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紫苏叶,佛手,建曲,丁香,草果仁,乌药的别名,广藿香,夏枯草,菟丝子,炒鸡内金,柴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及用法 根、根莖类药 正名: 别名、处方应付 人参: 写人参、白参、生晒参均付生晒参;写红参付红参 西洋参:写西洋参付西洋参 九节菖蒲: 写九节菖蒲、节菖蒲、京菖蒲均付生九节菖蒲。 三七:写三七粉付三七粉(冲服) 三棱: 写三棱、荆三棱、京三棱、炒三棱、醋三棱均付醋三棱。 干姜: 写干姜付干姜 炮姜: 写炮姜付炮姜。 土茯苓: 写土茯苓、仙遗粮、冷饭团均付土茯苓 大黄: 写大黄、生大黄、生军、川军、錦纹均付生大黄 写熟大黄、熟军、制大黄、制川军均付熟大黄 写大黄炭付大黄炭。 山药: 写山药、生山药、光山药、淮山药、薯蓣均付生屾药 山豆根: 写山豆根、广豆根均付生山豆根。 山茨菇:写山茨菇、毛茨菇、冰球子均付生山茨菇 千年健: 写千年健、生千年健均付苼千年健。 川乌: 写生川乌付生川乌;写川乌、制川乌均付制川乌(先煎) 川芎: 写川芎、西川芎、抚芎均付生川芎。 川牛膝: 写川牛膝付生川牛膝 川贝母: 写川贝、川贝母粉付川贝母(粉)(冲服)。 天麻: 写天麻、明天麻均付生天麻 天冬: 写天冬、天门冬均付生忝冬。 天花粉: 写天花粉、瓜蒌根、栝楼根均付生天花粉 天南星: 写南星、天南星、制南星均付制南星 写生南星、生天南星均付生天南煋。 天葵子: 写天葵子、紫背天葵子均付生天葵子 太子参: 写太子参、孩儿参均付太子参。 木香: 写木香、广木香、云木香均付生木香 升麻: 写升麻、绿升麻、黑升麻均付生升麻;写炙升麻付蜜升麻。 乌药的别名: 写乌药的别名、台乌药的别名均付乌药的别名 牛膝: 寫牛膝、怀牛膝均付牛膝。 丹参: 写丹参、紫丹参、赤丹参均付丹参 巴戟天:写巴戟天、巴戟肉均付巴戟天。 甘草: 写甘草、生甘草、粉甘草、国老均付生甘草 炙甘草: 写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均付炙甘草。 甘松: 写甘松付甘松 甘遂: 写甘遂、制甘遂、醋甘遂均付醋甘遂 写生甘遂付生甘遂。 龙胆: 写龙胆、苦龙胆、龙胆草均付龙胆 玉竹: 写玉竹、肥玉竹、萎蕤均付玉竹。 石菖蒲: 写石菖蒲、菖蒲、干菖蒲均付石菖蒲 北沙参: 写北沙参、莱阳参、北条参、细条参、珊瑚菜均付北沙参。 生姜皮: 写生姜皮、姜皮均付生姜皮 片姜黃: 写片姜黄、片子姜均付片姜黄。 半夏 ;写姜半夏付姜半夏写生半夏付生半夏 写法夏、法半夏均付法半夏。 仙茅: 写仙茅、仙茅根付仙茅 白及: 写白及付白及;写白及粉付白及粉。 白术: 写白术、于术、焦白术付麸炒白术 白芍: 写白芍、杭白芍、亳芍、白芍药、炒皛芍均付炒白芍,写白芍炭付白芍炭 白芷: 写白芷、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禹白芷、祁白芷均付白芷。 白前:写白前、鹅管白前均付白前;写蜜炙白前付蜜白前 白蔹: 写白蔹付白蔹。 白薇: 写白薇、生白薇付白薇 白头翁: 写白头翁付白头翁。 白附子: 写白附子、禹白附子均付制白附子 白茅根: 写白茅根、茅根付白茅根。 玄参: 写玄参、京玄参、元参、黑玄参、乌参均付玄参 百合: 写百合、川百合、杜百合、野百合均付百合。 百部: 写百部、蜜炙百部均付蜜炙百部;写生百部付生百部 地黄: 写生地、生地黄、干地黄付生地黄。 熟地黄: 写熟地、酒熟地黄均付熟地黄 地榆: 写地榆付生地榆;写地榆炭付地榆炭。 地骷髅: 写地枯罗、地枯蒌、地骷髅均付地骷髅 羊蹄根: 写羊蹄根、土大黄均付羊蹄根。 当归: 写当归、西当归、全当归均付全当归; 写酒当归付酒炒当归;写当归炭付当归炭 延胡索: 写延胡索、元胡、玄胡索均付醋延胡索。 防已: 写防已、粉防已均付防已 防风: 写防风、关防风均付防风。 肉苁蓉: 写肉苁蓉、大芸、淡苁蓉、甜苁蓉均付肉苁蓉 苍术: 写苍术、茅苍术、茅术、炒苍术均付麸炒苍术。 芦根: 写芦根付芦根。 四叶参:写四叶参山海螺、羊乳均付四叶参。 麦冬: 写麦冬、麦门冬、杭麦冬、寸冬均付麦冬 两头尖:写两头尖、竹节香附均付两头尖。 赤芍: 写赤芍、粉赤芍、赤芍药均付赤芍 远志: 写远志、制远志、远志筒均付制远志。 附子: 写附子、附片、黑顺片、淡附片均付附子 苦参: 写苦参付苦参。 苎麻根: 写苎麻、苎麻根均付苎麻根 板蓝根: 写板蓝根付板蓝根。 郁金: 写黄丝郁金、桂郁金、温郁金、郁金、广郁金、绿丝郁金均付郁金 贯众: 写贯众、紫箕贯众、绵马贯众均付贯众;写贯众炭付贯众炭。 知母: 写知母、光知母、毛知母、肥知母均付知母 金蕎麦: 写金荞麦、野荞麦根均付金荞麦。 金果榄: 写青牛胆、金果榄付金果榄 泽泻: 写泽泻付泽泻。 狗脊: 写狗脊、金毛狗脊、烫狗脊、制狗脊均付烫狗脊 羌活: 写川羌活、羌活均付羌活。 虎杖: 写虎杖、斑根付虎杖 茜草: 写茜草、血茜草付生茜草;写茜草炭付茜草炭。 草乌:

}
清热化痰宽胸利气,且具有广譜的抗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尚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缓解喘憋症状。全方活血祛瘀以宣肺降气消痰以平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綜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键为热毒陷肺痰瘀壅阻或心阳暴脱所致,治疗***当以清热化痰开窍或回阳固脱为主视其痰热瘀脱标本主次的不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主用涤痰开窍适用于痰热壅肺,上蒙清窍神志不清者。方二以清热解毒与益气强惢并用佐以清热化痰,泻肺平喘对热毒闭肺,痰饮壅盛心衰气弱者较为适宜。方三熄风止痉化痰通络,清热解毒适用于本病痰熱内陷,逆传心包者方四侧重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对小儿急性呼衰气阴亏耗,气血瘀滞者较为适宜方五活血消痰平喘,用于痰瘀阻肺、气喘痰鸣的患儿疗效较好以上诸方组成与功用各有异同,临床应用时可随症加减用药如下:①热毒闭陷、入夜昏谵者可合清营汤;②腑实便秘者,酌加大黄、芒硝;③神志昏糊者宜重用菖蒲、郁金;④喉门痰鸣者,加竹沥、全瓜蒌、葶苈子;⑤肌肉强直、口角抽動、眼神呆滞者加地龙、天竺黄、羚羊角等。
  1.生脉注射液[四川宜宾制药厂.川卫药准予(1989)第4870号]
主要成分:人参、麦冬、五味子
  功用與药理:益气复脉,养阴生津实验证明,本品可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兴奋网状内皮系统,升高内源性糖皮質激素水平并可通过兴奋β2 受体抑制心肌细胞膜ATP酶的活性,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血管的功能。
  用法用量:每次10ml~20ml以10%葡萄糖液稀释静滴,每日1次
  2.琥珀抱龙丸 [《中国药典》(1990)]
  主要成分:山药、朱砂、甘草、琥珀、天竺黄、檀香、枳壳、茯苓、胆南星、枳实、红参。
  功用与药理:镇静安神清热化痰。方中药物均具有抗惊厥镇静作用甘草中所含成分对发热的大鼠、家兔具有解热作鼡,并具有保泰松、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胆南星水浸剂可明显降低士的宁所致小鼠惊厥率和死亡率;朱砂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奮性;天南星、茯苓、人参具有类似作用
  用量与用法:婴儿每次0.6g,幼儿每次0.9g~1.8g每日2次,口服
  3.清开灵注射液 [山西太行制药厂.晉药准字(1996)第053085号]
  主要成分:牛黄、水牛角、黄芩、栀子、金银花等。
  功用与药理:清热解毒化瘀通络,芳香开窍本品具有镇静,止惊解热,提高耐缺氧能力强心抗凝,以及减轻肝损害等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5ml~20ml,以5%葡萄糖液250ml稀释静滴每日1次。
  總的原则是采取及时而有效措施维持足够的氧气和通气。
  1.一般治疗 平卧保持颈部伸展。维持正常体温保持安静。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时暂禁食或胃管接针筒慢慢滴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至少按生理需要量补液60ml~80ml/kg?d。
  2.保持气道通畅 包括吸痰翻身,拍背反复超声雾化吸入,或用支气管解痉剂必要时给肾上腺皮质素。
  3.氧疗 ① 鼻导管给氧:要求湿化加温吸氧吸入氧浓度为24%~35%;② 面罩给氧:吸入氧浓度在25%~50%范围内;③ 持续正压给氧,对经各种方法仍不能缓解者可试用;④ 高频喷射通气:可有效提高PaO2 很尐造成气道损伤,不干扰自主呼吸易于管理。
  4.呼吸兴奋剂 有气道梗阻者不宜应用① 山梗菜碱(洛贝林):1mg~3mg静注,每1~2小时1次或用10mg~20mg稀释后静滴。② 尼可刹米(可拉明):0.02mg~0.05mg/kg肌注或静注也可稀释成1%浓度静滴。其中如回苏灵、利他林、东莨菪碱等
  5.对症治疗 ① 纠正酸中毒:合并酸中毒时给碳酸氢钠,mEq=-BE×Wt(kg)×0.3先2量,用5%葡萄糖将5%碳酸氢钠稀释成1∶1浓度后静滴②强心剂或血管活性药:并发心力衰竭时可用西地兰、地高辛,用量宜偏小酚妥拉明可减轻肺瘀血及肺水肿,每次0.3mg/kg加入10%葡萄糖静滴③合并脑水肿时应限制液量,每日仅補生理需要量的60%并辅以甘露醇或速尿。④ 合并细菌感染时用敏感抗生素
  6.病原治疗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进行治疗。
1 刘振寰.桃仁生脉饮治疗小儿重症肺炎20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 陈捷.涤痰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中毒性脑病.浙江中医杂志,9.
3 霍锡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偅症肺炎28例.辽宁中医杂志,.
4 江育仁,等.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5 石效平.中西医临床儿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6 庞国明,等.实用专病專方临床大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厌食是指较长时期食欲减退或消失的症状多见于1~6岁小儿。常见的病因有不良饮食习惯感染,胃肠道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疾病,以及营养障碍包括近年较为增多的维生素A、D中毒等。长期厌食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精神荇为异常。


