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内容摘要: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赓续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简介:谢守成,张淼,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内容提要: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回答了怎样获得幸福及如何奋斗等一系列问题。其基本内涵为:幸福是社会劳动与主体享受的统一,是物质丰富和精神发展的统一,是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是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它详细阐述了奋斗与幸福的内在关联,即奋斗是幸福的实践基础和实现途径,而幸福是奋斗的主要目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赓续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根本遵循。

  关 键 词: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辩证关系;价值

  标题注释:本文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工程项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文化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6ZZD047)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幸福的实质及奋斗与幸福的关系多次发表讲话。他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1]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即个人幸福来源于自身奋斗,而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个人只有在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包含着奋斗和幸福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表达形式,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

  一、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幸福是现实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产生的,它存在于奋斗之中。人们通过奋斗可以逐渐摆脱内在和外在的限制,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此外,幸福的获得,既要有奋斗实践创造的物质丰裕,也要有精神发展带来的主观满足。同时,个人只有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才能将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统一起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幸福。只有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同向同行、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

  (一)幸福是社会劳动与主体享受的统一

  人们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永不停歇的奋斗,才能体味真正的幸福。不经过奋斗的索取和贪图享受的“幸福”都是异化的幸福观,是完全不可取的。幸福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要通过不懈奋斗去努力获得。社会劳动作为奋斗的表现形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幸福的源头活水。幸福离不开现实的主体,也离不开社会劳动。主体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资料,以满足主体的生理需要;主体还要积极改造主观世界,提高道德素养,创造精神财富,以供精神享受。换句话说,主体通过社会劳动,创造物质消费资料和精神消费资料,享受到劳动的快乐,体味到精神的幸福。这种精神快乐又会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增强人们的斗志,促使人们参与新一轮的社会劳动,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们就是在循环往复的劳动中,创造更多的劳动产品,拥有更多的精神养料,获得更长久的幸福。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幸福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上天的恩赐。

  (二)幸福是物质丰富和精神发展的统一

  奋斗实践创造物质幸福,精神发展助推精神幸福,两者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在西方哲学史上,曾经出现享乐主义幸福观和禁欲主义幸福观两种流派。它们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都是片面的、狭隘的幸福观。享乐主义幸福观认为,人生当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追求纯粹感官的刺激和满足。这种幸福观是极端片面的、自私的,没有精神引领的幸福,是短暂的、浅薄的。而禁欲主义幸福观则与享乐主义幸福观刚好相反,它主张禁欲,克制物质的享受,片面追求精神的满足,发展成精神的完人,物质的矮子。这种幸福观有违人的本性,灭人欲,阻碍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合理的。习近平奋斗幸福观高举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旗帜,坚持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指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指出:“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2]这句话揭示了物质资料的满足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离开了由奋斗实践创造的物质,精神幸福将失去根基,人的幸福将变得残缺不全。人在奋斗实践中生产的物质财富,奠定了精神生活的基础。同时,精神的发展也会影响物质生活。因为,精神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它也可以反作用于物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可以调动人们奋斗的积极性,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相反,就会起阻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幸福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也是奋斗实践和精神发展的统一。具体而言,人们的奋斗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满足了初步的生理需要,生成物质层面的幸福。这种幸福是基础性的、简单的,就像人饿的时候能吃饱饭就感到幸福,冷的时候能有衣服穿就会产生幸福感。由此可见,物质层面的幸福是最基础的生理需求,也是最简单的快乐。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物质财富积累较快,绝大部分人都拥有必需的物质资料,并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幸福,渴望过上幸福愉悦的美好生活。这种幸福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最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它建立在精神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只有人们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精神得到充分地发展,人们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

  (三)幸福是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

  马克思早在学生时代就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3]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4]个体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的幸福努力工作,才能完善自身,进而获得更大的幸福。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所指的幸福,不是单个人的、自私的、微弱的幸福,而是个体幸福与人民幸福的统一体。人民幸福是个体幸福的前提,个体幸福是人民幸福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就其现实性而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决定了人不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个体幸福和集体幸福都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如果在战火纷飞的国家,人们流离失所,人民幸福得不到实现,个体幸福也无从谈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5]在新时代,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的快速发展,才使人民幸福得以实现。而彰显人民幸福,将为个体幸福的实现创造条件。当然,个体幸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和人民幸福的前提下,要大力支持个体幸福的实现,它是幸福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只有为个人追求幸福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个人提升幸福感,才能调动个人奉献社会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个人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将个体幸福和人民幸福联系起来,成为统一的整体,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内涵,为我们指明了追求幸福的方向。

