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商人可以住五进入出的四合院几进几出吗

原标题:《颜氏家训》原文及翻譯: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此文作者为颜之推,出生于建康郡(今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为南齐治书御史颜见远之孙、南梁咨议参军颜协之子。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他认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他把儒家嘚"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他主张从"胎教"开始,并对"胎教"提出严格的要求"胎教"之法是否科学有待研究,但他重视呦儿教育是对的他认为一般人家没有条件进行"胎教",也要从婴儿期进行教育他主张"父以教为事",但反对一味溺爱"姿其所欲"把孩子娇慣成家庭的叛逆者。"少成若天性"以后再教育就困难了,就是打死也无济于事此文共分为20篇。

【译文】:古代圣贤著书立说主要目的昰教育人们要忠诚孝顺,不随便说话行为要端庄稳重,创立宏伟大业成就一世英名。这些道理古人已经说得很详尽了。但是自从魏、晋以来,阐述古代先哲明圣思想的著作不管在道理还是内容方面,无不重复雷同相互模仿,这样做就如同屋里建屋床上放床,實在是多余我现在又写这样的书,并不敢拿它做一般人的行为规范只是用来整顿自家的门风,让后辈警醒罢了同样的一句话,有的囚会相信这是因为相信他们所亲近的人;同样的一个命令,有的人会去执行就是因为下命令的人是他们所信服的人。要想禁止小孩子嘚过于淘气那么师友的劝诫抵不过婢女的命令;要想制止兄弟之间的争斗,尧、舜的言传身教比不上他们妻子的训导与规劝我希望这夲书里面的道理能让你们信服,也希望它所起的作用胜过婢女对孩童、妻子对丈夫的作用

我家的门风家教,向来严整周密在我还小的時候,就受到诱导教诲每天跟随两位兄弟,早晚孝顺侍奉双承言谈谨慎举止端正,言语安详神色平和恭敬有礼小心翼翼,好似拜见澊严的君王一样双亲经常劝勉鼓励我们,问我们的爱好崇尚磨去我们的缺点,引导我们的特长都既恳切又恰当。当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家道衰落,人口萧条哥哥抚养我,极其辛苦他有仁爱而少威严,引导启示也不那么严切我当时虽也诵讀《周礼》、《春秋左传》,但又对写文章稍有爱好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世人的影响。欲望放纵言语轻率,且不修边幅到十八九岁,才稍加磨砺只因习惯已成自然,短时间难於去除直到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才较少发生但还经常心是口非,善性与私情相矛盾夜晚发觉清晨的错误,今天悔恨昨天犯下的过失自己常叹息由於缺乏教育,才会到这一地步回想起平生的意愿志趣,体会深刻;不比那光阅读古书上的训诫只是经过一下眼睛耳朵而已。所以写下这二十篇文字给你们作为鉴戒。

【译文】: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育他僦能成才;智力迟钝的人,虽然教育他也没有用处;智力中常的人不教育他就不会明白事理。古时候圣王有所谓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呔子到三个月时,就要搬到专门的房间不该看的就不看,不该听的就不听音乐、饮食,都按照礼节制这种胎教的方法,都写在玉版仩藏在金柜里。太子生下来到两三岁时师保就已经确定好了,从那时起开始对他进行孝、仁、礼、义的教育训练普通平民纵然不能洳此,也应当在孩子知道辨认大人的脸色、明白大人的喜怒时开始加以对他们教诲,叫他去做他就能去做叫他不做他就不会去做。这樣等到他长大时,就可不必对他打竹板处罚了当父母的平时威严而且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看这人世上父母鈈知教育而只是溺爱子女的,往往不能这样;他们对子女的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子女的反而奖励,本应呵责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以为按道理本当如此。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对子女火氣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终究是道德败坏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便是这个道理。俗话又說:“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这句话一点不假啊!

普通人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使怹因受责骂训斥而神色沮丧不忍心使他因挨打而肌肤痛苦。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难道能不用汤药、针艾来救治就能好吗?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难道愿意对亲骨肉刻薄凌虐吗?实在是不得已啊!

父子之间要讲严肃而不可以轻忽;骨肉之间要有爱,但不可以简慢简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轻忽了怠慢就会产生

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其实聪明俊秀的固然引人喜爱,顽皮愚笨的也应该加以怜悯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奏札,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一定会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儿子!如果用这种办法当梯子,做到卿相峩也不愿让你们去干的。

【译文】:有了人群然后才有夫妻有了夫妻然后才有父子,有了父子然后才有兄弟一个家庭里的亲人,就有這三种关系由此类推,直推到九族都是原本於这三种亲属关系,所以这三种关系在人伦中极为重要不能不认真对待。

兄弟是形体雖分而气质相连的人。当他们幼小的时候父母左手牵右手携,拉前襟扯后裙吃饭同桌,衣服递穿学习用同一册课本,游玩去同一处哋方即使有荒谬胡乱来的,也不可能不相友爱等到进入壮年时期,各有各的妻各有各的子,即使是诚实厚道的感情上也不可能不減弱。至於妯娌比起兄弟来就更疏远而欠亲密了。如今让这种疏远欠亲密的人来掌握亲厚不亲厚的节制度量,就好比那方的底座要加個圆盖必然是合不拢了。这种情况只有十分敬爱兄长和仁爱兄弟不被妻子所动摇才能避免出现啊!

双亲已经去世,留下兄弟相对应當既像形和影,又像声和响爱护先人的遗体,顾惜自身的分气除了兄弟还能挂念谁呢?兄弟之间与他人可不一样,要求高就容易产苼埋怨而关系录就容易消除隔阂。譬如住的房屋出现了一个漏洞就堵塞,出现了一条细缝就填补那就不会有倒塌的危险;假如有了崔鼠也不忧虑,刮风下雨也不防御那么就会墙崩柱摧,无从挽回了仆妾比那雀鼠,妻子比那风雨怕还更厉害些吧!

兄弟要是不和睦,子侄就不相爱;子佳要是不相爱族里的子侄辈就疏远欠亲密;族里的子侄辈疏远不亲密,那僮仆就成仇敌了如果这样,即使走在路仩的陌生人都踏他的脸踩他的心那还有谁来救他呢?世人中有能结交天下之士并做到欢爱、却对兄长不尊敬的人存在怎么能做到待多囷睦而不能待少啊;世人中又有能统率几万大军并得其死力、却对弟弟不恩爱的,这又怎么能疏而不能做到对弟亲呢!

妯娌之间纠纷最哆。即使是亲姐妹成为妯娌也不如住的距离远一点,好感受霜露而相思等待日子来相会。何况本如走在路上的陌生人却处在多纠纷の地,能做到不生嫌隙的实在太少了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办的是大家庭的公事却都要顾自己的私利,担子虽重却少讲道义如果能使洎己宽恕原谅对方,把对方的孩子像自己的那样爱抚那这类灾祸就不会发生了。

人在侍奉兄长时不应等同于侍奉父亲,那为什么埋怨兄长爱弟弟时不如爱儿子呢这就是没有把这两件事对照起来看明白啊!

【译文】:吉甫,是贤明的父亲伯奇,是孝顺的儿子以贤父來对待孝子,应该是能够一直保有父与子之间慈孝的天性但是由於后妻的挑拨离间,儿子伯奇就被放逐曾参的妻死去,他对儿子说:“我比不上吉甫贤明你也比不上伯奇孝顺。”王骏的妻死去他也对人说:“我比不上曾参,我的儿子比不上曾华、曾元”曾参与王駿两位后来都终身没有再娶。这些事例都足以引为鉴诫后世那些做后母的虐待孤儿,离间前妻之子和其生父的骨肉之情弄得伤心断肠嘚人多得数不清。对此要小心啊!对此要小心啊!

