,因为依心而活越来越成为我们人类的共识。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声明:本站内容部分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或有意见、反馈或投诉等情况, 请联系本站,
Copyright (C)2017
| 欢迎来到杭州厨师培训除了爱情还有诗和远方_中华文本库
十大经典现代爱情诗_互联网_IT/计算机_专业资料。...请相信你的女人, 她除了身体之外没有哪里比你弱小...晤~~~啊~~~ 他说他只是迷失在远方, 他一定会来...
除了隐忍,我只有默默的努力,总相信明天更是晴朗 和...如果你能够陪我把曾经的爱情小径再走一遍, 我宁愿...远方因为有梦才更让人牵挂啊---亲爱的,从昨晚起...
中除了课文所 用的牛郎织女这一意象外,还有哪些常用...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原因是怀人,思念 远方的人...“皎皎”二字用来表现织女的纯洁高贵和对爱情的坚贞...
农村是饥饿荒凉的/ 哀伤的村 庄0, 也是有着雨水、 粮食和爱情, 泥土扑打...所以他说: / 远方除了遥远 一无所有。诗和远方一样0 (5 我热爱的诗人 ) ...
6·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 歌唱,是热情奔放...
最多的意象除了月亮 和美酒之外,恐怕要数 流水了,...最后消失在 水天相接的远方,留在 诗人眼前的是...(三)爱情.《妾 命薄》这首诗&依题立 义&,通过...
如果说爱情是缠绵悱 恻的悲歌,那么友情则是情牵意...——白居易《琵琶行》 除了上面几种还有: 杨花(...与所 表达情感的联系点 第四眼:归纳诗中蕴含的情感...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 忽然远方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这话确有见地, 人生一世, 除了亲情, 爱情外, 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 ...
诗三首 汉魏晋诗的主要诗人和作品: 汉末文人诗最...情节: 1、2句:涉江郊游 3、4句:人在远方 采摘...此以荷花喻爱情 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每日悦读: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评论六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近日,高晓松词曲、许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引爆了朋友圈,唱哭了大批70后、80后。“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高晓松早年的金句如今成为众人的单曲循环。发布当天蹿红网络,很快又发生口碑转向,频遭质疑之声,两位大腕儿首度合作先被兴奋的歌迷顶礼膜拜,后又被批评的声浪拉下神坛……】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高晓松词曲&
妈妈坐在门前
哼着花儿与少年
虽已事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幽暗的时光
那些坚持与慌张
在临别的门前
妈妈望着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她坐在我对面
低头说珍重再见
虽已时隔多年
记得她泪水涟涟
那些欢笑的时光
那些誓言与梦想
在分手的街边
她紧抱住我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我独自渐行渐远
膝下多了个少年
少年一天天长大
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
看他坚持与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
我会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这么远这么近
你可知道,当你突然明白生活不仅仅是眼前模样的时候,那时已经晚了。
所有曾经隐忍的时光,都意味着我们会有更多的潜能可以发挥,那些在你前面形成的漩涡,都是搅拌时光的迷药,你吞下它,然后目眩神迷,跌跌撞撞往前走,迷失了方向。
我记得一句话,不要做只顾眼前的人,不要做一个正常的人,在别人眼里的正常,或许也有另外一个同义词——平庸。
前一段时间我在出差去中国台北的飞机上偶尔醒来,听到旁边的同事低低地抽泣,我拉下毯子扭过身子问她,怎么了。她抹了一把眼泪告诉我,家人给的压力很大,总让她回去生活,
自己在北京近十年,却一直没有归属感,仿佛这座城市的一切都和自己没关系。虽然做着看似光鲜的工作,但背后的艰辛又有几个人懂。自己想想,还是放弃吧,但是……
我插话说,不甘心。她点点头,对,不甘心。然后她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没有多说什么,继续闭上眼睛佯装睡觉,但心想,不甘心,说明你心里还有梦啊傻姑娘。
梦想是一个很折磨人的东西,曾经有话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经过这些年我才知道,这话其实错了,现实其实很丰满,但理想却很骨感。
有人说不相信奋斗的意义,也说梦想一文不值。有人因为无法得到心中所想早早放弃,有人不知道坚持下去究竟为何,也有人,在面对生活的百般压力面前,交枪缴械宣布投降。
生活把我们翻来覆去地虐待,而我们仅为一些大众标准生活,这样的日子就会活得顺畅如意吗?我不相信。
身为作者,我认识了一些编辑圈的老师,有些是刚刚入行的新人,有些是公司部门的总监,有些做出了畅销书成为斐然,有些自立门户闯荡江湖。
其中有一位编辑老师,我曾经问她,拼死拼活到底为了什么啊。那时我处于写作的瓶颈期,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畅销书看得不够,也不愿意去了解,处于自己的世界里自怜自艾,觉得没有办法写出更好的文字。在和老师开会讨论时,我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她先是一愣,然后拿起笔在我脑门上点了一下,为什么?为自己呗,难道就这么放弃了?你甘心?
