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摊位小味道特别好颜体字此致敬礼的格式怎么写写

日期:肉呢。&
&怎么能不吃肉呢!&他便将饭盒里两个鸡腿夹一个予她。
&你看,我都要吃两个鸡腿呢!难怪你长得跟豆芽菜一样细。&
原本是他这个姿势惹得自己有点心欢,却又被他的下一句话扯出了疼。
&这个鸡腿啊,是姗姗她从家里带的呢,味道特别好,你尝下看呐。&
许泽皓,为什么,连你对我的好,连这个看起来香气四溢的鸡腿,尝起来都是涩涩的味道呢?
[是我舍不得丢掉的回忆,是唯一与你维系的一件物品]
钱包又丢掉了。
总是改不了麻痹大意的性情。
包里的钱倒...味道特别好的相关内容日期:心脏早搏的新生儿特别需要注意感染发生DD宋善路回答 时间:日14:34D14:43 提问:guest 回答:宋善路(上海复旦医学院附属儿科医院儿内科副主任) guest:宋...日期:为何要警惕特别安静的婴儿 婴儿平时表现得比较安静,既不哭、也不吵,经常会笑;而另一类婴儿则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生来好动,经常哭闹,这些都是个体间的气质不同所造成的,均属正常的表现。如果一些婴儿特别...日期:特别的爱给特别地带 敏感地带之男宝宝 敏感地带组成:茬丸、包皮、阴茎以及阴囊 正确清洁方法: 清洗时,妈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阴茎的中段,朝孩子腹壁方向轻柔地向后推包皮,让龟头和冠状沟完全露出来,再轻轻地用温...日期:“全国爱眼日”特别提示 今天是“全国爱眼日”特别提醒家长 我国近视的发病率位居世界之首。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近视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而大学生高达76.74%。专家认为,今后,人们对外界信息的获取将更多地依赖电视、电脑等视频环境,对于青少年日期:特别提醒:扑朔迷离川崎病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一对年轻的夫妇抱着才2岁的宝宝来到儿童医院的急诊室,母亲满面愁容地对医生说,孩子持续高热已1周,开始以为孩子患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但用了多种药物仍不见效,胃口越来越差,人也渐渐消瘦。当医生仔细检查了小病人后发现,小日期:特别“乖”的宝宝省心吗? 妈咪困惑告白: 小佩佩出生8个多月了,刚生下来时他可真是个让妈咪省心的乖宝宝,每天吃饱后就安安静静地睡觉,一点也不闹人,无论是饿了、拉了、尿了,还是家里或外面有多嘈杂。不像别家宝宝那样,稍不顺心便没完没了地哭个不停。几乎所有来探...日期:新生儿能闻到味道吗? 嗅觉是由挥发性物质发出的气味,作用于嗅觉器官感受细胞而引起的。在嗅觉中起作用的细胞位于鼻腔内,当有气味的气体接触鼻粘膜时,人就能闻到各...
&最新内容- - - - - - - - - - - - &&热点推荐
精品专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语学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数学学习-  - - -
 - - - - - - - -绿杰 苹果醋饮料, 不得不说,绿杰苹果醋味道很棒,有点酸酸,有点甜甜的,口感不错的饮料,特别是夏天喝,放在冰箱里,下班回家时,打开冰箱看到这个绿色的外包装和橙色的饮料,就已经感觉很清爽了,再喝到嘴里......这个味道......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味道,不错不错。醋的味道不浓,基本都是果汁味,就那么一个字叫“爽”,家里冰箱里一直备着,一家人老的,小的都很爱喝它,都很喜欢,标识有只有一种添加剂,看了一下里面有蜂蜜的成分,健康的好饮料-1号店社区
0门槛开店赚钱
关注我们:
相关商品评论
绿杰 苹果醋饮料 900ml/瓶
更多绿杰 苹果醋饮料 900ml/瓶的评论
1号店官方微信
万千优惠资讯抢先收到,互动、查物流一步搞定!
Copyright(C) 1号店网上超市 ,All Rights Reserved小大师.心发现:又一幅不一样味道的树林月色,小宝是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创造力也很棒,最大的可是小宝的千年老妖树好大年轮,中间那棵树叫鸡爪树因为长得像鸡爪,最小的树是鱼网树它的树杈特别多特别密,很清凉的冬天的夜晚的感觉,很有层次疏密的画面哟
发布: 16:00:58作者:彩翼儿童美术馆
#小大师.心发现#又一幅不一样味道的树林月色,小宝是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创造力也很棒,最大的可是小宝的千年老妖树好大年轮,中间那棵树叫鸡爪树因为长得像鸡爪,最小的树是鱼网树它的树杈特别多特别密,很清凉的冬天的夜晚的感觉,很有层次疏密的画面哟!(作品来自宁波彩翼儿童美术 王上 8岁)
大家都在看
48小时点击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看看牛视网络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
|| | | |
西 镇 感 旧 录(长篇连载)
人气:1196 回复:38
题记:谨以此篇献给我的母亲——一位经历坎坷,坚韧、质朴、刚强的平凡老人,藉以纪念老人家仙逝三周年;献给那无情流逝的岁月;献给那些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希望人们读过此篇能够激起对往昔的美好回忆……我从小在西镇大杂院长大,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这里有我许多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美好而伤感的回忆。西镇一些老地名,菠菜地、马虎窝、天成戏院、小泥洼……我从小就知道。这些地名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年轻人怕是知道的不多。那时的天似乎那么蓝,有时会回味这样的情景:下午从东平路红旗电影院出来,从云南路下坡,看到远处建在丘陵上的高低起伏的房子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观城路上抬头就看能到后海,碧蓝的海上有轮船、还有大大小小的帆船。现在西镇的房子建得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像一片高大的、灰头土脸的水泥森林,没有了过去的那种韵味。想起当年西镇的情景,得了两句诗:“西岭观落日,后海望归帆”。虽然平淡,但正是我记忆中的老西镇平淡而真切的市井生活。平淡中的西镇不乏精彩故事。我所讲的都是我所听到的或者亲身经历的。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回复:记忆中的西镇——大杂院印象 ☆小时候的西镇没觉得它多么破旧,大杂院里没人盖小房,至多门口垒个不大的煤池子;夏天会有人家搭起个遮阳的席棚,叫“偏厦”,夏天过后就拆掉了。那时,邻居们都挺守规矩。大家疯了一样起二层,占地盖厨房、垒小屋,把院子搞得拥挤不堪,似乎是75至76年之后事了。大概是6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膨胀的结果吧。小时候大院里是一排排还算整齐的平房,每家房子大约占地12平方米左右,也有个别略大的。上面有吊铺,吊铺是个斜坡,矮的地方凸起,形成一个小床,小床上方是个高起的天窗;我很小的时候还在天窗外养过布噶(青岛方言:鸽子)。连接吊铺的是倾斜角度很小的、近乎垂直的木楼梯,一边还带着扶手;那种木楼梯,生人会视为畏途,我小的时候却能上下飞奔自如,而且似乎从未失手。☆大院在账房(老人的叫法,就是居委会办公室)前面有个小广场,叫“账房前”,是街道召集开会的地方。平时小伙伴们会在这里踢沙布袋、跳房子、或者打“棒球”。那时所谓“棒球”其实是用沙布袋改装的,填充棕毛和棉花,用木棍打;也需要守擂,擂的位置叫“家”。日本人善打棒球,这种棒球不知是不是日本统治时期传下来,经过西镇人改良的?青岛号称“足球之乡”,踢球的多,西镇大院的孩子也不例外,大都在路上踢。那时车不多,夏天两帮小孩各自在马路上摆上两块砖头或书包当球门,光着膀子疯跑追球。踢得水平高的也有,大杂院的一位叔叔50年代还当过山东足球队的队长。☆那时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不高,并不觉得住在大杂院是件丢人的事。同学中大部分都是大杂院的邻居,个别男同学如果有对大杂院稍有不敬,就会招致其他男孩群起而攻之的一顿暴揍;女的会招来一场可能拐带上十八辈祖宗的恶毒臭骂。就是生活不太方便,二三百户共用三个大茅房(公厕),一个水龙头。大杂院通常孩子十来岁就会用扁担挑水。☆大杂院邻里关系往往很融洽,大家近乎敞着门过日子。谁家有什么摆设和家具几乎都是公开;谁有几身衣裳别人都很清楚;谁家做的什么饭邻居都知道,夏天还像展览一样支张小桌在门口吃饭;哪家包了包子会给对门儿送几个,我家包了饺子再给你送一盘;孩子挨父母揍,只要用足够大的力气喊,就会招来不止一位的邻居爷爷奶奶来劝解;夫妻吵架,更会招来一屋劝架的;婚丧嫁娶如果没人主动登门帮忙,是件很丢人的事,说明这家人人缘儿太差、不嘎伙人(青岛方言:不团结人),老人说这种人是“天棚上开门(就是平时不交往人的意思)”。☆前段时间网上疯传“郭德纲谈北京老规矩”,《老规矩》竟然成了2014北京高考作文题。其实西镇的老规矩也很多,有些和郭德纲说的北京老规矩很相似,而且还很传统。我记得老人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小孩不许翘二郎腿;大人说话不许插嘴;不许犟嘴;吃饭要长幼有序,小孩绝对不允许先吃,有老人在,得等老人拿起筷子说:吃吧,才能开始;过年时,女人通常不上席;吃菜只能吃自己眼前的菜,而且只能夹自己这半边儿,不允许站起越过大半个桌子夹菜,不允许在盘里乱翻,否则会被骂为“吃食种”;吃有吃相,不允许吧嗒嘴、不允许急速扒饭,否则视为像猪;左撇子上席会和邻座打筷子,不允许左手拿筷子;不允许端着碗到处溜达着吃饭,因为那样像要饭的;绝对不允许在一碗米饭上直愣愣插双筷子,那像丧事上插的香。小孩如果犯了,轻则一顿呵斥,重则一个大耳刮子。我是个天生的左撇子,小时候每当习惯性地用左手拿筷子时,都会被我父亲无声地用筷子在手背上冷不防地抽一下,就这样硬逼着改了过来。进入腊月门儿,说话就要小心了。不能在老人面前说“累死了”、“冻死了”这类带不吉利字眼儿的感叹语;过年煮饺子煮破了,不允许说“破了”,要说“挣了”。过年西镇的拜年话要说“五叔、五婶子,恁过年过得好?”回答通常是“好好!你也好!恁全家都好!”