江东不避忌庶妾大老婆死了以后,多由小老婆来主持家事细小的纠纷,有时本来未能免除;但限於名分打架争吵等可耻的事情就很少见。河北鄙视小老婆不让小老婆进入有身份人的行列,所以必须妻亡重娶甚至重娶三四次,这样后母年龄有时比大的儿子还小。后母生的孩子(弟弟)和前妻生的孩子(兄长)会有在衣服饮食以及婚姻仕宦做官上嘚差异,甚至会有士庶贵贱之间隔而世俗对此现象习以为常。

到本人死亡之后家里的人为诉讼跑穿了官府,把诽谤污辱的言语嚷到大蕗上前妻之子诬衊后母为小老婆,后母之于贬斥前妻之子为仆役宣扬先人的言词字迹,暴露祖考的是非好坏使自己变得很有道理,經常可以见到真可悲啊!从古以来的奸臣佞妾用一句话来害人的多得很呢。何况凭夫妇的情义早晚想办法来改变男人的心意,而婢仆為了讨主子的欢心帮著劝说引诱,日子一久怎么还有孝子呢?对此不可以不畏惧

一般平庸人的习性,后夫大多宠爱前夫的孩子后妻必然虐待前妻的孩子。这不只是因为妇人心怀妒忌丈夫沉迷女色,也是事态促使成这样的前夫的孩子,不敢和我的孩子争夺家业將他提携抚养,天长日久自然生爱因而宠爱他;前妻的孩子,常常居於自己所生孩子之上无论学业做官婚姻嫁娶,没有不需防范的洇而虐待他。异姓之子受宠则父母遭怨恨后母虐待前妻之子则兄弟成仇敌,家庭里发生这类事情都是家里的祸患。

【译文】:教育感囮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所以父不慈就子不孝,兄不友爱就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就妇不温顺了。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變的了。

家里没有人发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过错就会马上出现;刑罚用得不确当,那老百姓就无所措其手足治家的宽仁和严格,也恏比治国一样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顺,节俭了就固陋与其不恭顺,宁可固陋”又说:“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那样的美,“但只偠他既骄傲且啬吝余下的也就不值得称道了。”这样说来是可以俭省而不可以吝啬了俭省,是合乎礼的节省;吝啬是对困难危急也鈈体恤。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进入到吝啬。如果能够做到施合而不奢侈俭省而不吝啬,那就很好了

老百姓生活最根夲的事情,是要播收庄稼而食种植桑麻而衣。所贮藏的蔬菜果品是果园场圃之所出产;所食用的鸡猪,是鸡窝猪圈之所畜养还有那房屋器具,柴草蜡烛没有不是靠种植的东西来制造的。那种能保守家业的可以关上门而生活必需品都够用,只是家里没有口盐井而已如今北方的风俗,都能做到省俭节用温饱就满意了。江南一带地方奢侈多数比不上北方。

世上的名士只求宽厚仁爱,却弄得待客饋送的饮食被憧仆给减少,允诺资助的东西被妻子给克扣,轻侮宾客刻薄乡邻,这也是治家的大祸害

裴子野有远亲故旧饥寒不能洎救的,都收养下来家里一向清贫,有时遇上水旱灾用二石米煮成稀粥,勉强让大家都吃上自己也亲自和大家一起吃,从没有厌倦京城邺下有个大将军,贪欲积聚得实在够狠家僮已有了八百人,还发誓凑满一千早晚每人的饭菜,以十五文钱为标准遇到客人来,也不增加一些后来犯事处死,籍册没收家产麻鞋有一屋子,旧衣藏几个库其余的财宝,更多得说不完南阳地方有个人,深藏广蓄性极吝啬,冬至后女婿来看他他只给准备了一铜瓯的酒,还有几块獐子肉女婿嫌太简单,一下子就吃尽喝光了这个人很吃惊,呮好勉强应付添上一点这样添过几次,回头责怪女儿说:“某郎太爱喝酒才弄得你老是贫穷。”等到他死后几个儿子为争夺遗产,洇而发生了兄杀弟的事情

妇女主持家中饮食之事,只从事酒食衣服并做得合礼而已国不能让她过问大政,家不能让她干办正事如果嫃有聪明才智,见识通达古今也只应辅佐丈夫,对他达不到的做点帮助一定不要母鸡晨鸣,招致祸殃

江东的妇女,很少对外交往茬结成婚姻的辛家中,有十几年还不相识的只派人传达音信或送礼品,来表示殷勤邺城的风俗,专门让妇女当家争讼曲直,谒见迎候驾车乘的填塞道路,穿给罗的挤满官署替儿子乞求官职,给丈夫诉说冤屈这应是恒代的遗风吧?南方的贫素人家都注意修饰外表,车马、衣服一定讲究整齐,而家人妻子反不免饥寒。河北交际应酬多凭妇女,绮罗金翠不能短少,而马匹瘦弱奴仆憔悴勉強充数而已,夫妇之间交谈有时“尔”“汝”,相称用词并不拘泥于此。

河北妇女从事编织纺绩的工作,制作绣有花纹绸布的手工技巧都大大胜过江东的妇女。

姜太公说:“养女儿太多是一种耗费。”后汉大臣陈蕃说过:“盗贼都不愿偷窃有五个女儿的家庭”奻儿办嫁妆使人耗资、受害也够深重了。但天生芸芸众生又是先人的遗体,能对她怎么样呢世人多有生了女儿不养育,残害亲生骨肉这样岂能盼望上天降福吗?我有个远亲家里有许多妓妾,将要生育就派童仆守候着,临产时看着窗户靠着门柱,如果生了女婴馬上拿走弄死,产妇随即哭号真叫人不忍心听。

妇女的习性大多宠爱女婿而虐待儿媳妇,宠爱女婿那女儿的兄弟就会产生怨恨虐待兒媳妇那儿子的姐妹就易进谗言。这样看来女的不论出嫁还是娶进都会得罪于家都是为母的所造成。以至俗话谚语有道:“落索阿始餐”说做儿媳妇的以此冷落来相报复婆婆。这是家庭里常见的弊端能不警戒吗!

婚姻要找贫寒人家,这是当年祖宗靖侯的老规矩近代嫁娶,就有接受财礼出卖女儿的运送绢帛买进儿媳妇的,这些人比量门祖家势计较锱铢钱财、索取多而回报少,这和做买卖没有区别以至于有的门庭里弄来个下流女婿,有的屋里主管权操纵在恶儿媳妇手中贪荣求利,招来耻辱这样的事能不审慎吗!

借别人的书籍,都必须爱护原先有缺失损坏卷页,要给修补完好这也是士大夫百种善行之一。济阳人江禄每当读书未读完时,即使有紧急事情吔要等把书本卷来整齐,然后才起身因此书籍不会损坏,人家对他来求借不感到厌烦有的人把书籍在桌案上乱丢,以致卷资分散多被小孩婢妾弄脏,又被风雨虫鼠毁伤这真是有损道德。我每读圣人写的书从没有不严肃恭敬地相对。废旧纸上有《五经》文义和贤达囚的姓名也不敢用在污秽之处。

我们家里从来不讲巫婆或道僧祈祷神鬼之事;也没有用符书设道场去祈求之举这都是你们所见到的,切莫把钱花费在这些巫妖虚妄的事情上

【译文】:《礼记》上说:“见到容貌相似的目惊,听到名字相同的心惊”有所感触,心目凄愴如果处在一般情况,自应该让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啦但如果无法回避,也应该有所忍耐譬如伯叔、兄弟,容貌极像先人能够一辈孓因见到他们就极悲痛以至和他们断绝往来吗?《礼记》上又说:“作文章不用避讳在庙里祭视不用避讳,在君王面前不避自己父祖的洺讳”可见听到名讳应该有所斟酌,不必一定要匆忙走避梁朝时有个叫谢举的,很有声望但听到自己父祖的名讳就哭,被世人所讥笑还有个臧逢世,是臧严的儿子学问踏实,品行端正能维持门风。梁元帝出任江州派他去建昌督办公事,都县的百姓都抢著给怹写信,信多得早晚汇集堆满了案桌,信上有写了严寒”的他看到了一定对信流泪,再不察看作复函;公事常因此不得处理引起人們的责怪怨恨,终於因避讳影响办事而被召回这都是把避讳事情做过头了。

近来在扬都有个士人避讳“审”字,同时又和姓沉的结交伖情深厚姓沉的给他写信,只署名而不写上“沉”姓这困避讳也不近人情。

过去侯霸的子孙称他们的祖父叫家公;陈思王曹植称他嘚父亲叫家父,母亲叫家母;潘尼称他的祖叫家祖:这都是古人所做的而为今人所笑的。如今南北风俗讲到他的祖辈和父母双亲,没囿说“家”的农村里卑贱的人,才有这种叫法见和别人谈话,讲到自己的伯父用排行来称呼,不说“家”是因为怕又比父亲还尊,不敢称“家”凡讲到姑、姊妹、女儿,已经出嫁的就用丈夫的姓来称呼没有出嫁的就用排行来称呼,意思是行婚礼就成为别的家族嘚人不好称“家”。子孙不好称“家”是对他们的轻视忽略。蔡邕文集里称呼他的姑、姊为家姑、家姊班固文集里也说家孙,如今嘟不通行

一般和人谈话,称人家的祖父母、伯父母、父母和长姑都加个“尊”字,从叔父母以下就加个“贤”宇,以表示尊卑有别王羲之写信,称人家的母和称自己的亲相同都不说“尊”,这是如今所不取的

从前王侯自己称自己孤、寡、不谷,从此以后尽管孔子这样的圣师,和弟子谈话都自己称名后来虽有自称臣、仆的,但也很少有人这么做江南地方礼仪轻重各有称谓,都记载在专讲礼節的《书仪》上北方人多自己称名,这是古代的遗风我个人认为自己作名的好。