我沉默不语,心里的答案不言而喻,于是我皱皱眉说,来,重新开始吧。
后来我认真思索了这份不甘心,然后明白一个道理,我们之所以生活在看似与自己无关的城市,之所以还做着一些旁人看来无用的事情,都是因为我们内心所想,想到的愿意去做,做不到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涌出一份心酸的不甘心。
或许,我就是因为这份不甘心,一直坚持了这些年吧。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完成,你想要尽快腰缠万贯,你想要早日得名得利,你想成为人中翘楚,但是谈何容易?
一天晚上,我和这位熟识的老师坐在车里,各自点燃一支烟,她第一次对我讲起了她的故事,十年之前独自来到北京,那时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为了爱情扛着行李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一切的生活与往日不同,住在半地下室里,每天做一点散工养活自己。
不久爱情离她而去,她开始真正想要怎么度过以后的日子,后来因为巧合进入了图书行业,那时身上已经没有积蓄,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上下班要骑车两个小时。
在黑暗中我问她,这样的日子苦不苦?她笑笑继续说,那时每天担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明天会不会下雨,二是中午吃什么。
她告诉我,如果明天下雨或者天气不好,就要做公交车去上班,坐车要花钱。中午吃一份盖饭,舍不得吃完,留下一半留着晚上吃。8块钱就是一天的饭钱,后来附近开了一家新的饭馆,里面的黑椒牛柳盖饭特别好吃,但是要12块。
我默不作声,她深深吸一口烟继续说,新的饭店给的量也足,但是不能总吃,太花钱。而且总打包感觉也有点丢人,思来想去还是8块钱的更适合自己。
我冷不丁问她,不饿吗?她说,饿啊,那时瘦到只有80斤,不敢生病,不敢买东西,总怕花钱。我又问,这么辛苦怎么不回家?
她乐了,拍着我的肩膀说,现在不也挺值得?当你有很多路可以走的时候,去走当下的路,去做当下的事,往往最艰辛的那条道路,能最早看到光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也有努力的极限值,这些先天因素都决定了你是否做好一些事情,但是不要忘记,所谓不相信努力的意义,所谓不想走艰难的路,其实都证明了你的心,根本没有做好接受未来的准备。
我曾经听过一句话,生活给予我们千百种生活方式,既然我们认定了其中一种,那么就走下去,如何走是你的事情,走到何时也是你的事情,既然都是你在做主,干吗要对不起自己,干吗要临阵逃脱?你逃离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真正的自己。
我始终都相信所有的艰辛必然有它的道理,因为那是梦想的原始本质。
有人曾经在微博上问我,如果自己坚持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会不会觉得遗憾?我说,不会,但前提是我真的尽力了。
尽力这回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困难,正如老师的故事,简单几行字就可以一笔带过,但细细想来,那些炎热的夏日,那些寒冷的冬天,那些无法面对的时光,她是怎样独自一人走过来的,这其中的酸楚,又怎能是几行字可以描述清楚?
我觉得努力是梦想的前提,也是尽力的回报,实现梦想是它们综合在一起的回报。你或许会因为在其中时难以坚持黯然神伤,但回头再看,一定会为曾经的努力而深深自豪。
如果说你的选择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为什么要放弃呢?如果在面对外来压力说是迫不得已,是否可以理解为是你的坚持不够呢?