回复:西镇旧闻——听过的故事 ☆西镇有个老人,北洋军阀时期当过土匪、日本时期当过和平军(伪军部队)、国民党时期当过暗查(国民党特务)。据说武艺高强,解放后给镇压了。老人们讲抓他的时候为了防止他逃跑,房上都架了机枪。☆我母亲的一位远房堂兄曾和他一起在日本统治时期的日照当过和平军,国民党时代他当过另一个大杂院的保甲长,解放后给遣返回老家了。我母亲老家的村子是抗日堡垒村,经常遭受日伪扫荡,我的这位远房舅舅,通常偷偷给乡亲通风报信,并且让乡亲朝他把守的某个方向逃跑,他带着手下兵丁朝天开枪。这位长辈虽然做了汉奸,但还有自己的操守和道德底线,也算是他的可贵之处。所以在他遣返回老家后,据说乡亲们知他的情,没太为难他。80年代初,老人已经不在了,他的女儿从老家来青岛,到处奔走给他落实政策,还在我家住过。当时我这位姐姐告诉我母亲:很多部门说,像她父亲这种定性汉奸的人很难平反;她坚持认为她父亲虽然当过汉奸,但对人民还是有功的。这位姐姐似乎很执着,为此跑了好几年,后来什么结果不得而知。☆还有一位姓王的老人,脸上有麻子,沉默寡言,武把式,是个摔跤名家。我小时候在前海沿儿跟着另一位张老先生学武术,经常见他在糖果冷食厂东墙外虎虎生风地教人摔跤,辗转腾挪,动作干脆利索,那时至少七十岁以上了。他有两个比我略大的双胞胎外孙子,每天跟他练功。据老辈儿讲,日本时期,他曾经在小港用中国摔跤功夫把一个练柔道的日本人打得服服帖帖,后来每次这个日本人的渔船到码头,都主动送他几箱鱼,以示尊重。& & ☆听老人说大杂院里旧社会有“八大锤”,是一群武把式,打出来的名声和江湖地位。其中一位90年代没拆迁的时候还见过,很慈祥客套的一位老人。据我所知“八大锤”是些渔行、码头上的把头,大约是以乡情、利益聚合在一起的社团组织吧,据说还有枪。他们也帮大杂院里的人不被外人欺负;或者被人欺负了,他们帮着出头。据我母亲讲,当年穷人家老婆孩子到铁路拾煤核,被抓到小衙门(就是原来的云南路派出所),经常是央求“八大锤”中的某一个给保出来。☆“四一小”(四川路第一小学)是我的小学母校,在这度过了5年。我还记得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一座小洋楼、三面围合的教室。四一小旧社会叫惠民小学,是大杂院一位叫崔五爷的老人带头捐资建立的。崔五爷是个尊称,老人们又叫他崔老五、或者尊称五老汉儿(日照老人尊称丁惟汾“七老汉儿”)。崔家和我家是同乡兼至交,崔五爷是我爷爷的长辈、还是我爷爷的恩人。在我爷爷走投无路的时候主动收留了我爷爷,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大爷和我三叔就寄居在崔家。崔五爷叫什么名字,我爷爷从来没说过,大概是读书人所遵从的“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古礼吧。崔五爷是个读书人,似乎当过大杂院的账房先生。我父亲很瞧不起像我爷爷那种手不能抗肩不能挑的读书人,但对崔五爷这种实干家的读书人非常尊重。晚年偶然谈起崔五爷为了筹钱办学,白天当先生,晚上短打扮,偷着出门拉大车,饿了就蹲在路边干啃个煎饼。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父亲说起这件事时眼里闪着泪花,语气有些哽咽。的确,一个传统教育下的读书人能这么放得开、这么达观,也是非常少见的,说明崔五爷是个有大智慧的人。我爷爷和崔五爷两个儿子感情甚笃,来大杂院经常带着我到崔家喝茶聊天,记得他们常聊一些历史典故。看来崔五爷两个儿子也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像崔五爷这样兴学造福子孙的人,后人不应该忘记他。☆西镇青岛解放前夕被抓壮丁去台湾的不少。前文说到的我那个被遣送老家的远房舅舅,他的亲弟弟就是在西大森做小买卖时,稀里糊涂被抓去了台湾。像他这样的老兵其实很可怜:一方面没有文化,也不会别的营生;另一方面,老蒋先生开始一个劲儿喊“反攻大陆”,还给他们发过“战士授田证”,这些人幻想着回大陆娶媳妇,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结果瞎晃了一辈子还是孤身一人,也不可能攒下多少钱。两岸阻隔到80年代时,这位远房舅舅才回到他魂牵梦绕的青岛故土。那时候大陆刚开放,还很穷,谁家有个海外关系是让周围人非常羡慕的事;凡是海外回来的,大家都固执地认为他们一定很有钱,而且总想沾上人家点儿什么光。所以老人家回来没几天,带的东西就被他那帮如狼似虎的侄子们迫不及待地抢光了,花言巧语地骗走了他手上带的金镏子,连身上穿的西装都给扒了,腰上系的皮带也给抽走了;几个侄子还为分赃不均大打出手。临行前来和我母亲告别,他异常伤感,用不改的乡音跟我母亲说:“二妹妹,你说说我回来蹀躞这一趟到底做什么?我再也不回来了,我就死在台湾了!”以后再没听到这个舅舅的消息,不知他晚年在台湾过得怎么样?& & ☆旧社会由抓壮丁,还催生了一种职业叫“卖壮丁”,大约是不愿让孩子当兵的人家,出几袋面或者多少大头钱,让某人顶名当兵。我小时候认识的一个西镇人就是专门“卖壮丁”的,听老人说他每次都能成功逃脱。最后一次当海军,从浙江舟山逃回来时,青岛解放了,他的“卖壮丁”职业生涯也就就此结束了。☆西镇当年有两个重要的地理标志:云南路大茅房和莘县路大茅房。听老人说,解放前经常有吃老海的(吸毒的人)冬天冻死在里面,有个专门的词叫“卧倒”。听说专门收尸的地排车,常常一车拉好几个,摞好几层。☆我小时候有个邻居,据说旧社会是个神偷,和人交错之间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弹开衣扣,把人家存于内衣中的钱包拿走。我大姨曾经说起,解放前时候,她在国货公司买布,曾经被人掏了包,惊慌失措时,巧遇此人。我大姨向他哭诉了自己的遭遇,他让大姨别着急,等会儿。没多久就把钱包原封不动找回来了。这个和《杜月笙传》上所描述的:失盗后求到杜月笙,又失而复得的情节很相似。据说这种功夫都要从小练就从油锅里用食指和中指迅疾夹起肥皂的神功,而且还有帮会。记忆中他是个挺随和的老人,言谈间带着一种见过大世面的气度。他有时会在路边和其他老人兴致勃勃地聊起当年吃过西餐牛排的故事。虽然有些炫耀,但这也许是物质匮乏时代,人们通过对美食的回忆,寄托对美食的神往,并聊以解馋的方式吧。☆小时候听说以前邻居有个老人,不太受人待见。主要因为他不知从哪儿学的什么路子,总好大年三十到人家里问“恁家有没有斧?借我斧使使。”在春节的氛围下,借斧是为了讨个好彩头。但这是一个只要正面回答就两头堵的命题。对被借方而言:说没有,等于说自己“没福”;说有,借给他斧子,就等于把自己的“福气”转借给了别人。这样借斧,会让人觉得不吉利,确实有些自私,还带些小聪明和恶作剧。所以这位老人招人烦气也不奇怪。据说,他老人家能不厌其烦地每年都要让某个不确定的邻居恶心一下。邻居们既烦他、又怕他;怕得罪他,他更恶心自己。过年时,见他站在门口就慌忙往外推。但毕竟是长辈而且是老人,大过年的还得赔笑脸哄着他:“回家忙年吧,别出来转悠了,别把福气转悠掉了!”他含笑,满不在乎地再到下一家借斧。终于有一年过年时,一位聪明的邻居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办法,大快人心地破解了老人家恶心邻居多年的命题。也是大年三十,这位老人家到这位邻居家借斧,这位邻居把他挡在门外故意大声嚷嚷:“大爷,恁家连斧都没有?啊?恁要是有,把恁家斧借给俺吧,俺家有的是斧,俺家正好今年想凑上一堆斧过年。”故意拖长音大声招呼:“哎——临事百家都出来看看,这个大爷没有斧,还得出来借昂!”经过这一出,这位老人家从此就偃旗息鼓了。这位聪明的邻居还真有些阿凡提式的民间智慧色彩。
