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想生儿子,但是卵巢功能下降调理了半年多了都没用,我还能怀孕吗?

对于34岁这个年纪生二胎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姐妹可能30岁才结婚,然后31-32岁生第一个孩子,34岁生怀第二个孩子,而且随着现在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在30几岁生孩子的情况也比较普遍,通常,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在25-35岁,只要女性的身体情况好,在这个年龄段当中,怀孕的几率都会非常大,而关于34岁生二胎的一些真实感受和相关情况,下文是整理了一些相关分享,感兴趣的姐妹便可做了解。

34岁生二胎是比较正常的

34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随着现在三胎政策的开放,其实很多家庭也会选择生二胎,而在34岁这个年纪生二胎也是比较常见的,不过对于生二胎其实也存在诸多烦恼。最直观的便是,经济压力变大,而关于生二胎的一些真实感受,一些姐妹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生完二胎后悔,二胎也是意外来的,两个孩子全是外婆太大,有了二胎我辞职照顾娃,大的上小学了,我忙着辅导功课接送兴趣班,兴趣班一年差不多5万不到,这些是小事,家庭矛盾是大事,男人以为赚几个臭钱就了不起了,回家就是甩手掌柜,不会分担一丝丝,家里被孩子弄乱了还要说我不打扫干净,悔不当初,自己累就算了,还把我妈也弄的这么累。

我是意外怀上的二胎,但我不太想生,老公又很想要,说服我了,我们家条件只能说葡萄,老公一个人挣钱,只有一套房子还要还贷,孩子没人带,一直是自己带的,双方父母都没法帮忙,我已经全职三年了,接下来还要继续全职,哎呀妈呀,生了可能后悔两三年,但是不生的话可能后悔几十年,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吧。

我35生了老二,第一年,各种后悔,现在第二年,不后悔了。经济方面,之前就不差,生了老二收入翻了一翻,都说生二胎要满足三个条件,夫妻感情好,婆婆帮忙带,有钱。

33岁生了二胎,现在老二七个月,现在非常后悔,兼职身心俱疲,不知道知道为什么生了,耗费了我所有的精力,不是因为经济,家在省会城市,房子有两套,车也有,两人年收入30-40万,但还是后悔,老大变了,变得很矫情,我们天天担心老二,一直在熬,大家都说老二大了就会好一点,现在还在煎熬。

女性34岁生二胎算不算晚

是不算晚的,因为34岁还属于是最佳生育的年龄,只要身体各方面无疾病,那么对于生二胎就没有影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4岁打算生二胎的话,以下几个方面一定要做到:

生二胎前注意检查和调节身体情况

1.男方备孕前需要进行检查,主要是检查支原体、衣原体检测、生殖激素、精液常规、前列腺液等检查;

2.女方备孕前需要检查妇科B超、白带常规、激素六项、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尿常规、心电图以及艾滋病梅毒的筛查;

3.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过度烦躁抑郁,要调整好心态,这样可以更快地怀孕;

4.要注意饮食调理,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提高精子和卵子的质量;

5.在怀孕前三个月应该服用叶酸片,叶酸片可以预防胎儿畸形,并且叶酸男女都可以吃,对于提高精卵质量,都有帮助;

6.无论是男女在备孕期间都需要戒烟戒酒,远离有毒有害的物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怀孕的成功率。

要知道,34岁怀二胎的话,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检查中出现了不孕不育的症状,就需要及时给与治疗,当出现严重不孕症时,如果还想怀二胎的话,这时就可以选择试管婴儿技术来助孕。所以总的来讲,34岁怀二胎是不算晚的,也不算困难。

高龄生育二胎真实经历分享

各年龄阶段的女性,对于怀孕而言,成功率都是不同的,特别是高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就会衰弱,这时怀孕就十分的困难,特别是要怀二胎的姐妹,除了要考虑能否怀得上的问题,还要考虑以后生二胎对于生活上面压力,所以对于高龄生二胎的一些真实经历,下面列出的相关情况,便可查看。

