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我何言ipo是什么意思思啊

秦琼买马关羽走麦城是什么意思啊
秦琼买马关羽走麦城是什么意思啊
08-12-03 &匿名提问 发布
[]【典故】  隋朝末年,在济南府当差的山东豪杰秦琼受命来潞州办事,不幸染病于店中,所带盘费俱已耗尽。无奈之中,牵着他心爱的坐骑黄膘马到西门外的二贤庄去卖。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庄主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却说秦叔宝瞒得了单雄信,却在潞州酒楼上邂逅了另一条好汉。伯当告知了单雄信,害得雄信到处寻找秦叔宝。后来两位英雄终得相识,单雄信盛情款待,让叔宝在二贤庄精心养病八个月。离别时单雄信为其黄膘马配上了金镫银鞍,并以潞绸、重金相赠,从此二人结下。随后二人在推翻随王朝的农民起义中同仇敌忾,为起义军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业绩。唐朝兴起后,秦琼终身保唐,单雄信则抗唐到底。尽管单、秦二人后来,但患难中结下的兄弟情谊始终如故。《》中的“秦琼建祠报雄信”,说的就是秦琼闻得擒了雄信,飞马来救。走到跟前,头已落地。叔宝抱住雄信的头,跪在地上,悲痛欲绝。后将雄信夫妻合葬在洛阳南门外,起造一所祠堂,名为“报恩祠”,以报潞州知遇之恩。 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便将取荆州的任务交给大将吕蒙。 吕蒙到陆口,探子报告说沿江都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有所防备。吕蒙闷闷不乐,便躺下称病不出。孙权便派女婿陆逊去看他,陆逊知道吕蒙无病,却劝他装病辞职。 孙权依计召吕蒙往建业养病,于是攻打荆州之事,便让年轻的陆逊接替。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信中对关羽大肆吹捧。关羽从此松懈了对荆州的防备,并将荆州的兵力调往樊城。 孙权得知荆州防务空虚,便拜吕蒙为大都督起兵攻荆州。吕蒙将战船伪装成商船,精兵扮成商人,骗过烽火台的守兵。当夜二更船内精兵杀上岸来,占了烽火台,拿下了荆州。 公安守将傅士仁见荆州已失,又对失火之事对关羽怀恨在心,便到荆州投降了。孙权要他去南郡劝说糜芳,最后糜芳也投降了。 屯兵于阳陵坡的曹将徐晃得知东吴攻下了荆州,也出奇兵攻下了偃城、四冢。关平兵败,逃回大寨告诉关羽,荆州已失,关羽却不相信。 徐晃兵到关羽寨前,关羽箭伤未好,仍亲自出阵与徐晃大战八十余回合。曹仁也因曹操领兵前来相助,便杀出樊城,徐、曹两下夹击,关羽不敌败走。 关羽引兵渡过襄江,探马报说荆州失陷,又说公安、南郡守将投敌。关羽大怒。昏绝于地。待关羽醒来,便依赵累之见,一面派人往成都求救,一面去夺回荆州,以为安身之地。 曹操见樊城已无危险,便不再追击,反而观看东吴与关羽交战。此时,徐晃领兵来见,曹操因他杀得关羽弃寨而逃,亲自出寨迎接,并封他为南平将军,驻守襄阳。 关羽行至荆州,正在进退无路时,得知吕蒙用计来瓦解他的军心,许多将士半路而逃。便愤恨地说∶“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关羽率军继续向荆州前进,一路与吴军不断战斗。走到一个山谷,被吴军四面包围。关平见军心已乱,劝关羽到麦城驻扎,让廖化到上庸向刘封、孟达处求援。 刘封听了廖化哭诉后,想前去解救关羽,但孟达却尽说关羽的是非,使刘封一改初衷,不愿出兵援救。廖化见哭诉无用,便往成都去了。 关羽身临绝境,东吴便差诸葛瑾前来劝降,但关羽却不为所动,说∶“若城破,最多一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我身虽死,却可名垂丹青。先生不必多说,我要与孙权决一死战!”诸葛瑾再三劝诱,最后仍然无功而还。 诸葛瑾回报孙权,吕蒙说他已有计策擒拿关羽,便让朱然埋伏在麦城以北,潘璋引兵埋伏在临沮。又令将士三面攻打麦城,只空北门。 关羽不愿困死麦城,欲从小路突围前往西川。王甫劝他走大路,关羽说就是有埋伏,他也不怕。王甫见他不听,便与关羽哭别。 关羽率关平等二百余骑,从麦城北门冲出。走没多远,遇朱然伏兵四面杀来,关羽逃往临沮。行到决石地方,潘璋引伏兵截路,将关羽等人用绊马索绊倒,关羽被马忠捉了。 孙权爱关羽才德,劝他投降,关羽两眼圆睁,厉声大骂。孙权考虑良久之后,才叫人将关羽父子推出斩首。 吕蒙设计害了关羽,便觉心神不宁。一天,孙权为他庆功,他精神失常自称关羽,要杀吕蒙报仇,喧闹一阵后,便倒地而死。 张昭向孙权献转祸之计。孙权便依计把关羽的首级送与曹操。曹操明白孙权的用心,便将关羽的首级配上沉香木身躯,用王侯之礼安葬了。 关羽父子被害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大叫一声,昏倒在地。 刘备从此不吃不喝,每天只是痛哭不止,连眼睛都哭出血来,发誓要引兵为关羽报仇。刘备在成都南门外亲自主持招魂祭奠,终日嚎哭不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麦城在当阳市两河乡境内,距市平阳镇20余公里。为东周时楚国重要城邑,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3年)昭丘县治所在地。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保麦城即此”。夜走麦城形容失利的局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传说故事】  秦琼拴马槐  在济南千佛山上山的山路上,在不到半山腰处你会看到有一亭子,它宝顶飞檐、玲珑剔透、造型精美。此亭叫“唐槐亭”,旁边有棵老槐树,传说因秦琼拴过马而得名。  相传,秦琼为表孝心去山上寺院给母亲许愿烧香,曾拴马于此树,所以,后人俗称此树为“秦琼拴马槐”。现在树干半枯,一幼树破肚而出,犹如母亲怀抱婴儿,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母抱子槐”。   秦琼卖马  故事发生在隋朝末年山西潞州的一座县城里。  天堂县东街开着一座店房,南来北往的客人多在这里投宿,生意倒也红火。店主为人厚道,住店打尖、喝酒吃饭,有钱没钱拍拍屁股就走,他也不甚计较,日子长了客人们送给个外号——王老好。王老好这个小旅店回头客不少,口碑不错,他经营有方,从不为生意上的事发愁。可是最近有件事让他为难了:一个多月以前住进一位客人,是从山东济州历城来的公差秦琼,这么多天鏰子儿没给,人吃马喂的全从店里预支,王老好真有点支应不住了。这几日秦二爷老是病歪歪地躺在床上,他也不便打搅,今天实在熬不过了,才登上后楼,轻轻敲了敲门。  秦琼正倚在桌旁打盹,听见敲门声忙起身开门。  王老好进来也不坐下,开门见山地说:“秦二爷,您正病着,这话我本不当说,俗话说:不赊不欠不算店,客人不走我也不好跟您结账,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十天半拉月的我还供得起,日子长了,人吃马喂的,我可有点垫办不了啦!”  其实秦琼也正为钱的事着急,眯着眼睛正想辙呢。  秦琼:“说实在的,我比你还急呐!潞州刺史蔡大人他不给我批票回文,我想结账也结不了啊!”他们二人一个比一个着急:一个急的是没钱去买米面菜蔬、精粗草料,日子没法往下过;一个急的是领不到批文没法回本县交差。当时出差有个规定,去时单程的盘缠由原地衙门支付,对方负责支付在当地的食宿和回程的路费。秦琼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因为路上把银两花光了,才和店东有前面的约定。