任何事情都可以有借口,但是在我看来,唯有努力和坚持,是没有借口推脱。
因为在我的心里,坚持是我衡量是否对得起自己的唯一杠杆,而是否能够实现,取决于我是否真的对得起自己。
我相信,不管是什么人,如果能够懂得自己,无论选择怎样的道路都不会后悔,正如老师所言,怕的是选择之后一再后悔,将青春时光白白浪费在了抉择和纠结里,倒不如一条道走到黑。
我曾经打趣地问,走到底发现是死胡同怎么办?她说,那就一头撞过去,能够走到死胡同一定是走了很远的路,那时自己的身上早已有了坚硬的盔甲,刀枪不入。怕就怕还没走就是个软柿子,那就必定要受欺负。
和我一起出差的那个姑娘后来告诉我,之所以在飞机上情绪崩溃,是因为不愿意过坐吃等死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坚持。现在我应该告诉她,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候,去走那条最艰辛的路。
谁都想要过好的生活,想买好的东西,想随时旅行,想一切都拥有,没有人喜欢艰辛,也没有人愿意一直劳累。但是,在你想要过好之前,首先要走过艰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累了就去购物去旅行,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在困顿时马上醒悟。但是,你可知道,当你突然明白生活不仅仅是眼前模样的时候,那时已经晚了。
我们注定是有许多无奈的,梦是真,想是真,压力是真,困惑是真。所有的一切附着在身上的时候,自然会感觉到压力,那时我们都会想,不如就放弃吧,不如就换条路吧,因为眼前的一切所得必须抓住,往后的梦想不一定会实现。所以,就这么着吧,得过且过。
很多人都会这么想,于是很多人,都变成了得过且过的人。
不要担心自己的生活即将结束,而是应该担心你为自己的生活其实从未开始。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产生如何的思维,拥有怎样的梦想。你相信它,自然它也会相信你,但如果你开始犹豫时,那么你内心所想就会离你越来越远。我们不是应该突然明白生活不是眼前光景,而是从一开始就笃定,如果要遇到光明,一定要先经历黑暗。
当你追逐你的道路时,这个世界注定会制造很多麻烦来困扰你,现实和压力也会束缚你前进的步伐,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信心和毅力,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一颗跳动的坚持的内心。我始终相信艰辛会让人成长,而努力一定会带来更好的未来,因为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现在走过艰辛道路的自己。
生命终归是漫长的,我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所以,管那么多做什么?该做的做,该走的走,流泪了就擦干,迷茫了就调整。你面向阳光,才能继续前行,而背后那些艰难的阴影,也会因为光的渐亮,让它无处可寻。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歌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已经被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屏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歌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已经被高晓松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刷屏了。许巍在歌里幽幽唱着高晓松的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也算是高晓松的一个标签了。在这首歌之前,高晓松就曾在文章与采访中提到这句话,据高晓松说,这是他妈妈告诉他的:“我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走遍世界,然后我俩都不买房,觉得很幸福。我妈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很显然,“诗和远方的田野”代表一种不被物质和现实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而眼前的苟且,就好比高晓松文章说的“买房”——为物质与现实生活所困。这首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相当直白,反复传达的是这样一个理念:“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听了歌曲的你,是否心弦一下子被触动,肾上腺素上升,也想学着高晓松,卖了房子,“听听歌,看看电影,满世界跑着玩”?
