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的谈谈赴日读博在北京哪办理好?

逐步引导儿童形成阅读习惯

背靠樊登读书IP,「樊登小读者」定位为针对0-15岁儿童阅读习惯养成的付费型APP。自2018年1月正式上线以来,樊登小读者每周更新3本书,目前共计更新300本书。在用户方面,樊登小读者已有150万注册用户,其中付费用户占20%左右。

在上线10个月时,36氪曾对其商业模式有过报道。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樊登小读者在线上内容开发与线下门店运营方面都有一定进展,本文将从产品更新、内容开发与线下门店三方面展开介绍:

在此前36氪关于「樊登小读者」的报道中,樊登小读者主推“一书两讲”的方式来引导亲子共读。但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樊登小读者发现家长十分希望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自己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针对这一现象,樊登小读者在产品端新增了“口袋秘笈”版块,指导家长陪读。每本书的“口袋秘笈”中设置了互动问答和小游戏,增加亲子互动。同时,针对学龄前儿童用户,相应的绘本讲读视频结尾设有“口袋小剧场”,以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发现阅读的乐趣。通过这些调整,帮助家长节省陪读时间,同时引导孩子养成爱读书、勤思考的习惯。

  • 新增桥梁书栏目及单品类订阅包

在线上APP的内容方面,樊登小读者增加介于绘本与纯文字书籍之间的过渡类书籍栏目-桥梁书,涵盖幽默、探险等多种主题,也有一些经典系列童书的解读,以期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在原有的全类别订阅包基础上新增了两个单品类订阅包-图画书订阅包和文字书订阅包。图画书订阅包主要面对的人群是低幼儿童,主打绘本、桥梁书和百科书籍阅读;文字书订阅包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学龄儿童,主打儿童文学、桥梁书和百科书籍阅读。全品类订阅包则主要服务二胎家庭,可以阅读平台所有上新书目。目前,樊登小读者APP的付费用户每周至少登录一次APP,使用时长在15-40分钟,整体会员的复购率约为50%。

  • 线下“双师课”开始试运营

2019年10月,樊登小读者线下“双师课”开始试运营。依托樊登小读者现有的渠道体系,线下“双师课”已经在20余个站点进行试授课,主打整本书精读。线上老师负责讲述书籍内容,线下老师负责师生互动、讨论总结。通过对照、引申、游戏体会书籍表达的深层含义,训练孩子的阅读、思考、表达能力。同时,阅读课程书目从绘本开始,逐渐升级到半文字书,进而过渡到整本文字书阅读。

在班级安排上,樊登小读者通过APP分班等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人数,采取6-12人的小班课,以便展开讨论。在课程设置上,除了之前开发的书目外,樊登小读者特意加强了国学部分。目前课程还处于磨课阶段,已经完成了二年级课程的开发,未来将开发出覆盖不同年龄段的书目。

 在线下渠道方面,据樊登小读者创始人肖宏文透露,很多城市合伙人本身就是教辅机构从业者。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课堂控场能力,所以相对其他机构来说,樊登小读者的线下“双师课”负担较轻。目前的开课时间主要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以及周六日。未来“小读者之家”将继续落实樊登小读者关于解决“课后三点半”的计划,做线下阅读体验空间进行“阅读+托管”。

语文是今年持续被资本关注的教育风口之一。从年初至今,语文赛道的大小融资已经超过 10 起,在英语、数理思维、编程等各个赛道都跑出新的头部公司后,语文成了为数不多的可能会诞生大公司的教育投资洼地,高瓴领投云舒写、创新工场、BAI 领投河小象,都在持续给市场注射强心剂,这也是36氪长期关注的赛道之一。本文是“大语文”专题的第一篇。

针对于K12中小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已成为公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目标。

36氪获悉,K12在线双语阅读产品「向日葵阅读」于今年 6 月完成了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险峰长青和东方富海。

从纵向来看,阅读在语言教学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贯穿从小学到高中的 12 年学习生涯;抽离出“学科”属性之外,横向上,大量的阅读可以提升底层“能力”,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认知,塑造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方式,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通过大量且有效的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阅读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

2017年6月,国务院法制办办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把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鼓励教师开展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开设必要的阅读课程(这里的阅读不是指课堂上教学阅读模块,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Real Reading)),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所以针对于K12中小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和阅读能力提升,已成为公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目标。

