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针对北约组织题成立了什么组织?

时间:09-01&&&来源:司马平邦?凤凰博报&&&分享到:
核心提示: 当俄罗斯近期与北约组织、美国在升温的同时,也像上合组织提出了自己的苦恼,希望能得到组织的援手。上合组织真能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新对手吗?中国,在上合组织的意见,或许会成为最关键的导向。
自从日,华沙条约组织为了庆祝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宣布解体,之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面前的冷战墙突然崩溃了,真搞成了独孤求败,荷戟彷徨。华约解体之后,北约并没有独自占有世界,这个世界也未如北约首领美国所希望的那样越来越朝向美国式的民主自由多发展半步,为了寻找一种存在的价值,设想假定的敌人是必须的,于是我们看到从巴尔干到海湾再到非洲大陆,美国裹挟着北约不断拿那些弱小的国家开刀,打击,而它们从前的敌人DD华约的首领俄罗斯则一下子成了朋友,并加入了由北约成员国主导的G8。但令美国和北约实在没有想到的是,俄罗斯只是一时隐忍,它不会最终加入北约,也不会真正成为北约的朋友。彼德大帝时代的沙俄从此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唐朝,斯大林从此是俄罗斯政治家心目中的成吉思汗DD一个真正称得上民族的民族最让他们成为一个千年不散的民族的最不能动摇的就是其民族崇高感的那个来源,无论是穷的俄罗斯还是富的俄罗斯,彼德大帝和斯大林都会是这个民族真正的崇高之源DD尽管他们也会在某时某刻被误解和淡化。就像你不能让中国政治家放弃对唐太宗和康熙皇帝时代的经常性梦回一样。你看,到2008年,“崛起”的俄罗斯果然“倔起”来了。为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管你妈的什么美国和北约还是南约,管你妈的什么G7还是G8。普京够狠,但当总统时还是给美国和北约不少面子;个子不高的梅德韦杰夫上台后却似乎连一点面子也不给,而美国和北约现在还猜不到这到底是谁的主意。2001年,中国在它复兴中最关键时期与经济低迷的俄罗期及其它周边共5个国家,为了“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为了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组成了亚欧大陆东端的另一个国家组织DD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SCO)。2008年,当上合组织的双首领之一的中国热热闹闹为全世界操办奥运会这个大派对的时候,上合组织双首领的另一方俄罗斯在格鲁吉亚对北约动手了,之后不过半月,就是上海合作组织年会在杜尚别召开。于是,日成立的北约组织和日成立的上合组织第一次产生交集。全世界都在关注。这时另一个似曾相识的字眼又回到人们脑海:冷战。如果有,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冷战呢?还是上合与北约之间的冷战呢?尽管上海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宗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旅游、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且,上合成立以来最大的军事合作动作也不过是反恐和反分裂,这与北约自成立以来就奉行的90%的军事目的(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福利)相谬甚远,但今天,只有6个成员国的上合组织亦因拥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军事大国以及总共15亿的人口还有占欧亚大陆总面积3/5达到3018.9万平方公里的总疆域,以及如伊朗、巴基斯坦、朝鲜这样的边缘敏感国家的追求而越来越被世人尤其是西方看成可能挑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霸权的世界的另一极。而且,在刚刚结束的新一届杜尚别上合元首年会上,俄罗斯把它在格鲁吉亚遇到的麻烦全盘兜售上来,并让各成员国表态。我相信,如果没有中国的存在,俄罗斯一定会如美国主导北约一样把上合组织变成另一个华约的。而且我极不同意凤凰网一位名博说“俄罗斯嘴硬最怕冷战”的说法--苏联解体只能让俄罗斯更会对付冷战,而不是怕冷战,这个民族似乎除了卖花姑娘外什么都不怕。所以,现在是上合组织发展最敏感的时期。谁都不能否认尽管有美国带着西方国家用出吃奶的力气竭尽全力的破坏,中国和俄罗斯仍然会在今后重新成长为三极世界的另外两极,说是超级大国也好。中国有人,有土地,现在又有了些钱;俄罗斯有枪,有石油,有巨大的土地,也有钱了。而且,在与美国的三角对峙中,似乎中俄之间有更多的利益和更多的价值认同。这种关系好像三国时代的魏蜀吴,美国人总是把自己想像为魏,中国人总是甘愿当蜀,但俄罗斯却并不是一个自认为吴的国家,所以诸葛亮假定中的三国鼎立及力量平衡,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只能是一个假定或者暂时状态,格鲁吉亚事件或者就是这三国的利益轮盘第一次滚动,俄罗斯单挑北约尚无所畏惧,它的背后还有长于奉行“联吴拒曹”哲学的中国呢,至少中国不会在这个时代拆俄罗斯的台,中国虽然没有对俄罗斯进攻格鲁吉亚表示太大的支持,而且在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对俄罗斯与北约军事对抗时表态的时候,中国无厘头地说:“我们坚决捍卫俄罗斯举办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这就是中国。世界需要中国的声音,但每一方的需要的如此不同,中国会给每一方他们需要的,但又不会都给足,这却让中国在美俄之间,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越来越重要。如果最终俄罗斯与北约不能变成战争状态,那么俄美之间的这种分歧的弥合,一定还要借助中国的斡旋,正如朝鲜核问题与伊拉克核问题一样。当然,就是中国参与了斡旋,对任何分歧其实也都于事无补,国际外交就是这样,如果一件一件外交麻真的被消灭了,那世界将多无趣?曾经与西方如此近便的俄罗斯最终倒向了上合组织和中国,并成为反北约和反美国的急先锋,这是件很值得品味的事情,美国人如果聪明,真该想一想为什么了,但愿他们的智慧不只是被菲尔普斯用于泳池最后触壁那一刹那里。但现在美国最怕的是事还是俄罗斯和中国会不会把已经成长七八年,而且越来越实体化的上合组织变成第二个华约(如果没有更多的军事合作动作,上合组织的壮大也会面临问题)DD对中国与俄罗斯假定的军事恐惧一直是美国维护强大国防力量的源头之一,上合组织强健发展之后,北约当然会更做此想。