且慢!高晓松和许巍联手熬的这碗鸡汤,看上去挺可口诱人的,但它却不一定适合你。
这并不是说,高晓松说的是错的。只是,炮制鸡汤者从来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每个人的天赋、成长背景、经历都是不同的,吾之蜜糖,很可能是彼之砒霜。
高晓松是谁?我们除了知道他是一个词曲家、曾经是一名导演、现在是脱口秀主持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以外,我们还得知道,他有一个极其显赫的家庭背景。爷爷曾是清华大学校长、院士,外公是深圳大学创办者、院士,外婆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父亲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知乎上有一个问答“高晓松的家族背景是什么样的?”,底下有个有意思的回复:“你全家都是清华的呀?对,我全家都是清华的。”是的,就连高晓松后来读的也是清华。
这样的学术名流世家,“四周的邻居,随便踹开一家的门,里面住的都是中国顶级的大知识分子,进去聊会儿天怎么都长知识,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前面的院子”,高晓松没有点超出常人的天赋和才气“就是见鬼了”(某媒体语)。更重要的是,显赫的家境让高晓松有相当优渥而任性的成长环境,想退学就退学,不用为钱发愁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于是拍mv、做音乐、当导演……多少人要很努力才能成为人生赢家,但高晓松从一出生起,就是人生赢家了。
不过,这也不是说,高晓松有今日的成就全靠优越的家境,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今日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显赫家庭背景。可在鸡汤文里,很多人只看不买房却活得更潇洒的人生导师高晓松,却看不到衔着金汤匙出生的高晓松。就像很多人不知道,马化腾的老爸当年是开着奔驰去帮他做账,王石的岳父曾是某省级干部,任志强的父亲是前商务部副部长,王兴也是个富二代……
明白了吗?高晓松们的人生经历与你不同,他们的经验于他们而言是“对的”,若换做你,就不一定可行了。就像高晓松,从来都衣食无忧,人家是没自己买房,但家产足够丰厚,租得起高档住宅;人家口才能力超一流,当得了导演说得了脱口秀,吸金能力杠杠的。自然而言,比起眼前的苟且,他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因为他压根就没有任何来自现实生活的羁绊,房子什么的对于他来说,从来就不是问题。
而凡夫俗子就不一样了。按照马斯洛的精神需求理论,人首先要满足生理上、安全上和情感上的需求,才可能实现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如果我们目前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无法满足,我们连房子都租不起、找不到对象、小孩上学没户口、一日三餐得精打细算、父母生病没钱付医药费……我们大谈什么放下眼前的苟且去实现自我、追求精神自由,什么不谙世事吟诗作画、什么辞职不干环游世界,那就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那就是作死!
总而言之一句话,高晓松说的没错,却不一定适合你。就像在晋惠帝的立场上看,“何不食肉糜”是如此自然,但对于快饿死的老百姓来说,连粮食都没有,哪里来的肉糜呢?对于目前处于现实困顿的年轻人来说,比起站着说话不腰疼得劝告我们要追求诗和远方,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该如何熬过眼前的苟且?即便困顿于现实的泥淖里,该如何保持精神的自由?可惜,没有经历此阶段的高晓松不会告诉我们。
那高晓松的这碗鸡汤适合给谁喝呢?暴发户吧。他们除了钱,刚好还差了那么点高雅的精神追求。高晓松的“诗和远方的田野”“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嗯,刚好很适合他们。
鸡汤总好过碳酸饮料
3月18日一早,《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刚一上线,朋友圈就被各种刷屏。此等盛况,颇似前几年《山丘》和《平凡之路》被疯狂转发的再现。如果要说这首歌在传播上还有一些瑕疵的话,那就是它没有出现在一个更准确的日子里。因为就在同一天的晚上,与大众久别的老狼,选择了第四季《我是歌手》这个平台,与文艺老中青三代重逢,翻唱了朴树的《旅途》,由于相似的情怀,也削弱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战斗持久力。至少,在进入月圆时,已经成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我歌和老狼”。