回复:狂热岁月——困惑少年 & & ☆记得有个西镇的老人文革期间当过造反派、红老兵,好像后来他这一派被另一派打下去了。老人家似乎为此有些魔障,经常头上带着还几个帽子、肩上披着包袱,边暴走,边嚷嚷:“我带帽子了,我背包袱了……”小时候的邻居,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据说在文革的杨宝华时代还做过青岛革委会副主任。好几个人这样说,不知是否确切。☆听说文革期间,西镇有个人好搜罗世界各国的画报,而且很有窍门儿,专门找和中国友好国家的国庆日。人家国家国庆日前,给人家大使馆写信:祝贺英雄的某某国家人民国庆快乐,并带去中国人民的问候。当然,更主要的是要人家大使馆送他一本这个国家的画报。朝鲜、阿尔巴尼亚、越南、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坦桑尼亚、赞比亚等等要了一大圈儿,也送了一大圈儿。大概和中国友好的国家要的差不多了,最后一次不知他抽了哪根筋,竟然涉险去祝贺英雄的苏联人民国庆快乐去了。当时中苏反目已久,报纸、电台天天大骂“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天天批判“新沙皇”。苏联人民是否真的收到他的问候不知道,但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打成“苏修特嫌”。☆小时候见过大杂院里一位七八十岁的受管制老人,旧社会当过保长,是历史反革命,腿瘸了,据说是解放后劳改给打断的。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冬天坏分子到账房报到,一位街道干部大娘指着他的鼻子,呵斥道:“你就懒煞死了!嗯?腿瘸眼也瞎?下雪天你就不能拾起把扫帚扫扫巷子里的雪!嗯?”现在想来,抛却阶级立场,无论他曾经做过什么,让一位残疾的七八十岁老人扫雪,也够残酷的。老人们说,旧社会他当保长时,帮国民党派面、抽壮丁;当时带着白手套,经常吆三喝四、骂骂咧咧。到了新社会,角色来了个彻底转换。看来古人说:器满则倾、月满则亏,还是很有道理的。小时候走到他家门口经常偷偷地瞄几眼:家里很破旧,他常常半躺在两条凳子支起的光板床上。他死的时候,就见他儿子在,好像也劳改过;记忆中往外抬的时候,他穿了双旧鞋,盖了床旧被,腿半截露在外面,没有帮忙的,没有哭声,火葬场的工作人员悄不声地给抬走了。当时觉得他特别可怜,一种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过后也曾经怀疑过,自己是不是阶级立场出了问题?☆小时候经历过许多忆苦思甜,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母亲所在的红旗冷藏厂到街道做忆苦思甜演出,我母亲和她一位同事兼邻居的大姨主演。到现在还记得那悲伤而催人泪下的旋律和歌词:“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万恶的旧社会,穷人血泪仇……”可惜两位可敬的老人都不在了,我很怀念那个时刻。☆记得林彪事件之前,肉联厂院子里有个霓虹灯毛主席像,夏天里到了晚上就熠熠发光,还有重复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的背景音乐。我们这些小孩在大孩子的带领下,站在打牛房前、肉联厂大门口,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原地踏步、整齐而有节奏地一遍遍高喊:“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敬祝林副统帅健康健康永远健康!”这也是夏日里,观城路上的一道别致的风景线。没多久,林彪摔死在外蒙的温都尔汗。再后来,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了。被我们曾经敬祝过的接班人林副统帅,一下子变成了“林贼”、“林秃子”; 两千年来被奉为“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孔圣人,一下子变成只知道“克己复礼”和复辟的“孔老二”。不光批判文章,丑化、谩骂林彪、孔子的漫画、泥塑也铺天盖地。在我当时幼小的心目中,当推东平路上的贝雕厂漫画水平最高。画在门口墙上,花花绿绿煞是好看。每天早上去前海沿儿练武术回来,我都要望上几眼;如果有新内容,一定会驻足看个新鲜。当时我对所批判的内容并无多大兴趣,也不懂;只觉得画得很好,有种心向往之的感觉。后来还见识过“批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批四人帮”的漫画,贝雕厂在我心目当中第一的位置从没有动摇过。长大后才知道,当年贝雕厂的设计人员人才济济,很多都是准画家、甚至专业画家水平;当年杜大恺教授就是贝雕厂设计师,78年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现在成了鼎鼎大名的大画家。所以,画得如此精彩就不奇怪了,也说明我小时候的美术鉴赏能力似乎还不低。☆70年代大家都在学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语录》。小学四五年级时,我还是班上“学《毛选》小组”的组长。根据要求,每周组织同学煞有介事地学《毛选》。到现在记得《毛选》第一卷第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除了宣传毛泽东思想和讲阶级斗争的小说外,能读到的像样文艺作品很少。批宋江时,总算古典小说《水浒传》允许读了。记得母亲当时从单位图书馆借来这部书,我当时才上一二年级,识字不多,读不下来这样的大部头。哥哥读了。因为后面还有人急着借,所以没几天就看完了。但至今记得扉页上印着黑体字的毛主席语录:“《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句话在当时打开收音机就能听到,学校里也天天讲,所以耳熟能详。这种历史条件下,社会上悄悄萌生了手抄本小说,记得当时比较流行的手抄本有《绿色尸体》、《太平间的故事》、《一双绣花鞋》,都是很小范围秘密流传。77至78年间,“四人帮”已经被打倒,环境稍宽,这些手抄本开始半公开流行。那时我父亲每周五都到单位值班。每次值班时不知谁给他讲《一双绣花鞋》的故事。周六晚饭后,我家会聚好多大人孩子等我父亲讲(实际是复述)这个故事。我父亲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自幼罹经战乱,稍长又为生计奔波,几乎没有机会读书,所以文化程度很有限。但他记忆力奇好,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连细节都交代得很清楚。