原想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日,把公务和潞州府交割清楚,领了批票回文和盘缠,和店家结了账就可打道回府了,没想到这个蔡大人就是迟迟不给批文,他心里能不急吗!   王老好见拿不到银子,越发认真起来:“照你这么说,那蔡大老爷一年不给你批票回文呢?”秦琼:“那你只好等他一年哪!”  王老好忍了忍:“这一年半载的也好等,假比这么说吧,他若一辈子不给你批票回文呢?”秦琼见王老好较起真儿来,觉得这么针锋相对也不是个法子,反倒不那么急了,便和他调侃起来:“啊,你就等他一辈子!”  王老好直往牛角尖里钻:“论辈子等这倒不错。我说二爷,人吃了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灾病,我说这话,您别不爱听,您若是死在我这店里呢?”  秦琼听罢没急,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若死在你这店里么……”  王老好:“怎么样?”   秦琼:“你就发了大财了哇!”  秦琼一口气说下去:“你身穿重孝,手拿哭丧棒与我摔盆子,然后再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随上一个份子,你岂不是发了财了吗?”  王老好这才明白过来:“照你这么说,我不成了你的儿子啦?”  老好被秦琼一顿耍笑,情急之中倒想出一个主意,秦琼既是一个好汉就最要面子,我何不当众喊叫,臊臊他的面皮,于是推开房门冲着外面大喊:“我说街坊、邻居,过往行人,你们都来瞧哇,我这店里来了一个山东好汉名叫秦琼,他住店不……”  王老好这一招还真灵,秦琼忙起身用手堵他的嘴。  王老好:“嗨,你堵死我啦!”  “王老好,有话好说嘛。”秦琼被店主这一激,想起自己的坐骑以抵账,“你把拴在后院槽头上的那匹黄骠马牵到大街上卖了,还你的店钱就是了。”  “什么什么?就您那匹马呀,瘦得四根棍儿支着,摆上了蜡头就成了马灯啦。”  “这你就不懂了,货卖与识家嘛!”秦琼一边说一边把王老好往马厩里拉。  王老好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得说:“那我就试试,找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秦琼到槽头边解开缰绳,抚摸着黄骠马的鬃毛,心里实在舍不得卖呀!王老好看见秦琼眼里挂着泪花,不解地问:“这么赖的马,卖就卖了,还落什么泪呀!”   秦琼和黄骠马的感情,王老好怎能理解?秦琼不愿与他多费口舌,摆了摆手让王老好把马牵走了。  秦琼一个人踱回房内,心里很不是滋味。困在这天堂县已经一个多月,眼看着黄骠马被人牵走,自己竟然一筹莫展。他斜靠在床,双手放在脑后,思绪万千……  秦琼出身军官世家,祖父秦旭是北齐的领军大将,父亲秦彝是北齐武卫大将军。他五岁时,北齐被北周所破,父亲战死沙场,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把他抚养成人。秦琼从老家人秦安那里学会了祖传的昆仑锏法,练就一身好武艺,在本县衙门里做一名捕盗都头。两个月前派他押解十八名人犯到潞州充军,行至途中,一名犯人因天炎热发病死了,到了潞州府,刺史蔡大人对照历城县发的公文,只向秦琼要十八名人犯,却不听他的解释。蔡大人也不相信同行犯人的证词,言外之意是秦琼放走了要犯,待查清后才能发给批票回文,就这样一拖再拖,秦琼在王老好这个小店里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秦琼细想起来,也不能怪王老好让他交店钱,搁不住他这么大 的饭量,更甭说还有黄骠马吃的黑豆、草料呢。  秦琼正想着黄骠马,就听见街上传来了“咴咴”的马叫声,他急忙起身走出店门。王老好牵着黄骠马往回走来。  秦琼:“怎么,没卖成?”  王老好:“秦二爷,马可是拉回来啦,连一根毛都没动。”  秦琼:“这就好,这就好。”  王老好:“哎,你到底是想卖不想卖啊?”  秦琼:“我……我,卖不了就不卖了啦。”  王老好:“你说得倒轻巧,不卖了,我上哪儿找银子去呀。告诉你吧,买马的在后头哪,你们当面讲,没有我的事,我就等着拿银子啦。”   买马的人姓单名通,号雄信,青脸膛红胡子,性同烈火,声若巨雷,在江湖上颇有些名气。单家在城外十几里有一处大庄院,哥哥在外经商,雄信行二,人称二员外。这天他带了几个家院在城里闲逛,见王老好牵了一匹好马,就跟了过来。  秦琼见来人衣冠整齐,气势不凡,一想、自己面有菜色的样子,便觉得有些羞赧,站在一旁看着单雄信相马。  这单雄信确是个识家,走近黄骠马,用双手在马背上一按,那马纹丝不动,他顺口念了一段相马经:“‘此马是黄骠,张口似银条,浑身发金色,四蹄无杂毛;胜似南山豹,不让北海蛟。’好马呀好马!”  秦琼捅了捅站在身旁的王老好:“怎么样,遇到行家了吧。”  单雄信:“马是好马,只是膘头太瘦了。”   王老好插言道:“是啊,人吃饭都成问题了,更甭提马了。”   秦琼:“只因手头拮据,才动了卖马的念头,如客官有意,请店房一叙,请。”   “请!”单雄信跟着秦琼进到屋里,“听老兄讲话,不像是本地人氏。”  秦琼:“山东历城县人氏。”  单雄信:“哦,山东历城县,我有一个慕名的好友,老兄可认得?”  秦琼:“历城有名的人物大都知道。”  单雄信:“提起此人是大大的有名。”  秦琼:“但不知是哪一家呢?”  单雄信:“姓秦名琼,字叔宝。”  秦琼一听不觉汗颜,支吾地说:“秦琼,他……”  单雄信:“怎么,你不认识?”  秦琼:“他狼狈得很哪!”   单雄信有些不快:“人有穷富,何言狼狈二字?”  秦琼只好坦言:“在下就是秦琼!”   单雄信站了起来:“哦,你就是秦二哥?”  秦琼:“岂敢。”  单雄信拉着秦琼的手:“叔宝兄,请来上座。”  秦琼:“听兄台讲话,也不像本地人氏。”  单雄信:“家居河南二贤庄,因兄经商迁居至此。”  秦琼:“哦,河南二贤庄我有一位慕名的好友,姓单名通,字雄信,兄台可知?”  单雄信,“在下就是单通。”  秦琼站起:“哦,你就是单雄信?”  单雄信:“正是。”   “单二员外!”秦琼拉着单雄信的手,“请来上座。”  单雄信:“咱哥俩就别客气了。敢问二哥,为何这等模样?”  秦琼就把来潞州出差这一段经历讲了一遍,特别提到了刺史蔡大人不给批票回文,无法回历城交差。单雄信听了忙把家院叫进房来:“我的名帖是否带来了?”家院答道:“随身带着呢。”单雄信对秦琼说:“这点小事好办,拿小弟的名帖前去,教蔡知府把批票回文发与二哥就是了。”  家院领了二员外的旨意,速去办理。王老好也挺知趣,忙备好酒招待二位好汉。  秦琼和单雄信二人相见恨晚,各述仰慕之情,正在酒酣耳热之际,忽听家院喊叫着跑进来:“启禀二员外,大事不好了。”  单雄信:“何事惊慌?”   家院:“我到知府衙门,正要求见蔡大人,就听几个刚从并州回来的衙役说,大员外被太原唐公李渊一箭射死啦!我赶忙回来给二员外报信。”  单雄信抑制不住,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哎呀,我的大哥呀!”  家院:“大员外的尸首还在楂树岗放着呢!”  秦琼:“贤弟,别难过了。天气炎热,还是先去把大员外装殓了要紧。”  “秦二哥说得也是。既去搬尸,怎奈胯下没有坐骑!”单雄信急得搓着双手。  家院:“我见院里拴着一匹黄骠马,您就凑合着骑吧。”  单雄信:“哼!那是秦二爷的马,我怎好骑得?”  秦琼:“啊,贤弟!常言道:乘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事关紧急,你就骑上吧。”   单雄信:“我就骑上,家院,带马!秦二哥,多谢了。小弟此去多者一月,少则十天,搬尸回来,即刻奉还。”  这才是我的好朋友。”秦琼望着单雄信远去的背影自语道。王老好走到他身后却说了一句:“嘿,这才是你的好桐油!”  