其中,数字化阅读是大势所趋。向日葵阅读创始人贺宣告诉 36氪:2018年童书出版码洋比重占图书零售市场的26.25%,从增量上看,图书零售市场有近1/3增长份额来自童书市场,在全国近600家出版社中,共有556家出版社涉足童书领域,占比达90%以上。但其中 95% 的内容都没有被数字化。这是整个出版行业由来已久的通病:整个产业的运作方式还非常传统,从选稿、发行、印刷、销售都是按照编辑的经验单向操作,没有任何的数据回流,内容的供给端和需求端存在着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优质内容难以被有效利用、分发,家长也找不到适合自己孩子的优质阅读内容。

多年从事于教育行业的贺宣看到了数字化阅读的机会。在他看来,阅读产品的核心是三点:分级、数据和内容。

  • 分级:精准的内容推荐是由分级体系和数据分析两环结合得来。据贺宣介绍,目前国内的分级读物主要是根据“年级”或者“年龄”做为分级依据,分类过于简单。向日葵阅读的分级体系分为5阶10段,分别是Basic(基础阶段)、Learn to Read(学会阅读)、Read to Learn(阅读获知)、Read and Think(阅读思考)、Read all the life(终身阅读)。通过依据孩子年龄、心智、认知、主题的科学分级体系,提升认知、思维水平。
  • 数据:以过程性数据为主,包括测前/后的分数、翻页行为、页面停留时长、阅读速度,结合文本的题材、难度、长短、覆盖词汇量等进行数据埋点,结合用户特征与内容特征进行个性化推荐,达到自适应阅读体验。据贺宣介绍,按照目前的数据维度,如果用户每天阅读 10 分钟,持续 20 天左右就可以积累到一些有效用的个性化数据。
  • 在内容上,向日葵阅读与国内外的知名出版社合作,包括外研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青岛出版集团、HMH(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迪士尼、Highlights等,目前共有中英内容 2200 本书。后续也会不断引入优质内容。在获取了数字化版权之后,向日葵阅读会根据体裁、主题、年龄段、围绕词汇、语句、篇章的知识点及考察能力范围、适配的教材章节等维度对内容进行结构化分层。目前已经上线英文 1 – 8 年级的适配内容,并做了跟读打分和内容交互的设计,语文部分将在年底上线。 在市场端,向日葵阅读选择 S2B2C 的模式切入优质内容更稀缺的三四五线市场(目前以经济大区和人口大省为主)。更具体来看,向日葵阅读团队是撬动“老师”这一环,来推动学生使用向日葵阅读。

阅读对中小学生的好处不言而喻,但目前中小学阅读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存在了以下的几点问题:(1)阅读资源匮乏,读本内容不够充实,数量难以支撑长期阅读;(2)阅读资源的分级不成熟,学生缺乏科学指导,自主阅读难以开展;(3)目前阅读资源从题材、体裁和展现形式比较单一,难以调动和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4)阅读评价片面,缺乏连续性和科学性的阅读能力评测体系,无法了解学生阅读水平,及跟踪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基于以上问题和背景,向日葵阅读以全量内容+智能测评+实时分析反馈+个性化推荐,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阅读体验。通过结构化内容分发,依据学生兴趣能力匹配相应内容,形成内容IP—诊断测评—数据反馈—个性化推荐的产品闭环。

“老师和学生都是向日葵阅读的用户。”在贺宣眼里,老师不应该只是获客的一环,更是推动学生持续使用、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枢纽,而他们同时又面临着找书、选内容和追踪学生阅读效果的痛点。所以向日葵阅读除了把主题与教材章节做了同步之外,也专门开发了面向老师的小程序(向日葵阅读教师端),帮老师一键推荐班级阅读任务、开展分层教学,查看学情分析。以学校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场景,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激发阅读兴趣。

上线半年来,向日葵阅读已覆盖超过300所学校,学生每天的平均的阅读时长达到25分钟,通过21天、100天的区域阅读打卡活动,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步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今年暑假期间,向日葵阅读与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合作举办了“二七区小学生暑期阅读活动训练营”。在阅读时间更加充裕的情况下,学生在向日葵阅读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比开学时高出 50%。相比于传统进校产品一到假期活跃度就大幅下降,向日葵阅读的数据可以验证的是:优质多样的内容加上有趣的交互形式会对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变现上,向日葵阅读的策略是在让学生免费试用一学期后,开通 20 元 / 月的会员服务。

据险峰长青合伙人赵阳介绍,险峰长青看好向日葵团队在K12阅读市场的前瞻性布局和探索,通过数据算法结合深度内容沉淀构建了阅读学习反馈的完整闭环,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与认知能力提供了优质解决方案。