  (四)幸福是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幸福不同于快乐,它是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证而获取的愉悦体验。它既依赖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客观条件,也有赖于个体发展所形成的主观认知。个体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发展为个体搭建更高的平台。只有两者保持一致、相互促进,人民的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主要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个体发展主要是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更加发达,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人们腰包鼓起来了,脑袋充实了,个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社会的健康发展赋予人民幸福以新的时代内涵,加深了幸福的厚度。个体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砥砺自我、顽强拼搏,推动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有效提高创造幸福的能力。正是个体的全面发展,促使幸福得以感知和分享,从而拓宽了幸福的广度。

  二、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内在关联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内在包含着系统性的结构,体现了奋斗和幸福的内在关联。把握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本质联系,是理解这一观念的前提。奋斗是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积极进取的实践形式,其价值归宿是获得幸福。而幸福是人们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愉悦的精神体验和情感认同,它不能须臾离开奋斗的实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人民只有在奋斗中,才能收获幸福,实现美好生活。

  (一)奋斗是幸福的实践基础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奋斗构成了幸福的实践基础,使幸福由可能变成现实。在这里,实践是联系奋斗和幸福的纽带。所谓实践,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实践的过程就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过程。实践是奋斗和幸福的联结点,通过奋斗的实践,可以使幸福从抽象的遐想中抽离出来,并赋予幸福以现实的因素和实践的基础。幸福本身是抽象的精神诉求,而奋斗的实践为其提供了不间断的动力,使幸福更加持久。

  奋斗是幸福的实践基础,内在包含着两层意思,即个人奋斗的实践经验成为个人幸福的现实元素,集体奋斗的实践经验构成人民幸福的现实根基。一方面,个人奋斗奠定了个人幸福的物质基础。每个人的幸福体验不同,需求层次不同,但幸福的实现都依靠脚踏实地的奋斗。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可能苦乐参半、悲喜交加。无论是成功的奋斗实践经验,还是失败的奋斗实践教训,都是个人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些实践经验将成为个人幸福的现实元素,提高个人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幸福如涓涓细流,最后汇合到一处,变成无边大海,即人民幸福,这是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幸福。人民幸福的获得,要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集体奋斗,积累实践经验才能得以实现。在新时代,就是要在中国梦的感召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通过共同奋斗,追求更高层面的人民幸福。只有集体奋斗的实践经验才能构成人民幸福的现实根基,使人民的幸福感更加强烈。

  (二)奋斗是幸福的实现途径

  幸福不是从天而降的馅饼,它需要依靠奋斗去实现,奋斗是幸福的实现途径。换句话说,幸福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创造幸福。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确认了人的本质,使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促使个人实现生存的意义。同时,人的发展也是在劳动中实现的,劳动促使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发展的意义。而劳动的成果使个人获得成功的喜悦,实现享受的体验。幸福总是在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中实现,“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6]奋斗是实现幸福的重要途径。人们在奋斗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认清自身的需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增强个人的幸福感,并学会分享幸福,给其他人带来幸福。

  奋斗要有明确的目标、持久的动力。一方面,人们在奋斗之前,要明确为何奋斗,也就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及个人幸福而奋斗。目标明确后,就要不忘初心,朝着前方,奋勇前行。在实现个人幸福的同时,为他人创造幸福,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另一方面,奋斗要有持久的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就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秉持这样的理想信念,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让奋斗的脚步更加坚定。同时,在奋斗的过程中,也可以品味到奋斗果实的甜蜜,既收获人生的喜悦,又为他人的幸福创造条件。

  (三)幸福是奋斗的主要目的

  幸福作为奋斗的主要目的,内在关涉人的德性和奋斗的实践活动两个因素。幸福不是单一的主观体验和视觉冲击,它是有德之人通过奋斗的实践创造出的积极感受。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7]幸福是人们奋斗的最终目标之一,它指引了奋斗的方向。奋斗不是漫无目的的实践,它旨在追求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在奋斗的过程中,主体从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物质充裕的幸福,在精神文化活动、社交活动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此外,对于个人而言,砥砺德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是一种自我奋斗的表现。个人只有具备美好的品德,拥有较好的实践能力,才能把握幸福的真谛,探求真正的幸福。奋斗犹如在大海中驾船航行,幸福便是海上明亮的灯塔,引导着人们朝着幸福的彼岸驶来。而幸福往往不是轻易获得的,不经历风雨,就无法体验真正的幸福。另外,幸福有多个层次,通过初步的奋斗,可以浅尝幸福,但要获得高层次的幸福,还要持续不断地奋斗,把个人幸福融入人民幸福之中,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最大幸福。

