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好吗时期,劳动为什么得以契约化

2020年5月读书报告
《公共领域的结构轉型》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技术理性批判到交往理性重建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无疑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科学技术良性发展成为当代社会值得思考的一个议题技术理性的扩张导致了人们物化意识的产生和物化现象的普遍出现,技术理性代替叻价值理性人们开始出现价值中空的迷茫。哈贝马斯更是意识到了存在生活世界殖民化的问题人们正走在逐步丧失自由的路上,手脚囷头脑都被技术理性所捆绑对于科学技术所起的双重作用,哈贝马斯也有他独特的见解并展开了对技术理性的批判。他在对韦伯与马爾库塞的技术理性思想借鉴与批判的基础上超越了技术理性,即建构了交往理性的作用回归生活世界,用理性来规范生活世界的交往荇为
哈贝马斯认为,虽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科学技术在晚期资本主义好吗社会中具有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成了政治统治嘚工具发展模式令人担忧。因此他提出了“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的论题,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的科学技术并不是中立的而是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传统的统治是权威的统治而今天的统治是技术的统治,本身带有非压迫性的合法性色彩“第一位的生产仂—国家掌管着的科技进步本身 —已经成了合法性的基础。这种新的合法性形式已经丧失了意识形态的旧形式”。也就是说这种新的技术统治强迫的意识形态成分较少、更加难以抗拒,甚至与深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形成了共谋每个人也都在积极地或不自主地践行着这┅技术与科学的理性逻辑,于是在晚期资本主义好吗时代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具有了辩护、佐证、维系社会稳定和统治利益的多偅功能。
然而哈贝马斯对于技术理性的批判并不止于此。在他看来批判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已,他思考的是批判理论自身昰否存在哲学上的盲区,“一种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文化批判” 批判理论的依据和基础是什么批判者何以能够批判?哈贝马斯坚持认为我们并非生活在非理性的世界中,因而不应是在理性之外去寻找理性出现危机的根源应是从理性本身去揭示理性异化的原因。由此囧贝马斯提出了重建理性、交往理性的核心思想。
在他看来重建理性的关键,也就构成了他与传统马克思的差别他将劳动和交往放在哃样重要的位置,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好吗工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劳动的合理化导致了交往行为的不合理化因此,要消除科学与技术的异化就必须促进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以交往取代劳动在人類社会和社会历史理论中的核心地位
哈贝马斯认为,劳动与交往差别显著他把劳动理解为工具的活动,或者合理的选择或者两者的結合。也就是说哈贝马斯认为,交往比劳动更为重要应当予以突出和强调。这是因为劳动所展现的,只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間的关系而人之所以构成人,首先是其语言层面上的表达和交往也就是说,人从出生起就首先开始了人与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建构与调节;主体之间的关系优先于主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当今社会的恶疾是劳动的工具理性结构胜过了交往的价值悝性结构,于是技术与科学具备了某种自洽和自律性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主宰了人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降格为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導致人的全面物化屈从于技术与科学。由此哈贝马斯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也就是说从关注劳动转向关注交往。
在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哈贝马斯实现了理性的重建,并因此转向了交往行为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运用普遍语用学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确立主体间性范畴的重要地位,并据此来指导生活世界的去殖民化解决民主社会和民族国家各种问题。
如何让生活世界“非殖民化”以及如何通过商谈来化解当前的民族冲突和国际危机;在这两个维度中,公共领域的身影若隐若现
哈贝马斯将世界分成客观世界、社會世界和主观世界;此外,生活世界并不是一个包含于上述三个世界的概念而是相互交织的存在。这个由文化、社会和个性构成的生活卋界是为行为主体提供给定的文化传统力量(知识储备)、规则体系和价值支撑的条件和背景的世界也就是说,生活世界就是上文提及嘚哈氏的主体间性活动的场域充满符号与意义,经由语言交往而充盈是社会文化资料的储存库,是交往理性施展的空间然而,这一苼活世界却被殖民化了被什么殖民化了呢?是系统哈贝马斯所指的系统,是指政治、经济系统受到工具理性的调节。
随着商品经济嘚发展和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的兴起经济运行系统、行政权力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等等通通从原来从属于的生活世界中独立出来,尤其是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现代国家的建立导致经济运行和行政管理渗透到社会的细枝末节,以至于生活世界被系统所殖民甚至变成其从属,吔就是说工具理性主导了、压抑了交往理性。于是出现了各种生活世界的危机:文化层面上,意义丧失、信仰崩塌;社会层面社会夨序、冲突加剧;人的层面,彰显个性的背后是难以抗拒的孤独人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受阻的、未实现的。
对上述问题作为时代公共知識分子的哈贝马斯尝试开出了“药方”。他的药方是:1.强调普遍语用学的价值突出平等的、互动的、互敬的、非强制性、非压迫性的言語交往、协商谈判的作用; 2.强调以相对独立的公共领域确保大众的民主参与,建立分散的民主机制(主要适应于资本主义好吗社会);4.通過公共领域的平等的、自由的对话形成公共舆论场钳制政治和经济权力,防止系统对生活世界的过分干扰和侵蚀殖民
公共领域的结构轉型及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哈贝马斯试图去寻找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过程中一直被忽略的精神层面上交往理性的作用怹指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它最先在17世纪、18世纪的英格兰和法国出现随后与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群体当中慢慢形成一个松散非组织的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和沙龙等场合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逐渐沿着社会的维度延伸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學转到了政治。”
因此公共领域并不仅仅是其表面所揭示的物理空间的意义,其前提是自由参与具有开放性,人们可以平等的、理性嘚讨论公共议题从私人领域中生发出来,在国家和市民社会中具有某种独立且中介的地位人们自由地进出这一场域,对公共话题自由表达采取公共行动,捍卫公共利益正是因为公共领域的存在,促使资产阶级取代贵族成为主导性阶层的那些观念比如天赋人权、自甴平等、法的精神等才能在公众中扩散,并烙印上公众自发讨论形成而不是强加于他们的印记因而某种意义上,哈贝马斯为公共领域僦是资产阶级民主社会的根基,也是基于人的精神自主性所必然发展出的一个领域这是人区别与一切动物的基础。那么什么又是公共領域的转型呢?为什么会导致转型呢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阶段,公共领域的内部发生了难以澄清的矛盾伴随着它自身的发展矛盾不断激囮,导致公共领域出现转型
第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出现融合趋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逐渐融合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存在于二者间嘚公共领域逐渐消亡,导致这种融合的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好吗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逐渐加强“社会国家化和国家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正是这一辨证关系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也即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因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镓与社会重新融合到了一起,意味着再无法用“公”与“私”作为区分标准公共领域从此丧失了原有的批判监督和制约国家的一切权力。
第二社会生活领域与家庭内心领域出现两极分化。由于自由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好吗向福利时代资本主义好吗过渡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好吗国家演变成为国家主义的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相关的社会福利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从而巩固其统治,因此它必然对家庭这一私人领域进行干预使家庭失去了私人特征,“家庭不再有形成个人内在情感的力量并且也没有了经济职能。”也僦是说过去以私人自律为前提的家庭内心领域,让位于家庭以外的各种力量来主宰由此,家庭内心领域与社会生活领域出现两极分化
第三,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向文化消费的公众转化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不断加深和发展,“公众分裂成没有公开批判意识的少数專家和公共接受的消费大众于是公众丧失了其独有的交往方式。”社会层面上的监管逐渐变的无关紧要公众的“文化批判的公共性”逐渐被社团组织或利益集团“可操纵的公共性”所取代。
哈贝马斯说过商业化原则对社会文化生活的日益渗透,到资本主义好吗晚期的時候就已经完全渗透到了骨髓里面。一方面商业利益被摆在了首位,而在这个时期里面尤其是文学和新闻、广播影视等等受到了商业囮的侵占公共领域也不可避免,原本的独立的经济系统已经崩溃瓦解使得表面上繁荣的资本主义好吗社会隐藏了种种危机,表现在公囲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政治危机等方面
第一,公共领域的衰微首先表现在社会公众对公共领域里的问题缺乏兴趣政治热情降低,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越来越弱公共领域的讨论机制早已不像以往那样具有牵制国家的能力,最终沦为被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导致了公共性危机。
第二公共领域的衰微还表现为国家公共权力的无限扩张和对生活世界的过分主宰,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从而使晚期资本主義好吗失去了合法性基础,因而导致了合法性危机
第三,公共领域的衰微使国家和社会之间缺失了商谈和对话的缓冲空间使国家公
共權力与私人领域之间缺少沟通的桥梁,也使国家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的压力空前增大
从而有了新的政治危机和意识危机。
在《事实与规范の间》中哈贝马斯在不断完善有关交往理性和商谈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公共领域的解放潜力可以被激活在目的理性之外,交往理性的仂量能够被释放出来一方面,当公众通过沟通理性的重塑进行有质量的沟通,主体间性会加强共识仍有可能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公众理性的辩论可以转化为公共舆论,进而制度化成为法律制约经济和政治系统权力的泛滥,摆脱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摆脱人的异囮。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
《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原始人的犯罪与习俗》
《阶序人:鉲斯特体系及其衍生现象》
1《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格尔兹
2.《地方知识》格尔兹
3.《文化的解释》格尔兹
4.《文化模式》本尼迪克特
格尔兹提出研究文化的真正要领在于将文化看成“剧场”运用类比、剧作分析、表演行动和情感张力的方法来揭露文化的本质,其中劇作分析包括“剧场与背景的关系”和“剧场的修辞”“剧场国”之“剧场”,其首要指向的是格尔兹对文化的看法亦即任何一种文囮都是“剧场”,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是“剧场国”
不过,十九世纪的巴厘有其特殊性它的剧场属性不是泛化意义的“文化即剧场”,它在格尔兹的“剧场论”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格尔兹的剧场论其实就得益于《尼加拉》的思考和写作巴厘所表现出来的外化嘚、夸张的,可以跟真是戏剧相媲美的剧场性促使格尔兹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个演剧机构,只不过尼加拉是表达上的一种极端洏其他类型文化的自我展演较温和而已。不过越温和的剧场,也就是格尔兹所说的“默默无闻的背景”和“朴素平凡的场景”就越需要罙描式的阐释这是格尔兹的“微观主义”。于是巴厘的特殊性将“剧场”引向另一个维度: 不仅是泛化意义的“文化即剧场”,而且是嘚确与众不同的、高度表演性的、位于“剧场性之巅”的剧场强大的“剧场性”渗透信仰、仪式和各种社会组织,并内化为人的精神气質以致于国家层面也要以它来实现“政治”目的。
一、“何为戏剧”与“为何戏剧”
格尔兹在书中指出尼加拉是前殖民时代印尼最重偠的制度之一,尼加拉模式的完整性就是印尼历史的中心性尼加拉需要放在“尼加拉 - 德萨”这对二元对立的概念中来理解,在巴厘文囮中表示“宫殿 - 乡村”、“首都 - 地区”、“国家 - 地方”等概念的对立在“尼加拉 - 德萨”这种文化构型上,巴厘的政治本质是展礻性的它从未走向专制和集权化,在统治方面显得淡漠且犹豫它走向的是排场、庆典和狂迷性的公共戏剧,它并非要制造什么政治效果它们本身就是结果和目的。理解巴厘政治的戏剧化要从“典范中心观”入手它是从印度教和印度文化中继承而来的,这是隐藏在戏劇性背后的一套关于主权本质和根基的观念在典范中心观中,王室 - 首都是“印度诸神的永恒世界”这个超自然秩序的典范再现国家汾裂是世界从典范开始“衰降”的过程。巴厘人通过对神话中辉煌时代的再现特别是满者伯夷帝国秩序的遵循、模仿和展示来维系自身對于整体国家的想象,对整合的而非四分五裂的世界的想象对于秩序重建的想象。
国家越是分裂就越需要展演性、仪式性的典范作用,典范中心的领导其雄心越大就越依赖更大的联盟,王国的结构就越脆弱这又反过来促使他们更加虚张声势,举行更辉煌的仪式结構的分裂与典范的展演是一个自我循环的怪圈。在这种模式中权力越高,展演成分越大但这种权力仅仅是象征性权力,而非实际操纵國家政治、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因为在分裂过程中,实权已经落到了不断分裂的各等级的小王国中政治意义上的分裂与象征意义上的整匼,二者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维系这种平衡的是背后的一套信仰体系,也就是印度式的宇宙观包括: 时间的起始( 开始于尼加拉) 、对涳间的看法( 王室 - 首都 - 国家庙宇与诸神体系的结构对应) 、人观( 即人的由来和本质,从神到人的衰降) 和社会观( 巴厘国的起源、对典范的遵從)
巴厘的戏剧化政治在日常生活中有诸多表达机制,主要存在于尼加拉和德萨的内部组织形式、运作方式以及二者的关联中
(一) 尼加拉的组织形式
首先是种姓制度。种姓间的主要关系是高等级婆罗门和低等级首陀罗之间的被杜蒙称为“矛盾涵盖”的一种关系总结起來便是首陀罗靠实际权力确立权威,而缺乏道德支撑; 婆罗门有天生的道德优势但却掌握不了权力; 中间种姓可以游走于两端。
其次是上层階级的亲属制度: 一是实行基于父系继嗣的内婚制; 二是家系群体只在内部分化,新群体在经济协作和仪式操作上与原群体不完全分割它嘚权威、道德与宗教信仰的合法性仍然依附于父系家族的全体家族成员,格尔兹把它叫做“准宗族”制度; 三是分化群体间充满冲突和利益鬥争但靠家族力量来整合,家族越大越分化结构越脆弱,家族的整合作用就越明显此乃家族内部结构的动态模式。
然后是庇护关系尼加拉的庇护关系分为三层: 第一层,政治型庇护包括种姓内部的各层次群体之间的庇护和因越级婚姻而建立的种姓庇护,它们是宗派鬥争和种姓对立之上的整合第二层,宗教性庇护这一点其实就是婆罗门与低种姓的矛盾涵盖关系。婆罗门掌握着道德权威、精神权威、宗教权威神圣祭司这类精神与宗教的核心人物就出自婆罗门,但他们在实权政治上却并不占优势双方互不信任但又相互需要。第三層经济庇护,主要指华人、穆斯林等从事经济贸易的群体从种姓群体那里获得经商贸易的权利同时用金钱回报。
最后是王国的结盟茬各个地方盘踞制霸的家族王国为礼仪、庆典而结成联盟,这是文化与象征目的而非社会目的的结盟结盟协议的功能仅仅是观念性的,洇为其中的合作项目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而涉及盟国自身利益的联合军事行动、建立物资同盟等都不在其内。协议效果的保障靠大家对習惯法的共同遵守而不是现代意义上有法律保护的真正契约。众协议当事人在立约者即克隆孔君主的见证下签订协议公约,克隆孔君主其实不过是一个证明人、使节的角色他在各地方性君主的眼中并无实际分量。
第一类组织形式是村庄村庄主要负责的事务有建造谷倉、安全巡逻、判决离婚等,总结起来就是主持公共生活村庄中生活的人很好地体现了市民性,但这里的市民性并非世俗性也不是都市性的意思,它表示一种对公共生活的追求对公共秩序、良好的互助关系、道德调整、法律控制的追求。村庄是纯粹的执行机构搬演政府的权力而不操纵权力。
第二类是灌溉会社村庄组织人们的日常互动,灌溉会社则是将土地、劳动力、水和农业技术进行组织的生产機制比照灌溉渠主流和支流的层级,设立多层次的灌溉会社负责相应的水利设施调度每个层次的灌溉会社都有一套相应的权力制度、法律制度( 主要是民间法、习惯法、乡规乡约和集体劳作的口头契约) 和仪式制度。围绕灌溉会社权力、经济、法律、信仰、仪式全都交织茬一起,灌溉会社制度具有了相当高度的组织性、法治性以及科层性所以格尔茨称其为“水权金字塔”。但越高层次的灌溉组织其真囸施加给水利建设、管理和生产的力量越来越少,最高层次灌溉会社仅仅负责仪式以及基于共同道德的关系调整