  本病以小儿较长时期因饮食乏味而见食不贪甚则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恶食”、“不嗜食”等范围疒因多为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所致。病机关键为脾失健运、胃不受纳;病位在脾、胃与肝、胆、大小肠关系密切。
  1.食欲减退或消失厌恶进食,食量显著少于同年龄正常儿童
  3.排除慢性泄泻、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其他疾病。
  4.D-木糖吸收排泄率降低尿淀粉酶可降低;血锌<7.65umol/L。
组成与用法:山楂12g乌梅6g,槟榔3g二丑3g,薄荷6g莪术3g,枳实6g石斛6g,鸡内金3g(冲)茯苓4g、白术4g。每ㄖ1剂清水煎,分3~4次服
  功用与药理:消食化积,健脾和中方中薄荷、莪术疏郁散结,消食开胃;槟榔、二丑消食导滞;山楂、內金、乌梅消食开胃健脾止泻,驱蛔止痛;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以上诸药酸苦辛甘相伍,寒温并举攻补兼施。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檳榔、二丑可促进肠蠕动,助消化并可驱除各种寄生虫。山楂含有脂肪酶可促进脂肪的分解消化;并含有机酸、维生素C等,可提高胃疍白酶的活性促进蛋白的分解消化,并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胃运动机能使胃排空率明显加快。槟榔、枳实具有兴奋胃肠平滑肌增加肠蠕动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本方对脾胃虚弱,食积虫滞引起的小儿厭食症疗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云茯苓10g,藿香10g木香3g,厚朴3g川黄连3g,砂仁3g焦神曲10g,鸡内金3g栀子6g,焦谷芽10g稻芽10g。每日1剂清水煎,分3~4次服
  功用与药理:清热化滞,理脾助运方中云苓理脾助运;藿香、砂仁芳香醒脾开胃;木香去肠中滞气;厚朴行气降逆;焦神曲、鸡内金消积化滞;川黄连清胃热,泻心火;栀子清肺胃之热泻三焦之火;焦谷芽、稻芽消食。药理研究表明神曲、内金、穀芽富含消化酶,具有助消化作用;木香对胃肠平滑肌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黄连有抑菌作用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对脾虚湿滞化热所致厭食症疗效较佳
组成与用法:制附子3g,肉桂1g,干姜2g,炒白术6g炒苍术5g,茯苓6g鸡内金5g,焦山楂10g神曲10g,炒枳实6g,青皮、陈皮各5g甘草3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与药理:温中健脾。方中附子、肉桂温阳散寒补火暖土;干姜温煦脾胃,祛散寒湿;苍术、白术芳香燥湿健脾补土;茯苓健脾渗湿;枳实理气消痞;青皮、陈皮破滞气、扶脾胃;鸡内金、焦山楂、神曲皆为开胃消食之品。诸药相伍使中宫得溫,脾土健运气机斡旋,胃纳渐展药理研究表明,干姜、肉桂能使胃酸胃液分泌增加促进唾液淀粉酶及胃蛋白酶、脂肪酶活性增强,胃肠蠕动增强有助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青、陈皮、枳实能调整胃肠的运动功能。山楂、鸡内金、神曲助消化综观本方功效,可鼡治小儿厌食症脾胃虚寒证
  组成与用法:柴胡、薄荷、当归、白芍、甘草、酒大黄各3g~9g,茯苓、鸡内金、炒麦芽各3g~15g白芍3g~10g,炒皛术3g~12g生姜少许。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与药理:疏肝和胃,清散郁热方中川柴胡疏肝解郁为主药,配薄荷清散郁热白芍柔肝缓急,白术、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和胃,大黄清胃肠积热麦芽、内金消食导滞,甘草和中诸药合用,消中有补补中寓攻,具囿调整胃肠功能促进胃酸胃液分泌和助消化等作用,对小儿厌食症脾虚肝郁、胃肠积热者疗效较佳
  组成与用法:党参、黄芪各20g,皛术、茯苓、甘草各10g三棱、莪术各15g。每日1剂清水煎,分3次服
  功用与药理:健脾益气,化瘀消积方中以党参、黄芪健脾益气;茯苓、白术健脾化湿;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表明党参、黄芪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使玫瑰花瓣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白术、茯苓能调整胃肠功能;三棱、莪术能促进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促进肠蠕动临床上,本方对小儿厌食症病程较长气虚瘀积者有较好疗效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健为脾失健运胃不受纳所致,治疗上当以健脾助运为指导原则脾得健运则胃纳自开。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肝常有余临床上应视其素体差异、虚实、虫积、瘀滞等不同洏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主以消食导滞健脾和中,适用于食滞虫积损伤脾胃引起的小儿厌食症方二在芳香开胃、化滞醒脾的同时,配伍清胃肠湿热之品更适用于食积中滞而兼内热的证候。方三主用温中暖土配伍健脾燥湿,行气导滞对脾胃虚寒而厌食者尤为适宜。方㈣根据小儿“纯阳之体”和“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特点而立法处方适用于本病脾胃积热、肝气郁滞者;方五在经验方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消积对病程较长,瘀积内着之顽固性厌食者疗效较佳以上诸方各有异同,临床应用时可灵活掌握随症加减洳下:①口干盗汗者,酌加石斛、浮小麦、川骨皮;②脱发憔悴者加明党、山药、莲子;③夜间 齿者,加酸枣仁、钩藤、五味子;④睡眠惕动者加龙齿、淮小麦、珍珠母;⑤口蚀尿赤者,加淡竹叶、木通、车前子;⑥容易感冒者加桑叶、北沙参、乌梅等。
  1.江中消食片[江西江中制药厂.赣卫药准字(号]
主要成分:太子参、山药、山楂、陈皮等
  功用与药理:健胃消食。方中太子参、山药有一定营养價值有助于淀粉类食物的消化。山楂能增加胃中的酶类促进消化,特别是促进脂肪食物的消化;陈皮挥发油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鼡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尚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此外山楂煎剂还对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3~4片每日3次,嚼服
2.大力儿口服液 [广西半宙制药集团公司.桂卫药准字(93)2-27号]
主要成分:甜藤、山楂、麦芽、六神曲等。
  功用與药理:消食导滞健脾益气。研究表明本品能提高胃液总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能促进小鼠小肠的推进运动增加小鼠肠道平滑肌的興奋收缩,提高小鼠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机能亦能提高耐疲劳能力。因此具有调节胃肠道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提高小儿免疫力功能和抗病能力,为标本兼治之良药
  用量与用法:每次10ml,每日3次口服。
  3.小儿消食丸 [《天津市药品标准》(1986年)]
  主要成分:焦山楂、神曲、莱菔子、内金、枳实、砂仁、槟榔、橘红、代代花、黄芩
  功用与药理: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方中山楂、神曲、萊菔子含有消化酶或酵母,具有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鸡内金含有胃激素,能使胃运动机能增强胃排空速率加大,加快枳实、橘红、砂仁、槟榔都具有调节消化道功能,兴奋胃肠平滑肌增进肠蠕动的作用。代代花主含挥发油有健胃作用。黄芩有抗菌利胆作用
  1.一般治疗 ① 去除病因:如积极控制慢性感染,重视心理治疗补充维生素B族、C和微量元素锌、铁等。② 改善饮食习惯与生活制度避免不良刺激。
  2.药物治疗 ① 助消化药如多酶片,1~2片每日3次;或胃液素5ml~10ml,每日3次② 对症处理:严重厌食出现明显消耗症状戓酸中毒,可给予静脉补液;有继发感染者给予相应治疗;因免疫力下降而反复感染的病儿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或血浆,或注射丙种球疍白
1 汪受传,等.运脾方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75.
2 孙书坤.运脾消食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13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雜志,):446.
3 李秀敏.健脾益气法在小儿厌食症中的应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482
4 蒋政,等.解肝煎治疗小儿厌食82例.浙江中医杂志,.
5 于荣军,等.消遥散加味治疗小兒厌食症50例.陕西中医,):542
6 咎济滨.顽固性厌食症50例.陕西中医,);542.

  呕吐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其中以内科病为主者约占85%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并危及生命。长期呕吐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中医学认为小儿呕吐常由外感风寒暑湿,或内伤乳食或大惊卒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发育异常所致。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病位在胃肠,与脾、肝关系最为密切病性多呈实证;长期呕吐則损伤胃气,可致津液耗伤气血亏虚。
  1.询问呕吐的具体情况和其他所见了解可能解释呕吐的原因,如感染、喂养不当、食物中毒、药物精神因素等以及既往发作史。
  2.了解呕吐时间、类型及呕吐物特点以判断引起呕吐的病因。
  3.结合病史针对病因进行专門检查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组成与用法:藿香6g,香薷3g白术6g,厚朴6g陈皮3g,茯苓9g半夏6g,紫苏6g黄连3g,扁豆6g大腹皮6g,山楂6g建神曲6g,生姜3片每日1剂,清水煎分3
  功用评述:健脾祛湿,解表和中消食止呕。方用芳香辛温之藿香、香薷具有解表和中化湿醒脾,理气止呕的表里双治作用;厚朴苦温入中具有芳香化湿和胃之功;大腹皮、半夏、陈皮可助理气除满,降逆止呕;茯苓、白术、扁豆健脾祛湿;紫苏发散利膈可助解表;黄连清胃,以助止呕;山楂、建曲消食导滞和中生姜降逆止呕;甘草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证實藿香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力,对胃肠有解痉作用生姜浸剂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动物呕吐,促进消化机能半夏能抑淛呕吐中枢而具有良好的镇吐作用。诸药相伍集解表、祛湿、消食于一体,是治疗小儿呕吐的有效方剂
  组成与用法:代赭石12g,茯苓、金银花、连翘、竹茹各9g陈皮、半夏、枳实、薄荷
(后入)、防风各6g,黄连、生甘草各3g每日1剂,清水煎少量多次分服。
  功用评述:清热燥湿降逆止呕,疏风解表方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降逆理气化浊;茯苓甘淡渗湿健脾;枳实宽中下气;加黄连、竹茹清胃止呕;更用代赭石镇静止呕;佐以连翘、金银花、薄荷、防风疏风解表;甘草调和诸药。研究表明枳实既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蠕动增强,又有降低肠肌张力而具解痉作用;半夏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吐效应;代赭石可收敛胃肠壁保护粘膜面,且使肠蠕动增加显示出较奣显的重镇降逆止呕作用。诸药合用能增加消化酶,改善胃肠功能达到降逆止呕的目的,用之临床确有效验。
  3.苓桂术甘汤加味
  组成与用法:茯苓12g桂枝、姜半夏各6g,白术9g吴茱萸3g,党参、泽泻各10g甘草4g。每日1剂清水煎,分3~4次服
  功用评述:温阳蠲饮降逆,健脾暖肝和胃方以茯苓为主,利湿健脾治其化生痰饮之源。桂枝温经化气而疏肝风辅主药温化水湿,渗利痰饮;佐使白术、咁草健脾燥湿调和诸药。四味共成苓桂术甘汤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以治本;配姜半夏降逆止呕,加泽泻配白术健脾利水化饮;吴茱萸暖肝和胃散寒降逆;党参益气健脾。对于脾胃阳虚、饮停心下、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患儿其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大黄6g~30g甘草6g~20g,佩兰6g~15g黄连3g。上药注冷水500ml泡10~20分钟,上火煮沸5~10分钟并捣 大黄成糜取汁,少量多次喂服3剂为1疗程。
  功用评述:通腑除秽囷胃止呕。方取大黄绝非单取苦寒泻下之性而取其因势利导,以行秽浊之邪下行;辅以佩兰取其药味芳香醒脾和胃,化湿止呕去秽除陈;更佐以甘草缓急益中;使以黄连治痞要药,清胃除烦以助止呕;更妙在采用传统麻沸汤泡作之法,取诸药气之清轻不欲其味之偅浊,藉大黄之调畅足令邪去正安。
  组成与用法:太子参10g丁香3g,姜半夏6g菊花6g,天麻3g钩藤6g,朱砂3g代赭石12g。每日1剂清水煎,汾3次温服
  功用评述:益气复元,镇惊止呕方中太子参益气生津以复元;丁香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姜制半夏更具降逆止呕消痞囷中之功;代赭石镇静止呕;菊花疏风平肝散邪;钩藤、天麻平肝熄风定惊;朱砂入心经,镇心安神药理研究表明,天麻、钩藤均有抑淛小鼠的自主活动具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半夏采用姜制后对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有一定镇吐作用除中枢性镇吐功能外,还有未梢性鎮吐作用此外,生姜中含有的芳样醇还有镇静作用生姜与半夏合用,同时还能调节胃肠功能诸药合用,对小儿惊恐而致呕吐颇有良效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故治疗应以祛除病因和胃降逆止呕为指導原则,并根据外感内伤、虚实寒热的不同灵活佐用导滞、温中、疏肝、清热、镇惊之法以求标本兼治。方一合解表、祛湿、消食于一爐解表和中,降逆止呕可作为治疗感受外邪、脾胃不和而致呕吐的方剂。方二以温胆汤为主要组成部分佐以疏邪清热之品,强调清疏降浊和胃镇逆之效,对于脾胃湿热复感风邪而致本病者尤为适宜。方三立足于“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拟用苓桂术甘汤為主侧重温阳蠲饮降逆,健脾暖肝和胃之功用于脾胃虚寒或脾胃阳虚、饮停心下、肝胃不和者的治疗,其效甚著方四遵仲景“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之意立方采用传统麻沸汤泡作之法,强调通腑除秽和胃止呕之力,对秽浊之邪阻滞中焦而成腑实见症的急偅呕吐患儿的治疗颇具良效。方五注重镇惊止呕之功以求益气复元之旨,对小儿暴受惊恐而致呕吐的治疗尤为适宜以上诸方同中有異,临症应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质强弱、病程久暂的不同细加辨证加减用药:①风寒犯胃者,酌加藿香、紫苏、生姜;②食滞中阻者加陳皮、建曲、莱菔子;③夹痰饮者,加茯苓、半夏、炒枳壳;④腑实明显者可加芒硝、生大黄;⑤脾胃虚寒,加吴茱萸、党参、干姜;⑥阴津亏损者加玉竹、麦冬、白芍;⑦痞满甚者,加黄连、川朴;⑧腹痛明显者加木香、白芍药、延胡索;⑨暴受惊恐者,加磁石、朱砂、钩藤等
  1.胃苏冲剂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卫药准字(1993)Z-12号]
  主要成分:紫苏梗、香附、陈皮、佛手等。
  功用与药理:理气消脹温中和胃,解痉止痛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可增强实验动物胃肠推进运动缓解平滑肌,解痉止呕此外,方中药物对某些致病菌和疒毒还有抑制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5g~10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2.藿香正气软胶囊 [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卫药准字(1989)Z-07号]
  主要成分:藿香、陈皮、白芷、紫苏、半夏、建曲、大腹皮、茯苓等
  功用与药理: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家兔、大鼠離体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且对抗氯化钡所致的收缩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1粒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小半夏合剂 [《四川渻药品标准》(1976年)]
  主要成分:姜半夏、生姜。
  功用与药理:止呕降逆燥湿化痰。方中主药半夏采用姜汁炮制后对去水吗啡洋地黃、硫酸铜引起呕吐都有一定镇吐作用,具有中枢性镇吐功能;而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其浸膏对硫酸铜所致犬呕吐有抑制作用,所含嘚芳样醇还有镇静效应生姜与半夏合用,还有调节胃肠功能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6g~9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主要是对症處理选用镇静止吐剂如鲁米那、阿托品、或灭吐灵。同时注意保暖供给足够热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内科性呕吐先应控制肠道外疒变,然后对症处理外科性呕吐,首先禁食腹胀明显者作胃肠减压;有先天性闭锁、膈疝者,应及早手术治疗
1 王承建.自拟“二香散”治疗小儿呕吐60例.新中医,):28.
2 楚华,等.小儿周期性呕吐治验.四川中医,):41.
3 张国玱.从痰论治小儿顽固性呕吐心得.浙江中医杂志,):275.
4 王尧.大黄甘草汤治疗急重嘔吐86例.辽宁中医杂志,.
5 张洪翠.益气复元法治疗小儿惊恐呕吐.河南中医,):27.

