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案例的感人小故事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66)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
/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66)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二十一世纪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文库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品德概述       品德的概念 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氏族社会中, 人们为了维护部落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关 系,便产生了调节行动的准则。遵守其中的 一些准则,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感到心安理 得;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或感到内疚。 这些由舆论力量与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 规范便是道德。道德与法律不同。人们违反 道德准则仅仅受到众人的指责,而违反法律 的规定就要受到制裁或判刑。道德是一种分辨善与恶的尺度,它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社会基础的改变而改 变。自从社会出现了对立的阶级,各阶级对 于行动的善与恶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与标 准。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往往是有阶级性 的,它是各个阶级社会经济地位与利益的反 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总是统治 阶级的道德,它作为上层建筑来为现有的基 础服务。被统治、被剥削阶级的道德则是用 来反对现存制度和维护本阶级利益的。资产 阶级道德的主要特征是个人主义,它 是为维 护与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无产阶级的道德服从于无产阶级斗争的利益,其主要特征是集体主义与共产主义,它是为促进社会 历史进步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服务的。在 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道德已取得统治 地位,但是还存在着剥削阶级道德的残余, 公与私、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并未结束。共 产主义道德是人类最崇高、最优美的道德, 它必将成为全人类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 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它是个 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个人的 品德,如忠于社会主义、爱祖国、集体主义、 守纪律、助人、勤俭等,主要是在社会道德 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 下形成的,它是社会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当说明人们何以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道德品 质内容时,应当和对待社会道德一样到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中去寻找原因;但当说明学生 能否形成或在什么情况下迅速形成某些品 德时,则同时必须去揭示某些心理方面的因 素。品德的形成、发展除了受社会制约之 外,也依赖于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道德与品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 个不同的概念。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离开 社会道德也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 德的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  现。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社会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 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看不到这一点,就会把个人的品德看 成是一种抽象的、永恒的本性,这就犯了费 尔巴哈和杜林在道德论上曾经犯过的错 误。但是,两者又是有区别的。道德的产生、 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 不以个别人的存亡、个别人品德的有无为转 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 的存在。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 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抽象的道德是没有的,因此研究道德的内容 时必须揭露它的社会性与阶级性。而作为个 体现象的品德,其存在的形式及其形成,发 展的规律有许多人类的共性,因此从心理学 的角度去研究品德(如同逻辑学研究思维形 式一样)并不一定要采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区分道德与品德的概念,有助于明确科学研 究的对象,也有助于我们辨认各种错误的理 论与流派的实质。如果把道德与品德混为一 谈,一种可能是用心理现象去解释社会道德 的起源与发展动力,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从而陷入社会学中的心理学派的泥 潭;另一种可能是片面强调阶级性,用历史 唯物主义代替心理学对品德过程的具体研究,最终将导致品德心理学的取消。品德在教育中的意义  学生品德的主要内容有:爱祖国、爱人 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爱科学、 爱劳动、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爱护公物、 助人为乐、文明礼貌、英勇对敌等。青少年 时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品德 形成的关键时期。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共产主义道德 教育关系到人类解放事业的彻底胜利,关系 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的实现,因此 必须充分重视这项工作。每个国家都是按照 自己的需要培养人的,但唯有社会主义国家 才能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人才。在我国,道 德教育的内容、原则、方式、方法等首先应 当按照革命实践的需要与党的教育方针来 确定,同时也要照顾到儿童品德形成与发展 的阶段性、可能性和规律性来做出决定。列 宁指出:“教育共产主义青少年,决不是向 他们灌输关于道德的各种美丽动听的言词 和准则。”因此,不一定时时处处都要讲大 道理,或只抓大德不抓小德。根据儿童与青 少年的实际,既从大处着眼,也从小处入 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使他们逐步明辨是非、习善成性,是教育实践已经证明了的一条有效经验,也是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一 个课题。道德教育有效果取决于一系列的条 件,它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的正确要求与合 理措施,也依赖于社会、家庭与学校影响的 一致性;它不仅依赖于各种外部条件,同时 也依赖于学生本身内部的各种心理条件。在 意识形态领域中,目前还存在着两种思想体 系的斗争,我们不能满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而让学生自发地成长。只有充分揭 示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性,更自觉地去进行 品德培养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品德的培养    品德的结构与形成过程 品德的心理结构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 德认识,道德感和道德行动方式三种基本成 分。道德认识是对于行动准则的善恶及其意 义的认识。道德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 一种内心体验。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成为推 动个人产生道德行动的内部动力时,它们便 成为道德动机。道德行动方式是实现道德动 机的手段,是一个人的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 与外部标志,它主要是通过练习或实践掌握 行动技能与养成习惯的途径而形成起来 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各种开端,有时 可以从培养道德行动技能与习惯开始,有时 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着手,有时则可以 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做起,也可以同时并 进,相互促进。但是,只有当上述几种心理 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定的道 德动机和一定的行动方式之间构成稳固的 联系时,某些道德品质才能更好地形成起 来。  道德动机和道德行动方式之间的联系 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联系。为了实现某一种  动机,一个人可以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比如一个学生为了“好好学习”, 他可以专心听课,认真做作业,积极思考, 不懂就问,主动预习,翻阅课外书,等等。 同样,一种行为方式在一个人的不同时期也 可能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比如,同样是 认真做作业,早先是为了得到老师与家长的 表扬,后来是想升学,现在是受到实现四个 现代化理想的鼓舞。