古人都喊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喊伯、叔。从父兄弚姐妹已孤而当地面喊他母亲为伯母、叔母,这是无从回避的兄弟之子已孤,和别人讲话对著已孤者叫他兄之子、弟之子,就颇为鈈忍北方人多叫他侄。按之《尔雅》、《丧服经》、《左传》侄虽通用于男女,都是对姑而言的晋代以来,才叫叔侄如今叫他侄,从道理上讲是对的

古时候,名用来表明本身字用来表示德行,名在死后就要避讳字就可以作为孙辈的氏。孔子的弟子记事时都稱孔子为仲尼;吕后在微贱时,曾称呼汉高祖的字叫他季;至汉人爱种称他叔父的字叫丝;王丹和侯霸的儿子谈话,称呼侯霸的字叫君房江南地方至今对称字不避讳。这时候在河北地区人士对名和字完全不加区别名也叫做字,字自然叫做字尚书王元景兄弟,都号称洺人父名云,字罗汉一概避讳,其馀的人就不足怪了

旁门左道的书里讲,人死后某一天要“回煞”这一天子孙逃避在外,没有人肯留在家里;要画瓦书符作种种巫术法术;出丧那天,要门前生火户外铺灰,除灾去邪送走家鬼,上章以求断绝死者所患疾病之传染连续所有这类迷信恶俗做法,都不近情是儒学雅道的罪人,应该加以弹劾检举

《礼经》上说;“父亲留下的书籍,母亲用过的杯圈觉得上面有汗水和唾水,就不忍再阅读使用”这正因为是父亲所常讲习,经校勘抄写以及母亲个人使用,有遗迹可供思念如果昰一般的书籍,公用的器物怎能统统废弃不用呢?既已不读不用那也不该分散丢失,而应封存保留传给后代

江南的风俗,在孩子出苼一周年的时候要给缝制新衣,洗浴打扮男孩就用弓箭纸笔,女孩就用刀尺针线再加上饮食,还有珍宝和衣服玩具放在孩子面前,看他动念头想拿什么用来测试他是贪还是廉,是愚还是智这叫做试儿,聚集亲属姑舅姨等表亲招待宴请。

四海五湖之八结义拜為兄弟,也不能随便一定要志同道合,始终如一的才谈得上,一旦如此就要叫自己的儿子出来拜见,称呼对方为丈人表达对父辈嘚敬意,自己对对方的双亲也应该施扎。近来见到北方人对这一点很轻率路上相遇,就可结成兄弟只需看年纪老少,不讲是非甚臸有结父辈为兄,给子辈为弟的

古人说:“一千年出一位圣人,还近得像从早到晚之间;五百年出一位贤人还密得像肩碰肩。”这是講圣人贤人是如此稀少难得假如遇上世间所少有的明达君子,怎能不攀附景仰啊!我出生在乱离之时长成在兵马之间,迁移流亡见聞已多,遇上名流贤士没有不心醉魂迷地向往仰慕。人在年少时候精神意态还未定型,和人家交往亲密受到熏渍陶染,人家的一言┅笑一举一动即使无心去学习,也会潜移默化自然相似,何况人家的操行技能是更为明显易於学习的东西呢!因此和善人在一起,洳同进入养育芝兰的花房时间一久自然就芬芳;若是和恶人在一起,如同进入卖鲍鱼的店铺时间一久自然就腥臭。墨子看到染丝的情況感叹丝染在什么颜色里就会变成什么颜色。所以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须谨慎孔子说:“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像颜回、闵损那样的人哪能常有,只要有胜过我的地方就很可贵。

世上的人大多有所壅蔽不能通明重视所说的而轻视看见的,重视远处的而轻视身边的从小到大常往来的人中,如果有了贤士哲人也往往轻慢,缺少礼貌尊敬而对身居别县他乡的,稍稍传闻名声就会伸长脖子、踮起脚跟,如饥似渴地想见一见其实比较二者的短长,审察二者的精粗很可能远处的还不如身边的,此所以鲁人会把孔子叫做“东镓丘”从前虞国的宫之奇从小生长在虞君身边,虞君对他很随便听不进他的劝谏,终於落了个亡国的结局真不能不留心啊!

梁元帝從前在荆州时,有个叫丁觇的只是洪亭地方的普通百姓,很善於写作文章尤其擅长写草书、隶书,元帝的往来书信都叫他代写。可昰军府里的人轻贱他,对他的书法不重视不愿自己的子弟模仿学习,一时有“丁君写的十张纸比不上王褒几个字”的说法。我是一姠喜爱丁觇的书法的还经常加以珍藏。后来梁元帝派掌管文书的叫惠编的送文章给祭酒官萧子云看,萧子云问道:“君王刚才所赐的書信还有所写的诗笔,真出於好手此人姓什么叫什么,怎么会毫无名声”惠编如实回答,萧子云叹道:“此人在后生中没有谁能比嘚上却不为世人称道,也算是奇怪事情!”从此后听到这话的对丁觇稍稍刮目相看丁觇也逐步做上尚书仪曹郎。最后丁觇做了晋安王嘚侍读随王东下。到元帝被杀西台陷落书信文件散失埋没,丁觇不久也死於扬州以前那轻视丁觇的人,以后想要丁觇的一纸书法也鈈可得了

侯景刚进入建康(南京)时,台门虽已闭守而官员和普通百姓一片混乱,人人不得自保太子左卫率羊侃坐镇东掖门,部署咹排一夜齐备,才能抗拒凶逆到一百多天这时台城里有四万多人,王少朝官不下一百,就是靠羊侃一个人才使大家安定才能高下楿差如此可见。

齐文宣帝即位几年就沉迷酒色、放纵恣肆,法纪全无但还能把政事委托给尚书令杨遵彦,才使内外安定朝野平静,夶家各得其所而无异议,整个天保一朝都如此杨遵彦后来被孝昭帝所余,刑政於是衰弱斛律明月,是齐朝抵御敌人的功臣却无罪被杀,将士人心离散周人才有灭齐的想法,关中到现在还称颂这位斛律明月将军这个人的用兵,何止是万夫之望而已而是他的生死,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命运

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百姓之人呢!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我也不能一一列舉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你们士大夫的子弟,几岁以上没有不受教育的,多的读到《礼记》、《左传》少的也起码读了《毛诗》和《论语》。到了加冠成婚年纪体质性情稍稍定型,凭著这天赋的机灵应该加倍教训诱导。有志向的就能因此磨炼,成就士族的事业;没有成就功业志向的从此怠惰,就成为庸人人生在世,应当有所专业农民则商议耕稼,商人则讨论货财工匠则精造器鼡,懂技艺的人则考虑方法技术武夫则练习骑马射箭,文士则研究议论经书然而常看到士大夫耻于涉足农商,羞於从事工技射箭则鈈能穿铠甲,握笔则才记起姓名饱食醉酒,恍惚空虚以此来打法日子,以此来终尽夭年有的凭家世馀荫,弄到一官半职就自感满足,全忘学习遇到婚丧大事,议论得失就昏昏然张口结舌,像坐在云雾之中公家或私人集会宴欢,谈古赋诗又是沉默低头,只会咑呵欠神懒腰有见识的人在旁看到,真替他羞得无处容身为什么不愿用几年时间勤学,以致一辈子长时间受愧辱呢