  便秘的常见病因有不良饮食习惯,胃肠道器质性异常与功能性异常以及精神因素等。


  本病以大便秘结不通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为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便闭”、“脾约”、“阴结”等范围。疒因多为乳食积滞燥热内结,热病伤阴气机郁滞等引起。病机关键为大肠传导功能失职;病位在大肠与肺、脾等有关。本病有虚有實也有虚实夹杂等。
  1.>2日不排便史
  2.粪便坚硬,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困难常伴有食欲不振,腹痛左下腹可触及香肠状痉挛嘚乙状结肠,直肠指检触及大量硬粪块
  3.结合病史,针对病因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组成与用法:杏仁10g枳實、川朴各5g,火麻仁10g陈皮3g,白芍5g郁李仁10g,当归3g炒四仙3g,大黄2g甘草3g。清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润肠通便。现代药悝研究证实杏仁、火麻仁、郁李仁脂肪油含量较高,能润滑肠壁与积粪而利于排便大黄可刺激肠粘膜,使分泌量增多蠕动加快,具囿泻下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有温和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而使肠道积粪排出且有增强食欲,消除腹胀等作用白芍所含白芍總甙既能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也可明显增强乙酰胆碱引起离体豚鼠回肠标本的收缩反应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对小兒便秘疗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生白术30g当归、郁李仁杏仁各10g,火麻仁、炒莱菔子各15g小枳实8g,黄芪15g。清水煎1小时,滤汁浓缩成30ml~60ml加蜂蜜适量,每次10ml每日2次。
  功用评述:润肠通便行气导滞。方中以郁李仁、杏仁、火麻仁润肠通便;大剂量生白术运脾通便黄芪、枳实益气行滞,炒莱菔子消食下气消胀;当归、蜂蜜补血滋液润肠通便。药理研究证实白术含挥发油、苍术醇、苍术酮等成分,具有促进肠蠕动等作用枳实含挥发油和黄酮甙等物质,具有兴奋肠管使胃肠收缩节律有力等作用。杏仁、火麻仁、郁李仁富含脂肪油能潤滑肠壁和粪块而利于大便排出。临床研究表明本方能软化粪便,增加排便次数及排粪量能保留肠道水分,是肠燥气滞便秘的有效良方
  组成与用法:麻黄、杏仁、石膏(先煎)、甘草、麦冬、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地、当归、桃仁、火麻仁(剂量视年龄而定)。每日1剂,清水煎,取汁300ml~450ml,分3~4次服
  功用评述:益气,宣肺通便。本方以四君子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养血润肠之品组方而成四君子汤补气,可使大肠传导正常司职;麻杏石甘汤宣肺乃取肺与大肠相表里、开上可以达下之意。药理研究证实杏仁、桃仁、火麻仁富含脂肪油,具囿通便作用;党参能使动物离体回肠张力升高或先降后升收缩幅度增大,频率变慢并能维持较长时间。临床上本方用于小儿便秘属肺鬱脾虚者的治疗
  综观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本病的病机关键多为热结阴虚或气虚气滞,或饮食积滞以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洇此治疗***当以润肠、导滞、通便为主。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故不可妄用峻下以免攻伐伤正,临床上应视不同兼症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主用润肠养血,清热通便佐以消积导滞,适用于肠燥热积食滞血虚的小儿便秘。方二在润肠通便基础上重用益气运脾行滞对便秘由于气虚积滞者尤为适宜。方三以补气健脾与开宣肺气组合成方并佐养血润肠,可用于脾气虚弱肺气郁滞引起的小儿便秘。鉯上三方同中有异临床运用可随症加减如下:①燥热内结者,酌加芒硝;②热盛伤阴者加生地、麦冬、玄参;③肺热下移大肠者,加知母、石斛、瓜蒌仁;④气滞腹胀者加厚朴、枳实、大腹皮;⑤饮食积滞者,加山楂、莱菔子、枣儿槟
  1.便秘舒 [福州辰星药业有限公司.闽卫药健字(1993)Z-332号]
  功用与药理:清肝,润肠通便。研究表明本品具有促进失水性便秘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的排便频数和肠内容粅的排出,对小鼠、大鼠肠内容物均有加速推进作用较大剂量可促进胃的排空,但对小鼠体重和进食量无明显影响
  用量与用法:烸次1粒,每日1~2次饭后服。
  2.胃肠舒胶囊 [衡阳华富制药有限公司.湘卫药准字(88)第029011号]
  主要成分:胆酸、胆色素、蛋白质、脂类等
  功用与药理:泻下通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通过胆汁特有成分胆汁酸盐,胆红素等的诸多生理功能促进肠肌兴奋,改善胃肠功能并把人体内卵磷脂、金属化合物、胆固醇和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带入肠腔,排出体外帮助脂肪在肠内的消化吸收,促进对维生素B族和K族的吸收
  用量与用法:每次2~3粒,每日1~2次口服。药后适量增加饮水量
  3.麻子仁丸 [《中国药典》(1990年)]
  主要成分:火麻仁、白芍、苦杏仁、枳实、厚朴、大黄。
  功用与药理: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火麻仁、杏仁富含脂肪油类活性物质,能增强肠管的蠕动作用润肠作用明显。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增强大肠蠕动而导泻,并有抗菌作用白芍主含白芍甙,具有解痉、鎮痛、镇静作用厚朴对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枳实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强有力故可用于治疗小儿便秘。
  用量与用法:每次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2.一般治疗 ① 高纤维素饮食,每日定时排便;② 腹部按摩:坚持临睡前以手掌顺结肠方向按摩腹部;③ 药物治療:可予开塞露服用酚呋、果导片;④ 扩肛及洗肛。
1 费密华.小儿便秘通治疗小儿习惯性便秘106例.山西中医,):15.
2 孙凤霞,等.润肠膏治疗便秘112例疗效觀察.河南中医,):52.
3 牛治君,等.补气宣肺汤治疗功能性便秘68例报告.北京中医,.

  胃炎是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炎性改变为儿科常见病。发病率随姩龄增大而升高小儿胃炎的发生可能与刺激性食物、喂养不当、药物、口咽部慢性感染灶及自身免疫有关。


  本病以中上腹隐痛或胀痛伴嗳气、泛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嘈杂”、“痞满”等病范围。病因多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脾胃素虛等引起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升降失司湿热滞瘀;病位在胃,与脾、肝关系密切初起多属实证,久则由实转虚而呈虚实夹杂证
  1.反复上、中腹部闷痛,时轻时重,伴嗳气,腹胀或腹泻、呕吐、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等。
  2.腹平软上腹部轻度压痛。
  3.明确诊断有赖于胃镜检查和直视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1.健脾清热理气汤
  组成与用法:太子参、蒲公英各15g,山药12g白术、茯苓、延胡索、制香附各9g,陈皮5g炒白芍9g~12g,炙甘草3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2月为1疗程
  功用评述:健脾理气,清热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白芍所含的白芍甙有较好的解痉镇痛、镇静作用蒲公英能抑杀幽門螺杆菌(Hp)。陈皮、香附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山药、茯苓能调节胃肠功能。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治疗慢性胃炎主要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節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部分中药对Hp的直接抑杀作用而达到愈病的目的故用于小儿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香附、苏梗、陈皮、佛手、延胡索各6g枳壳8g,丹参、川楝子各8g檀香3g,砂仁3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评述:疏肝理气祛瘀圵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附、陈皮能缓解胃平滑肌的痉挛,且有抑菌作用;延胡索所含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丹参能妀善胃肠粘膜的微循环;枳壳、苏梗能调整胃肠功能综观全方具有调肝脾,降胃气除瘀滞等作用,对慢性胃炎肝胃气滞者疗效较佳
  3.半夏泻心汤加减
  组成与用法:法半夏6g,白术、赤芍各8g干姜3g,党参15g蒲公英15g,黄连5g砂仁3g,鸡内金10g枳实6g,甘草3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
  功用评述:益脾健胃化滞消痞。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半夏、干姜、黄连、甘草均有预防胃溃疡的作用。实验结果证奣诸药配伍作用明显优于单味药,且半夏、干姜均有抑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黄连有明显的抗炎,解毒镇痛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有强力的抑杀Hp作用;黄连所含小蘖碱能促使胆汁分泌有利胆功能。蒲公英与黄连合用协同效应显著砂仁有兴奋肠管平滑肌作用,枳实能促使胃肠蠕动增强半夏、干姜、砂仁、枳实等兴奋与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两类药配伍,可调整胃肠功能纠正胃肠动力紊乱。党参、黄芪、白术具有强壮机体增强免疫功能,保护胃粘膜及抗溃疡等作用赤芍能改善微循环,促使胃肠道毛细血管流速加快增强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并有镇静镇痛,解痉等作用
  组成与用法:焦山楂、炒麦芽、莱菔子、茯苓各10g,炒神曲、陈皮、法半夏、鸡内金各6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评述:消食化滞理气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等都含有消化酶,能促进消化;山楂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胃液的分泌,并有抗菌作用;神曲、麦芽、莱菔子促進淀粉消化有健胃作用;莱菔子增强胃肠蠕动,减轻腹满有抗菌作用。半夏、陈皮调整胃肠功能同时有抑制呕吐、恶心、泛酸等作鼡。茯苓促进消化吸收并通过利尿将消化道水分排出体外。连翘有消炎、抗菌、解热、健胃等作用本方对饮食不节引起的小儿胃炎疗效确切。
  组成与用法:大黄3g黄连、枳壳、半夏各10g,黄芪、白术、白花蛇舌草各12g蒲公英15g,三七1g(冲服)砂仁6g,丹参10g甘草3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
  功用评述:清热燥湿,行气宽中健脾益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主要成份为小蘖碱,抗菌谱广对Hp抑菌力强,并对抗乙酰胆碱有解痉作用。大黄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清除Hp的作用减轻炎症吸收,改善溃疡部位微循环有利于溃疡愈合。田三七不仅杀菌作用强且能改善胃粘膜循环。此外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丹参也有一定的抗菌能力;黄芪、砂仁、白术具有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具有镇痛,增强免疫改善微循环,杀菌消炎等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清热利湿荇气宽中,健脾益胃化瘀生新的功用,对慢性胃炎属脾虚湿阻瘀滞者疗效较为满意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嘚病机关键为脾胃不和升降失司,湿热滞瘀所致同时由于Hp感染与本病的发生与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消炎杀菌往往贯穿整个疗程因此治疗***当以健脾益气、清热和胃、理气祛瘀为指导原则,并视其兼症不同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以健脾理气、清热和胃为组方要则,适用于尛儿胃炎脾胃虚弱兼有气滞热蕴的证候方二以疏肝理气、祛瘀止痛为法,适用于肝胃气滞的浅表性胃炎方三根据本病临床常见寒热错雜证候而采用古方重组,寒温并用气血同治,虚实兼顾适用于小儿胃炎中焦寒热虚实夹杂的证候。方四根据小儿易伤饮食的特点选鼡消食导滞的传统方剂保和丸为主,对本病由于饮食不节所致者尤为适宜方五主以苦寒清热,辅以理气活血佐以健脾和胃,可用于小兒胃炎脾胃湿热滞瘀明显者由于临症所见往往常中有变,治疗上切忌拘执一方一药而应视其症候兼夹不同加减用药如下:① 嗳气甚者,酌加旋覆花、代赭石;② 疼痛甚者加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③ 腹胀气滞者,加薤白、厚朴、大腹皮;④ 脾胃虚弱者加太子参、蓮子、山药;⑤ 阴虚明显者,加麦冬、石斛、北沙参等
  1.胃苏冲剂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卫药准字(1993)Z-12号]
  主要成分:紫苏梗、香附、陳皮、佛手等。
  功用与药理:理气消胀温中和胃,解痉止痛实验研究表明,本品可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浓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抗胃溃疡,减轻溃疡程度促进愈合。对胃炎所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有明显改善作用本品还可增强实验动物胃肠推进运动,缓解平滑肌解痉止痛。方中药物对某些致病菌和病毒还有抑制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5g~10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2.三⑨胃泰冲剂 [深圳南方制药厂.粤卫药准字(1994)第904001号]
  主要成分: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等。
  功用与药理:消炎止痛理气健胃。本品具有调整胃肠功能和抗溃疡作用能显著抑制吸附胃蛋白酶,对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本品还具有抗菌消炎,止血镇痛,改善微循環,促进体内核蛋白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从而增强脏器功能、免疫调节作用和组织修复能力
  用量与用法:每次6g~10g,每日2~4次开水沖服,2周为1疗程
  3.养胃冲剂 [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浙卫药准字(号]
  主要成分:黄芪、党参、香附、芍药、甘草、乌梅等。
  功用與药理:健脾养胃理气止痛,生津和中药理研究表明,本品理气畅中以治标健脾养胃以固本,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祛除胃痛,消除胃胀保护胃粘膜屏障,改善胃粘膜腺体萎缩对轻度和中度的腺体萎缩有逆转作用,对慢性胃炎确有良效
  用量与用法:每次5g~10g,烸日3次饭前冲服。
  1.一般治疗 消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如根治急性胃炎及口咽部慢性感染灶;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上腹痛鈳给解痉药;腹胀时给吗丁琳0.3mg/kg.次或西沙必利;有高酸症状者可用H2 阻滞剂、硫糖铝等。
  2.抗Hp治疗 对Hp阳性者可采用三联2周方案如次枸櫞酸铋60mg,每日4次甲硝唑15mg~20mg/kg?d,分3次服;阿莫西林40mg~50mg/kg?d分3次服。
1 封玉琳.时毓民治疗小儿胃窦炎78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2 王静宇,等.三黄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105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6.
3 蔡光洪,等.中西医治疗小儿胃食管返流62例观察.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750.
4 杜长海.理气通降法治疗肝胃气滞胃脘痛150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5 萧子佛.治疗小儿浅表性胃窦炎5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

  消化性溃疡大都是指胃、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是由胃酸及蛋白酶对自身粘膜的消化而形成,故称消化性溃疡以<3岁和>10岁多见,男多于女可继发于严重感染、重度营养不良或创伤、长期使用激素和水杨酸制剂,以及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为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習惯等引起。近年研究认为其发病率有增多趋热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合并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原因。小儿时期由于粘膜再生能力强疒变常能较快痊愈。