  唯有不断奋斗,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奋斗者是精神上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8]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个人只要坚持正确的奋斗方向,立志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就一定能创造辉煌、收获幸福。人们在奋斗中创造价值,在奋斗中体验幸福,在奋斗中分享幸福。毋庸置疑,新时代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人。

  三、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当代价值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的,它是人们所追求价值的最高层次,作为内生动力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在新时代的实践中产生,又反过来指导新时代的发展。新时代是奋斗者、搏击者的时代,我们要在实践中,与人民同在,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融入了新时代的实践要素,日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当代,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为传承永久奋斗的传统提供价值依归和行动指南,有力推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导了人类幸福生活的构建,推进了中国梦的实现。

  (一)为赓续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提供基本遵循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早在80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9]事实证明,新中国的成立,民族的振兴,都是一代代中国人接续奋斗的结果。迈入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更需要我们坚持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赋予“永久奋斗”新的时代内涵,为我们传承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指明了价值依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跑出更好的成绩,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永久奋斗不是漫无目的的蛮干,而是有明确方向的实践。奋斗幸福观告诉我们,实现人民幸福、推进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就是永久奋斗的价值归宿。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为继承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提供行动指南,为当代青年发扬光荣传统指明方向。新时代的青年要把“永久奋斗”作为青春最鲜亮的底色。一是要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要勤学苦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造就过硬的本领,努力成为时代新人;三是要磨练意志,心存韧劲,将永久奋斗的精神落实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耽于享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进而在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指导下,将永久奋斗的传统发扬光大,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

  (二)为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启迪

  现实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只有实现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幸福。这种奋斗幸福观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引导人们在追寻幸福的过程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这种奋斗幸福观告诉我们,要坚持人的类特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作为现实的个体,自觉地参与创造性活动,这是人的类特性。个人只有通过自身实践的努力,促进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其类特性,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而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需要在社会实践以及和他人交往中,完成人的社会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借助社会实践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人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提倡奉献社会、服务他人,把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作为幸福的评判标准。这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奋斗观及幸福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社会多做贡献,那他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幸福的人。生活在新时代,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着国家、社会及他人的关爱,但同时,每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奉献。因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就是奉献社会,人们在为他人谋幸福的过程中,自己也将获得更大的幸福。

  此外,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告诉人们,在为幸福奋斗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的身心健康。健康的身心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根基。人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有的人为了获得物质幸福,而忽视了身体的健康;有的人面对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产生心理问题。诸如此类问题的形成,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全面理解奋斗与幸福的深刻涵义。习近平奋斗幸福观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奋斗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在为个体幸福和人民幸福奋斗的过程中,关注身心健康,坚持锻炼,强健体魄,有压力要学会释放,有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为构建人的幸福生活提供实践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为人们创造幸福生活提供了科学的方案。实践证明,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最贴近人民生活,阐明了奋斗和幸福的关系,阐述了幸福的内涵及价值等,指导人们在奋斗中追求个体幸福和人民幸福,最终迎来人类的幸福生活。

  古往今来,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人提出“大同”、君子及圣人等理想人格。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勾勒“理想国”,近代空想共产主义者构想出“乌托邦”及“太阳城”。这些思想家所勾画的关于幸福生活的理想图景,虽然美轮美奂,但脱离实际,回避现实问题,终成一座座空中楼阁。幸福来源于奋斗实践,而自觉的奋斗实践是建立在人们对追求幸福的渴望和全面理解的基础上。生活在新时代,人们希望拥有更幸福的生活。但如果人们不了解什么是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问题,那人们就会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迷失自己,可能为了生活富足,片面追求物质幸福,而忽略了精神幸福。当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裕,但有些人幸福感却没有同步提升,这固然有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原因,但也和对幸福的理解缺失有关。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幸福观,对于我们追求幸福生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明确的目标指引下,人们才能通过奋斗,去创造幸福生活。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立足于奋斗实践,有着科学的实践基础。它不仅关注人们当下的生活处境,力图改变现存的生活状态,而且鼓励人们去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为,幸福不仅仅指物质幸福,在物质满足的基础上,人们要努力奋斗,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幸福。此外,幸福不是单个人的幸福,不只是自我的物质和精神满足,它还包含人民幸福。个人在实现幸福后,不要忘记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的幸福而继续奋斗。而人民幸福的实现将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教导我们,要注重长远的幸福目标,为实现长远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实践。