高龄女性生二胎经验分享

1、34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3、39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4、43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5、47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6、49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7、52岁生二胎的真实感受

随着现在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晚婚晚育的人越来越多,对于高龄产子的情况也就比较常见了,有些女性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选择在年龄较高的时候怀孕,而选择怀二胎,自然也有是有一定原因,但只要是选择怀二胎,那么根据自身的年龄和身体状态,就需要调整好和准备好。
}

卵巢功能下降意味着卵巢功能在衰退,是会影响到生育能力的,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丧失生育能力,除此之外,卵巢功能下降还会出现绝经期症状、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皮肤,以及性生活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卵巢功能下降分两种情况,如果女性是在44-54岁之间出现卵巢下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没有不适也不需要治疗,如果是40岁以下的女性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则有可能是卵巢早衰的情况,要及时干预和治疗,避免造成一系列影响。

36岁,准备要二胎,但是一直怀不上,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卵巢功能下降,有早衰的迹象,卵巢功能下降会造成什么影响?不能生孩子了吗?

卵巢对女性来说是很重要的生殖器官,是会影响生育能力的,但不能说就完全不能生孩子。卵巢功能下降的影响:

1. 生育力下降或丧失。卵巢功能下降会导致内分泌异常,从而出现卵子质量差、数量减少、不排卵、月经紊乱等症状,从而降低了生育能力;

2. 围绝经期症状。卵巢功能下降导致雌激素降低,从而出现身体潮热、盗汗、失眠、耳鸣、心悸等围绝经期症状;

3. 神经系统影响。卵巢功能下降如果没有及时治愈,长此以往会导致女性的记忆力减退;

4. 骨质疏松。卵巢功能下降是一个引起女性骨质疏松的间接因素;

5. 心脑血管疾病。卵巢功能下降,没有及时治疗,会增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6. 对性生活的影响。性功能下降,性欲也会下降;

7. 影响皮肤。卵巢功能下降会使女性肤弹性下降、出现色斑、松弛干燥等。

卵巢功能下降影响生育能力

卵巢功能下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平时也没有什么感觉,如果不是要怀二胎,不去检查也不会往这方面想,卵巢功能下降的症状都有哪些?

卵巢功能下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发黑,或月经周期异常,或出现更年期症状,情绪不稳定、潮热盗汗、抑郁等。

1. 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会影响卵巢正常的内分泌,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2. 缺乏营养。长期偏食或营养不良会影响卵巢的正常运行,造成卵巢功能下降;

3. 先天卵巢疾病。先天卵巢疾病,如无卵巢或幼稚卵巢导致卵巢功能下降;

4. 炎症感染。生殖系统炎症上行感染会影响卵巢激素分泌,造成卵巢功能下降;

5. 过度减肥。雌激素分泌以体内的脂肪为原料,如果过度减肥,使脂肪急剧下降,雌激素分泌不足,也会诱发卵巢功能下降;

6. 生活习惯。吸烟喝酒、熬夜、长期吃辛辣刺激食物等都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月经异常、卵巢功能下降。

怎样才能呢?现在卵巢功能下降、卵巢早衰的现象好像已经很普遍了,很多女性都有出现这种情况,防止卵巢功能下降还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对身体伤害太大了。

防止卵巢功能下降,要做到:

1. 心态要端正,要学会排解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免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

2. 注意营养均衡,要摄入足够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E、D及矿物质;

3. 运动锻炼,适当锻炼,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4. 注意避孕,切勿多次人流,给卵巢带来更多,也是最直接的伤害;

