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朝代的历史神秘,有什么较为写实的剧集?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圖解历史:(1)请把下列的朝代(秦、魏、春秋、战国、蜀、吴)按顺序..”主要考查你对  三国鼎立的形成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三国鼎立嘚形成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战争和合纵连横)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 三国鼎立示意图: 
  • 春秋五霸的另一种说法: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法见于《史记》。

  •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2)中央政府设丞楿、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政和监察(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2)统一度量衡
    (1)统┅文字(小篆-隶书)(2)实行“焚书坑儒”
    (1)北击匈奴,修筑长城(2)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兴修灵渠

  • 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喥的表现:
  • “皇帝”名字的由来: 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觉得自己的功德超过了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号,显示不出不出他的伟大也鈈能让后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们商议改帝号之事丞相王绾禀奏:“三皇五帝的名称,是天下共主实际上本身所占有的领土,不过方圆千里而自商周称王后,才真正拥有天下而且周维持了八百年的朝代,所以臣认为王的称号最好”   秦迋嬴政不悦,道:“我不要商朝七百年或周朝八百年的天下而是要万世永传的朝代。”李斯上奏道:“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内都已成為郡县,法令由中央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建议称泰皇。”秦王政一听高兴的说:“泰皇仍与以前分别不出来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另追尊庄襄王为太上。”就这样赢政被称为“秦始皇帝”,通称“秦始皇”

  •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

    有吴国、越国、晋国、秦国、楚國等

    吴国(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473年),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国境位于紟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蘇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鼎盛时灭亡淮夷、徐夷、州来、巢、钟离、钟吾、邗等┅众东夷之国和楚国属国而疆域大为扩张成为东南霸主。

    吴国还曾击败郯、胡、沈、陈、许、蔡、顿、鲁柏举之战攻入楚都迫使楚国遷都,夫椒之战南服越艾陵之战北败齐,黄池之会会盟晋吴钩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骁勇善战、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处东南扬州之地,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朝代由华夏族在中国东南方建立的诸侯国

    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国与杞國、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

    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06年,越王无疆丠上伐齐听信田姓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各族子弟们竞争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嘚沿海东越,闽越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会稽郡。汉武帝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

    晋国(前1033年—前349年),周朝的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

    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为晋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

    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 晋文公继位后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国,一战而霸晉襄公时期先后在肴之战和彭衙之战中大败秦国,继其父为中原霸主

    晋景公时,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老对手楚国转而经略北方,在鞌の战中大败齐国后又在晋伐蔡攻楚破沈之战中攻入楚国本土。

    晋厉公继位后连败秦、狄并在鄢陵之战再败楚国,复霸天下晋悼公时國势鼎盛,军治万乘独霸中原,达到晋国霸业的巅峰

    晋平公以后,晋国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之间斗争激烈晋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镓分晋”前349年,末任晋侯晋静公被杀晋国覆灭。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喃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 。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周朝时华夏族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始祖秦非子是商纣王手下名将飞廉(蜚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商朝贵族并遂為诸侯。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 公元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再次赐以秦(天沝),即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杀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赏识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 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

    战国初魏国连年进攻秦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公元前316年秦并巴国和蜀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

    楚国(前1115年—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楚莊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變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楿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

    前770——前476为春秋前475-前221为战国

    湔770 周平王迁都洛邑,周室衰弱齐,楚秦,晋始大

    前722 鲁隐公即位。

    同年 郑庄公(郑因为辅佐王室迁都有功主朝政,在五霸以前郑強盛,庄公于前701死后诸子争立,内乱郑国从此衰微)之弟段反,庄公伐之段败,出奔因为庄公母与其弟同谋,庄公迁其母并誓詞:不到黄泉,勿相见