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非常看好K12数字阅读市场,在他看来,阅读是培养面向未来型人才的基础能力。一带一路、内容出海、IP生产、全民阅读未来全球化发展潜力巨大。在非一二线城市的下沉市场,80后家长对优质阅读内容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消费意愿非常强烈。向日葵阅读聚焦推动数字阅读与智慧教育深度融合,其创始人贺宣在出版社、对公教育沉淀多年,对教育和出版行业有深刻理解,非常看好其将来的前景。

关于团队,创始人兼 CEO 贺宣曾任好未来智慧教育事业群“雪地阅读”项目总经理;先后负责集团对公战略规划、投资、政企合作、新产品孵化;也曾先后任职于外研社、华为(天闻数媒)、作业盒子等一线教育公司。核心团队分别来自好未来、腾讯、陌陌,具备教育和互联网领域的丰富经验和行业资源。

语文是今年持续被资本关注的教育风口之一。从年初至今,语文赛道的大小融资已经超过 10 起,在英语、数理思维、编程等各个赛道都跑出新的头部公司后,语文成了为数不多的可能会诞生大公司的教育投资洼地,高瓴领投云舒写、创新工场、BAI 领投河小象,都在持续给市场注射强心剂,这也是36氪长期关注的赛道之一。本文是“大语文”专题的第三篇。

编者按格隆博士会经常在格隆汇APP的专栏里,或者格隆微博里,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思考与感悟。未见得严谨,但读之,当有海滩徒步,捡拾珍珠的惊喜与喜悦。小编将最近几篇集思于此,以供争鸣。阅读更多,请移步格隆汇APP的格隆专栏,或者格隆微博。

拿掉了猪,我们就是通缩:

拿掉农民工,我们的传统经济,还剩下什么?

拿掉风投,我们的新经济,还剩下什么?

【11月20日】 星期三

很多朋友问我: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企,有什么问题吗?你怎么总为民企鼓与呼?

逻辑并不复杂。我是做经济学研究的,任何企业,作为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一是创造财富,二是解决就业。

尽管国企占尽了信贷、土地、政策等方方面面的优势,但从我们有民营企业开始,国企盈利能力就始终比民企差一大截。哪怕是在供给侧改革高峰期的2017年,民企仍以近21%的ROE,完胜国企的10.5%(见下图):

至于就业,过去20年,有17年,国企的新增就业人数为负。拿掉民企,中国86%的人会失业(见下图):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花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既讲节约,又讲效果;花自己的钱,办别人的事,只讲节约,不讲效果;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只讲效果,不讲节约;花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国有企业就是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全人类经济史上,没有哪个国家能把国企办好。

他的另一个著名观点是,所有通货膨胀都源自货币的超发(与猪无关),而为了少还债(流通中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所有政府都有通货膨胀的内在冲动。

【11月21日】 星期四

勾股大数据做了两张关于经济二十年的图,非常值得玩味(见下图):


21世纪以来的20年,中国经济明显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两个台阶。

前十年,上帝给了我们一把近乎王炸的好牌,内部经济高速增长,外部大国关系和谐。那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0.7%,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人均GDP由1135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这些标志性的突破与奠基,都是在这个被经济学界称为“黄金十年”里完成的。


但这些好牌,在过去10年,基本都已经囫囵打了出去,手中硬牌其实已所剩不多。GDP破6,中国经济的两个核心引擎:企业家的信心,公务员的动力,都在以比历史上任何阶段都更快的速度在消融。现在的中国经济,或只是依靠惯性在前行。形势与趋势,或比我们多数人想象的都要严峻。现在的问题,可能不是摆在桌面上的那些问题,是地板的问题。地板在动。

遗憾的是,我们多数人,仍然只是在盯着桌面。

其实,经济就算从此”泯然众人”,也并不可怕,也就是快钱不好挣了而已。当代人类科技已达到的高度,足以支撑所有无硬伤瑕疵的任何经济体,维持年均3%左右的经济增速。日积月累,全中国人也足以过上有尊严的体面生活。

改革开放这个词并不精确。其实没什么改革。过去四十年我们取得的所有成绩,基本都归功于开放:拥抱全人类科技创新成果,拥抱人类进化大趋势。如果我们再退回去,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于我们所有人都会是一场无法承受的灾难。我们再次变穷,或许连20年都不需要。

1973年法国总统蓬皮杜访华,随行记者拍了据说是那个时代第一张彩照:就算是这些挑选出来摆拍的人,你也能发现,他们里面,没有一个胖子(见下图):

那段历史,离我们很近,很近。

最后一张照片,如果我不说,你很难想象也拍摄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这群少女的时尚与气质,哪怕放今天,也毫不逊色:

彼时的伊朗尚处巴列维王朝时期,社会开放,女人可以花枝招展,四处招摇。经济也堪称耀眼,伊朗是当时亚洲最有钱的国家,人均GDP超过日本。
这一切,在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戛然而止。在神权统治短短40年后,现在这个国家的女人必须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没有父兄等男性陪同,甚至不能出门。8100万人口里,超过6000万处于绝对贫困状态。
最近伊朗的骚乱已致数百人伤亡。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文章标题:伊朗,你今天流的泪,是你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11月22日】 星期五(上午)

不少朋友对我说的”硬牌基本都囫囵打出去了,中国经济或只是依靠惯性在前行”表示不同意见,他们一致的论据是:中国的互联网红利依然强大。

如果我说,中国的互联网红利(早)已见顶且在过去,你信吗?