5. 关注月经变化,卵巢早衰是有先兆的,在发病前多出现月经减少、月经稀发等症状,所以女性自己一定要重视起来。

}

  生老大的时候已经年满32了,当时还在上班,身边同事朋友都打保胎针吃药保胎,从小我的身体也不是很好的,但是怀老大的时候,身体很壮,连个感冒也没有,虽然也是吃啥吐啥,吃一碗面条能吐一盆的,整整吐了四个月,怀老大重了60斤,生完了老大还有40斤
  因为怀老大没怎么很费劲,从单独放开可以要二胎的时候就蠢蠢欲动想要了,14年已经36岁了,4月儿子刚上幼儿园那个月就怀上了,当时觉得生过个孩子了,又怀上就没当回事,什么都吃,难受的厉害了,冰糕也吃,五一还被老公拉去长途跋涉了一通,这孩子就是在五一期间发现怀上的,按月去做孕检也没有忽视,第二个月去查体就发现稽留流产了,60天发现孩子胎停在了45天,当天回家晚上大出血,满床都是,住院又是吃药又是清宫,折腾了好久,回家坐月子期间,刚上下大雨,儿子幼儿园差点被水淹了,我套上冬天的皮靴淌着水去接了儿子,当天晚上肚子疼的睡不着
  越要不上心里就越是渴望,本来对二胎存着一份可有可无的心态,这两年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要二胎的,随着年纪变大,还有儿子越来越渴望小伙伴的陪伴,二胎在我们家正式提上了日程,15年11月又怀上了,从开始怀上hcg就不是很好,医生一会怀疑宫外孕一会怀疑生化,家里没有人能给看孩子,我还每到周末陪着闲不住的儿子到处玩,终于在喝了一杯橙汁之后半个小时见红了,那时怀孕还不到两个月,45天左右,肚子疼得厉害,让老公陪着去看急诊,在急诊的检查台上就小产了,这次哭得特别厉害,我知道有多么渴望这个孩子
  经过两次之后开始了到处寻医问药的经历,中药吃了,西医看了,各种检查检测统统都没有落下,还在中医调理下吃了半年中药调理激素水平,终于16年7月大夫说可以开始要孩子了,子宫前位的我一向很容易怀孕,结果检测卵泡的B超做了半年,结果也没怀上,生生是被打击的放弃了,2017年4月要搬新家了,本来新家也是因为想要二胎才准备的
  搬家前夕突然发现怀孕了,赶忙去医院保胎,从不到三十天开始就吃黄体酮和孕酮,一直到快三个月,B超做了三次,每次都很好,但是孕酮也是一直吃着,直到端午节前两天去做NT建册,突然发现胎停了,又胎停了!
  这次怀孕已经是小心翼翼了,儿子也不敢陪他到处溜达了,一天到晚几乎也不出门了,只是胃口很差,吃什么都吐,什么也吃不下,难受的厉害,当时还跟老公说能不能行这辈子就怀这最后一次了,当时是认定这胎肯定没问题了的,从小到大经历都很坎坷,家人又都不是能帮上忙的,什么都是靠自己和老公,一路走下来好辛苦,快到四十了,被二胎折磨得死去活来!现在还在坐月子,心里的二胎愿望又有点蠢蠢欲动了……

楼主发言:5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 评论 :儿子对小伙伴的渴望。。笑了,现在独生子女很少有喜欢再要一个的。虽然我还没结婚,但是认真的建议大姐姐还是不要折腾自己的身体了,流了再要要了又流,你的身体这么不值钱吗?
  • 我觉得一个已经可以了,陪伴一生的是伴侣,子女可能陪你一辈子吗?子女到一定年龄就会有自己的生活。。。

  多玩玩放松心情,就会好的,我14年也是翻倍不好流了一个,去年还动了一次甲状腺的手术,手术后到处玩玩,后来就怀了一个宝,下下周就可以去生了

  另外年纪不是大问题,我大LZ两岁

  • 评论 :你仅有的一次流产可能是意外,但是楼主已经三次胎停了,就不会是偶然因素了。身体是伤不起的。我建议楼主实在是不甘心的话,先做个全面检查。夫妻血型,染色体等等。女人反复流产会增加某些恶性疾病的风险,宁愿多花点钱做个全面检查,心里有数在做决定
  • 评论 :我姥姥将近五十还意外怀孕生女,当时根本没有试管婴儿,连促排卵药都没有。怀上后也很不情愿的生了。我的一个闺密,为了顺产大着肚子还在跳绳,足月顺产,宝宝很健康。所以说,好的孩子生命是非常顽强的,根本不需要这么谨小慎微。
  • 评论 :如果没做过母亲,那么年龄再大也可以尽量争取,有的不育女性为了拥有自己的孩子,甚至可以赌命的——因为太渴望。但是在有一个健康宝宝的前提下,二胎生不生就得综合考虑了。反复胎停伤不起。母亲身体垮了,孩子怎么办?母亲健康可比弟弟妹妹的陪伴更重要