儿童开始产生的道德认 识与道德动机往往是具体的、切近的,而后 逐步形成概括的道德认识与抽象的道德原 则动机。例如,儿童最初知道帮妈妈做事是 好的,慢慢地懂得帮隔壁大爷送报、取奶是 好事,后来知道帮助同学学习也是件应做的 好事??渐渐地,他体会到“助人为乐,自 私可耻”的道理。而后,随着实践经验的丰 富,进一步理解到“帮助敌人就是残杀人 民”,“只有斗争才能解放全人类”等道德 观点。道德动机具有不同的等级水平,它的 水平越高,概括性越大,道德行为可以迁移 的范围也越广。  对于道德品质结构成分的作用,历来存 在唯智派与行为派,动机论与习惯论的分 歧。  唯智派认为,人的品德取决于道德知识 的掌握和信念,智慧和动机等因素的形成与 发展,认为“大部分的罪行和不道德的举  动,都是由于愚昧无知,由于缺乏对各种事物的健全概念所形成的”;因此,在道德教 育中必须给予伦理谈话和系统的道德知识(理论)讲解以很高的地位。行为派则认为,人的品格只是一定动作的总和,“是我 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一个 人只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出现好的品 德。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重视行为练习 与习惯的培养。动机论与习惯论作为侧重研究品德结构某一方面的学派是有意义的,然而它们夸 大品德结构中某些成分的作用而反过来抹 煞其他成分的存在或作用,则是片面的。把 这种片面的观点带到教育上来,就会造成危 害。如果把道德知识的作用估计过高,因而 把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口头方法上,就可能 使学生造成言行脱节的现象,即儿童对道德 标准和规则说得很清楚,但往往不去遵守。 同样,如果只是训练学生按规定行动,形成 行为习惯,却始终不让他们知道道德行动的 依据,那么这种道德知识上的缺陷也会使学 生对道德行动的评价能力与灵活性的发展 受到限制,因而出现“好人办错事”的情况(如帮助坏人、对敌人诚实等)。在教育上, 应当把说理教育与行动练习结合起来,对于 年幼的儿童少说大道理,多进行行动习惯的 培养,是必要而合适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学生相应地增加一些伦理性的谈话,道德与政治理论的讲解也完全是必要的。  70 年代在前苏联有人提出了“动机圈” 的概念与理论,并从品德的内部结构探讨品 德问题。这是值得注意的一种动向。这种看 法认为:需要是人的行动和发展的真正动 力,是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德育,首先是 需要的培养,需要也就是动机;个性品质是 稳固的动机和相应的行动方式的统一体,一 定的行动方式也可以成为新的需要;人的个 性是许许多多个性品质和心理因素组成 的、一个复杂而等级化了的结构,其中心是 “动机圈”,它是由各种各样动机一需要组 成的一个区域,其中有一个稳定而占优势的 动机统领着整个“动机圈”的等级,因而造 成道德的个性倾向性,或道德品质;自我肯 定的需要是少年儿童的核心动机之一,它驱 使儿童去服从守则,符合社会的要求和履行 义务,但也常和实现的可能性发生矛盾,引 起不满、苦恼、敌意等不适当的激情;如果 让不适当的激情持续下去,会使个性畸形发 展;预防不适当激情的办法之一是形成适当 的自我评价,形成深刻而稳定的正当兴趣, 同时使儿童在集体中得到合理的地位,使 “动机圈”得到合理的发展。  这个理论企图抓住需要剖视品德的内 部结构,以及扣住某种需要与实现需要的可  能性之间的矛盾阐明个性的发展与变化,认为个性品质是由动机和行动方式构成的统 一体,这些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它并没有说 清品格的结构,也未阐明需要本身怎样产生 和活动动机的社会原因,因此存在着最根本 的缺陷,不足以说明品德形成的最本质的问 题。道德动机与道德行动方式之间的联 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彻底查明 这个系统,是心理学的一项长期任务。为了 教育上的目的和研究上的方便,对学生品德 形成的过程及其心理结构进行一些分析是 必要的。品德形成过程的分析1.道德认识(观念)的形成 道德知识的掌握在道德认识形成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道德知识所指的是对具 体的行动准则以及执行它们的意义的认 识。一个人只有知道了应该怎样行动及了解 到为什么要这样去行动,才有可能自觉地产 生相应的行动。  学生所掌握的道德知识无论在数量上 还是在质量上,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 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而且也表现在同  年龄的不同儿童身上。  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所做的关于道德 概念的问卷调查表明,在同一个班级中对道 德一词的了解表现出几种不同的水平。(1) 同语反复或不会回答。例如有的学生说:“道 德就是道德行为。”(2)指出个别现象, 表明停留在具体观念水平。例如有的学生 说:“不打架、不骂人就叫做有道德。”(3) 定义不完全或有错误。例如有的学生说:“对 人好,就叫做有道德。”(4)比较完善的 概念。例如一个学生说:高尚的道德行为就 是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不做对集体有 害的事情与行为,做个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风 格的人。”对道德行动意义的了解的不同水平,对于道德行动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研究表 明,对于一般缺乏组织性和十分散漫的一年 级学生,仅仅利用游戏的方式,即只让他们 知道行为的竞赛意义,以此来组织他们的行 动,最初具有很好的效果(缩短进教室排 队、穿衣、洗脸、收拾床铺等的时间,提高 质量),但是行动不巩固,不能迁移。游戏 一停止,组织性的行动方式就会消失。如果 既有游戏动机,又让他们知道正当行动举止 的目的意义,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成绩。如果 结合行动的特殊训练,就可以使他们的组织 性行动的游戏停止后能较久保持不变,且能迁移。可见,教育者不仅应该使学生一般地领会道德准则的要求,而且应当不断引导学 生深刻地掌握道德知识。掌握知识的许多规律性在掌握道德知识的过程中也是起作用的。例如,在道德教 育中,为了适应儿童在认识过程中具体与抽 象相结合的规律,不但要有伦理性谈话,而 且要结合实例,形象地进行榜样教育。为了 突出道德概念的本质,在讲述时不能只举出 个别典型事例,而应该考虑到变式的规律。 在很多情况下组织学生复述学生守则等规 定与进行各种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在一些情况下,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并不一定立刻接受它们,甚至于 拒绝接受这些要求。他们有时表现出“忽 视”,有时表现“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 拒绝接受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研究表 明:这是由于在学生身上出现了某种“意义 障碍”。所谓意义障碍即学生头脑中所存在 着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 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 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意义障碍经常会在下 列情况下产生:(1)要求不符合儿童原有 的需要;(2)要求的提出过于频繁,而又 不严格检查执行的情况;(3)由于儿童生 活经验的局限,对要求的实质产生误解;(4)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或触犯学生个性的形式;(5)使学生感到教育者在处理某些问题时不公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 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应当注意这些情况 并设法防止意义障碍的产生。一旦出现意义 障碍,就必须设法消除它。在出现拒绝一切 要求的情况时,应当设法消除学生的对立情 绪,使学生渐渐体会到教育者的善意。学生的道德认识中经常会出现种种矛盾,例如实现个人意愿同助人为乐的动机发 生冲突时究竟应该放弃什么?坚持原则意 见和保持友谊究竟哪方面重要?所有这些 矛盾都是客观现实矛盾在学生头脑中的反 映,他们有着社会方面的根源或认识方面的 根源,教育者要正视这种内心冲突,鼓励学 生做出某些克服矛盾的正确行动,这是使学 生获得与巩固正确的道德经验、知识的保 证。  在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中常常有许多 错误或糊涂的观念或概念。例如有少数学生 把尊敬老师认为是“逢迎”、“拍马”;把 向老师汇报某同学的错误行为说成是“出卖 同学”;把不守纪律当做是“英雄行为”; 有些学生头脑中存有男女界线等等。当学生 认为这些看法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或是 周围一群同学共同见解时,纠正起来就比较 困难。消除这些看法的方法是极其多样的, 其中最通用的办法有:通过讨论指出这种看  法的错误性质,教师与同学对它们采取一致的否定态度;借助于艺术作品或现成事实使 学生看到这种错误观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 行动后果;利用学生的自然行动后果使他们 体验到这种错误观念的危害性。当人们把道德要求的知识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时,坚信它的正确性,无论 是自己执行或看见别人执行这种要求时会 引起种种情绪上的体验,这就表明此时道德 知识已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 机的较高形式,它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动表 现出坚定性与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品质形 式中的关键因素。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道德行动的经验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是使知识变成信念的 主要条件。使学生领会某些道德要求与知识 并接受有关的劝导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是 想把这些要求与知识真正变为他们自己的 信念,成为他们日常行动中经常起作用的动 力,就需要通过身体力行,使这些知识、要 求被个人经验及集体经验所充实、所证明, 被实践后果所引起的体验所丰富、所加强。 当学生亲自看到由于按一定的道德要求办 事给集体、给别人带来好处,得到了舆论的 好评与支持时(反之,得到了相反的后果 时),他们就会具体地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 确性,并且产生继续做好事的热望与对自己进一步的严格要求。研究表明,使学生获得行动经验,光依靠个人经验是不够的,只有 使整个学生集体获得有关经验才能使个别 学生更加依赖自己的经验。