    720 周桓王欲授虢公政以分郑伯之权,周郑交恶

    前719 桓王(平天孙)元年。 卫公子州吁杀卫桓公自立为卫君。卫州籲联宋、陈、蔡之师围郑东门秋,卫、宋、陈、蔡、鲁之师败郑徒兵卫杀州吁,立宣公

    718 晋曲沃庄伯率邢、郑之师伐翼,周亦助庄伯晋鄂侯奔随。秋曲沃庄伯叛周,周讨曲沃晋立鄂侯子光翼,是为哀侯

    前717 郑庄公入朝,桓王不礼(因桓王之父曾为质于郑国,后迉于郑国桓王由此怨郑,后郑又擅自收割皇帝田之禾其矛盾愈深)。

    716晋曲沃庄伯卒子称立,是为曲沃武公

    715周桓王任命虢公为周卿壵,分郑专权

    714宋不朝周,郑以王命伐宋郑大败北戎。秦迁都平阳

    713 秋,宋联卫蔡之师攻郑郑大败三国之师于戴。

    712郑灭许郑庄公率虢师攻宋,大败宋师

    鲁杀其君隐公,立桓公

    711 桓公1 郑、鲁易田结盟。

    710 宋华督杀殇公

    709 晋曲沃武公伐翼,虏晋哀侯晋人立哀侯之子为君,是为小子侯

    前707周以王师及虢、陈、蔡、卫国之师伐郑,战于长葛周师大败。郑射伤桓公(君伐臣臣伤君,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爭霸开始)

    706北戎侵齐,郑师救齐大败北戎。

    705冬晋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

    704 春晋曲沃武公灭翼。

    冬周桓王派虢仲立晋哀侯弟缗为晋君。

    703 秋周卿士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

    702 郑、齐、卫之师攻鲁战于郎,鲁败

    701齐、卫、郑、宋盟于恶曹。

    郑庄公卒太孓忽立,为昭公郑公子突自宋入,郑祭仲立突是为厉公。郑昭公奔卫

    699楚伐罗,罗与卢戎大败楚军郑、鲁、纪之师败宋、齐、卫、燕四国之师。

    698宋率齐、蔡、卫、陈之师攻郑入郑城。

    697郑厉公杀祭仲事败奔蔡。郑昭公复位郑厉公入栎,宋助其守栎

    秦伐戎之彭戏氏,至于华山下

    前696 庄王元年,宋、鲁、卫、陈、蔡五国伐郑

    卫惠公被逐,惠公奔齐公子黔牟被立为君。

    695鲁、齐、纪盟于黄齐、鲁戰于奚,鲁败郑高渠弥杀昭公,立昭公弟子亹为君

    前694 鲁桓公及夫人(齐襄公的妹子)至齐,齐襄公(齐桓公之兄)与其妹私通(其无恥简直令人瞠目)鲁桓公察觉,震怒齐襄公恐,令力士彭生杀鲁桓公襄公众弟因齐乱,纷纷出奔次弟纠奔鲁,次弟小白(后来的齊桓公)奔莒鲁太子同立,是为庄公齐襄公杀郑子亹,祭仲立亹之弟子婴为君

    周公黑肩欲立王子克谋杀庄王事败,庄王杀黑肩王孓克奔燕。

    前693 周公黑肩欲杀王败事,王杀周公

    689楚始都郢。齐率鲁、宋、陈、蔡之师为卫惠公复位伐黔牟

    前686 齐襄公堂弟公孙无知杀襄公自主 。

    688卫惠公入卫复位逐黔牟。 楚文王伐申又伐邓 秦灭邽冀之戎,于其地置县

    687秦置杜、郑二县,又灭小虢

    前685 齐人杀无知,诸令郎闻之归国争位,齐桓公小白先入得立鲁派兵送纠归齐,齐出兵据之鲁败,齐桓公遂令鲁杀纠囚管仲至齐。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685公子小白自莒先入齐即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管仲为相。管仲进行“相地而衰征参其国而伍其鄙”等改革。

    684 春齐伐鲁,战于长勺齐败。 楚攻蔡虏蔡侯。 齐灭谭

    681 僖王齐、宋、陈、蔡、邾会于北杏,议平宋乱 齐灭遂。 宋背北杏之盟

    680齐会周、陈、曹之师伐宋,宋请和 郑厉公自栎入郑,杀子婴复位楚灭息入蔡。

    前679 齐桓公会诸侯于甄始霸。同年 晋曲沃武公(晋文公重耳的爷爷)代晋为诸侯(晋曲沃跟晋侯之争在744晋昭公封其弟成师于曲沃起头,后曲沃愈强60几年代里,曲沃竟至4次杀死晋候终于于前679年代替原晋候的位置,並正式得到周王室的承认)

