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只要孩子的女生后一定要有孩子吗?


前段时间为一位怀孕的客户周莉(化名)做后续辅导,两个月后她就要生了。
辅导结束,她说:
“其实我压根就不想生孩子,我是90后,要不要孩子无所谓。但我老公是80后,比较传统。然后公婆那边一直给压力,我妈妈也天天催着我生孩子。我是在各种压力下才怀孕的啊!“
周莉是非常有职业追求的女性,本打算做完咨询后大干一场,没想到咨询第二次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原有的计划都被打乱。
要不要生孩子真不是女性自己能决定的。表面上女性是有生育权,但多半女性是无法决定的。在中国是这样,在世界很多国家也是这样
。”我回答说。
1
(图源pixabay)
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不想生孩子的客户。
有几个90后客户,在生涯幻游后直接说,我是没有孩子的,说得很坚定。
有的咨询客户会在群里发问:
“女人一定要有孩子吗?“那背后是深深的困惑和无力。
而咨询的80后,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我不要孩子的,都说随缘吧。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认识的女性“主动“不要孩子的,一般有以下情况:
1、提前声明自己是不育主义
提前声明自己是不育主义的,在谈恋爱和结婚前都明确告知对方。
我以前的一个同事,是个文学硕士,我在认识她的时候,就知道她是一定不会要孩子的,她周围的人也都知道,自然找的男朋友也知道。
后来结婚了,就是没要孩子。自己想要什么很明确,在选择上准确率就会很高。
2、夫妻双方都不想要孩子
夫妻双方都不想要孩子。可能是在结婚前双方并没有明确说明不想要孩子,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双方都主动不想要孩子。
我观察的现象,夫妻双方比较开放,没有太多传统包袱。我认识的一对夫妻,双方都在国外学习和生活过,现在过着快乐的丁克生活。
3、女性一方不想要孩子
女性一方不想要孩子,而且女性在经济和精神方面比较独立,丈夫尊重妻子的选择。
多数情况下,女性比男性不要孩子的比率更高,因为从事生产的是女性。一些在职业上发展很好,注重精神生活的女性,会主动选择不生孩子。
很多的女性作家,艺术工作者就是这样,对于她们的决定,另一半也很支持。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越年轻,主动选择不育的比例越高。
(图源pixabay)
2
为什么在中国,普通女性很难决定是否生孩子呢?
1
首先是强大的文化压力
“养儿防老“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孩子是最重要的。一是延续家族香火,二是父母亲老了能够照顾父母。
结婚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生孩子,不是为了爱情。在这样的文化下,女性不能生育被离婚,是很普遍的事情。
于是生孩子成了女性的头等大事,有时候高于自己的性命。
纪录片《生门》里那些女性冒着生命危险去生孩子,是不是母性伟大要打个问号,
至少在这些女性的潜意识里,没有孩子就没有地位,作为女性的意义就不完整

这些思想从小就被灌输,所以誓死也要生呢。
而不能生育的女性,则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
我小时候经常看到不孕不育的夫妇来找我爸看中医,我高中同学的一个阿姨后来也到我们家来看病。在小地方,一对夫妇如果没有一个孩子,会让周围人看不起。
(图源pixabay)
而我周围那些一开始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孩子的女性后来都有孩子了,也没看到谁敢主动不要孩子的。
现在医疗手段发达,可以一下子要两个,儿女双全。我现在理解了为啥有那么多不孕不育医院天天在电视上广告,真是市场需求大啊。
2
丈夫的压力
在这种文化下你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丈夫的压力。
如果丈夫很传统,而且他的经济和思想上都强于你,如果你想保持婚姻稳定,你就得生。
我之前的一个朋友,丈夫希望她生二胎(第一胎是女孩),而她已经不想再生了,然后就离婚了。
3
丈夫的家人——公婆和大小姑子
丈夫背后的女性亲人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势力,她们代表着女性对女性的打压。
(女性常常是传统思想的受害者,然后下意识成为传统思想的捍卫者,去加害其他女性。)
(图源pixabay)
如果丈夫不想要孩子,他会受到自己原生家庭的压力,会因此改变主意。我弟弟的妻子结婚后没有立刻要孩子,我看到我妈和我姐特别焦虑,天天在那催啊。
挺让人觉得悲哀啊,原来都发生在自己身边啊!
