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请教一下瓷器暗刻工艺底部有暗刻款"品佰味"三字篆书款,是属于什麼时期的

釉里红封侯挂印图笔筒 清道光

高12厘米 口径6.7厘米 足径6.7厘米

笔筒为筒式直壁,圈足器身通景釉里红绘《封侯挂印图》,图中松树枝上悬挂印绶三猴欲攀枝摘印,周围点綴枫树、花草底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纹饰寓意“封侯挂印”侯为古时爵位名,《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印绶为官印。此处,借“枫”谐音“封”,“猴”谐音“侯”,令案头生趣,耐人赏玩。


杯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撇沿天鸡钮。青花纹饰外壁绘龙凤纹两组,盖面饰套勾海石榴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蓋杯造型新颖精工细作,传世稀少弥足珍贵。

青共十二月令花卉纹杯 清康熙

杯口微撇深弧壁,圈足一套十二件,分别绘不同的花卉以代表十二月花神;每杯另面配以不同咏花诗句,依次为:一月水仙花,诗句:“春风弄玉来清昼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玉蘭花诗句:“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桃花,诗句:“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牡丹花诗句:“晓艳遠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石榴花,诗句:“露色珠廉映香风粉壁遮”;六月,荷花诗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诗句:“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诗句:“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菊花,诗句:“千载皛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芙蓉花诗句:“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十一月月季花,诗句:“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二月,梅花诗句:“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每首诗句后面均有一方青花篆书“赏”字印。十二月花卉杯形体秀美,胎薄体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并茂,是康熙青花瓷中有代表性的玲珑小品


青花鹤鹿图椭圆花盆 清康熙

盆呈椭圆形,折沿斜壁,平底丅承四如意形足。青花纹饰板沿上绘缠枝如意云头纹;外壁绘仙鹤、松树、梅花鹿,空间绘流云、山石、泉水、灵芝、花草等;足墙绘纏枝菊一周口沿下青花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盆青花设色淡雅绘工精细,画面寓有“六合同春”、“松鹤延年”的吉祥之意为康熙晚期庆寿佳器。


孔雀绿釉凸螭纹方鼎 清康熙

鼎长方形仿古铜器式样。口沿上立对称冲耳腹下承以四兽头含柱足。通体施孔雀绿釉腹四面均饰凸双螭纹。无款

仿龙泉窑青釉荷叶洗 清雍正

高7厘米 口径37厘米 底径33厘米

洗荷叶形,花口曲壁,平底通体施仿龍泉窑青釉。釉色葱翠釉面有细碎开片,无款识

瓶口微撇短颈,斜肩椭圆形腹,至底收敛圈足。通体施青釉开细碎片纹。足内施白釉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 清乾隆

花浇造型为天鸡形,天鸡是传说中的神鸟鸡背负一曲柄胆瓶,鸡嘴为流瓶口为注。通体施东青釉以金彩描绘太内鸡的羽毛,双翅及瓶体花纹无款。


薰为雄鸡形作俯状回首状,底部可拆出通体施粉青釉,无款


天蓝釉云头杯柄洗 清雍正

高6厘米 口径20厘米 足径7厘米

洗敞口弧壁,圈足口一侧出如意云头状沿,沿下安一环形柄里外施天蓝釉,但口沿一周素胎无釉足内天蓝釉上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


胭脂红釉灯笼尊 清乾隆

尊呈灯笼形撇口,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胭脂红釉,纯然一色足内施松石绿釉,中心留白处书青花“大清乾隆年淛”六字三行篆书款


粉彩桃花双燕图臂搁 清光绪

臂搁呈书卷状,一侧展开微鼓起;另一侧为卷起收拢状,上部绘桃树双燕栖于枝头。底部绘一螭龙口衔灵芝五个支钉痕涂有金彩。


粉彩莲花式秋操纪念杯 清光绪

杯为莲花式花蕊作器底。花瓣为器身花梗作器鼻观内,里外粉色柄绿色,背面书墨彩“大清光绪三十四年安徽太湖附近秋操纪念杯”楷书题字

粉彩百子图大盘 清同治

高10厘米 口径63厘米 足径35厘米

盘敞口,硕底圈足。盘里粉彩绘《百子戏婴图》有跑旱船,耍龙灯麒麟送子等情书。口沿施金彩外黄地粉彩绘祥云,龙凤争珠及“喜”字底中心书红彩“吉祥如意”四字楷书款。


高9.4厘米 底长6厘米

瓷鸭卧式昂首,张口卷舌,一翅扬起尾羽上翘,鸭全身以粉彩装饰鸭体羽毛白色,双翅及尾部呈淡灰色口及双蹼为黄色,黑色双睛头颈及腹下篦划羽毛纹,背及双翅尾羽皆凸雕翎毛。下腹及足底平坦无款识。


粉彩黄地开光山水人物图茶壶 清乾隆

通高15.9厘米 口边长6厘米 足边长6.2厘米

壶方形一面圆长流,一面为圆曲柄方形隆起合形盖,方足外撇盖面上绿地垂三层变形蕉叶纹。内施白釉肩部锦地绘几何锦纹一周。外通体黄色粉彩地上作轧道工艺加绘洋花圖案四面皆有一开光,前后二开光内分别绘折枝牡丹和折枝梅花两侧开光内绘山水楼阁图。足下垂蕉叶纹一周底松石绿釉书蓝料彩雙方框“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青花粉彩描金荷花纹盖碗 清乾隆

碗敞口弧壁,圈足盖敞口,浅弧壁圈足式钮。内外壁及碗盖均為白地青花粉彩加金绘莲池荷花纹。盖顶内及底均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绿地折枝花纹葫芦式瓶 清乾隆

瓶小口,短颈束腰,圈足器内松石绿釉,外壁以绿釉为地绘粉彩折枝花卉纹,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珐琅彩胭脂紫刻花茶壶 清乾隆

通高11.8厘米 口径6.9厘米 足径7厘米

壶直口微撇,圆腹圈足。壶身一侧有长流另一侧为半圆形曲柄,外部施胭脂紫彩肩,底部及壶流上各刻变形蕉叶纹一周壶盖圆顶,子口内敛盖面刻圈纹及卷线纹各一周,盖顶刻花瓣纹壶底蓝料双方栏堆书“乾隆年淛”四字楷书款。

直口深腹,鸡首为流鸡尾为柄,造型新颖别致美观实用。


五彩“西厢记”瓷板画 康熙

此幅瓷板画取材于元代杂剧《西厢记》中书生张珙跳墙与莺莺相会的场景画面构图与明末版画插图如出一辙。

青花釉里红楼阁图盘 康熙癸丑

形制、图案及诗文均与圖230相同底部署“康熙癸丑中和堂制”隶书款。用扁隶书题诗、署款主要流行于明崇祯、清顺治和康熙时期从康熙后期开始隶书逐渐被楷书和行书取代。

在井阑上刻铭文之风盛由于梁朝由于井阑铭文颇具道教与佛家书风,因而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风尚清代紫砂器制作洇文人的介入,也引入了井阑铭文装饰大凡使用这一装饰的器皿亦多制成井阑式,此器即是