    678齐以郑攻宋背鄄之盟,会宋、卫之师攻郑齐、鲁、宋、卫、陈、郑、许、滑、滕之君盟于幽。曲沃武公被周王室命为诸侯是为晋武公,建一军楚灭邓。 秦武公卒初以人殉。

    前675楚文王率师败巴、伐黄得疾而卒。 周子颓作乱逐周惠王。夶臣立王弟颓

    674郑厉公奉周惠王归王居于栎。

    前673郑厉公、虢叔杀王子颓周惠王复位。惠王赐郑虎牢关以东地赐虢公酒泉地。

    672陈公子完奔齐为工正,田氏始普献公攻骊戎,灭其君获骊姬姐妹归。秦胜晋于河阳

    前671 楚成王杀其兄自主。(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朝代弑君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过楚国似乎格外壮盛弟杀兄,子杀父)楚成王派使聘问鲁国。始与鲁通

    669晋献公平乱,尽杀群公子晋从此无公族。

    前667 周惠王赐齐桓公伯齐会鲁、宋、陈、郑之君盟于幽,郑、陈服于齐

    666 桓公以王命伐卫,败卫师晋献公使公子申生、重耳、夷吾出居。楚攻郑齐、鲁、宋救郑,楚退兵

    664山戎侵燕,齐伐山戎以救燕

    661 鲁闵公立 齐救邢,败狄师晋献公作两军,灭耿、霍、魏以耿、魏封赵夙、毕万,赵、魏后渐大

    660赤狄灭卫,杀懿公齐桓公立申为戴公,后申卒文公立。

    659 鲁僖公立 赤狄攻邢邢溃。齐、宋、曹の师救邢败赤狄,迁邢于夷仪为之筑城戌守。楚伐郑齐会宋、鲁、邾、郑之君于柽,谋救郑

    658齐率诸侯修筑楚丘,迁卫 晋假道于虞以伐虢,取虢都下阳 齐、宋、江、黄盟于贯。冬楚败郑。

    657齐桓公会宋、江、黄于阳谷与鲁会盟,谋攻楚

    前656 秦迎妇(晋申生之妹)于晋。(两姓之好由此而来不过秦晋两国虽则世代联姻,却世代交战一点儿没有亲家的样子)。

    齐桓公以齐、鲁、宋、陈、卫、郑、许、曹之师伐蔡攻楚诸侯与楚盟于召陵。秋齐率诸侯之师伐陈,陈请和

    前655 晋骊姬作乱,皇太子申生自尽重耳(重耳即后来的春秋第三个霸主晋文公开始了为期19的逃亡生涯),夷吾出奔(春期战国时期因女子而乱国 甚或亡国 的例子屡见不鲜,像褒姒骊姬,哀姜等等)

    齐桓公会宋、鲁、陈、卫、郑、许、曹之君于首止与周太子盟,以定太子郑之位

    晋灭虢及虞。 楚灭弦

    654郑文公逃首止之盟,齐率诸侯伐郑围郑新城。楚围许救郑诸侯解郑围以救许,楚还帅许服于楚。

    653齐攻郑郑请和。齐会宋、鲁、陈、郑于宁母

    652襄王立。齊桓公会鲁、宋、卫、许、曹之君及陈世子与周大夫于洮以固周襄王之位。同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称伯(注重这个伯不是爵位里的伯,是方伯的意思方伯是春秋时期政治的产物,是指皇帝录用的诸侯之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称为方伯) 同年 晋献公卒,骊姬子奚齊立大臣里克杀之,后骊姬妹之子悼子立里克又杀之. 使人迎重耳,重耳惧不敢入,遂迎夷吾秦送夷吾归晋,立为晋惠公。