例如老师告诉学 生不守纪律会妨碍自己与别人的学习,尽管 个别的学生由于不守纪律而确实影响了自 己的学习,但如果他发现周围某些不守纪律 的同学照样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他发现全班 学生对于他不守纪律的行为没有任何谴责 的表示,那么他所领会的纪律要求就不一定 会对他经常发生作用。为此,应当创设某些 条件,使学生获得与道德要求相应的经验。 例如根据学生能力增加课业的分量和提高 评分标准,使所有学生只有在守纪律的情况 下才有可能获得优异成绩;结合培养班集体 的工作,组织学生的舆论来谴责影响集体利 益的行动等。这样才有更大的可能使道德知 识变成个人行动的信念。此外,也应该防止 学生取得反面经验与体验(即不按要求办事 反而得到了部分人的赞赏;或者是按要求办 事反而受到了种种批评)。因为这种情况会 削弱道德知识要求的说服力,从而会阻碍有 关的知识向信念的转化。  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道德信念 的形成。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 已发生的道德行动的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 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心智活动,它可以提  高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经常运用道德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与扩大 道德经验,加深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可以把 道德知识变成组织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学生的道德评价最初是在别人评价的影 响下形成起来的。开始他们常常只是重复老 师或别人的评价,以后才慢慢地学会了独立 地对别人进行评价。在评价时,最初只是注 重于行动结果方面的分析,然后依据个人的 体会渐渐转向于对行动动机和行动外部原 因的分析。少年对于自己的评价往往落后于 对别人的评价,他们往往能够正确地分析别 人的行动,却不善于全面而确切地分析自己 的行动。少年的道德评价还往往带有很大的 片面性,他们常常根据一个人的行动表现中 的某一点而对人的道德品质作出全面肯定 或全面否定的结论。学生道德评价的深度是 和他们对道德要求理解的深度以及思维发 展的水平密切联系着的,这方面的差异不仅 存在于不同年龄学生身上,同时也存在于同 年龄的学生身上。例如小学五年级学生在评 价一学生在课堂上画小人的不守纪律的行 为时,全体学生一致认为这种行动是不对 的。当分析为什么不对时,不少学生只是认 为这种行动会影响个人的学习,与别人无 关;一些学生则认为这种行动和集体有关,因为这种行动分散周围同学的注意,打断教师的讲课;而只有极少数学生指出,这种行 动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关系到不能很好完成 祖国人民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影响祖 国未来的建设事业。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教育者不仅要注意道德评价的示范,经常利用教材 中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作出简明 而正确的评论,同时还应该注意利用教学与 教育中的各种环节,如在作文课、为墙报写 稿、班会讨论和优秀生评选等活动中有意 识、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 他们的道德评价水平渐渐由表面到本质,由 别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入深地得 到发展。世界观是一个人看待、解释自然与社会现象的总观点,它是一个人的行动的深远根 据与动因。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与要求是按 照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要求所确立的。当人 们把某些道德原则与科学的世界观联系起 来时,对于道德的本质与必要性的了解就更 为深刻,从而也使道德信念更为坚定。世界 观是逐步形成起来的,它的形成以各种知 识、信念为基础,也制约着知识的进一步掌 握和信念的进一步发展。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是较晚的事。但是教育者应当逐步帮助学生 在掌握各种知识、信念(包括道德知识、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尽可能利用他们已形成的或形成中的有关观点来 支持他们的各种具体的道德信念。2.道德感的培养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 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 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便是道德感。道德感 按其内容来分,有阶级情感、爱国主义情 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革命人 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集 体荣誉感、同志感、自尊感等等。这样一些 情感往往是许多情感的综合表现,因此很难 将它们作绝对的区分。但是不管哪一种道德 感,它们都是和道德信念紧密联系着的,而 且也和对自己行动的情绪上的评定分不开 的。人对自己做过的事,或者“心安理得”, 或者“悔恨自责”,这都是个人运用一定的 道德标准衡量或评价自己行动时所产生的 情绪体验。两者一致便出现积极的体验,两 者有矛盾便产生消极的或不平静的体验。时 代和阶级不同,道德标准不一样,道德感也 就不可能相同。道德感是道德意识的一种具 体表现,因此它和其他情感一样,不仅是现 实的反映,而且也表现了人对当前现实的一 种态度。  道德感从形式上看,大致分为三种:1. 直觉的情绪体验。它是由于对某种情境的感  知而引起的。由于它的产生非常迅速、突然,因而往往对于这个过程中的道德准则的 意识是不明显的。例如人由于突然的不安之 感而制止了某些不道德的要求;由于一种突 如其来的自尊感与害羞的体验,激起了大胆 而果断的行动。这种道德体验尽管看来不具 有自觉的,但它仍然与人的实践经验有关, 或者说它是过去个人行动与周围舆论反应 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反映。由于它具有道德行 动的迅速的定向作用,因而组织健康的舆论 以及帮助人们形成对待舆论的正确态度便 显得十分重要。2.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 的情绪体验。它是通过人的想象发生作用的 一种情感。例如,人们想起了屈原、岳飞、 文天祥、杨靖宇等人物的形象与事迹,便产 生了对英雄人物的敬慕与爱国主义的情 感;想起白求恩、黄继光、罗盛教的形象便 激起国际主义、革命人道主义的情感;想起 向秀丽、雷锋的形象便唤起社会主义责任感 与自我牺牲的精神。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 人们的道德体验,首先是由于这些形象本是 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的体现者而存在的,通过 这些形象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到道德要 求及其社会意义,扩大个人的道德经验;其 次由于形象的生动性与感染性,可以引起人 们情绪上的共鸣;具体的道德形象常常使人 毕生难忘,因而与这种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便成为一个人经常产生类似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好的文艺作品、电影、戏剧在培养道 德感中起着特别重大的作用。教育者对于这 些手段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加以利用。3. 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它是以清晰地 意识到道德要求为中介的情感,而且具有较 大的概括性。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只有当人 们意识到个人与祖国的关系,个人对祖国应 尽的义务与忠诚的必要性时才会真正地发 展起来,它是在许多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 的,是和爱故乡,爱母校,爱首都,爱党, 爱国旗,爱领袖,爱祖国的地理与历史,爱 人民,对旧社会和对祖国敌人的仇恨,对共 产主义远景的热望,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等 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它们的基础上形成 起来,它是最概括的道德感。意识到道德理 论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比较深挚的道德感,因 而也是比较持久而富有强大动力作用的情 感。  学生道德感的培养是通过多种方式与 途径来进行的。不论采用哪一种办法,都应 当注意:(1)丰富学生有关的道德观念, 并使这些观念与各种情绪体验联结起来。在 一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启示激起学 生的情绪,使他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伴 有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到爱护 集体利益行动时,应该使用赞赏、颂扬的词  句使学生意识到这种行动给集体、个人所带来的荣誉,产生自豪、羡慕、向往、愉快等 体验;反之,在讲到不守纪律、损害集体利 益的行为时,也应该使用某些指责或否定的 词句,使学生预感到这种行动的恶劣后果, 产生羞耻、愤慨或不愉快等体验。在另一种 情况下,教师应该创设实践的条件,利用舆 论及时地进行表扬与批评,使学生获得道德 上的满足或否定的体验。(2)充分利用好 的艺术作品与生动事例引起学生道德情感 上的共鸣,增加道德实践的间接经验与情感 内容。(3)在具体情感的基础上阐明道德 要求的概念与观点,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 概括、不断深化。例如,爱国主义情感需要 在爱故乡、爱人民等感情的基础上孕育起 来,但是只有真正懂得了爱国主义的实质与 深刻意义,学生才不会为温情主义、乡土观 念等狭隘情绪所纠缠。为了发展学生的道德 感,一方面要注意到它的广度的发展,同时 也应该注意到它的深度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在这里具有特别重 要的意义。  培养道德感还应该注意到学生情感的 调节与消极情感的根除。由于个人或集体的 成就而感到高兴,由于一时的挫折失败而感 到难过是十分自然的,但不应因此在别人或 别的集体面前得意忘形、趾高气扬,或是垂  头丧气、伤感备至。如果对自己的同志幸灾乐祸,有嫉妒心,那就是一种不道德的情 感。