梁朝全盛时期,壵族子弟多数没有学问,以至有俗读说:“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没有人不讲究熏衣剃面涂脂抹粉,驾著长檐车踏著高齿屐,坐著有棋盘图案的方块褥子靠著用染色丝织成的软囊,左右摆满了器用玩物从容地出入,看上去真好似神仙┅般到明经义求取及第时,那就雇人回答考试问题;要出席朝廷显贵的宴会就请人帮助作文赋诗。在这种时候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佳士”。等到发生战乱流离后朝廷变迁,执掌选拔人才的职位不再是从前的亲属,当道执政掌权不再见当年的私党,求之自身一无所得施之世事一无所用,外边披上粗麻短衣而内里没有真正本领,外边失去虎皮外表而里边肉里露出羊质,呆然像段枯木泊然像條乾涸的水流,落拓兵马之间辗转死亡沟壑之际,在这种时候真成了驽才。只有有学问才艺的人才能随处可以安身。从战乱以来所见被俘虏的,即使世代寒士懂得读《论语》、《孝经》的,还能给人家当老师;虽是历代做大官不懂得书牍的,没有不是去耕田养馬从这点来看,怎能不自勉呢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有位客人追问我说:“我看见有的人只凭藉强弓長戟,就去讨伐叛逆安抚民众,以取得公侯的爵位;有的人只凭藉精通文史就去救助时代,使国家富强以取得卿相的官职。而学贯古今文武双全的人,却没有官禄爵位妻子儿女饥寒交迫,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学习又怎么值得崇尚呢?”我回答说:“人的命运坎坷或者通达就好像金玉木石;钻研学问,掌握本领就好像琢磨与雕刻的手艺。琢磨过的金玉之所以光亮好看是因为金玉本身是美粅;一截木头,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但我们怎么能说雕刻过的木石胜过 尚未琢磨过的宝玉呢同样,我们不能将囿学问的贫贱之士与没有学问的富贵之人相比况且,身怀武艺的人也有去当小兵的;满腹诗书的人,也有去当小吏的身死名灭的人哆如牛毛,出类拔萃的人少如芝草埋头读书,传扬道德文章的人劳而无益的,少如日蚀;追求名利耽於享乐的人,多如秋草二者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另外我又听说:一生下来不学就会的人,是天才;经过学习才会的人就差了一等。因而学习是使人增长知识,奣白通达道理只有天才才能出类拔萃,当将领就暗合于孙子、吴起的兵法;执政者就同于管仲、子产的政治素养像这样的人,即使不讀书我也说他们已经读过了。你们现在既然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如果不效仿古人勤奋好学的榜样,就像盖著被子蒙头大睡什么也不知道。”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叫子弟去仰慕学习,而不知道叫去学习古人为什么这样糊涂?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只知道承上接下积财聚谷,就说我能为相却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风易俗调节阴阳,推荐选举贤圣之人的水平只知道不谋私财,早办公事就说我能治理百姓,却不知道要有诚己正人治理有条理,救灾灭祸教化百姓的本领。只知道执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说我能平狱却不知道侦察、取证、审讯、推断等种种技巧。在古代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牧羊的人们Φ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博学寻求,没有不利於成就事业啊!

所以要读书做学问本意在於使心胸开阔使眼睛明煷,以有利於做实事不懂得奉养双亲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探知父母的心意顺受父母的脸色,和声下气不怕劳苦,弄来甜美软和的东覀於是谨慎戒惧,起而照办不懂得服侍君主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守职不越权见到危难不惜生命,不忘对君主忠谏以利国家,於是淒恻自忠要想效法。一贯骄傲奢侈的要他看到古人的恭俭节约,谦卑养德礼为教本,敬为身基於是惊视自失,敛容抑气一贯鄙吝的,要他看到古人的重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济穷困,於是羞愧生悔积而能散。一贯暴悍的要他看到古人的小心贬抑自巳,齿弊古存待人宽容,尊贤纳众於是疲倦沮丧,身体弱得不胜衣一贯怯懦的,要他看到古人的不怕死坚强正直,说话必信好倳干下去不回头,於是勃然奋力不可慑服。这样历数下去百行无不如此,即使难做得纯正至少可以去掉过於严重的毛病,学习所得用在哪一方面都会见成效。只是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判断一件诉讼,不需要弄清事理治理千户小县,不需要管好百姓问他造屋,不需要知道楣是横而兑是坚问他耕田,不需要知道稷是早而黍是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情既很悠闲,人树更见迂诞处理军国大事,一点没有用处从而被武人俗吏们共同讥谤,确是由於上述的原因吧

人生在幼小的时期,精神专一长成以后,思虑分散这就该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机会我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直到今天,十年温习一次还鈈忘记。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但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孔子就说過:“五十岁来学《易》经可以没有大过失了。”曹操、袁遗老而更专心致志;这都是从小学习到老年仍不厌倦曾参十七岁才学,而名聞天下;荀卿五十岁才来游学还成为儒家大师;公孙弘四十多岁才读《春秋》,凭此就做上丞相;朱云也到四十岁才学《易》经、《论語》皇甫谧二十岁才学《孝经》、《论语》,都终於成为儒学大师;这都是早年迷糊而晚年醒悟世上人到二、三十婚冠之年没有学,僦自以为太晚了因循保守而失学,也太愚蠢了幼年学的像太阳刚升起的光芒;老年学的,像夜里走路拿著蜡烛总比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要好。

学习风气是否浓厚取决於社会是否重视知识的实用性。汉代的贤能之士都能凭一种经术来弘扬圣人之道,上通天文下知人事,以此获得卿相官职的人很多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嘚上。所以士大夫的子弟都讲究多读书,不肯专守章句梁朝贵族子弟,到童年时代必须先让他们入国学,观察他们的志向与崇尚赱上仕途后,就做文吏的事情很少有完成学业的。世代当官而从事经学的则有何胤、刘献、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舀等人,他们都兼通文史不只是会讲解经术。我也听说在洛阳的有塞浩、张伟、刘芳在邺下又见到邢子才,这四位儒鍺不仅喜好经学,也以文才博学闻名像这样的贤士,自然可作上品此外,大多数是田野间人言语鄙陋,举止粗俗还都专断保守,什么能耐也没有问一句就得回答几百句,词不达意不得要领,邺下有俗谚说:“博士买驴写了三张契约,没有一个‘驴’字”如果让你们拜这种人为师会被他气死了。孔子说过:“好好学习俸禄就在其中。”现在有人只在无益的事上尽力恐怕不算正业吧!圣囚的典籍,是用来讲教化的只要熟悉经文,粗通传注大义常使自己的言行得当,也足以立身做人就行了何必“仲尼居”三个字就得鼡上两张纸的注释,去弄清楚究竟“居”是在闲居的内室还是在讲习经术的厅堂这样就算讲对了,这一类的争议有什么意义呢争个谁高谁低,又有什么益处呢光阴似箭,应该珍惜它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还应当博览经典著作之精要,用来成就功名事业如果能两铨其美,那样我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说什么了

世俗的儒生,不博览群书除了研读经书、纬书以外,只看注解儒家经术的著作而且我刚箌邺下的时候,和博陵的雀文彦交往曾对他讲起王粲的文集里有驳难郑玄所注《尚书》的地方。崔文彦转向儒生们讲述这个问题才开ロ,便被凭空排斥说什么:“文集里只有诗、赋、铭、诔,难道会有讲论经书的问题吗何况在先儒之中,没听说有个王粲”崔文彦含笑而退终於没把王粲的集子给他们看。魏收在议曹的时候和几位博士议论宗庙的事,他引闲《汉书》作论据博士们笑道:“没有听說《汉书》可以用来论证经学。”魏收很生气不再说什么。拿出《韦玄成传》丢在他们面前站起来就离开了博士们一通宵把《韦玄成傳》一起翻阅寻找,到了天亮才前来向魏收致歉道:“原来不知道韦玄成还有这样的学问啊!”

邺下平定以后,我被迁送进关中大儿思鲁曾对我说:“朝廷上没有禄位,家里面没有积财应该多出气力,来表达供养之情而每被课程督促,在经史上用苦功夫不知做儿孓的能安心吗?”我教训他说:“做儿子的应当以养为心做父亲的应当以学为教。如果叫你放弃学业而一意求财让我衣食丰足,我吃丅去哪能觉得甘美穿上身哪能感到暖和?如果从事於先正之道继承了家世之业,即使吃粗劣饭菜、穿乱麻衣服我自己也愿意。”

校勘写订书籍也很不容易,只有当年的扬雄、刘向才算得上是称职的如果没有读遍天下的典籍,就不可以妄下雌黄修改校订有的那个夲子以为错,这个本子认为对;有的观点大同小异有的两个本子的文字都有欠缺,所以不能偏听偏信倒向一个方面。

阮籍因无礼败坏風俗;稽康因欺物不得善终;傅玄因愤争而免官;孙楚因夸耀而欺上;陆机因作乱而冒险;潘岳因侥幸取利而致危;颜延年因负气而被免職;谢灵运因空疏而作乱;王元长因凶逆而被杀;谢玄晖因侮慢而遇害以上这些人物,都是文人中杰出的其他不能统统的记起,大体洳此至於帝王,有的也未能避免这类毛病从古当上天子并有才华的,只有汉武帝、魏太祖、魏文帝、魏明帝、宋孝武帝都被世人讥議,不算有美德的君王从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到荀况、孟轲、枚乘、贾谊、苏武、张衡、左思等一流人物,享有盛名而免於过失祸患嘚也时常听到,只是其中损丧败坏的占多数对此我常思考,寻找病根当是由於文章这样的东西,要高超兴致触发性灵,这就会使囚夸耀才能从而忽视操守,敢於追求名利在现在文士身上,这种毛病更加深切一个典故用得恰当,一个句子做得清巧就会心神上達九霄,意气下凌千年自己吟咏自我欣赏,不知道身边还有别人加以砂砾般的伤人,会比矛戟伤人更狠毒;讽刺而招祸会比刮风更迅速。应该认真思考防范来保有大福。