先来说一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虽然从发行时间来讲,这是一首全新推出的作品,但实际上这却是高晓松一首压箱底的歌,因为早在许巍的这个版本推出之前,老狼和谭维维都曾经录过这首作品,只是最后才选择了许巍的版本而已。而“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一句心灵鸡汤,更早已经成为了高晓松的口头禅。虽然,在他个人最早的叙述里,这句话还是他妈说的。
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成为今年的情怀爆款曲,还是没有问题的。要说情怀,这首歌确实有,虽然创作者的高晓松,如今早已经游走于娱乐圈、脱口秀、互联网等各种产业之间,变换着明星、商人、导演等各种身份角色。但即使如此,高晓松毕竟是成长于八十年代的文人,是由海子、北岛、顾城的诗,罗大佑和“披头士”音乐滋养的一代,再加上家学渊源,让他能够拥有一定的古典文学修养,所以就算他写歌时未必虔诚,但那架势和范儿,却永远继承了那个白衣飘飘时代的好传统。而且相比那些只会些流浪、远方、理想、姑娘的文艺中青年,高晓松的遣词造句和文字结构能力,确实看起来还比较高级。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没有那么好,也没有那么差。从音乐制作的角度来讲,这首歌曲格局明朗开阔,尤其是曲后许巍加上和声的人声演绎,更有着直奔大歌而去的效果,也可以说这首作品从制作的导向上,它与《山丘》那样的自我发声、以情动人,最后一不小心被刷成了年度大歌不一样,而是从一开始就怀着广而传播的目的。
许巍和高晓松的组合形式,也保证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情怀效应。这和只要是张楚、李宗盛、朴树、李健、老狼等等歌手开唱,就必须会被人往情怀的方向指引是一样的。毕竟,高晓松是校园民谣的领军人物,无论如今的他多么油滑,但都无法否认曾经的他,多么风花雪月。而许巍从地下摇滚歌手到文艺青年偶像,代表的也是一代摇滚青年的成长和坚守。作为从上个世纪走来的音乐人,在作品呈现上,肯定会有传统时代的纯真身影。
这首歌曲最重要的歌词无疑就是那段副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为此也引来造句风潮,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恶搞。这段歌词算是整首作品最精髓的部分,当然听起来也确实够鸡汤的。
但也别看不起鸡汤,至少在这个充满戾气的时代,以及充满味精汤的音乐时代,这种心灵鸡汤还是能起到情绪的调节和缓冲作用。鸡汤再怎么次,它好歹还是有营养的,比起碳酸饮料还是能起到些滋补作用的,更比被心灵砒霜毒死要好得多。况且,每个人的审美体质不一样,在现在这个时代大环境下,动不动就炖弗洛伊德、柏拉图,或者里尔克和兰波这些大补汤,恐怕更多人会虚不受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让人爱与恨的热议点,其实依然还是情怀这个关键词。在这个情怀被频繁消费的年代,情怀为什么成为热点,恰恰就在于这个现实社会中,已经很难有真正情怀生存的土壤。根据市场定律,有需要就会有市场,情怀自然而然就成了如今流行音乐的定制内容之一。就像去年的李健,今年的老狼出现在第四季《我是歌手》的舞台,就是这种音乐分众的需要。其实又何止是流行音乐,就算是现在卖汽车、卖手机的,不都也会打着情怀的标签而行商业之实吗?
无论如何,《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至少不是恶趣味,它也不是坏榜样,多少还能够带来一些正能量。大多数人在现实中肯定不会接受抛妻弃女、只为诗与远方的选择,哪怕爱死这首歌,每天循环十遍以上,听完之后还是该苟且就苟且,为了远方的苟且继续着眼前的苟且。但每个人心里却还是会为这种念头,留有一定的空间,在某个时段以想象的方式一扫胸口的郁积。即使最后要面对的,除了眼前的苟且,依然还是六点钟的闹铃和七点钟的地铁。
这其实也是所谓情怀和文艺的特质,它不会带给你什么,也不会帮助你什么,甚至不会给你指引什么。它虚而无用,只提供情感和心灵的些许慰藉,你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打动,说明你还需要远方;没有被打动,说明你自有你的远方,而无须任何人牵引。但无论是哪一种,“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句话其实,是对的。
“诗和远方”熬成鸡汤变了味儿
&“当一首歌刷了屏,当许巍不再神秘,你不知道,这首歌为何爆红,就像你不知道怎么又会突然有这么多人嫌弃……”将韩寒作词的《后会无期》如此改编,似乎能恰如其分地形容高晓松和许巍最近合作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在发布当天蹿红网络,又很快发生口碑转向,频遭质疑之声,两位文艺大腕儿的首度合作,上周末,先被兴奋的歌迷顶礼膜拜,后又被批评的声浪拉下神坛。一首尚在水准之上的商业音乐作品,难道就因为“太红了”,而变得魅力全失?