每周一次,每次讲两个小时左右;讲了至少3个月。我想:像我父亲这样的人,之所以记忆力那么好,除了天赋之外,和那个时代人心里比较干净、杂念比较少有关系吧。这个故事有许多恐怖、紧张的情节,我这样的小孩既害怕又想听。按照当时西镇小孩流行的破解办法,敞开上衣最上面两个扣子,双手紧拽衣领,惊恐地认真听着……前两年《一双绣花鞋》拍成了电视连续剧,感觉叙事方式远没有我父亲讲的那么生动我,情节过于拖沓。☆76年毛主席逝世的时候,记得许多老人跪在毛主席遗像前哭天抢地,还有昏死过去的,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转到春节前,西镇发生了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一家人家在过年刷房子时,不小心把一堆别在一块蓝布上的毛主席像章当垃圾扔到脏土池子(青岛方言:砖块砌的垃圾箱)里了,让捡破烂儿的发现了,并且报了案。那时物质匮乏,几乎没有太大的隐私空间,谁家有什么东西,邻居们都知道,所以很快破了案,女主人被打成现行反革命。批斗会先概述了她的罪行,然后开始了群众批判。刚开始就有一位小脚老太太冲到台上去,用浓重日照腔一声断喝:“你敢反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然后急速环顾四周,抄起地上的一截木板,高高举过头顶,结结巴巴地说道(估计忘词或者没想好的缘故):“我……我……我恨不得把这块劈柴戳你腚眼门子来!”会场肃穆的气氛一下子被打乱了,引来哄堂大笑。这就是朴实无华的年代,单纯的感情,莫名而发自内心的忠诚吧。
回复:饮食记忆——遥远的味觉 ☆还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天的时,有个老人抱着个坛子沿街喊“香油~辣菜!香油~辣菜!”这位老人似乎住在滋阳路一带。现在做的香油辣菜再也没有当年那个味道,不脆、而且似乎掺了些芥末。那时3分钱的冰糕,现在再贵的冰糕也没有以前的味道;还有那时4分钱一块儿的豆腐干儿,不知怎么会那么好吃;另外红旗冷藏厂那满是虾黄(青岛方言:虾脑)的大虾头,真是天下第一美味……有时我常怀疑,我最好的味觉体验是不是都凝固在了那个时代?☆我现在不吃鸡、不吃猪头肉、不太爱吃月饼,并不是因为我多么讲究、也不是我挑食,而是和童年的特殊经历有关系。以前很多家庭都会养几只鸡。养母鸡是为了下蛋;公鸡养大就杀了,为了过节添个菜。所以当年滋阳路农贸市场卖鸡的人杀鸡时总要唠叨上两句:“鸡鸡,你休怪,阳世三间一碗菜!”一方面是怕鸡到了阴间向他索命,另一方面也道出了鸡存在于这个世界最终命运的事实。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家里养了两只小鸡。一只没长大就在做馒头放面板时给压死了。另一只长大了,是只小花公鸡,很漂亮。当时小孩几乎没有玩具,我经常抱着这只小公鸡玩儿,还和人家斗鸡。这只鸡很争气,赢多输少;但鸡冠子上经常斗得少皮没毛的。那年八月十五前,父亲要杀这只鸡。在父亲要动刀的那一刻,我哭喊着,求我父亲别杀它,反复夺父亲手中的刀。但在家里人的拉扯下,眼睁睁看着这只鸡在地上扑腾几下就过去了。我为此嚎啕大哭,至少两顿饭没吃,从此再也不吃鸡肉,由此推演到所有禽类。这是我对自己沉静的外表下,刚烈个性的最早记忆。现在想想,当时也不能全怪父亲,那时谁家会养一只只吃食、没有其他经济价值的公鸡到终老呢?因为一直不吃鸡,所以对鸡肉的味道会很敏感,闻到就会恶心。小时候,我父亲也试图改变我不吃鸡的习惯,明明是鸡肉说成猪肉,把鸡油做的菜说成猪大油做的。但我很敏感,尝一口就知道、就会呕吐。最终我父亲还是放弃了努力。前几年一个回民朋友和我说:抛去宗教信仰的因素,回民因为一直只吃牛羊肉,所以对猪肉的味道很敏感、闻到会很恶心。在场的好几个人都认为是矫情,并拿这件事调侃;我却深以为然,并很理解他们。☆我不吃猪头肉的渊源也很有意思。小时候,小姨很疼我,经常把我带到她离我家不远的嘉祥路家里,给我买、给我做各种好吃的,还带我前海、汇泉的到处玩儿。有一次她把我带到她家,给我买了5毛钱的猪头肉,让我独享。猪头肉在当时是一般孩子难得的美食;而且那时5毛钱的猪头肉很多,怕是现在一个成人都吃不了。当时自己家里人口多、孩子多,肉贵、没机会吃。机会难得,在自己家很难有这样的待遇,我当时一顿全吃光了。后果就是我感觉很恶心,上吐下泻好多天,西镇话叫“飨着了”。从那时起,我见了猪头肉就生理性地犯恶心。☆不太爱吃月饼的原因是:小时候家里人口多,孩子也多,八月十五分月饼时,每个小孩只能分四分之一块儿月饼。当时的青红丝月饼、五仁儿月饼感觉那么好吃。四分之一块儿月饼,让当时小小的我总感到不解馋。那时我在家里最小,全家都很疼我。有一年中秋节,我吃完自己那份意犹未尽的月饼时,大姐、表姐把他们舍不得吃的那份又分别悄悄给了我。刚躲在角落里偷偷吃完,姥姥又从盖着包袱皮儿的笸箩下,悄悄给了我一整个月饼,小声告诉我:别吱声,快吃了吧!在很短的时间里,吃了这么多月饼,我不舒服了很长时间,也一定是“飨着了”。从那时起,我对月饼就不太感兴趣。&&
回复:儿时趣事——阳光灿烂的日子 ☆西镇的男孩如果胆小,会被人瞧不起、甚至被人欺负。上墙爬屋,那都是小菜一蝶儿,而且动作得练得矫健才行。所以有时为了证明自己有胆量,会干些惊人之举。小时候干过的一件事,现在想想还毛骨悚然。在我七八岁的一个秋天,大约晚上七八点钟,和一群小伙伴们在街上玩儿,不知怎么跑到了东平路台西医院的太平间门口。太平间没人看门,从外面看:敞着门、里面亮着昏暗的灯。其中一个稍大的孩子一贯很有胆量,若无其事地走进太平间,进去看了一圈,出来很潇洒地说:“里面什么也没有。”然后指点着其他小孩问:“谁敢再进去看看?你敢不敢?你敢不敢?”为了证明各自的勇敢,之后依次进去、出来几个大孩子。进去过的仗着人多势众,硬逼没进去的小孩继续进去。我想逃,又怕别人笑话自己胆小,也硬着头皮进去了。忘了怎么进去的、也忘了怎么出来的,反正跌跌撞撞扎一头就跑出来了,里面有什么就没敢正眼看。出来后,大孩子问害不害怕?我强作镇静地回答:不害怕,不害怕。其实心里怕极了。回家的时候听到风刮树叶的声音,顿感毛都竖起来了。但西镇男孩是不能轻易说怕的,否则就很难有出头之日。好在身边有一大帮孩子。就这样哆哩哆嗦、继续故作镇静地好不容易走到巷口,大家各自回家。刚进巷口,看到周围没人,我就飞一样地不顾一切狂奔回家,叽里咣当插上门闩。姥姥在问:“又作业了(青岛方言:闯祸)?”我气喘吁吁回答:“没事,没事”。然后赶紧钻进被窝……这是我小时候一次恐怖经历,印象特别深。☆还有一次,我趁门卫不备,钻进肉联厂,站在窗外看自动化的杀猪生产线。记忆中血呼啦次、挺恐怖的,而且那特有的猪血和猪大油味道很难闻。回家后不知怎么就总没精神、总嗜睡。姥姥逼问我这几天都干什么了,让我一五一十说一遍。那时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许撒谎掉皮的。所以我把这几天干过的事老老实实交代了一遍,也包括看杀猪的事。姥姥说我八成是吓着了。那天中午我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睡醒的一瞬间,眼睁睁看着桌上一个碗里竖着一双并在一起的筷子突然分开倒下了。我姥姥和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邻居一位姥姥同时说:“好了好了,没事了!”