秦琼:“什么好桐油,是好朋友!”  王老好:“我们这里三岁的小孩子都认得他,他是个响马头儿,你的马被他拐去啦!”  秦琼:“不可能吧?”  王老好:“你想啊,他是来买马的,他给你钱了吗?”  秦琼:“是啊,王老好,你怎么不早说?”  王老好:“他不走,我敢说吗?”  秦琼:“店家你赔我的马来!”  王老好:“是我领他来买马不假,可这马是你亲手送给他的,你赖得着我吗?”  秦琼:“那咱们俩的事就算清了。”  王老好:“谁跟你清啦!你要没钱,我喊人啦,哎,各位街……”  秦琼上去把王老好的嘴堵住:“且慢,我还有东西可以抵帐。”  王老好:“拿出来吧。”  秦琼:“店主,你将兵器架上那对金装锏拿到街上卖了,还你的店钱就是了。”  王老好看了看:“你这对锏,做通条太短,做火筷子又拿不动,简直是没人要。”  秦琼:“这你就不懂了,货卖与识家嘛!”  这对金装锏是秦琼祖上传下来的,是熟铜流金在上面,挂在鞍旁,那锏楞上的金都磨去了,只有槽凹里还有些金气。在店里放了一个多月,受了湿气发了铜青,秦琼自觉没有看相,只得拿一把稻草,将铜青擦去,还是耀目锃光。秦琼提起双锏朝街上走去。  秦琼和王老好在大街上转悠了半日,也没一个买主。王老好比秦琼还着急呢,他给出了个主意:不如把锏放在当铺里,日后有钱再赎出来,眼下有钱花,祖传的双锏也保住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二人来到三义坊当铺,门上挂着“隆茂号当”的牌匾。秦琼走进去,把锏往柜台上一放,放得重了些。  当铺主人:“呀,不要压坏了我的柜桌!”  秦琼:“要当银子。”  当铺主人:“这样东西,只好算废铜。”   秦琼:“是我用的兵器,怎么叫做废铜呢?”  当铺主人:“你便拿得动它,叫做兵器。我们当久了没有用处,只好熔化了做家伙卖,却不是废铜?”  秦琼也没心思和他辩说:“就算是废铜罢了。”   拿来大枰称斤两,那两根锏重一百二十八斤。当铺主人道:“还要除些折耗。”   秦琼:“上面的金子我也不算了,你还扣什么折耗?”  主人道:“你那也算是金子?况且那两个锏柄是铁梨木的,算不得铜价,化铜时就烧成灰了。”秦琼也不再和他计较,慷慨说道:“把那八斤零头去掉,作一百二十斤实数。”  主人:“按照我们潞州的货价,好铜当价是四分一斤,总共是五两短二钱,多——分也不当。”秦琼眼看着传家之宝金装锏就要当作废铜当掉了,痛心不已。  王老好见秦琼有些犹豫,担心他又变了卦,忙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吃饱饭要紧呐!”  秦琼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让伙计把金装锏抬走。一个伙计搬着那对金装锏却挪不动脚步。这时门外已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看热闹的人中有两个山东的绿林好汉王伯党和谢云登,二人看见金装锏,眼前一亮,拨开人群:“这是哪位好汉用的兵器?”  秦琼上前答话:“正是在下的金装锏。”  王伯党拿起双锏掂了掂,觉得分量不轻,对秦琼说道:“这对锏有百多斤重,你使得动吗?”王老好:“刚上枰称的,一百二十八斤还高高的哪。” 秦琼:“是我的随身兵器,使不动要它何用?”  谢云登:“那我们哥俩倒要瞧你练练。”   秦琼:“这个……”   “做买卖讲究个先来后到,这双锏已经当了。”当铺主人说着就从柜台里取银子。  王伯党上前把银子往当铺主人怀里一推:“银子还在你手里,这买卖就不算成交。拿着金装锏当废铜,你心可够黑的!”  当铺主人看这二人像是有来路的,马上就变得客气起来:“你们谈,你们谈吧。”  秦琼知道这二位好汉是想把当锏的事摆平,并非找茬儿寻事,就提着锏向王伯党和谢云登一拱手:“二位好汉,领教了。”   秦琼轮动双锏由缓而疾练了一路,恰似金龙护体,玉蟒缠腰。四周围观的人齐声叫好。  王伯党凑近谢云登的耳朵说:“我看此人像是历城的秦琼。”  谢云登:“没错儿,别人也使不得这双锏啊。”  王伯党:“一会儿问明了身份,咱们帮他一把。”  秦琼收了双锏,向众人一抱拳:“见笑了。”  谢云登:“请到小店叙话。”  王老好把酒菜摆了一桌子,秦琼坐在王伯党和谢云登对面,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们。 “听你讲话不是本地人氏?”   秦琼的思路被王伯党的问话打断了,忙应道:“哦,山东历城县人氏。”  “山东历城我们有个慕名的好友,不知你可认识?”  “有名的便知,无名的不晓。”  “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  “是哪一个?”  “姓秦名琼,字叔宝。”  “秦琼!唉,此人落魄他乡……”  王伯党和谢云登上前拉住秦琼的手:“秦二哥,果然是你呀!”接着自报了姓名。三位新结识的朋友把盏碰杯。  王伯党、谢云登听了秦琼的遭遇,不免唏嘘。   王伯党:“既是蔡大人为难二哥,这不妨事,拿小弟的名帖前去,定能取回批票回文。”   秦琼:“多谢二位贤弟。   这名帖真那么管用吗?他们和潞州官府有什么关系?秦琼也想不了那许多,反正已经派王老好把名帖送去了,就安心等待吧。  王伯党和谢云登想结识天下的英雄好汉,多网罗一些人才,是为以后高举义旗做准备呢。他们膺服、敬佩秦琼的武艺和人品,自然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坛子酒已经喝光了。   不到一个时辰,酒保拿着潞州府的批票回来了,王伯党接过来立即交到秦琼手上。秦琼看着这张盼了一个多月才到手的批票回文,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谢云登从行囊里取出散碎银子交给王老好结账。   王伯党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二哥,这点儿银子给你做路费吧。”   秦琼背起金装锏,深情地望着王伯党和谢云登,只说了一句话:“二位贤弟,后会有期!”【左门神——秦琼】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板”。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克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辟邪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荼、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  门神,算是我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祗之一。旧时人家的门上几乎都贴有门神,其种类也是十分丰富,除了一般的武将门神外,尚有祈福、捉鬼等其他类别的门神。门神,这种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从一个特面反映了爱憎分明的老百姓崇拜好汉,敬重英雄的善恶观。  民间流传最广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按照传统说传小说的记载: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威震山东半边天。他怎么会跑到门板上做起门神了?  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秦叔宝将黄膘马拴在庄南大槐树下,二贤庄庄主单雄信听说有人卖马,便去相马。秦叔宝早在山东就听说单雄信是一条好汉,只是眼下穷困潦倒,羞于颜面,难以通报真名实姓。偏偏单雄信听说卖马人是济南来的,便请他到府上吃茶,还顺便打听仰慕已久的山东好汉秦叔宝。秦叔宝谎称:“员外打听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闻知他与叔宝是朋友,随即修书一封托交叔宝,并付了马价纹银三十两,外加程仪三两,不在马价数内,还取潞绸两匹相赠。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夏本纪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夏本纪
