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孩子总是无意识噘嘴频繁噘嘴,怎么办?


本报讯(文/图 记者 张琪)“孩子老眨眼睛,我们刚刚去了眼科门诊,医生却让到儿童保健门诊看看。”11月7日,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彤彤(化名)的妈妈疑惑地对儿童保健门诊主任医师陈丽芳说。
8岁的彤彤,近半年来总是眨眼睛,情绪紧张的时候眨得更厉害,若放松下来或是入睡后症状有所缓解。“一开始我们并未在意,以为孩子是长时间看手机用眼过度导致的,就给孩子滴了些眼药水缓解眼睛疲劳,但眨眼症状并未减轻。”彤彤的妈妈说,她认为孩子养成了眨眼睛的坏习惯,因此没少训斥孩子。
陈丽芳仔细查看了彤彤的病历,并询问了彤彤的病史,经过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后,确诊彤彤患有抽动症。“孩子身体又不抽动,怎么会是抽动症呢?”彤彤的妈妈一脸茫然。
“抽动症也称抽动障碍,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地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常见疾病。”陈丽芳介绍说,抽动症多数起病于学龄期,以5—10岁年龄段的儿童最多见,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抽动症作为一种近年来备受大家关注的儿童行为疾病,做到早期发现并不太容易,大部分患儿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浑身抽动。抽动症分为简单运动抽动、复杂运动抽动、简单发声抽动、复杂发声抽动。多是从一些微小的局部抽动开始,眨眼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一般头面部最先出现抽动,如眨眼、噘嘴、点头、耸鼻等,逐步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和躯干出现抽动,抽动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一天可抽动十几次至数百次,发作频繁。发声抽动通常比运动抽动晚1—2年出现,多为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清嗓子,发出吼叫声、嘿嘿声、犬吠声等爆发性异常喉音。复杂发声抽动较少,约15%的患儿存在秽语,或强迫性地说出一些污言秽语。抽动症会反复出现,一个症状出现后,可能经过一段时间消失了,又会出现新的症状,也可能之前的症状没消失又叠加了新症状。
有些家长认为,不就是有小动作吗,又不影响什么,长大了自然就好了。陈丽芳直言,确实一部分患儿的抽动症状是阶段性的,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但很多患儿的抽动症状会持续存在。抽动症会给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患儿可能因此产生自卑、羞耻感,不愿意和同学交往,引发社交障碍。在学习上,患有抽动症的孩子上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孩子患了抽动症怎么办?“抽动症的治疗不仅是医生的事儿,更需要家长给予配合和支持。”陈丽芳表示,家长要正确地认识抽动症,了解有些动作并不是孩子有意发出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要紧盯孩子的表现,不要过度关注孩子的症状,如果孩子出现症状,家长也不要打骂、指责。选择温和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并保证孩子睡眠充足,让孩子每天进行适量户外运动,放松心情。此外,要积极和学校沟通,让老师引导学生不要嘲笑孩子,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总是无意识噘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