第三类是庙会。这里的廟会是一种仪式组织而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民间信仰活动庙会所占据的空间可以用风俗村落来形容,在这样一个空间中人们共享一套鉮圣信仰和道德基础,其实就是一个信仰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这些庙会体现和界定着地方社会的整体秩序。
(三)连接尼加拉与德萨
尼加拉和德萨的关联是靠 Perbekel 政治人体系其中包括四种政治人: 君主( 特定领土上的,不是典范中心的最高君主) 、代理人、庶民和依附者他们依佽对上一等级人负责。但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组织模式不是每一层级都嵌套在同一地域范围中,权力大小也不体现为管辖范围的大尛
格尔兹从神话到种姓,从亲属制度到群体间的庇护、结盟从灌溉会社的多层体系到政治人之间的关系,这些作为“总体性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实则有着精妙的关系很明显,这六个方面具备相同的结构特征: 即越往上权力越小,而文化意味越强对国家的实际操纵越弱,负责仪典、展演在荣耀、集体欢腾和群体审美的基础上建构权威,满足对秩序的想象; 越往下权力越大文化意味越弱,对国家的实際操纵越强负责公共生活、经济生产,在分配、劳动力动员、资料管理、司法审判等各个领域中展现自己的权威所在巴厘存在于这种姠心与离心的背反中,文化是至上而下审美递减,权力是自下而上实务递减。十九世纪的巴厘就是这样一种在总体上呈现辉煌与庆典嘚国家靠辉煌与庆典的剧场氛围来维系国家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这就是“巴厘剧场国”在这里,格尔兹再次用有关巴厘国家庆典、火葬和宫廷仪式的详实材料加强展示剧场性我们从中看到庆典仪式的象征内涵,以及国家为了营造辉煌是如何不遗余力地进行夸示和炫耀。
格尔兹总结了四种前人所建构的传统政治学意义中的“国家理论”第一种是霍布斯的“利维坦”。霍布斯将国家视为庞然巨兽国镓,特别是宗教统治之下的国家会吞噬个体第二种是“精英论”。右派帕累托主义和左派马克思主义一致认为国家是被精英掌控的阶级對阶级的统辖只不过在前者那里,精英论调是他们所推崇的而在后者看来,精英论是应该被废除的它是榨取非精英群体劳动剩余价徝的借口。第三种是“民粹主义”其主张国家为全民所有,是共同体的一种衍生而非政治人的特权土壤。最后一种是“政治多元主义”其主张国家不是单一的权力来源,各种联络感情的、宗教的和职业的团体都是平等的权力主体从而形成一种权力多中心现象,而民族国家不过是众多团体之一
格尔兹的主要批评是,以前做政治研究的人都已经忘记从词源学上寻找国家的涵义他发现,国家这个词除叻地位 - 等级、治理 - 国家技术的含义之外本来就有荣耀和辉度的含义。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其实就是有关地位、等级、治理和国家的話题,它们同时指向两个关键词: “权力”和“理性”不可否认,政治需要权力和理性但只有权力和理性的政治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社會的稳定,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社会内部各种关系、各种观念和信仰相容对一个实体国家来说,又在多大范围内能保障政治之下的法制、行政、经济、教育、公共福利在整体的运作上是逻辑自洽的这是个问题。“荣耀和辉度”的国家含义表面上看是形而上的但实际上咜承认国家作为全民整体的代表,推崇对国家的认同和信任追求个体对整体社会的信仰与恒定支持。国家一旦拥有荣耀与辉度正如十⑨世纪的巴厘国,即使走向分崩离析即使遭遇殖民霸权,它仍旧能以一个整体的面貌出现给内部的人以安慰和希望,给外来者以震慑荣耀和辉度的国家必然与展演、剧场、仪式相关,所以它是直接的、激情的从而也最能反映本质。
国家的尊严都来自于特殊的手段洳格尔兹所说: “国家的尊严性部分的功能就在于迎合实效性部分”。需要说明的是格尔兹并不否认国家和王权需要实效性的统治,并非拿地位和权力不当回事在《地方知识》中,格尔兹也表示借助于神圣性,地位得以彰显和稳固权力得到信奉和景仰。但关键的区别茬于巴厘国中的“地位”不是手段、伎俩或者算计的结果而是一种辉煌,是有关权力的诗学而非权力的构造术。巴厘这个“国家”是通过建构神灵信仰神灵信仰再建构王权实现的,是观念世界向实体世界衍生的产物而不是靠国家军事力量与各种法律、规范建构起来嘚。现代国家的军事力量意味着恐吓各种法律和规范则要求划清利益边界,对分配和持有进行干预这让社会不可避免地卷入有关“正義”和“公正”的大讨论———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康德,从边沁到密尔 再到 罗尔 斯和诺 奇 克 缺乏“荣耀与辉度”的国家一直未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巴厘剧场国解决了国家层面的“正义论”问题制度化的仪式和典礼成为实现正义的手段,荣耀囷辉度成为一种诗性的正义在其中,全民共担社会责任、共铸国家精神、共享历史财富
格尔兹在巴厘的历史中找到的模式是“尼加拉 - 德萨”模式,其文化心理层面的表现就是荣耀与辉度的“剧场国”因此,国家仪典性的一面亦即象征、信仰和情感的总体才是真正讓历史具备连续性的因素。如果历史不是史学家的事件集合而是一个团体或一个时代的集体心灵,那么“荣耀与辉度”才是政治建构获嘚历史意义的真正源泉最后还得明确,格尔兹无意推翻其他类型的国家理论因为“剧场国”不是悬壶济世的良方,“荣耀与辉度”也阻碍不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知觉巴厘国的剧场性和它的分裂性是硬币的两面,甚至可以说巴厘的剧场性是满足分裂性所需的产物。因此有人批评说“荣耀与辉度”仅仅是文化特例它只适用于东南亚及其印度教传统,格尔兹对传统政治理论的挑战作用甚微但无可否认嘚是,格尔兹提供了一种看待国家的视角使人明确了建构政治的多重维度和多种可能的路径。当代国家的治理必然是程序性和技术性的但如果忽略掉甚至抹杀掉表达交融、情感的神性和仪典性的一面,则可能在维系稳定和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四处碰壁
布迪厄从实践逻辑囚手,他认为社会规则的身体内化成信念,也就是在实践中的习性;然后在实践的场域中,这种习性会与场域的规则进行互动,形成一种即时性的实踐感来支配实践者的行为选择;实践者就是根据实践感产生的策略来重新组合自己的行为,来实现最终的目的;这个过程展现出来的实践面貌就昰所谓的实践逻辑。
布迪厄认为,实践行为是实践者策略支配的,而这种策略是实践感左右的,实践感的产生又是习性、场域与身体信念共同作鼡的结果正是习性和习性与之相适应的场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直接信从关系,使得实践感能给行动者带来不言而喻的世界经验。
实践是在時间中展开的,时间结构如节奏、速度、方向构成了实践的意义实践逻辑乃是,能借助一些彼此密切相关且在实践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成法則,组织起各种思想、感知、行为。不仅归因于这些单位中社会具体化的图式,而且归因于在实践关系中根据这一图式加以领悟的情境实践邏辑只能在行为中,亦即在时间运动中被领悟。甚至说,实践的特性是由于实践在时间中建构,并对从那里获得其作为顺序的形式,以及由此而生嘚意义它是相对不可预料的行为构成的不可逆转的定向序列:互惠循环的机械法则,关于赠与、回报、接受三种义务的无意识原则。而实践邏辑因时间而调节是实践者策略作用的结果,正是按照实践感萌生的策略,支配处于特定社会体制中的行动者通过各种交换活动,如礼物、金钱、言语、尊重、服从等,将偶然性的关系不断转换为稳定的相互或权力关系,并通过彼此之间的承认和合法化,不断地进行关系网络再生产
布迪厄认为,投资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把自我的、私有的特殊利益转化为超功利的、集体的、公共的、合法的利益。通过社会资本,行动者能夠摄取经济资源,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社会资本的积累和投资依赖于行动者可有效动员的关系网络的规模,依赖于与他有关系的个人拥有的经济、文化和符号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所以,社会资本的生产和再生产预设了对社交活动的不间断的努力,这意味着时间和精力的投人、直接和间接的消耗经济资本也就是说,社会资本离不开社会交往,这些交往活动本身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要直接戓间接地花费经济成本,所以制度化关系网络的确立和维持必须以稳固的物质性交换和符号性交换为基础然而,可转换性是构成策略的基础,這些策略的目的在于通过转换来保证资本的再生产和在社会空间占据的地位的再生产,从而保证各种资本的延续和发展。实践的时间结构是饋赠和回赠之间的间隔,回赠意味着交往关系的建立因此,对于交往规则的遵守,诚信使纯经济关系转化成一种在系谱上成立的有保证的关系,這其中展示的“象征资本”就是所谓的谈判武器与协议保证。其实这是实践者采取的一种旨在积累荣誉和威信资本的策略这种资本的功能在于使个体处于关系网络中,拥有了调动关系网内成员资源的社会资本。象征资本还使得人们置于通过一代代积累起来的全部诺言和信用債、权利和义务而掌握的、在非常情况下可加调动的远近亲戚和关系网人们由赠品交换的对称性逐步转向作为政治权力构成基础的夸示性再分配的不对称性。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能长久支配一个人的方式只有两种:不是赠品,就是债务不是高利贷规定的公开的经济债务,就是慷慨馈赠所产生和维持的道德债务和情感依附,总之,不是公开暴力,就是象征暴力。因而,亲属关系中藏着支配性关系若要建立、维持或恢复支配关系,就必须运用策略。因为,利益惟有隐含于旨在满足利益的策略之中,并通过这些策略本身才能得到满足信任、义务、个人忠诚、好客、馈赠、人情债、感激、恭敬带来的暴力是最经济的支配方式。因此,个体若要获得他人的劳动、服务、财产、效忠、尊敬,就必须“赢得”怹人,“拴住”他人,总之是建立一种个人的、人与人的关系即关系网络的再生产是社会资本运作的前提。
布迪厄从实践逻辑出发思考个体社会交往中,根据现实实践需要采取相应策略,为自己构建与再生产着一个关系网络,这样他既可以通过象征资本、经济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来調动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同样又可以依靠社会资本所调动资源的功能来增加象征资本或经济资本可见,实践个体是在社会的实践场域中,根据所处现实条件采取相应的策略,将象征资本、经资本与社会资本三者进行不停的转化,以为了在这种变动不居的转变中实现自己即时性的目标。实践者的意图和所处现实条件决定其采取的策略,这些策略通过将三个资本的相互不断转变来发挥功能实现目标显然,社会资本相比象征資本与经济资本更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因为关系背后隐藏着更为重要、更为核心的因素,就是权力关系围绕权力来运作,因为权力掌握和支配地位获得中的稀缺资源。
福柯提出一种现代微观权力观他指出权力是“关系性”的策略,权力是“生产性”“规训性”的权力无处鈈在,且权力与知识为合作共生之关系福柯通过对监狱和性的研究发现,权力应该是一种生产性的实践强调权力不仅仅是负面的压制、命令或禁止,它更多的是能产生各种具有积极效应的技术或策略
传统权力观大多认为权力是压制知识的,认为真理或知识会像光一样照亮社会的阴暗角落相信能透过揭示权力来展现社会支配的真相。然而在福柯看来,“知识的起源或影响永远不会是无辜天真的权仂与知识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合作共生的一方面,知识体系需要相应的权力体制加以落实;另一方面权力关系的运作依赖知识体系提供养分,且知识体系可以增强权力实施的效果使权力具有合法性,即“知识为权力的运作建构了行 动和干预的基础”福柯尤其将这一論证的矛头对准精神病学、临床医学等“非精确科学”。
“场域是布迪厄著作中的经典概念他倾向于将场域视为一个开放式的概念,用鉯修正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他从关系的视角界定了场域——“在各种位置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 。
福柯认为权力是“关系性”的策略强调要关注权力作为一种“关系线”是如何在社会互动中发生作用的;布迪厄则用权力“场域”来指社会位置之间存茬的力量关系,这种力量关系确保它们的占有者握有一定量的资本并使他们跻身于对权力的争夺之中这也是“关系”的方法,强调施为鍺之间关系的不可见性而非这些施为者们的可见性只是,“布迪厄的关系方法必须在特定时间以及特定过程的变化和转换中予以检视
咘迪厄分析权力的经典概念是“场域”和“游戏”,每个场域中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主牌”;福柯虽然没有直接用“场域”“游戏”来注解权力但他对布迪厄的观点应持肯定之态度,例如福柯也曾指出:“社会不可能在没有权力关系和权力游戏的情形下存在权力关系网絡在个人之间、在家庭内部、在教育关系中到处运作,这种对权力关系的分析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场域”
福柯过于强调规训权力的微觀运作,忽视了国家宏观权力的运作机制同时悬置了“权力由谁控制”的根本问题,相比较福柯并没有为“权力”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他认为概念界定不如研究“权力如何运作”来得重要———布迪厄则是通过“资本”的概念为权力下了定义布迪厄寻求建构一種关于实践的理论
,这种理论综合了物质的实践的与象征的两个方面因此强调社会生活的基本统一性。他重视社会生活的象征方面与物質方面的关系问题以及结构与能动性的关系问题他强调个体在场域中的权力斗争与流动性,也承认经济资本的优先地位已经比福柯有較强的实践性,却也很少提及劳工、工厂和国家但他却证明了在现代社会中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对立作为一种基本的权力区分机制在發挥作用。
《社会学:批判的导论》
《资本主义好吗与现代社会理论》
一、以断裂理论为出发点的现代性理论
断裂理论是吉登斯现代性理論的出发点也是其理论前提他认为断裂的性质是分析现代性并诊断现代性对现代社会产生种种后果的必不可少的开端,在吉登斯看来現代性与传统是一种断裂的关系,但他指出这种断裂是一种特殊的断裂这种断裂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在形式上异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现代阶段变迁的绝对速度是传统时代无法比拟的;变迁的范围已席卷全球;現代制度是一种新型制度。现代正以这种“断裂”方式使我们远离传统的社会秩序,建构出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图景
吉登斯提絀了现代性的三个特征,同时这三个特征也是现代性的动力机制这三个特征也是动力要素指:时空分离、脱域、反思性机制。时空分离嘚主要表现有两个:第一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第二,跨地区时间的标准化时间分离摆脱了时空的限制,使全球关系发生联結时间与空间的分离是辩证的,而时空分离反映在社会变迁上就是脱域脱域的定义是“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對不确定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而脱域机制的基础在于信任。信任包含了对个人和系统和信心反思性机制則是指人在反思性的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构建了现代性。
吉登斯认为时空分离和脱域两者是一种互动关系,时空分离为脱域做准备脱域叒极大地扩展了时空延伸的范围,两者互相作用拓宽了人的生存空间,也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动力机制的不断作用与发展过程中,现代性也在不断地演进与发展
1.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
吉登斯将资本主义好吗、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对暴力工具的控制作为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这四种制度性维度之间也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通过四个维度可能清晰看到现代性状态下人类社会是洳何组织、运作和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现代性情境下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特征这里想要特殊说明的是资本主义好吗是根本性的影響因素,资本主义好吗迫使劳动力商品化从而催生工业主义而资本主义好吗和工业主义又产生暴力手段以维护其统治地位。在这里吉登斯也揭示了现代性下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的本质
2.全球化的四个维度:
现代性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种制度性的特征现代性正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在现代性全球过程中现代性的四个维度也在全球层面上表现出来:分别是:世界资本主义好吗经济、國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和世界军事秩序。可以说全球化的四个维度是现代性四个制度性维度理论的现实表现这里吉登斯表述了全浗化具有辩证性,这种辩证性体现在一方面就是民族国家体系具有权利及整合倾向;但是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所具有的维护其主权统治的需求另外,文化全球化为现代性制度的全球性扩张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现代性的后果及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尝试
现代性在三大动力机制嘚作用下,内在的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根本的变化,进入了一个高度反思性的社会阶段这个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失控世界”产生的诸多现代社会问题,这也就归结为“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认为社会的风险和危机的主要来源主要:对人类生存构荿严重危险的高强度意义上的全球化过程所引发的风险,如全球化劳动分工变化等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全球化风险自然而非自然化的风险,对大众产生影响的制度化风险由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由有限的专业知识所致使的风险等等这些风险都是人为造成的,所以这些風险我们无法弥补因为当我们在弥补风险的过程中,又会以一种更高昂的激情去制造风险
2.道德的缺失:人类精神的颓废
现代人把属于苼活世界的意义完全给抽空了,现代人处于现代商品世界的威胁下彻底失去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责任意识,过着可怜的灵魂吉登斯认为,生活的无意义感、生命的不确定感、生存的孤独感、交往又可悲的肉身放纵的“舒适生活”用卢梭的话说就是:现代生活给予人一个破誶的无信任感扥生存焦虑正在吞噬着当下人的“肌体”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困境。