其实,如果美国真的做此想,而且促使北约亦以上合组织为假想军事对抗对象的话,上合组织亦可能真的是变成北约的一个新对手,为什么不呢?它们,要导弹有导弹,要钱有钱,而且要危胁有危胁DD能源问题、民族分裂、颜色革命,并且已经有北约作为一个成熟的对手存在了。你不得不承认,在中美俄之间,中俄的共同利益与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虽然差不多比例,但中俄之间的共同危机与中美、美俄之间的共同危机之比却都是悬殊的,利益不能让中俄走到一起,但危机却可能让中俄绑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危机主要来源都是美国。但。从刚刚发布的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上的声明(对南奥塞梯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深表担忧,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和平解决现有问题/致力于劝和促谈本组织成员国欢迎日就解决南奥塞梯冲突通过6点原则,并支持俄罗斯在促进该地区和平与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到中俄两国领导人的执政风格中也可以约略判断,上合组织最终成为美国主导的北约组织的直接对手的机会又不是相当充份的,这当然有上合组织当初成立时的宗旨本身就与军事合作争夺全球霸权相去甚远的原因,也有上合组织的另一首领中国既不如美国也不如俄罗斯那么热衷于追求军事霸权,这个国家追求军事霸权的梦想已经在700年前的忽必烈时代就戛然而止了。中国也可能是最不愿意让上合组织变为另一个华约组织与北约组织产生直接军事对抗的一股力量,中国的国家哲学已经发展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那个“和”,这不是虚假的和平的“和”,而是务实的和谐与和睦的“和”,中国主张所有国家无论社会制度与民族传统是否一样,都能鸡犬相闻和睦相处,中国不会如美国那样主动去染指和改造别国的社会性质,不会对不相干的民族的“自由状况”自做多情的干预,中国更不会把所谓的超乎主权之上的“人权”或自由民主当成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价值观,中国只是相信你搞你的,我搞我的。这决定了中国会尽最大努力不让上合组织被俄罗斯绑架,当然中国也努力不会因此而撕裂与俄罗斯之间已经达到的共同利益关系。中国的角色,除了中国人,诸葛亮的子孙,再没人能做得到。但是,上合组织肯定不能被急欲与西方直接对抗的俄罗斯绑架的另一个前提条件应是,美国和西方最不应在这个时候做触动中国利益的事,或者美国和西方应给予中国相当的好处,我早就说过,美俄及俄与北约之间的军事对抗,最大的受惠者应是中国,中国的政治家不但要有雄心有魄力,还要有无法满足的贪欲,不捞它一大把就不合格。中国需要在北约和美国面前保持一种似乎倒向俄罗斯和似乎将推动上合组织直接与北约对抗的假象,这是最高明的政治手腕。中国不可能同时做到既不得罪美国也不得罪俄罗斯,但中国却可以做到在这种微妙前系中获得实际利益,比如最近有消息说中石油已经激活了在伊拉克的一个油口开采合同,同时俄罗斯将向中国出口100辆先进的虎式坦克,可以布置在新疆,为那里要可能开展的跨境打击分裂主义恐怖组织做好充足的准备。上合组织,应成为中国的一张王牌。&
(编辑:dq1024)
大旗网内容聚合源于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SNS、新闻网站等,系自动分类排列,大旗网并不刊登或转载任何网站的资讯内容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3 e1 ?$ Q2 O2 E& h: e+ ^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0 D9 V6 d# f* J% g, Z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V7 W3 U4 C1 Z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B3 R- H$ ]( j: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约和华约组织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A,冷战时期这两大军事政治组织分别是美国和苏联控制的军事政治组织。B,C选项很明显是错误的。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北约成立的初衷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集团而建立的军事联盟。它是直接以对抗苏联为目的的。根本和政治经济一体化不沾边。华沙条约组织则是苏联针锋相对的产物,也不是为了什么政经一体化。考点: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比较能力,北约和华约是两大政治.军事组织,均由当世两大国领导,并都具有争霸性质,且展开了长期的对抗,华约随着20世纪末苏联的解题而荡然无存,如今,霸权主义是威胁人类安全的根源,我们要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为维护人类的和平安宁而努力。日 (农历三月初七),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距日已经64年了。
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对付苏联不断扩大的影响,美国及其西欧盟国力主加强集体防务。美国、加拿大经与《布鲁寒尔条约》缔约国(英、法、荷、比、卢)谈判,于日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签字国除上述国家外,还有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12国(希腊、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分别于1952年、1965年、1982年参加),并据此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公约规定,缔约国联合实行集体防务,任何缔约国与他国发生战争时,其他缔约国应给予援助,包括武力支援等。北约组织设在布鲁塞尔。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为北约组织最高决策机构。