  (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中国梦是个体幸福、人民幸福和国家幸福的高度统一,蕴含着党对人民幸福的新见解。人民幸福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人民的幸福感越强,那么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就越强。亿万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奋斗,就能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人民作为勤劳的创造者,拧成一股绳,就能攻坚克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加快民族复兴的步伐,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奋斗幸福观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幸福只能靠自己的不懈奋斗来创造。同理,国家富强也要靠人民齐心协力的奋斗来实现,依赖别国的施舍,是不切实际的。实践证明,在这种正确的奋斗幸福观指导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朝着共同目标,顽强拼搏,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精神生活明显提高,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是在这种科学的奋斗幸福观指导下,我们日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奋斗幸福观告诉我们,在促进国家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人民幸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创造,幸福的果实理应由人民共享,让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获得幸福。当前,我们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举国上下都在为这个宏伟目标而奋斗。事实上,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过程,也是追求人民幸福之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将带来社会的幸福,而社会幸福为人民幸福创造便利条件,加快人民幸福的实现。

  [1][9]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126.

  [3]陈国锋.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进程[J].高校理论战线,2011,(6):57-60.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355.

  [5]王比学,彭波.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N].人民日报,(00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4.

  [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1.

  [8]习近平.在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002).

}

闭上眼睛想一想,会让你觉得幸福的场景是什么? 我用这个问题问过身边的很多人,回答千篇一律:高薪的工作,看了很久橱窗的包包,标榜着身份的名车豪宅……仿佛满足了这些条件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完美。 那么,如果我们真正拥有了这些渴望的东西,真的会更加幸福么?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幸福? 在最近的一项全球人类幸福指数的调查中,中国排名极其靠后,这让很多人颇为意外。 中国人在过去飞速的发展的四十年里面,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国人的人均寿命和物质水平有了很高的提升,然而更多人却发现自己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 将时光到回到90年代,我们很多人一年都添不了几件新衣服,最想要吃的食物只能在春节的时候享用,想要什么需要一分一分的攒很久才能够买到……我们想要的很多东西都仿佛遥不可及。 再看看如今的2020年,一切变得触手可得,有信用卡的我们不需要再忧愁买东西钱不够的烦恼,想要什么只要一个订单就立马可以快递到手上,我们不需要再纠结,也不需要再等待。 为什么25年之后,我们拥有的超出了曾经渴望的一切,却反而更加的不幸福了? 想想小时候,我们的幸福感总是来的格外容易,小到一个糖果,大到一个玩具。却也总是维持的并不长久,大概是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为什么我们的快乐和幸福感总是如此短暂呢? 或者应该说,物质带来的短暂有限的愉悦感真的能给予我们幸福么? 或许我们能从幸福指数排列前几名的北欧国家之中找答案。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幸福排行榜前列的北欧国家并不美丽富饶,比如冰岛和夏威夷,这些国家的税金高到让我们难以想象的地步,国民手中所拥有的财产也并不是很多,甚至有的还不如我们自己。然而这些北欧人却都觉得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幸福。 瑞典有一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 生活在这些国家里,你不必担心自己没钱追求高档奢侈品,也不必为了一栋别墅赔上自己的一生。 你索要珍惜的不是那些外在的标签,而是你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由此看来,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的并不一定是那些我们渴望的外在物品,而是安宁和谐的心灵温度。

不是享受,而是体验生活

北欧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旅行。 你很少能够在假期里面看到一个北欧人在自己家附近出现,比起简单的放松,他们更喜欢寻找心灵的安宁和慰藉。 大多数北欧人都会购买两栋房子——一个用于正常生活,一个用来度假放松。 千万别误会,北欧人并不是“房产商”,他们度假的房子大多十分朴素,甚至在我们的眼里称得上是“简陋”。 那里不会有高档的电视机,不会有移动电源,甚至不会通电,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双手,起床,砍柴,生活,做饭,一切都为了满足生活的本能。 这恰恰是我们人体最需要的,满足我们原始本性的生活。 一说到度假,我们大多数人的脑海中都会显示出豪华的酒店,柔软的床铺,美丽绝伦的景色,但是事实上,这些并不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是自我的认同和生存本能的满足。 就像很多人会选择放松的时候宅在家里看一天的电视,这看起来是放松了你紧绷的大脑,但是事实上,这会把你整个假期时光消磨掉,而且在这之后你会开始进行毫无意义的自我谴责,你的心情反而会变得更加的糟糕。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你觉得你一天什么也没干,内心深处就会特别的没有成就。 所以,比起满足物质欲望,我们更要注重自己精神层面的满足,不是去购买华美的服装,而是用心去阅读一本书籍,并且感受那种自我提升的满足感,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会让你觉得幸福,更加长久的幸福。 我们不需要和别人进行过多的比较,因为这些比较并不能够证明什么,只会让你更加的烦躁。试着改变一下自己的假期,比如换一个地方生活。在现在交通发达的今天,这些决定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租下一个小院子,种下一片小小的绿茵和花园,去试着生火煮饭,体验一下顺应本性的生活,你会有与以往不一样的更加放松的感受。 学会丢弃,摆脱生活习惯的惯性