如果丈夫的家人比较开明,那生不生的决策权会更多在夫妇手中。如果你犹豫不决是否要孩子,你在找男朋友时要看对方的家里是否民主,是否愿意把这件事的决策权放在你们手里。
4
自己的亲人
自己的亲人,也是女性亲人为主。
多数是母亲和姐姐们打头阵,爸爸虽然着急,但是不好直接逼迫女儿。
妈妈是过来人,知道女儿不生孩子地位受影响,是想为女儿好,很多逼迫女儿生二胎的也是妈妈。
而姐姐也是过来人,会去要求你完成你该完成的任务。大家在这种文化下都集体意识地默认女性一定要生孩子,你不愿意生就是站到她们的对立面,她们也会很不舒服的。
近几年,催我生小孩的都是我的母亲和姐姐。
5
强大的社会压力
你认识的所有人——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甚至在聚会上认识的陌生人,都是在这个社会压力系统中。
大家见面聊孩子,都在旁敲侧击地催你生。而如果你还没有,大家肯定觉得你生不了。
如果你说是不想要,人家表面说你思想开放,但私下还是觉得你有问题。
就像我的一个客户,她对妈妈说不准备要孩子,然后她爸爸就私下猜疑:我的女儿是不是不能生啊!
在多数人的意识里,每个人都要有孩子,不要的都是不能生的。
哪里有什么主动不要孩子的傻瓜啊!
6
内化而来的孤独恐惧
(图源pixabay)
在外部的压力下,让你形成自动反应:无子=孤独。
外界的宣传养孩子就是为了老了不孤独,儿孙绕膝,其乐融融。如果没有孩子,就要进养老院,孤独终老。
我的一个女性客户,她的丈夫不愿意生孩子,她选择离婚。她非常渴望要孩子,80后的她说:
“没有孩子,我老了的时候怎么办啊!”
她说的话和我妈一样呢,虽然年龄差了40多岁。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38岁了,大龄未婚。她父母的意思是你找个差不多的结婚,生了孩子,就是离婚了也有个孩子。有个孩子目的就是为了她老了有人照顾啊!
可是我这个同学可以很好地照顾自己,她这样过比一个单亲妈妈过得更容易吧!
7
生育的本能
人类作为动物,有很多本能,比如生存,性,生育。
生育本能支持了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有的人说,生孩子是延续生命。
其实不能叫延续生命,因为生命的起源不是父母,父母只是一个管道,生命的起源目前还不知。更准确叫延续基因。
(图源pixabay)
欧文亚隆在《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的恐惧》谈到人们采用2种方式去克服死亡的恐惧,一是繁衍后代,二是去支持更多的人。多数人选择的是前面的方式。
而选择后面的方式,就是通过自己为社会的服务,去帮助更多人。
像特蕾莎修女,以及那些事业上发展不错的女性,她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去服务这个世界,对死亡也就不再恐惧了。
3
如果你想在现有的文化下不要孩子,我觉得你最好具备以下2点:
1、有自己的事业或者能够很好地服务社会
事业发展不错,具备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给你抗击压力的底气。
另外你的工作能够很好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即使收入一般,你也能面对外界的压力,因为你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和他人的链接。
2、精神力量强大。
你可以独立自主,不惧怕周围人的眼光;
你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
你能够享受孤独,一个人独处平和而从容。
如果你没有具备第1个,具备第2个,也可以对抗外部压力,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4
接下来我来分享我是如何决定不要孩子的。
我和Mike是从2016年结婚的,到2020年底才正式做出决定——不要孩子。
其实现在想想,我内心是不想要孩子的,所以一直把决策的时间往后拖。
2019年我们打算要做个决定,但这个过程很纠结,直到2020年底才有了清晰的结果。
为啥对我来说决策比较难呢?