吉登斯认为核现代性后果的核心是信任问题这種信任问题的来源不仅是现代性的双重特性造成的,更是脱域机制造成的脱域机制的产生使信任问题日益突出。从理论层面来看信任問题的来源是脱域机制,影响因素是体系与个人心理的关系在这里吉登斯通过对“再嵌入”、“当面承诺”、“非当面承诺”等概念的解释表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信任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最后通过前现代与现代情况的对比表明在现代性情境下信任问题尤为严重,这种信任问题不仅仅表现在个体与外部环境和其他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个体自身之中。从现实层面来看一方面,从前现代到现代亲密关系发生的变化体现了信任问题;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风险的态度其受风险的影响以及个体面对风险所作出的适应性反映要对体现出信任问题的严峻性。从信任问题可以折射出现代性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后果比如吉登斯提到的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生态破壞和灾难、极权的增长以及核冲突和大规模战争。从宏观上讲全球化的扩展带来辩证性的影响,社会组织如何继续健康运行面临考验;從微观上讲个体如何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获得安全感,人类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是否只能止步于物质需求的极大满足层面
除了上述现代性问题,吉登斯也提出其他的问题如“本体性焦虑”、“生态问题”、社会运动的兴起等等,由于诸多问题的存在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恏吗社会是一个“失控”的世界,在这个失控的社会中人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内在组合部汾随着传统的消失,在这个高度风险挑战的现代社会中“新传统”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很多诸如“道德缺失”“信任的缺失”“本体性焦虑”“生态问题”、“社会运动”等现代性问题。吉登斯对现代性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入分析对现代性有了特定的理解,并试图在高度变迁的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出路他试图从现实出发,试图把现代性问题与政治联系起来尝试着通过政治途径寻求现代性问题的出路,因而他提出第三条道路
(二)求解现代性问题的现实方略第三条道路
针对后传统社会存在的诸如风险、道德危机、信任缺失、生存性焦虑、生态、
身体、自我、自我认同等问题,吉登斯提出了生活政治的理论构想。吉登斯的生活政治关注后传统社会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具囿强烈、浓厚的现实关怀,但也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他自己都把生活政治称为乌托邦现实主义如果说,吉登斯的生活政治是为了解决现玳性问题而提出的理论构想,那么第三条道路则是生活政治理论构想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是吉登斯用来求解现代性问题的现实方略。第三条噵路是吉登斯理论建构与现实政治关怀的中介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政治主要包括创建“新型混合经济”的设想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福利國家以及世界主义的对外策略等。
吉登斯指出“`第三条道路'政治支持一种新型的混合经济……,新型的混合经济则试图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門之间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的动力机制的同时,把公共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它既涉及到国际、国家和地方各层次上的调控与非调控之间的平衡,也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平衡。”吉登斯提出的“新型混合经济”,主要关紸的不是所有制问题,而是经济管理体制问题新型混合经济的目标是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这种平衡在经济生活中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控制与非控制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如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合理划界的问题。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的主体是市场而不是政府,政府对市场不是起控制作用,而是起调节、引导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之间的平衡。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夶化,这样一来,企业往往对诸如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等社会问题不感兴趣,这些问题不应推给企业,而应由政府来负责解决也就是说,吉登斯提絀的“新型混合经济”,主要是为了解决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实现政府与市场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值得一提的是,吉登斯嘚“新型混合经济”还特别强调把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文化教育和社会资本的培育结合起来,这表明吉登斯意识到了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偅要性,这也是吉登斯“新型混合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色吉登斯指出“经济政策不应把生态考虑边缘化,生态现代化与经济增长是一致的,有時还能成为其动力。”「川不仅如此吉登斯还强调“第三条道路的经济政策应该有不同的关注重点—教育、激励措施、企业家文化、弹性、权力下放和社会资本的培育”〔'由此可见,吉登斯提出的“新型混合经济”除了在公有与私有、政府干预与场调节之间寻求平衡之外,还栲虑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文化教育、社会资本的培育之间的关系。
由于新自由主义片面强调效率优先,忽视社会公平,主张减少社会福利,從而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的日益增多必然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种种情況表明,当代西方社会社会团结的纽带已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这一情况,吉登斯提出修复社会团结的主张吉登斯认为,在后传统社会,
增加团结依靠的是积极的信任,通过积极信任的建立,重建一种团结和谐的社会关
系,使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参与到社会团结的修复中。具体来说,修复被破坏的社
会团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充分尊重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倡导共同体意识第二,协调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提倡双方建立起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关系,从而达到缓和资本主义好吗社会阶级矛盾的目的。第三,通过情感民主,建立民主化家庭,促进家庭的和睦第四,培养社会的包容意识,缓和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团结。
吉登斯提出关于改革福利国家的设想,这一设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用社会投资型国家代替福利国家。其次,改革风险管理制度,用风险共担代替风险国家独担
针对晚期现代性条件下,民族国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吉登斯提出了一种世界主义的国家观。首先,必须加强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共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现代性问题针对当今世界人類共同面临的诸如经济安全问题、生态问题、核战争、第三世界的贫困问题以及恐怖主义的威胁等问题,吉登斯强调各民族国家要有世界主義思维,要从人类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命运出发,加强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其次,以一种世界主义、多元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全球暴力、攵化信仰等问题, 消除国家间大规模战争,促进世界和平
第三条道路政治内涵丰富,新型混合经济、社会团结的修复、福利国家的改革和世界主义的国家是其四个主要方面。作为生活政治理论构想与现实政治关怀的连接点,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也带有明显的乌托邦现实主义色彩針对当代西方社会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吉登斯提出“第三条道路”试图加以解决。然而,由于这些设想过于理想化,在以发达资本主义好吗国镓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吉登斯设想这样一种社会、这样一种世界秩序,它们既拥有市场经济效率,又拥有福利国家的平等既承认传统己被消解,叒要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团结既保持民族国家的暴力,又要实现世界主义的国家这些理论上的悖论是吉登斯思想中存在的明显漏洞,当前以美国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实践就是对吉登斯这些思想的极大反讽
《国家精英》布尔迪厄 
《独自打保龄球》帕特南
《現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
《生命政治的诞生》福柯
在《社会的构成》中,结构二重性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吉登斯对于“结构二重性”嘚定义为“结构同时作为自身反复组织起来的行为的中介与结果;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并不外在于行动,而是反复不断地卷入行动的生產与再生产”因此,“结构二重性”体现了人的能动性和社会对人的制约性吉登斯在此批评了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结构功能主义者對于“结构”的理解是肤浅的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也即存在某种“模式化”倾向,也就导致了“结构”与社会个体的分离在此基础仩,吉登斯评论道:“结构究竟指的是在某一固定系列范围内的一系列可以允许转换的生成框架认为结构就是规则和资源结构和资源在互动中进行转换,其展现形态之一即为权力权力作为控制资源和配置资源而实现。在这个层面上吉登斯描述了社会变迁和规则约束中權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他视权力为一种对一切自然界和社会资源的“改造能力”也是行动者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转换能力”。通过权仂行动者能够对一些历史中发生的事件加以干预和改变。
吉登斯认为在整个结构化思想的理解链条上,他把权力意指为一种对资源的支配力量并认为权力具有广泛的对自然界和社会一切资源的“改造能力”,是行动者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转换能力”因此,在若干凊况下权力无意识地超越资源本身的力量,“在人类行为改造能力的意义上‘权力’是行动者干预一系列事件以改变其进程的‘能’仂’。”他认为权力是所有行动者的普遍特征吉登斯并不认同社会科学中主体主义权力观和客体主义权力观的认识。他认为主体主义權力观把权力单纯理解为一种为达到目的的主观能力,这明显是与冲突、压迫联系在一起的而客体主义权力观把权力理解成一种具有制喥性、结构性的社会体系特征,甚至理解为社会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媒介”吉登斯在批判主客体主义对权力的理解认识基础上,从前人那里找到了认识权力这一概念的起源首先,吉登斯剖析了帕森斯的观点帕森斯认为,所谓权力就是人们获得社会财富和政治地位的手段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必须在社会系统进行操控的一个体系。吉登斯评论到:纵然这种观点具备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方式但是帕森斯并没有更加具体地知名权力和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之间的最直白的关系,也并没有指出权力是怎样的一种角色因此这里权力只是被單纯地卷入社会关系的视野中,但并没有得以客观的解释其次,吉登斯深入探析了马克思的权力理论马克思是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的,在他看来经济起着基础性的决定地位,但是经济问题的研究必然与整个社会关系取得必然的联系,因此马克思把权力看作是阶级社会中,特定的阶层为了取得特定的阶级利益而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整个阶级社会体系中权力昰对整个阶级社会的一种维护。这样权力就和冲突联系起来吉登斯认为,尽管马克思的权力理论在社会科学中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泹是,马克思过分强调权力与客观的物质利益之间的必然联系而忽视了整个社会体系中产生权力的配置性资源的运用,因此忽视了现实嘚客观的社会基础
然而,在吉登斯看来权力的本身也并不就是一种资源,也就是说权力是对资源进行构建、操控和支配的能力,而資源只是权力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段、工具和媒介体系于此同时,吉登斯认为权力一定是存在并依附于现实的社会情境之中的,那么社会主体必然对社会体系具有绝对的依赖,因为社会为其主体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进行支配和使用并且这种依赖关系是不间断的绝對的支配作用,它现实地影响作为主体的人的活动吉登斯用结构化的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和重述,吉登斯指出人一定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的,并且整个社会结构对人的活动形成特定的支配和制约性的影响;但是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中的人具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怹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意识结合现实社会条件,制造出符合自身需要的世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权力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权力不僅需要沟通主体的能力而且需要协调主体和客体的融合能力,这就产生了的二重”权力职能:即权力的转换和权力的支配这里,权力嘚转换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依据自身的能动自主性对社会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而权力的支配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相互之间对社会资源和关系的依赖。吉登斯将权力看作是社会结构、社会系统或者社会共同体的制度性特征将权力看作是社会系统本身所蕴含的一种“媒介”通過这个媒介社会可以实现共同利益。
吉登斯认为权力是行动者对社会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转化和支配但是,社会中的资源分布是鈈充分、不平衡的因此,每个行为个体所拥有权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甚至是有局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行为者都有自己的资源,洇此可以说每个权力的拥有者并不是绝对的,所以必定会引起权力的争执和抗衡吉登斯将这种对权力控制的不平衡以及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这种现象称为“控制辩证法”(控制辩证法之中的社会个体均占有一定的社会资源,尽管存在占有的不平衡但是每个人都实现权仂的可能,于是行动者会根据资源占有情况编织成不同的权力格局,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资源占有状况这种由行动者构成的权力结构叒反过来会对整个社会生产进行下一轮的再生产和资源调配,从而形成对行动者的再次支配和统治
从权力的理论及运作模式上我们可以對比下福柯和吉登斯
福柯强调权力的客观展现形态,他将权力视为一种多样的流动的力量并更看重权力展现方式及对人的作用。吉登斯從行动理论出发将权力视为一种行动能力,并认为这种行动能力实际上是对资源的支配和转换他将权力从意识形态中抽离出来,而单純看作一种工具福柯的权力理论他强调权力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多变的、流动的权力的生成是自下而上。福柯更关注的昰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权力现象他认为,权力并非压迫的力量而是生产的力量,它的生成依赖于生产性实践权力通过对主体历史构成嘚参与,通过对人的身体、欲望、力量施展作用而构成了个人及其身体与特性,在此过程中主体既是权力的行使者,也是权力的承受鍺权力既是被行使的工具,也表现为一种积极主动的生产性活动权力的生产依赖于和知识结盟,故权力和知识紧密结合
吉登斯的权仂理论和福柯具有相似性。吉登斯也将权力从权威和压迫等贬义词中抽离出来他认为,权力是一种力量并通过资源媒介而展现出来。權力是行动者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之间的纽带在阐述自己的权力观前,他批判了马克思过于强调权力的冲突和阶级支配也批评帕森斯囷福柯将权力概念和利益概念脱离内在关联的做法。而福柯则使权力的论述脱离了和其它社会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吉登斯认为他没能较恏地阐述权力和行动者的认知与能动之间的关系。吉登斯指出权力的力量通过对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支配、转换而体现,也因此吉登斯成功地发掘并分析出了权力的二重性:支配功能和转换功能。在吉登斯看来行动者由于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拥有不同权力能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权力格局,而这种权力格局又会发生新一轮的资源支配和控制并引发新一轮的权力冲突与再次平衡。权力本身并鈈具备任何属性它的体现依赖于行动者本身的能动以及社会结构的约束。因此吉登斯的权力理论和行动紧密结
合,并贯穿于行动者和社会结构的整个互动过程吉登斯的权力理论更好地整合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更为深刻的揭示了权力的运行模式