还是秉承我的一贯分析模式,用数据说话。

第一张图,中国厂商智能手机出货量:


多数人看到的,只是华为66%增长的强大与一骑绝尘。极少有人去想,一个行业,只有一家公司正增长,其他全部大幅下滑,到底是那家公司真的太强大,还是整个行业不行了?

符合常识的理解是,整个行业在走下坡路。华为之所以一枝独秀,一是因为确实优秀,其二,我们必须承认,就算被动的,华为是始于去年五月中美贸易战的最大,甚至是唯一赢家。aiguo是一门好生意,在这个案例里体现得非常明显。事实上,现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没有人敢说华为的任何不好。

智能手机台数*每个手机下载的APP数*所有应用的在线时长,这三者乘积,就是一个地区互联网行业的市场空间。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2016年就已见顶,之后一路快速下滑:
人均APP下载量仍在增长,但增速已越来越逼近零:
人均单日在线时长,今年象征性增长了一分多种,达到359.8分钟:
这意味着,剔除睡觉吃饭谈恋爱的时间,中国每个人每天刷手机应用的时长已达到6个小时。这应该就是极限了,想再增长,几无可能。
以上累积的直接的结果就是,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二季度净减少193万,三季度净减少300万:

这是一个很令人脊背发凉的数据。与此对应的是,过去一年,所有互联网应用,只有短视频一家的在线时长占比是增长的,其他,无论社交、资讯还是游戏,通通是下降的:


容颜易老,互联网也是。它救不了我们。

【11月22日】 星期五 (下午)

对于政府到底有没有减税,争议很多。政府天天说减税了,很多企业则抱怨是增税了。不少流量文章也都在批评政府根本没有减税。

我用数据说话(前提是财政部的数据是真实的,口径是连贯的):

1,中国税负水平,确实在全球都是最高之一(见下图);

2,政府确实在减税。说没减,是不公平的。今年前三季度,税收同比下降0.4%。比例不大,但确实在减:

3,问题在于,同期政府非税收入剧增29.2%。这意味着,多数企业综合税费负担,大概率是在上升的。这也是为何很多企业抱怨税收不降反增的原因:

4,至于未来综合税费负担会走高,还是走低?我的理解,不出意外,大概率是前者。因为今年上半年,全国除了上海略有盈余,其他所有省,都是赤字(见下图)。这是现实。现实比人强,地方政府也要吃饭。税减了,就一定会在非税上补回来。这是个简单的求生问题,与觉悟无关,与道德无关,与制度无关。


财政紧张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是:公务员的各项显性、隐性福利必然受到侵蚀与挤压。这必然会减弱公务员主动作为的动力。

而公务员队伍的动力,是中国这个特色经济体资源配置双引擎最核心之一(另一个引擎是企业家信心)。

它的衰减,当然不是好消息。

发现爱仕达,小跌6分,8.61买回,

证明前面因为改名时引起的涨停,只是尾盘试盘。

需要耐心地滚动,大的涨幅如果没实质利好支撑,还是先落袋为安

正常情况下,抓到黑马概率很低,还是从小波动中操作?

目光短浅,变成短线思维。

我本来也是要价值投个资,奈何一会川普要怎么样,一会扇贝又游走了。

谁能抓着茅台,一直抓到1000块以上。

牛短熊长,雷多喜少,这种情况下只能短操作。

明日计划,如果下午露天到9.25以上,可以考虑先走一半。

期初帐户到2018年8月累计存入203K元,此款项可用8-12年,期待年化10-15%收益

持续到11点多,不见像样子的反弹

先把之前低买的爱仕达8.66卖出

下午大盘继续下跌,全天跌22点

盘后传来消息,说老米又通过一个什么对不臭港的法案

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担心中米贸易谈不下去?

其实老大和老二之间关系好不下去,

只有一个月了,今年估计完不成预定的230-240k的目标

期初帐户到2018年8月累计存入203K元,此款项可用8-12年, 期待年化10-15%收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读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