1
我没有很多人那么坚决,很早就决定做不育族
一是我有80后的传统部分,不如90后那么坚定。二是我也挺喜欢和小孩子玩的。
我经常和4,5岁的小孩成为好朋友,带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一直平等对待孩子,把他们当朋友一样来对待,这也是他们喜欢和我玩的原因。
(图源pixabay)
2
这个决策过程中感到很多力量的纠缠
一会儿这股力量占上峰,生吧,一会儿另外一股力量占上峰,不生吧。结果就是无法决策。
这些力量具体是什么呢,我来一一道来。
社会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潜移默化地要你生孩子的社会力量。
我记得刚结完婚,有次大学同学聚会,要好的女同学说:
“早点生小孩啊,要抓紧啊!“一副长辈的口气。
我36岁结婚,我知道不早了。
“你又不是我父母,你来催啥啊!就是我父母也还没催呢!“我很生气地回复。
在中国,大龄被催婚,结婚后被催生,我很是反感。
(图源pixabay)
一位女性朋友带自己的女儿和女儿的同学来我们的住处玩。2个小姑娘玩的比较开心,朋友开玩笑地说:
“让2个小孩到你们床头踩踩蹦蹦,你们就早生贵子了。“
我说:
“我们还没打算要生孩子呢!”
周围的朋友最喜欢说:”你要生啊,生个混血儿多漂亮啊!不生太可惜啦!“
这个还真有诱惑呢!但后来想不管是什么样的娃娃都要付出精力啊。
过去的40年,我从来没有感觉身体里有个声音说,要生小孩了啦。
很多人说,到了一定年龄你自己就想生,看来不是真的!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和Mike都去做了教练。我在教练中发现我要孩子的动力,是Mike很爱孩子。
而Mike在教练中,他谈到他想要孩子是为了他去世后,我一个人不孤单。
好像我们俩想要孩子都是为了对方。动力不足,就先搁置。
保持自我
第二股力量,我不想成为失去自我的女性,而我想成为的优秀女性都没有孩子。
有一次我被教练,关于与母亲的关系,忽然发现我很害怕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女性:为了孩子,没有自我。
我妈就是为了孩子放弃工作,做了家庭主妇,一切以孩子为主。
我的一个咨询客户也是,她在怀孕期间告诉我,她不想要孩子,因为她不想成为妈妈那样的女性:
为了孩子,奉献了一生。
(图源pixabay)
原来很多女性都有类似的情况,
因为对母亲的不认同,也不想成为母亲。
教练让我重新画出自己的篇章,我看到一个画面,感觉很好:
我和Mike有一男一女,Mike抱着女儿,门外有条狗,有个男孩和狗在玩耍。我坐在桌子上写作。我自己都被这个画面陶醉了。
但是我依然没有动力去生孩子,没事去看看那个画面挺好的。
我欣赏的女性,或者是我的偶像,比如安.兰德,波伏娃,三毛,都没有孩子的。
虽然有孩子的发展也不错,比如龙应台(我看过她写的关于儿子的文章,很感动),王菲,但是我觉得那些没有孩子的女性更吸引我——她们有强大的自我,这份自我没有向母性屈服。
这股潜意识的力量——做自己,有强大的自我,是我决定不要孩子的一个重要力量。
两种恐惧
但是我又受到另外一个力量的牵扯,第三股力量是恐惧的力量。
当我想起以后没有孩子,也会有一股深深的恐惧感。
我居然不敢相信。以前看到很多女性一心求子,好像不生就不行似的,让我很气愤。女性难道没有孩子就不能活了吗?