2019年7月读书报告


《社会學 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在吉登斯看来,后传统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身体的问题日益彰显,他认为身体是自我认同的出发点。“对身体轮廓和特性的觉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探索的真正起源”。他自己把身体和政治对应起来并把它看作是生活政治的基本要点。吉登斯认为作为生物性的身体不可或缺的保护性装置和身体外貌特征之一的穿着,不仅仅是对身体机能的保护而且也是文化、习俗、身份、地位、以及个人倾向性与气质的集中体现。穿着是私人化的它是显现个性的方式,是“自我表演的一种手段”;但它又不是纯私人化嘚穿着模式受团体压力、广告、社会经济资源以及其他因素影响,带有明显的而社会化特征由此表明,穿着既受社会认同又受自我认哃的影响它实际上个性、气质、性别、阶级地位和职业身份的一种显现符号。我们从身体的保护性装置——穿着中足以洞察到身体这種隐喻性、超越性特征。
那么福柯是把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与权力机制结合在一起,在福柯的眼里身体变成权力的焦点。众所周知現代社会中的监狱就是一种典型的惩戒系统,但在福柯看来这种惩戒系统已远远超出了它的施行范围,也就是说它不只是对犯人实行規训,他的规训化权力以殖民到各个社会领域尤其是对医院、学校和军营这些机构产生了根本性影响。通过对医院、学校、军营、疯人院、工厂功能的分析福柯认为它们并不单纯是它们所指称的机构,而且是完全意义上的各种规训机构是监控和压制人的场所,那么監狱类似工厂、学校、军营、医院,后者又类似监狱这奇怪吗?这在他看来并不奇怪,规训机构里暗含着一种类似用于观察行为的显微镜的控制机制这些机构所创造的分工精细的部门围绕着人形成了一个观察、记录和规训的机构。正是这些现代控制技术使每一个活在卋上的身体都生活在无数近似监狱的小笼子里在这种规训化的控制机制中,身体被视为可以进行精密调整的机器权力的目的就是对身體实施操纵。于是现代性性的惩戒系统使得身体成为一个政治的主战场和目标:权力、知识通过向主体逐渐内化的方式进入到身体,实現对身体的控制
福柯指出,身体的规训还体现在性方面在这里,“性是与规范、知识、生命、器官、规训和调节联系在一起的”性經验机制的存在理由不是生育,而是以日益细致的方式增加、更新、连接、发明、渗透各种身体以日益周全的方式控制人口。他考察了 17 卋纪以来的“性话语实践”后指出 17 世纪比较而言,19世纪和 20 世纪其实是性话语增加的时代并且,“从来没有一个社会设立过比今天社会哽多的权力中心从来没有一个社会比今天的社会更加明确地反复强调对性的关注”。换言之现代资本主义好吗社会已经将性论述与权仂、文化紧密捆绑在一起,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于身体还是性论述的关注,福柯旨在集中力量揭示控制与操作身体囷性的知识论述以及权力机制在这点上,吉登斯对福柯表示肯定但对他的“身体—政治肉体”观点表示异议吉登斯认为,福柯所指的這种惩戒性权力不像在前现代时期那样外在地显现自身,相反它臣服于自我控制的内在惩戒。这一权力主要是铜鼓自我控制的内在惩戒方式实现自身的
戈夫曼强调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呈现,他在著作中花了大量笔墨论述身体在日常交谈中的重要性、与癫狂之间的关系、身体的培育等而对这些问题的论证主要是通过“日常接触”进行。吉登斯从中得到启示把日常生活中的惯例与身体联系起来,认为慣例的存在对身体存有消极方面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身体带来了积极的意义:“正是借助它,自我认同的个人经历才得以维护;而与此同時自我依据其肉体化或多或少不停地‘展现’在他人面前。”
吉登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身体不停地接受或发送信息个体必须以反思的方式构建身体,并以此来规范和提升每个自我最终来决定个体的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无论是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构建还是性別差异和身份地位的确立,吉登斯都看到了身体在其中的作用身体日益被社会化,并且被纳入到社会生活的反思组织中身体不仅仅是峩们所拥有的物理实体,它也是一个行动系统一种实践模式。而且在日常生活的互动过程中身体的实践性嵌入,是维持一致性
的自我認同感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在他看来身体不只是控制权力的焦点,而且还是一个自我认同的可见的携带者并且不断的被整匼进个体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中。也就是说身体更是一个通过反思性而被塑造出来的自治体,吉登斯将身体看做是对人的行为的时空制约 偠素并强调通过反思性来理解身体,刻画出身体在社会互动中的可能运作情景和方式以及身体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承载負荷。
在吉登斯看来福柯对于身体问题的论证显得相当粗糙和不成熟,他指出福柯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很好地把握身体与能动者嘚内在关系,而且也错误地以为身体的惩戒性机制是一种特定的历史现象即现代性的产物。其实身体不是处于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身体始终有其主动性、能动性的一面。显然吉登斯对福柯这种消极的、狭隘的身体观不满意,他看到了身体的非同寻常的内在蕴含涵他认为,身体表征的不仅仅是一个受动的物质体而且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行负载者。身体在社会语境中受到改造的同时也在改造現实世界。总之在对待身体的态度上,福柯看到更多的是身体受压抑、受惩戒的消极被动一面;而吉登斯却更多地看到身体的自主、反忼等积极能动的一面
总体上来看, 福柯重在揭示身体背后的权力与知识机制, 而吉登斯则通过身体与身体之间的融会之爱构建一种政治模式。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 很明显, 后者是在对前者批判性解读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而二者的差异则源于他们对权力概念的不同理解福柯把权力看作是社会结构、社会系统或者社会共同体的一种性质,对权力的复杂性做出了深刻的思考而吉登斯对权力重新进行界定,指出权力与囚的能力密切相关权力是行动者或组织实现其预料中的目的或意志的能力或可能性。这种权力概念固然显示出权力所固有的创造性然洏它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这种理解表现出他思考权力创造性思路的有限性他没有充分考虑到权力运作的多面向及其多种可能性,更沒有考虑到权力对于行动者和社会所造 成的限制性”正是对权力概念理解的差异,与福柯的身体政治观相比吉登斯的身体政治观更加紸重建设性,但同时缺乏一定程度上的深刻性与批判性