&&“苟且”三天播放450万次
上周五,由高晓松创作词曲、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网络上正式发布。尽管只是高晓松主持的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晓松奇谈》的主题曲,也曾被老狼和谭维维都演唱过,但当许久没有发布新歌的“摇滚诗人”许巍,遇上话题一直不断的高晓松,两位文艺大腕儿首度合作的新歌,一下子就引爆了网络。刷屏盛况,颇似前两年李宗盛的《山丘》和朴树的《平凡之路》被疯狂转发的情景。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这是上周末网络上最红的句子,歌词引用自高晓松母亲曾经说过的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几句早已流传于网络的话,被他拿来做了整首歌的“文眼”。
现代诗一般的歌词,配以许巍略带沙哑而温暖的嗓音,平日里为了生活琐事奔波劳累的70后和80后,被这首歌点燃了青春记忆。在IT公司工作的彭先生曾是校园民谣的拥趸,“前奏一响起,我就好像回到了大学时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想起了当年的纯真的自己和懵懂的初心。听到‘诗和远方’四个字,我有股想泪流满面的冲动。”
先在音乐业内人士的圈内被褒奖与称赞,很快又感动了一大批当年民谣的追捧者、如今事业有成的70后和80后。整个周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微信和微博上频频“刷屏”。虾米音乐独家发布新歌的微博,三天内被转发了近两万次,单曲播放量近450万次,“诗和远方”是近来不折不扣的“网络红词”。
&&“心灵鸡汤”押上韵挺别扭
可仅仅刷了一天屏,《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在网络上的待遇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乐评人卢世伟注意到,从周日起,对于这首歌的负面评价就渐渐多了起来。“我看到有人说这首歌完全无法与许巍和高晓松巅峰期的作品相比,也有人说网络上对这首歌的追捧是不理性的。”他说,“刚发表时,单曲循环这首歌还是一股潮流。好像一夜之间,赞赏这首歌反而成了件不时髦的事儿。”
高晓松和许巍的同行、民谣歌手周云蓬对这首歌给出了极为不留情面的评价:“《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歌者的苟且。心灵鸡汤押上韵,主语换上少年青年老年,就可以唱三段了……歌曲还是最终很诚实的,就是苟且。”此评价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有“摇滚科学家”之称的陈涌海点评这首歌:“如果是一个年轻小伙子写的歌唱的歌,要拍掌称好。可是一位大老爷们写给另一个大老爷们唱的,就透着别扭的劲儿。”
在美国留学的80后小方是许巍的忠实歌迷。他说,刚听到这首歌,自己激动得单曲循环了一下午。“可看多了网上追捧高晓松和老许的文字,我心里反而觉得不舒服。没必要把这首歌拔得这么高。”和小方持相似观点的人不少,在文艺青年集聚的知乎网站上,排名靠前的答案,无一不是对歌词的戏谑和对高晓松的调侃,其中不乏说这首歌是高晓松的凑合之作、鸡汤营销,以及批评他为了“诗和远方”几句歌词硬写了整首歌。
&本非神曲何必供上神坛
是华语乐坛久违的感人神曲,还是音乐商人流水线操作出的心灵鸡汤?对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争议不断。卢世伟认为,这首高晓松的新作是一首经得起品味的好歌,也在他与许巍作品一贯的水准之上,“这首歌无论是旋律还是词作水平,相比起近年音乐界流行的各类粗制滥造的‘神曲’,都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但远没有达到值得顶礼膜拜的程度。既没有必要将其过分拔高,也没有理由因为其成了‘网红’,因为它商业上的成功,就对歌曲的质量进行贬损。”
&而为何对于同一首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明显的评价差异,他给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起初,歌迷追捧这首歌,可能是因为太久没听到许巍的新歌,又是和高晓松的首度合作,惊喜的心情会给这首歌加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曝光及讨论,人们很容易对这首歌心生厌倦,造成了一股‘反潮流’。”
“文艺与商业并不对立,作为中国最成功的文艺青年,高晓松把自己的价值观熬成了一锅美味的鸡汤端给人们喝,歌曲做得精致,价值观也传达得精准。”乐评人邓柯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是高晓松成功的商业作品,是对自己文艺资源的一次绝佳整合营销。在他看来,“只用一首歌,它就把自己的音乐作品、脱口秀综艺以及作为老板的数字音乐平台串连了起来。只将这首歌视作中年音乐人在贩卖心灵鸡汤,那是把高晓松想简单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为什么又火了一次