(图源pixabay)
当我进入要决策的阶段,我忽然理解她们了。原来那个恐惧的力量是如此强大。
这个恐惧就是前面所说的内化恐惧:无子=孤独,以及生育本能对死亡的恐惧。
长期在这个文化熏陶下,大脑是固定思维模式,自动释放出恐惧。
就像我前面说到,我有关于孩子的画面,但是我并没有动力去生孩子。
有一次见了一位学习心理学的朋友,我把自己的困惑告诉她。
“我真不知道这两个小孩是从哪里来的?“
“你这是代际传承(大致这个词),你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有孩子,你就自动会出这个画面。但现实中你并不想要。“朋友从心理学角度给我解释。
原来我传承的是集体意识,所有我的女性祖先的集体意识。不但有孩子,还儿女双全,多么符合集体意识啊。
大脑在很早前就装了这些程序,一切自动运行。但随着我的成长,我感觉有点不对劲,我不想被这个程序所操作。
(图源pixabay)
同时我也有另外一个恐惧,就是关于生孩子的恐惧。
我以前看了很多的小说,描述女性生孩子的,都是非常痛苦以及不被温柔对待的。
而我周围的女性,虽然不会说生孩子痛得无法忍受,但她们会分享在生育过程中不被尊重,以及因为生孩子导致的身体问题。
我妈妈就因为生孩得了风湿性心脏病,治了很多年。
所以对我来说,有两种恐惧,不生很恐惧,生也恐惧。在这两股恐惧中我实在无法决策啊!
这时我开始去搜集那些不想生孩子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我在网上搜了如下的信息:
没有生孩子的夫妇都对自己的这个决策不后悔,他们有高质量的生活,有的养了宠物;
有的女性说自己很喜欢孩子,也有很多的侄子,侄女,但是她们不想要自己的孩子,没有觉得缺憾;
有位不想要孩子的美国女性的演讲:没有结婚前她去医院做节育手术,她确定自己不要孩子,但是医生拒绝给她做手术,说她以后一定会后悔的,她一定会想要孩子的。医生是位男性。
读了一本澳大利亚作家ToryShepherd的书《OnFreedom》,这本书就是探讨关于不生孩子的。
在书中她说到,因为不要孩子,经常被别人问到为啥不要,让她很恼火,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情。而澳大利亚前总理朱莉亚·吉拉德经常被对手政敌攻击没有孩子。
原来要不要孩子,是很多女性都苦恼的事情,多数女性都会遭遇歧视。
接纳自己
我是到第四股力量出现,问题的答案才出现。
既然决定不了,我们决定要试一下。去做了基因检测,一切都很好。
一天晚上,Mike和我说了计划,我忽然心里很堵。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抗拒怀孕生子的。
(图源pixabay)
于是们决定找澳大利亚咨询师Vinay做夫妻咨询。
他给我们做了几次,我发现我们之间想要生孩子的原因变成:
Mike想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弥补父母在他青少年时期对他漠视的缺憾。
但这也给他压力,担心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父亲。
我发现我想要一个孩子,就是因为本能啊,是恐惧本能推动着我,不是爱的本能。
当看到我们要孩子的初衷后,我们想要孩子的比例都大幅下降。我们再次搁置了计划。
这个时候我们团队的老师说,其实你创造了火把生涯,那就相当于你的孩子。
确实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生产,写书也让我感觉自己在创造。
我们决定养只猫,感受一下照顾者的感觉,然后2只小猫来到我们家。
有一次我在看母猫喂小猫奶的视频,我感觉到一股愤怒:6只小猫在拼命吸奶,在母猫的身上爬来爬去,有时候母猫痛苦地大叫,但只能忍受着。我真想把那些小猫都拿下来,让母猫休息一会儿。
我去找教练,去探索这愤怒背后的情绪。
在被教练过程中,我的愤怒是母猫被自己的母亲本能控制,不能做其他的选择。
这像我看到的很多女性在养育孩子中,先是被母亲的本能所淹没,然后有的就完全丢失自我的。
在很多女性眼中,母亲的角色远远高于一个女性的独立。
继续探索,关于我自己,我有了新发现。我来到这个世界有三个角色:养育者,体验者和创造者。
对我来说养育者是指: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照顾和关爱。
首先我是被养育者,宇宙,地球,父母亲是我的养育者。而我也是一个养育者,比如对我们的小猫,我体验到一个养育者的角色:给它们食物,关爱。