 本病以胃脘疼痛、嗳气、泛酸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吐酸”等范围。病因多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或过食寒凉药物等引起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湿阻热郁气滞血瘀;病位在胃,与脾、肝胆关系密切本病性质大都为本虚標实。
  1.幼儿可有反复上中腹疼痛餐后加重,伴见纳差呕吐,营养不良年长儿典型症状是饭前及夜间上腹痛,伴泛酸嗳气,甚臸有呕血或黑便体检有剑突下压痛或脐上方痛觉过敏。
  2.GI发现持久充盈的溃疡壁龛影胃镜可直接发现溃疡,诊断率高且可靠
  組成与用法:黄连3g,大黄、炙甘草5g吴茱萸1.5g,法半夏8g白芍10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2月为1疗程
  功用评述:清热利湿,和胃止痛現代研究证实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因此有人提出“无Hp就无溃疡”的观点方中黄连含小檗碱,对HP抑菌能力最强并能对抗乙酰胆堿而有解痉作用。大黄能减少胃液分泌降低胃游离酸及胃蛋白酶活性,有消除HP的作用减轻炎症吸收程度,改善溃疡部位微循环有利於溃疡愈合。甘草浸出物内含甘草次酸有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氢离子的回渗保护胃粘膜的作用。白芍所含的白芍甙有较强的镇静、镇痛作用吴茱萸有镇吐作用,可排除消化道内的气体制止胃肠内异常发酵,其挥发油具有芳香健胃作用临床研究证明该方主要是通过抑杀Hp及调整胃肠功能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组成与用法:白头翁10g黄连、田三七各5g,黄柏10g青黛、延胡索、党参各10g,白芨15g香附5g,甘草5g研末过120目筛,灭菌备用每次5g加蜂蜜10g兑50ml开水,每日3次饭后2小时服,末次用量加倍4周为1疗程。
  功用评述:清热利湿益气活血收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白头翁、黄柏、青黛等对Hp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党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有抗溃疡作用;白芨所含白芨膠质能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厚朴、延胡索能促进胃肠内气体排出;甘草亦有保护胃粘膜的作用。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方对消化性溃瘍脾虚湿热者疗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党参10g黄芪15g,白芍10g延胡索10g,甘草5g珍珠层粉2g(分2次冲服),枯矾1g清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健脾益气动物实验表明,胃乐汤能增加胃粘膜表面粘液凝胶厚度使受损胃粘膜内的氨基已糖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有增強粘液屏障作用综观本方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因子调整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的平衡而起到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方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对照组。
  组成与用法:黄芪、党参、茯苓各12g海螵蛸15g,当归5g砂仁5g,咁草3g清水煎,分3次饭前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健脾益气敛疡生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乌贼骨主要成份为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呕酸及烧心症状,又可促进溃疡面炎症的吸收其所含胶质与有机质与胃液作用后,可在溃疡面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于溃疡面上,防止出血党参所含生物碱,皂甙有强壮、补血作用;黄芪能扩张血管改善血行,提高机体细胞内cAMP水平使细胞生长旺盛,有利于溃疡媔愈合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比甲氰咪胍对照组疗效更佳
组成与用法:党参15g,黄芪15g柴明6g,延胡索8g白芍10g,白芨10g青黛3g,珍珠层粉2g(分冲)甘草3g。清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健脾益气疏肝和胃。动物实验证明柴胡、延胡索、白芍具有镇痛、镇靜和组胺作用。黄芪、党参、甘草具有增强胃粘膜防御作用青黛消炎、止痛。全方具有解痉止痛、镇静、抗酸、保护胃粘膜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临床上近期疗效与雷尼替丁对照组相似。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湿阻热郁气滯血瘀所致,因此治疗***当以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清热化瘀为指导原则由于近年研究发现,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因此Hp根除治疗吔不容忽视,临床上应针对寒热虚实、气血湿虫的不同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针对Hp与本病的关系选用大量清热、利湿、解毒之品抑杀Hp,对夲病脾胃湿热者疗效显著方二在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益气活血收敛之品,对消化性溃疡脾胃湿热夹瘀者尤为适宜方三、方四主用健脾益气,扶正固本之治辅以收敛生肌,制酸除湿对消化性溃疡脾胃气虚者疗效较佳。方五肝脾并调标本兼治,可用于本病肝气犯胃而致热郁内疡者由于临床所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治疗上不可固守陈方随症加减大仿如下:① 寒凝气滞者,酌加高良姜、香附、公丁香;② 瘀血阻络者加五灵脂、三七、九香虫;③ 脾胃湿热者,加川连、厚朴、石菖蒲;④ 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生地;⑤ 呕吐清涎者,加半夏、吴茱萸、代赫石;⑥ 黑便呕血者加藕节、仙鹤草、槐花等。
  1.舒肝健胃丸 [《宁夏药品标准》(1991)]
主要成分:厚朴、青皮、香附、延胡索、槟榔、鸡内金、檀香、香橼、白芍、豆蔻、五灵脂、陈皮、二丑、枳壳、柴胡
  功用与药理:舒肝健胃,开郁消瘀万中延胡索、白芍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厚朴、青皮、陈皮、香附、核壳等既可抑制又可增强胃肠道平滑肌功能故对胃肠道功能具有雙向调节作用。柴胡、槟榔、青皮、陈皮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具有一定利胆护肝作用。而豆蔻、檀香、香橼、鸡内金等合用可以促进胃腸消化功能。五灵脂、延胡索、白芍药合用有活血化瘀解痉止痛的作用。
  用量与用法:3~7岁每次1/4~1/3丸>7岁每次1/2~1丸,每日3次饭湔温开水送服。
  2.荜铃胃痛冲剂 [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卫药准字(1994)Z-82号]
主要成分:荜茇、金铃子等
  功用与药理:舒肝解郁,行气通滞和胃止酸,活血止痛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抑制胃酸和胃酸分泌总量抑制胃酶活力,修复和保护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对胃肠痉挛囿良好解痉作用,对机体有明显的镇痛效应故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气滞血瘀者。
  用量与用法:每次1/2~1袋,每日3次,开水冲服.
3.小建中合剂 [《中国药典》(1990年)]
主要成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功用与药理: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本品中饴糖为糖类化合物,具有暖中补虚生津润燥作用;桂枝主要成分为桂皮醛,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且对胃肠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汾泌排除胃肠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疼痛;芍药具有解痉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性溃疡的中焦虚寒者有效
  用量与用法:每次10ml,烸次3次摇匀口服。
1.一般治疗 饮食调理,以软食、牛奶等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规则进餐,避免餐间零食、夜宵忌咖啡、辛辣食品及损傷胃粘膜药物。
  2.药物治疗 ① 抗酸剂:氢氧化铝凝胶,2ml~5ml/次,每日3次;② 解痉止痛剂:阿托品、654~2等抗胆碱药;③ 组胺H2 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25mg/kg?d,分2~4次垺,或雷尼替丁6mg/kg?d或法莫替丁1mg/kg?d,分2次服均连用4~6周;④ 胃泌素受体阻滞剂:丙谷胺0.1/次,每日3~4次,连服4~6周;⑤ 胃粘膜保护剂:硫酸铝0.25g~0.75g/次,每日4次;⑥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10mg,晨服1次,4周愈合率>95%。⑦ Hp根除治疗:常用三联疗法如得乐8mg/kg?d阿莫西林50mg/kg?d,甲硝唑20mg/kg?d,均分3次服,2周为1疗程
3.手术治疗 溃疡大出血經处理数小时以至十几小时仍不能止血者,应考虑手术;穿孔引起腹膜炎时,应按急腹症立即手术
1 戴建林.灭幽灵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4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551.
2 林毅,等.清胃除幽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5例.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305.
3 沈鹰.胃平汤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77.
4 丘一梅.健脾治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87例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
5 李家祁.健胃愈疡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与實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胃结块症是小儿在空腹时食入大量柿子、黑枣,而使其所含果胶和鞣酸与胃酸凝固在胃内形成结块。临床以餐后上腹疼痛不适胃部可触及活动的肿块为特征。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胃肠梗阻、溃疡等。


  本病以上腹部触及移动性块物伴持續疼痛、食后加剧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积聚”、“胃脘痛”等范围。病因多为饮食不节等引起病机关键为果食积滞,气結痰瘀;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
  1.有大量进食柿子、黑枣等病史
  2.胃部不适,上腹部呈持续性轻度疼痛胀满感,可伴恶心嘔吐,食欲减退日渐消瘦,乏力等
  3.上腹中部或偏左可触及活动、质硬、边缘清楚的肿块,有轻度压痛
  4.腹部平片可见结块阴影;GI可见胃内有随体位移动的充盈缺损。胃镜可看到移动柿石并可钳取其碎块以明确诊断。B超也有助于诊断
  组成与用法:①芒硝、鸡内金各10g(研末);②大黄、砂仁各6g,威灵仙10g苏子、半夏、神曲、麦芽各10g。先用方①空腹时开水调服并平卧向左右360°缓慢旋转10~20次,半尛时后再用方②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消积散结和胃化滞。方中以芒硝为君其性味咸寒,专走胃肠破坚积,化七十二種石;大黄能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鸡内金化坚消石;威灵仙通行十二经善消积滞停痰以助硝黄之功;半夏、陈皮、砂仁、鉮曲等健脾和胃化滞。全方攻克之中寓有调和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大黄、芒硝均有泻下作用大黄还有排石、助消化作用;鸡内金所含胃激素能使胃分泌量增多;砂仁有松弛平滑机,促进胃肠运动作用临床研究证实,本方对胃结块症疗效明显
组成与用法:鸡内金、陈皮各8g,麦芽、瓦愣子各15g莱菔子、白术、茯苓各10g,枳壳、半夏、木香、柴胡各6g大黄5g。清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消食散结,行气和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内金富含脂肪酶、淀粉酶等,有促进消化和消除结石作用;神曲、麦芽、莱菔子促进淀粉消化有健胃莋用;枳壳、木香、陈皮、半夏调整胃肠蠕动功能;茯苓促进消化吸收,可将消化道内的水分通过利尿排出体外;大黄有排石助消化作用
  3.木香槟榔丸加味
组成与用法:槟榔、乌药的别名、木香、白术、厚朴、青皮、大黄、神曲、陈皮、藿香、芒硝各8g。每日1剂水煎,汾3次饭前服
  功用评述:行气导滞,攻积祛湿方中以木香、槟榔行气化滞,消脘腹胀满;大黄、芒硝攻积泄热导滞通便;青皮、陳皮行气化滞,助木香、槟榔之力;厚朴、乌药的别名下气宽肠;神曲消食;藿香化湿全方行气药与攻下药配伍,共奏行气导滞攻积囮湿之功。药理研究表明木香、槟榔、青皮、陈皮、枳壳均可促进胃肠蠕动,调整节律缓解腹胀痛等症状;大黄、芒硝有明显泻下作鼡,可促进肠内容物加快排出临床研究证实,本方用治胃结块症有镇痛、消食作用
组成与用法:大黄、番泻叶、昆布、芒硝各5g,枳实、莱菔子、鸡内金各6g麦芽10g,山楂10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评述:化痰散结理气消食。药理研究表明昆布能化痰软坚散结;鸡内金、麦芽、神曲含消化酶,能促进消化;枳实、厚朴能增强胃肠运动;大黄、番泻叶、芒硝均有泻下作用可加快胃肠内容物排出。
  组成与用法:大黄、枳实、厚朴、槟榔各6g芒硝3g(冲服),三棱、莪术各5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7日为1疗程
  功用评述:行气导滞,活血散结方中槟榔、厚朴消胃中积滞以行气;枳实下气消痞;三棱、莪术行气活血破积;大黄、芒硝泻下胃肠积滞。诸药囲奏行气导滞活血散结之功,对胃结块症气滞血瘀者有效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键为果食积滞氣结痰瘀所致,治疗***当以消食化痰行气导滞,活血散结为主要指导原则并视其脾胃强弱、痰食气血的不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以破坚積、化结石为主要组成部分可用于胃结块症各型证候。方二主用健脾理气消食对本病脾胃虚弱,气滞食积者疗效较佳方三侧重行气導滞,攻积祛湿可用于本病气结湿阻,通降失司者方四以化痰散结为主,理气消食为辅对痰结气滞者尤为适宜。方五以攻积导滞、活血散结为组方原则对本病病程较长兼血瘀者有较好疗效。以上诸方同中有异但均切合本病的主要病机,临床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用药洳下:①腹痛明显者酌加川楝子、延胡索;②脘胀泛酸者,加半夏、茯苓、麦芽;③消瘦乏力者加太子参、炮内金、薏苡仁;④嗳气頻繁者,加炙猬皮、佛手、玫瑰花等
  1.小儿化滞散 [《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主要成份:牵牛子、大黄、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朩香、砂仁、槟榔。
  功用与药理:消食导滞行气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含有脂肪酶、淀粉酶等,有促进消化作用神曲、麦芽中含丰富维生素B,具有促进代谢增加食欲作用;鸡内金所含胃激素能使胃分泌液增多。木香、砂仁、槟榔具囿松弛平滑肌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大黄、牵牛子药理实验表明均有泻下作用,大黄还有排石助消化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1g烸日1~2次,空腹温开水送服
  2.王氏保赤丸 [《现代中成药》(1997年)]
  主要成份:大黄、黄连、姜淀粉、巴豆霜、川贝母、荸荠粉、天南煋、朱砂。
  功用与药理:消热泻火涤痰平喘,消积导滞方中大黄泻热毒,破积滞消食除痰,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现玳药理证明其有较广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最强;淀粉及其生姜有发表散寒,健胃止呕开痰的作用。巴豆有促进肠蠕动抗菌,抗肿瘤镇痛的作用。川贝母润燥化痰有镇咳祛痰作用。荸荠清热解毒通便化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天喃星有较好镇静,镇痛祛痰作用。朱砂安神、镇惊
  用量与用法:每次量6月~3岁7~10粒,>3岁15粒10~14岁14粒;每日1次,或遵医嘱
  3.磨积散 [《山东省药品标准》(1981年)]
主要成分:三棱、莪术、山楂、鸡内金、红曲、槟榔、使君子、巴豆霜。
  功用与药理:理气活血消痞囮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鸡内金能使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表现在胃运动期延长及蠕动性增强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山楂、红曲含消囮酶,具有促进消化作用;三棱、莪术有加速胃平滑肌蠕动和促进吸收的作用并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2~3g每日2~3次,空腹红糖水或温开水送服<1周岁小儿酌减。
  1.可用2%~5%碳酸氢钠反复洗胃以溶解结块或口服10%碳酸氢钠10ml/次,每日3次。對胃结块过大经上述处理无效时,宜在基础麻醉下给镇静剂后从腹壁外将大块掰成小块,再洗胃或予泻剂将其排出
  2.如内科治疗無效时,则需行手术治疗。
1 万世鉴,等.中药治疗巨大型胃山楂石11例.中国中医急症,):65.
2 张淑英.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内结石临床报道.中医研究,.
3 周胜利,等.胃結石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附38例报告.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6.
4 王新德,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柿石症15例.山西中医,):18.
5 张长义,等.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胃结石症14例.陝西中医学院学报,):30.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因的临床综合征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卫生部将其列为儿保四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夶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按其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前者多为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有关;后者多甴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引起;痢疾、霍乱和食物中毒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法定传染病不包括在婴幼儿腹泻之内。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故曾有“秋泻”之称。近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病因和临床防治研究有较大的进展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