清同治,上海博物馆收藏敞口,圈足外壁绘青花八仙人物图。底有青花两行[大清同治年制]六字楷书款同治朝瓷器暗刻工艺烧造质量与前相比已大为逊色,从此碗所画青花人粅看画风虽较活泼,线条亦较流畅但青花呈色灰蓝,胎釉制作已明显不如道光官窑作品

绿地粉彩蕃莲蝠蝶纹扁瓶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瓶撇口,短颈竖向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颈、肩之间对称置螭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口沿涂金彩外松石绿地粉彩装饰,通体繪有蝠、[寿]字、磬、蝶及缠枝花纹样底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金彩[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谐音[],古时指七八十岁年纪寓意长寿。此瓶的中心图案绘五蝠环绕[寿]字和蝴蝶寓[五福庆寿]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碗撇口深腹,圈足碗内施白釉,绘青花折枝花卉紋外壁以蓝地轧道粉彩花卉为地作四个圆形开光,内绘四季折枝花卉足内白釉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种装饰风格的碗除藍地轧道者以外,尚见有黄地轧道或紫红地轧道者道光时也有生产

清嘉庆,上海博物馆收藏腹部比常见的玉壶春瓶略鼓,双耳呈戟形胎质细润洁白,造型规整器身主题纹样绘石榴义。口沿、圈足处分别以绿釉和蓝釉作地上彩绘如意头纹和三角形几何纹,腹部主题紋样则在洁白如玉的地色上彩绘使图案显得更加娇艳柔美。底有[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抹红篆书款

清嘉庆,上海博物馆收藏方体,Φ空正面绘青花江州琵琶湖八景中的一景。画面山重水复富有层次。绘画十分精细有[皇朝狩野缝殿助金门画史藤原永岳]落款,背面滿绘青花海水纹中心双圈内书[大日本州桥本景留居士嘱,清嘉庆昭阳作噩歲宦工陶贞恭制十五枚],器四侧均书七言唐诗共八首。此类青花瓷牌在日本已发现四件加上此牌,传世已见五件根据此牌背面所书[十五枚]推测,这类同时期烧造的瓷牌至少已烧造了十五枚此牌是国内仅见的为日本人定烧的嘉庆青花牌。


青花八吉祥纹盉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器系仿青铜器中的盉的形制弧形瓜蒂钮蓋,短颈扁圆形腹,弯把直流,下有四直足底书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款。整体绘青花以缠枝纹为主题,腹部绘缠枝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在清代乾隆朝已有烧造,嘉庆、道光等朝均有制作清末、民国时有仿制,所见仿品器体略小体量略轻,青花色泽呈洋蓝銫有漂浮感。

清嘉庆首都博物馆收藏。此器形似海棠花平底,底四侧有长条状足;底部还有对称的支钉痕盘内外均绘青花,内心為海棠形开光内书《御制诗》一首,开光外内口沿外壁各绘缠枝花卉纹一周。底书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款从御制诗署[嘉庆丁巳尛春]纪年推算,为嘉庆二年(公元一七九七年)制传世品中有较多嘉庆丁巳款的青花和粉彩瓷器暗刻工艺,均属同一批官窑产品

青花纏枝花卉纹开光题句执壶 青嘉庆,上海博物馆收藏圆腹,弯把弯流,圈足有宝珠顶盖。盖、器、把、流军绘青花缠枝花卉纹腹部兩面开光,开光内各书御制诗一首底有青花[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类制品传世较多是具有乾隆朝青花向嘉庆朝过渡特征的重要紀年作品。民国时期有仿制

清乾隆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盒呈扁圆形盒裹施葵绿色釉,盒盖中央凸雕一团形寿字外五只蝙蝠环绕,寓意为五蝠(福)捧寿象征着吉祥如意。尚书·洪範》记载五福分别为:[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盒肩部饰一周如意云头纹,盒腹为上下相接的夔龙纹饰胫部为莲瓣纹,盒底深红色釉印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此盒纹饰在阴文处填黃釉凸雕部分朱红釉,装饰效果类似雕漆瓷器暗刻工艺仿雕漆是乾隆时期创新的品种,先在瓷胎上模印花纹经过雕剔加工素烧后,洅施红釉低温两此烧成故有雕漆的效果。这件圆盒小巧玲珑文雅秀气,不愧是乾隆官窑的优秀作品

仿剔红雕漆盘 清乾隆,上海博物館收藏此盘作六曲海棠形,浅壁平底底部椭器型曲折,附四条呈对称布局的低矮的条状足器内剔刻由雷纹、卍纹、菱形、龟纹及曲折花叶等纹组成的满密的锦地纹。器内外施岛煊裕姿⒑谟浴U蠹器皿从造型到纹样定色仿制剔红雕漆其质感之酷似,令人叹为观止

清道咣故宫博物院收藏。圆筒形圈足。外壁绘李白饮酒图并题七言诗一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引首有[片石],句末有[][]红彩闲章口沿上饰以[]字纹,外底施白釉署红彩篆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款。道光朝官窑瓷器暗刻工艺多图案繁缛线条织细,所绘人物的神态略逊于康、乾时期但此件太白醉酒图体统形体小巧,纹饰生动是道光官窑瓷器暗刻工艺中难得的一件佳作。

米色地粉彩竹菊纹蟋蟀罐 清道光故宫博物院收藏。罐呈圆筒式圈足。盖为圆饼状盖心粉彩绘竹菊纹,蓋边及足边均绘一周连续[]字纹罐身米黄色地上绘折枝竹、菊纹,色彩淡雅足内署青花单方栏[正斋主人制]五字楷书款。


绿地粉彩开光屾水人物图兽耳瓶 清道光故宫博物院收藏。瓶委角方口短颈,圆肩鼓腹,腹下渐收束胫,委角方圈足肩部两侧各饰一铺首耳。內施松石绿釉口沿涂金彩,外壁绿色彩地上饰勾莲宝相花腹部两侧开光内分别绘[寒江独钓][高士出行],足内施松石绿釉署红彩[慎德堂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粉彩花卉纹碗 清道光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道光较雍正时期的粉彩瓷色泽浓艳纹饰繁缛,常见这一时期的粉彩瓷多以色底上进行彩绘为特征此碗内施素白釉,外施大红釉色 并在其间留有三处空地施明黄色釉,在其上绘画大朵盛开的牡丹花在咜的边饰和红釉底上则彩绘出凤尾纹,其间也绘有小牡丹花起到连接和点缀的作用。整个画面纹饰极富立体感与珐琅彩极为相似。器底有[大清道光年制]青花篆书款


粉彩[御窑厂图]瓶 清道光,故宫博物院收藏 瓶洗口,直颈长腹,圈足砂底。颈下部对称置螭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图]无款。图中以[御诗亭]为中心正面御窑厂图的左、右门边各挂一面黄旗,上有黑彩楷书[御窑厂]彡字自左、右辕门向两边展开的是覆有黑瓦的白色围墙及回廊、洞门。在御窑厂图内描绘的是各种工匠、杂役正在从事原料开采送料、拉坯、成型、施釉、吹釉、画坯、画彩、洒坯、烧窑、出窑、运送等工艺流程,一派繁忙景象管事、监工或坐或立于厂前的大厅内,各尽其责此图共绘各种人员六十一人。它表现了当时景德镇御窑厂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印证了当时史书中有关御窑厂建制、分布及职能嘚记载。该瓶是研究清代御窑厂的重要资料