每到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就会因为“收拾东西”出现一场“世纪大战”,父亲想要吧东西都丢掉,却每次在收拾出来要清理的物品之后都被母亲以“这个东西还有用”的话语放回原本的地方。 久而久之,我们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慢慢的,仓库已经放不下,最后甚至把我们的生活区域都给堆满了。 这样的“节约”真的帮我们提高生活的幸福感了吗?我想并不是,东西越来越多之后,每一次我想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难免会出现压根就找不到那个需要的东西之后不得已重新买了一件的事情。 由此可见,物品数量上的累计并不是我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必要指标,而更加可能是我们的束缚。 我们的生活中到底需要多少东西呢?我们心心念念舍不得的真的是那些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么?其实不然,如果认真的整理起来,我们每天所需要的东西都十分简单,根本不足以堆满一个个空旷的房间。 一切都是我们的既定思想在作祟而已。 那些外在的荣誉和身份也是一样。想象一下,几十年以后当你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那些曾经让你豁出去一切去追求的光环又与你何干呢?很多人退休之后就惶惶度日,因为他们只是一味的追求并不持久的外在的荣誉,却忘记了自己内心的富足。 人们往往在高不可攀的权力阶层里面逐渐迷失,又在豪宅名车中不断逃亡。 要知道,真正能给我们带来满足的是内心的充实,当我们不再依赖外界事物来获得安全感的时候才能够得到精神的自由。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不只是一个谚语,更 是一种生活哲学。

}

【爱,是双方相互的给予!孤独的坚守,终将难以维系!

【每次打开新节目请用一块钱支持晓书童】

让书本上的知识不在傲娇,与您共舞。您好,我是晓书童。我的音频节目首发平台是在晓书童频道微信公众号,请您在微信搜索、订阅晓书童频道,晓是知晓的晓。若想与我们直接交流的话,请在公众号内回复QQ,我会将QQ群推送给您。另外为了方便您收听往期节目,可以通过喜马拉雅平台搜索找到晓书童频道进行收听,并且在喜马拉雅平台订阅、点赞和评论我的节目都可以极大的帮助到我的成长!晓书童在此叩谢!

从本期开始以后的节目内容,我认为是《人类简史》一书中最最精华、最最高能的观点。《人类简史》中被传播和称赞最多的是农业革命的骗局和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还有我们每个人所处的整个人类世界都来源于所有人共同的想象。但是我觉得最让我感到震惊的是从本期开始要说的这些内容。那我们就开始吧。

在过去的十万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革命。地球已经被整合成为一个单一的领域,我们的经济状况呈现指数级增长。今天人类所享有的财富在过去只有可能出现在童话中。这期节目我们只讨论一个问题,就是随着人类能力的日渐强大,我们自己也真的越发快乐吗?

人类在过去的5个世纪时间里所积累的财富,是不是真的让我们找到了新的满足感?当有了取之不尽的能源之后,我们是不是也得到了用之不竭的快乐?认知革命以来这动荡的7万年间,世界是不是真的变得更好了?到现在,阿姆斯特朗的脚印还留在无风的月球之上,而三万年前也有我们不知名的祖先把手印留在山洞之中,他们究竟谁比较快乐?

如果是作为历史学家,从来不会讨论这样的问题。虽然看起来,我们秦朝的先祖应该比采集狩猎着更加快乐,埃及人也对伊斯兰兴起后的生活更加满意,欧洲帝国的崩溃对于数百万的人民来说也应该是福音。这些事件,在历史上确实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政治纲要都在大声高喊着要追求人类的幸福和快乐,但是幸福快乐的真正来源到底在哪里?历史学家是说不清楚的。

民族主义会说政治自决能够带来快乐;共产主义者说无产阶级专政能够带来快乐;资本主义者说自由市场能够创造经济增长,进而为最多的人带来最大的快乐。

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的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假设完全就靠不住嘛。如果经济增长不会让人更加快乐,我们干嘛将资本主义奉如圭臬?如果大型帝国的属民可以比独立国家的公民更加幸福,那我们现在又该怎么办?