在咨询工作上,我是个养育者,我为我的客户提供思想和精神上的关怀。(怪不得有时候感觉像客户的妈妈似的)。
这个养育者的角色不是单一限定在养育自己孩子的身上时,它的范围更广,涉及的人更多。
我在带领团队时,有时候也能感觉到自己是个养育者的角色,要关心照顾好每个人的需求,真是很辛苦。
体验者,则是我来到这个地球上就是来体验的。
通过各种体验,我看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我体验了各种关系:与父母的关系,与兄弟姐妹关系,与女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各种围绕在我身边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我看到更真实的自己:渴望自由,渴望活出轻松愉悦生命状态。养育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体验,但是我却没有意愿去做这个体验。
我的灵魂沟通师在给我做疗愈时,看到我有个前世,是有很多孩子的,而且有个孩子还是残疾,那一世的自己非常辛苦。可能那一世已经体验了,这一世就不打算体验了。
而作为创造者,我创造自己的生活,创造轻松愉悦的生活状态。同时在工作上我创造新的项目,写作,内容输出,支持更多人。
当我看到这一生的3个角色,我忽然觉得那个困扰我已久的要不要孩子的问题,就解开了。
我用爱面对这个世界,用养育者和创造者的身份支持这个世界,不生孩子的恐惧就消失了。
(图源pixabay)
我深深地爱自己,尊重自己内心选择:
不去体验生育自己孩子的女性生活,而是体验一个没有孩子的女性的生活。这是我灵魂的深层设计。
通过这个教练,我也看到了更深的自己:
我就是爱,我就是真啊!原来我们每个人内心里都充满了爱,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地球,对这个宇宙的爱。这是深层次的与宇宙合一的渴望。
教练结束后,我的教练紫霞感慨地说:“我们佛学的老师说世界上多数人是被本能趋势的,能看到这点,是多么有智慧的人啊。恭喜你啊!“
哈哈,原来有这个困惑的不止我一个人啊,原来想冲破本能的也不只我一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都在为冲破本能的束缚,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而奋斗呢!
所以说第四股力量就是一种大爱,超越了狭隘的本能的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深深接纳。
这四股力量,总结起来就是两股力量的博弈:
(图源pixabay)
一方是社会集体意识和生育本能的力量,这股力量推动众生往前走,很多人感受到被这股力量挟裹,淹没;
另外一方,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力量,是通过不断自我成长后追求真正自我的力量。这股力量希望与更高层面的自然,宇宙合一。这股力量带来更广阔的爱,也就是大爱。
而现在的世界,正处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力量不断上升的阶段。
在我们母亲那代,是根本没有机会去想要不要生孩子呢,都一律默认要生孩子。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提出不生孩子,有的人也在这样践行。
社会越发达,生育率越会趋于下降,发达国家现在都在经历社会老龄化。
而中国2020的新生儿出生率下降15%,破了1949年以来的纪录,也在逐渐向发达国家人口趋势靠拢。
这个趋势,没人能阻止的了。地球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法则在运作。
现在地球人口过剩,资源严重不足,很多人主动放弃生育,在更高层面上是在协同宇宙的能量法则,支持地球的自我更新。
当然你也不用担心人类会因为不生育而灭绝,生育永远是社会主流。
如果我没有生在这个时代,再早个10年,20年左右,估计也没有今天这个文章了。
在决策的过程中,我曾经问过很多女性朋友,她们的回答是这样的:
“还是要生一个,延续生命。”
“可以去医院冻卵,现在很多人都去做。”
“Mike值得有个女儿。”
当我把我们不要孩子的决定告诉我妈。
第一次她说:那你的钱给谁啊?