《夏本纪》出自《卷二·夏本纪第二》,作者是。本片主要记述了的历史。夏代年代久远,《夏本纪》中记载的内容是现代人研究夏代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时期,夏族的首领因治水有功,取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创作年代西汉文学体裁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作品名称:夏本纪
作者:司马迁
出自:《》卷二 夏本纪第二,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之父曰,昌意之父曰。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中华书局繁体史记.夏本纪
当帝尧之时,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之政,巡狩。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大禹治水尧崩,帝舜问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然!”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禹拜稽首,让于契、后稷、。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为纲为纪。
禹乃遂与益、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表木,定。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溼。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禹行自始。冀州:既载,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致功,至于衡漳。其土白壤。赋上上错,田中中,常、卫既从,大陆既为。鸟夷皮服。夹右碣石,入。
济、河维沇州:九河既道,既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坟,草繇木条。田中下,赋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贡漆丝,其篚织文。浮于济、漯,通于河。
海岱维:堣夷既略,潍、淄其道。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田上下,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维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为牧,其篚酓丝。浮于汶,通于济。
海岱及淮维:淮、沂其治,蒙、羽其艺。既都,东原底平。其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其田上中,赋中中。贡维土五色,羽畎夏狄,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臮鱼,其篚玄纤缟。浮于淮、泗,通于河。
淮海维扬州:彭蠡既都,阳鸟所居。三江既入,震泽致定。竹箭既布。其草惟夭,其木惟乔,其土涂泥。田下下,赋下上上杂。贡金三品,瑶、琨、竹箭,齿、革、羽、旄,岛夷卉服,其篚织贝,其包橘、柚锡贡。均江海,通淮、泗。
荆及衡阳维荆州:江、汉朝宗于海。甚中,沱、涔已道,云土、梦为治。其土涂泥。田下中,赋上下。贡羽、旄、齿、革,金三品,杶、榦、栝、柏,砺、砥、砮、丹,维箘簬、楛,三国致贡其名,包匦菁茅,其篚玄纁玑组,九江入赐大龟。浮于江、沱、涔、(于)汉,逾于雒,至于。
荆河惟:伊、雒、瀍、涧既入于河,荥播既都,道菏泽,被明都。其土壤,下土坟垆。田中上,赋杂上中。贡漆、丝、絺、纻,其篚纤絮,锡贡磬错。浮于雒,达于河。
大禹九州图华阳黑水惟:汶、嶓既艺,沱、涔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其土青骊。田下上,赋下中三错。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貍、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所同。荆、岐已旅,、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都野。三危既度,三苗大序。其土黄壤。田上上,赋中下。贡璆、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道九川: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东至砥柱,又东至于盟津,东过雒汭,至于大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嶓冢道瀁,东流为汉,又东为之水,过三澨,入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入于海。汶山道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醴,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入于梅。道,东为济,入于河,泆为荥,东出陶,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道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道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北至于泾,东过漆、沮,入于河。道雒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东北入于河。
于是九州攸同,四奥既居,九山刊旅,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甚修,众土交正,致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国赐:“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令天子之国以外五百里: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緫,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甸服外五百里:百里采,二百里任国,三百里诸侯。侯服外五百里: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绥服外五百里:三百里夷,二百里蔡。要服外五百里: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天下于是太平治。