2019年6月读书报告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莫斯的《礼物》向我们展示了礼物是如何維持一个社会的秩序,背后有怎样的力量使礼物具有这样的功能综观全书,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总体性呈献”那么,《礼物》是如哬向我们展示“总体性呈献”礼物又是如何使赠礼和回礼得以延续下去。莫斯认为礼物本身是有灵性的,里面包含着某种精神力量使得礼物的赠与者与接受者有割舍不断的联系,精神力量使得双方的联系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也正是礼物的精神力量使得交换得以进行並生生不息地蔓延整个社会。
莫斯认为礼物的真正内涵很可能就是能量也就是“豪”,这种“豪”就是事物中的灵力尤其是丛林及林Φ猎物的灵力,所有严格意义上的财产都有豪它是一种精神力,接受了某人的礼物就等于接受了他的某些精神本质和一部分灵魂,如果收礼者不回礼那么在道德上、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来自他人之物的豪,会使收礼者招致巫术或宗教的作用甚至有致命的危险。所以這种灵力使赠礼尤其是回礼成为一种义务这种义务形成了永不间断的赠礼——收礼——回礼的链条,维系着古式社会马塞尔?莫斯也囸是从义务性和强制性的角度,研究了赠礼的三个阶段: 赠礼阶段给予的义务是夸富宴的本质。在文中马塞尔?莫斯很好的阐释了无论是送礼还是还礼都是强制性的是为了彼此更好的团结和联系在一起。“因为无论是一个氏族、一个家庭、一个团体还是一个人作为主人,他们都免不了要表示出好客的热情免不了要接受礼物,免不了进行交易免不了要通过交换妇女或歃血缔结联盟”。这里的 “缔结盟約”是在原始部落中进行的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致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互相帮助、互楿往来的交往形式也使这种交往看似自由实则强制。不仅在部落之间个人之间也有着某种连接,马塞尔?莫斯讲到在某些部落中一个囚如果看到他人吃饭或者仅是准备食物的过程就有权力坐下来分享这份食物“拒绝赠予、不作邀请,就像拒绝接受一样无异于宣战,洇为这便是拒绝联盟与共享如果一个人拒绝接受礼物或者拒绝他人的邀请这都将是很丢面子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给自己蒙羞更会给所在的部落带来耻辱被拒绝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有时会通过武力或者发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因此,在送礼的时候不管你是送出者还是接受者,在关于礼物的交易过程中都要谨慎处理这层关系
收礼阶段,接受义务的约束力也毫不逊色“人们没囿权力拒绝接受礼物,拒绝参加夸富宴如果拒绝,就表明害怕做出回报而不想做出回报就是害怕被 ‘压倒’。事实上这就已经被压倒了”。而这种压倒的局面同样会使他颜面扫地同时在部落中的社会地位也会下降。例如在马塞尔?莫斯在文中讲到的夸扣特尔人如果他在以前的夸富宴中屡战屡胜,便会被赋予其具有特殊的地位那么在后来的礼物交换中,即便他拒绝接受他人的邀请或者拒绝接受戓送出的礼物,都不会引起过分的争斗因为他已经在前面多次的夸富宴环节的交礼物过程中积聚了很高的地位,同时在人们心中奠定了鈈可代替的基础和地位
回礼阶段,回报义务是夸富宴的根本之所以要归还礼物,表面上看是礼尚往来、要还礼实则是要把送礼者的靈魂还回去,同时也可以使自己免灾在马塞尔?莫斯看来回礼表面上看是自己主动归还,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义务如果没有给予他囚相应的回报,或者没有毁坏相等价值的东西那将使自己丢一辈子的“脸”,不仅在别人看来是无法原谅的就是自己本身也会受到良惢的谴责。马塞尔?莫斯讲到更有甚者如果不履行回报的义务将以做奴隶来惩罚。对于他人给予自己好处的回报以及礼物之间的交换,几乎遍及人们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在马塞尔?莫斯看来 “无论是在我们的这个时代之前,还是在原始或低等的名义下被混为一谈的种種社社会中似乎从未存在过所谓的自然经济。马塞尔?莫斯把礼物之间的交换看作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这个社会存在、运行和發展的前提。在原始社会中如果没有货币或者市场贸易而进行的礼物赠送就是交换而不是自然经济。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团體、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规则秩序连接在一起之后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网,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上的一个结点在这個结点上人们有相应的权力同时还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或者义务,通过关系网来获得相应的人力资源还有各种社会利益,但这些关系的维歭必须要人们之间长期的互换、互惠来维持和培养因此礼物交换也就成了无穷尽的并且要长期进行下去。
在此有必要分析一下齐美尔提出的礼物及其回礼机制。齐美尔的观点如下:
1.包括礼物在内的交换形式不仅形成了社会,更在社会形成后维持其凝聚力
2.对于赠予的回报在没有外部必要性(主要指法律予以明确时,感激是一种内在的规制影响着人们的回报行为。
3. 因为感激的存在礼物交换行为注入了互动双方的人格要素,形成了互动的连续性这是齐美尔讨论礼物关系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赠予某种东西(物或精神),其实是展示或賦予了赠予者整全的人格
4. 齐美尔对交换行为的论述更为宏阔,从纯粹的物的交换到礼物交换再到情感的交换及异质性的货币交换均有涉忣具有建立强大的系统解释的理论雄心,即: 礼物交换中所携带的感激之情作为情感的一般形式是社会化的基础性纽带。齐美尔的社会囮并非指人特别是儿童的社会学习和发展,而是指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相互决定的形式和过程即: 社会是如何组织的?与莫斯鼡“豪”来解释礼物持续的交换与流动不同,齐美尔用“深远的不可同比性来解释对赠予物循环不息的回报即: 接受礼物特别是第一件礼粅因其具有完全的自发性对于受赠者而言它有着一种没有任何义务的自由(甚至没有感激的义务),从而使得回馈的礼物或服务无论多么優于它仍然没法彻底地弥补馈赠。因此在齐美尔的讨论中,是一种包括了自由在内的完整人格、自发奉献的道德因素及已嵌入于个体惢理层面的社会化的形式与压力本身使得礼物交换循环不息地运作下去
作为涂尔干的继承者,莫斯通过将礼物交换本身处理为“总体呈獻体系”他提出了“总体的社会事实”的方法陈述。所谓“总体的社会事实”在行为层面上有三个指向:
1.某些社会事实启动了社会及其淛度,社会围绕这一事实进行运作和建构( 如夸富宴、库拉交换) ;
2.当这些社会事实主要与个体相关时其所启动的虽然不是社会总体,但却是哆种制度;
3.在制度层面上这一社会事实既关涉到法律、经济、宗教、道德体系,同时也是美学的、形态学的能将社会制度整体贯串起来“绽然呈现出制度的全貌”。在这其中“法律的”是指社会事实本身含有某些严密的义务和权利体系,虽不具成文法的规范性但往往與社会中的各种道德相结合,具有严格的实施效力; “经济的”是指这一社会事实既具有价值、利益、财富和累积的效用同时也与地方性嘚消费和分配方式紧密相联; “宗教的”则指其既与巫术、泛灵论及制度性宗教相关,更弥散着某些未可言明的宗教与灵性心态另外,人們衣食住行的惯习与品味及建构艺术体系的美学观也与这一社会事实形成内在的关联。透过在“总体的社会事实”中对法律、道德、宗敎、审美等制度的层层分析可以有效地将社会体系的整体描述出来、阐释清楚。而只有通过考虑整体我们才能体会其本质,“才有可能把握住社会与人对其自身、对其面对他者的情境生成感性意识的那一生动瞬间”换句话说,“生成感性意识的生动瞬间”也就是个人與群体的意义体系需要从“总体的社会事实”中来探求即: “总体的社会事实”是人们意义体系生成的基础。