如果刚才所说的这一切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的话,我们又为什么要发展农业、城市、文字、金钱、帝国和工业呢?

我们最先想到的答案是这样的,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能力也不断的在增强,这绝对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我们就会运用越来越强大的能力来减轻痛苦、满足心愿,所以我们一定会比我们的祖先们过得更加快乐。

然而这种进步的理论似乎有些问题。之前我们在说农业革命骗局的时候就提到过,新的能力并不一定会让生活过得更好,比如说人类在农业革命学会了农耕畜牧,提升了我们塑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但是这对于大多数的个体而言,生活反而变得更加的艰苦。农民比采集者的工作更加繁重,而且取得的食物种类更少,染上疾病与受到剥削的可能性都大幅增加。

同样的,我们再说科技革命的时候也说到欧洲帝国开枝散叶,同时将各种科技向四海传播,并且还打通了商业的新道路,这也大大的提升了我们人类整体的能力。但是对于数百万的非洲人、美洲的原住民和澳大利亚的居民来说,这几乎是灭顶之灾。

历史一再的证实,人类有了能力就有可能滥用,所以要说能力越高就越幸福,看来有失偏颇。

另外有一点我还是不得不提,就是我们人类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代价就是搭上了几乎所有的其他动物的命运。我们现在可以免受饥荒之苦,但是牺牲的是实验室里的猴子、农场里的奶牛和运输带上的鸡,才换来这些让我们洋洋得意的成就。在过去两个世纪间,有数百亿动物遭受工业制度的剥削,而且冷酷残忍程度地球历史上前所未有。要评估全球幸福程度的时候,如果只看上层阶级、只看欧洲人或者只看男性,都是巨大的错误。

那么,我们人类的快乐到底从何而来呢?下面我就来一层一层的帮大家分析一下。

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果我们更加有钱或者更加的健康,那一定就会更加的快乐。但是在几千年来,无数的在思索快乐本质的人,都告诉我们不仅仅是这样的。他们说周围环境和心理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绝对不亚于其他的物质条件。比如说,可能有的人生活富裕,荷包满满,但是因为人际关系疏远和生活没有意义而深感痛苦。也可能我们有的老祖先生活条件很差但是却因为与家人朋友、宗教自然的关系非常紧密,反而对生活比较满足。

通过数据调查之后我们得出了两项耐人寻味的结论。

第一个结论是金钱确实可以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之后效果就不明显了。拿中彩票这件事情来看好了。对于我这样处于经济阶层底层的人来说,确实中彩票给我带来的快乐可以持续好长一段时间。我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吃进口的奶粉,穿进口材质的衣服,过两年可以让她去受更好的教育,而且也可以不用再背一屁股的债。但是,对于像是你们这样原本就是年薪几百万的人来说,就算是中了一千万的彩票,主观的幸福感只会提高几个星期。你可以换一张更好的车,搬到更加豪华的别墅里,但是很快就会觉得这一切都回归自然,不会对你的长期幸福感有太大的影响。

第二个有趣的发现是疾病会短期的降低人的幸福感,但是如果病情不再恶化或是不会持续给人带来强烈疼痛的话,那么疾病并不会造成长期的不愉快。比如说有人被诊断出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确实会让人郁闷一段时间,但是只要病情没有持续的恶化,他们就能够调整过来,觉得自己和一般人一样的快乐。

所以目前来看,对于快乐的影响,家庭和人际关系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更加重要。那些家庭关系良好并且在人际关系中能够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而其中、婚姻又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因素,经过重复的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否与感觉是否快乐存在非常高的相关度。

所以,就算是贫穷并且有病在身的人,如果身边有爱他的另一半、爱他的家人和愿意支持他的人际关系,他可能比一个孤独的亿万富翁感觉更加的快乐。

这样一来的话,虽然过去两个世纪之间,人类在物质条件上有了大幅改善,但是因为大家庭崩溃、社群瓦解,所以两者的作用可以互相抵消,如果真是如此的话,现在的人并不见得比我们1800年的祖先们过得更加快乐。甚至是我们现在非常看重的“自由”,还可能是让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因为虽然我们可以自己选择爱人、朋友,但是他们也可以随时选择离开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让我们越来越难真正信守承诺、不离不弃。于是社群和大家庭的凝聚力急剧下降,最终解体,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孤独。