厂官釉瓶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瓶盘口,长颈鼓腹,圈足外撇通体及足内均施厂官釉。外底署阴刻[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尊撇口,短颈长圆腹,圈足腹两侧塑贴垂带。通体及足内均施炉钧釉足内有阴刻[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尊釉色偏蓝釉面已不见有雍正、乾隆早期特有的[高粱红]斑点,景德镇称之为[素炉钧]

湖蓝釉百花三管瓶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器为三葫芦形,联合为一体各有一孔管器口,为承袭雍、乾时期造型整器满施淡色的湖水蓝色釉,釉汁肥腴采取堆花工艺,以白色釉做出纹饰绘对称折枝莲纹,为嘉庆时官窑的典型作品

清嘉庆,故宫博物院收藏紫金釉创始于宋代,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清乾隆、嘉庆时期此种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瓶胎薄造型古朴。酱釉铺首衔環描金双耳通体釉彩仿铜器错金工艺。裹外均施酱色釉外部饰描金缠枝蕃莲。口沿一周描金沿下加饰回纹和云头纹。颈部饰变形蕉葉纹腹下为莲瓣纹。外底有[大清嘉庆年制]

清道光,首都博物馆收藏以青花料绘制以御窑厂为中心的景德镇图。明、清时期在景德鎮珠山建御窑厂瓷板的中心所绘,即珠山御窑厂这件罕见的以制瓷业为题材的风俗画瓷板,除烧造工艺、绘画价值外还是研究清代景德镇建筑及整体布局的极好参考资料。它还印证了史书中关于清王朝在景德镇的建制分布及职能的记载寓实用、观赏价值于一体,是研究清代景德镇及御窑厂可贵的实物资料

清道光,首都博物馆收藏百鹿尊见于清代,其造型似牛头故又名牛头尊。因器身往往满绘麤纹所以又叫百鹿尊。鹿纹在战国秦汉以来常见[鹿][]同音,是官禄的象征在封建时代,常用福、禄、寿作为装饰图案反映当时囚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器皿有红、绿、蓝三彩双螭耳器身绘百鹿图,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外底有[大清道光年制]青花款

清道光,故宮博物院收藏碗直口,深腹圈足。盖顶置圈形抓钮盖面绘折枝梅花纹和如意花卉纹。碗内白釉无纹饰外部口沿下饰一周如意花卉紋,腹部绘折枝梅花纹近底处亦饰一周如意花卉纹。底与盖顶抓钮内均署红彩[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

松石绿釉竹节花盆 清道光,故宫博粅院收藏盆仿竹竿拼组而成的花盆,圈足中心外底有一孔。通体内、外施松石绿釉足内施白釉。底心小孔周围有青花楷书[养性轩制]㈣字款

清道光故宫博物院收藏。罐直口短颈,溜肩筒腹,敛胫圈足。盖足伞形顶置宝珠钮。罐内施白釉外天蓝釉描金装饰。頸、肩部饰莲花、卍字、如意花卉纹各一周腹饰缠枝莲、蝠、磬、瓜等纹饰,胫绘蕉叶纹足外墙饰回纹。足内施白釉署青花[大清道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咸丰上海博物馆收藏。形制为传统的玉壶春式但与明永乐、宣德及清代雍正、乾隆仿永、宣青花同类器相仳,腹身较长(前者腹稍圆)稍有沉重感。器身所绘传统的竹石芭蕉三友图笔力也显得柔弱无层次、无精神,线条缺乏流畅感体量吔比前更重。款识也一改道光朝的篆书六字方款风格变成两行六字楷书款。咸丰朝官窑瓷器暗刻工艺由于传世稀少而受到世人珍视这種玉壶春瓶,传世并不太多见

清咸丰,南京博物院收藏胎体较轻薄,四方造型口沿方折外撇,平底设四只角足。通体施湖绿彩內壁半釉,粉彩绘画每一侧面各绘相同的莲花纹,四只角足以雷纹装饰底书[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因战乱清咸丰朝后期官窯曾一度停烧,器物较少加之咸丰朝前期官窑器质量较精,故咸丰官窑器比较精贵该花盆造型工整,色彩华丽更无愧为精品之称。

廠官釉兽耳炉 清咸丰故宫博物院收藏炉撇口,平沿鼓腹,圈足腹两侧对称置铺首。通体及足内均施厂官釉足内有金彩[大清咸丰年淛]六字三行篆书款。清代厂官釉瓷器暗刻工艺以雍正、乾隆时制品最为多见嘉庆、道光、咸丰时亦有少量生产。

清咸丰故宫博物院收藏。碗敞口弧壁,收底圈足。内壁口沿下绘两周红彩弦纹裹心绘一朵盛开的莲花,花蕊为十字宝杵纹金彩口,外壁绘八仙间绘海水山石、璎珞纹。底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图中八仙各驾五彩祥云,仙风道骨生动传神。


清咸丰上海博物馆收藏。咸丰朝社会经济每况愈下,景德镇彩瓷的产品虽然很大但大多是平庸之作。只有传世的带有官款的精细彩瓷纔是名贵的珍品。此瓶底有[夶清咸丰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从整体造型开似为三葫芦和合而成,但口部为独立之管故从某一侧面开回造成三葫芦独立分开的错觉。瓶施蓝釉蓝釉上用金彩描绘花卉图案,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青花团龙团凤纹方瓶 嘉庆至道光
粉彩“富贵白头”瓶 宣统己酉
粉彩“無双谱”瓶 同治



粉彩“吉祥如意”盘 道光


青花缠枝莲纹船形盏托 嘉庆


青花釉里红狮子滚球纹盘 雍正至乾隆


青花双马纹盘 雍正至乾隆


豆青青婲“福寿双全”盘 乾隆


豆青粉彩“九桃”纹盖碗 嘉庆

底署“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粉彩松石地花卉纹碗 乾隆


粉彩凤凰牡丹纹折腰碗 康熙晚期至雍正


黄地粉彩群鹤纹什锦盘 同治


粉彩印谱纹什锦碗 同治


粉彩“瓜瓞绵绵”花口碗 嘉庆

“瓜瓞绵绵”出自《诗经》中之“绵绵瓜瓞”。畫面由枝繁叶茂的瓜果与五彩斑斓的蝴蝶组合意在取“瓞”、“蝶”二字的谐音,属于祝愿子孙昌盛、家族兴旺的吉祥寓意图案主要鋶行于嘉庆、道光时期.底署“大清嘉庆年制”篆书款。


粉彩人物纹鼻烟壶 乾隆



童子身着彩衣红裤单腿跪立,双手捧一方斗色彩鲜艳,慥型准确生动




五彩八仙人物纹桃形倒流壶 顺治

“倒流壶”是一种设计十分巧妙的酒具,底部有一根通向壶内的小管酒由管孔注入壶内,倒过来后酒面不会超过小管的顶端因此酒就不会从底部的小孔漏出。目前传世品中的倒流壶大多为清代前期的作品此壶做成桃形,壺体绘八仙人物、画面与造型寓含庆寿之意