中国青年网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日23点15分,文艺青年小巍披着新买的“白族手工”大围巾,啜着一杯不知名的饮料,窝在大理古城的一家咖啡馆的角落,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QQ签名档里敲下这样一行字。在他看来,网上抄来的这句话非常符合他逃离工作,到处“流浪”的气质。
早在3个月前,还是“北漂”的小巍毅然决然辞掉了早九晚五的工作,决定一边在网上做兼职一边到处转转,去寻找所谓的“远方”。
走啊,去找你的“远方”
乌镇,拉萨,丽江,全国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景点被冠以“文艺青年必去的15个地方”“全中国最文艺的10大古镇”等名号,吸引着无数文艺或者不文艺的游客前往。虽然拉萨的八角街充斥着义乌制造的旅游纪念品,虽然丽江的酒吧街已与其他城市无异,虽然有人调侃“旅行,就是从自己玩腻歪的地方到别人玩腻歪的地方”,但“远方”“诗意”这样的字眼却无时无刻不拨动着年轻人的躁动的心,鼓动他们去寻找“诗意的远方”。
在蚂蜂窝旅行网上,翻到“游记”一栏,输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会得到77万个搜索结果,时间跨度从当下到2011年,而至少前10页的文字中都提到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而在微博上搜索这句话,在省略相似搜索结果的情况下,仍得到10万个结果。2011年,高晓松在文章《人生还有诗和远方》中写下的这句话,被文艺青年和段子手、营销号广为传播后,“诗和远方”已经融化在心灵鸡汤中,成为年轻人慰藉心灵的理由,更为他们“去远方”找到又一个“借口”。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句话,在年轻人群体中,其实早就火过一遍了。这句出自高晓松母亲的“金句”,当年也曾刷遍朋友圈,只是慢慢地已经被大家遗忘。
有一种东西,叫做情怀
某天,高晓松灵光一现的点子给了这句话再火一次的机会:“这两句话流传很广,到处都是,(我)有一天想起来,就说把它写成歌吧。”
本来,鸡汤就是鸡汤,有人愿意喝,有人看不起,各有各的选择。
而高晓松找了音乐才子许巍来演唱这首歌。
这就不一样了。
罗永浩卖的其实不是手机,《此间的少年》讲的不是校园故事,许巍唱的当然也不是歌。
他们的卖点都是同一种东西,叫做情怀。
停在窄弄堂里、盖着花布棚棚的小摇车,贴在半黄墙壁上的眼保健操示意图、掉了漆、坐一下还会咯吱响高低铺……那是无数人拼命想找回来,却再也得不到的东西。
他们想要的情怀,在现实里不见了,但是却被许巍轻轻地唱出来了。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歌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
  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当情怀被贴上“高晓松”和“许巍”这两个标榜着文艺的标签,当许巍那沉稳又带着点儿忧郁无奈的声音响起,这首歌变得似乎有些不一样,当年的这碗心灵鸡汤的格调似乎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诗和远方”被人从心灵鸡汤里捞了起来重新摆盘,又一次推到大家面前。
音乐响起,你是否想起了当年的故事?年少的回忆汹涌翻滚,那些有故事的人悄悄背过脸了,因为许巍一开口,他们早已泪如雨下。
如何评价高晓松、许巍的新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吴艾尹的博客
许巍的歌,我最喜欢歌名只有两个字的,《时光》《纯真》《礼物》《执着》《故乡》……
多少个逃课的日子,扫着锈迹斑斑的琴弦,唱许巍的歌,这是很多人张扬青春里的写照。
当别人忙着上节目,炒冷饭,沾沾自喜于自己是乐坛的“半壁江山”,许巍异常冷静平和,谦卑地走遍异国的角角落落,感受那些真正音乐家、艺术家的生活环境,通过学习来补充自己的薄弱,这种音乐态度,甩那些穿着歌手衣服的商人几条大街。
名校是国之重器,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晓松,一路走来名利双手,靠的从来不是那张A3脸,真的是拼才华。当他赚够钱后,开始真正的艺术创作,于是有了《默》,有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第一次听高晓松的这句话,我想到的是王小波的那句“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需要一个诗意的世界。
《情人》中被王小波称作“无限沧桑尽在其中”的开头是这样的: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是的,我也喜欢这个开头。
"妈妈坐在门前,哼着花儿与少年,虽已事隔多年,记得她泪水涟涟。"
光是这样一个场景,我似乎就已经听到了那位妈妈哼的小曲:凤凰山那个山头穿破了天,一眼望不尽的大草原,阿妹是才开的红牡丹,阿哥是春天的少年。
红牡丹长满胶原蛋白的脸沟壑纵横,美少年撒泼尿滴得鞋袜都差点打湿,“少年子弟江湖老,红颜少女的鬓边终于也见到了白发”,这是人世间最残酷的事。