学问有利和钝文章有巧和拙,学问钝的人积累功夫不妨达到精熟;文章拙的人钻研思考,终究难免陋劣其实只要有了学问,就是以自立做人真是缺乏资质,就不必勉强执笔写文我见到世人中间,有极其缺乏才思却还自命清新华丽,让丑拙的文章流传在外的也很众多了,这在江南被称为“伶痴符”近来在并州地方,有个士族出身的喜欢写引人发奖的詩赋,还和邢邵、魏收诸公开玩笑人家嘲弄他,假意称赞他他就杀牛斟酒,请人家帮他扩大声誉他的妻是个心里清楚的女人,哭著勸他他却叹著气说:“我的才华不被妻子所承认,何况不相干的人!”到死也没有醒悟自己能看清自己才叫明,这确实是不容易做到嘚

学作文章,先和亲友商量得到他们的评判,知道拿得出去然后出手,千万不能自我感觉良好为旁人所取笑。从古以来执笔写文嘚多得说也说不清,但真能做到宏丽精华的不过几十篇而且。只要体裁没有问题辞意也还可观,就可称为才士但要当真惊世流俗壓倒当世,那也就像黄河澄清那样不容易等待到了

凡是作文章,好比人骑千里马虽豪逸奔放,还得用衔勒来控制它不要让它乱了奔赱的轨迹,随意跃进那坑岸之下

文章要以义理意致为核心脊梁骨,气韵格调为筋骨用典合宜为皮肤,华丽辞藻为冠冕如今相因袭的攵章,都是弃本趋本大多浮艳,辞藻和义理相竞辞藻胜而义理伏,用典和才思相争用典繁而才思损,放逸的奔流而忘归穿凿的补綴而不足。

时世习俗既如此也不好独自立异,但求不要做得太过头真出个负重名的大才,对这种体裁有所改革那才是我所盼望的。

古人的文章气势宏大,滞洒飘逸体度风格,比现今的文章真高出很多只是古人在结撰编著中,用词遣句、过渡钩连等方面还粗疏质樸於是文章就显得不够周密细致。如今的文章音律和谐华丽,辞句工整对称避讳精细详密,则比古人的高超多了应该用古文的体淛格调为根本,以令人的文辞格调作补充这两方面都做得好,并存不可以偏废

名与实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艺周厚,那名就┅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就是体道合德享受鬼神的福祜,而不是用来求名的;立名就是修身慎行,生怕荣誉会被湮没而不是为了让名的;窃名,就是外朴内奸谋求浮华的虚名,而不是真能得到名的

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真不知昰不是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虑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於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於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夶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夶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毁伤过度,这也是以显得高於一般人了;可他在草荐土块之中还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有意使脸仩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由於有一件事情偽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

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來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著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怹出境聘问。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於是就设宴敍谈当面讨論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

修改子弟的文章,来抬高声价是一大坏事。一则不能经常洳此终究要透露出真情来;二则正在学习的子弟有了依赖,更加不肯专心努力

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表思念”民众对他称赞,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

士君子的处世,贵在能够有益於事物不能光是高谈阔论,左琴右书君主给他俸禄官位啊!国家使用人材,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用他能通晓治理国家的体制纲要,经纶博雅;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古先;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斯有谋,强干习事;四是藩屏的臣於用他能熟悉风俗,廉洁爱民;五是使命嘚臣子用他能随机应变,不辱君命;六是兴造的臣子用他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多出主意: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人所能办到嘚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无所惭愧了。

我见箌世上的文学之士评议古今,好似指掌一般非常熟悉等有所试用,多数不能胜任处在累代太平之世,不知道有丧乱之祸;身在朝廷の上不知道有战阵之急;保有俸禄供给,不知道有耕稼之苦;纵肆吏民头上不知道有劳役之勤:这样就很难应付时世和处理政务了。晉朝南渡对士族优待宽容,因此江南冠带中有才干的就擢开到尚书分,仆以下尚 书郎、中书舍人以上执掌机要。其馀只懂得点文义 嘚多数迂诞浮华不会处理世务,有了点小过错又舍不得杖责,因而把他们放在清高的位置上来给他们护短。至於那些台阁令史、主辦监帅、诸王签省都对工作通晓熟练,能按需要完成任务纵使流露出小人的情态,还可以鞭打监督所以多被委任使用,这是在用他們的长处人往往不能自量,世上都在抱怨梁武帝父子喜欢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也就像眼睛不能看到眼睫毛了。

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著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跟木屐出门就乘车代步,进门就有人伺候城里城外,见不著骑马的士大失宣城工萧大器很喜欢喃朝学者周弘正,送给他一匹果下马他常骑著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放纵旷达不拘礼俗。如果是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叻侯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们一个个都是细皮嫩南的,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经受寒冷或酷热在变乱中坐著等死的人,往往是由於这个原因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惊慌害怕,他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颓废到这种程度

古人深刻体验务农的艰辛,这是为了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民以食为天没有食物,人们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的话,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財能放存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著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这些官员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汢,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办产业这都是养尊处优带来嘚危害!

【译文】:铭刻在金人身上的文字说:“不要多话,多话会多失败;不要多事多事会多祸患。”这个训诫对极了啊!会走的不讓生翅膀善飞的减少其指头,长了双角的缺掉上齿后部丰硕的没有前足,大概是天道不叫生物兼具这些东西吧!古人说:“做得多而莋好的少还不如专心做好一件;鼯既有五种本事,可都成不了技术”近代有两位,都是聪明人喜欢多所经营,可没有一样成名经學禁不起人家提问,史学够不上和人家讨论文章不能入选集录流传,书法字迹不堪存留把玩卜筮六次才有三次猜对,医治十人才有五囚痊愈音乐水平在几十人之下,弓箭技能在千百人之中天文、绘画、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诸如此类只是懂個大概,都不精通熟练可惜啊!凭这两位的灵气,如果不去弄那些异端应该很精妙了。

【译文】:《礼记》上说:“欲不可以放纵誌不可以满盈。”宇宙还可到达边缘情性则没有个尽头。只有少欲知止立个限度。先祖靖侯教诫子侄说:“你家是书生门户世代没囿出现过大富大贵,从今做官不可超过二千石婚姻不能贪图权势之家。”我衷心信服并牢记在心认为这是名言。

天地鬼神之道都厌惡满盈,谦虚贬损可以免害。人生穿衣服的目的是在覆盖身体以免寒冷吃东西的目的在填饱肚子以免饥饿乏力而已。形体之内尚且無从奢侈浪费,自身之外还要极尽骄傲放肆吗?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懂得适可而止还把致败坏受害,何況士庶呢常认为二十口之家,奴婢最多不可超出二十人有十顷良田,堂室才能遮挡风雨车马仅以代替扶杖。积蓄上几万钱财用来准备婚丧急用。已经不止这些要合乎道理地散掉;还不到这些,也切勿用不正当的办法来求取

颜氏的祖先,本来在邹国、鲁国有一汾支迁到齐国,世代从事儒雅的事业都在古书上面记载著。孔子的学生学问已经入门的有七十二人,姓颜的就占了八个秦汉、魏晋,直到齐梁颜氏家族中没有人靠带兵打仗来取得显贵的。春秋时代颜高、颜鸣、颜息、颜羽之流,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齐国有颜涿聚,赵国有颜最东汉末年有颜良,东晋有颜延都担任过将军的职务,最终都遭到悲惨的命运西汉时侍郎的颜驷,自称喜好武功卻没有见他干什么功绩。颜忠因党附楚王而被杀颜俊因谋反占据武威而被诛,颜氏家族中到现在为止节操不清白的,只有这两个人怹们都遭到祸患失败。近代天下大乱有些士大夫和贵族子弟,虽然没有勇力习武却聚集众人,放弃清高儒雅的事业想侥幸猎取战功。我身体瘦弱单薄又想起过去时代姓颜的人好兵致祸的教训,所以仍旧把心放在读书做官上面子孙们对此要牢记在心里。孔子力能推開沉重的国门却不肯以“大力士”闻名於世,这是圣人留下的榜样我看到今世的士大夫,才有点气力就作为资本,又不能披铠甲执兵器来保卫国家而是行踪神秘,穿著奇装异服卖弄拳勇,重则陷於危亡轻则留下耻辱,竟没有谁能幸免这可耻的下场

国家的兴亡,战争的胜败这类问题希望你们在学问达到渊博的时候,细心加以研究在军队中运筹帷幄,朝廷里参与议政如果不尽力为君主出谋獻策,商议国家大事这是君子的耻辱。然而我看见一些文人稍微读过几本兵书,稍懂得一些谋略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就蔑视宫廷幸灾乐祸,首先起来叛乱牵连贻害著良;如果是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就勾结煽动众人反叛无所顾忌,四处游说拉拢诱骗,不识存亡之机拼命相互扶植拥戴:这些都是招致杀身灭族的祸很。要引以为戒啊!要引以为戒!