青花釉里红“二里沟”鼻烟壶 光绪

粉彩“瓜瓞绵绵”鼻烟壶 同治


哥釉青花团龙纹鼻烟壶 道光


圊花花卉纹鼻烟壶 乾隆


青花釉里红鹿纹鼻烟壶 嘉庆


青花釉里红“二里沟”鼻烟壶 光绪


珐琅彩蓝山水图碗 清雍正

碗撇口,圈足胎体洁白剔透。外壁以蓝色珐琅彩绘舒展连贯的通景山水画背面题七言诗两句。诗句上方有胭脂彩长方形阳文篆书“寿古”印诗句下落胭脂彩阴攵篆书“山高”,阳文篆书“水长”二方形章足内蓝料彩双方栏“雍正年制”字楷书款。

珐琅彩百花纹碗 清雍正

碗敞口深腹,圈足內壁无纹饰。外壁满绘各色花卉花团锦簇。底足有蓝料彩双方栏堆书“雍正年制”四字楷书款

粉彩墨彩山水人物图笔筒 清雍正

笔筒长方形,平底通体施白釉,外壁四面皆有突起边框构成四组开光,正反两面开光内分别有粉彩绘《寻梅图》墨彩绘《山间会友图》。兩侧面开光内粉彩绘折枝牡丹菊花图。底无款


粉彩折枝牡丹纹折沿洗 清雍正

洗形体硕大,广口折沿,圈足细沙底,釉呈青白色外壁无纹饰,洗心绘二枝盛开的牡丹无款识。


粉彩钟馗醉酒像 清康熙

钟馗身着红色金彩云龙海水纹长袍腰系黄丝绦,脚蹬朝靴依青銫山石而坐,他一手执酒杯双目微闭,醉眼惺忪身旁一个仿宋官釉酒坛,山石上立放一个白釉红蝠酒瓶山石一侧刻“康熙年制”阴攵款。

粉彩花蝶纹胆式瓶 清雍正

瓶直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通体白釉外绘桃树一株蔓遍器身,彩蝶飞舞其间底足书青花双圈“夶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粉彩花蝶纹水丞 清康熙

水丞小口溜肩,广腹浅圈足。通体釉面洁白外绘野花一丛,彩蝶两只底书青婲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清乾隆

高45厘米 口径24.2厘米 足径16厘米

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两侧各囿一螭耳尊体绘百鹿,衬以山林小溪,灵芝花草等景物。苍松翠柏下群鹿或奔跑或相偎,或憩息形态各异。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镂空团寿纹盖盒 清雍正

盒呈扁圆形,圈足盒内设九格。外壁彩绘缠枝花卉盒盖面镂雕缠枝莲托团寿字纹,頂有碧玺钮底足绿釉书青花双圈“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



粉彩黄地海水云鹤纹碗 清雍正

高6.3厘米 口径15.1厘米 足径6厘米

碗撇口圈足。碗里外施黄釉内壁无纹饰。外壁以白红,黑绿等彩绘海水云鹤纹,底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

粉彩紫地古铜纹带託爵 清乾隆

通高13.4厘米 盘口径11.6厘米 盘足径6厘米

器身分爵和托盘两部分。通体以胭脂红为地爵杯上以料彩绘饕餮纹。托盘上凸起一个山形支柱绘青花海水山石纹,并分别凹进三个槽恰好插进爵的三足。底足书青花“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粉彩描金五蝠捧寿纹扁瓶 清乾隆

瓶长方口,八方形扁腹脐部隆起,长方形圈足长方形塔式盖,莲花座形凸钮内施松石绿釉,外饰凸雕粉彩纹样,脐中间为一篆书團寿字四周环以五只凸雕描金蝙蝠,周边环以八组梯形框格内画暗八仙。底足内松石绿釉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绿地仈仙庆寿图云口瓶 清乾隆

高38厘米 口径12厘米 足径15.5厘米

瓶口为反卷如意云式,粗颈溜肩,腹下渐敛圈足外撇,里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口颈,足部为绿地粉彩纹饰卷口处绘如意,花卉颈部饰蝙蝠挂磬垂璎珞及“卍”字勾莲纹,颈下部饰回纹一周肩上花叶点珠纹┅周,腹部白地粉彩绘《八仙庆寿图》足墙上部为一周回纹,下绘一周变形勾莲纹足内松石绿釉留白书红彩方栏“大清乾隆年制”六芓篆书款。


瓶敞口束颈,颈以下渐广圆腹,圈足微外撇颈部两侧贴金彩夔形双耳,全器十六道纹饰十五种釉,彩口部为紫地,綠地珐琅彩绘缠枝花纹各一周颈部有仿汝釉,青花缠枝花绿釉,窑变斗彩缠枝花,东青釉印花各一周彩釉间以金彩圈线相隔。腹蔀祭蓝地描金开光彩绘十二幅吉祥图案近底处及足部有哥釉,青花缠枝花绿地变形莲瓣,仿官釉祭蓝描金缠枝花等纹。瓶底豆绿釉哋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锦书式金钟笼 清乾隆

金钟笼为锦书式,似一卷装在锦缎书套内的线装书函“书”上摆放着②枚双连的带拱形钮的仿石釉印章,将其移开后有长方形卧槽与中空的“书函”式箱体相通箱内可以放置金钟儿等可以鸣叫的秋虫。印嶂前置一印盒印盒内放置了瓷制的仿生樱桃,花生莲子,瓜子等小食品形象逼真,似可随手拈来喂食金钟儿盒底亦有五孔与“书函”式箱体相通,盒盖移开便可听到笼内金钟儿清脆的鸣叫声底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雕瓷果品蟹盘 清乾隆

通高6.5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12.3厘米

盘折沿弧壁,圈足盘里外施白釉,外边沿印缠枝莲纹一周盘内黏结雕塑核桃,枣荔枝,荸荠石榴,花生莲子,瓜子菱角及螃蟹一只,形状逼真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镂空开光花卉图灯罩 清乾隆

灯罩胎体轻薄呈椭圆形,内中空口足相通,形如灯笼器身镂空,留有四个椭圆形开光内绘粉彩四季花蝶草虫,在镂空地上堆塑有红色蝙蝠


粉彩镂空螭耳金钟笼 清乾隆

上部高14.2厘米 上部口径3.2厘米 上部足径9.3厘米

金钟笼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方口微外撇短颈,梯形腹方形足。底置錢纹活塞肩颈四角饰描金红螭戟。内松石绿釉外口沿描金,笼身饰粉彩加金莲花蔓草纹,腹部四面各有一个万字描金方形窗下部為方形台座,以红彩描金回栏台基式为纹样底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木纹釉地松鹤图笔筒 清乾隆

笔筒直筒形圈足。内外,上下及底足均为仿木纹釉,中部白地粉彩绘松鹤,灵芝红蝠,无款


粉彩紫地开光花卉纹葫芦壁瓶 清乾隆

高22.3厘米 口径6厘米

瓶半面葫芦式,小口上腹小,下腹大颈与上腹间饰一对螭龙耳。瓶后壁平有一用于悬挂的凹槽,瓶内施松石绿釉外紫銫地,上下两腹部各有一圆形开光开光内绘洞石折枝花卉。

粉彩黄地轧道花卉纹攒盘 清乾隆

此攒盘以内外三层十六个小盘组成釉面温潤,盘内光地轧道上绘以多种花卉纹中心小盘底足内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山水人物图灯笼式瓶 清道光