自1949年至1955年,北约完善了各级组织机构,统一军事指挥体系,建立了一体化部队,并推行“实力加谈判”的政策。1978年通过重点加强常规力量的15年()长期防务计划,每年举行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北约有关成员国还参加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及某些谈判。
附:北约大事记
日:柏林危机后在华盛顿签署了北约条约。最初属于北约的有12个国家: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法国、意大利、葡萄牙、挪威、丹麦和冰岛。以后参加的国家有:土耳其和希腊(1952年)、联邦德国(1955年)、西班牙(1982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1999年)。
日: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开始。北约的反应是:建立一支集中指挥的武装部队。
日:莫斯科对德国的加入作出反应:建立华沙条约组织。12月,北约决定用核武器武装北约部队。
日:匈牙利发生人民起义。同1953年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1年建柏林墙和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时一样,西方按兵不动。
日:围绕古巴岛上的苏联导弹发生东西方危机。苏联让步。日:法国人退出军事一体化。北约总部于1967年从法国撤到布鲁塞尔。
-14日:在阿梅尔报告基础上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此前实行的是“大规模报复”战略。
日:缔结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7个星期后俄国人用武力结束了政治上的“布拉格之春”。
日:超级大国签定限制战略武器第一阶段会谈协定。在这个限制战略武器的第一个重大协定之后又签定了另一些协定。
日:北约作出在欧洲用新的核导弹“增补军备”同时向莫斯科提出裁军建议的双重决定。尽管遇到激烈抗议,自1983年起部署了“潘兴2”导弹。
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出任苏共总书记。这个新人物以一系列裁军建议使西方处于守势。
日:中程导弹协定。美俄中程导弹将予以销毁。
日:德国重新统一。北约的地区因此而扩大。日:北约与华沙条约签定欧安会条约。欧洲常规武装力量实行裁军。
日:华沙条约解散。12月苏联也解体。日:北约向从前的敌人提出建立和平伙伴关系建议。近30个国家参加。1997年,一项“基本文件”规定承认俄国的特殊地位。
日:北约维和部队进驻波斯尼亚。自1993年起已经在那里运作的联盟从联合国手中接过了军人确保和平的使命。
日:在科索沃冲突中北约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式的威胁。联合国并未授权动用武力。
日:匈牙利、捷克和波兰向联盟交存批准书,这样联盟现在包括19个成员。
日:在法国举行的科索沃问题和谈失败后北约扬言实施攻击。
日: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发布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中打击的命令。24日,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开始,这是北约自成立以来,首次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武力干涉。
月24-25日:在华盛顿举行联盟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其间举行的北约首脑会议讨论通过了北约面向21世纪的新战略概念,确定了北约今后在“集体防御”基础上的新使命。
( 责任编辑:.cn )
相关文章:【后三篇】
【后二篇】
【后一篇】
【前一篇】
【前二篇】
【前三篇】
导语:很有朋友问2015年会阅兵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201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国内地出现病例并开始大范围流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导语:自日起,北京公交、地铁的所有线路(机场线除外)将实施新票价,北…李克强向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颁发任命令【李克强向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颁发任…
[][][][][][][][][][]北约本来就是针对苏联成立的,不是针对中国成立的,中国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加入北约,共同对付俄罗斯,只有再把俄罗斯彻底 斗倒了斗残了,中国才有机会收复从唐努乌梁海到外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2014年7月,韩国,板门店非军事区,JSA访客中心,来自中国大陆的金陵客网友同驻韩美军合影留念。。。生平第一次同美军近距离接触并合影,如果我告诉你当时心里面不是非常激动,那一定是假的,`(*∩_∩*)′。。。中美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万古长青。。。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3:53:40&)
10991字(2936/41)
( 09:42:23)
( 09:41:43)
( 21:09:47)
14字(15/0)
( 19:41:58)
75字(20/1)
( 21:41:36)
45字(20/0)
( 18:03:00)
20字(16/0)
( 16:42:03)
( 17:45:12)
91字(24/0)
( 16:33:28)
( 17:27:49)
84字(672/1)
( 18:19:33)
46字(11/0)
( 16:18:39)
78字(662/1)
( 16:49:17)
( 15:57:59)
49字(15/1)
( 16:11:31)
81字(15/1)
( 17:47:42)
55字(10/0)
( 15:47:26)
65字(18/0)
( 15:02:31)
51字(16/1)
( 15:24:24)
49字(17/0)
( 15:01:14)