千古禹帝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述其谋曰:“信其道德,谋明辅和。”禹曰:“然,如何?”皋陶曰:“于!慎其身修,思长,敦序九族,众明,近可远在已。”禹拜美言,曰:“然。”皋陶曰:“于!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皆若是,惟帝其难之。知人则智,能官人;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知能惠,何忧乎驩兜,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佞人?”皋陶曰:“然,于!亦行有九德,亦言其有德。”乃言曰:“始事事,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章其有常,吉哉。日宣三德,蚤夜翊明有家。日严六德,亮采有国。翕受,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吏肃谨。毋教邪淫。非其人居其官,是谓乱天事。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吾言厎可行乎?”禹曰:“女言致可绩行。”皋陶曰:“余未有知,思赞道哉。”
帝舜谓禹曰:“女亦昌言。”禹拜曰:“于,予何言!予思日。”皋陶难禹曰:“何谓孳孳?”禹曰:“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皆服于水。予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与益予众庶稻鲜食。以决九川致四海,浚畎浍致之川。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众民乃定,万国为治。”皋陶曰:“然,此而美也。”
禹曰:“于,帝!慎乃在位,安尔止。辅德,天下大应。以昭待上帝命,天其重命用休。”帝曰:“吁,臣哉,臣哉!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作文绣服色,女明之。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来始滑,以出入五言,女听。予即辟,女匡拂予。女无面谀。退而谤予。敬四辅臣。诸众谗嬖臣,君德诚施皆清矣。”禹曰:“然。帝即不时,布同善恶则毋功。”
帝曰:“毋若傲,维慢游是好,毋水行舟,朋淫于家,用绝其世。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道有功。苗顽不即功,帝其念哉。”帝曰:“道吾德,乃女功序之也。”
大禹陵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
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来仪,百兽率舞,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陟天之命,维时维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为兴事,慎乃宪,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为山川神主。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曰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举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之女也。
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夏后帝启崩,子帝立。帝,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崩,弟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崩,子帝槐立。帝槐崩,子帝芒立。帝芒崩,子帝泄立。帝泄崩,子帝不降立。帝不降崩,弟帝扃立。帝扃崩,子帝廑立。帝廑崩,立帝不降之子,是为帝孔甲。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孔甲崩,子帝皋立。帝皋崩,子帝发立。帝发崩,子帝立,是为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桀走,遂放而死。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汤乃践天子位,代天下。汤封夏之後后,至周封于杞也。
曰:禹为,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云。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敏给:敏捷。
克勤:能勤劳。
亹亹:勤勉不倦貌。
穆穆:端庄恭敬。
焦思:焦苦思虑。
白壤:白色的柔土。
织文:染丝织成花纹的丝织品。
维错:复杂众多。
羽畎:羽山之谷。
箘簬:美竹,箭竹。
磬错:磨磬用的石头。
敦物:丰富的物产。
嶓冢:山名。
逆河:指黄河入海处的一段河流。
三壤:古时按土质的肥瘠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称为三壤。
文教: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威侮:凌虐侮慢。
湎淫:沉溺于酒。
淫乱:荒淫无道,惑乱。
武伤:以武力伤害。
计功:计算功绩。夏禹,名叫文命。他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叫帝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叫黄帝。禹就是黄帝的玄孙和颛顼的孙子。只有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不曾登过帝位,而是做臣子。
当帝尧的时候,滔滔的洪水,浩浩荡荡地包围了山岳,漫没了丘陵,老百姓陷在愁苦中。尧急着要找到能治水的人,群臣、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是个违背上命、败坏同族的人,不可用。”四岳说:“这一辈人员中没有比鲧更能干的了,希望陛下试试。”于是尧采纳了四岳的意见,用鲧治水。费了九年功夫,洪水之患没有平息,治水无功。于是帝尧就再设法寻求人才,另外得到了舜。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职务,按时巡行视察各地诸侯所守的疆土。于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太不像话,就在羽山海边诛杀了鲧。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处理得当。这时舜选拔了鲧的儿子禹,任命他继续从事鲧的治水事业。
尧崩逝后,帝舜问四岳说:“有能够很好地完成尧的事业、可以担任官职的人吗?”都说:“如果让伯禹做司空,一定能很好地完成尧的勋业。”帝舜说:“啊!就这样吧!”因此就任命禹说:“你去平定水土,要好好地干啊!”禹下拜叩头,推让给契、后稷、皋陶等人。舜说:“还是你去担负起你这一任务吧!”