第二次她说:你是不是不能生?
Mike在生孩子的事情上一直尊重我的选择,他的父母从来不干涉我们的事情。
而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为自己的人生做决策,所以当我解决了这4股力量的博弈后,我也做出了决定,外界并不能干扰我的决定。
我和Mike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旅行,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当我们去世了,会把钱捐出去,或者我们建立个基金会,用基金会的方式去支持更多人。
而我和自己单独相处很多年了——单身很多年,自由工作5年,我非常喜欢和自己的独处,内在会觉得很富足,所以我不担心年老之后如何面对孤独。
5
生还是不生,在多数情况下,真不是女性自己能决定的事情。
一个社会里,女性越能够决定自己的生育权,代表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
如果你能遵从内心做出自己的选择:
生了,好好地体验养育孩子这段旅程;
不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出这一生,你就是一个勇敢的,忠于自我的女性。
女性不等于母亲。
(图源pixabay)
愿这个世界有更多的女性,活得肆意,活得洒脱,活得淋漓尽致!
1
王虹老师
火把生涯创始人
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
职业规划类书籍《觉醒》作者
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从2010年开始从事职业规划咨询,在近10年的职业咨询中累计咨询近千个案,具有丰富的职业咨询实战经验。
王虹老师在从事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不断勇敢地探索,对心理学,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亲密关系都有深入研究,咨询功底深厚,对职业问题的剖析全面而深入。咨询尤其擅长职场中高端人士、各类女性群体、留学生、海外华人,客户遍及中国各个省份以及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新西兰。
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跨越5大洲,并参加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在美国工作1年,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成为在美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
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
2017年10月建立国内首家女性职业成长平台,目前在线3000多位女性;
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两期累计学员440+位;
2018年8月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团,有5位咨询师;
2018年12月推出职业规划新书《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2019年1月创立火把咨询师俱乐部,旨在为国内职业规划咨询师提供沟通平台;
2019年3月开设职业规划师咨询实战班(基础班),致力于培养新手咨询师。
2
《觉醒》
《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融合了王虹老师9年咨询经验和丰富人生经历,从多角度解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规划案例。
本书以个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通过案例分析来探讨“稳定”“跨界发展”“热门行业”“兴趣”“原生家庭”“35岁现象”“职场天花板”“我的职场我做主”等热门议题,让我们了解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王虹老师希望通过此书,使人们不断地探索自己,做真实的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来源:华律网整理 2023-01-02 58 人看过
国家虽然一直支持公民晚婚晚孕,但是国家现在已经开放二胎政策了,在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只要是合法的夫妻都是可以生小孩子的,那么在生小孩的时候必须要结婚证吗?现在虽然不需要办理准生证了,但是孩子出生之后都是需要办理户口的,下面来和华律网小编了解一下民法典生小孩需要结婚证吗?
一、民法典生小孩需要结婚证吗
生小孩没有规定要结婚证,需要孩子父母出具身份证,到医院办理生孩子手续,生育完毕子女,凭孩子父母身份证,在医院产科申请办理孩子出生医学证明,然后凭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和孩子亲子鉴定报告,非婚生育情况说明,到孩子父母任何一方户籍派出所,申请给孩子上户口。
二、什么是结婚证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若结婚证丢失了可以前往民政局申请补办。
三、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第六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通过以上的文章内容,我们就知道在生小孩的时候不需要结婚证,但是孩子的父母必须要出示身份证才可以,这样才能在医院办理生育子女的手续,毕竟生完孩子之后我们都是需要办理户口的,所以如果没有结婚证的话是比较麻烦的,需要做亲子鉴定,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华律网小编。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还有疑惑?20万注册律师在线为您解答!立即咨询9031位用户正在咨询
推荐律师:成都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未到结婚年龄生小孩要罚多少
没有结婚证小孩怎么上户口
无结婚证生小孩怎么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结婚只要孩子的女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