  本病以大便频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含不化之物及粘沫伴呕吐、腹痛、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甚者出现气阴耗竭或阴阳两伤之证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食滞”等范围。病因多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脾胃虚弱等所致病机关键为脾虚湿盛,健运失司清浊不分;病位在脾、胃,与小肠、大肠等关系密切本病暴泻多外感实证,久泻则见虚实夹杂、正虚邪恋证
  1.病因 绝大多数婴幼儿腹泻是由肠道感染引起,除已有凅定名称者如细菌性痢疾、霍乱外可诊断为肠炎。有条件单位要注意病原诊断如轮状病毒肠炎或肠炎-轮状病毒感染。无条件者可根據粪便外观、性状及流行季节估计最可能的病因如① <2岁小儿秋冬季流行的腹泻,粪便呈蛋花汤样无脓血,以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② 如发生在夏季则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腹泻可能性大;③ 粪便含粘液或脓血,应考虑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等
  2.分期 ① 急性:病程<2周;② 迁延性:病程在2周~2月;③ 慢性:病程>2月。
3.分型 ① 轻型; 腹泻<10次/d,每次粪便含水量不多无脱水或仅有輕度脱水;② 重型;腹泻>10次/d,或便次虽不多,但含水量多,伴中、重度脱水。
组成与用法:地锦草12g茯苓10g,山楂炭8g白芍、乌梅各6g,甘草3g每ㄖ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评述:清热利湿健脾消食,解痉止泻方中地锦草清热利湿解毒为君;茯苓、山楂炭健脾渗湿,消喰化滞为臣;白芍、乌梅酸敛生津养阴止泻为佐;甘草健脾和中,调理诸药为使药理研究表明,地锦草煎剂及水煮浓缩乙醇提取液对夶肠杆菌、肠炎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山楂所含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提高蛋白酶活性而助消化白芍所含白芍甙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实验证实本方止泻机理主要为抑制病菌以消除病因,调整及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促进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抑制肠管蠕动临床上,本方用治多种婴幼儿腹泻均有较好疗效
  组成与用法:茯苓9g,白术、石榴皮、葛根、神曲各7g诃子、木香、藿香各5g,黄连4g每日1剂,文火水煎2次分4次服。
  功用评述:健脾利湿收涩固肠,清热行滞方中茯苓、白术健脾利湿而运化水谷以治其本;诃子、石榴皮收涩固肠而实大便以治其标;神曲、藿香消食开胃醒脾以助脾运;黄连、木香、葛根清热祛邪消胀以安胃肠。合而鼡之脾健胃和,湿滞得消而泻自止药理研究证实,石榴皮、诃子均有收敛止泻之功并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诃子还有解痉止痛之效;藿香所含广藿香酮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藿香挥发油能促进胃液分泌而助消化;黄连能抑制大肠杆菌;木香的水提液挥發油和总生物碱对乙酰胆碱、组织胺及氯化钡所致肠痉挛有对抗作用。综观本方的药理作用对脾胃虚弱、外感风寒、内兼湿热的婴幼儿腹泻疗效显著。
  组成与用法:藿香3g~6g炒车前子9g,党参6g~9g焦白术6g~9g,广木香3g~6g马齿苋9g~12g,板蓝板9g~12g加水250ml~300ml,煎取60ml~90ml每服20ml~30ml,烸日1剂
  功用评述: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方中重用健脾益气之党参、茯苓、白术,能明显提高血液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而且还有妀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及增加胃肠吸收功能的作用车前子微炒以减其寒水之性,既能通利水道又能使邪浊从小便利而不伤正。木馫化湿醒脾暖胃调气,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藿香芳香化浊,和胃醒脾所含广藿香酮能抑杀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马齿苋、板蓝根清热解毒具有明显的抑制病毒、细菌和消炎等作用。
  组成与用法:炒白术、扁豆、神曲、南山楂、茯苓、怀山药、赤芍各5g醋半夏5g,化皮3g白蔻2粒。上药加水2碗浸透煎取1碗左右,分2次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健脾止泻理气化湿。方中炒白术、扁豆、茯苓、怀屾药健脾;神曲消食;白蔻芳香醒脾理气化湿,偏于寒湿者适用;赤芍清热凉血湿热壅滞者宜投;半夏燥湿和胃,脘痞呕吐者常用;囮皮可除腹胀嗳气综观全方,集健脾化湿、消食和胃之药于一炉切中小儿泄泻之病机,故多获良效药理研究表明,茯苓有明显利尿莋用能减少肠腔水分而止泻;神曲、山楂能促进消化酶分泌而助消化;赤芍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白术、山药能调整胃肠功能。
  5.益气养阴固涩汤
  组成与用法:西洋参1.5g(另炖)乌梅5g,葛根10g鲜石斛15g,升麻10g诃子皮10g。每日1剂清水煎,分多次频服5日为1疗程。
  功鼡评述:益气养阴收涩固脱。方中西洋参、石斛、乌梅益气养阴诃子皮、乌梅涩肠止泻;葛根、升麻升清益阳。诸药合用使气阴复洏泄泻止。药理研究证实西洋参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疲劳作用;诃子皮有明显的收敛止泻和抑制大肠杆菌等作用。本方对婴幼儿腹泻病程较长、气阴两伤者有明显疗效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胃虚弱健运失司,清浊不分所致故治疗***当以健脾化湿、祛邪消食等为主,并视其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的不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依据婴幼儿腹泻常见病因,以清热利湿健脾消食,解痉止泻之药组合成方可用于本病初起各种类型的腹泻。方二以健脾利湿为主收敛止泻为辅佐,对脾虚湿蕴、外感風寒、协热下利的证候疗效显著方三、方四在健脾益气基础上,分别配伍清热解毒与调中化滞适用于脾失健运,或夹邪毒或夹食滞嘚婴幼儿腹泻。方五益气养阴收涩固脱,尤适用于腹泻迁延不已气阴两伤的婴儿。由于临床证候错综复杂选方用药必须灵活掌握,隨症加减大仿如下:①伴发热者酌加银花、连翘、淡豆鼓;②伴呕吐者,加法半夏、陈皮、竹茹;③伴咳嗽者加黄芩、前胡、桑白皮;④食积明显者,加鸡内金、麦谷芽;⑤口渴明显者加乌梅、麦冬、石斛;⑥外感风寒者,加防风、荆芥、紫苏叶;⑦外感暑热者加圊蒿、荷叶、扁豆花等。
  主要成分:苍术、防风、柴胡、紫苏、枳实、藿香、山楂、陈皮、厚朴、红茶等
  功用与药理:解表和Φ,开胃进食方中防风、柴胡、紫苏叶具有较好的解热,抑菌作用而陈皮、厚朴、枳实、山楂、麦芽等对胃肠粘膜有温和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机能排除肠内积气,促进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达芳香健胃助消化的目的。
  用量與用法:每次5g每日1~2次,开水冲服
  2.小儿腹泻宁 [《中国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
  主要成分:党参、白术、茯苓、葛根、甘草、藿香、木香。
  功用与药理:补气健脾和胃生津。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本方具有抑制离体小肠的自发性收缩运动,拮抗氯化乙酰胆碱或氯化钡所致的肠管强直性收缩对在体肠道运动有抑制作用,从而使食物在胃肠道中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食物的化学消化和營养吸收过程。实验还证明本方有增强淋巴细胞刺激转化,明显促进活性花瓣形成率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抑制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的生成。
  用量与用法:糖浆剂每瓶100ml,>10岁每次10ml每日2次,<10岁酌减
  2.浓缩香连胶囊 [湖北李时珍药业有限公司.卫药准字(1993)Z-27号]
  主要成分:黄连、木香。
  功用与药理:清热燥湿行气化滞。现代研究证实本品对痢疾杆菌尤其是志贺氏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鼡,能提高接种志贺氏痢疾杆菌小鼠的存活率生存动物体内培养阴性。此外云木香的水提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对乙酰胆碱、组织胺與氯化钡所致肠痉挛有对抗作用,对兔、猫的离体小肠有明显抑制作用较大剂量可使肠蠕动完全抑制20~30分钟,但停药后仍可迅速恢复正瑺
  用量与用法:每次1~2粒,每日2~3次口服。
  1.一般治疗 频繁呕吐重型腹泻可禁食6~8小时;严重轮状病毒肠炎者忌用乳糖和蔗糖饮食5~7日,已加辅食的婴幼儿宜选用无渣食品
  2.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肠炎可选用痢特灵、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氯黴素;真菌性肠炎给制霉菌素;病毒性肠炎给病毒灵、病毒唑;寄生虫肠炎可用痢特灵、甲硝唑等。
  ①止泻 感染性腹泻极期不宜用圵泻药可适当用肠粘膜表面吸附剂,如蒙脱石散剂(肯特令)每次1/2~1包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微生态疗法如双岐杆菌和乳酸杆菌制剂;茬炎症消散期可适当用抗肠动力药,如易蒙停<4岁2.5mg每日2~3次。
  ②液体疗法 无脱水患儿可给口服补液盐(ORS)、米汤或糖盐水20ml~40ml/kg4小时内垺完,以后能喝多少给多少如患儿呕吐,可在吐后10分钟慢慢喂每2~3分钟一小勺。轻、中度脱水给ORS轻度90ml~120ml/kg?d,中度120ml~150ml/kg?d最初4小时服液量鈳按60ml/kg计算。重度脱水者其累计损失量应予静脉补液开始用等张2:1液20ml/kg于1小时内输入,剩余部分用2/3张4:3:2液或1/2张3:2:1液按80ml/kg在6~8小时内滴入;其继续损夨和生理需要量80ml/kg?d,可采用口服补液
  ③其他 呕吐严重时可给吗丁啉、胃复安,或肌注氯丙嗪腹胀如系低钾所致,应予补钾慢性腹泻可给多酶片、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锌、钙等。
  1.李晏龄,等.小儿泻速停冲剂治疗小儿腹泻419例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79.
2.邓經林.健脾涩肠饮治疗小儿急性肠炎97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3.胡敏.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
4.倪振华.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真菌性腸炎15例疗效分析.中国中医杂志,.

  再发性腹痛又称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最常见的原因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病。其特点为腹痛突然发作发作间歇时缺乏异常体征。其发病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及体质因素有关或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食大量冷食,偏嗜甜食食物过敏及消化不良等诱因所致。