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仁爱之怀人人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发出来的声音自然地如同音律,动作举止自然地可为法度,乃至重要规范准则都可从他身上得出。他勤勉肃敬,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禹就和伯益、后稷一起奉帝舜之命,命令诸侯百官征集民夫,展开平治水土工作。随着山势树立标识,确定那些高山大川。禹伤痛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三次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自己吃穿都很简朴,但对祖先神明的祭祀却很丰厚尽礼。自己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不惜耗巨资于修渠挖沟等水利工程。他赶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泞的路坐橇,走山路用屐底有齿的檋。经常随身离不开的东西,就是测定平直的水准和绳墨,划定图式的圆规和方矩,四时都带着他们,用以从事于开划九州,辟通九州道路,修筑九州湖泽堤障,计度九州山岳脉络。同时叫伯益发放稻种,教群众在卑湿地方种植。叫后稷当群众在难于得到食物时发给食物。缺粮少食的地方,便调有余地方粮食来补其不足,务使各诸侯境内丰歉均一。禹又巡视各地所特有的物产以定其贡赋,还视察了各地山川的便利情况。
禹督导治水的行程从冀州开始。冀州:已治理了壶口,接着治理和岐山。已修整了太原之后,接着修整到泰岳南面地区。覃怀地区也完工了,就到了衡漳水一带。常水(恒水)、卫水也都随河道流畅了,大陆泽周围土地都可耕作了(按这两句原错简在“田赋”下,今译文移正)。这一州的土壤是白壤,田地列在第五等(按此句原错在“赋”下,今译文移正),赋税第一等,不过随年的丰歉杂出第二等。东北的鸟夷族贡纳供贵族服用的珍奇异兽皮毛。他们遵海路入贡,在沿海岸(西岸)向南航行的航道上,看到右拐角处的碣石便据以转而向西航驶,直驶入黄河航道。
济水和黄河之间是。的九条河道已畅通了,雷夏洼地已汇聚成湖泽了,雍水、沮水也都会同流到了中,能种桑的土地上已经在养蚕,于是人民得以从躲避洪水迁居的高地下到平地居住。这一州的土壤是黑坟,它上面披盖着茂盛的长林丰草。田地列在第六等,赋税则为第九等。这一州经过十三年的农作耕耘,才赶上其他各州。这一州的贡物是漆和丝,还有装在筐子里进贡的文彩美丽的丝织品。它的进贡道路是由船运经济水、漯水,直达黄河。
地跨东边的海,直至西边的,这一地域是青州。已经给居住在东北的堣夷族划定疆界,使获安居;又疏通潍水、淄水,使这一地区也获得治理。这一州的土壤是白坟,海滨则是咸卤盐场。田地列在第三等,赋税则为第四等。这一州的贡物是盐、精细的葛布、海产品以及磨玉的砺石,并有泰山山谷里出的丝、麻、铅、松、似玉之石和莱夷族所献的畜产,还有装在筐子里进贡的山桑蚕丝。它的进贡道路是由汶水船运直达济水。(再由济入河。)
东边沿海,北边至泰山,南边至淮水之间的地域是徐州。淮水和都已经治理,、羽山地方也都可耕种,大野泽也已汇积成湖,东原地区的水潦已去,地已平复。这一州的土壤是赤埴坟,它上面的草木繁茂丛生。田地列在第二等,赋税则为第五等。这一州的贡物是五色土,羽山谷中所出的五色雉羽,峄山之阳特产的制琴良材名桐,泗水滨的浮,和淮夷族所献的珍珠贝及鱼产,还有装在筐子里进贡的赤黑色细缯和白色绸帛。它进贡道路由淮水船运入泗,再通于菏水。(再由菏入济以。)
北起淮河,东南到海之地是扬州。彭蠡之域已汇集众水成湖,作为每年雁阵南飞息冬之地。彭蠡以东诸江水已入于海,太湖水域也就安定了。于是遍地长满丛生的竹林,到处尽见美盛的芳草、葱翠的乔木。这一州的土壤是涂泥,田地列在第九等,赋税则为第七等,有时杂出为第六等。这一州的贡物是三种成色的铜,以及美玉、竹材、象牙、异兽之革、珍禽之羽、旌牛之尾,和岛夷族所献的一种称为“卉服”的细葛布,还有装在筐子里进贡的绚丽的,和妥加包装进贡的橘子、柚子。 这些贡品都经由大海、进入淮河、泗水。
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这个地区有长江、注入大海。长江的众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业已疏导,云泽、梦泽也治理好了。这里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中,即第八等,赋税居上下,即第三等。进贡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及椿木、柘(zhè,蔗)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nǔ,努)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jùn,郡)簬(lù,路)和楛(hù,户)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还有包裹着和装在匣子里的供祭祀时滤酒用的青茅,用竹筐盛着的彩色布帛,以及穿珠子用的丝带。有时根据命令进贡九江出产的大龟。进贡时,经由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转行一段陆路再进入洛水,然后转入南河。
荆州和黄河之间是豫州:伊水、洛水、瀍水、涧水都已疏通注入黄河,荥播也汇成了一个湖泊,还疏浚了荷泽,修筑了明都泽的堤防。这里的土质松软肥沃,低地则是肥沃坚实的黑土。田地属中上,即第四等,赋税居上中,即第二等,有时居第一等。进贡漆、丝、细葛布、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絮,有时按命令进贡治玉磬用的石头,进贡时走水路,经洛水进入黄河。
南麓到黑水之间是梁州:汶(岷)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蒙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在和夷地区治水也取得了成效。这里的土质是青黑色的,田地属下上,即第七等,赋税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时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贡品有美玉、铁、银、可以刻镂的硬铁、可以做箭头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以及熊、罴、狐狸。织皮族的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从潜水船运,进入沔(miǎn,免)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最后横渡黄河到达京城。
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是雍州:弱水经治理已向西流去,泾水汇入了渭水。漆水、沮水跟着也汇入渭水,还有沣水同样汇入渭水。荆山、岐山的道路业已开通,、敦物山一直到的道路也已竣工。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成绩,一直治理到都野泽一带。地区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为顺服。这里的土质色黄而且松软肥沃,田地属上上,即第一等,赋税居中下,即第六等。贡品是美玉和美石。进贡时从下走水路,顺流到达间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里。织皮族居住在、枝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时西戎各国也归服了。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一直开到;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一条从、常山一直开到,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方山一直开到;一条从汶山的南面开到衡山,越过九江,最后到达敷浅原山。