由于别人的不良行为产生公正的愤怒或 以文明形式表现合理的愤慨是许可的,有时 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愤怒表现得过 火,甚至动手打人,便不合适。假如由于利 己主义根源而表现愤怒,经常发生暴怒或迁 怒于人,就成为一种不道德的消极情感了。 为了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感消除不健康 的情感,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不要 单纯采取简单的禁止办法,而要耐心地改变 学生产生消极情感的观念和概念。简单禁止 有时反而加强消极情感。(2)臆测、猜疑 对方的意图时常是引起消极情感(冷漠、无 原则的敌意与怀恨等)的原因之一。在这种 情况下,教师、好友与同伴的解释能起到消 除偏见与克服不良情绪倾向的巨大作用。(3)利用积极情感来克服消极情感。当学 生表现有某些利己主义和对同学不友爱的 情感时,死盯住这种消极情感不放往往会事 倍功半,而通过若干活动从下面激发沉重的 集体荣誉感、上进心、培养他们为集体服务 的意愿等反而可以使他们的消极情感迅速 地消失。(4)使学生预见到某种情感表现 的后果,并学会根据情境表露情感的本领, 在提高情感的控制力上有相当大的作用。3.道德行为的训练人的道德风貌是以行动举止来表现、来说明的,也是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的。 一般说来道德动机与行动效果是统一的,但有时由于儿童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动,也可能产生两者的不一致。下面的研究 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为了培养完成社会委托 的责任态度,委托三、四年级学生给幼儿园 小朋友制一套彩色方块。先通过专门方法使 两组学生都形成相应的动机。然后让他们回 家分批地去制作并如期交出成品。第一组只 是告诉他们交出的时间;第二组除此之外, 还告诉他们组织自己行动的必要方式、方 法。结果在 5 次共制造 60 块方块的委托中, 第一组只完成了 51%,第二组完成了 76%。 同样的实验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进行时,第 一组只完成了 36%,而第二组完成了 75%。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学生道德表现中,除 道德动机外,还存在道德行动的方式、方法 问题,同时也表明年龄越小,行动方式的指 导越是必要。  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动机和懂得道德 行动方式之后,有时也往往不能立刻或坚持 执行决定,甚至于还会产生不符合道德要求 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意志起着特别 显著的作用。意志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支 配自己行动并克服种种困难的心理活动。道 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动过程中所表  现的意志,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动机经常能够战胜不道德的动机。第 二,排除内外障碍,坚决执行由道德动机所 引出的行动决定。道德意志坚强的人可以把 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付之 实现,而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人却不能做到 这一点。道德品质的培养光靠动机教育与行动方式的指导还不够,还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形 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一 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化为道德品质 的关键因素。有关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这一 点。研究者(教师)为了考察学生课业责任 心形成的条件,在实验前对五年级两个等级 学生(各 7 人)进行了同样的动机教育与行 为方式的指导,使学生领会到认真学好功课 的意义与完成作业的行为方式上的要求(按 时做作业,检查验算,改正上次错误);然 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有计划的 行为习惯的训练,而使控制组只处于一般的 教学与教育条件下。结果,实验组学生对待 课业的责任态度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化。这种 变化可以从课业责任心的两种客观指标上 看出来:第一,平日作业中的粗心性错误, 在实验后期比实验前期的减少情况:实验组 为 61%;控制组为 33%。第二,实验后期 检查验算的情况,在实验组中完全做到的 6人,不经常做到的有 1 人;控制组中完全做到的只有 1 人,不经常做到的有 5 人,基本 上没有做到的有 1 人。道德行为习惯与一般 习惯一样,不仅可以使人的行动的实现感到 容易,同时它的受阻会引起消极体验,从而 也成为道德行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在日常生 活的简单道德行动方面,行为习惯起着特别 明显的作用,比如在具有公共道德意义的卫 生行动方面(像不随地吐痰等),如果经常 伴有思虑与动机斗争等活动则是不可思议 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培养好习惯与根除 坏习惯便显得很有必要。由此可见,道德行动的训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道德行动的方式方 法的掌握;(2)道德意志的培养;(3)道 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动方式方法的指导有着多种的 形式。例如,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 练习使学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动 要求;通过课文或故事的讲述使学生理解到 某些典范人物行动的合理性;组织全体或部 分学生讨论为了完成一件好事所应采取的 行动步骤;分析与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 与失败教训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采取这 些措施的主旨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记住几条 行动的具体规则,而是要使学生通过各种典 型的事例概括地认识到在不同的情况下采  取不同的合理行动的一般依据;换言之,就是要提高他们道德认识水平,使他们具有独 立地、主动地并且创造性地来选择道德行动 方式的能力。道德意志的培养和一般意志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为了专门训练学生的道德意 志,采取下列几项主要措施是必要的:使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概念和榜样,产生意志锻炼的愿望。研究表明,向被试者作 了题为“困难及其克服的必要性”的讲演或 进行个别交谈后,可以在少年学生行动方面 看到克服困难的积极表现,即用顽强精神去 迎接困难,而不是在困难面前退却。应当充 分利用教材内容(如愚公移山、董存瑞和邱 少云的故事等)或课外谈话、关于英雄模范 人物的报告等方式,使学生形成意志的观 念、概念与发展意志的意向。为了防止学生 把意志锻炼当成目的或把意志抽象化,应当 向他们指出:我们社会的道德意志是一种革 命的意志,它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手段; 一个人只有根据高尚的动机,并使个人的需 要、愿望与兴趣等动机服从于社会的义务 时,才谈得上发展道德上的意志。  组织行动练习,提高意志力。意志行为 的练习途径是很多的。完成学习任务,遵守 课堂与学校的纪律,执行委托的任务,以及 校外无监督的文明行为等都可以锻炼学生  的意志。为了使学生获得锻炼的信心,可以先给一些简单的、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任务, 然后再提出比较复杂的而需要较长时间努 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在练习过程中,为了激 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制力,应该有意地创设 一些困难的情境与提供若干克服困难的条 件。列举的对象与容易完成的事情常常不能 引起意志上的紧张,困难而有意义的活动则 可以引起学生意志上的努力。因此无论是在 教学过程中或是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该 给学生提供一些不能立刻引起兴趣但是必 须完成的任务,并适当地设置一些外部的障 碍,勉励、赞扬、树立榜样、介绍方法可以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力量;有时集体 的期望、机智的责备、暗示后果也可以激发 学生排除障碍的决心。为了保证学生练习的 成功和激发不屈不挠的斗志,应当充分地利 用上述激励的条件。强化在巩固锻炼的成就 和激起进一步锻炼的意愿方面有特殊的作 用。奖励和批评要及时,而且应当针对行动 的道德性质与意志品质的优缺点来进行,最 好是帮助学生自己来进行小结。  针对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学生意志有着各种差异。就消极方面来看, 有的学生非常软弱而易受暗示,另一些学生 则十分执拗、顽固;有的学生常常畏首畏 尾,犹豫不决,另一些学生则十分冒失而轻  率;有的学生萎靡不振,另一些学生过分活跃却缺乏自制力;有的学生缺乏精力,另一 些学生则缺乏毅力;等等。对于第一类学生 应该从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来着手 培养;对于第二类学生则要培养他们的大 胆、果断与沉着、耐心的品质;对于第三类 学生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或提高他们的控 制行动的能力;对于第四类学生则要不断激 发他们的奋发与坚韧精神。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习惯形成的方式有:简单重 复、模仿、有意练习、与坏习惯作斗争等。 培养沉重的行为习惯应注意:(1)创设重 复良好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 会;(2)提供良好的榜样;(3)在有意练 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义、目的与阶段要求, 不间断地坚持下去。要让学生知道练习的成 绩,体验到愉快并懂得成败的原因;(4) 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害 处,加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不要轻易地说 “不可救药”等泄气话。运用各种具体方 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利用人为动 作延缓坏习惯的出现及合理奖惩等方法来 巩固好习惯与抑制坏习惯。