不知道同学们听完快乐第一层的结论是什么感觉,我是觉得虽然说的还算有道理,但是并不能完全说服我。我们继续来看第二层。

快乐,并不在于对任何像是金钱、健康和家庭或者是社群这样的客观条件,而是在于客观条件和主管渴望之间是否相符。这个很好理解,比如说你理想中的结婚对象是林志玲,结果你只娶到了你们村最漂亮的张翠花,你们村的其他小伙都很羡慕你,但是你自己却很不开心。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的期望只要是个女人就行,结果最终你搞定了人气和才华俱佳的凤姐。虽然别人可能会对你多半是同情,但是你自己岂不是要开心到死。你们别以为凤姐怎么样啊,人家真的是很有才华的,她上过电视节目、接过广告,而且还是凤凰新闻客户端的签约主笔,写一篇文章五六千的收入,好像最近还去做投资人去了。这样的凤姐,我等屌丝根本高攀不上。

那么第二层境界告诉我们的是快乐来源于预期,我们从千年之前开始,就有无数的诗人和哲学家都早就说过,快乐来源于知足,就算没有现代的心理学家搞什么问卷调查我们也知道,这不是老生常谈吗?

不过正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期望如此重要,所以要考察整个人类关于快乐这件事情的历史就出现了更能说服我的角度。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我们有各种止疼药可以供我们随意使用,但是我们越来越期望能够得到更多的舒适和快感,也越来越不能够忍受痛苦。结果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反而还要高于我们的祖先们。

我觉得这个想法并不难以理解,其实在看待我们祖先生活是不是快乐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心理深深的埋藏着一个推论谬误。这个谬误就叫推己及人。就是在我们猜测别人或者是祖先们是否快乐的时候,我们总是会设身处地的去考虑自己在那个情况之下的感受。但是如此一来的话,我们就把自己的期望强加到了别人的生活条件之上,那么结果当然有失偏颇。

比如说我们现在很多人习惯每天洗澡并且更换衣服。但是在中世纪的时候,我们的农民祖先们,可是好几个月都不会洗一次澡,换衣服就更不用说了。我光是想想那样的生活都觉得臭得要命、脏到要死。但是人家中世纪的农民可一点都不介意啊。这种长时间不洗澡不换衣服他们早已习惯,而且也并不是因为太穷而无法承受换洗衣服的负担,而是压根就没有这种欲望。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来说,他们其实本来就是满足的。

再比如说,埃及人在前总统穆巴拉克的统治之下,死于饥饿、瘟疫或者暴力的可能性远远的要低于古代法老或埃及艳后统治的时期。对于大多数埃及人而言,穆巴拉克的统治下的埃及是有史以来物质条件最好的时期。按照这套理论来说的话,在2011年埃及民众应该在大街上跳广场舞来庆祝才对啊,但是,他们却是满怀愤怒起身推翻了穆巴拉克的统治。原因是什么呢?正是因为他们的预期都改变了,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不是参照古代的法老王时期,而是参照同时期的美国或者是北欧。

所以快乐的第二层告诉我们的是快乐与我们的预期紧密相关,由此可见,我们并不能说我们过得比我们的祖先更加的快乐。这是我完全可以接受并且我想大多数的同学都会认可的观点。

接下来,现如今,随着我们生物科技的发展得出的研究结果令我们大为震惊。这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层快乐。

生物学家认为,我们心理和感情世界其实是由经过了数百万年演化而来的生物化学机制所决定的!所有的心理状态,包括我们主观的幸福感最终都是由我们千亿个的神经元和血清素、多巴胺这类化学物质构成的复杂系统所决定的。所以不管我们是中了彩票也好、还是升职加薪也好又或者是找到了相爱的人生伴侣也好,这些都只是我们让感受快乐的诱因,而不是快乐的真正原因。我们对这些事情高兴到跳起来的唯一解释,是因为血液中开始流过各种激素,大脑中也开始闪现着小小的电流。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人体的生物化学系统就是对与快乐有限制,他会把快乐维持在恒定的水平。因为快乐这件事情不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如果是一个快乐而孤独的隐士,和两个整天焦虑的夫妻相比的话,前者肯定绝种,而后者才会把基因遗传下去。快乐和痛苦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只在于鼓励或者阻挡生存和繁衍。所以,我们不难想象,人类演化的结果,就是不会太快乐并且也不会太痛苦。快乐会非常短暂,而很快我们就能再此感受到痛苦。

大自然的演化把给予我们快乐当成是一种奖赏,举个例子吧,性高潮所带来的快乐鼓励我们发生性行为,将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如果性交没有高潮,我想很多人无论男女都不会如此的热衷这件事情。但同时,演化要确保高潮迅速退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可以想象男性会持续的非常开心,但是这样一来连寻找食物的动力都没有了,而且也不会有兴趣再去寻找下一个能够繁衍后代的女性。有句话叫做幸福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永恒的。这句话似乎可以从这里找到科学依据了。