起来后看到桌上点着一柱香,刚才那个碗里还有水。姥姥说是邻居那个姥姥帮我叫魂儿的,那双筷子在水碗里竖了半个小时了,我醒了就倒了。奇怪的是,我从那时起真的好了,又生龙活虎到处疯跑、疯玩儿。现在想想感觉有些诡异,也很难理解。这位邻居姥姥前三四年还在老年节目上看到过,一百多岁了,鹤发童颜、干净利索。看到老人家这么健康,我由衷地替她老人家高兴。☆小时候偶尔会有肉联厂的猪跑出来,那是孩子们额外的节日。猪速度奇快地奔驰在窄巷里,后面跟着拿着大长钩子、慌忙追赶的工人,边跑边气喘吁吁地喊“截住它!截住它!”清楚记得:有一次一头跑出的猪,在工人的追赶下,慌不择路地跑进了女厕所,大家哄笑这头猪是“流氓猪”,工人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它拖出来,四蹄捆起来,在一群孩子的簇拥下,像凯旋一样抬回肉联厂。☆五到十岁间,每年夏天,常常去幸福楼后面、西江路上运沙的小码头洗海澡(青岛方言:在海里游泳)。当时周围有许多文革的痕迹。从四川路幸福楼1号楼食品店门口拐进荷泽四路的胡同,左边的48中的教学楼好多年没有一页完整的玻璃。继续往前左拐就是西江路。两侧是高大的厂房,墙上斑斑驳驳,窗户只剩下窗洞。据说,文革期间4808厂曾在这里发生过两派武斗。当年4808厂的武斗很有名。余生也晚,没赶上。往里走,运沙的小码头就在巷子的右侧,夹在4811(现在改叫:7811)和4808厂之间。这里海水清澈见底,一般都是风平浪静。经常有海西运沙的帆船停在这里卸沙,然后用马车拉走。夏天,这里是孩子的天堂。大家在这里游泳、戏水;还有爬上运沙船,站在高高的船头上跳水的。跳水,西镇话叫扎猛子,很有讲究。不翻转、直愣愣往下跳,叫“跳冰棍儿”;头冲下跳叫“扎猛子”。扎猛子的讲究是动作要轻柔潇洒,别溅起太多的水花。如果没跳好,肚皮先入水,叫“跌肚皮”。肚皮会发红,而且很疼。还有种跳法叫“跳飞燕儿”,需要高台,像燕子一样在空中轻柔划过,轻轻落入水中。会跳飞燕儿的一般是大孩子,很让我们这帮小孩钦佩。在这里游泳的一般都是小孩儿,经常光着屁股;大些的孩子穿泳裤。说是泳裤,其实就是两块三角布扎在一起,一侧系带儿而已。也有小孩用两条红领巾做成泳裤。我当时刚刚加入“红小兵”,很是疑惑:老师不是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成的吗?难道血染的红领巾能不掉色?小时候因为洗海澡,开始没少挨训、挨揍。姥姥检查的方法很简单,看胳膊上、身上有盐嘎拉,就厉声呵问:“又去洗海澡了?再敢去,告诉恁妈,叫恁妈揍你!”后来大人发现我居然无师自通地学会游泳,而且游得还不错,就不再管了。说到光屁股的小孩,有个好玩儿的故事。在我10岁左右的一个夏天,一匹拉沙的马在一边静静地吃草料,一个光屁股小孩,在岸上闲来无事,不知他怎么搞到这匹马尾巴上的长长一根鬃毛,玩儿得一时兴起,也不知他怎么把这根马鬃绑在了自己的小鸡儿(青岛方言:特指小男孩的生殖器)上。开始还像展览一样煞有介事晃晃荡荡地给这个看、给那个看。后来想撒尿时,怎么也解不开了。因为他系了个死扣;而且小鸡儿憋尿膨胀后,又粗又硬的马鬃已经勒得小鸡儿变了色、变了形。他自己捣鼓了好长时间,尿越憋越厉害,马鬃越勒越紧,憋尿加上连惊带吓,他嚎啕大哭。别的孩子赶来帮忙,也无从下手,慌忙叫来在附近钓鱼的大人。大人看看,也束手无策,连忙用自行车飞奔着把他往广州路医院驮,我们几个孩子在后面跟着跑。到医院后,一名老大夫给他拿了一包冰冷敷了一会儿。大约是热胀冷缩的原理,小鸡儿总算收缩了,那老大夫利落地用剪刀把马鬃剪断了。大夫剪马鬃时,有位护士正在这小孩两腿之间低头认真观察。大约过了几秒,小孩憋了许久的一泡大尿冷不丁地喷涌而出,喷了护士一脸一身,连躲的机会都没有。☆前段时间帮幼子组装新买的LEGO蒸汽机火车“翡翠之夜”的模型,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常站在西镇天桥上,手把着栏杆,饶有兴致地看着过往穿梭的蒸汽机车,仔细数着它们到底有多少节车厢,然后从桥的一侧追逐到桥的另一侧;至今还记得那汽笛声中,机车冒出的、突然飘过的、略带温度和呛人味道的白色水蒸汽。那一刻曾经萌发过一个懵懂少年周游世界的梦想……我想,西镇不少孩子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西镇人形容女孩得理不饶人、嘴很厉害的叫“酷”,西镇话读作“kou”、四声;这种女孩被称作“小酷嫚儿”。我的大姐就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小酷嫚儿”。 她吵起架来通常一脸严肃,却妙语连珠、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而且语速极快、不容别人插嘴。邻居常开玩笑说:和我大姐吵架,吵不好能气得一头撞死。大姐有许多经典的讽刺语录,可惜年岁太久,很多忘了。但也有历历在目的,想起来就忍俊不住。很小的时候,如果遇到有小孩想欺负我,她会站在一旁冷冷地说:“看你个钢丝胳膊绿豆锤儿的,你敢欺负俺弟弟?”她糟蹋人家矮的话有:“你个儿真高,一挺胸就钻桌子底下了!”“踩着三页饼干,够不着一页桃酥!”挖苦人家长着小眯缝眼儿:“看你的眼吧,长得跟黄泥裂缝似的!”和结巴吵架说的最好玩儿、也最可气:“你看你那张嘴那个不利索,赶紧回家拿恁妈的缝纫机油,淹淹油再出来!”还有“你的嘴怎么老挂不上挡!”那时不知为什么结巴会那么多,大人孩子、男女都有。据说有天生的、有小时候受到大人呵斥产生心理阴影的、有跟着结巴模仿成真的。大姐经典总结出:结巴有前结巴、中结巴、后结巴。后来仔细观察,还真那么回事儿。☆小时候,只要天不冷、不下雨,大门外马路边上除了打够级、下棋的外,总有一帮大人高谈阔落,讲些不触及敏感政治问题的话题和社会新闻。比如列宁怎么指挥阿芙乐尔巡洋舰炮轰冬宫的、红军长征是怎么过的雪山草地、希特勒是怎么自杀的、日本军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等等。有些讲述的人讲得绘声绘色,就像自己参与了这件事。有时还会形成两派,争论不休;头一天争不出结果,第二天接着争。其实这些街头巷议多是些似是而非、甚至不着边际的奇闻怪论。某个晚上,一位光膀子、挺大肚子的大爷坐在马扎子上大讲“孔老二”(批林批孔时“孔子”的叫法)带着一帮小徒弟周游天下,哪里都去了。还讲“孔老二”会说外国话,要不他怎么周游天下?开始我还以为他所说的外国话一定是鲁国以外其他诸侯国的方言。但他接着讲:“孔老二”日本话、美国话都会说,让我大跌眼镜。后读到明朝张岱写的《夜航船》中那段“且待小僧伸伸腿”的经典故事,感觉用到这里很贴切。☆当年的日本电影《追捕》曾经风靡一时,可谓盛况空前。街上经常有小青年儿勾肩搭背,齐唱《追捕》上的主题曲:“拉呀啦……拉呀啦……拉呀啦……拉呀啦……拉呀啦……”杜秋的扮演者、冷峻的硬派演员高仓健是许多女性的痴迷偶像;中野良子扮演的真由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是许多男性的梦中情人。西镇的男孩子在比试胆量,从高处往下跳时,如果遇到哪个孩子略带胆怯的,大家就会惟妙惟肖地学着电影《追捕》上的台词,在一旁起哄:“从这儿跳下去!昭仓不是跳下去了吗?唐塔也跳下去了,所以请你也跳下去吧。你倒是跳呀!”