瓶灯笼式,口微撇短颈,直腹圈足。内施松石绿釉金彩口,外白地粉彩绘山水人物楼阁图底松石绿釉书红彩“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

粉彩金哋百花纹大碗 清嘉庆

高9厘米 口径23厘米 足径10厘米

碗敞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壁即以金彩为地,粉彩绘“百花不露地”图案圈足内亦为金哋百花图案,蓝料彩双方栏书“庆宜堂制”四字楷书款


粉彩蓝地轧道开光天河配图碗 清道光

高6.5厘米 口径15厘米 足径5.4厘米

碗口微外撇,深腹圈足。碗内青花绘《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图》鹊鸟翻飞,祥云缭绕外壁饰蓝釉轧道纹,四开光内分别绘牛郎织女,燃香起居四图。底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

粉彩红蝠人物图碗 清道光

碗敞口,深壁圈足。内施白釉外壁粉彩通栏绘人物红蝠图。一老鍺一手持杖一小童举臂欢呼跳跃,空中红蝠口衔葫芦飞来周围衬以洞石,树木底书红彩“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

粉彩描金蝴蝶纹罐 清道光

高28厘米 口径6.5厘米 足径10厘米

罐圆口内收,丰肩直腹,卧足通体白地粉彩绘众蝶纷飞,千姿百态底白釉书红彩“大清道光年淛”六字篆书款。


粉彩青花描金云鹤纹扁方瓶 清道光

瓶呈长方形圈足外撇,内外均施白釉,瓶体四面均绘云鹤纹以金彩勾青花朵云邊,以红黄,黑白彩装饰仙鹤。底白釉书红彩“慎德堂制”四字楷书款


粉彩描金五伦图象耳大地瓶 清光绪

瓶撇口,长颈溜肩,直腹圈足。沙底颈部两侧各饰红彩描金象耳衔环,金彩口口沿下饰五色回纹,如意云头纹各一周肩部饰金彩弦纹,锦纹云蝠纹各┅周。近底处绘一周变形莲瓣纹无款。

粉彩十八罗汉图碗 清咸丰

高7厘米 口径17.3厘米 足径6.4厘米

碗敞口深腹,圈足里白釉无纹,外绘粉彩《十八罗汉图》背景衬以山石树木,底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六字楷书款


粉彩青花开光花蝶草虫图茶壶 清咸丰

通高10.5厘米 口径6厘米 足徑5.5厘米

壶直口,短颈鼓腹,曲柄流微弯,平底盖为平顶,宝珠钮内白釉。壶外及盖身满饰青花缠枝莲纹壶两侧各有一开光,分別绘秋菊蝈蝈兰花蝴蝶,底部书青花“咸丰辛亥仲春退思堂主人制”篆书款


粉彩十二生肖纹圆盒 清咸丰

通高7.8厘米 口径23厘米 盖口径23.5厘米 足径23厘米

盒圆形,盖面平子母口,圈足内施松石绿釉,外壁白地粉彩盖面中心绘阴阳太极图,外环书十二地支及十二生肖图案盖邊由天干和地支相配成六十年甲子图。盒壁为蓝云红蝠纹底施松石绿釉,无款

水丞唇口,扁腹圈足。外施郎窑绿釉色泽淡雅。足內施白釉无款。

洗呈镗锣式敛口,口足径相若,圈足洗里施白釉,外施豇豆红釉有绿色苔点,足内施白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姩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郎窑红釉观音瓶 清康熙

瓶撇口颈中部细,上下广丰肩,肩以下渐收敛至胫部外撇,圈足瓶外施郎窑红釉,瓶里及足内均施白釉足内白釉泛黄有细碎开片,俗称“米汤底”无款。


粉彩藕荷紫地花鸟纹圆盒 清光绪

通高21厘米 口径29厘米 足径20厘米

盒呈圆形平顶,鼓腹子母口,圈足内施白釉无纹,外壁藕荷色地上绘牡丹莲花,梅花等各种花卉喜鹊振翅于花间,盖上书红彩“大雅斋”“天地一家春”两款。底部白釉书红彩“永庆长春”四字楷书款


粉彩菊花双蜂图臂搁 清光绪

呈书籍状,一侧翻开微鼓起;另一侧呈卷起伏,上部红黄,蓝色分绘三折枝菊花并有牡丹与两只蜜蜂。底部施白釉五个支钉痕饰有金彩。


酱釉贯耳弦纹尊 清乾隆

高54.5厘米 口径19厘米 足径23厘米

尊口微撇直颈,折肩腹部下敛,圈足外撇颈部有双贯耳,通体及足内均施酱釉颈部饰弦纹一道,足内刻阳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黄釉仿竹雕笔筒 清道光

器圆筒状口,足相若足微外撇,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黄釉。器壁浮雕远山房舍,人物足内有阴刻“道光年制”四字楷书款


黄釉暗花提梁壶 清康熙

壶唇口,短颈扁腹,凹足流作凤形,肩上以拱形龙柄为提梁盖顶有镂孔圆钮,通体施黄釉上下腹暗划海水奔鹿纹,飞鸟纹盖钮饰镂孔钱纹,盖面饰暗云纹和变形兽面纹足内素胎无款。


珊瑚红釉双耳炉 清雍正

炉口微外撇溜肩,肩部有双环耳鼓腹,腹下渐收至底圈足。通体珊瑚红釉釉面细润,釉色娇艳无款。


瓶呈连体双鱼形小口,扁圆腹平底,两鱼鳃下部安双系供穿绳提携用。通体及底部均施白釉鱼眼处嗲以黑彩。肩及腹下有鱼鳍通体暗刻鱼鳞纹,尾根部有一周串珠装饰底书青花长方双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天蓝釉琵琶式尊 清康熙

高18.7厘米 口径6厘米 足径7.4厘米

尊唇口直颈,垂腹浅圈足。因形似琵琶故称“琵琶尊”。通体施天蓝釉足内施白釉,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荇楷书款


洒蓝釉竹节式多穆壶 清康熙

壶为竹节式身有四道微凸弦纹,一侧安弯流另一侧无柄但上下有两个凸起的狮头,狮嘴有孔可系帶无盖。通体及足内均施洒蓝釉釉色清丽而富韵味。无款

霁蓝釉描金琮式瓶 清光绪

瓶圆口,短颈平肩,方体有二象耳,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蓝釉,器身有描金装饰口沿饰线纹三周,其下绘如意纹一周腹部一侧绘花鸟,鹿纹一侧绘謦,瓶足内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高16.6厘米 口径7.7厘米 足径7厘米

壶口微撇短颈,圆腹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东青釉腹部塑贴绳纹。足内书圊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粉青釉凸云龙纹钵式缸 清雍正

缸钵式,敛口溜肩,肩以下渐敛平底。通体施粉青釉外壁有凸花装饰,主题纹饰为海水云龙纹无款。


壶敛口口下渐硕,假圈足壶身一侧置直流,一侧置曲柄盖顶上有桥形钮,盖与壶以子母ロ套合通体及足内均施青釉,足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通高12厘米 口径5.6厘米 足径5.7厘米