48字(16/3)
( 15:28:42)
136字(20/1)
( 16:45:56)
22字(10/1)
( 17:22:41)
30字(19/0)
( 15:26:21)
46字(35/3)
( 16:51:53)
( 16:23:05)
48字(20/0)
( 15:34:02)
33字(14/1)
( 16:20:26)
17字(14/1)
( 16:44:24)
35字(10/0)
( 15:13:09)
( 14:44:04)
( 14:32:58)
40字(19/0)
( 14:19:21)
55字(19/1)
( 14:37:08)
97字(19/3)
( 16:53:35)
23字(11/1)
( 17:47:35)
86字(20/0)
( 15:22:13)
39字(18/3)
( 16:51:42)
36字(10/0)
( 15:44:24)
63字(18/0)
( 15:38:30)
61字(12/0)
( 15:08:16)
68字(14/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不能(1分),因为这一体系虽然建立了战后暂时的帝国主义世界和平秩序,但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久维持下去(1分)
(2)冷战政策;(1分)杜鲁门主义出台;(1分)推行“马歇尔计划”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后资本主义体系变化的认识,解答思路如下;
(1)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一的图片一,图片二回答一战后确立的资本主义体系及该体系是否能长久存在下去的原因,根据图一的凡尔赛会议和图二的华盛顿会议,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没有完全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所以它不会长久存在下去。
(2)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二的美国成立的北约组织是针对苏联那一政策军事上的表现,以及该政策开始的标志和该政策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美国采取的是冷战政策,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的表现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考点:资本主义体系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和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冷战政策是二战后针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措施,二者本身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随着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两者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后来随着德国和日本经济力量的增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冷战政策的开始标志,表现,以及作用影响和对它们的评级,同学们要好好掌握理解。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山东省诸城市九年级第三次学情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年元旦前后,电视剧《隋唐英雄》在湖南卫视热播,引发了人们对隋唐历史的关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古人赞颂它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今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它”指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对“它”做一简要评价。(3分)
图一&&&&&&&&&&&&&&&图二&&&&&&&&&&&&&&&图三
(2)材料二中的楷书作品都自成一家,成为后世取法的典范。其作者分别是中国古代“四大楷书家”中的哪一位?(3分)
材料三&“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百姓)诚可畏也。”“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3)唐太宗采取的哪些政策措施体现了上述思想?(3分)他能得出“(百姓)诚可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史学家郭沫若在评价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时,说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郭沫若评价的这位皇帝是谁?(1分)为什么说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期中题
题型:材料题
研读和分析史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1)材料一中提到的事迹的主人公是谁?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史料与古代的哪项工程有关?材料二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是谁?材料三中所说的“天府”指什么地方?谈谈你对该工程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两人的事迹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在推进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实行科学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保证。
[古代经验教训]