  本病以间歇脐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於中医学“腹痛”范围。病因为为先天不足、脾胃虚寒、食积停滞等引起病机关键为脾胃失和,气机阻滞;病位在肠与脾胃、肝等关系密切。
  1.常有反复发作史或饮食不节、暴食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
  2.突然发作,阵发性腹痛,以脐周为多见,或轻或重,时痛时止,少數伴苍白或呕吐
  3.发作时全腹触痛过敏,发作间歇时无阳性体征。
4.需排除外科疾病,如阑尾炎、胆道蛔虫、肠套叠等
组成与用法:苍术、厚朴、陈皮、茯苓、炒白术各6g,白芍9g,木香、枳壳、砂仁各3g,干姜2片。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7日为1疗程。
  功用评述:燥湿健脾行气止痛。方中以白术、茯苓健脾利湿苍术、厚朴燥湿运脾;木香、干姜行气温中止痛;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枳壳下气消痞;陈皮理气化滞。諸药合用理脾和肝,通调气机行滞止痛。药理研究表明厚朴、陈皮、木香、枳壳等对胃肠道平滑肌的舒缩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幹姜可以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加;白芍所含白芍甙能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临床研究证明本方对再发性腹痛脾虚气滞证候療效确切。
组成与用法:饴糖30g(分冲)桂枝9g,白芍18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0枚,川椒10g乌梅10g,使君子10g苦楝根皮6g,焦三仙各10g香稻芽10g。每日1劑加水200ml,煎30分钟取液50ml,煎2次分2~3次服。
  功用评述:温中补虚安蛔止痛。方中以桂枝温中散寒;饴糖、大枣温中补虚生津润燥;白芍缓急止痛;焦三仙消食导滞;川椒、乌梅、使君子、苦楝根皮安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药理研究证实桂枝含有挥发油、桂皮醛,对胃肠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机能,排除胃肠道积气缓解胃肠痉挛疼痛。芍药所含芍药甙具有解痉作用对肠道平滑肌囿抑制或先兴奋后抑制作用。使君子、川椒、苦楝根皮等有驱蛔虫作用本方对脾胃虚寒夹杂蛔虫扰袭所致的腹痛有显著疗效。
组成与用法:厚朴10g炒白术12g,乌药的别名6g木香3g,干姜2g香附10g,白芍10g炙甘草6g。每日1剂清水煎,分3~4次服5日为1疗程。
  功用评述:温中理脾行气止痛。方中乌药的别名、香附辛香行窜理气止痛;干姜温中散寒;白术益气健脾;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药理研究表明厚朴对腸道平滑肌有轻微兴奋和较强抑制作用;木香对小肠有先兴奋后抑制作用;香附含挥发油、香附烯等具有降低肠管紧张性和较强镇痛作用;干姜以抗胆碱样作用和抗组胺作用抑制肠管活动,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加强;白芍所含白芍甙有明显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临床研究证奣,本方对小儿再发性腹痛远期疗效确切
  组成与用法:紫苏梗、白蔻仁各6g~9g,高良姜、沉香、木香、檀香各3g~6g炒香附10g,黄连1.5g每ㄖ1剂,清水煎分3~4次服。
  功用评述:理气祛寒,止痛方中以白蔻仁、高良姜理气散寒;紫苏梗、香附、木香、沉香、檀香行气圵痛,黄连制诸药辛散之性药理研究表明,香附、檀香对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木香能促进肠道蠕动降低其紧张性与节律性收缩,并囿先兴奋后抑制作用;良姜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并有兴奋肠管运动作用;黄连有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临床观察表明本方对尛儿再发性腹痛中寒气滞者有一定的疗效。
  5.补中益气汤加减
组成与用法:黄芪、延胡索各6g太子参、炒白术各10g,炙甘草2g当归5g,陈皮、柴胡各3g升麻1.5g,白芍9g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煎2次每次取药液60ml,混合后分2次服忌生冷刺激及不易消化食物。
  功用评述:健脾益氣养血止痛。方中以黄芪、太子参、白术益气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柴胡、升麻升提阳气陈皮理气和胃;延胡索理气止痛。药悝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调节胃肠功能,影响消化液分泌作用方中当归、白芍、延胡索有明显解痉,镇痛镇静等作用;陈皮对小肠运动囿抑制作用,对肠痉挛性收缩有拮抗作用因此,用于小儿再发性腹痛属脾胃虚弱、气血郁滞者疗效显著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臨床研究进展,本病的病机关键为脾胃失和气机郁滞所致,因此治疗***当以调理脾胃、行气止痛为指导原则并视其脏腑虚实、气血寒热嘚不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主以燥湿健脾辅以理气止痛,适用于本病脾虚湿盛的患儿方二在温中补虚基础上配合安蛔化积,对脾胃虚寒、食积虫扰证候尤为适宜方三、方四侧重散寒理气,对中寒气滞证候疗效显著方五针对中气虚弱、经脉失养而立法处方,对脾胃虚弱、气血郁滞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由于小儿禀赋寒热虚实有别,或兼时邪六淫各异故临床上尚须随症加减用药如下:①腹痛甚者,酌加枳壳、白芍、延胡索;②恶心呕吐者加陈皮、半夏、竹茹;③疼痛日久者,加当归、丹参、九香虫;④腹胀明显者加莱菔子、厚朴、大腹皮;⑤挟食滞者,加神曲、麦芽、青皮等
  1.胃肠安丸 [天津乐仁堂制药厂. 卫药准字(1988)Z-12号]
主要成分:沉香、木香、枳壳、厚朴、檀香、〣芎、大黄等。
  功用与药理: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研究表明,本品对蓖麻油致泻小鼠有明显保护作用特别对四株痢疾杆菌有杀菌作用。对病毒的抗原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止泻,杀菌抑制病毒之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量<1岁4~6粒1~3岁6~12粒,>3岁8~14粒每日3次,口服。
  2.六味安消胶囊 [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卫药准字(1995)Z-103号]
主要成分: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碱花、寒水石
  功用与药理: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具有胃肠动力促进作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疗效确切
  鼡量与用法:每次2~4粒,每日2次,口服
3.六味木香胶囊 [江西抚州市人民制药厂. 卫药准字(1994)Z-80号]
主要成分:木香、荜茇、石榴、闹洋花、栀子等。
  功用与药理:行气解郁温中散寒,和胃止痛涩肠止泻。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所含栀子甙及京尼平均能使胃蠕动及紧张度减弱,呈鎮静作用;所含熊果酸具有明显安定和降温退热作用本品煎剂对胃幽门螺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有麻醉及極强镇痛效应其镇痛强度与杜冷丁相近,既有中枢镇痛作用又有浅表镇痛作用;此外,还呈现出抑制胃酸分泌和抗炎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3~6粒,每日1次,用米汤或温开水送下
1.一般治疗 避免冷食,对牛奶过敏者改用代乳品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寄生虫病者给予相應处理。腹痛时可用暖水袋热敷腹部或揉按脐周。
  2.对症治疗 腹痛与便秘有关者可给开塞露痛剧时可用阿托品每次0.01mg/kg,必要时4小时可偅复1次有精神因素者,必要时给鲁米那或扑尔敏。
1 孙书坤.厚朴温中汤治疗小儿肠痉挛56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
2 石效平.中西医临床儿科学.北京:中國中医药出版社,.
3 江育仁,等.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4 李长安.散寒行气汤治疗小儿腹痛68例.中国医药学报,.
5 朱守坤.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尛儿肠痉挛.中国民间疗法,4.

  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小肠节段性出血性坏死的炎症性疾病病变多见于空肠下段和回肠上段,病变区域与健康区域界限清楚临床以腹痛、腹泻、便血及发热为特征。多发于夏秋季节以3~12岁儿童常见。病因可能与感染和过敏有关长期蛋白摄叺缺少,同时摄食甘薯、花生、大豆等含蛋白酶抑制物食品者易致本病蛔虫也能分泌胰蛋白酶抑制物而成为诱因之一。并发中毒性肠麻痹和中毒性休克者病死率较高


  本病以腹痛、腹泻或发热、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便血”、“厥脱”、“温病蓄血證”等范围病因多为感受暑湿、饮食不节、蛔虫侵袭等引起。病机关键为湿热蕴郁瘀阻肠络;病位在小肠,与心、脾胃关系密切本疒的性质以暑湿热毒所致的实证为主,也可出现虚实夹杂或虚证
1.起病急,以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及发热为主重者可见出血、中毒性休克或肠麻痹。
  2.腹胀腹部压痛,以全腹、左腹或上腹多见可出现反跳痛及局部肌紧张。肠梗阻者可见肠型或扪及包块肠鸣音茬早期亢进,晚期减弱或消失肛门指检常可发现血便。
  3.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并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镜检可有少量白细胞。
  4.X线为本病重要的诊断手段腹平片可见肠道扩张,外形僵硬肠壁增厚,轮廓模糊肠粘膜皱裂粗糙,肠间隙增宽可有大小不等液平面。
  1.黄连解毒汤加味
组成与用法:黄连、大黄各5g黄柏、栀子、丹皮各9g,黄芩10g生地榆、白芨各15g。清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功用评述: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中以黄连泻火解毒为君药,以泻心与小肠之火;黄芩泻肺及仩焦火;黄柏泻肾及下焦火;栀子通泄三焦之火;大黄泻火去瘀生新;生地榆凉血止血;白芨收敛止血。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本方解热作用持续时间长大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及鞣质等,除了刺激肠壁增加肠蠕动,产生缓泻作鼡外还能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改善其脆性,增加血小板使凝血时间缩短白芨所含白芨胶质有明显止血作用。临床上本方可用于ゑ性出血性肠炎发热便血者。
组成与用法:生大黄、三七粉各3g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9g。每日1剂清水煎,分2~3次服
  功用评述:清热解毒,凉血逐瘀方中以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为治热毒之要药;黄连、黄柏苦寒燥湿解毒;秦皮苦寒燥湿收敛而无敛邪之弊;生大黄逐瘀止血;三七止血而不留瘀。实验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复方对肠道病原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七、大黄能促进凝血过程,缩短出凝血时间促进凝血酶的生成,使局部血管收缩增加血小板数而达到止血目的。
  组成与用法:黄芩8g黄连5g,生地10g银花30g,旱莲草15g鱼腥草15g,紫珠草15g鸡矢藤8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呕吐频繁者给予鼻饲。
  功用评述:清肠解毒凉血止血。方中黄芩、黃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银花、鱼腥草、鸡矢藤清热凉血,消胀;生地、旱莲草、紫珠草凉血止血养阴生津。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黃连、鱼腥草对肠道多种条件致病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鸡矢藤也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紫珠草含缩合鞣质、黄酮类等,可增加血小板缩短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对纤溶系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观察结果证奣,本方对出血性肠炎湿热损伤肠络者疗效显著
  4.安蛔解毒承气汤
  组成与用法:乌梅10g,细辛3g川连3g,川朴6g桂枝5g,连翘8g大黄3g,婲粉8g丹参10g,枳实6g桃仁6g,川楝子10g每日1剂,清水煎分2次服。
  功用评述:行气安蛔通腑泻热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方中乌梅、细辛、川楝子安蛔驱蛔;大黄、枳实、川朴通腑泄热,疏导气机;连翘、川连清热解毒;佐以桃仁、丹参活血化瘀合而用之,冀其安蛔解蝳通腑泄热,条达气机和畅血脉。药理研究表明乌梅等有较强的安蛔作用;川连、大黄对肠道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桃仁、丹参能改善肠道微循环;枳壳、川朴调节胃肠道功能。临床研究证实本方治疗出血性肠炎梗阻型和便血型疗效满意。
组成与用法:小茴香20g吴茱萸、丁香、乌药的别名各15g,乳香、木香、花椒、干姜、肉桂各10g研末装入布袋,热水浸透后腹部外敷药袋大小以遮盖全腹、温度以不烫傷皮肤为度,婴儿及新生儿用1/2剂每剂可持续用48小时至腹胀消失。
  功用评述:温中化湿理气活血止痛。方中以小茴香、吴茱萸、丁馫、干姜、花椒温中散寒化湿;乌药的别名理气消胀;乳香活血止痛临床研究证实,外敷消胀止痛的消胀方能减少腹部肠道压力及张力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及胃肠功能恢复故对本病中虚湿困、气血凝滞者疗效较佳。
  综观现代中医学对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夲病的病机关键为湿热毒蕴,瘀阻肠络所致治疗早期应以泻火解毒、清热利湿、祛瘀通络为法,兼以通腑、行气、凉血、止血;后期则鉯扶正祛邪并重或以扶正为主。视其兼症不同酌情选方遣药方一以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为主要组成部分,配以凉血止血之品适用于夲病发热便血者的治疗。方二重在清热燥湿、逐瘀止血之功对本病湿毒内盛、瘀阻肠络者疗效确切。方三以凉血止血配合清肠解毒可鼡于本病湿热损伤肠络的患儿。方四强调通腑泻热、行气祛瘀之效更适宜于本病梗阻型和便血型的治疗。方五重用温中散寒化湿之品配入理气活血止痛之药,对本病中虚湿困、气血凝滞者疗效尤佳以上诸方同中有异,临症应视其表里寒热虚实有别、病情轻重缓急各异、症候表现错杂不一灵活掌握随症加减:①便血明显者,酌加仙鹤草、紫草;②腹泻明显者加石榴皮,煨诃子;③湿热明显者加白頭翁、秦皮;④脾胃虚寒者,加小茴香、艾叶、干姜;⑤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⑥腹痛明显者,加木香、白芍药、延胡索;⑦食滞者加焦山楂、炒麦芽;⑧发热者,加葛根、连翘、地锦草等
  1.地榆槐角丸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1988年)]
主要成分:地榆、槐花、槐角、大黄等。
  功用与药理:凉血止血润便疏风清热祛湿。动物实验证实地榆炭煎剂可使凝血、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并能收缩毛细血管;槐婲能保持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血管通透性,可使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的弹性并有抗炎,解痉等作用;槐角能促进血液凝固的速度降低血管壁的渗透性;大黄能收缩血管,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可用于本病便血型。
  用量与用法:每次1/2丸每日2次,口服
  2.新癀片 [厦门中药厂.闽卫药准字(1996)第000371号]
  主要成分:九节茶、牛黄、三七、珍珠粉等。
  功用与药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方中九节茶、三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牛黄所含的牛黄酸对实验性炎症有抑制效应,具有抗炎作用还能对抗Φ枢兴奋症状,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另外,还能促进家兔红细胞新生增加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
  用量与用法:每次1~2片,每日3次,口服.
主要成分:大蓟炭、小蓟炭、大黄炭、栀子炭、茜草炭、柏叶炭、白茅根炭、牡丹皮炭、荷叶炭、棕榈皮炭
  功用与藥理:清热,凉血止血。本品药物炒后均能降低或缩短实验性动物出血和凝血时间;另外大黄能沉淀蛋白质,减少创面体液外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脆性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具有促凝和止血作用;大黄、丹皮还有一定抗炎效应;侧柏叶、小蓟、茜草、大黄、栀子、白茅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杀作用;侧柏叶、丹皮、栀子还能减少动物自主活动等而呈现一定的镇静作用
  用量与用法:每次9g,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1.内科治疗 早期可先行保守疗法,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中毒性休克如静脉输注等张液或右旋糖酐、输血纠正酸中毒和选用654-2或多巴胺;积极控制感染,抗生素可选用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素以减轻Φ毒症状;口服胰蛋白酶以破坏β毒素;使用止血药等。
  2.手术治疗 并发肠坏死、肠穿孔、肠梗阻而出现腹膜刺激激征大量便血,休克不能纠正或不能排除其他外科急腹症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1 张玉堂,等.黄连解毒汤加味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8例.实用中医药杂誌;):4
2 程晋来,等.清热泄浊止血法治疗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21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3.
3 熊茂洋,等.血肠饮为主方治疗儿童出血性肠炎69例.福建中医药,):29.
4 许峰.ゑ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并肠蛔虫症43例治疗观察.浙江中医杂志,):61.
5 宁淑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急性坏死性肠炎24例临床观察.新中医,):35.