为了阻止坏习惯 在班上蔓延,必要时还可以发动集体来谴责 带头的学生。行为习惯在道德表现中有时也有负作用。因为过分地依赖于习惯往往会忽略对情境的分析,所产生刻板的行为反应,并不符 合道德要求。比如点头、微笑、握手等本属 于有礼貌的道德行为习惯,如果不分对象地 对一切人都表现有这种行动,有时也会成为 一种不道德的行动表现。因此,在行为习惯 的训练中,不应该脱离道德动机教育而孤立 地进行。要让学生时时警觉,使自己成为行 为习惯的主人,而不成为行为习惯的奴隶。   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集体对品德形成的重要性  学校中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教育 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儿童 社会”,也是社会影响学生个人和个人进入 社会生活的通道之一。  并不是任何人的集合都可称为集体。在 我国,凡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按民主集中 制原则组织起来的集体才是真正的集体。良 好的学校(班)集体也是这样,不过它还应 当具备下列一些特点:(1)在德、智、体 等方面具有明确而统一的目的性和任务,它 们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集体组织 的权威与集体成员的民主权利协调一致。教 师是集体的组织者与指导者,他按照党和国  家的意志不断提出符合集体利益的要求,并督促集体成员加以执行。集体骨干的产生、 民主气氛的活跃、集体舆论的出现、集体组 织的权威渐渐形成,都能配合或替代教师的 权威而起作用。(3)遵守学校守则与班级 常规。(4)集体成员的平等友爱与团结互 助。具备上述特点的学校(班)集体便是一 个好的集体,缺乏这些特点的学校(班)集 体则是不健全或不良的集体。集体对它的成员的影响,一方面是作用于他们的个体意识,另一方面是制约他们的 行为方式与习惯,从而左右学生品德的发展 方向。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许多积极影响。它是学生形成集体主义意 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直接源 泉,是推动学生努力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 客观力量,也是促使学生在集体的健康舆论 影响下和先进积极分子的带动下,不断进行 道德实践,逐步形成品德的良好环境。一般 说来,良好的(班)集体可以促使学生树立 远大的革命理想,坚定社会主义方向,树立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提高道德行动的自觉 性,学会履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个 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关系,服从集体要 求,形成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品质, 培养革命义务感、责任感、同志感和集体荣誉感,锻炼革命意志,养成自我牺牲等优秀品德。相反,学生生活在不良的(班)集体 或“乱班”中,常常会使他们生活漫无目的, 缺乏理想,不完成学习任务,纪律性差,自 私心重,不关心集体。部分学生还可能形成 小圈子,互相包庇缺点,故意与其他同学、 教师闹对立等。学生在集体中的各种良好品质并不都是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只有当教育者充分利 用学生在集体中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有 效措施,才有可能使他们的集体主义意识和 各种优秀品德迅速形成起来。学生在集体中 的主要心理特点如下:1.参加集体活动的需要  儿童和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有上进心, 好奇心,好说好动,积极好学等心理特点。 对集体开展的以学习为中心,使德、智、体 都得到发展的活动,学生总是乐意参加的。 由于集体活动内容的社会性、丰富性,形式 上的新颖、生动和多样,对学生具有极大的 吸引力。学生一旦失去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机 会,常常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参加集体 活动。  集体活动,可以使学生亲眼看到集体力 量比个人力量大,亲身体验到参加集体活动 的乐趣,这就可能促使学生产生建立良好集 体的迫切要求。在集体活动中,学生比较容  易意识到个人的努力与懈怠会影响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成败也会给每个集体成员带 来影响,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尊重和服从集体 的意向,逐步形成集体英雄主义的思想。有人认为学生集体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连贯的阶段:第一阶段,教育要求 对集体来说还是外来的;第二阶段,学生中 的先进分子、积极分子接受了教育要求,并 协同教师向其他大多数学生提出这些要 求;第三阶段,学生的整个集体接受了教育 要求,并向个别差等生提出这些要求;第四 阶段,教育要求成了集体中每一学生的要 求,他们已经不要外来监督,就能自己提出 要求,并严格遵守,认真履行。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集体活动的组织工作,他们不仅善于通过集体活动来组织 健全的班集体,而且善于在集体活动中对学 生进行生动的集体主义的教育。学生的基本 任务与基本活动是学习,因此班集体的组织 与教育的中心内容及主要途径应该是为提 高全班学习成绩而努力。对此,有的教师采 取过渡的办法;有的教师则采取直接的办 法。所谓过渡的办法,是先利用一些简单 的、有趣的或是开展起来十分自然的活动形 式,如打扫和布置教室,准备迎新会的节 目,军事性的游戏,体育比赛和下乡劳动 等,使学生取得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和体会,激起完成集体任务的热情与建立班集体的意向,然后利用动机的迁移,引导他们有 组织有计划地努力完成集体的学习任务。为 了提高效率,在进行前一活动时,要组织集 体互助,启发大家为完成集体任务而共同设 法克服困难,并使全体成员看到活动的结果 以及它和集体努力的关系。直接办法是一开 始便从学习活动的组织工作着手。在这种情 况下所建立起来的集体以及这个集体的某 些传统,对于完成学生中心任务(学习)是 十分有利的。为了提高效率,在工作时应该 注意:第一,通过生动而富有说服力的多种 形式使学生了解到学习的目的性,知道学习 是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全人类的进步事 业贡献更多力量。第二,提出全班近期的奋 斗口号与学习上的具体要求,使每个人把取 得优良学习成绩看成是全班的任务。为了集 体任务的完成,每个人就会鞭策自己努力学 习,而且也会关心集体的进步。第三,组织 学习经验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 而且可以体验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使他们 更加热爱自己所生活的集体。第四,有计划 地组织讨论与及时进行小结,肯定集体的进 步,表扬小组或个人在完成集体学习任务中 的正确态度与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某 些缺乏认真态度的同学进行批评。这样做, 可以使全班同学体验到集体不断向上的气氛以及集体对个别成员要求的力量,产生信心和服从集体意志的意向。2.模仿 学生在集体中,由于与老师、同学共同活动,直接交往,别人的言行常常会直接引起学生的思考、对照,产生模仿的心理活 动。学生在集体中的模仿,对于学生品德的 形成,可能成为有利因素,也可能成为不利 因素。因此,在学生集体中,教师既要注意 自己的模范作用,也要引导学生向先进榜样 学习,而不去模仿反面的东西。少年儿童模仿的发展有自己的特点,他们开始只是模仿邻近的人,随后模仿较远的 人。比如:他们开始模仿家庭成员(父母、 兄弟、姐妹等),进而模仿他们接触到的社 会范围的人(老师、同学、小伙伴),再进 而模仿广大社会范围中的人(模范英雄人 物,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历史上的知名 人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无意识的模 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游戏的模仿到生活实 践的模仿;从把模仿当作目的到把模仿作为 达到目的的手段;从模仿榜样的外部特征产 生类似的举动,到模仿榜样的内心特征而产 生独创性的道德行动。一般说来,低年级学 生的模仿常常带有盲目性,模仿的对象变换 不定;中、高年级学生则开始显示出评价榜 样的独立性、选择榜样的自觉性和学习榜样的稳定性。  在集体生活中,榜样可以是集体的,也 可以是个人的。为了使先进榜样发挥更大的 教育作用,教育者必须注意:1.经常地实事 求是地宣传和表彰先进榜样的优秀事迹,组 织学生参观典型的班集体,引导学生的模仿 指向正确的方向,激发学生模仿先进榜样的 动机。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榜样,一分为二 地看待先进榜样,学其所长,防止仿效其缺 点。3.分析先进榜样形成的条件,指明达到 要求的途径,增强学生模仿先进榜样的信 心。4.在树立和表彰先进时要隆重、热烈, 激发学生产生敬慕的心情。5.及时表扬学先 进榜样的积极分子,扩大先进榜样的队伍和 影响,巩固和提高学生模仿先进榜样的积极 性。  3.集体荣誉感的增强和对集体舆论的 尊重  学生在集体中生活,逐步会意识到个人 在集体中的地位以及自己所处的小集体在 大集体中的地位,产生荣誉与羞愧、自豪与 自疚等情绪。这就是荣誉感。荣誉感实质上 是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头脑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它是学生上 进心的表现。  集体舆论,即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与 意见,常常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直接表  现。它以议论、褒贬、奖惩等形式肯定或否定这些关系,引起集体成员情绪上的体验和 思想上的考虑,促使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 健康的舆论体现了集体的意志,是使集体成 员根据集体利益调节个人行为、改变关系的 因素,是学生产生荣誉感的一种重要来源。 一般说来,受到集体舆论支持并引起自 豪感与荣誉感的行动,可以使学生继续坚持 与发扬;受到集体舆论指责,并引起羞愧与 自疚感的行动,会使学生努力去改正,克 服。因此,健康的舆论便成为学生发展良好 行动和制止不良行动的一种强大的力量;不 健康的舆论是对集体关系的一种歪曲的表 现(如对正当行动的讽刺,对不正当行动的 赞赏等),它可以成为学生产生不良行动的潜在力量。  为了培养健康的舆论,教育者应该时刻 注意舆论的倾向与性质;以自己的言论与举 动把集体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通过讨论或 谈话肯定正确的舆论,否定不正确舆论;培 养积极分子分析与评论的能力,以带动其他 同学,形成一种正确舆论的力量。