材料一&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戍:服兵役),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董仲舒也说:秦朝“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
(1)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它统治残暴,因而二世而亡,十分短命。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暴政哪些方面的表现?
材料二& 唐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2)唐朝是一个长治久安的朝代并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调整政策,理顺关系,协调发展。材料二“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反映了唐初贞观政策哪一内容?此外,贞观政策在经济方面有何措施?
[近代民生探索]
材料三& 实行“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地价,照价纳税,涨价归公,不使少数人垄断国家财富。
(3)在近代民主革命过程中,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伟大思想,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材料三反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哪一主义的具体主张,来力图构建社会和谐?
[当代和谐建设]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积极探索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通过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二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权利;三是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
(4)列举教材上所讲的新中国颁布的一部重要法律文献。
(5)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并在制度上予以保障,请写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摭言》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
&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简述其影响。(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16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多方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解放是历史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也是社会发展的先导。14--16世纪,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此同时,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文化运动也逐渐展开,从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各国。
&& ——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什么思想解放运动?(2分)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 ——陈独秀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发生的什么运动?(2分)这场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口号)?(2分)
材料三& 日,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呈送到邓小平面前,上面附着一封简短的信。信中写道:
我们四位科学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家墀、王大珩)关心到美国“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对世界各国引起的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认为我国也应采取适当的对策,为此,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现经我们签名呈上,敬恳查阅裁夺。
(3)根据材料三中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我国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了什么计划来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2分)请举出一例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2分)
材料四&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 ——《世界历史》岳麓版
材料五&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 ——摘自九年级上《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4)材料四描述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1分)材料五描述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1分)这两次改革的影响有什么主要的共同之处?(2分)
(5)上述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请归纳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约成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