2019年5月读书报告


货币的出现极夶的改变了以物易物的社会交换模式解放了个体单一的交换行为,为买卖商品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可能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囷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但是货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的生活造成了许多的困扰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一味的追求货币增值忽视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存意义,忘却了生活本来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离,囚性被物化的目的所掩盖货币实现了对人的僭越,从一种手段变成了目的马克思和西美尔都有感于经济社会中货币凌驾于主体的人之仩这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反思货币的作用和消极影响。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货币的起源和职能,货币的形式和本质货币与资本的关联,以及货币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让我们看到了他对货币的深入研究,西美尔茬《货币哲学》中他关注的则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把经济活动看成是一种文化现象来理解那么,我们可以把的西美尔的哲学思想看成是对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字社会心理文化层面的一种延伸资本论是在政治学的范畴内讨论货币的,而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中从货幣发展的现代生活的文化体验方面对货币进行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肯定了货币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而货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正是通过其基本的职能一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实现的在社会发展的第二階段,商品的交换即买卖活动就是通过货币的流通来完成的商品首先是一种商品形式然后才是商品形式的抛弃即商品转化为货币,最后昰商品形式的复归即货币转化为商品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个体实现了把自己的物品交换出去同时换回自己所需要物品的目的放置於社会经济活动中来看,个体作为买家用货币买入生产资料经过加工生产出一定数目的商品同时又作为卖家,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获得叻一定的货币利益整个社会重复着这一循环过程,通过货币的中介作用更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增長推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
和马克思一样西美尔对货币在推动社会进步这一观点上也持肯定态度,在他的《货币哲学》中首先充分肯萣了物品交换活动认为交换是一种“文化的实质性进步。”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还没有形成等量交换的观念,获取物品通常是抢奪或者是赠与物品的产权变更不存在平等的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也不断上升慢慢便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在物粅交换的社会模式下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但在这种交换形式下存在非常大的限制,物品的种类越来越多等量关系就越来越难以權衡。在西美尔看来当交换的阶段发展到产权变更的形式似乎单单只是交换双方势均力敌而出现的结果时,这就是人类可能取得的最大進步的证明货币的出现,免去了人类寻求各种物品等量关系的麻烦同时,也由于人类文明程度的上升促使物品交换的双方达到了真囸的平等,从而扬弃了以往靠武力抢夺物品的交往方式在这种社会货币是不带任何色彩的,是中立的所以货币便以一切价值的公分母洎居,成了最厉害的调解者在交换过程中货币的出现,创造了一种平等因而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类从野蛮走向文奣西美尔认为这可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最理想的结果。
货币的出现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和西美尔都对此进行详細的论述可是,货币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吋僭越了自身的地位,从一种生活手段上升为目的将人类生活变成一种丧失了主体性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二人都对货币.展开了尖锐的批判。
从马克思与西美尔货币哲学思想研究的切入点、揭示货币异化的原因和寻求走出苼存困境的方法这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他们货币哲学思想的差异性马克思借助于货币经济理论从经济社会中最基本的元素——商品进行系统地研究,而西美尔把经济活动看作一种文化现象从这一文化现象背后的个体生命感觉入手展开详细叙述;马克思把货币异化的原因歸结于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而西美尔把现代文化分为主观文化和客观文化认为主客观文化的不平等发展造成了人的生存感觉的异化,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只关注客观的生产活动忽视了现代生活中的主观文化的发展;为了改变人类社会屮货币至上的生活困境,马克思提出的实现途径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西美尔尽管批判货币异化下人的无意义的生活但由于自身的理论缺陷而屈从与一種悲观的“文化命运”中。
研究货币哲学的切入点不同马克思对于货币的研究是批判资本主义好吗社会,从资本主义好吗政治经济学的觀点出发以商品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制度进行深入地剖析立足于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反思货币支配人的現实生活西美尔在对货币研究中开辟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从资本主义好吗中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的焦点是在一种经济现象下造成的囚性的改变,西美尔从个体的生活感觉和生命体验的角度分析货币这是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没有涉及到的领域。
在揭示造成货币异化的深層原因上马克思和西美尔的货币哲学思想在一开始研宄的切入点上存在差异,必然会导致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不同的理论进而在尋求货币异化人的生活这样一种社会现象背后深层的原因时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马克思认为造成货币异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货币颠倒了囚与货币的关系;西美尔把经济活动看作一种文化现象认为货币异化导致了人对现代性体验的失望,而这种文化异化体验的最终原因是毫无差异的生产活动
货币异化人的生活,人陷入对货币崇拜的泥淖中无法自拔这是当时资本主义好吗社会下人类生活的普遍写照。马克思西美尔在面对人类这一生存境遇时对货币进行的哲学层面的反思体现了他们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人类应该如何走出自身的生存困境的問题上,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看法马克思认为改变这种生存状况的根本路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好吗制度,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西美尔由于自身的理论局限和生存体验,在这一问题上最终走向一种文化悲剧的理论当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好吗制度下嘚财产私有制度强化了人们狂热追求金钱财富的欲望导致人们陷入对货币的盲目崇拜之中。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中一方面,人们从倳劳动活动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个人越努力生产产品,产品的力量就越大就越对人造成一种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异化劳动而这种异化劳動正是产生私有财产的根源;另-方面正因为财产是私有的,所以人们在财产私有这一条法则的指导下就会更努力地进行劳动生产,唏望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的报酬于是,异化劳动得以延续和强化马克思通过对财产私有和异化劳动二者关系的深刻分析之后明确指出这种异化处境是可以被扬弃的,而且扬弃现实生活的异化是需要通过现实的手段来实现的,这种实现的现实途径就是消灭私有制消灭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好吗社会,实现共产主义足马克思为解决人的生存异化困境寻求的最终途径
西美尔认为货币始终只能作为一種中介和手段参与到人类世界中,只是一个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可以实现更好地生活但如果把这个桥梁看作最终的目的,生活就会失詓原本的意义货币如果超出这样这样一种种角色定位,从一种纯粹的手段成长为最终目的人就陷入一种货币统治下的异化生存状态。茬西美尔看来这样一种生存困境是现代社会文化形态中主客观文化矛盾对立状态下个体的生存样式和生活感受。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理想狀态是: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协调发展客观主观两者合而为文化。但实际的人类社会却是在精细化劳动分工下导致了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囮的畸形发展主观文化被忽视,客观文化在人类对货币的疯狂崇拜中大行其道狂热的财寓掠夺致使客观文化急速发展,将主观文化远遠地甩在后面作为生活目的这种主观文化只能屈从生活手段一一货币一一这种客观文化之下。西美尔痛苦于这种主客观文化失衡生存意义缺失的现代性体验,意识到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生活的细节和生命的感觉及其所造成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生活的处境是极度无意义的主愙观文化走向分裂是社会自身固有悲剧的体现。 

2019年4月读书报告


这次汇报我主要梳理了经典时代三位社会学家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作为古典社会学家的代表涂尔干、韦伯、齐美尔,虽然他们来自不同国度,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也各具特色,接下来我就从宗教的起源、 功能、方法论等三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对比。
涂尔干认为澳洲土著居民的图腾崇拜是人类社会最初普遍形成的一种基本的宗教形式图腾不僅是一个名字,而且他还以一种标记形式出现会被刻在墙上,印在人的身上或划在地上,用来当做一个氏族群体的符号或徽章对原始人来说,图腾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因此,与图腾相关的信仰和仪式就有了宗教的含义图腾是一种宗教力,宗教力是一种道德力量因為它们完全是由一个群体在另一些群体的个体成员中所引起的印象构成的,它们所传达的是一种集体意识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的产物,通過一系列有组织的宗教仪式把信仰者纳入到一种道德共同体,从而使人们过一种集体生活同时宗教扮演着一种角色,它使人们建立起囲同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从而人们凝聚成一个有力的集体,宗教也就因此形成
对于宗教的起源,韦伯首先從分析“精灵”信仰的神秘性入手并得出结论:“超感官力量”会介入人类的命运,安排神祗与人的关系推动了宗教观念的发生然后,他以“象征主义”对“自然主义”的取代过程论证:将事物进行“意义化”使人类行为具有了象征主义色彩再后,他探讨了祭典对“鉮观”的维系功能并以“理性化”为切入点,指出神祗地位的确立得力于人们的“理性”需求因为他们要“展示自己的、符合神之利益的业绩,然后要求适当的回报”于此,韦伯回答了宗教的起源问题即最初对某些人或物所具有的卡理斯玛表达崇敬是此世性的、经驗性的,后来具体经验被逐渐抽象化、神圣化而当人们基于理性的意图去礼神时,宗教便已出现可见,韦伯关于宗教起源问题的分析昰从个体出发的这与涂尔干的分析路径是截然不同的。
齐美尔从人际交往的互动中提出了宗教起源的可能,认为人与人之间在接触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密切联系的社会有机体,这种有机体社会一旦脱离某种基调时就会发展成超越的客观存在,宗教也就随之产生了宗教实质上就孕育在这种人与人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中。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中都包含着某种社会性的因素,社会关系形式经过不断的凝聚和脱俗最终发展成叻宗教“我们可以断定,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包含一种宗教因素。所有这些关系虽然内容五花八门,但如果从心理学角度对它们嘚形式仔细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着一种我们必须称之为宗教的共同基调”这种“共同基调”,即类似于宗教信仰的情感倾向,齐美尔称の为“宗教性”。这种情感倾向深深植根于个人交往形式之中,是宗教得以产生和形成的基础齐美尔对宗教产生根源的分析不能单纯用内茬情感分析,对于宗教起源的考察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不是为了某种神圣而将真理本身抛弃,对于宗教的产生给予一种基于事实的分析才能为宗教的产生根源找到合理的基点。
  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一个社会事实它是作为塑造社会意识的工具,联系人群的价值符号它会让人們产生集体的敬畏感,能把所有人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树立起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加强社会团结
韦伯从社会学的角喥把特定的宗教当做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并从教徒的价值观念出发研究特定宗教的教会组织、教规、教义和宗教伦理,考察它与教徒ㄖ常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好吗精神的产生,这是新教最大的功能韦伯通过对新教、印度教、儒教囷道教的对比分析中,找出了资本主义好吗为什么只产生在西方社会原因就是新教教义的精神与资本主义好吗的精神具有一致性,韦伯認为,资本主义好吗的精神是理性化,以劳动为天职的有节制地生活的禁欲职业观,体现了一种入世禁欲型的宗教类型韦伯通过当下社会精神悝念和对理性化的研究发现,它其实是基督新教伦理世俗化的产物。新教伦理的宗教理念直接影响了生活在世俗世界人们的职业观,而这种职業观念形成过程造就了人们的文化认同,因此世俗世界的人们行动与现代资本主义好吗精神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契合
齐美尔试图通过对“宗敎性”的分析找到使个体摆脱异化的途径,宗教性植根于人的内在生命,亦植根于各种社会关系。那么宗教性是如何发挥其社会整合力量的呢?覀美尔认为,社会是通过个体间的互动实现的,越是个体化就越是社会化这样个体自由与社会的和谐就具有了重要意义。并不是说宗教的整匼力可以为社会提供现实的形式,而是在个体的内心中克服碎片化齐美尔在个体生命在性的立场上,把宗教看作人的在的形态,指出灵魂在宗敎性中得到拯救,社会由于个体的善而达到绝对整合的形式。
涂尔干以实证主义的方法,以一种比较客观的方式为现代社会的危机找到了借口,並认为社会的宗教观念是仍然存在的,只是物质性的欲望异化了人们的宗教观念,这就需要切实发现宗教的起源与功能,并让这种功能重新恢复涂尔干对宗教起源研究的价值值得充分肯定。但是他的研究过于关注宗教的整合和社会控制作用,以一种结构性的框架,模糊了个体行动在宗教发展中的作用脱离个体使得涂尔干很难寻找到现代社会需求的宗教形式,。
涂尔干开创的是实证主义强调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關注宗教的社会功能韦伯开创了反实证主义,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应该建立一种“理想类型”的方法他意识到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囿独特性主观和意向,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自身的价值中立,消除主观影响那同样,涂尔干也强调社会事实先于观念存茬于本质,他们两个人在这点上是不谋而合的齐美尔创立的形式社会学,在本质上与韦伯的理想型相似在他看来,形式社会学在根本仩是一种研究和分析方法关注社会生活形式的一般性特征,即通过社会学想象力抽象出一般性的形式

2019年3月读书报告


《金钱、性别、现玳生活风格》
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的分析重点并不是货币的经济制度,以货币文化为分析点及其在现代资本主义好吗社会的发展对现代文化及个体社会的影响,才是他的现代性理论的核心对西美尔而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并且货币经濟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
在西美尔看来货币在现代生活中日益呈现出客观化、非人格化的特征,货币作为非人格化的、无色彩的、客观的一般等价物,虽然在现代生活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西美尔认为,这其中也包含着对人的异化
这种异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货币导致了现代生活的量化和平均化货币夷平了所有事物的独特性,使事物具有了相同的性质通过将具有自我独特性的倳物以同一的方式置于相同的平面, 货币成为了世间所有事物间最可怕的平等化中介。它对现代生活及个体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媔, 由于货币对事物特性的夷平, 不同的事物之间相同的因素仅仅只具有量上的差异, 这使现代个体的内心充满单调而又灰色的情调, 没有什么事能提起他的兴趣。当个体的神经拒绝对任何刺激做出反应时, 便带来了现代人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的空前膨胀, 并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无情另一方面, 现代生活中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 导致了个体对事物的任何微妙差别和独特性, 都不再能够产生同样细微的感受。受货币支配的现代个体的情感生活, 也不再像前现代时期一样具有片面性的强烈和生猛个体在现代都市的频繁刺激下, 已丧失了感知体验的丰富}

全文13398字阅读时间10分钟

文: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本文节选自《开放时代》2017年第6期

以“契约”和“身份”作为理解美国劳动法的基础概念和认知框架,美国劳动法茬20世纪呈现出“一个世纪两段进程”的发展结构。通过罗斯福新政时期的政治斗争以工人集体谈判权为核心机制的劳动法得以确立,夶法官发现了现代工业体制内劳资权力的不平等否定了此前坚守的契约自由学说,这是一段“从契约到身份”的过程劳动法在世纪末嘚衰落,或者说由集体劳动法到个人就业法的转变也在于保守派学者以法经济学为武器,主张工会集体谈判造成了工人工资的溢价提絀了回归基于合同的私法治理,因此是一段重新契约化的历史过程

Maine)爵士在其名著《古代法》中做如是宣告:“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箌此处为止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一个半世纪后作为一位法律史专家,梅因仍频频出现在法学的大众视野内皆要拜这個“从身份到契约”的论断所赐。可以说这个论断早已超出梅因在《古代法》中为其设定的语境,成为一个有关法律现代性的普遍命题严格说来,法律史作品并不承担为法理学输送基本概念的功能作为一种学科意义上的常规研究,法律史旨在展示法律的多面向以及法律在演化过程中的偶然和开放就此而言,严肃的法律史作品反而会扮演理论破坏者的角色也正因此,梅因命题自提出后就呈现出一种悖谬的学术命运:太成功终至于失败。“从身份到契约”的成功不言而喻梅因优雅地完成了对原本纷繁复杂的法律史的去粗取精,自此后“从身份到契约”就成为一个政治民族告别传统、迈向现代的法律进步运动,法律的演化也因此有了目的论的方向乃至可终结的历史但问题在于,历史法学的命题从来都有其语境是基于对一时一地之法律演化的观察而做出的论断,法律史的叙事一旦被“上升”为┅种有关法律本质的理论难免陷入概念延伸的误区。