禹疏导了九条大河:把弱水疏导至合黎,使弱水的下游注入流沙(沙漠)。疏导了黑水,经过三危山,流入南海(青海)。疏导黄河,从积石山开始,到龙门山,向南到华阴,然后东折经过砥柱山,继续向东到,再向东经过洛水入河口,直到大邳;转而向北经过降水,到大陆泽,再向北分为九条河,这九条河到下游又汇合为一条,叫做逆河,最后流入大海。从嶓冢山开始疏导漾水,向东流就是汉水,再向东流就是苍浪水,经过三澨(shì,誓)水,到大别山,南折注入长江,再向东与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北江,流入大海。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疏导渭水,从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赐给土地,赐给姓氏,并说:“要恭敬地把德行放在第一位,不要违背我天子的各种措施。”
禹下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甸服,即为天子服纳谷税的地区:紧靠王城百里以内要交纳收割的整棵庄稼,一百里以外到二百里以内要交纳禾穗,二百里以外到三百里以内要交纳谷粒,三百里以外到四百里以内要交纳粗米,四百里以外到五百里以内要交纳精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侯服,即为天子侦察顺逆和服侍王命的地区: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内是的采邑,往外二百里以内为小的封国,再往处二(原文作“三”)百里以内为诸侯的封地。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绥服,即受天子安抚,推行教化的地区: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内视情况来推行礼乐法度、文章教化,往外二百里以内要振兴,保卫天子。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要(yāo,腰)服,即受天子约束服从天子的地区:靠近绥服三百里以内要遵守教化,和平相处;往外二百里以内要遵守王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区为荒服,即为天子守卫远边的荒远地区: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内荒凉落后,那里的人来去不受限制;再往外二百里以内可以随意居处,不受约束。
这样,东临大海,西至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达到了四方荒远的边陲。于是舜帝为表彰禹治水有功而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圭玉,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
皋陶担任执法的士这一官职,治理民众。舜帝上朝,禹、伯夷、皋陶一块儿在舜帝面前谈话。皋陶申述他的意见说:“遵循道德确定不移,就能做到谋略高明,臣下团结。”禹说:“很对,但应该怎样做呢?”皋陶说:“哦,要谨慎对待自身修养,要有长远打算,使上至下至玄孙的同族人亲厚稳定,这样,众多有见识的人就都会努力辅佐你,由近处可以推及到远处,一定要从自身做起。”禹拜谢皋陶的善言,说:“对。”皋陶说:“哦,还有成就德业就在于能够了解人,能够安抚民众。”禹说:“呵!都象这样,即使是尧帝恐怕也会感到困难的。能了解人就是明智,就能恰当地给人安排官职;能安抚民众就是仁惠,黎民百姓都会爱戴你。如果既能了解人,又能仁惠,还忧虑什么驩(huān,欢)兜,何必流放有苗,何必害怕花言巧语伪善谄媚的小人呢?”皋陶说:“对,是这样。检查一个人的行为要根据九种品德,检查一个人的言论,也要看他是否有好的品德。”他接着说道:“开始先从办事来检验,宽厚而又威严,温和而又坚定,诚实而又恭敬,有才能而又小心谨慎,善良而又刚毅,正直而又和气,平易而又有棱角,果断而又讲求实效,强有力而又讲道理,要重用那些具有九德的善士呀!能每日宣明三种品德,早晚谨行努力,卿大夫就能保有他的采邑。每日严肃地恭敬实行六种品德,认真辅佐王事,诸侯就可以保有他的封国。能全部具备这九种品德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使有才德的人都居官任职,使所有的官吏都严肃认真办理自己的政务。不要叫人们胡作非为,胡思乱想。如果让不适当的人居于官位,就叫做扰乱上天所命的大事。上天惩罚有罪的人,用五种刑罚处治犯有五种罪行的罪人。我讲的大抵可以行得通吧?”禹说:“如果按你的话行事,一定会做出成绩的。”皋陶说:“我才智浅薄,只是希望有助于推行治天下之道。”
舜帝对禹说:“你也说说你的好意见吧。”禹谦恭地行了拜礼,说:“哦,我说什么呢?我只想每天勤恳努力地办事。”皋陶追问道:“怎样才叫勤恳努力?”禹说:“,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遭受着洪水的威胁。我在陆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乘木橇,在山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翻山越岭,树立木桩,在山上作了标志。我和益一块,给黎民百姓稻粮和新鲜的肉食。疏导九条河道引入大海,又疏浚田间沟渠引入河道。和稷一起赈济吃粮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从粮食较多的地区调济给粮食欠缺的地区,或者叫百姓迁到有粮食的地区居住。民众安定下来了,各诸侯国也都治理好了。”皋陶说:“是啊,这些是你的巨大业绩。”
禹说:“啊,帝!谨慎对待您的在位之臣,稳稳当当处理您的政务。辅佐的大臣有德行,天下人都会响应拥护您。您用清静之心奉行上帝的命令,上天会经常把美好的符瑞降临给您。”舜帝说:“啊,大臣呀,大臣呀!大臣是我的臂膀和耳目。我想帮助天下民众,你们要辅助我。我想要效法古人衣服上的图象,按照日月星辰的天象制作锦绣服装,你们要明确各种服装的等级。我想通过各地音乐的雅正与淫邪等来考察那里考察那里政教的情况,以便取舍各方的意见,你们要仔细地辨听。我的言行如有不正当的地方,你们要纠正我。你们不要当面奉承,回去之后却又指责我。我敬重前后左右辅佐大臣。至于那些搬弄是非的佞臣,只要君主的德政真正施行,他们就会被清除了。”禹说:“对。您如果不这样,好人坏人混而不分,那就不会成就大事。”
舜帝说:“你们不要学丹朱那样桀傲骄横,只喜欢怠惰放荡,在无水的陆地上行船,聚众在家里干淫乱之事,以致不能继承帝位。对这种人我 决不听之任之。”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时,新婚四天就离家赴职,生下启我也未曾抚育过,因引才能使平治水土的工作取得成功。我帮助帝王设置了五服,范围达到五千里,每州用了三万劳力,一直开辟到四方荒远的边境,在每五个诸侯国中设立一个首领,他们各尽职守,都有功绩,只有三苗凶顽,没有功绩,希望帝王您记着这件事。”舜帝说:“用我的德教来开导,那么凭你的工作就会使他们归顺的!”