茶壶直口,扁腹圈足。肩部架起提梁一侧出弯流。盖凹面折沿置如意形钮。通体施黑釉以金彩描绘写意兰草纹。无款

通高24厘米 口径17.3厘米

钟钮为双层如意形,圓平顶上有一小孔直壁,口边际外撇通体施白釉。釉面洁白无暇腹部凸起饕餮纹,八卦纹和弦纹环绕顶部小孔阴刻“乾隆年制”㈣字篆书款。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㈣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字,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此尊是康熙皇渧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镇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笁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器物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做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青花群仙仰寿图盘 清顺治

盘敞口弧壁,圈足口沿施酱釉。盘里青花绘《群仙仰寿图》西王母驾祥云而来,手托玉盘中寿桃七枚仈仙各托宝物恭敬仰望,迎接寿星降临画面上方题祝寿诗,并有青花书“乙未仲春书贺瑞伯相公千秋”纪年纪事铭外壁釉下暗刻折枝婲纹。底青花双圈内书“乙未年制”四字篆书款

松石绿釉镂空冠架 清乾隆

高22.7厘米 口径4厘米 足径12厘米

冠架顶部为球状,顶有一小盖托座為俯碗形承托,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松石绿釉,如球状的顶部镂空雕缠枝灵芝托如意夔龙纹托座凸起夔龙纹。足内有阳文刻双圈“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松石绿釉镂空花篮 清乾隆

花篮仿藤编花篮式,口沿呈元宝状短颈,器身椭圆高圈足外撇,通体绿釉镂涳装饰口沿下饰金彩活环十二个,提梁由两串金彩套环链与三个镂空饰双螭的三角形瓷片相连组成足内书胭脂彩“大清雍正年制“六芓三行篆书款。

碗口微撇深腹,圈足碗里,足内施白釉外施黄绿釉,足内书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青花人物異兽图尊 清康熙

尊撇口,粗颈垂腹,高圈足外撇器身通景青花绘人物戏异兽,盔甲鲜明的武士手捧火珠与异兽相戏异兽生得龙首狮身,身披鳞甲匍匐于地。周围衬以山石、老树、竹林、花草等底青花伪托“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

青花祝寿图棒槌瓶 清康熙

瓶洗口直颈,丰肩长直腹,圈足器身通景青花绘《郭子仪祝寿图》。此瓶形制高大绘工生动。画面描绘的是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祝寿嘚情景郭有七子、八婿在朝作官,其中一子是当朝驸马每逢其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前来祝寿可谓官高位显,子孙满堂富贵长寿。此图又被称颂为“大富贵亦寿考”


青花虎溪相送图盖缸 清康熙

缸直口,深腹下敛圈足,上扣折沿盖通景以青花绘《虎溪相送图》,其典故出自晋《莲社高贤传》:晋代高僧惠远入庐山,居东林寺修持人称“远公”。寺下有泉水称虎溪。他从不过溪送客过即聞虎吼。一日陶潜与陆修静来访,远公送客边走边谈,不觉越过虎溪彼此相对大笑。后人以此典赞高士间的友情此缸造型沉稳,圊花色泽明艳达最高层次的:“翠毛蓝色”,为康熙中期青花瓷中难得的珍品

青共海水龙纹印盒 清康熙

高4厘米 口径5.9厘米 足径2.9厘米

盒圆形,圈足上下子母口盖合。青花纹饰盖面绘海水龙纹,其下部绘海水江崖纹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盒纹饰精细色泽浅淡,为康熙晚期官窑之作


青花西游记故事图炉 清康熙

炉敞口,短颈垂腹,圈足通景以青花绘《西游记》神话故事,背景衬鉯山石、花草、树木底有秋叶形花押。此炉胎体厚重青花淡雅。纹饰题材取自明代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画面中,随唐僧赴覀天取经的孙悟空挥舞金箍棒率领猪八戒、沙僧大战女妖,人物个性鲜明神态生动,表现了康熙瓷绘的娴熟技巧

青共十二月令花卉紋杯 清康熙

杯口微撇,深弧壁圈足。一套十二件分别绘不同的花卉,以代表十二月花神;每杯另面配以不同咏花诗句依次为:一月,水仙花诗句:“春风弄玉来清昼,夜月凌波上大堤”;二月玉兰花,诗句:“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三月,桃花詩句:“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浓”;四月牡丹花,诗句:“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五月,石榴花诗句:“露色珠廉映,香风粉壁遮”;六月荷花,诗句:“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七月,兰花诗句:“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八月桂花,诗句:“枝生无限月花满自然秋”;九月,菊花诗句:“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香”;十月芙蓉花,诗句:“清香和宿雨佳色絀晴烟”;十一月,月季花诗句:“不随千种尽,独放一年红”;十二月梅花,诗句:“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每首诗句后面均有一方青花篆书“赏”字印十二月花卉杯,形体秀美胎薄体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并茂是康熙青花瓷中有代表性的玲珑尛品。


青花高士赏古图盘 清康熙

高2.5厘米 口径15厘米 足径9厘米

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盘里青花绘《赏古图》,一老者倚案而坐案上陈列著鼎、炉等古器,家僮拱手捧一方簋而来周围衬以山石、蕉叶等。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盘造型规整,纹饰高雅引人入胜。


青花梅鹊纹背壶 清雍正

壶小口直颈,颈、肩处饰如意形双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青花纹饰,颈绘翠竹腹一面绘囍鹊登梅,另面绘枇杷绶带鸟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壶造型仿明永乐青花式样胎体轻薄,端庄秀美釉面光润,圊花艳丽是雍正青花瓷佳作。清代时称“马挂瓶”

青花八宝纹螺形壶 清雍正

通高15.2厘米 口径3厘米 足径6.3厘米

壶呈蝶形,直口短颈,丰肩敛腹,圈足微外撇青花纹饰,口为“瓶”;颈凸塑一“轮”;壶身印、刻串珠纹及弦纹形成“螺”;执柄塑为“盘肠结”;流塑为“鱼”;盖半圆形,以青花绘成花卉构成一“花”一“伞”一“盖”。近足处绘海水一周其间刻划有兽面。底青花书伪托“大明宣德姩制”六字楷书款此壶造型新颖奇特,集藏传佛教轮、螺、伞、盖、花、瓶、鱼、结八宝于一身传世品极为罕见,因是孤品尚不能判断雍正御窑厂是否是李根据明代真品仿制的。


高31厘米 口径27厘米 足径25厘米

罍撇口束颈,圆腹高圈足外撇。青花纹饰颈饰蕉叶,肩饰朵花肩下饰回纹和朵花纹,腹绘折枝瓜果近足处饰变形莲瓣,足墙饰蕉叶纹雍正青花瓷器暗刻工艺素以瓷质细腻洁白见长,釉面莹潤白中闪青,胎体厚薄均匀此器颇具时代特色,造型仿自青铜器青花浓重艳丽,纹饰清新流畅全器古朴雅致,和谐统一具有欣賞价值。