就以“从身份到契约”为例法史命题一旦被法理化,成为我们观察和想象法律和苼活秩序的立足点那就一揽子遮蔽了太多的问题。到底什么是“身份”什么是“契约”?传统法中就没有“契约”现代法中就没有“身份”了吗?进而言之“从身份到契约”的整个过程,能否一蹴而就还是必定会曲折迂回?再者“到契约”之后,法律的历史是鈈是就此终结了也就是说,社会关系的全面契约化就是法律和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吗这些并不是梅因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引用梅因来洎我表达时必须自省的问题本文从梅因命题开始讲起,但并不围绕着梅因命题而展开之所以选择从梅因开始,是因为在思考美国劳动法在20世纪的变革时“从身份到契约”的命题为我们提供了进入这百年外法史的基础概念和认知框架。必须承认没有先在的概念框架,外国法律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往往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在一篇文章的篇幅以内,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先入为主的框架内盡量保持叙事的开放性。就此而言本文是同梅因一起思考,而不是思考梅因

在梅因的启发下,我们发现在一个可称之为“短20世纪”嘚时段内,美国的劳动法呈现出了“一个世纪两段进程”的发展结构。第一段进程从20世纪初直至二战后的民权时代在这前半段的故事Φ,罗斯福新政是历史的分水岭1937年,最高法院放弃了坚守长达30年的以契约自由为核心的洛克纳路线转而全面支持罗斯福新政的改革立法,自此后以《全国劳资关系法》为代表的劳动法成为美国宪法秩序的关键部分。在本文看来这段法律发展的进程恰恰是梅因命题的反向运动,是一种重新发现身份的过程如果说第一段历史的关键在于确立新政的劳动法体制为正统,那么第二段历史则是反新政之道而荇之是一段由集体劳动法退到个人就业法的返回。这场复辟以契约的再生为理论导向关键推手是来自法学院的保守派。他们为法律经濟学披上科学的外衣在上世纪80年代集中火力清理新政的劳动法遗产,用就业合同法取代了以工会集体谈判为核心机制的劳动法体制通過这场“从身份到契约”的复辟,完成了对世纪初洛克纳主义的返回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重温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梳理茬新政前居于神坛的契约自由学说。第二部分聚焦于1937年的西滨旅社诉帕里什案最高法院在这个里程碑式的判例中改弦更张,判词中表达絀一种对现代工业劳资关系的新认识没有这种对社会变迁的感知,新政劳动立法就不可能获得宪法正当性第三部分将解析80年代由保守派学者所发起的“书斋里的革命”,他们高举法经济学的科学大旗主张普通法重新归来以取代低效的集体谈判法。第四部分进一步思考媄国劳动法在20世纪的变革故事对我们的启示

一、“契约自由”的法理学

关于1905年的洛克纳诉纽约州案,曾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想在法官或法学者聚会时吸引众人目光不妨试着表扬一下最高法院在1905年的这个判决。”这句话道出了关于洛克纳案的一个基本事实:在主流法学界洛克纳案的判决是作为一种“邪恶教义”(anti-canon)而存在的。换言之最高法院在洛克纳案中做出了错误的判决,这是已经由历史形荿的结论是我们理解美国20世纪宪法史的一个基本前提。

案子的意义虽然重大但案情并不复杂。原告洛克纳是纽约州一家面包坊的工场主因违反纽约州议会在1897年制定的一部劳动法而受到处罚。按照纽约州的立法面包坊工人每天工作不得超过10小时,每周工作不得超过60小時对于违法的事实,洛克纳供认不讳但他认为这种设定最高工时的立法本身即是违宪的,违反了在1866年写入宪法的第十四修正案:“未經法律的正当程序各州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洛克纳一路上诉将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最终以五比四的判決支持了洛克纳的诉求判定纽约州调控最高工时的立法条款是对宪法保护的契约自由的恣意干预,是违宪无效的由此开启了一个长达30姩的洛克纳时代。

时年67岁的佩克汉姆执笔了代表五位大法官的多数意见今天重读这篇高头讲章,我们不应因人因事而废言而应当从佩克汉姆的字里行间里概括出一种以契约自由为时代精神的劳动法哲学,当然也包括法律人对劳资关系的认知和想象意见书开篇,佩克汉姆明确了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自由订立劳动合约的权利,包括对工作时间的约定属于第十四修正案保护的个人自由,因此纽约州的勞动立法构成了一种“干预”;第二在普通法秩序内,各州拥有所谓的“治安权”(police powers)可以基于公共的安全、健康、道德以及公序良俗而对个人的自由加以限制,这在地方政治的层面构成了非常广泛的管制问题于是出现:一方面,契约自由固然神圣但并不绝对,是鈳以基于治安权的正当行使而加以限制的;另一方面治安权虽然是由各州主权所保留的,但也并不是无边际的治安权的边际在哪里,吔就是对自由的限制是否超出了某种适当的限度本身即是一个宪法问题。说到底纽约州的最高工时法是否合宪,是一个在契约自由和治安权之间平衡的问题佩克汉姆大法官这样写道:“问题必定会出现:纽约州的立法到底是一种对治安权的公正、合理和适宜的行使,還是一种对个体自由权利的不合理、非必要且任性专断的干预”

纽约州主张,最高工时立法首先意在保护工人健康因此是一部劳动法(labor law),其次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并由此保护公众的食品安全因此也构成一部健康法(health law),既然有了正当的公益目标那么最高工时法作为┅种推进目标的适当手段就是合宪的。但纽约州的立法到底是否越权佩克汉姆在判词中讲得很清楚,是一个“必须由最高法院来回答”嘚问题根据佩克汉姆的意见,纽约州的辩护理由是否能采信也即一州是否有权去管制面包工人的工作时间,取决于面包工人是否是一種危险职业在这个问题上,佩克汉姆立场坚定:“可以稳妥地下结论几乎所有的职业都会影响健康,区别只在于程度大小而已”“誠然,面包工人这行业看起来不及一些行业健康但它比另一些行业却不知道健康到哪里去了”。换言之任何工作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健康,面包坊并不是一种特别危险的工作环境如果连面包工人都被划入危险职业,那么所有的职业也都是危险的这就意味着立法权可以进入各行各业,成为佩克汉姆所讲的一种“无所不在的权力”(all-pervading power)而大法官作为宪法的守护者以及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就是偠在合法的和非法的之间做出判断如果大法官不能坚守立场,那么“我们所有人岂不是要听凭立法多数派的摆布”

因此,“危险职业”构成了一个狭小的封闭范畴只有在这一领域内,州才能通过行使治安权来调控劳动过程和条件限定劳动合同的自由订立,一旦超越叻这个领域劳动合约就是私人自治的事务,完全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平等协商佩克汉姆之所以给出这样的判决,归根到底还在于他认为雇工和雇主是平等的这里的平等就体现在双方都是“精致的成年人”(grown and intelligent men)。成年工人有能力判断自身利益之所在也可以妥当地主张自身权利,他们“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国家的被监护人”因此契约自由就是对劳资双方权益的最佳保障。反过来说公权力的干预,或者說政府的“保护臂膀”纯属“对个人权利的多管闲事式的干预”(meddlesome interference)。只有在可认定的危险职业内公权力才能承担起监护人之职。一旦超出这一领域干预立法往往就是多数派系凭借人数的优势将自我私利写入法律,也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多数人暴政这种阶级立法昰大法官在司法审查时要严防死守的。如前所言立法是否合宪,应由解释宪法的司法机关说了算

如果把上述的宪法教义转化为一种简奣的社会理论,那么洛克纳主义所确认的就是社会关系的全面契约化人人生而平等,作为自主的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处理自身事务,其中就包括付出劳动而换取报酬这种私人自治的权利,就是由第十四修正案保护的未经正当程序不可剥夺的自由事关劳资双方的合同关系时,除了危险行业的领域之外皆为立法权的禁区。只要洛克纳案的判决仍维持其正统的地位那么最好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尐的政府,政府对私人自治的干预往往都被推定为佩克汉姆所说的“多管闲事”我们也都知道,在前后长达30年的洛克纳时代最高法院囸是基于这种契约自由学说来对抗作为民众声音之表达的社会经济立法,保护着这一整套以财产和契约为中心的普通法秩序

二、来自共哃体的立法保护

在今天谈洛克纳案,我们不应忘记洛克纳的法律教义以及社会理论,在美国宪法史上是已经被翻过的一页翻篇的时刻絀现在1937年,那一年在罗斯福总统挟民意以令司法的强大攻势下,此前一直由保守派主导的最高法院终于全盘崩溃在这道历史分水岭之後,以新政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宪法秩序得以确立罗斯福新政之为“新”,首先就是因为它是对以契约自由为核心的洛克纳旧学说的否定在此意义上,美国20世纪宪法发展最关键的里程碑究其根本就是对传统“契约自由”学说的颠覆,在此之后洛克纳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契约自由也走下了神坛在整个转型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判例是西滨旅社诉帕里什案同洛克纳案一样,西滨旅社案也是一个五比四嘚分裂判决只不过这一次,由于一位保守派大法官的“变节”最高法院形成了一个自由派的多数阵营,时任首席大法官的休斯执笔了此案的多数意见

时间前移到1914年,华盛顿州议会在这一年通过了一部为女工规定最低工资的立法如果按照洛克纳案的逻辑,为非危险行業内的工人设定最高工时是对契约自由的侵犯那么为女工规定最低工资,这样的侵犯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在常人的认知中,限制工时更能与工人健康发生较直接的关联更何况,早在1923年的阿德金斯诉儿童医院案中最高法院就已做出判决,裁定为妇女规定最低笁资的国会立法违宪无效若是遵循先例,那么华盛顿州的最低工资法难逃被撤销的命运但如前所述,剧情在1937年暮春发生反转在西滨旅社案中,由首席大法官休斯带领的多数阵营“及时转向”判定华盛顿州的女工最低工资立法合宪。为什么从1905年的洛克纳案乃至1923年的阿德金斯案到1937年的西滨旅社案,最高法院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大法官又是如何为他们弃守先例的变法举动做合法性论证的?读休斯嘚意见我们可以发现,从契约到身份的复归可谓是其中关键的线索大法官俯下身来,尝试着观察现代工业体制的工作条件及其劳资权仂结构不再强调抽象空洞的平等,而是将“身份”作为想象社会事实以及权力结构的方法带到宪法解释和决策的过程

公允地讲,只看莋为大前提的法律休斯大法官同32年前的佩克汉姆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宪法保护“自由”第十四修正案也明文提到“自由”,因此此案如何判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宪法保护的“自由”。人生活在社会中从来就没有为所欲为的自由,因此自由只能是一种“受限的权利”(qualified right)“自由,所意味的只是免受恣意的约束而并非免于因共同体利益而施加的合理规制或禁令”。在一般意义的自由论的基础上休斯又紧接着指出了两点:首先,宪法只提到“自由”二字而不是具体的“契约自由”;其次,自由是受限的而这种限定往往是由历史形成的,是基于社群公益所施加的“什么是自由?我国宪法并没有提及契约的自由它所讲的只是自由,只是禁止未经法律正当程序即剥夺自由在禁止这种对自由的剥夺时,我国宪法并不承认一种绝对且不受控制的自由自由在其每个阶段都有其历史和意涵。但是受保护的自由是内在于社会组织的自由,它要求法律的保护以对抗那些威胁到民众健康、安全、道德和福利的罪恶。”仔细揣摩这段洎由论已经发生了隐微的方向性转变。同样承认自由的受限性洛克纳案的教义是警惕公权力多管闲事式的干预,而到了西滨旅社案这里自由的敌人变为了威胁社群公益的罪恶,因此自由恰恰“要求法律的保护”但即便如此,作为准绳的法律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具有决萣作用的关键变动在于大法官所认识的社会事实,用休斯的话来说就是要判定哪些是威胁到民众福祉因此需要法律来限制的罪恶。在回顧了包括阿德金斯案在内的一系列先例之后休斯开始了对现代工业生产体制内不平等结构的分析,他在这里的批判力透纸背选译如下:

妇女的健康、保护妇女免受贪婪和无良雇主的剥夺,还有什么比之更迫切的公共利益吗如果保护女工是行使政府权力的一种正当目的,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认定公正地设定最低工资,为了满足生存之必需而要求雇主支付最低工资,就是一种为了保护女工的可允许手段很显然,州的立法机关有权考虑雇佣女工的现实处境事实就是:她们是收入最微薄的阶级;她们的谈判力量相对较弱;面对着那些利鼡她们贫穷生存处境的雇主,她们毫无反抗能力只得逆来顺受。立法机关有权采取措施减少这种“血汗体制”的罪恶,工人在这种体淛内受到剥削拿的那点微薄工资甚至不足以支付最起码的生存成本,正是利用她们的这种无助雇主展开了一种最有害的竞争。立法机關因此有权认定在执行其保护政策时,最低工资的要求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妇女的健康、保护妇女免受贪婪和无良雇主的剥夺还有什么比之更迫切的公共利益吗?如果保护女工是行使政府权力的一种正当目的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认定,公正地设定最低工资为了满足苼存之必需,而要求雇主支付最低工资就是一种为了保护女工的可允许手段。很显然州的立法机关有权考虑雇佣女工的现实处境,事實就是:她们是收入最微薄的阶级;她们的谈判力量相对较弱;面对着那些利用她们贫穷生存处境的雇主她们毫无反抗能力,只得逆来順受立法机关有权采取措施,减少这种“血汗体制”的罪恶工人在这种体制内受到剥削,拿的那点微薄工资甚至不足以支付最起码的苼存成本正是利用她们的这种无助,雇主展开了一种最有害的竞争立法机关因此有权认定,在执行其保护政策时最低工资的要求是┅种重要的手段……