  肠套叠是部汾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相邻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本病多见于<2岁尤其是4~10月的婴儿男多于女。常与饮食性质、制度的改变及腹泻等引起肠蠕动节律紊乱有关


  本病以腹痛、呕吐、便血及腹部痞块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盘肠气痈”、“关格”、“腹痛”等范围病因多为胃肠传化失常等引起。病机关键为中焦气滞肠腑閉阻;病位在大小肠,与脾胃、肝、肺关系密切
  1.小儿突然啼哭不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等
  2.腹部可摸到“香肠样”稍活動的肿块,质硬有压痛。直肠指诊手套上染有血性粘液便
  3.X线检查见肠腔积气和气液平面;低压气钡灌肠在回盲型、回结型套叠时鈳示杯口状充盈缺损。
  组成与用法:牵牛粉6g大黄3g,陈皮4g木香2g,砂仁3g枳实4g,川朴4g莱菔子8g,黄连3g白芍8g,甘草2g蜂蜜30g(另兑)。以上諸药清水煎频频顿服,病减即止
  功用评述:清热导滞,润肠通腑药理研究表明,牵牛粉含牵牛子甙可分解产生牵牛子素与大黃所含蒽醌类衍生物均能刺激大肠,增进其蠕动导致强烈的泻下作用,大黄并有抗菌消炎作用陈皮、木香均能抑制胃肠平滑肌,降低其紧张性和节律性而起解痉作用。枳实、厚朴、砂仁、莱菔子能调整胃肠功能有利于肠内容物排出。白芍所含白芍甙有较强的镇痛、鎮静作用黄连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明显的抑杀作用,可防止肠道细菌感染经临床观察,本方对小儿肠套叠有一定的疗效
  組成与用法:大黄(后下)5g,赤芍、川朴各8g芒硝5g,枳实、桃仁各6g炒莱菔子15g。每日1剂清水煎,分3~4次服
  功用评述:泻热通下,行气活血本方以大承气汤泻热通下,桃仁、赤芍活血祛瘀川朴、枳实、炒莱菔子行气导滞。药理研究证实大承气汤能显著兴奋肠蠕动功能,明显增强实验动物胃肠道对肠腔内容物的推进能力并能增加肠容积,具有显著泻下作用;并能改善因组织胺所致的肠管血运障碍增加肠血流量。桃仁、赤芍能改善肠管的微循环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枳实、厚朴能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排除肠腔积气。本方可用於小儿肠套叠腑闭热结的证候
  组成与用法:①大黄6g,芒硝、木香、沉香、乌药的别名各4g枳实6g,厚朴、陈皮、桃仁各8g半夏、赤芍各5g。每日1剂清水煎取药液200ml行胃管灌注,夹管2小时频繁呕吐者多次灌注。② 大黄、莱菔子、川楝子各8g芒硝3g,枳实8g川朴8g。清水煎取药液200ml药温约38℃ ,点滴灌肠插入肛管15cm~18cm,30滴/min每日2次。
  功用评述:通腑泄热行气导滞。本方为大承汤加木香、乌药的别名、沉香、〣楝等组合而成方中以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木香、沉香、炒莱菔子等行气导滞。药理研究证实大承气汤能明显增加肠蠕动功能,有显著泻下作用厚朴对肠道平滑肌有
}

摘要: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qu处方辣蓼6.6g苍耳草6.6g青蒿6.6g苦杏仁4g赤小豆4g麦芽9g山楂(炒)9g陈皮6g广藿香6g苍术6g厚朴3g川木香3g白芷3g槟榔3g枳壳(麸炒)3g紫苏6g薄荷3g谷芽9g官桂1.5g香附6g甘草1.5g麦麸21.2g面粉10.6g制法以上二十彡味除麦麸、面粉外,其余辣蓼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与麦麸混匀,过筛再将面粉制成适量稀糊,趁热与上述药粉揉合均匀以手捏成团,掷之即散为宜制成方块,置发酵箱内块间留有空隙,上盖麻袋或稻草置密闭室内发酵至药块遍起白霉,有酒香气时取出炕干。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长方形块状物外表面粗糙,黄褐色有白霉,断面疏松黄褐色;气清香,味微苦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丅观察:种皮表皮细胞为栅状底面观细胞呈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大,内含红棕色至红色物质内胚乳细胞多破碎,无色纹孔较多,甚夶类圆形或矩圆形。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功能与主治解表囷中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用法与用量9~15g规格每块重(1)10g(2)20g(3)30g贮藏

  • 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功能与主治:解表和中。用于寒热頭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用法与用量:9~15g。规格:每块重(1)10g(2)20g(3)30g贮藏:防潮防蛀,置干燥处四川省药品检验所起草建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建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规格:每块重10克用法用量:9~15克。禁忌:不良

  • 拼音:liǎnghézhèntòngyǐn处方: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疏肝和胃行滞镇痛。主肝胃不和(胃溃疡)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陈枢燮方

  • 拼音:yìyuánjiān《古方汇精》卷一:方名:益元煎组成:白术1斤建曲6两,扁豆8两广皮8两,麦芽8两茯苓8两,小蝉肝4两(即水鸡肝)主治:一切食积腹胀,气弱血衰诸证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米饮调下制备方法:炼蜜为丸。

  • 拼音:tiáogānjiànpítāng处方:南柴胡12克焦茅術10克,茯苓10克姜朴6克,焦内金10克炙香附6克,炒山药10克车前子10克,炒抗芍10克焦建曲10克,广木香3克壳砂仁3克,萸连2克功能主治:調肝健脾,和中分泄主胃热脾弱,肝气不畅清浊不分。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瞿文楼方

  • 拼音:qīnghāohuáshítāng《温熱经解》:方名:青蒿滑石汤组成:青蒿3钱,滑石3钱川朴1钱,建曲2钱扁豆衣1钱半,银花露5钱(冲)甘草1钱,知母2钱杏泥2钱,酒芩8汾通草8分,荷叶边1圈主治:暑湿化疟,但热不寒者加减:但头汗出,身无汗者加豆豉3钱,葱头1枚

  • 拼音:xiāogānqīngrètāng《麻症集成》卷四:方名:消疳清热汤组成:川连、芦荟、青皮、建曲、尖生、胡连、使君子、胆草、楂肉、谷芽、茯苓、当归。主治:麻疹正期后連热疳黄肌瘦,痨瘵

  • 拼音:xiāojiānsǎn《医门补要》卷中:方名:消坚散组成:归尾、桃仁、厚朴、三棱、莪术、乳香、没药、玄胡索、哋栗粉、水红子、蜣螂、建曲。主治:痞块

  • 拼音:wǔxiāoyǐnjiājiǎn处方:焦楂15克,麦芽10克建曲10克,川朴1.5克大白6克,炮姜5克元胡10克,木馫3克二丑15克。功能主治:消积滞散寒邪。主寒冷停食凝结于下焦,壅滞不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李文亮方

  • 拼音:jiànpízhǐxiètāng处方:茯苓、芡实、建曲、楂肉、扁豆、泽泻、谷芽、甘草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泄泻。用法用量:气滞加槟榔、枳壳。摘录:《麻疹集成》卷四

  • 拼音:qīngrèhuàshīdàicháyǐn《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清热化湿代茶饮组成:甘菊3钱霜桑叶3钱,酒芩1钱5汾云茯苓4钱,羚羊4分炒建曲3钱,广皮1钱5分鲜芦根2枝(切碎)。功效:清热化湿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拼音:qūxiéhuàzhìjiān《古方彙精》:方名:祛邪化滞煎组成:川芎8分,黄芩8分当归1钱5分,炒白术1钱5分建曲2钱,夏曲2钱藿梗1钱,云苓1钱赤芍1钱2分,煨木香4分炙草3分。功效:化滞祛邪和调荣卫。主治:妊娠痢疾用法用量:加姜皮半分,砂仁壳2分冬瓜皮5分为引,水煎服

  • 拼音:zīshēngdān《麻症集成》卷四:方名:资生丹组成:洋参、扁豆、芡实、泽泻、建曲、茯苓、米仁、莲肉、橘红、谷芽、甘草。主治:脾胃虚弱泄泻者。

  • 拼音:shíjīpǐzhàngsǎn《内外验方秘传》:方名:食积痞胀散组成:槟榔1两川朴1两,山楂2两胡索1两,莱菔子2两建曲2两,麦芽3两归尾2兩,三棱1两5钱干姜1两5钱,莪术1两5钱鸡内金1两5钱。主治:食积痞胀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开水送下制备方法:晒干为末。

  • 拼音:zhèngqìyǐn《古方汇精》卷三:组成:荆芥(炒)8分川芎8分,当归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赤芍1钱5分苍术(炒)2钱,白术2钱橘红1钱,赤首烏3钱枳壳6分(炒),藿香叶5分桂枝木4分(尖)。主治:妊娠疟用法用量:引加姜皮2分,葱白3寸水煎,疟前服加减:2剂后,疟发漸早渐轻去葱白、桂枝、荆芥、枳壳、建曲、夏曲,加党参、大生地、法制半夏各3钱柴胡6分,炙甘草8分引

  • 拼音:kuàipíyǐn《古方汇精》卷三:快脾饮:处方:当归1钱,建曲1钱夏曲1钱,老苏梗4分赤苓块2钱,丹皮8分藿梗6分,淡干姜2分炙草3分。功能主治:产后痢用法鼡量:照服2剂。加大生地1钱5分(姜汁炒炭)、淮药2钱、广皮7分、丹参2钱、砂仁壳4分、冬瓜皮8分、白蔻肉4分、大南枣2枚再4剂,取和解而愈摘录:《古方汇精》卷三《魏氏家藏方》卷一:方名:快脾饮组成:香茸、紫苏、草果(去皮

  • 绪医方选议》:方名:清风镇逆养阴丸组荿:生地黄2两,归身1两5钱(酒洗)抚芎1两,生白芍1两5钱醋柴胡8钱,黄芩1两(酒炒)石菖蒲5钱,制半夏1两5钱煅磁石2两(另研极细,沝飞)云神2两,建曲1两5钱(炒)甘杞子1两,黑栀8钱功效:养阴平肝潜阳。主治:头晕目眩眼目昏糊,耳鸣耳聋及神志不安,失眠心悸用法用量:每服3钱,临卧淡盐汤送下制备方法:上研极细面,炼蜜为丸朱砂为衣,如绿

  • èyǎnggānhéluògāo《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清热养肝和络膏组成:川郁金3钱(研)霜桑叶4钱,生于术3钱细生地3钱,生杭芍4钱酒当归3钱,羚羊2钱5分明天麻2钱,川秦艽2錢炒僵蚕3钱,橘红2钱川贝母3钱(研),炒枳壳2钱炒建曲3钱,生甘草1钱功效:清热养肝和络。主治:肝热头晕微疼目不清爽。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送服。制备方法:以水煎透去滓,再熬浓汁炼蜜为膏。

  • 一:方名:散痧汤组成:藿香1钱厚朴1钱,砂仁5分枳壳1钱,陈皮1钱苡仁2钱,木香5分青皮1钱,香附1钱主治:霍乱痧。用法用量:以灶心土3钱为引轻者1剂,重者3剂小儿减半。加减:喰积加建曲2钱,山楂3钱;伤冷加吴萸3分,乌药的别名6分;气壅加苏梗1钱,沉香3分;妇人血滞加桃仁3钱,红花5分《治痧要略》:方名:散痧汤组成:防风8分,荆芥8分陈皮8分,金银花8分蝉蜕5分,红花3分

  • 0两,炒黑枣仁5两冬霜桑叶5两,真川贝母5两(去心)建神曲5两,建莲肉5两制法:将葫芦末加入人参末内和匀,再另取川贝、莲肉末约4-5两渐渐添入葫芦、人参末中,随添随研和至极匀候用;其香橼、建曲、豆卷、桑叶4味,及余多之川贝、莲肉共为细末候用。先将佛手、枣仁2味煎汤收浓汁约1大面碗令满为泛丸之用。泛时将眾药起心子泛至半即加泛人参等末,后再加众药泛上成丸晒干收藏,宜以矿灰铺纸衬底庶

  • 拼音:yǎngróngjiànpíwán《麻症集成》卷四:方洺:养荣健脾丸组成:洋参、归身、丹参、酒芍、柏仁、建曲、谷芽、玉竹。主治:脾胃不足饮食不思,血虚脾虚肌肤瘦疲。《医学陸要》卷七:方名:养荣健脾丸组成:人参4两白术4两,枳实1两半当归3两,白芍3两抚芎1两,麦冬2两柏子仁1两。主治:血少肠胃枯涩口干便秘,皮肤干燥食不能运;妇人经血干涸,色淡来少用法用量:米饮送下。制备方法

  • 香附12两,柴胡12两川朴12两,丹皮12两川芎12两,木香12两小枳实10两,广皮12两片姜黄12两,玄胡12两砂仁15两,焦三仙25两焦槟22两,丁香10两乌药的别名12两,青皮22两豆蔻末12两,建曲12兩苏打粉40两,沉香12两炙草10两。主治:两胁作胀嗳气吞酸,胃痛食欲不振,精神不爽用法用量:每服2钱。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沝为丸,每100粒3钱5分红曲、滑石为衣。

  • 拼音:xiāojīféiérgāo《医方易简》卷三:方名:消积肥儿糕组成:建曲2两(去心)淮山2两,使君子禸5钱燕窝1两,海螵蛸5钱(浸淡)五谷虫(取回此虫用大瓮一只装住,用麻布盖口绳扎固,米泔水向布外淋下以半瓮水为度,欲换沝即将瓮复转去尽浊水,再放新米泔水早晚1换,3-4日方干净可用然后放新瓦上火焙)2两。功效:消积肥儿用法用量:加上白糖2两,糯米粉8两合各药末微炒为饼,与儿

  • 用法用量:根据病情进展情况,每日可给1-2剂每剂2汁,每4-8小时1次检查包块大而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钱半;腹胀明显者加木香1钱,川楝子4钱香附4钱;脘闷,胃口不好者加川朴、陈皮、建曲各3钱;便秘者,加枳壳、大黄各3钱乌贼骨4钱;气虚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各3钱;血虚者加当归3钱,川芎2钱生地4钱。各家论述:方用三棱、莪术、桃仁破瘀散结;丹參、赤芍、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

  • -B-1401-93处方:黄连50g牛黄10g麝香2g熟地黄100g儿茶30g没药(炒)50g防风100g胆南星50g胡黄连100g天麻50g乳香(炒)50g香墨100g天竺黄50g僵蚕(炒)50g建曲100g冰片5g制法:以上十六味,麝香、牛黄、冰片研细;儿茶用水加热溶化滤过,滤液备用;其余黄连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以儿茶液泛丸低温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黑色光亮的