还有,我们身体里的生物化学系统很像是一个恒温的空调系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要想办法保持恒定的温度。所以虽然我们遇到某些事情会让温度暂时波动,但是总会调整到原来设定的温度。我们每个人这套快乐空调的设定那可是都不一样的。如果说10分是快乐的满分的话。有些人的空调会允许自己的情绪在6到10分之间波动,大约稳定在8分。像这样的人,就算住在一个冷漠的大城市,碰上金融市场的崩溃而丧失所有积蓄,还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病,依然还是可以相当乐观。也有些人,就是有着天生忧郁的空调,情绪在3分到7分之间波动。大约稳定在5分左右。这样的人通常都会是相当的悲观。就算他早上中了彩票,中午找到了攻克癌症的办法,下午帮助实现了世界和平,晚上又和失散多年的孩子团聚,即便如此,他所能感受到的快乐程度也最多只能到7分。他的大脑永远都不会让他乐不可支。

所以我们想想看,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不是有些人无论发生了多糟糕的事情还是能保持愉悦?也有些人无论得到了怎样的恩赐还是一直郁郁寡欢?我们常认为,只要换个好工作、找一个好老公、买了新车或是付完房贷,做完诸如此类的事,就能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然而,等我们真正达到这些期望的时候,却没有感觉真的比较快乐。毕竟,买车和买房并不会改变我们的生物化学机制。虽然这确实可以带来短暂的刺激,但很快就会回到原点。

如果我们接受了这套生物化学决定快乐与否的理论,那么我们再回看历史的时候就更加的清楚了,所有的历史事件都不会给我们的生物化学系统带来影响。虽然有些事情可以刺激我们分泌快乐的激素,但却永远无法改变最后的浓度,所以也就是无法让人更加的快乐。

好,那我们回头看。拿一个古代的农夫和现代的企业家来做对比。我们古代的农夫居住在没有暖气的小木屋里,旁边就是猪圈。而现代的企业家呢住在拥有各种最先进科技的豪宅里,窗口就能俯瞰城市的浩瀚夜景。直觉上我们一定觉得企业家比农夫更快乐。然而,我们的大脑对于快乐只认生物化学激素的浓度,大脑根本不管是木屋还是豪宅、猪圈还是夜景。所以当农夫盖好木屋和企业家搬进豪宅的时候,他们所分泌的生物化学激素一样多的话,那么他们的快乐就不能说谁比谁高。

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对于改朝换代这样的众人大事也是如此。我们秦朝一统天下,彻底改变了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但并没有改变我们中国人的生物化学机制。所以虽然统一让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快乐并没有多大影响。那些快乐空调设置分数高的人,不管是活在战国还是秦朝,都会一样的快乐。而那些快乐空调设置分数低的人,过去会不断的抱怨战国诸侯、而现在也是无休止的抱怨秦朝天子,完全没有改变。

如果这么一说的话,中国统一究竟有什么好处?如果没有办法让人更加快乐,又何必要这么多的混乱、恐惧、流血和战争呢?就算有人认为这些社会变革会让他们开心,但是到头来我们现在终于看清,我们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被自己的生物化学系统玩弄于鼓掌之间罢了。

聊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回答在开篇中所提出的那个问题了,就是我们人类是不是越来越快乐。

首先,我们人类的能力确实是越来越强大,这非常的明显,前面我们也说到了,我们从地球上一种微不足道的物种逐渐成为了上帝,掌握了地球上其他所有生物的命运。

其次,我们人类越来越团结。在帝国力量、金钱力量和宗教力量的驱使之下全球人类逐渐的融合统一,现在,我们已经把全世界的人类都融合在了一个大家庭的屋檐之下,虽然家庭内部还有一些小打小闹,但是我们已经不再是彼此独立的群体了。

最后我们讨论到了的快乐与幸福,正如前面所说的,历史的方向可并不是朝着我们人类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快乐的方向在发展。我们从生物化学的意义上来说,因为历史不能改变我们的生物化学系统,所以他和我们是否快乐、是否幸福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现在我们终于第一次明白了,让我们幸福快乐的机制不是社会、不是经济、更不是政治。所以我们经过几千年的尝试,尝试着改变高山湖泊、改变自然、改变世界,我们现在终于发现自己错了,需要改变的不是外界,而是我们自己。只有改变我们自身的生物化学系统,我们才有可能把几千年来获得的能力转变为幸福和快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人科技比我们发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