皋陶此时敬重禹的功德,命令天下都学习禹的榜样。对于不听从命令的,就施以刑法。因此,舜的德教得到了大发扬。
这时,夔担任乐师,谱定乐曲,祖先亡灵降临欣赏,各诸侯国君相互礼让,鸟兽在宫殿周围飞翔、起舞,《箫韶》奏完九通,被召来了。群兽都舞起来,百官忠诚合谐。舜帝于是歌唱道:“奉行天命,施行德政,顺应天时,谨微慎行。”又唱道:“股肱大臣喜尽忠啊,天子治国要有功啊,百官事业也兴盛啊!”皋陶跪拜,先低头至手,又叩头至地,然后高声说道:“您可记住啊,要带头努力尽职,谨慎对待您的法度,认真办好各种事务!”于是也接着唱道:“天子英明有方啊,股肱大臣都贤良啊,天下万事都兴旺啊!”又唱道:“天子胸中无大略啊,股肱大臣就懈怠啊,天下万事都败坏啊!”舜帝拜答说:“对!以后我们都要努力办好各自的事务!”这时候天下都推崇禹精于尺度和音乐,尊奉他为山川的神主,意思就是能代山川之神施行号令的帝王。
舜帝把禹推荐给上天,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十七年之后,舜帝逝世。服丧三年完毕,禹为了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躲避到阳城。但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商均而来朝拜禹。禹这才继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后,姓姒氏。
禹帝立为天子后,举用皋陶为帝位继承人,把他推荐给上天,并把国政授给他,但是皋陶没有继任就死了。禹把皋陶的后 代封在英、六两地,有的封在。后来又举用了益,把国政授给他。
过了十年,禹帝到东方视察,到达会稽,在那里逝世。把天下传给益。服丧三年完毕,益又把帝位让禹的儿子启,自己到箕山之南去躲避。禹的儿子启贤德,天下人心都归向于他。等到禹逝世,虽然把天子位传给益,但由于益辅佐禹时间不长,天下并不顺服他。所以,诸侯还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继承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是禹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儿。
启登临帝位后,有扈氏不来归从,启前往征伐,在甘地大战一场。战斗开始之前,启作了一篇誓辞叫做《甘誓》,召集来六军将领进行训诫。启说:”喂!六军将领们,我向你们宣布誓言:有扈氏蔑视仁、义、礼、智、信的规范,背离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断绝他的大命。如今我恭敬地执行上天对他的惩罚。战车左边的射手不从左边射击敌人,车右的剑手不从右边击杀敌人,就是不服从命令。驭手不能使车马阵列整齐,也是不服从命令。听从命令的,我将在祖先神灵面前奖赏他;谁不听从命令,就在社神面前杀掉他,而且要把他们的家属收为奴婢。”于是消灭了有扈氏,天下都来朝拜。
夏后帝启逝世后,他的儿子帝太康继位。帝太康整天游玩打猎,不顾民事,结果被羿放逐,丢了国家,他的五个弟在洛水北岸等待他没有等到,作了《五子之歌》。
太康逝世后,他的弟弟中康继位,这就是中康帝,中康帝在位的时候,掌管天地四时的大臣羲氏、和氏沉湎于酒,把每年的四季、日子的甲乙都搞乱了。胤奉命去征讨他,作了《胤征》。
中康逝世以后,他的儿子帝相继位。帝相逝世,儿子帝少康继位。帝少康逝世,儿子帝予继位。帝予逝世,儿子帝槐继位。帝槐逝世,儿子帝芒继位。帝芒逝世,儿子帝泄继位。帝泄逝世,儿子帝不降继位。帝不降逝世,弟弟帝扃(jiōng,平声炯)继位。帝扃逝世,儿子帝廑(jǐn,谨)继位。帝谨逝世,立帝不降的儿子孔甲为帝,这就是帝孔甲。帝孔甲继位后,迷信鬼神,干淫乱的事。夏后氏的威德日渐衰微,诸侯相继背叛了他。上天降下两条神龙,一雌一雄,孔甲喂养不了它们,也没有找到能够饲养的人。陶唐氏已经衰败,有个后代叫刘累,从会养龙的人那里学会了驯龙,就去侍奉孔甲。孔甲赐给他姓御龙氏,让他来接受豕韦氏后代的封地。后来那条雌龙死了,刘累偷偷做成肉酱拿来献给孔甲吃。夏后孔甲吃了以后,又派人去找刘累要肉酱,刘累害怕了,就迁到鲁县去。
孔甲逝世后,儿子帝皋继位。帝皋逝世后,儿子帝发继位。帝发逝世,儿子帝履癸继位,这就是桀。帝桀在位时,因为自从孔甲在位以来,诸侯就有很多相继叛离了夏,而桀又不修德行而用武力伤害百官之族,百官不堪忍受。桀召来汤,把他囚禁在夏台,后来又放了他。汤修行德业,诸侯都来归附,汤就率兵去征讨夏桀,夏桀逃到鸣条,最后被后放逐而死。桀对人说:“我后悔当初没有索性把汤杀死在夏台,以致使我落到这个下场。”这样,汤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取代了夏朝,领有天下。汤封了夏的后代,到周朝时,把他们封在杞地。
太史公说: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用国号为姓,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据说孔子曾校正夏朝的历法,学者们有许多传习《夏小正》的。从虞舜、夏禹时代开始,进贡纳赋的规定已完备。有人说禹在长江南会聚诸侯,因为是在考核诸侯功绩时死的,就葬在那里了,所以,把埋葬禹的苗山改名为。会稽就是会计(会合考核)的意思。《夏本纪》根据《》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叙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个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相传尧、舜时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这成了当时困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gǔn,滚)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司马迁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众河朝宗于大海,朝宗于天子的统一、安定和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在叙说夏禹的业绩的过程中,司马迁还插进了皋陶(yáo,姚)论“九德”以及舜和皋陶关于元首和股肱(gōng,工)的歌词,这也反映了古人理想的天子及诸侯大臣的行为和道德规范。
与夏禹的形象相反,司马迁也用简约的笔触,勾画和鞭挞了孔甲的湎淫和夏桀的暴虐。
《夏》是一部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灾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87年?),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龙门(今陕西韩城)人。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建元作者司马迁六年,窦太后死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重新发动尊儒,这便是有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元朔二年,司马迁从夏阳迁居长安,后随家迁于京城,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随后他继承父业为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他因“李陵事件”,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因其直言触怒了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遂遭受宫刑。在狱中司马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忍受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继续编写《史记》。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于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记》,不久后去世。对于司马迁的死因,因史料无明确记载,至今仍为未解之谜。《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合称“前四史”。
《史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八书(记各种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666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