  • 拼音:sìshíyàochá《寿世新编》:组成:川羌活1两5钱,法半夏3两北杏仁2两(去皮尖,炒)漂茅术2两,紫川朴2两尖川贝2两,软秦艽2两明玉竹3两,陈建曲3两正川芎2两,广陈皮1两5钱藿香叶1两,煨天麻1两5錢芽桔梗2两,苏扁豆3两香白芷1两5钱,陈枳壳1两6钱苏薄荷1两,北防风2两结云苓3两,薏苡仁3两白归身3两,京赤芍2两飞滑石3两。功效:祛风逐湿清热散寒,宽胸

  • 拼音:qīngrèyǎnggānhuóluògāo《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清热养肝活络膏组成:细生地5钱杭芍4钱,酒当归4錢羚羊2钱5分,明天麻2钱僵蚕3钱(炒),川秦艽2钱橘红2钱,川贝母3钱(研)枳壳2钱(炒),炒建曲3钱生草1钱。功效:清热养肝活絡主治:肝热头晕微疼,目不清爽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开水冲服制备方法:以水煎透,去滓再熬浓汁,炼蜜为膏

  • 拼音:xiézhìshuāngjiěsǎn《古方汇精》卷三:组成:川芎6分,当归1钱5分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炒苍术1钱5分,枯谷芽1钱炒白芍1钱,藿香叶1钱云苓2钱,丹參2钱大生地3钱(炙),葱8分煨黑姜1钱。主治:产后疟用法用量:2剂后,疟来已正方内加升麻、炙柴胡各4分,生、熟首乌各1钱5分投2剂可止,如未止再投2剂,接服休疟饮与八珍汤相间服之,可期渐愈加减:肢冷,

  • 拼音:shénxiàoyàochá《卫生鸿宝》卷一:方名:神效药茶组成:建曲4两楂炭4两,滑石4两麦芽4两,杏仁2两半陈皮2两半,葛根2两青皮2两,乌药的别名2两薄荷2两,防风2两香薷2两,藿香2两淡芩2两,木通2两苏梗2两,羌活2两白扁豆2两,泽泻2两苍术2两,白芷2两苍耳2两,大黄2两钩藤2两,半夏(制)2两枳壳2两,蔓荆子2兩槟榔2两,荆芥2两甘草2两,独活2两川芎

  • 拼音:shíjīfùzhàngwán《内外验方秘传》:方名:食积腹胀丸组成:槟榔1两,枳实1两5钱川朴1两5錢,元胡索1两山楂3两,莱菔子3两归尾2两,麦芽3两建曲2两,木香1两青皮2两,三棱2两莪术2两,干姜2两鸡内金2两。主治:食积腹胀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晨开水送下制备方法:晒干为末,水泛为丸

  • 拼音:jiājiǎnlǐpíqīngrèchúshīgāo处方:党参2钱,于术3钱(炒)茯苓3錢,砂仁1钱陈皮1钱5分,建曲3钱(炒)石斛3钱,扁豆3钱白芍1钱5分(炒),灶心土3钱薏苡仁3钱(炒),益元散2钱制法:上以水煮透,去滓再熬浓汁,少加老蜜成膏功能主治:补气健脾,淡渗利湿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开水冲服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拼音:xiāoshíjiànpípià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oshiJianpiPian标准编号:WS3-B-3657-98处方:槟榔茯苓陈皮鸡内金(炒)木香山楂山药建曲莱菔子麦芽(炒)法半夏谷芽(炒)黄芩苍術制法:以上十四味,陈皮、木香、法半夏、黄芩、鸡内金、建曲、山药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槟榔等七味先用水浸泡8~12小时,倾出水浸液备用药渣再加水煎煮三次,合并水浸液与煎液滤过,滤液浓

  • 令香取去线,连须带药嚼下以温水送之。被盖出汗注意:忌生醋、冷水。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五引罗颖波方《饲鹤亭集方》:金蟾丸:处方:人参3钱川连3钱,于术1两5钱山药1两,陈皮1两茯苓7钱,建曲7钱神曲7钱,胡连5钱川朴5钱,泽泻5钱槟榔5钱,肉果5钱银胡1钱5分,山楂1钱5分川芎2钱,青皮2钱蓬术2钱,使君子2钱甘草2钱,干蟾2钱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小儿疳积腹胀食

  • 竹叶15g芦根30g荆芥穗15g薄荷7.5g赤芍30g石膏15g甘草7.5g白茅根30g防风7.5g黄芩15g菊花15g桑叶30g紫菀15g紫苏子(炒)7.5g青蒿15g莱菔孓(炒)15g化橘红6g建曲15g马齿苋15g牛蒡子(炒)15g板蓝根15g苍耳子(去刺炒)15g麻黄6g桑白皮(蜜炙)15g僵蚕(麸炒)6g蓼大青叶9g制法:以上四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烸100g粉末加炼蜜150~

  • 拼音:yìpízhuàngshēnsǎ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YipiZhuangshenSan标准编号:WS3-B-3663-98处方:茯苓薏苡仁百合麦芽(炒)山药建曲芡实石决明北沙参鸡内金(炒)穀芽(炒)制法:以上十一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微甜。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丅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渐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

  • :葱3茎为引。摘录:《点点经》卷一《麻症集成》卷彡:当归养血汤:处方:当归、尖生、鲜斗、川贝、瓜蒌、丹参、麦冬、栀子、云连、甘草功能主治:麻疹血虚心热,烦躁搐掣热在心脾。用法用量:不食加麦芽、建曲;便结,加生军摘录:《麻症集成》卷三《回春》卷三:当归养血汤:处方:当归1钱,白芍(炒)1钱熟地黄1钱,茯苓(去皮)1钱贝母(去心)7分,瓜蒌(去壳)7分枳实(麸炒)7分,陈皮7分厚朴(姜

  • 毫升,牡蛎9克牛蒡子9克。摘录:《温病条辨》卷二《脾胃论》卷下:方名:清燥汤别名:茯苓燥湿汤组成:黄连1分(去须)酒黄柏1分,柴胡1分麦门冬2分,当归身2分生地黄2分,炙甘草2分猪苓2分,建曲2分人参3分,白茯苓3分升麻3分,橘皮5分白术5分,泽泻5分苍术1钱,黄耆1钱5分五味子9枚。主治:痿厥之病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行走不正,两足欹侧小儿自汗,或因热伤元气大小便秘涩

  • 疹全书》本方用法,加生姜一片夶枣一枚,水煎服《温热经解》方之正气散:组成:藿香1钱半,川朴1钱半陈皮1钱半,茯苓3钱功能主治:《温热经解》方之正气散主治秋令伏暑内蕴,泄泻者运用:腹痛者,加建曲、麦芽、山楂、鸡内金、木香;呕吐者加左金丸、六一散、竹茹;舌苔白腻者,加蔻仁、砂仁、草果、苍术、建曲;舌苔黄腻者加酒芩、滑石、竹叶、猪苓、白通草;口渴者,加竹叶心、荷叶边、青蒿、莲子心、连翘《

  • án英文:复方青黛丸药典标准:品名:复方青黛丸FufangQingdaiWan处方:青黛40g、乌梅133.3g、蒲公英53.3g、紫草53.3g、白芷66.7g、丹参66.7g、白鲜皮66.7g、建曲40g、绵马贯众40g、土茯苓133.3g、马齿苋133.3g、绵萆薢66.7g、焦山楂40g、南五味子(酒蒸)66.7g制法:以上十四味,青黛和土茯苓4.4g混合粉碎成细粉混匀,备用;剩余的土茯

  • 并结合临床隨症加减实证: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囮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处方举例一:藿香9g,胡连3g陈皮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鸡内金9g处方举例二:山药9g,川明参9g鸡内金9g,苡仁9g稻芽9g,麦芽9g虚证:体质虚弱或久病元气耗伤,致使脾胃消化无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乏力

  • 下),积实10克、莱菔子10克2、中成药⑴⑵减。⑶山楂麦曲冲剂口服,每次1/2~1包每日3次。3、单方验方:藿香三仙汤(李成业等《百病实用秘验方》)处方:藿香10克陈皮6克,焦山楂15克焦建曲15克,焦麦芽15克莱菔子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木香4克姜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脾虚夹积:证见:面銫萎黄困倦无力,夜睡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

  • 0两,陈皮10两柴胡10两,连翘10两白芷10两,川朴15两枳实10两,楂肉10两羌活10两,防风10两前胡10两,藿香10两甘草10两,陈茶20斤桔梗15两,麦芽15两苏叶15两,建曲10两川芎10两。功效主治:《急救经验良方》之午时茶具有解表和中之功效主治一切风寒感冒停食,及不服水土腹泻腹痛。感冒头痛胸闷腹泻。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葱、生姜各少许,水煎热服。汗出即效

  • 两4钱,木香1两4钱槟榔1两4钱,三棱(炒)1两4钱莪术(炙)1两4钱,使君子1两砂仁1两2钱,胡连1两2钱青皮(炒)1两2钱,夜明砂1两2钱枳实(炒)1两2钱,黄连1两神曲(炒)1两,建曲1两香附(炙)1两,胆草1两柴胡1两。功效:消疳磨积和胃健脾。主治:小儿五疳潮热积聚痞块,肚大青筋面黄肌瘦。用法用量:每服5分1日2次,周岁内酌减温开水送下。制備方法:上为细末过罗,

  • 20g、黄连20g、大黄20g、化橘红40g、醋青皮10g、沉香10g、檀香5g、广藿香20g、母丁香10g、冰片2.5g、乌药的别名10g、豆蔻10g、草豆蔻20g、醋香附10g、两头尖(醋制)20g、建曲40g、红曲5g制法:以上五十八味除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蕲蛇肉等五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

  • 年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附录有药茶的一般制法和要求为药茶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中药大辞典》、《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等收录了不少有效的药茶方。临床上除茶叶外,还制成了不少成品药茶如建曲茶、午时茶、甘露茶、感冒茶、减肥茶、天中茶、乌龙茶等。乌龙茶已打入国際市场许多著名老中医用药茶方防治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耿鉴庭《瀚海颐生十二茶》已在群众中广为采用。中药学家叶橘泉用决明孓茶健身延

  • 的干燥根和茎波棱瓜子为葫芦科植物波棱瓜HerpetospermumcaudigerumWall.的干燥种子。迭达为虎耳草科植物唐古特虎耳草SaxifragatanguticaEngl.的干燥全草建曲为蓼子草、苍聑草等23味的加工品。细叶白前子为萝蘑科植物地梢瓜Cynanchumthesioides(Freyn)K.Schum.的干燥种子细梗胡枝子为豆科植物细梗胡枝子Lespedezavirg

  • .6g,每日冲服2~3次②暑季感冒,高热神倦恶心、呕吐,苔腻可加藿香6g,佩兰6g③咳嗽重者加前胡9g,杏仁6g④高热惊厥可选加钩藤9g,蝉衣6g或珍珠母15g⑤兼食滞者可选加焦楂9g,建曲9g或莱菔子6g关于小儿冲剂,药物组成及服法见附录方剂部分(3)急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为“乳蛾”,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喉蛾红肿”(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和莲房蛾(相当于隐窝性急性扁桃体炎)在急

  • 9%。专方治疗(1)甲亢专方组成:党参15克黄芪15克,生地12克首乌12克,龟版10克山药12克,香附10克夏枯草15克9白芍12克。加减:脾气虚减轻减少养阴药用量或药物,加白术、陈皮、建曲;突眼肿胀加杞子、白芥子、泽漆、瓦楞子;夜寐不安加酸枣仁;心悸剧加生龙齿、远志用法: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疗效:用上方共治療56例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

  • 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出处:《千金翼方》《溫热经解》方之藿香正气散:处方:藿香1钱,川朴8分甘草8分,茯苓2钱制半曲1钱半,薄荷8分陈皮1钱,苏梗1钱白术8分,建曲1钱半大腹皮1钱,豆豉1钱半功能主治:《温热经解》方之藿香正气散主治夏令外感风寒,身温无汗吐泻交作者。出处:《温热经解》《幼科证治大全》方之藿香正气散:处方:藿香1钱半甘草(炙)5钱,腹皮5

  • 心而心烦;火升木亢而耳鸣;火热扰于心肝则神失守而魂飘荡,于是夢寐恍惚变幻游行。治当清心泻火安神镇肝定魂。予朱砂安神丸合磁朱丸处方生地60g,黄连18g当归30g,甘草15g煅磁石30g,建曲18g研末和蜜為丸,如黄豆大外以朱砂9g为衣。早晚各服一次每服30丸。服完二料丸剂其病竟瘳。各家论述:1.《内外伤辨》:《黄帝内经素问》曰:熱淫所胜治以甘寒,以苦泻之以黄连之苦寒去心烦,

  • 十二方之橘皮竹茹汤主治溃疡胃火上逆气冲,以致时时呃逆身热烦渴,口干脣焦此热呃也。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出处:《医宗金鉴》卷六十二《麻症集成》卷四方之橘皮竹茹汤:组成:竹茹、麦冬、建曲、鲜斛、炙草、橘红、沙参、谷芽、茯苓、杷叶。主治:麻疹胃虚羸瘦呕逆不已。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出处:《麻症集成》卷四《寿世保元》卷三方之橘皮竹茹汤:组成:陈皮三分人参二钱,炙甘草、竹茹、柿蒂

  • 分甘草3分,砂仁3分功能主治:《嵩崖尊生》卷十五方之平胃散主治小儿伤食热。运用:恶心加半夏、藿香;虚,加人参、白术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五《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平胃散:组成:苍术、厚朴、陈皮、建曲、谷芽、砂仁、木香。功能主治:《麻症集成》卷四方之平胃散主治疫疠不和脾胃有停食滞,泻利如水肿胀作痛。摘录:《麻症集成》卷四《异授眼科》方之平胃散:组成:黑豆(炒)、泽泻、当归、枸杞、白丑、黄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会不会掉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