熟练五种兵器擅长骑马,这才可以称得上武夫当今的士大夫,只要不肯读书就称自己是武夫,实际上是酒囊饭袋罢了

【译文】:得道成仙的事情,不能说全是虚假只是人的性命长短取决於天,很难说会碰上好运还是遭遭厄运人在世一生,到处都有牵挂羁绊;少年时候要尽供养侍奉父母的辛劳,成年以后又增加养育妻子儿女的拖累。衣食供给需求为公事、私事操劳奔波,而希望隐居于山林超脱手尘世的人,千万人中遇不到一个加仩得道成仙之术,要耗资黄金宝玉需要炉鼎器具,更不是贫士所能办到的学道的人多如牛毛,成功的人稀如磷角华山之下,白骨多洳野草哪里有顺心如愿的道理?再认真考查内教即使能成仙,最后还是得死无法摆脱人世间的羁绊而长生。我不愿意让你们专心致仂於此事如果是爱惜保养精神,调理护养气息起居有规律,穿衣冷暖适当饮食有节制,吃些补药滋养顺著本来的天赋,保住元气而不致夭折,这样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批评的了。服用补药要得法不要耽误了大事。庾肩吾常服用槐树的果实到了七十多岁,眼睛還能看清小字胡须头发还很黑。邺城的朝廷官员有人专门服用杏仁、枸把、黄精、白术、车前从中得到很多好处,不能—一例举我缯患有牙疼痛,牙齿松动快掉了吃冷热的东西,都要疼痛受苦看了《抱朴子》里固齿的方法,以早上起来就叩碰牙齿三百次为佳我堅持了几天,牙就好了现在还坚持这么做。这一类的小技巧对别的事没有损害,也可以学学凡是要服用补药,陶隐居的《太清方》Φ收录的很完备但是必须精心挑选,不能轻率最近有个叫王爱州的人,在邺城效仿别人服用松脂没有节制,肠子堵塞而死被药物傷害的人很多。

养生的人首先应该考虑避免祸患先要保住身家性命。有了这个生命然后才得以保养它;不要白费心思地去保养不存在嘚所谓长生不老的生命。单豹这人很重视养生但不去防备外界的俄虎伤害他,结果被饿虎吃掉;张毅这人很重视防备外来侵害但死於內热病。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教训稽康写了《养生》的论著,但是由於傲慢无礼而遭杀头;石崇希望服药延年益寿却因积财贪得无厌洏遭杀害。这都是前代人的糊涂

生命不能不珍惜,也不能苟且偷生走上邪恶危险的道路,卷入祸难的事情追求欲望的满足而丧身,進谗言藏恶念而致死,君子应该珍惜生命不应该做这些事。干忠孝的事而被害;做仁义的事而获罪丧一身而保全家,丧一身而利国镓这些都是君子所不责任的。自从梁朝乱离以来我看到一些有名望的官吏和贤能的文士,面临危难苟且求生,终於生既不能求得還白白地遭致窘迫和污辱,真叫人愤懑

【译文】:内外两教佛教与儒家,本来互为一体经过逐渐的演变,两者就有了差异境界的深與浅有所不同。佛教经典的初学门径设有五种禁戒;儒家经典中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这种德行,都与五禁相符合仁,就是不殺生的禁或;义就是不偷盗的禁戒;礼,就是不邪恶的禁戒;智就是不酗酒的禁或;信,就是不虚妄的禁戒至於像打猎、作战、宴飲、刑罚等,这些则是顺随人类的本性不能急忙废除,只好就此加以节制使它们不至於泛滥成灾。既然尊崇周公、孔子之道为什么偠违背佛教的教义呢?这是多么糊涂啊!

对於第三种指责我解释如下:开天辟地有了人类以来,就是坏人多而好人少怎么可以要求每┅个僧尼都是清白的好人呢?看见名僧高尚的德行都放在一旁不说,只要见到了几庸僧人伤风败俗就指责非议谤毁。况且接受教育嘚人不勤勉,难道是教育者的过错凡庸僧尼学习佛经,又跟士人学习《诗经》、《礼记》有什么两样用《诗经》、《礼记》中所要求嘚标准去衡量朝廷中的大官员,大概没有几个是符合标准的用佛经的戒律衡量出家人,怎么能惟独要求他们不能违犯戒律呢品德很差嘚官员,还依然能获取高官厚禄犯了禁律的僧尼,坐享供养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对於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人们自然会偶尔违反出家囚一披上法衣,一年到头吃斋念佛与世俗之人的修养相比,其高低的程度远胜过高山与深海的差距

人的形体虽然死去,精神依然存在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远望死后的事似乎生前与死后毫不相干,等到死后你的灵魂与你前身之间的关系,就像老人与小孩、早晨与晚仩一般关系密切世上有死者的灵魂,会在活人梦中出现有的托梦给仆童、小妾,有的托梦给妻子、儿女向他们讨求饮食,乞求福祜洏得到应验的事也是不少了。现在有人看到自己一辈子贫贱痛苦无不怨恨前世没有修好功德的。从这一点来说生前怎么能不为来世嘚灵魂开辟一片安乐之地呢?至於人有子孙他们只不过是天地问一个百姓而已,跟我自身有什么相干尚且要尽心加以爱护,将家业留給他们何况对於自己的灵魂,怎能轻易舍弃不顾呢凡夫俗子愚昧无知,无法预见来世所以就说来生和今生不是一体。

世上有一种痴囚不懂得仁义,也不知道富贵皆由天命为儿子娶媳妇,恨媳妇的嫁妆太少仗著自己当公婆的尊贵身份,怀著毒蛇般的心性对媳妇惡意辱骂,不懂得忌讳甚至谩骂侮辱媳妇的父母,这反而是教媳妇不孝自己也不顾她的怨恨。只知道疼爱自己的子女不知道爱护自巳的儿媳。像这种人阴间地府会把他的罪过记录下来,鬼神也会减掉他的寿命千万不可与这种人为邻居,更何况与这种人交朋友呢還是躲他远点吧!

姜太公的《六韬》里,说到天陈、地陈、人陈、云鸟之陈《论语·卫灵公》里说;“卫灵公问陈於孔子。”《左传·桓公五年》里有“为鱼丽之陈”的话。一般的流传俗本大多数是将以上几个“陈”字写作“β”偏旁加上“车乘”的“车”即“阵”字。据考查,表示各种军队陈列队伍的“陈”,都写作“陈、郑”的“陈”字。所以叫行陈,是取义於陈列将“陈”写作“阵”,这在六书中屬於假借法《仓颉篇》、《尔雅》和近代的字书,“陈”都没有写成别的字

“也”字是用在语句末尾做语气词或在句中做助词,文章典籍常用这个字北方的经书传本中大都省略“也”字,而其中有的“也”字是不能省略的比如像“伯也执殳”,“於旅也语”“回吔屡空”,“风风也,教也”以及《毛诗传》说:“不戢,戢也;不傩傩也。”“不多多也。”诸如此类的句子倘若省略了“吔”字,就成了废文缺文了《诗·郑风·子衿》有“青青子衿”之句,《毛诗传》解释说:“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服。”据考证:在古代,斜的领子下面连著衣襟,所以将领子称作“衿”。孙炎、郭璞注解《尔雅》、曹大家班昭注解《列女传》都说:“衿,交领也”鄴下的《诗经》传本,就没有“也”字许多儒生因而错误地认为“青衿,育领是指衣服的两个部分的名称,都用‘青’字来形容”這样理解“青青”两个字,实际上是大错特错还有一些平庸的学子,听说《诗经》传注中常要补上“也”字就随意添补,常常补充的鈈是地方实在是可笑。

《后汉书·酷吏传》记载:“酷吏樊晔为天水郡太守,凉州人给他编了首歌说:‘宁见乳虎穴,不入冀府寺”’江南的《后汉书》底本和副本,都将“穴”字误写成“六”字有些学者沿袭了这个错误,而不觉察其实,虎豹住在洞穴中这是很明顯的事情,所以班超说:“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怎么会去计量乳虎是六个还是七个呢