回复:曾经的时尚——年轻人的时髦追求 ☆我经历的文革后期也有它特定的时尚。76年前后一段时间西镇的时尚是:不扎在裤子里的白衬衣、肥大的蓝色海军裤、白边黑布鞋(或者白万里鞋,也就是回力鞋)、双闸自行车,还有马粪包。马粪包是一种软塑料带布纹、上部有收缩口的筒式包,灰色居多。一般是上班的人装铝饭盒用的,可以斜挎在身上。听说有个无业青年无饭盒可装,包撑不起来,瘪瘪的,达不到潇洒的效果。于是他在包里装了棵大白菜,每天背着招摇过市的。不知过了多久,包里淌出了汤儿。打开包一看,白菜都烂透了。 ☆80年代以后,许多电影、电视剧成了时尚的风向标。香港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上的大喇叭裤、日本电影《追捕》上的“史村头”;还有稍往后电视机略普及后(开始主要是9吋黑白电视机),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中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戴的蛤蟆镜(当时的墨镜)。这些都演变成了当时的时尚。所谓“史村头”就是男性不过肩的蓬松长发和一直到腮部的上窄下宽鬓角,要薄薄的、不能太长,端部一条水平线,像切了一刀。所以留“史村头”前提条件是有络腮胡子,那些没有络腮胡子的时尚青年只能留长鬓角,打薄。那时常见一群小青年,留着“史村头”、穿着扫街的大喇叭裤、带着蛤蟆镜、叼着二马烟(青岛卷烟厂出的双马牌香烟)、手提山响的播放着邓丽君《何日君再来》的四喇叭录音机,招摇过市。记得一位街道干部大娘截住一位留“史村头”的男青年,苦口婆心地劝告:“青年,咱好好个人怎么留这么个头?”“大娘,这是日本电影《追捕》上的警察史村警长的发型,人家是好人。”“日本还有好人?恁家去问问恁娘去,当年日本对咱中国多狠?还日本警察!最坏的就是日本警察,动不动放大狼狗咬人。”“咱学好的不行?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雷锋还不够你学的?”☆当时孩子的裤子一般都比较肥大,裤翘还挽起很大一块,个子长高后可以放下来,这样可以多穿几年。为了赶时髦,在小学没毕业的时候,我曾经把一条肥大的裤子,自己用缝纫机扎成一条瘦瘦的裤子,叫“鸡腿裤”。那个时代能熟练用缝纫机的孩子很多。这大概是我最早追逐时髦并付诸行动吧。
回复:西镇人物——众生相 ☆说西镇的名人,应该首先说到嘲巴大喜,一个别人以为不正常、但也许她极其快乐地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人。在那个狂乱而且生计艰难的年代,大喜没有常人的烦恼,不需要做给别人看,应当比任何正常人活得更悠然自得。由此想起庄子一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再一个是苏联大嫚儿,我小时候见过,长得像欧洲人,很艳美、也很干净,说话柔声柔气。据说父亲是苏联专家,回国了;她跟着姥姥长大。还有一个叫招财的,大约脑子略迟钝,说话有些咬舌,但人特别好,就是经不起玩笑。九几年的时候卖报纸,走路速度奇快,边走边喊“卖报卖报,青岛晚报,胡说八道!”当时的报纸两毛一份,经常有熟人逗他,给他五毛钱买张报纸,他直接回答不卖,或者干脆不理,大概是不太会找钱的缘故吧。招财有招财的规矩,不过这样也提高了卖报效率。再有一个叫“虱子包”的老太太,西镇大概我这个年龄以上的人应当认识她。她做的是卖波螺、糖稀、凉粉儿的小买卖,常在云南路理发店门前摆摊,也走街串巷。她叫“虱子包”,大概是说她比较脏的意思吧。90年代中期的时候,我还在火车站见过她,有些老态,但身板还硬朗,在卖青岛旅游地图。我主动和她打招呼,还和她聊起当年她做小买卖的事。她很自豪地说:自己做了一辈子小买卖,现在还是自己养活自己。我当时内心升腾起一股肃然起敬的感觉:一个自食其力的老人值得尊重。☆西镇当年是个五方杂会,藏龙卧虎的地方。云南路、西大森曾经商业很繁荣,云南路还号称“小街里”。听老人说,马三立在西大森撂过摊儿,新凤霞在天桥唱过戏。茂腔表演艺术家曾金凤老人听说曾经住在八院,经常在西镇卖唱。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收音机里播放曾金凤唱的茂腔名剧《罗衫计》,我姥姥一帮老太太很是激动,听得聚精会神,怪不得茂腔又叫“拴老婆橛子”。茂腔为什么叫“茂腔”,又叫“肘鼓子”,我曾请教过一些老人,但至今没有一个令我信服的说法。☆曾经在山东大学执教的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教授在他的《篱槿堂自叙》中说,他小时候就是在西镇贫民院长大(具体哪个没讲),是他几个姐姐在纱厂做工,供他上学,他后来考上清华外文系。他是50年代山大历史系群星璀璨的“八马同槽”时期八大教授之一,是史学界公认的土地制度史和农民运动史的权威人物。☆老人常说这个故事:曾经做过解放初青岛军管会副主任的赖可可,在青岛解放前夕潜入青岛,藏身西镇,化妆乞丐,在店铺前敲着牛肩胛骨唱“金招牌,银招牌,大掌柜的发了财。你发财,我沾光,你吃强的我喝汤”之类的数来宝。当时为掩护身份,他和西镇一位崔姓老人在一起乞讨。没多久,青岛六二解放。据说赖可可后来还坐着小汽车看过这位老人。☆小时候也见过西镇的一些饱学之士,其中一位老人家,姓苏,腿微瘸,日照人,住在团岛一个很破旧的房子里。听说是土改流血斗争跑出来的(清秋子写的《国士牟宜之传》上也讲到了党的高级干部牟宜之的父亲在日照老家土改流血斗争中被打断双腿,逃到青岛),和我爷爷认识。小时候见过他帮街道写标语,我爷爷说他颜体字苍劲古拙,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从那时起,我知道了字有欧柳颜赵、苏黄米蔡。听爷爷说,老人家很有学问,好像对中医也很有研究。他和参与过公车上书的日照翰林丁惟鲁老先生是亲戚。丁老先生80多岁的时候还能写一手精湛的颜体小楷,大概这位苏老先生写颜是受他的影响吧。
回复:感恩集——怎能忘怀☆我爷爷是一位有学问的老人,书法楷工颜柳、隶宗《史晨碑》,四书五经很精熟,对《春秋左氏传》、唐宋诗很有研究。他的老师是一位晚清的拔贡(叫戴玉村,“玉村”似乎是号),诗书画都很高明,是个很有故事的奇人。听爷爷讲,他的老师擅画三四笔即成的大鱼,大写意,很有情趣。通常画三条鱼,寓意“三余”。辄题:“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余者,大约是旧时文人晴耕雨读的意思吧。爷爷说,他老师的书法带碑意。在我少年时期爷爷教我书法篆刻、古文诗词,给我讲各种掌故和故事。我对诗书画篆刻以及古典文学的爱好,最早是爷爷给我启蒙的。70年代末,古典书籍刚刚恢复出版的时候,爷爷买了《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康熙字典》和《芥子园画传》送给我,还给我手抄了一部《三字经》。后来爷爷还把一直追随他历经磨难的两样东西送给我:一样是为我刻印查字用的晚清版《重订六书通》(齐白石刻印也用这部书),这是我拥有的第一套线装书;另一样是爷爷少年时期自己刻的葡萄纹银星砚,刻工精美,略带写意,前两年给一位藏砚名家看后啧啧称赞。爷爷年轻时,生活还算优越。那时我曾祖父当家,家族农商兼顾,生意堂号:德和堂,坐庄收货,从老家往来于青岛、上海等地。抗战中后期,由于连年的战乱,家族生意破产。此后,我爷爷——不谙世事的一介书生只能靠自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闯荡青岛。爷爷有一段他自己曾经讳莫如深的历史,晚年偶尔说起,也只是只言片语。大约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他曾经参加过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后脱党。脱党的原因主要是我曾祖父发现后,给了他很大的压力。看来爷爷当年也曾经是热血青年。爷爷说,他曾经的下属有解放后做高官的。最早怕惹麻烦,后来出于自尊不愿相认。爷爷晚年和我提及此段经历时说:当时死了很多人,活下来的是侥幸;要是他一直干下去恐怕就没有我们这些子孙了。在谈到他一生的遭际时曾经感慨:他这一生该勇的时候不勇,该怯的时候不怯。这也许是我爷爷一生的写照吧。回忆往昔,爷爷教我读书写字的情景恍如昨日;而如今自己已快到知命之年,却依旧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每念及此,常感惶恐,深感愧对爷爷的教诲……爷爷很尊古礼,夏天再热,只要晚辈去看他,他都会穿戴整齐;无论谁去看他,他都会送出门。小时候,抗战电影经常有日本鬼子说“开路开路!”或者“开路以马斯!”如果我的堂兄弟谁在我爷爷面前学这话,就会遭受我爷爷一顿莫名其妙的训斥。长大后才知道,因为我高祖父的名讳叫“王开路”。爷爷是对我学业、爱好影响最大的人。