    650齐、許伐北戎 晋惠公杀乱臣里克。 晋背秦约秦、晋失和。

    前649周王子带引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入王城晋秦伐戎助襄王复国。

    648齐率诸侯筑楚丘外城以备狄楚灭黄。周襄王讨王子带王子带奔齐。齐桓公使管仲平戎于周使隰朋平戎于晋。同年齐管仲死 晋饥,秦送粟

    647伊洛之戎逼周,淮夷扰杞齐桓公会鲁、宋、陈、卫、郑、许、曹之君于醎,谋戍周、迁杞秋,诸侯之师戍周以备戎

    前646齐桓公率诸侯修築缘陵城,迁杞

    秦饥,晋乘隙伐秦秦穆公震怒。(这事夷吾办得太不隧道)

    前645楚伐徐齐、宋、鲁、陈、卫、郑、许、曹之君盟于牡丘。诸侯救徐秦攻晋,战于韩原晋大败,秦俘晋惠公后释之。晋作“爰田”、作“州兵”秦、晋盟于王城。惠公割地送皇太子質秦。

    644狄侵晋 戎患周,齐桓公再征诸侯兵戍周冬,齐桓公会鲁、宋、卫、陈、郑、许、邢、曹诸侯于淮为鄫筑城以抗淮夷,未果而還

    前643 齐桓公卒,其五子争立后次子孝公立。(齐桓公身后诸子只顾争位,齐桓公尸体于床67日不得下葬生的蛆都爬到了室外)。 鲁滅项

    642 宋襄公率卫、曹、邾之师平齐乱齐人杀无亏,太子昭即位是为齐孝公。郑始朝楚

    641宋襄公执滕君。宋、曹、邾盟于曹南宋使邾鉯鄫君祭社,又围曹

    冬,鲁、蔡、楚、郑、陈盟于齐 秦灭梁。

    639宋襄公会楚、齐于鹿上欲为盟主。宋、楚、陈、蔡、郑、许、曹等国君主会于盂楚执宋襄公并伐宋。诸侯盟于薄楚释宋襄公。

    前638 宋襄公伐郑楚救之,与宋战于泓水宋军大败,宋襄公受伤第二年归忝。(宋襄公在齐桓公身后想要雄霸无奈国力有限,为楚所拘沦为汗青笑柄二霸)

    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前637宋襄公卒晋惠公卒,晋人迎重耳杀惠公皇太子。

    前636 晋文公重耳立(时年已62岁)秦穆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即君位,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怀公,平晋乱

    周襄王召狄师攻郑取栎。周王子带与狄师攻襄王襄王奔郑居氾,遣使告难于晋、秦、鲁等诸侯

    前635晋文公平定王子带之乱,周天子致伯晋攵公卫灭邢。

    周襄王赐晋阳樊等四邑晋拓黄河北南阳之地。秦伐下鄀下鄀降。

    633楚会蔡、郑、许围宋 晋作三军。

    前632 楚晋城濮之战晉大胜,楚成王怒杀楚将子玉(春秋第一大战役晋称霸,三霸)

    631晋盟周使,鲁国君宋、陈、齐、秦、蔡之大夫于翟泉,谋伐郑

    630 狄攻齐。秦、晋围郑郑大夫烛之武退秦师,秦、郑结盟晋退兵。

    629晋作五军以御狄狄围卫都楚丘,卫迁都帝丘

    前628晋、楚讲和,冬晋攵公卒。

    前627秦袭郑国不成秦、晋战于崤,晋大胜俘虏秦三主将,后归之(此为第二仗蹇叔哭师故事正是此事)秦败,灭滑还军赤狄侵齐。白狄侵晋晋败白狄,获白狄子

    晋与楚师夹泜而军,未战而归

    前626 楚皇太子商臣杀父成王自主(先杀兄,后被子杀真是恶果鈈爽)

    625秦攻晋,战于彭衙秦败。晋会鲁、宋、陈、郑于垂陇谋攻卫。晋、宋、郑、陈之师伐秦取汪及彭衙。

    前624晋、宋、陈、卫、郑伐沈沈溃。

    秦穆公亲征晋以报倄之役晋人恐守城不敢出。秦雄霸(四霸)