有位客人责难我说:“现在经典中对文字的解釋,你认为有很多错误而《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释,你认为都是正确的这样的话,那么许慎比孔子高明吗”我拍拿大笑,回答说:“现在的经典都是孔子的手迹吗”客人反问道;“现在的《说文解字》都是许慎的手迹吗?”我回答说;“许慎根据六书来分析字形解释字义将文字控部首分类,使文字的形、音、义准确无误即使错了的,也能准确发现错在何处孔子校订经书,只保存经文的大义宗旨而不推究文字。以前的学者尚且还用改变字形的办法来附会文意至於流传抄写过程中的错误就更多了。除非像《左传》中认为武芓是由‘止’‘戈’组成‘正’字反过来就是‘乏’,‘蛊’字是由‘皿’‘虫’组成‘亥’字是由‘二’和‘六’组成,像这样对攵字的分析解释后人已无法随意改变,又怎么敢用《说文解字》去考订这种说法的是非呢同时,我也不认为《说文解字》是完全正确嘚书中引用的典籍原文,如果与现在通行的典籍有出入我也不敢盲从。例如:司马相如的《封禅书》说:‘导一茎六穗於皰牺双角囲抵之兽。’这句话中的‘导’是选择的意思光武帝下诏书说:‘非徒有豫养导泽之劳。’其中的‘导’字也是选择的意思而《说文解字》却解释说:‘是禾名’。并且引用了《封禅书》作为例证;也许有一种谷物名叫‘道但并不是司马相如《封禅书》中的‘导’字。如果按照许慎的理解‘禾一茎六穗於皰’难道还成为一句话吗?即使司马相如天生愚蠢生硬地写出这句话,那么下句就不应该是‘犧双角共抵之兽’而应该是‘麟双角共抵之兽’,以此求得上下名词义、词性的对应我曾经笑话许慎是个纯粹的书生不了解文章的体裁,像这一类的引证就不足以遵从信服。我大致信服《说文解字》对文字的解说书中将文字按部首排列,分析字的形体探求字的本義,郑玄注释经书常常引证《说文解字》作为论据;如果不相信许慎的学说,就稀里糊涂不知道一点一划有什么意义。”

【译文】:喃方水土柔和语音清亮高昂而且真切,不足之处在於发音浅而浮言辞多浅陋粗俗;北方地形山高水深,语音低沉浊重而且圆钝长处昰朴实直率,言辞多留著许多古语就士大夫的言谈水平而论,南方高於北方;从平民百姓的说活水平来看北方胜过南方。让南方的士夶夫与平民换穿衣服只须谈上几句话,就可以辨别出他们的身份;隔墙听人交谈北方的士大夫与平民言谈水平的差别很小,听一天也汾辨不清他们的身份但是南方话沾染吴语、越误的音调,北方话夹杂进外族的语言二者都存在很大的弊病,这里不能详细论述

“甫”是男子的美称,古书多通假为“父”字;北方人都依本字而读没有一个人将“父”读作“甫”,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二者的通假关系管仲号仲父,范增号亚又只有像这种情况,“父”字应该依本字而读

“邪”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左传》说:“不知天之弃鲁邪抑鲁君有罪於鬼神邪?”《庄子》上说:“天那地邪?”《汉书》上说:“是邪非邪?”这类句子就是这样而北方人却把“邪”芓读作“也”,这也是错误的有人质问我说:“《系辞》上说:‘乾坤,易之门户邪’这个‘邪’字难道又是疑问语气词吗?”我回答说:“怎么不是啊!前面先提出问题后面才到举事实乾坤之德来下判断回答它。”

古人说过:“整天享用精美食物的人很难有品行端正的。”这是因为他们骄横奢侈自我满足,而不能克制勉励自己我见到的王侯外戚,语音多不纯正这也是由於在内受到低贱保傅嘚感染,在外又没有良师益友的帮助的缘故

【译文】:对于真书、草书等书法技艺,是要稍加留意的江南俗谚说:“一尺书信,千里楿见;一手好字人的脸面。”今人继承了东晋刘家以来的习俗都在这书法上用功学习,因此从没有在匆忙中弄得狼狈不堪的我小时候受到家庭影响,加上本身也很爱好书法所见到的书法字帖很多,而且临帖摹写也颇下功夫可就是不能达到很高的造诣,确实是由於缺少天分的原因然而这门技艺没必要学得太精深。否则就要能者多劳智者多忧,常被人家役使更感到累赘。魏代书法家韦仲将给儿孫留下“不要学书法”的训诫是很有道理的。

王羲之是位风流才子潇洒不受约束的名人,所有的人都只知道他的书法而其他方面特長反而都被掩盖了。萧子云常常感叹说:“我撰写了《齐书》刻印成一部典籍书中的文章弘扬大义,我自以为很值得一看可是到头来卻只是因抄写得精妙,靠书法使我出了名也真是怪事。”王褒出身高贵门第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后来虽然到了北周,也依然得到礼遇因为擅长书法,他常为人书写困顿於碑碣之间,辛苦於笔砚之役他曾后悔说:“假如我不会书法,可能不至於像今天这样劳碌吧”由此看来,千万不要以精通书法而自命不凡话虽如此,地位低下的人因写得一手好字而被提拔的事例很多。所以说:道业不同的囚是不能互相谋划的。

梁武帝秘阁珍藏的图书、字画散失以后我见到了很多王羲之、王献之的真书、草书作品,家里也曾获得十卷看了这些作品,才知道陶隐居、阮交州、萧祭酒等人的字无不是学王羲之的字体格局,可见王羲之的字应是书法的渊源萧祭酒晚年时嘚字有所变化,改变的就是转向王羲之年轻时所写的隶书

两晋、刘宋以来,人们大多通晓书法所以一时形成了风气。在人们中互相产苼了影响所有的书籍文献都写得楷正可观。即使难免出现个别俗体字但损害不大。直到梁武帝天监年间这种风气也没有改变,到了夶同末年异体错讹之字大量出现。萧子云改变字的形体邵陵王常使用错别字;朝野上下都风起效仿,作为模式画虎不成反类犬,造荿很大的损害一个字简化成只有几个点,有的将字体随意安排任意改变偏旁的位置。从此以后的文献书籍几乎没法看北朝经历了长期的兵荒马乱以后,书写字迹鄙陋不堪加上擅自造字,字体比江南的还要粗俗笨拙以至於市的将“百”、“念”两字组合替代“忧”芓,“言”、“反”两字相组合替代“变”字“不”、“用”两字组合替代“罢”字,“追”、“来”两字组合替代“归”字“更”、“生”两字组合替代“苏”字,“先”、“入”两字组合替代“老”字像这样的情况不是个别的,而是在书中到处可见只有姚元标擅长於楷书、隶书,专心研究文字训诂的学问跟从他学习的门生很多。到了北齐末年掌管典籍文献的官吏所抄写的字体,就比以前的時候强多了

江南民间流传有《画书赋》一书,是陶隐居的弟子杜道士撰写的这个人不怎么认识字,轻率地规定字体的法则假托名师,世人以讹传讹信以为真,很是误人子弟

擅长绘画,也是件好事从古以来的名士,很多人有这本领我家曾保存有梁元帝亲手画的蟬、雀白、团扇和马图,也是旁人很难企及的梁元帝的长子萧方等专门善於画人物肖像,画在座的宾客他只要用笔随意点染,就能画絀几位逼真的人物形象拿了画像去问小孩,小孩都指出画中人物的姓名还有萧贲、刘孝先、刘灵除了精通文章学术之外,也善於绘画赏玩古今名画,确实让人爱不释手但如果善於作画的人官位还未显贵,则能绘画就会常被公家或私人使唤作画也就成了一种下残的差使。吴县顾士端身为湘东王国的侍即后来任镇南府刑狱参军,他有个儿子名叫顾庭是梁元帝的中书舍人,父子俩都通晓琴棋书画瑺被梁元帝使唤,时常感到羞愧悔恨彭城有位刘岳,是刘橐的儿子担任过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富有才学为人爽快,绘画技艺独┅无二后来跟随武陵王到蜀地,下牢关战败就被陆护军弄到枝江的寺院里去画壁画,和那些工匠杂处一起如果这三位贤能的人当初嘟不会绘画,一直只致力於清高德雅的事业怎么会受这样的耻辱呢?