此外,还 可以利用刊物、墙报、学习园地、漫画、广 播等形式,大力表扬好人好事,适当评论不 正确的言行倾向,表达集体的正确愿望与要 求,使其成为舆论的中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还可以采取其他措 施。经验表明,以下方法只要做得适当,也是行之有效的:(1)向学生宣传整个学校 为祖国培养人材的贡献、先进事迹以及发展 远景,使学生产生爱校感情,意识到争取学 校的更大荣誉与每个班集体、每个学生的关 系,树立责任感。(2)利用各种形式表扬 班内先进事迹,指出先进事迹与整个集体的 关系。争取学校或社会舆论的赞扬,往往会 成为激发集体荣誉感和建立班集体的一个 重要契机。(3)利用多数学生的集体荣誉 感教育其他学生。当个别学生损害集体荣誉 时,组织大家讨论如何挽回集体的荣誉,不 仅对犯错误的学生是一种生动的教育,而且 可以使每个学生更加意识到个人行为给集 体荣誉所造成的影响以及集体荣誉与个人 荣誉的关系;同时也使大家看到集体对个人 进步的关心及教育力量,从而使全体成员更 加热爱自己的集体。(4)组织学生参加爱 班爱校的活动,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意 识,体会到集体生活的美好与愉快,而且可 以增强学生搞好集体的意向。(5)在集体 中正确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坚持表扬为主, 辅以必要的批评与惩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 集体荣誉感,而 且也是利用学生荣誉感进行 教育的有效手段。4.前途观念 青少年学生富有幻想。幻想是创造性活动的前奏,是意志行动的一种。当学生的幻想指向于集体活动,指向于集体发展的前景 时,它不仅可以使整个集体生气勃勃、奋发 有为,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奔向集体共同目标 的活动中更加关心与热爱集体。马卡连柯看到了学生在集体中的这种心理活动,所以十分重视前景教育。他认 为,一个人,如果能根据集体远大的前途观 念来行动,他不仅是强有力的,而且在人格 上也是美的和高尚的。他甚至认为“培养人 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育机关, 如果不能建立前途观念,就不能获得良好的 工作和纪律”。建立前途观念在开始时,为 了使学生热爱生活、产生明日的快乐,仿佛 是一种简单而原始的满足,但是逐渐代之以 理更有价值的前途(包括共产主义的远 景),就会出现更深刻的责任感。  培养集体成员的前途观念,应该注意学 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规律:(1)为了使儿 童热爱生活,在建立近景时先从满足个人需 要的活动着手是可以的。但是只顾惬意而去 建立近景会养成儿童享乐主义的倾向,所以 必须提高儿童的自觉性、自尊心、上进心, 把他们的兴趣引向比较有意义的方向,使儿 童不仅怀着明日快乐的思想,而且开始把个 人前途与集体前途统一起来。(2)学生年 龄越大,近景的境界应该推得越远,应该向  他们提出需要克服困难和在相当时期以后要实现的前景。而且,必须给这些活动准备 多种内容,动员大家来关心这件事,向往这 个日子的到来。(3)对于接近成年的学生, 政治上较成熟,远景的作用愈加显著。社会 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的远景是前景教育中 的高级阶段。要使学生知道,现在的学习与 劳动就是为祖国建设作准备,使他们在未来 美好远景的鼓舞下艰苦奋斗。不断给集体提 出前景与要求,不仅以明天的欢乐鼓舞学生 前进,而且也促进学生的品格在为实现集体 前途的艰苦劳动中日臻完善。5.对待集体的不同态度和性格特点  根据学生对集体的态度与行动表现,在 集体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同类型。在建立学生集体和利用集体教育学生时,教育者应该巩固与发展积极分子的队 伍;帮助其他同学提高觉悟,培养他们的积 极性与主动性,在与不良现象作斗争的过程 中使他们逐步成为积极分子;对于和集体闹 对立或对集体抱敷衍态度的学生要进行各 种各样的个别教育工作,必要时应进行公开 的说理教育。  集体成员对集体所表现的不同态度,固 然和学生和集体观念、道德意识有关,有时 也和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关。例如,一些学生 由于对自己估价过低,经常表现出害羞、胆  怯和被动的特点,如果集体对他们采取否定和不关心的态度,他们就会产生远离集体的 倾向,以致于形成孤僻的性格。一些对自己 估计过高的学生,则经常表现出自负和固执 的特点,如果集体过多地和过分地夸奖他 们,容易使他们产生骄傲情绪,因而在某些 情况下,特别是他们自己认为没有被集体所 重视时,也会产生和集体对立的态度。教育 者应该组织集体针对上述学生的特点,关心 他们,重视他们,教育他们,把他们吸引到 集体的活动中来,逐渐使他们对自己产生正 确的估价与认识。生产劳动与品德形成的关系  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不仅为日后参加社 会主义现代化劳动准备了有利条件,也是使 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产劳动对于学生的共产主义意识和 品德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学生在劳动中 不仅能认识劳动的社会意义,树立劳动观点 和劳动态度,有助于建立劳动人民的思想感 情,养成劳动习惯;而且也能形成集体主 义、纪律性、意志力及勤勉、节俭、认真等品质。 但是,不同情况的劳动对学生的品德有不同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劳动的性质和组织形式;学生的主观态度及个性特点;教育的措施。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一切社会劳动都有公益意义。义务劳动是一种不计报酬、不计定额的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所进行的劳动。它 的公益意义表现得最为突出。学生参加义务 劳动可以逐渐意识到劳动的社会意义、崇高 目的,逐渐形成共产主义的忘我的劳动态 度。为了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 会主义原则,使学生体会到劳动为社会创造 财富与改善劳动者生活的密切关系,也可以 适当组织学生参加计报酬的劳动。但组织学 生参加计报酬的劳动,必须重视思想教育, 不然劳动的公益意义就会为狭隘的集体收 益、个人收益所掩蔽,从而产生某些消极影 响。自我服务性劳动虽然是一种不计报酬的 劳动,但其主要目的是为自身利益服务;由 于它与别人关系较少,所以一般认为它不是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有效手段。但是自我服 务性劳动在培养学生独立料理自己、勤劳、 节俭、爱护劳动成果等品德和劳动习惯,掌 握某些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是极其必要的。 为了使自我服务性劳动成为培养学生集体 主义意识的手段,应该注意:(1)指明自 我服务性劳动可以减轻或分担其他人的劳 动负担,支援了其他人更好地劳动,从而间 接地对社会作了一定贡献。(2)逐渐扩大服务范围,如把自我料理生活的服务性劳动,逐步引导到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在家 庭成员范围间服务,养成互助、关心别人的 品质。在学校中参加集体性的自我服务劳 动,可以使学生增强团结,形成关心集体、 对集体生活负责的态度。参加超过学校范围 的集体性服务劳动,学生的服务对象范围更 大,集体意义也更为突出。人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不仅通过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与人直接交往,也通过劳 动产品的社会交流与人间接进行交往。在劳 动中这两种交往愈加显著、紧密,则劳动者 的集体主义意识就会更好地得到发展。研究 表明,劳动的组织通常有几种不同形式,它 们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同的 作用:(1)个人单独执行任务的生产劳动 形式。这种劳动的全部工序由一个人单独完 成,人与人之间在劳动中接触不密切,不易 使人直接体会到集体力量以及个人与集体 的关系,因此,这种劳动组织形式一般说来 对学生形成集体主义品质没有显著影响。(2)在集体中单独执行任务的生产劳动形 式。这种劳动从表面上看是集体在一起的, 但实际上是每个人单独地完成着同样的任 务。这种劳动可以使学生看到集体的巨大力 量,提供了团结互助的可能性,因而对集体 主义品质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由于这种劳动缺乏严密的分工,不能进一步体现劳动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学生在这 种劳动中也可能出现单纯计较个人产额的 思想倾向。(3)集体分工的生产劳动形式。 这种劳动的整个生产过程分成几个彼此密 切连续而性能、任务不同的工序和工段,学 生被分配在不同工序、工段中劳动,形成一 条流水作业线。这种劳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更 明显地体现出集体协作的必要性与优越 性,使学生直接意识到个人劳动与集体成果 的关系。由于分工,每一工种的技术更加专 门化,个别工序的速度制约其他工序的速 度,从而有可能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与数 量。同时,个别工序的质量将影响到全部产 品的质量,有时会使别人的劳动成为无效, 会影响生产总指标的完成,从而影响到集体 的利益。研究表明,这种劳动组织形式对学 生的集体主义意识、组织纪律性等品质的形 成具有显著的作用。  劳动的困难程度以及劳动对劳动者个 性上的不同要求也影响到学生意志、性格品 质的发展。许多研究表明,愈是需要克服困 难的劳动愈能使学生的意志受到锻炼。劳动 的困难性质与困难程度取决于劳动的客观 条件与主观条件。农业劳动要求人们克服由 于自然条件所引起的外部困难和由于体力 消耗及缺乏技能、习惯所引起的内部障碍。  复杂的工业劳动要求人们掌握复杂的技术、迅速而精确地操作以及创造性地解决技 术障碍等困难。简单的工业劳动要求人们克 服由于单调而引起的厌烦情绪,认真耐心地 完成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在克服上述不同 的困难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也在不同程度上 得到发展。每一种劳动由于成品规格或操作 方法上的严格规定也给劳动者的性格方面 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例如某些车间挑选废品 要求工作者有细致与高度专心的品质;制作 某些精密的机械零件规定误差不通超过 0.1 毫米,因此要求车工具有精确性与目测能 力。所有这些劳动对于学生克服粗枝大叶的 毛病和形成细心、精确等品质起着一定的作 用。教育者根据教学计划在安排劳动时,一方面应当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和可能的条 件,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顾及学 生需要发展的品质和需要克服的某些缺 点,适当地选择各种不同类型与组织形式的 劳动。  