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故事月饼起义你听说过吗

恨不能遗忘 精选回答 1、中秋传说之一是嫦娥奔月比较长,就不写了。2、而且相信你也知道这个故事网上一搜就是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3、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4、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5、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6、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7、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8、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9、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10、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11、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12、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13、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14、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15、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16、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17、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18、赏月、拜月、吃团圆月饼等,均源于此。19、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我要发光 2023-08-18 13:41:371-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121-140141-160161-180181-2001-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121-140141-160161-180181-200}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这就是中秋节的来历。  不过,汉代的中秋节定在立秋之日。这天,王者出猎,以所获祭宗庙包。到了唐代,各种类书中备载四时十二节令,单单没有中秋节的故事。  而在宋人的笔记中,中秋节的记载就屡见不鲜了。宋代的中秋节,不用说富贵人家,就是贫穷的市民也是“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中秋节晚上,“膂力儿童,连宵嬉戏”。由此可见,中秋节在宋代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  此记作于四十年前,至今风俗似无甚变更,虽民生凋敝,百物较二年前超过五倍,但中秋吃月饼恐怕还不肯放弃,至于赏月则未必有此兴趣了罢。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我回想乡间一般对于月亮的意见,觉得这与文人学者的颇不相同。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的含义和意义  1、中秋节的意义是:团圆庆贺。挖掘和弘扬中秋节中的团圆文化,发扬敬老孝亲、感恩父母的美德,也应该是中秋文化的范畴。  2、中秋节俗有久远源头,中秋节俗贴近了民众生活的需要,民众将秋季的节俗都集中到中秋,使中秋成为四季庆赏的大节之一。  3、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从当代社会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需要的现实意义。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中秋节象征亲人的团圆。  5、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度恰值三秋之半,故名。  中秋节的传说: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适合吃什么食物  1.菱角  很多人都说中秋节吃菱角,会让我们的大脑变的聪明伶俐,菱角也是在中秋节前后上市的一种食物,吃起来不仅味道很不错,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好的养生功效。  菱角是一种不常见的水生植物,并且菱角当中含有很丰富的蛋白质和葡萄糖成分,对我们身体的能量有着及时补充的效果。  菱角的外形长得比较奇特,含有丰富的淀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等,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也是可以补充我们身体内的营养的。  很多人都认为,中秋节吃菱角可以补五脏,并且还有减肥健美的作用,因为菱角不含有能让人发胖的脂肪。除此之外,菱角还能补脾胃、健力益气,并且还能解内热。  菱角还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疾病,儿童食用菱角,还能防治皮肤病,能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等。  在《本草纲目》当中记载,菱角具有安中补五脏的功效,同时还记载其具有补脾胃、健力益气的作用,效果是非常不错的,我们在中秋节的时候可以吃一点菱角。  而且菱角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有效的缓解皮肤疾病,治疗皮肤脓疮,尤其是在秋季,我们的皮肤会因为上火和天气干燥等原因,导致体内的水分代谢缓慢。  这样毒素就会堆积在我们的皮肤上,从而出现脓疮、痘痘以及皮肤干燥等现象,菱角在秋季生产,价格也很便宜,具有很好的清热降火和解毒的作用。  2.梨子  中秋佳节正好是属于秋季的,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经常会让人觉得喉咙特别不舒服,这个时候多吃一点梨子对我们的保护嗓子是非常有好处的。  梨子柔软多汁,味甘性寒,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等功效,尤其是在秋季食用,能非常明显的缓解咽喉干燥、大便燥结等症状。  而且梨子对于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等都有好处,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梨子富含膳食纤维,是最好的肠胃清洁工,饭后吃梨,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使积存在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量排出,避免便秘。  梨子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气候干燥的时候,人们经常会感觉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等,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干咳少痰的情况,每天吃一两个梨子可以缓解干燥。  3.莲藕  秋天的莲藕是最补人的`,秋季的天气变的干燥,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所以说藕就是很不错的滋补佳品了。  立秋过后,新鲜的莲藕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菜肴,新鲜的莲藕当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而且莲藕的含铁量极高,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颇为适合。  秋季吃莲藕,能清热润肺,还能调中开胃、益血补髓、安神健脑、延年益寿,除此之外,莲藕还有清肺止血的功效,肺结核患者食用也很好。  4.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的时候,石榴因为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经常被用作是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和团圆吉祥。  秋季多吃石榴,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石榴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助消化、抗胃溃疡、软化血管和降血脂、降血糖、降胆固醇的作用。  石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糖类、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要比苹果高出两倍,植物化学物质高出五倍左右。  中秋节吃月饼有哪些要注意的  糖尿病人慎吃含糖月饼:  月饼使用了过多糖份,会导致血糖增高,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病的人,多吃含糖月饼会导致肠胃负担增加,从而使血液集中在胃部,身体的其他部位出现血供不足,导致头晕等。  巧克力馅月饼不要多吃:  巧克力是大热食物,食用会进一步加重内热,影响消化功能,另外食物堆积在胃部,也会影响呼吸功能,导致胸口发闷、感到憋气,使心肺机能受损。  冰淇淋月饼不是每个人都能吃:  脾胃虚寒者,吃了会引起胃部不适;体质偏热者,虽然吃了冰冻月饼后感到很爽,但物极必反,大寒反而会激发出大热。有的病人食用冰淇淋月饼几天后,就出现连续拉稀、浑身发烫、血热等症状。}
导读中秋节的由来是来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过去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而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的由来是来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过去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而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一、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1.嫦娥奔月  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向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十五,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2.吴刚折桂  吴刚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3.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  4.月饼起义  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地反抗力量,准备发动起义,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利用中秋节大家互相馈赠麦饼的机会,在麦饼中夹带字条,传递起义信息,约定于八月十五日晚上同时举行起义。后来起义成功,朱元璋便传下口谕,每年到了中秋节,便把当年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日糕点赏赐群臣。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秋节的传统节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