因为狂乱的年代,加上特殊的经历和成份问题,被埋没了,蹉跎一生,带走了一肚子学问和许多有趣的故事。那个时代无情地吞噬了很多优秀的人……☆小时候我家有个姓周的邻居,因为老辈关系,我叫他大哥,其实他大我至少20岁以上。他藏书很多,知识渊博;他长得高大魁梧,擅长朗诵,声若黄钟大吕;还写小说,有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叫《借床》,80年代初发表在《青岛日报》上。能把自己写的文章印成铅字,还发表在报纸上,让我羡慕了很久。我曾经认真地保存过这张报纸,但后来几次搬家,再没找到。在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夏天一起坐在路边乘凉,我们偶谈起新加坡,他和我非常认真地讨论过华侨和华裔这两个词的区别,为此他还回去查了书。他是我读书方面最早的偶像。小学写一篇命题作文,《记一个刻苦钻研的人》,我就是写他如何挑灯夜战搞创作的,作文还受到老师的表扬。这位大哥不在了,我很怀念他,怀念和他在一起那种如沐春风的畅快感觉。☆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院子里来了一帮给街道修房子的工人,其中一位姓崔的叔叔,人称“大老崔” 知识也很渊博,在我这样的小孩看来,简直就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旁边的工友常调侃他“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还说他是“七国的通事,八国的驴屎”。我非常喜欢和他谈天,听他讲欧洲文艺复兴,讲唐诗宋词;听他唱《红河谷》、《三套车》、《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歌声浑厚悠扬;他还教我认识了好多生僻字。我一个暑假几乎天天和他厮混在一起,甚至还好几次拖地排车帮他到大港拉材料。去的时候他拉着我;回来的时候装上货,他扶把拉,我栓根绳子在旁边拉。有一次拉沿儿,他还请我吃过海关后附近一家小店的香椿芽面,也是我记忆很深的美食。到工地找他时,他的工友远远看见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冲他喊:“大老崔!你那个小徒弟又来找你了。”哪天若他没来,总觉得怅然若失。邻居一位街道主任大娘提醒我母亲:“大老崔可是个右派,连他老婆都和他离婚了,你可千万别叫你家孩子没事老和他凑候在一块儿,躲背着点儿。”我母亲为此告诫了我好几次,我依然是我行我素。大概是出于一个懵懂少年对知识的渴求和尊重吧。暑假结束了,大院的改造工程也结束了,崔叔叔和他的工友们都离开了,以后再没见过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想念他。这位崔叔叔现在应当80岁左右了,一位饶有学问,曾经身处逆境还能非常达观、非常和善待人的好人,祝愿他晚年过得幸福美满。☆我的小姨父是五十年代上海交大毕业的高材生,学养深厚,是塑料、电器、合金刀具等多方面的专家,也是我小时候眼中的能人。他的父亲是青岛知名民族资本家,所以在那个荒谬的年代历尽坎坷,最后栖身一家区办小厂做工程师。小时候,我家的两台收音机都是我小姨父自己组装送我们的,其中一台还有短波功能。我曾用这台收音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收听过被视为敌台广播的《美国之声》、《BBC》汉语节目。这些广播中常常夹杂着“滴滴答滴滴”的无线电发报声。这事偶然被我母亲发觉了,把她吓得不轻,因为我的一个邻居就是收听敌台被打成坏分子的。在我母亲的声色俱厉的呵斥下,我没敢再听。关于这台收音机,我另外一个深刻印象是76年“四五”运动时,我听到收音机里反复播放“邓小平是匈牙利反革命事件的纳吉……”,于是知道了纳吉这个名字,也很想知道匈牙利反革命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学时的世界当代史课受意识形态影响,对匈牙利反革命事件还是沿用过去的说法。直到前两年偶然找到一部日本NHK拍摄的纪录片《匈牙利动乱的真相》,反复看了多遍,让我对匈牙利事件的真相以及真实的纳吉有了独立思考。70年代他还自己组装了一台没有外壳、光屁股的9吋黑白电视,那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毛主席追悼大会的实况转播,我就是在他家看的。记得门口马路一有汽车经过,电视画面就瑟瑟发抖。他原来就住在嘉祥路9平米的低矮小屋里,后来搬到马路对面的楼上,我小时候常住在他家。我还用这台光屁股电视看过匈牙利电影《废品的报复》、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好兵帅克》、苏联电影《夏伯阳》等;印象最深的还有两部电影:一部就是英国的《百万英镑》,还记那句带东北味儿(大概是长影译制的缘故)的舒缓台词:“亨利·亚当先生到!”另一部是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至今还记得里面的接头暗号:“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来了!”很富诗意。在那个文艺作品匮乏的年代,看这些优秀的电影,简直就是一场盛宴。我现在搜罗了上百部老电影,聊作对那个时代的怀念。改革开放初期,小姨父还组装了一台电唱机,用它听英语,听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等大师的音乐。小姨父的音乐素养极高,尤其喜欢西方古典音乐,到现在还保留着每年听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转播的习惯。我对西方古典音乐有限的知识,最早就是跟我小姨父学的。那时候我和小姨父还用两套中国象棋拼成一套国际象棋,晚上我俩常常或照着棋谱打谱、或对弈。我还在同学中推广,掀起了班上的国际象棋热。至今清楚记得:那是1979年,我上初一的时候。我小时候兴趣很广,喜欢书法,于是小姨父帮我订了几年的《书法》杂志;喜欢地理、喜欢了解外部世界,小姨夫帮我订了几年的《世界知识画报》。这两种杂志都不便宜,我一直发自内心地感激小姨夫。这些杂志我至今还保存着,别人认为是破烂儿,我却觉得弥足珍贵;看到它,我会想起小姨父对我的爱,以及和他在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因为我喜欢文史,小姨父还把他家传的民国版四本一套的《辞源》送给了我。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还送我一部初版缩印本《辞海》。当时这部《辞海》价格是20元,相当于学徒工一月的工资。这曾经是我常用的书,上大学时引来同学的很多羡慕。☆我母亲没太有文化,但希望我是有文化的人。在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听邻居周大哥的劝告,在家境不宽裕的情况下,给我订阅了《青岛日报》、《参考消息》,让我了解了外部的世界。上初一时候,我在爷爷的指导下,在喜欢书法之后,又开始迷恋上了篆刻。当时印谱很少,又没钱买,所以我成了中山路上古籍书店常客,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去蹭书看,售货员都认识我。有一次我看到了一本《吴昌硕篆刻选》,爱不释手,看了俩礼拜,特别想买下来,价钱大约是五毛多,但我兜里空空如也。百爪挠心地犹豫了好几天,最终下定决心和母亲说了。母亲平静地回答:“只要对学习有用,你就买。”《吴昌硕篆刻选》成了我自己拥有的第一本印谱,一直跟随着我,虽然已经翻得有些破旧,但现在还我的书架上放着。我还模仿第一页上吴昌硕刻的“骑虾人”印,刻过“齐鲁人”三个字。母亲对我的性格养成影响很大,从小教育:我做人要有志气,冻死迎风站、饿死腆肚皮;不要随便问别人借钱;不要轻易麻烦别人,别人帮了你要记住别人的好。母亲不在了,为了纪念母亲,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意,我让一位我很敬重的书法家为我的书房题写了“春晖堂”的匾额,聊作对我母亲的纪念。