劳动锻炼的成效也取决于学生劳动的 动机和劳动态度。调查材料表明,具有不同 劳动动机的学生在同一种劳动中可以产生 不同的锻炼效果;同样的劳动,由于一个学 生在前后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动机,其效果也 不相同;如果坚持错误动机,则任何形式、  任何性质的劳动,短期内都难于产生积极影响。劳动动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实验 研究和调查表明,为了促使学生劳动动机和 劳动态度的转变,抓住以下三个主要环节是 必要的:(1)通过教师的谈话、参观成人 的劳动和组织对先进工作者的访问调查,使 学生了解劳动的社会意义和锻炼意义,明确 劳动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使别人过好的 生活,也是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为又红又专的 劳动者,而不是图报酬或出于一时的兴趣。(2)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劳动中使他们看到自己为社会所做的贡 献,发现自己或别人由于劳动动机不纯、不 端正而出现的差错及造成的损失。(3)通 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劳动态度、表现和 质量进行分析评定,及时地给予表扬或批 评。  劳动如果不结合思想教育,就不一定会 在教育上获得积极的效果。为了提高思想教 育的效果,应当注意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下 述心理活动。首先认识劳动的目的与意义。 学生接受劳动任务时,由于各人思想基础不同,常常会产生不同想法,如认为“劳 动会影响学习,是不必要的”;“劳动可以 得到休息”;“劳动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 的东西”等。劳动前如果不针对这些思想进行教育,则正确的想法由于没有得到外力的支持与加强,就不能成为有力动机,从而影 响到劳动积极性的进一步调动;不正确的想 法则会成为在劳动中产生抵触情绪或错误 行为的动机,不仅影响生产效率,使自己得 不到劳动锻炼的益处,而且还可能对认识不 清与抱怀疑态度的同学产生坏影响。为了使学生认识劳动目的与意义、初步解决劳动动机与劳动态度问题,劳动前应进 行一定的动员与适当的讨论,激起学生的思 考或动机斗争(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采 取更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如围绕课外读物中 的类似的典型事例组织故事会或进行漫谈 等)。在讨论时,应让持正确观点的学生准 备论据,分析各种错误思想的实质。通过讨 论,要使多数学生的正确动机得到巩固与加 强,提高信心;使部分学生动机中的正确方 面成为主导力量,从而战胜不正确的一面; 使少数有抵触情绪的学生在外力推动下展 开内心斗争,为进一步转变态度准备好条 件。在劳动中或在劳动之后,再用学生亲身 经历的事实教育他们,启发他们,可以使许 多学生的正确认识逐步提高到信念水平,使 部分学生的怀疑得到消除,使少数学生开始 认识错误,否定自己不正确的看法,逐步端 正劳动态度。其次,是心理准备。青少年学生,思想单纯、天真,一说劳动锻炼好处多,就往往容易认为一切顺利, 不去想劳动过程中会碰到的脏与累,不去预 料可能会见到的某些不良现象,听到的怪话 以及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如果他 们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上述情 况,就可能感到突然,不可理解,有时可能 产生一大堆糊涂观念,妨碍思想的进步。如 果在劳动前向他们仔细介绍劳动环境和劳 动条件,提醒应当如何看待或处理可能遇到 的问题,使学生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就可 以帮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很快认清困难或 问题,不易动摇,不易迷惑,不容易接受不 良影响,从而更好地提高锻炼效果。第三,要学习工农优秀品质的意向。  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具有许多优 秀品质,他们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学生 不仅具有模仿的能力,而且在正确教育下可 以具有向工农学习的意向。无数事实表明, 在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意向、组织 学生向工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为此 应当:(1)请工农向学生作报告或组织学 生参观工人、农民的劳动现场;(2)以优 秀工农的示范性行动与实际榜样,感染学 生;(3)由工农对学生的劳动加以评价。 这些方式所起作用的大小,除了取决于学生 是否有向工农学习的强烈意向之外,也取决  于事实本身的说服力、感染性,取决于工农的评价是否获得学生集体舆论的支持。为了 提高这项工作的效率,教育者除了设法激起 学生向工农学习的强烈意向外,也应该把学 生的情况以及教育的要求反映给工厂、农村 的领导和师傅,同时还应该组织学生集体收 集并及时讨论工农群众的意见。例如,某校 高一(3)班有几个学生在干活时谈话,工 作效率低,工人同志在劳动日报表上写道: “劳动纪律坏,爱说话,劳动效率不高。” 这件事激起了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他们 非常激动。回校后组织了一次讨论会,几个 学生在班会上做了检讨,大家进一步明确了 遵守纪律、提高效率的必要性。在第二次劳 动时,大家埋头苦干,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有的竟超过了先进工人的指标。原先批评他 们的工人又在日报表上写道:“劳动纪律 好,同学们都苦干实干。”这就给全班学生 以极大的鼓舞。通过这样教育,不仅提高了 学生的认识,也使他们的行为有了很大改 进,对新的品质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第四是劳动效果的作用。 劳动效果分为两类:(1)产品与劳动质量;(2)思想收获与学生心理面貌的变 化。每一类又都有好坏与多少之分。人对劳 动效果的认识是调整与巩固行动的重要因 素,因此结合劳动效果进行教育是非常自然而有成效的。  让学生在展览会上,在装配车间,在国 营市场上看到自己制作的成品,听到社会对 成品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 对祖国的贡献,相信劳动的创造力量,体会 到作为劳动者的自豪感。结合废品来进行教 育也能激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受到 内心谴责,端正劳动态度。所有这些心理活 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需要和劳动积 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劳动创造世界的 信念与观点。学生的思想小结,学校、班级 的劳动总结,不仅可以使学生肯定与巩固自 己的收获,发现缺点,给自己提出新的要 求;而且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对自己收获的概 括、变化的体验,认识到劳动对改变人、培 养人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形成劳动观点与辩 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总之,生产劳动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热忱,可以使他们锻炼自 觉纪律性,初步形成责任感、认真细致、刻 苦耐劳等优秀品质。为了巩固这些效果,贯 彻“以学为主”的方针,促进学生德、智、 体全面发展,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这 些成果迁移到学习活动中来。事实证明,这 种迁移是可能的,有时还可能成为转变课堂 纪律,促进学习的关键。通过这种活动来使 学生对道德要求产生概括性的认识与类似  的行动方式,真正的道德品质才会形成和巩固起来。几种课外活动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1.学习先进榜样与品德的形成 运用先进榜样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已成为我国学校中经常使用、广泛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种 直观形式,也是共产主义品德教育的一种生 动而有效的方法。无产阶级革命前辈、英雄和模范人物是人民群众的先进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劳 动人民的优秀品德,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先进 思想,因而常常被认为是无产阶级政治道德 标准的化身、人类的楷模和学习的方向。他 们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威信。透过榜 样人物的言行、思想活动,把高深的政治思 想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人格化、具体化, 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在富于形象性、感染性 和现实性的范例中获得难忘的印象和受到 深刻的教育。  先进榜样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是巨 大的。我国一些研究认为:有目的地组织学 生学习先进榜样、开展对比活动,对提高学 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意识水平、陶冶革命情 感、提高自我评价能力、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中,有人系统地观察 了小学生的变化,分析了 115 名学生在学习 雷锋的过程中所做的 210 件好事。发现英雄 榜样形象对道德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有 201 件,占 95.8%。在学习少年英雄何运刚的活 动中,又观察分析了 33 位小学生所做的好 事,同样证明英雄榜样形象对学生的道德行 为具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大致上表 现为四个方面:(1)启动。由于英雄榜样 形象的激励,可以启发、推动学生从不愿做 好事到主动去找好事做。(2)控制。由于 有英雄榜样作形象,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 制止自己不符合道德要求的念头和行动。(3)调整。学生在做好事过程中,如果临时出现了外界干扰,吸引着学生投入不正当 的活动,或者中止正在做的好事时,想起英 雄榜样的形象时,就使他们增强抑制干扰的 意志或重新调整自己的行动,坚持做完好 事。(4)矫正。有些学生能以英雄榜样为 镜子,对照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克服缺点, 改正错误。  