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乸在那个景区?

  连日来,阳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密集深入全县各镇、村,调研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而此前的9月5日, 阳西县召开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宣讲会,就提升乡村风貌工作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至此,阳西县正全面落实市委“123+N”工作安排,将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推进。

  记者从阳西县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县将在城市周边、高速出口及国道省道周边打造3至5条示范村,建设1条不短于15公里的乡村风貌示范带,以示范引领推进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目前,该县已邀请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参与乡村风貌示范带和5个示范村项目建设,已完成实地勘测和项目可研性报告。现正引进北京安哲建筑设计事务所对项目开展设计工作,预计10月份动工建设,年底前完成。

  打造织篢至溪头乡村风貌示范带

  据介绍,阳西县乡村风貌示范带起点在阳西县城,终点在溪头镇区,从织篢镇岑村村至溪头镇英厚村,涉及10个行政村40条自然村,总人口3.7万多人,全长23公里,省道S278线穿过整个示范带,与国道G228线交会。该示范带距离阳西高铁站7公里,并与规划建设的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港大桥相连接,水陆交通便捷,是阳江地区水陆交通要道。

  阳西县将以“古风唱画”为主题,从点到线到面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行动,充分发掘示范带上的古村落、传统习俗和绘画历史等文化资源,打造兼具山、海、渔、农、疍等特色的乡村风貌示范带。

  该乡村风貌带采用“一心一带五区多点”的规划结构,其中,“一心”即以谷围村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为中心;“一带”即“古风唱画”滨海风情体验带;“五区”即指“名贯古今”古村风光体验区、“鱼米之乡”生态农旅体验区、“画家故里”艺术文化体验区、“古圩遗迹”文化古址观光区、“滨海明珠”城镇风貌体验区;“多点”即示范带沿线经过织篢镇岑村、联甡、大泉、谷围、石埗,溪头镇白土、潮丰、滑桥、那湖、英厚等多个节点。

  重点建设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据了解,此次纳入重点建设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分别是上洋镇双鱼城村、沙扒镇渡头村、儒洞镇边海村、织篢镇谷围村、织篢镇塘村村。

  据了解,这5个村分别位于四个镇,具有一定代表性,各村无论是在村容村貌、乡村文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如上洋镇双鱼城村仍保留有古庙、古井、古驿道等历史遗迹,是古时的海防重地,沙扒镇渡头村拥有革命遗迹中共沙扒特支旧址,红色文化氛围浓郁;儒洞镇边海村是红色村,村内的边海红色展馆是阳西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织篢镇谷围村海洋捕捞、水产养殖等海洋渔业发展走在全市前列;织篢镇塘村村火龙果等特色产业发展具备一定规模,目前该村正在大力发展农业休闲观光业。

  5个村分别具有海防文化、红色遗迹、海洋渔业、休闲农业等特色资源优势,所处地理位置较好,具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基础条件。

  “打造乡村风貌示范带和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目的是以点带面带动乡村建设、农业产业的整体提升,推动阳西乡村发展进入快车道。”阳西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党政一把手负责推动工作落实

  “目前,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已经列入‘阳西2021行动’县重点工作。下一步,阳西将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开展村庄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掀起新一轮乡村发展新热潮。”阳西县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活介绍。

  该县将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推动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县四套班子成员挂点镇村,镇委书记、镇长挂点村,县、镇、村上下联动一体推进。县将成立专项督查工作组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工作落实。

  建设资金从哪里来?据了解,阳西将从三方面加大资金保障,一是争取将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示范村项目纳入矿区开发首批支持建设项目中,拟投资1亿元进行规划建设;二是充分利用好各级财政资金,统筹整合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级专项资金、债券资金,加快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发动乡贤捐资。

  接下来,阳西乡村风貌示范带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将着重开展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道路两边村庄房屋进行立面改造,深入推进破旧泥砖房拆除,认真开展“四小园”建设和农房微改造,全面提升村内景观。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休闲绿道建设,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经济。

  ◎重点建设示范村抢先看◎

  上洋镇双鱼城村:海防古韵 精品乡村

  双鱼城村始建于明朝,现仍保留有古庙、古井、石鼓、古驿道等多处完好古迹,该村原是历史上的海防重镇。据上洋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将重点打造双鱼城村成为具有海防古韵的精品乡村,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对古老城池、古庙、古井、古驿道等古建筑物的保护修缮。

  笔者日前在双鱼城村看到,海防位于村口的古驿道以及村内的真宇庵和文昌阁等特色遗迹十分具有历史底蕴。近年来,在保护好文化设施的基础上,该村加大了对村容村貌的品质提升工程,修建了1.1万平方米的日月塘公园,公园内池塘、凉亭、行人栈道等设施齐全,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2020年,该村获评“广东农房风貌提升名村”“阳江市最佳农房管控风貌村”和“阳江市十强村”。

  沙扒镇渡头村:滨海渔村 日新月异

  渡头村靠近海边,海洋资源丰富,村内有保存较好的革命遗迹——中共沙扒特支旧址,红色文化氛围浓郁。2010年,阳西县人民政府公布沙扒特支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该旧址已被打造成为革命教育基地。

  据沙扒镇相关负责人透露,依托近海渔村特色,该村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传承红色基因,融入海洋元素,打造红色滨海乡村风貌精品乡村。目前,作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试点,该村大力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程,把海洋文化、疍家文化融入农房建设中,打造花海“四小园”,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儒洞镇边海村:红色传承 渔村蝶变

  “这个乡的党支部是一个模范的支部,它领导群众作了许多英勇的斗争,获得了群众的拥护。”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针对边海党支部的事迹写下这一段话,肯定了边海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英勇精神。从昔日荒凉贫困的小渔村蝶变成如今的“鱼米之乡”,一路走来,边海村靠的正是“边海红旗”精神。

  儒洞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边海村将深挖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好“边海红旗”精神,发挥好边海党建教育基地作用,重点打造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的精品乡村。该村建设边海党建教育基地、边海红色展馆、边海村新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党建主题公园等。其中,将改造提升边海居民广场,建设荷花塘、篮球场等场所,打造集娱乐、健身、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

  织篢镇谷围村:向海发展 渔业强村

  谷围村位于织篢镇东北部。据介绍,谷围村属于阳西县“古风唱画”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村内拥有海洋捕捞、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该村重点围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打造具有渔家风情的精品乡村。

  在海洋渔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谷围村投入大量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在谷围村鸡乸土朗自然村,村内一幢幢楼房错落有致,绿树成荫,宽敞的环村公路连接村内村外,在村子中央,篮球场、羽毛球场、村民文化活动室、休闲公园、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2020年,该村获评广东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村。

  织篢镇塘村村:特色种养 产业兴村

  近年来,塘村连片打造火龙果特色产业,发展光伏、南药、黑山羊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和村集体致富,村集体每年通过上述产业增收60万到80万元,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质的提升。昔日贫困的塘村,正成为以休闲农业观光为特色的精品乡村。

  织篢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在帮扶单位和上级的支持下,该村已投入资金441万元对行政村通往各自然村村道进行硬底化建设,投入193万元修建村委会办公大楼、党建公园等项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兴汉胜境景区游客中心服务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