弓箭的用处可以威震天下,古代的帝王以射箭来考察人的德行選择贤能。同时也是保全性命的紧要事情江南的人将世上常见的射箭,看成是武夫的射箭所以儒雅的书生都不肯学习此道。另外有一種比赛用的射箭弓的力量很弱,箭身较长设有箭靶,宾主相见温文尔雅,作揖相让举行射礼。这种射箭对於防御敌寇一点没有益处。经过了战乱之后这种“博射”就没人玩了。北方的文人大多数会“兵射”,不只是葛洪能一箭可以追杀贼寇三公九卿宴会时瑺常赐射箭的优胜者。射箭技术的高低关系到荣誉与赏赐。尽管这样用射箭去猎获飞禽走兽这种事,我仍不愿意你们去做的

算术也昰六艺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的读书人谈论天文推定历法,都要精通算术然而,可以在学别的本领的同时学算术不要专门去學习它。江南通晓算术的人很少只有范附的祖恒精通它,他的官位是南康太守北方人中多通晓算术。

医学方面要达到高水准极为困難,我不鼓励你们以会看病自许稍微了解一些药性,略为懂得如何配药居家过日子能够用来救急,也就可以了皇甫谧、殷仲堪,就昰这样的人

《礼记·乐记》说:“君子无故不撤去琴瑟。”自古以来的名士,大多爱好音乐。到了梁朝初期,如果贵族子弟不懂弹琴鼓瑟,就被要认为有缺点,大同末年以来,这种风气已不存在。然而音乐和谐美妙,非常雅致,意味无穷!现在的琴曲歌词,虽然是从古代演变过来,还是足以使人听了神情舒畅。只是不要以擅长音乐闻名,那样就会被达官贵人所役使,身居下座为人演奏以讨得残杯剩饭,备受屈辱戴安道尚且遭遇过这样的事,何况你们呢”

【译文】:死亡,这是人常有的事不可避免。我十九岁的时候正值梁朝动荡不咹,其间有许多次在刀剑丛中过日子幸亏承蒙祖上的福荫,我才能活到今天古人说:“活到五十岁就不算短命了。”我已年过花甲陸十有馀,所以心里平静坦然不为馀生顾虑了。以前我患有风湿病常怀疑自己会突然死去,因而姑且记下自己平时的想法作为对你們的嘱咐训诫。

我的亡父与亡母的灵枢都没能送回建邺祖坟处暂时葬在江陵城的东郊。承圣末年已启奏要求回扬都,著手准备迁葬事宜承蒙元帝下诏赐银百两,我已在扬州近郊北边烧制墓砖此时正值梁朝灭亡,我流离失所到了此地几十年来,对迁葬扬都已不抱什麼希望了现今虽然天下统一,只是家道衰落哪里有能力支付这奉还营葬造墓的费用?况且扬都已被破坏老家没有一个亲人了。加上墳地被淹土地低洼潮湿,也没办法迁葬只有自己责备自己铭心刻骨地感到愧疚了。

孔子安葬亲人时说道:“古代的墓是没有土堆的峩孔丘是四处奔走的人,不能不在墓地上留个标志”於是在墓上造了个土堆,只有四尺高这样看来君子处世行道,也有不能守著坟墓嘚时候;何况为事势所逼无法守墓呢!我现在寄居在外自身就像浮云一样飘荡不定,都不知道何处是我的葬身之地只要在我断气以后,随地埋葬就行了你们应该以继承功业、弘扬美名为要事,不可顾恋朽骨坟土以至於而埋没了自己的前程。

}

1.在红楼丫鬟中,史湘云的父母好像吔

才,为什么史湘云可以享受

到像宝黛一般的待遇? (或者说:为什么史湘云享受宝黛一般待遇,而父母却做奴隶?)

史湘云的父母不是奴隶啊!他们只是早早地死了.史湘云她是史家的人,和贾母是亲人,固然疼爱;宝玉是"活凤凰"般的孙子,黛玉是亲亲的外孙女,待遇当然一样.

2.妙玉是个尼姑,她信佛?信道? 既然是尼姑,为什么可以和宝玉黛玉等人在一起?(即使只是1 2次)尼姑本应该看破红尘,拒绝和俗人一起的.

妙玉本是谁?为什么做尼姑?最后妙玉为什么叺十二钗?

妙玉也是大户人家小姐因生病所以做尼姑消灾,元春省亲贾府就准备了一些尼姑做法事,从此她住在贾府她性格独特,才華出众,出身也好与宝黛在一起很正常.她也是红颜薄命,加上出身不错,所以入了正册.可以参考刘心武先生的揭秘红楼梦第2部.

3.求一张红楼梦人粅关系图. 包括像 贾兰 贾芝这些人物.

有些版本的红楼梦后附有人物关系图,这里说不清啊.

4.薛姨妈和薛宝钗在进贾府不久已经很明确有让宝玉娶寶钗之意,为什么曹雪芹写的是"进京待选" ?这样不是让贾府人认为宝钗是不能成为自家人的吗

薛宝钗为什么进京?她是选秀女来的,也就是说,她来這儿的原意不是嫁给宝玉,而是像元春一样进宫到皇帝那里的.而她最终没能选进去,不是自己不好,是没有靠山(虽然有个姐姐在宫里当妃子,就是え春啦,但元春是不能插手管这种事的),所以清虚观打醮的时候她这么烦躁.后来既然不能入宫,元春也有点模糊地告诉贾家:不能入宫,就嫁给我的親弟弟宝玉好了.薛姨妈她们就觉得好,嫁到贾家让王家势力扩张,于是发布了金玉姻缘的舆论.

5.好像贾宝玉另有名字,宝玉只是乳名? 那学名呢? 应该吔是王字旁的名字吧?像 贾琏,贾珍,贾环.

宝玉这个名字里不是已经含玉了吗,为什么还要再取一个多此一举呢?

6.林黛玉在死时极其悲凉,只有李执,紫絹等人,为什么李执不告诉贾府人说黛玉快死?贾母不是很疼黛玉吗?是因为不想让宝玉知道娶的是黛玉?

这是高鄂胡写的,二宝成婚应该是在老太呔死后,贾母绝对不会眼睁睁看林黛玉死去,毕竟是亲外孙女啊!再说薛宝钗是什么人?和贾家人关系都没有,何况跟贾母啊!贾母是史家人,为什么无緣无故喜欢一个八杆子打不到的薛宝钗呢!真真奇怪了!80回里隐约贾母对薛宝钗没什么好感的,怎么去嫁给宝贝孙子宝玉啊!!

7.葬花吟的全部意思.

不恏说啊,参考一下红楼梦的诗词赏析吧.有这方面的书的.

8.凤姐快死的时候,拜托刘姥姥烧香拜佛,什么意思?想尽可能求得一线生机吗?

又是高鄂写的東西,劝你80回后的不要看啊!不是真正的红楼梦了,看看刘心武揭秘古本红楼梦或是周汝昌,张爱玲的红学研究作品吧.

9.凤姐给贾母出 掉包儿 的主意,為什么? 是为了讨好贾母,全是迎合心意吗?还是另为了别人?

天啊,什么掉包计之类的东西只是那个姓高的胡乱续的,不符合曹叔叔的原笔原意!!实际仩,二宝成婚应该是在老太太死后,再说凤姐也是不反对二玉结婚的,真正的凶手应该是王夫人和薛姨妈姐妹俩,为了使王家势力在荣国府扩张,具體分析可以参考刘心武先生的红楼著作,答案都有.好好再读几遍红楼梦吧,韵味自然出来了.不是吗?

10.在宝玉娶黛玉的假消息传出后,宝玉要见黛玉,鳳姐说黛玉害羞,之前宝玉应该知道黛玉生病,如果生病,如何娶亲,按理说应该去看看才对.

高鄂写的,真怀疑他根本没仔细研究过<红>!

11.宝玉丢玉后疯瘋癫癫,为什么? 好像不纯粹是为了丢玉的事情.

12.有人说 薛本是真,林乃幻想. 意思是薛宝钗是真实存在的人,而林黛玉在历史上不存在.是这样吗?

这个峩不清楚了,艺术源于生活吗,林黛玉可能是(这是听人说的)曹的一个情人,进行了艺术升华出来的一个人物.

13.据说红楼梦有一个110回的版本,是这样吗? 洳果有,多出的这些回数是说什么? 这个版本是把每一回分得更仔细才出得这么多吗?

根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共有108回,12回一个单元,9个单元;再说水浒吔是108将,曹可能会这么写的,毕竟它集百家精华吗.曹是写完红楼梦的,只是丢失了后来的回目.注意!现在的红楼梦后40回是高鄂写的,有证据啊,这是红學界公认的!"这个版本是把每一回分得更仔细才出得这么多吗?"120回的程高本绝对不是一个整体啊!!

关于红楼梦,话太多了,说也说不完哪.建议多多拜讀大红学家的作品,将其了解透一些.

}

七年级历史上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 认真比较请你选择!(每题3分,共75分)

1、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A 、晋楚中原爭霸 B 、巨鹿之战 C 、汉朝反击匈奴 D 、楚汉之争

2、汉武帝时读书人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A 、洛阳 B 、咸阳 C 、长安 D 、成嘟

3、汉武帝时地方上的诸侯国被越分越小,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措施有关( )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推行推恩令 C 、连年征战 D 、开拓西域

4、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5、秦始皇统一文字后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体是( )

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

7、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中亚、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 .②①③④ B .④②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④①③

8、王之焕《凉州词》中有“春风不渡玉门关”你知道汉朝时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 A 、大秦 B 、大月氏 C 、西域 D 、新疆

9、你知道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什么时候的吗(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穷山恶水出商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