说榜样对学生有巨大影响,并不是指任 何榜样对任何学生所起的作用都相同。不少 研究表明,学习榜样的效果有赖于榜样的客 观特点和学习者的主观状况。首先,榜样具 有下列特点,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1)  榜样在优点上胜过学习者,学习者为弥补自己缺点而去学习;(2)榜样的可接近性, 使学习者感到有相似条件可以学到;(3) 榜样的特点突出、生动,引起学生的重视与 兴趣;(4)榜样的权威性,即公认为是学 习的榜样或由于权威人物的推荐与介绍从 而引起了敬仰心情;(5)榜样的感人力量 使人产生爱慕、激动等情感也会引起学习。 其次,学习者自己具有下列心理状况,榜样 就容易起作用:1.有寻求榜样的需要;2.能 把榜样看成是某些信念的体现者,并认为符 合自己的选择标准;3.学习者具有虚心与实 事求是等心理特性。如果学生的心理状况与 上述相反,则榜样难以生效。学习英雄榜样,实质上就是使体现在榜样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这种 转化是长期的。教育者为了促进这种转化, 应该抓住四个主要环节:(1)把学英雄榜 样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心的自学需 要,引起学习榜样的动机;(2)让学生熟 悉英雄事迹以英雄的思想行为标准对待事 物,把认识转化为自觉行动;(4)坚持道 德实践,把不经常的道德行动转成道德习 惯、道德品质。  为了提高学习榜样的效果,要注意解决 以下问题。一是建立榜样的威信。榜样教育生效的条件之一,是榜样在学生心目中享有威信。榜样的威信首先取决于 榜样本身事迹的说服力,同时也有赖于切实 而生动的宣传。要使榜样在学生心目中具有 威信,首先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如实地 讲明榜样的先进事迹,并在集体中造成谈论 和学习榜样的热烈气氛,使学生充分认识榜 样的先进性,从而对榜样产生敬仰的心情。 其次,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消除学生对 榜样的误解、曲解等心理障碍(如对榜样人 物不信服,对榜样事迹的先进性不理解,对 榜样的英雄思想有误解等等)。二是增强学习榜样的自觉性。  榜样在学生心目中虽享有威信,但有时 却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迫切要求,这主要是 由于学生缺乏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自觉 性。为此:(1)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 动机。即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党和国家期望 自己成为具有共产主义品德的革命接班 人,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距离这种要求 还很远。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社会对自 己的要求与自己的道德水平不能满足这种 要求之间的矛盾,感到要解决这个矛盾,就 非向先进榜样学习不可。(2)要把党和国 家对学生的要求具体化,引导学生与榜样形 象比较,促进与巩固向榜样学习的需要。(3)要与青少年原有的上进心、幻想、愿望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时代的儿童、青少年,朝气蓬勃,向上心强,一般都想做好学 生、好队员、好团员,有生活远景的幻想, 有的还有一定的理想。但是,他们往往找不 到达到目的的途径,或者不易体现在行动 上,或者不能坚持下去。教育者就要引导学 生认识到,学习榜样就是为将来达到目的、 实现理想作准备。(4)引导学生分析自己 学生榜样的有利条件,消除认为条件不足 “学不会,做不到”等心理障碍,提高学生 学习榜样的信心。三是正确理解榜样的思想品德。  学生理解榜样的思想品德有一个由表 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他人最初往往 只掌握榜样的个别行为,进而逐步理解榜样 的某一方面的思想品德,最后才比较全面地 理解榜样的思想品德的本质。为了帮助学生 理解榜样人物的思想本质,应该注意:(1) 调查学生是怎么想的,分析学生对榜样人物 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如何讲解榜样 事迹的重点。(2)选择几个事迹,分析概 括,引导学生探索榜样人物所作所为的本 质,使他人明确向英雄榜样“学什么,怎样 学”。四是效法榜样必须过渡到行动。 学生学习榜样从思想转化成自觉行 动,是一个由被动向主动发展的过程,它包括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例如,学生学先进榜样做好事,涉及一系列心理活动:通过观 察发现服务对象;对已发现的对象产生一定 态度;处理各种各样的动机斗争,考虑并抉 择效法榜样的行动方式;对已完成的道德行 动进行道德评价等等。为了帮助学生把对榜 样的认识顺利过渡到行动,应该注意:(1) 在了解榜样的基础上,使学生熟悉榜样的思 想、铭言、日记等,以便在行动动机的斗争 中,使榜样形象能起“导向”作用,迅速解 决愿不愿意做好事的矛盾。(2)指导学生 当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善于 去发现需要自己出力的事,解决找不着好事 做的矛盾。(3)具体指导学生做好事的方 法,培养学生道德行动技能、习惯,解决不 会做的矛盾。(4)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学 榜样自觉做好事的效果,使学生得到满意的 体会,提高道德评价能力,解决做得对不对 的矛盾,增强坚持再做好事的力量。2.文艺作品的鉴赏与品德的形成 通过文学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教育学生,是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一种 有力的手段。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正面人物的 典范占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生动的形象深 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动,激起丰富的 情感与想象,引起学习的意向。文学艺术作 品在下面几个方面对学生起着很大影响:(1)促进道德感的产生与发展,培养为祖国、为人民献身的热忱,培养责任心,友谊 感、同志感等品质。(2)促使意志与性格 的发展。学生在学习正面人物的勇敢、不屈 不挠、果断、自制以及其他个性品质时,自 己也会渐渐成为勇敢、顽强和有毅力的人。 有时对于因生理上有病残或精神有创伤而 感到悲观失望的人,文艺作品中的范例常常 可以帮助唤起他们的意志和创造力,起着特 殊的鼓舞作用。(3)激起锻炼身体与发展 才能的愿望。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引起学生学习的主要条件是:(1)人物典范在思想品质和个 性品质方面的优越性,能激励青少年读者, 使他们感到值得学习。(2)人物典范对于 青少年读者说来是能够模仿的,使他们感到 实现某种理想具有可能性。例如,许多读者 读到书中人物的英雄行动和坚强意志时,他 们会把这些行动和自己行动加以比较。当他 们发觉这些人物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终于 能战胜巨大的困难,而自己所处的条件是如 此之好,所遇到困难又是如此微小,便会产 生羞愧心情;同时,也意识到战胜困难的可 能性,激起巨大的意志努力。相反,当学生 认为这些人物的伟大之处是天生的,是非常 神秘、无法学习的时候,他们便不会产生学 习的意向。(3)形象的鲜明性及其艺术感染力。学生中有的人有时模仿文艺作品,特别是电影中反面人物而不模仿正面人物,其 原因,在客观上往往是由于反面人物的形象 十分新奇、更有独特性;在主观上,有的是 由于好奇而盲目模仿,有的是由于好动、喜 欢逗乐,借此故意表现自己,有的属于分不 清是非,如羡慕反面人物的生活,等等。为了发挥文艺作品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影响,必须对学生课外接触的文艺作品加 强指导,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和善于模仿正面 人物的能力。比如,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特 点,对学生阅读、观看的文艺作品加以选 择;在阅读、观看活动的前后进行指导性谈 话、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出专栏等,启发 他们发掘正面人物的优秀品德以激起崇敬 或羡慕的心情,引导他们揭露、批判反面人 物的坏本质以激起憎恨、厌恶的感情。此 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革命故事会、文艺 表演会、优秀作品朗涌会,使学生通过自己 的积极活动从文艺作品的正面人物身上得 到更多的感受和汲取更多的力量。如果学生 中出现了模仿反面人物的言行,应当立即制 止,批评教育。若学生中流传了坏书、坏故 事等,则应在适当范围内引导学生自觉批 判,增强免疫力。3.其他课外活动与品德的形成 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它们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也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学生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对于道德品质与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担任社会工作是接受集体或社会的委托,按照集体或 社会的需要来行动的一种表现。在接受或执 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发生同社会的要 求相联系的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即集体利 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经常发生完成 任务与执行条件(如缺乏经验,同学不合 作,缺乏用品等)之间的矛盾。克服上述矛 盾的过程也就是集体主义品质与意志性格 成长的过程。委托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某些 基本的品质,例如担任班主席要求有全面负 责精神和组织才能等品质,担任小组长要求 关心同学,团结同学,在学习与纪律上起模 范带头作用和严格要求等品质。学生在执行 任务过程中,这些品质也逐渐地得到发展。 当然,分派的任务不适当也会产生不良作 用,如使学生担负的任务过多、过大、过重 会引起慌张,损害首创性,形成匆忙、粗枝 大叶等不良品质;如果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久 从事一种极容易的工作,也会解除学生的意 志努力,形成得过且过等品质。长时间地中 断所担任的任务,也会使学生跟集体隔离与 疏远,降低他们对公共生活的兴趣,从而形 成与义务感相反的品质。对担任的任务缺乏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道德与法律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