回复:西镇人的个性——禀赋天成 & & ☆西镇大杂院里的人为人厚道、实在、讲义气,性格刚猛、好勇斗狠,敏感而自尊,喜欢抱团儿、好打群架,男性尚武、女性泼辣。这大概长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造成的。从心理学上说,越是社会底层的人,因为弱势引发的自卑,往往内心越脆弱、越敏感、越好斗。前一段时间,看NHK一部介绍库尔德人苦难命运的纪录片。片中所介绍的库尔德人的个性,似乎和西镇人很相似,大概遭遇差不多的原因吧。 & & ☆西镇大杂院的人有抱团的特征,是同乡、甚至亲戚关系的很多;即使不是亲戚或者同乡,在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了很多年,也胜似亲戚。所以西镇的邻里关系多从老辈论,可能比你小的辈分比你大;差不多大的孩子,可能要叫另一个叔或者舅,很有乡村社会的遗风。除了注重血缘、乡谊、邻里关系外,就是拜把子的多。我姥爷有磕头的兄弟,我母亲也有干姊妹。这也是底层人民自保和互帮互助的一种非书面的契约形式吧。☆西镇大杂院的人通常恪守传统道德,不孝顺父母最是让人不齿的行为,会引起公愤;甚至有人会主动抱打不平,揍不孝的儿女一顿。其他让瞧不起的人和事还有:护驹子的(青岛方言:护犊子);贪小便宜或强占邻居便宜的;乱搞男女关系的,这种行为叫“耍破鞋”,似乎指女的多一些;穿着打扮不正经、游手好闲的叫“屎蛋”、“流球”或者“阿飞”;不诚实、心眼儿多的人被视为“不实在”,通常西镇人不愿意结交这样的人(黄县人聪明又会说,所以被蔑称为“黄县嘴子”);还有小偷小摸的,尤其偷邻居,是件非常丢人的事,是整个家庭,甚至家族的耻辱。不过民间道德也有模糊的一面。比如:邻居孩子只要不是因为偷盗或者耍流氓,而是因为打架斗殴被抓判刑的,会引起大家的同情;打架厉害的甚至会成为传奇人物或少年的偶像。还有和外人的矛盾中,通常先偏向自己人,向情不向理的事很普遍。如果占公家便宜、或占被视为外人的便宜,又让邻居或周围的人共享,则被视为“有本事”。我小时候听橡胶九厂的一位老工人讲忆苦思甜,说到当年为破坏日本鬼子生产磨洋工、偷鬼子的歌谣,似乎是“偷鬼子、拿鬼子,鬼子抓了不算丑,鬼子打了不算丢……”古代游牧民族也有这样的规矩:偷或者抢部落内部的财物被视为不道德,要受到部落习惯法的惩罚;劫掠外人则视为勇猛、偷盗外人则视为有智慧。☆西镇大杂院住户日照人多一些,还有即墨人、胶县人、平度人、胶南人等等,大都是破产农民流入城市。上世纪初到解放前,先是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闹土匪,后来是日本侵略中国,再后来的国共内战,加上断断续续的饥荒,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许多近乎赤贫的农民,在流入城市前,已经长时间的饥寒交迫;最终下决心背井离乡、拖家带口来到一切陌生的青岛,面临的是比乡村更为严酷的生存艰难。青岛开埠之初,这些人生存环境应该比现在的农民工更凄惨,现在的农民工好歹还有吃饭和睡觉的地方。那时那些初到青岛的流民,能打起个席屋就不错了;吃饭也是现挣现吃、有上顿没下顿,是正真的弱势群体。这样的人不好勇斗狠、不团结怕是很难生存的。☆沈鸿烈主政青岛期间,修建了西镇“十大平民大院”,让西镇这些底层劳工终于有了栖身之所;马路上修了地排车专用道;还在地排车经过的路上修建了若干供劳工歇脚的“劳动休息亭”。所以西镇老人知道现青岛市领导的不多、也不关心;不知道沈鸿烈的不多。而且提起沈鸿烈赞不绝口,很感念他的恩德。这也体现了西镇底层人民个性特征中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层面,也是他们身上厚道、义气的本色。沈鸿烈,一个旧时代的旧官僚,能够体察最底层民众的疾苦、倾听弱势群体的呼声,值得后人尊敬。他那个时代的公平正义,同样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所以就不难理解:沈鸿烈执政青岛期间社会安定,造就了青岛经济和社会发展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西镇大杂院的人懂得感恩的另一个方面还表现在:他们认为自己解放后翻身做主人,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们响应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为保卫新中国、保卫胜利果实,他们义无反顾地送子弟参加抗美援朝;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他们的子弟积极参加建设兵团、上山下乡运动;为“赶英超美”,他们砸锅献铁,积极参加“大炼钢铁”运动;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殊死搏斗”中,他们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为捍卫无产阶级政权、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积极投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这一切,都是曾经的西镇贫苦人发自内心的、毫无杂念的忠诚和对党的恩情的报答。
回复:西镇人的贡献——历史不应忘记 ☆青岛开埠以来,几代西镇大杂院的人为青岛各项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力,构成了青岛产业工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几代人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原因,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出大力的(青岛方言:干力气活的人)居多,甚至犯罪率较高。正因为如此,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西镇下岗工人多,生活贫困的多。虽然如此,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看到今天美丽的青岛,回顾青岛100多年流逝的岁月,我们、尤其是当权者应该正视、感念并且感恩西镇人的先辈以及他们的后代对青岛和新中国的繁荣和建设所付出的劳动、汗水、辛酸和巨大贡献;即使他们有错,或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但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们自己……
& && && && && && & ——日夜纪于青岛之春晖堂
回复:好玩儿的故事。
回复:我来顶 赞一个 好贴
回复:  多谢楼主的好帖子,勾起了多少青岛历史的平民回忆!
回复:以下是引用全无敌1的帖子:  多谢楼主的好帖子,勾起了多少青岛历史的平民回忆!好玩儿的故事,希望和大家分享。
回复:童年的回忆,让我觉得很幸福
回复:读了一遍,很好。很熟悉,很亲切的往事。
回复:  以下是引用一片春心看落花的帖子:西镇人的贡献——历史不应忘记  ☆青岛开埠以来,几代西镇大杂院的人为青岛各项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力,构成了青岛产业工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几代人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原因,往往受教育程度不高,出大力的(青岛方言:干力气活的人)居多,甚至犯罪率较高。正因为如此,在当下市场经济的浪潮下,西镇下岗工人多,生活贫困的多。  虽然如此,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看到今天美丽的青岛,回顾青岛100多年流逝的岁月,我们、尤其是当权者应该正视、感念并且感恩西镇人的先辈以及他们的后代对青岛和新中国的繁荣和建设所付出的劳动、汗水、辛酸和巨大贡献;即使他们有错,或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但不应该全部归咎于他们自己……  ——日夜纪于青岛之春晖堂  很欣赏楼主的帖子,又拜读了一遍,结句说的真好,有同感!
回复:那个地方小时候常常去玩。
回复:文章很好!熟悉的往事,亲切的画面!困惑之处在于。楼主言明自己已近耳顺之年(已近60),却又说自己79年上初一。算起来您上初一时得有20岁左右了吧?另外,当年新凤霞在西大森的天成戏院唱过戏(并非天桥)。而马三立却是在劈柴院说过相声(并非西大森)。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5月30日免费看房团,全线优惠进行中,市北准现房惠...可以用微信投票!赶紧来吧!
本论坛精华帖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社区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献综述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