高晓松的作品,物像一直用得很妙,橡皮、相片、长发、嫁衣,听者都很有共鸣,所以十几年不衰。诗一般的场景描述,却又不脱离生活,总能击中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比如:每一次你仰起慌张的脸,看云起云落变迁,冬等不到春春等不到秋,等不到白首。
人生在世,生活苦楚,总要有一点精神追求。
偶然寻到一套乐器,它是属于年代久远的低徊,你轻轻一触,它便泠泠奏响,旋律柔美动人绕梁。它如羊水般包裹着你,牵引你的肢体,让你的心跳和呼吸都为它而起伏。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
“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坚持与慌张。在临别的门前,妈妈望着我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标新立异”和“特立独行”是两个不同的词,前者太肤浅,只留在形式上,后者是追随本心和天性,是内在的、价值观层面上的坚守于追求。
周国平说,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其实并不容易。虽说本性的自由是最舒服的,但是也是如今社会不可多得的,你会被无所不在的压力禁锢你的本性,成为世俗下的螺丝钉。
年轻人充满活力,仿佛每天有发泄不完的力气。你玩游戏必须通宵,逢饭局疯狂与人拼酒。每天出门洗三遍头,擦八遍鞋子上的丁点渍迹。这些都是你的精彩人生,但是不远的未来你会发现,这些你最在意的其实无足轻重。
原来,真正的个人形象完全靠钱堆砌,健康的身体一旦远去便难寻踪迹,饭局上不必喝酒的那位,才是真正的老板。
遇事要借助自己的大脑去解决,现在你认同的很多道理,明白的很多事,都是师长们灌输的。你得抛掉这些枷锁,自己去思考,去深入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
你未来成了是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在这个精力最旺盛的年纪,每日醒着的十几个小时里,花多少时间健身,花多少时间看书书,又或者是做了哪些事,对未来的自己真正有益。
“我独自渐行渐远,膝下多了个少年,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这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由之路,未来,你会离开父母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没有必要去迎合所有人,讨好全世界。你要活得痛快,不必在意他人的想法。
在不远的将来,朋友圈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和你渐行渐远,这不是人情冷暖,这只是成年人的生活方式。
之后,他们每个人都会进入另外一个人的生活,扮演另外一种角色,和你将不再产生任何交集,这是成长的代价,你要学会这种失去的法则,并善加利用。
你所期待的,认为此生不可能达到的生活高度,其实伸手就可以摸到,别小看自己的能力。设定一个目标,描绘自己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生活,每日在心中重复,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去追求,不放弃,人是要认清现实,但不需妄自诋毁。
时间有限,深爱一个人,就是在她身上付出时间,热爱一件事,就得看自己能坚持多久。竞争很残酷,人背负着责任,活着不轻松,如果身后空无一人,就不能轻易倒下。
作为父母,看着膝下的少年离开家,也充满无奈。
正如木心大师所言,凡伟大的儿女,都使父母痛苦的。往往他们背离父母,或爱父母,但无法顾及父母。若希望儿女伟大,好的父母应当承担伟大的悲惨。
许巍的嗓音,悠远而沙哑,让人安静沉沦。听一首歌,不同的年龄听不同的味道。
十六七岁年少轻狂,执着迷茫,“我只有两天,一天用来出生,一天用来死亡”。
二十出头逐渐长大,“那一年,你正年轻,总觉得明天,肯定会很美”。
三十来岁平静温暖,“很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发生了,在丰富多彩的路上,注定经历风雨”。
四十不惑怀念过去,“时间已过去多少年,如今的你,在哪里”,随后宁静淡泊,“一念净心,花开遍世界”。
许巍的音乐是独特的,这些年来的经历,让他完成了一种从对不满宣泄到豁然处世的转变。这种改变由内而外的体现在音乐上,表现为曲调越来越舒缓优美,歌词也越来越充满着向上的力量。
对于我而言,一首好的歌,在于歌词旋律可以戳中我心中最疼的那个地方,让我哭泣,让我审视自己,然后,勇往直前,直抵未来。每每欣赏许巍的作品,都会让我浮躁的心沉淀下来,并且深深融进一种悠远的充满爱的境界。
最好的生活,永远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时间带来的变化。
世界很美好,活着很美好,微风吹动小草,小树刚发出嫩芽。因为还很健康,因为还有梦想,因为还有很多时间,无论如何,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前的苟且 诗和远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