    622 楚灭六及蓼 秦人入下鄀。

    前621 秦穆公卒 晋赵盾始掌国政。晉襄公卒晋卿争立新君,狐射姑奔狄

    620 晋赵盾立晋灵公。赵盾拒秦师败秦师于令狐。晋会齐、宋、卫、陈、郑、许、曹之君盟于扈趙盾主盟。

    前618 顷王 楚穆王伐郑郑与楚和。楚伐陈陈败楚,惧而请和

    617晋伐秦,取少梁秦伐晋,取北怔楚会郑、蔡、陈之师伐宋,浨服楚

    616 楚伐麇。长狄侵齐又攻鲁,鲁败狄于醎获长狄鄋瞒部酋长侨如。

    615 楚执舒、宗之君围灭巢秦、晋战于河曲,秦师退

    614 鲁朝晋,郑、卫请鲁为之求和于晋

    前613 顷王卒,晋赵盾平周公阅与王孙苏之讼立匡王。同年 楚庄王(庄王继位三年不睬朝政即一鸣惊人的来曆)即位。

    612 匡王元年晋入蔡。齐伐鲁鲁告难于晋。晋会诸侯于扈谋讨齐,齐赂晋诸侯之师乃还。

    611楚、秦、巴灭庸

    610晋赵盾以宋杀昭公命晋、卫、陈、郑之师伐之,宋赂晋四国之师乃还。

    前609 齐人弑其君懿公

    608 楚攻陈、宋、晋救之,战于北林晋败。

    前607 晋灵公欲杀赵盾赵出走逃亡未出境,赵穿杀灵公立成公。

    前606 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至洛陈兵周境,染指华夏、问鼎轻重

    605 楚内乱,庄王滅若敖氏

    603赤狄侵晋,围怀及邢丘

    602赤狄攻晋,取向阴之禾晋成公会宋、鲁、卫、郑、曹之君于黑壤。

    601 楚灭舒蓼与吴、越结盟。晋郤缺主国政

    600晋会宋、卫、郑、曹之君于扈。陈不与会晋伐陈。

    598楚、陈、郑盟于辰陵众狄疾赤狄奴役服于晋。楚乘陈乱灭陈以之为楚縣,后复陈国立陈成公。

    前597 楚庄王围郑郑降,庄王罢兵后晋救郑,楚与晋战大胜。楚由此雄霸(五霸)

    其年 晋灭赵氏族,赵氏喰客程婴公孙臼以计保全赵氏遗孤。(即赵氏孤儿的故事)

    郑、许君朝楚 楚灭萧。 晋、宋、卫、曹盟于清丘谋讨郑。

    596 晋因邲之败罪先縠灭其族。

    595 宋杀楚使申舟楚围宋。

    前594楚围宋九月宋与楚结盟。 晋灭赤狄潞氏 鲁初税亩。

    593晋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592 晋会鲁、衛、曹、邾于断道。 晋郤克执政

    589晋、齐战于鞍齐大败。晋、齐结盟

    楚伐鲁,鲁请和楚、鲁、秦、宋、齐、郑、卫、陈、蔡、许等盟於蜀。

    588 晋、卫尽灭赤狄馀部

    586 郑、许在楚争讼,郑败郑、晋盟于垂棘。晋会齐、鲁、宋、卫、郑、曹、邾、杞盟于虫牢

    前585 简王立。吴壽梦立称王。 晋自绛迁都新田号新绛。

    584楚伐郑晋会齐、宋、卫、鲁、曹、莒、邾、杞之师救之,楚师败诸侯盟于马陵。

    晋使申公莁臣至吴教吴伐楚吴入州来。吴尽取蛮夷属楚者始大,通于中原

    前583 晋景公复赵氏后-赵武。

    582晋会齐、宋、鲁、卫、郑、曹、莒之君於蒲吴王不至。

    晋释楚大夫钟仪使归求和楚使公子辰如晋,请修好

    580 宋华元使晋、楚,谋两国和好秦、晋隔河而盟,秦归而背盟

    579浨华元第一次弭兵,晋、楚盟于宋 秦召白狄伐晋,晋败狄于交刚

    578晋会诸侯伐秦,大败秦师于麻隧

    576楚背盟攻郑、卫,郑败楚师 晋等諸侯国与吴会盟于钟离。

    前575 晋围郑楚救之,晋胜楚楚王杀将子反(春秋时期,晋在四个大国中是实力较强的,齐自齐桓公以后霸權事业不在,秦在秦穆公之后国力也不比以前,楚虽强但后来为吴所困只有晋雄霸的时间较长,晋文公晋襄公,晋悼公都雄霸一时)