  楼主 我是二次胎停一次意外 历时4年 才生下2胎宝宝 现在二宝快10个月了 觉得再辛苦也值了。要不会遗憾一辈子

  还是不要了吧,从年龄,人力等都不是非常适合的条件,加上那么遭罪,我也停过,四年才敢再怀顺利生下。是体质的问题,你要想了解去微信公众号罗大伦频道最近有一篇他专门讲到胎停。我这四年间吃中药无数,医生五六人,每次问医生医生说怀了也带不住的时候好绝望,说地不肥养不住庄稼,果然感觉自己体力变好精神抖擞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了就顺利怀了。

  呃……我想到了我老公同村的一个阿姨,她小女儿跟她孙子同龄,然后他叫她小姑她叫他侄子,两人现在一起上小学了。所以,楼主加油,那个阿姨还是五十二岁生的小女儿呢

  我也大龄二胎,二妞现在四个月了,也是来的很艰辛。千万别放弃,孩子会在适当的时候来找你!

  我觉得还是自己的身体最重要,其实二胎生出来,和老大也玩不到一起了,我看身边相差大的,老大根本不带小的。

  楼主,提醒你下,怀孕了胖是正常的,但是胖60斤。。。怀孕了胖那么多,说明你怀孕期间营养严重不足(忘了具体叫啥了,反正这么回事)。。。希望注意加强营养摄入

  看楼主说话觉得楼主应该是个很幸福的妻子和妈妈,心甘情愿想生孩子,只是有点不遂愿。跟微博上的反婚反育广告截然相反,祝福你吧

  刚流掉的这个宝宝都已经长出胳膊和腿来了,因为假期值班大夫少,老公找大夫的空我偷偷看了它好久好久,小小的胳膊和腿,跟它哥哥一样的大脑袋大眼睛,隐隐的觉得好象一个小男孩!
  都有手有脚的了,看到更心酸,哎,心疼

  半年经历了2次胎停,今天刚做了清宫,从没想过这些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直都是女汉子,胎盘送去检查,冥冥中相信下一个一定会是个好孩子!

  两年前吃维生素B族,严重过敏,怀孕还能吃叶酸吗,叶酸也是维生素B类,

  觉得楼主是作,本来第一胎注意就能生下来,流了几次底子差了没办法

  霸占儿子房间多日了,今晚爸爸去应酬了,本来就不愿跟爸爸一起睡的臭小子,就赖我床上了,怎么也不走了,还假哭博我心软,只好让他在我身边睡了
  头挨枕头没有一分钟呢就秒睡了,小呼噜吹着,这睡功随了他爸
  等爸爸回来的时候已经睡得四仰八叉的了,为了半夜不被他拍醒或踢醒,还是让他爸抱回了主卧,爸爸费劲抱起来的时候还顺势啃了一口爸爸的nainai,这么大小伙子了!
  还记得小时候,小娃娃的时候有回饿急眼了......

  我老婆去年一次胎停、6月份又一次胎停,哎
  她不想要了,可我还想要,她77年

  多吃点益母果(柠檬),就是每天一个切片泡水喝,可以的话连皮带肉一起吃掉,很酸但是很有用。我头一个二胎月份很大的时候不停出血,打针都没保住,流掉了还是个女宝,超级难受。现在我的二宝顺利生下来了,结果是个男孩,虽然遗憾小棉袄不来我家了,不过孩子没事还是很开心。我家二宝现在11天,出生的时候超预产期11天,羊水不浑浊,胎盘不老化,进产房一个小时就生下来了。食补保胎比药好,自己多注意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胎都六岁了二胎一直怀不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