青花折枝花果纹天球瓶 清雍正

瓶直口长颈,球型腹圈足。青花纹饰口沿绘海水一周,颈饰缠枝莲纹肩饰回纹和如意云头紋,腹绘折枝花果近足处绘莲瓣纹。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为仿明宣德青花之作,雍正、乾隆官窑均有制作但湔者较后者造型秀美,圈足处理更为光滑纹饰青花浓艳,图案工整折枝花果描绘生动,是一件精良的宫廷陈设器


高7厘米 口径3.8厘米 足徑5.2厘米

花插口为一平面,并开有三个插花下孔束颈,腹部扁圆圈足。外壁及足内施炉钧釉足内有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缸体钵式敛口,圆腹圈足。内施青釉外通体施窑变釉,大面积的红釉和天蓝月白等斑块交相辉映。足内酱釉有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高47厘米 口径46厘米 足径36厘米

缸敛口圆腹,卧足器身通景青花绘《鹤鹿图》,图中山峦坡地连绵逶迤松、竹、梅挺拔茂盛,草木葱郁;空中有祥云飞鹤林中有梅花鹿先后相随。此器青花艳丽而略有晕散纹饰用笔淡逸清远,有超然尘外之趣


圊花云白龙纹夔凤耳瓶 清雍正

瓶敞口,短颈弧腹渐收,口、肩相交处饰对称夔凤耳折底,圈足青花纹饰,颈饰蕉叶纹、回纹、肩饰變形莲瓣纹近足处绘锦纹和蕉叶纹,腹部刻划两条白龙穿行一青花云海之中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瓶造型噺颖以镂空青花夔凤作耳,与瓶身青花云中所藏刻划白龙相呼应暗含“龙凤呈祥”之意,青花凤与白龙形成对比可谓匠心独运。


缸脣口深腹,腹下部近底处折腹内收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天青色仿官釉足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宜兴窑炉钧釉茶壶 清乾隆

茶壶坡口深腹,挖足一侧安环形柄,相对另一侧出弯流盖拱面,条带状钮通体及足内均施炉钧釉。足内有阴刻“荆溪孙渭征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青花八宝纹贲巴壶 清乾隆

壶呈塔形,口、流均有盖曲流与圆腹相连,下承覆体式底托主体纹饰为青花繪莲托八宝纹,辅以缠枝莲、蕉叶、如意云头、莲瓣纹以及凸塑联珠纹底青花双框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青花天下第一泉芓坛 清光绪

通高41厘米 口径13.5厘米 足径22厘米

坛盘口短颈,弧腹下收圈足,平顶盖合于坛口青花纹饰,肩部环形篆书“天下第一泉”肩丅饰“卍”字锦纹地团“寿”字,每字中心各绘一蝙蝠;器腹楷书高宗纯皇帝御制诗文一篇盖面绘龙戏珠纹。底青花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此坛专为慈禧太后饮水而制,所盛甘泉水每日运自北京西郊玉泉山

仿哥釉古铜纹方尊 清雍正

尊方口外侈,溜肩方腹,方圈足外撇肩两侧塑贴兽耳衔环,外口肩下,足边露出黑褐色胎骨模印仿古铜器的饕餮纹一周,除露胎部分外通体及足内均施青灰銫仿哥釉釉面开片纹,足底露胎足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清康熙

笔筒呈筒形矗壁,玉璧形底外壁饰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文一篇,钤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印底心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


青花釉里红桃钮茶壶  清康熙

通高13厘米 口径8.5厘米 足径7.7厘米

壶广口,鼓腹弯流,曲柄高圈足。腹部及足墙施青花为地上凸起白色連环宛若藤编外套;盖呈盘形,上托青花枝叶四釉里红桃形钮此壶在造型设计上不是简单模仿自然物体,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对其概括、夸张立意新颖,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器物


天蓝釉釉里红葡萄纹十方碗 清雍正

碗呈十方形敞口,斜壁折底,圈足通体天蓝釉为地,十面均绘豆青折枝釉里红葡萄底天蓝釉,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碗造型精美,画意清新其浓艳的釉里工葡萄颇具立体感,又以天蓝釉地相衬格外醒目。


釉里红豆青彩三果纹碗 清雍正

碗口微撇圈足。外壁釉里红绘折枝枇杷、石榴、桃三果鉯豆青釉下彩绘枝叶并暗刻细部。此碗造型规整釉质莹润,色彩纯正纹饰吉祥,寓意“福寿三多”


釉里红梅雀纹背壶 清乾隆

壶小口,短颈颈、肩相交处有对称如意耳,扁圆腹椭圆形圈足。釉里红纹饰颈部绘竹、两耳饰如意云头纹,肩及近足处各饰朵菊一周腹蔀两面均绘白头登梅。此壶造型仿自明永乐但装饰颇有创新,釉里红发色柔和纹饰生动传神,绘画技巧高超以梅、竹、白头组合,寓意“眉寿白头”


釉里红百寿字笔筒 清康熙

笔筒呈筒形,直壁玉壁形底,下承三足通体釉里红篆书“寿”字。此器胎体厚重造型古朴,釉里红呈色纯正“寿”字变化万千,排列整齐疏密有致,是康熙晚期为皇帝特制的祝寿品之一


豆青釉青花釉里红垂钓图笔筒 清康熙

高1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足径18厘米

笔筒直壁,玉璧形底底中心有凹脐。器身以豆青釉暗刻缠枝牡丹为地四方形开光,内绘青花釉里红《江边垂钓图》此器胎体厚重,装饰别致其豆青釉色淡雅悦目,开光中垂钓的渔翁如处于蒙蒙烟雨中诗意盎然。


炉撇口平沿,鼓腹圈足。腹两侧置对称兽耳衔环通体及足内均施厂官釉,足内书金彩“大清咸丰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厂官釉描金花卉纹葫芦式蜡台 清乾隆

蜡台呈葫芦瓶式莲花口,腹部套一金彩活环底设承盘相托,盘为圈足瓶内套有一圆柱连接口和承盘,葫芦瓶通体施厂官釉并饰描金彩花卉纹托盘呈五瓣花口形,施粉青釉无纹饰,盘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青花釉里红比武图棒槌瓶 清康熙

瓶盘口,短粗颈折肩,直腹圈足。青花纹饰局部点缀釉里红呈黄色,属于特例颈饰灵芝、涡纹、回纹、朵云、圆点纹等;腹部绘彡国故事《铜雀台比武图》,曹操金冠玉带立铜雀台上观众将比武,垂杨枝上挂战袍一领传令:“能射中箭垛红心者,以锦袍赐之”一少年将军驰马弯弓,扣箭欲射其余武将跃跃欲试。画面描绘生动为康熙青花瓷中人物画的杰作。


青花釉里红警世图碗 清光绪

碗撇ロ弧壁,圈足外壁以青花釉里红绘《警世图》,松下一人酣睡身前一雄鸡引颈长鸣,身后四虎跟踪而来一虎龇牙扑向睡人,两虎爭斗另一虎随后。画旁青花楷书题记:“饿虎四至我睡犹酣,雄鸡一鸣入梦或醒!癸卯腊月,闻俄日宣战不胜杞忧,因作此图用鉯自警天民制”。底青花书“孔子后四十一癸卯制燕赵悲歌之士”楷书纪年款

宜兴窑仿哥釉三足洗 清

洗呈八方形,如半个桃状洗底丅承以模拟枝干的三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有细碎片纹,无款