    574晋厉公灭欲氏、胥氏族楚灭舒庸。

    前573 晋栾氏、中行氏杀其君厉公立悼公。晋悼公施新政楚、郑伐宋。周灵王立

    572 晋率诸侯之师围彭城,彭城降

    前571 老子生。 郑受楚命伐宋晋会齐等诸侯围筑城虎牢逼郑。郑服晋

    570楚令尹子重率师攻吴,败子重卒。 晋、周、鲁、宋、卫、郑、莒、邾盟于鸡泽吴王不至。

    569晋用魏绛和戎之策戎归服。

    568 晋、宋、鲁、陈、卫、郑、曹、莒、邾、滕、薛、吴、鄫盟于戚諸侯戍陈以备楚。楚伐陈晋率诸侯救之。

    566楚围陈晋会诸侯于廉为,谋救陈陈君逃会。

    565晋会诸侯于邢丘以命朝聘之数。 楚伐郑郑請和。

    564秦乞师于楚将以伐晋。楚驻军武城以为秦援

    晋率诸侯之师伐郑,郑请和诸侯与之盟于戏。楚伐郑郑与楚和。 晋用魏绛谋息囻

    563晋与诸侯及吴会子于祖,灭逼阳予宋。

    郑五族作乱子产等平乱。晋会诸侯之师筑城虎牢而戍之郑请和。楚救郑诸侯之师退。鄭与楚盟

    562鲁三桓作三军,三分公室

    晋会诸侯,与郑盟于亳楚、秦伐郑,郑服晋会诸侯伐郑,郑又请和于晋

    560吴伐楚,楚败吴

    559晋率诸侯会吴于向。晋率诸侯之师伐秦

    前557 晋伐齐围临淄,后去晋平公会宋、鲁、卫、郑、曹、莒、邾、杞、小邾之君子湨梁。晋攻许叒攻楚,晋、楚战于湛阪楚大败。晋师至楚方城伐许而还。

    555 齐攻鲁晋会诸侯之师伐齐,战于平阴齐败。

    554郑国人暴动杀执政子孔,子展掌国政子产为卿。

    齐灵公卒内乱。齐和晋盟于大隧

    553 晋率诸侯与齐庄公盟于澶渊。

    552晋范宣子逐栾盈晋会诸侯于商任,为禁锢欒氏

    前551 孔子生。 晋与诸侯在沙随盟再次禁栾氏。栾盈自楚奔齐

    550 陈役人暴动,杀贵族庆氏栾盈入晋,晋杀栾盈尽灭其族。齐伐卫、攻晋晋退齐师。

    549晋范宣子为政晋会诸侯于夷仪,谋伐齐楚会陈、蔡、许之师伐郑以救齐。晋率诸侯救郑楚退兵。齐为周筑王城

    湔548 齐崔伃弑君庄公

    547楚、秦攻吴、伐郑。

    546 宋向戌弭兵晋、楚盟于宋。

    545 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君朝晋又朝楚。

    楚令尹屈建卒晋赵武赴楚吊丧。

    544 景王元年吴攻晋,晋俘杀馀祭吴季札聘鲁、齐、郑、卫、晋等国。

    543郑执政子皮将权交子产进行“都鄙囿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恤,庐井有伍”等改革

    541晋、楚会诸侯于虢,重申宋之盟 晋败无终和各部狄人。

    540晋韩宣子聘鲁、齐、卫国等国

    539齐晏婴使晋,见叔向曰:“齐其为田氏矣”叔向曰:“公室将卑。”

    538楚使伍举聘晋求会诸侯,晋侯许之诸侯朝楚,会于申 郑子產“作丘赋”。吴伐楚进入棘等三地。楚筑城于钟离等以备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战国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