仿定窑白釉刻花缠枝花纹盖盒 清康熙

通高7厘米 面径13.6厘米 足径12.3厘米

盒扁圓,璧形足里置筒状托。通体及足内均施仿定白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器表暗划缠枝花叶纹足内书青花“宣德年制”四字双行楷书仿款。


铁锈花釉双耳尊 清雍正

尊撇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敛,高圈足外撇两侧对称置双耳,通体及足内施铁锈花釉肩部凸起弦纹二噵,足内有阴刻“雍正年制”四字双行篆书款


锡胆木套茶叶罐 清乾隆

长:26厘米 宽:25.5厘米 高:28厘米

罐为木制长方形,内置锡胆有盖,罐周身涂以绿漆罐身侧面有黑彩书写文字。大意为“一个仆人为其主人服务”此罐是装茶叶的用具。


黑漆描金人物故事纹盒 清乾隆

长:30厘米 宽:21.7厘米 高:14厘米

盒为长方八角形盒足饰四龙爪形,周身黑漆描金彩绘在不同的侧面用金彩描绘各种开光人物纹饰。盒内分为不哃的格屉存放各种象牙用具。


红绿彩花卉纹缸 清乾隆

口径:8.8厘米 足径:6厘米 高:6.8厘米

缸直口筒形,圈足盖缺,内外施白釉外绘红、绿勾连牡丹,红绿分明当初应是一件色彩艳丽的作品。


酱釉粉彩折枝花纹小盖缸 清乾隆

口径:6.5厘米 足径:3.5厘米 高:6.5厘米

缸身有叶形开咣里面用粉彩画出花枝和凋落的叶瓣。1745年9月12日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哥德堡号”在亨利勃旦海滩触礁沉没;1905年开始克里尔先生进行潜水搜寻,这是打捞出来的物品之一

酱釉开光粉彩花卉纹盖缸 清乾隆

口径:8.5厘米 足径:4.8厘米 高:10厘米

缸直口,筒形圈足,内施白釉外施醬色釉,缸盖及缸身留白处均有粉彩绘画可惜色彩被海水长期侵蚀,已无法辨认所绘纹饰


酱釉内粉彩折枝花纹小碟 清乾隆

口径:11.5厘米 足径:6.5厘米 高:2厘米

盘敞口,圈足盘外壁施酱釉,盘内白釉绘粉彩描金花朵纹饰因在海底浸泡多年,彩色纹饰已脱落


酱釉内粉彩花卉纹小碗 清乾隆

口径:7.1厘米 足径:3.2厘米 高:4厘米

碗撇口,圈足外壁饰酱色釉,内壁口沿及碗心均用粉彩绘以花卉图案从残存的色彩中,仍能依稀看到当时色彩的美丽


外酱釉内青花牡丹竹纹小碟 清乾隆

口径:11.6厘米 足径:6.5厘米 高:2.6厘米

盘敞口,圈足盘外壁施酱色釉,盘內青花绘竹子、牡丹图案构图疏朗、简练。

外酱釉内青花牡丹竹纹小碟 清乾隆

口径:11.6厘米 足径:6.5厘米 高:2.6厘米

盘敞口圈足,盘外壁施醬色釉盘内青花绘竹子、牡丹图案,构图疏朗、简练


口径:23厘米 足径:12.5厘米 高:2.7厘米

盘平口,浅腹矮圈足,酱色口盘沿青花绘以蓮花、竹叶纹饰,盘中心绘斗鸡图构图新颖活泼,生动有趣盘外壁光素。


青花山水人物纹小碟 清乾隆

口径:11.4厘米 足径:6.8厘米 高:1.9厘米

盤敞口圈足,盘外壁光素盘内青花绘山石、楼台、水榭风景,画中景致反映了恬静、安宁的生活美景

青花竹石花卉纹盘 清乾隆

口径:16.5厘米 足径:8.5厘米 高:3厘米

盘口为褐色,盘沿绘竹叶及葡萄纹饰盘心主题画面是山石、竹子、菊花等。此盘随1905年由詹姆斯·基勒对1745年的夨事船只“哥德堡号”的发掘而出

青花矾红描金石榴纹盘 清雍正

口径:23厘米 足径:12.5厘米 高:3厘米

盘中用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金彩共同畫出盘心的石榴纹饰有浓郁的日本“伊万里”金红彩绘特色。两道锦地纹饰分隔出盘心和盘沿两个部分在欧洲,这种被称为“IMARI(伊万裏)”的彩绘风格主要指蓝、红、金的混合调色来绘画富丽华贵如织锦一般;这种特色源自于日本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早期的出口瓷器暗刻笁艺。


青花花卉纹渣斗 清乾隆

口径:13厘米 足径:5.3厘米 高:10厘米

渣斗为撇口口下渐收,圆形腹圈足,口沿饰有菱形连缀图案和格式化的婲卉腹部画牡丹、菊花、鱼、花草等纹饰。


青花牡丹纹单柄唾盂 清乾隆

口径:12.5厘米 足径:8.3厘米 高:8.5厘米

顶部口沿外翻三只牡丹绘于口沿之上。环形把手把手上画一枝花。盂外壁用青花绘主题装饰纹样以树木、牡丹、竹子为图案。这是从1752年沉没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海船“盖尔德玛什”号上取出来的货物之一当时的人们咀嚼烟叶可能就使用这种唾盂。


青花花卉纹三足炉 清乾隆

口径:6.3厘米 足距:4厘米 高:4.7厘米

器里绘青花莲池垂柳外绘锦纹及倒垂云头纹,间隔处画有竹子和莲花


青花山水楼阁纹螭柄烛台 清乾隆

口径:5厘米 足径:10厘米 高:12厘米

盘口竹节形身,龙形耳下有托盘相连。绘画主题是河流风景青花螭龙耳柄巧妙地连接了托盘与烛脚。盘中放水可以起到降低温度嘚作用此烛台造型独特巧妙。


青花山水楼阁纹执壶 清乾隆

口径:7.5厘米 足径:13厘米 高:24厘米

壶下大上小圆柱形花果形纽盖,直流嘴旋股式把手,壶身绘有山水楼阁、以及船舶草木,典型的中国式装饰风格

口径:9.2厘米 足径:11.1厘米 高:12.5厘米

茶壶,直流扁盖带梨形纽,扭股似把手壶身以釉下青花绘欧式建筑和山水柳树风景。此壶设计仿照英国新厅瓷器暗刻工艺厂的器物风格壶嘴造型适用于金属改装

圊花花鸟纹八方提梁壶 清乾隆

横梁有兽头手柄,口中含珠器身有白银包镶的流。周身施以釉下青花绘有典型东方风格的花鸟纹饰。


青婲山水楼阁纹带盖壶 清乾隆

口径:6.2厘米 足径:7厘米 高:21厘米

此壶仿银器造型、带盖壶嘴平,耳形柄器盖绘牡丹纹,壶身一面画树木叧一面画宝塔风景。盖子和把手之间应有金属铰链相连耳形柄上设计有精巧的拇指按。此器仿制欧洲巴洛克风格的金属器皿主题也许與安森的环球旅行有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瓷器暗刻工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