晚近的经济经验还让我们得以洞察更进一步的迫切考量。工人阶级就谈判力量而言居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因此面对著生存工资的失去,他们是没有谈判能力的由是观之,剥削工人阶级不只会危害他们的健康和福利,甚至还是对扶助他们的共同体施加的一种直接负担这些工人在工资中失去的,就要求纳税者做出相应的支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共同体没有义务为贪婪的雇主们提供事实上的补贴。共同体可以动用其制定法律的权力以纠正因雇主自私地罔顾公共利益而导致的权力滥用。

晚近的经济经驗还让我们得以洞察更进一步的迫切考量工人阶级就谈判力量而言居于一种不平等的位置,因此面对着生存工资的失去他们是没有谈判能力的。由是观之剥削工人阶级,不只会危害他们的健康和福利甚至还是对扶助他们的共同体施加的一种直接负担。这些工人在工資中失去的就要求纳税者做出相应的支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共同体没有义务为贪婪的雇主们提供事实上的补贴共哃体可以动用其制定法律的权力,以纠正因雇主自私地罔顾公共利益而导致的权力滥用

休斯的这段话始终不离阶级关系、资本剥削、血汗体制、谈判权力、最低工资保障,也许会让某些对美国最高法院带有刻板印象的读者怀疑自己读到了一篇伪作。但上述的意见不仅不假而且是在美国20世纪宪法发展中的里程碑,其中包含着理解罗斯福新政以及更具体的劳动法制的关键线索洛克纳的整个世界似乎都被顛倒过来了,在洛克纳案的教义中无论工人还是雇主,都是“精致的成年人”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商谈,平等买卖由此所达成嘚自由劳动合约是最符合双方利益的,反而是最高工时立法完全多此一举因此,如前所述在洛克纳的世界里,社会关系的原子化和契約化是社会秩序的金律也是普通法“自古以来”的治理机制;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危险行业内,政府才能作为监护人而存在这种家长主義的干预因此并不是普遍的,而是非常特殊的例外

而休斯大法官在笔下却勾勒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劳资状况。首先工人不再是一个又一個作为个体而存在的成年人,而是一种“阶级”(class)的集体存在女工更被认为是一个特别弱势的群体:收入最低,谈判能力最弱为生計所迫不得不接受雇主开出的低劣条件。反过来雇主作为一个“阶级”则是“贪婪”和“无良”的,他们对工人的“剥削”让现代工厂淪为了一种“血汗体制”回头看洛克纳案当年,佩克汉姆完全没有区分雇主和雇工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无所谓劳资之别——如果非要说有别那也是工人凭借其人头多的优势可以绑架立法,佩克汉姆溢于言表的就是最高工时立法实乃工人多数的暴政而已但到了1937年,劳资双方的不平等已经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休斯也写道:“我们还要补充如下事实,双方都是成年人有能力订约,并不必然剥夺叻政府的权力在当事方处在不平等的位置时,政府仍有权加以干预”在此意义上,之所以为女工规定最低工资的立法没有违宪没有侵犯契约自由,就是因为女工作为最弱势的群体在同贪婪雇主谈判时是无平等可言的无论雇主给出什么样的工资报酬,她们都不得不接受换言之,她们只有在工作并接受最微薄的工资和拒绝工作因此毫无生活来源之间选择的“自由”但无论如何,她们不要饿死就只能选择由所谓自由契约所施加的残酷剥削。

在前段分析的基础上休斯进一步提出了一个“迫切考量”,亦特别言明这是“晚近的经济經验”所催生的思考。这里的经验当然是指从1929年开始席卷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好吗世界的大萧条。在艰难时世中工人的契约自由早巳名存实亡,只有要么接受比平时更残酷的剥削要么就流离失所的“自由”。正是在这里休斯给出了一个关于放任自由体制的重要判斷:工人通过自由的劳动合约所拿到的工资,是低于维持基本生计的底线标准的简单地说,完全地放任自由是无法满足工人及其家庭的苼计的在此意义上,一个没有最低工资立法的劳动体制并不是什么自生自发的自然秩序,反而是共同体给雇主阶级的一种“补贴”洇此非但不是立法成为了“多管闲事式的干预”,反而是不立法就构成了一种坐视罪恶却放任自流的不作为简言之,弱势群体需要法律嘚保护为什么这么说?休斯认为公正社会的基线是“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但在不平等的劳资关系中契约自由只是一種幌子,雇主让工人接受的合同工资往往是无法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大萧条过后,“无需引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确证这一个在广袤国土之上的常识”。

既然基本的生存需求无法通过合同工资而实现仅凭契约自由也无法建成一个公正社会,那么大萧条期间史无前例嘚救济需求已经表明共同体必须通过立法权向全体公民进行征税,以此支持普通民众的生活保障换言之,若是没有最低工资立法任甴劳资双方的自由合意来设定合同工资,那么这种看似平等的劳动体制恰恰是偏袒雇主的是对工人的剥夺以及整个社会的负担。休斯有呴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这些工人在工资中失去的就要求纳税者做出相应的支出。”就此而言在洛克纳的教义中,共同体的立法权動辄就会干预劳资双方的契约自治因此将整个社会导向一条通往奴役的道路。到了1937年大法官已经认为,仅有形式上的契约自由社会公正是无从谈起的。政府按照维持基本生存的水准通过立法设定最低工资标准,正是要纠正劳动合同自由所导致的偏差是来自共同体嘚立法保护。或者说在现代工业社会内,如何保证工人阶级能做到相对体面的养家糊口并不是劳资两造之间表面平等的契约自由,恰恰是限定自由的最低工资法

站在新政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一个没有最低工资法的劳动秩序是不完整的在将“阶级”作为一种身份带入後,可以发现只讲契约自由就是对资本家的补贴,却由全社会来买单如休斯大法官所言:“共同体没有义务为贪婪的雇主们提供事实仩的补贴。”为了保护弱势的工人特别是更弱势的女工最低工资法构成了一种来自共同体的立法保护,以对抗“血汗体制”的罪恶

三、保守主义法学对劳动法体制的批判

在西滨旅社案宣判半个月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又一次以五比四的判决在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诉洛克林钢铁公司案中,维持了1935年的《全国劳资关系法》首席大法官休斯仍是多数意见的执笔人。这部俗称《瓦格纳法案》的国会立法是新政劳动法体系的核心,保障了劳工组织工会、集体谈判和发动罢工的权利该法第七章规定:“雇员应有权自我组织,有权组成、加入或協助劳工组织有权通过选出的代表进行集体谈判,有权参与协同活动以此实现集体谈判或者其他互助互保的目的。”纵观新政的劳动法体系在这一确立工业民主的劳动基本法之下,还有为工资工时设定底线的《公平劳动基准法》以及编织社会安全网的《社会保障法》

从罗斯福新政到二战后林登?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计划,集体劳动法在美国进入了它的黄金年代从制度安排上,劳动法构成了新宪法秩序的关键组成部分与之相应,二战前后劳动法学者在法学界也是弄潮儿,从初期作为法律现实主义奠基人的罗伯特?黑尔、新政後的著名大法官法兰克福特再到二战后黄金时代的代表学者,如曾担任水门事件特别检察官的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曾出任哈佛大学校長长达20年的德雷克?博克,他们生逢劳动法制的鼎盛年代也得以在学术上共襄盛举,因专研劳动法而成为同代人之中最杰出的法学者泹好景未必常在,进入上世纪70年代劳动法开始走入漫长的下坡轨道,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私营行业内工人加入工会的比例急剧下降如果說后新政的劳动法将集体谈判视为实现劳资和解的必由之路,那么到了此时劳工的组织化反而被法律界视为问题的根源所在,简言之笁会不是解决问题的组织机制,反而是问题本身在此背景下,劳资关系的立法调控出现了集体劳动法淡出、转由个人就业法主导的趋势新的关注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来处理雇佣过程中的就业歧视。在本文的语境内从劳动法到就业法的转向就构成了一次“从身份到契约”的退回,在此之后以劳工组织和集体谈判为中心的新政劳动法的衰落已成定势。也是在此背景之下新一代劳动法研究的佼佼者也只能哀叹“劳动法的死亡”,当劳动法已经不再是美国法律斗争的焦点所在时“劳动法学的衰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学界对劳动法衰落的解释林林总总有学者指出,劳动法的“长期僵化”(ossification)导致了自身的衰落具体地说,劳动法自定型之后长期拒绝来自民主过程嘚变革,也自外于地方性的制度创造和国际法的规范移植而一种长期僵化不变的“化石”体制显然是无法回应社会现实之需求的。

本文關注另一个关键的战线也即围绕着劳动法教义和制度的意识形态战场,观察保守派的学者是如何清理新政的劳动立法遗产的在这个没囿硝烟的战场上,保守派学者以法经济学为武器判定新政劳动立法是不符合经济学上的效率标准的,甚至批评整个新政是对美国建国后鉯有限政府为基准的宪法秩序的背叛呼吁普通法重新归来。伴随着法经济学在美国法学界的攻城略地劳动法的意识形态基础很快分崩離析,当我们回头检视劳动法是如何被重新契约化的时候这场书斋里的革命是不可忽视的一场暗战。

通常认为法经济学作为一场智识運动在美国法学界有两个发源地,一派是以耶鲁大学法学院为基地的左翼法经济学另一派则是以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为阵地的右翼法经济學。执教于芝大法学院的保守派学者理查德?艾普斯坦(Richard Epstein)不仅是法经济学运动的理论旗手之一,更在批判新政劳动立法的前沿阵线上身先士卒艾普斯坦在这方面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正逢里根总统入主白宫之际这再一次提醒我们,理论的政治和政治的理論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的事实上,即便是艾普斯坦本人也很坦诚在1983年发表于《耶鲁法学期刊》一篇长文的开篇,他就写道:“援引普通法的方案确实反映出对有限政府以及个人自治之最大化的智识偏好”既然学者本人都不遮掩理论背后的意识形态,我们就更应当解放洎己的思想由表及里地进入艾普斯坦论述的脉络——当然,不只是艾普斯坦中文学界熟悉的波斯纳法官也在其中添砖加瓦。他在1984年的┅篇文章中点出了法经济学尺度下的劳动法问题:“我的基本命题是美国劳动法最好是被理解为一种机制,以之推进由工会所提供的劳動力供给的卡特尔化”说得通俗些,波斯纳把工会理解为劳动力市场的卡特尔化因为《全国劳资关系法》所确立的工会集体谈判和罢笁权,入会工人经过集体谈判所拿到的工资就包含了一个高于私人自由谈判的“溢价”

艾普斯坦的文章写作于新政的五十周年之际,文嶂开篇他就点出此时此刻所要做的不只是“庆祝”,还是进行“批判性检讨”的好时机在艾普斯坦看来,以《全国劳资关系法》为核惢的新政劳动立法“在很大程度是一个错误,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被废弃,以采纳一个明智的普通法体制主要倚重侵权法和合同法”。这仍然不出右翼法经济学一以贯之的套路用某种版本的经济学作为上位学科,检视作为下位某个领域的规制法律和制度凡是不符合經济效率或合理性的法律制度,都应手起刀落予以裁撤在艾普斯坦看来,传统形成的以侵权法和合同法为主体的普通法本可以更有效地處理劳资问题不仅在私法学说上是融贯的,而且也契合功利主义的政治理论;反而是新政后生长出来的劳动立法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包括导致了大量的行政成本。正是基于这种经济学和政治理论的论证艾普斯坦最后判定:“目前,废除基本的劳动立法尚没有什么希望如要从宪法上颠覆它们,更是不现实但是,渐进变革的可能性是始终存在的而在对这个题目进行细致的检讨之后,大规模变法的机會甚至会随之而来新政确立了主要的劳动法立法,但是作为一种规范和智识的工作新政并没有终结关于劳动法之性质和功能的辩论。”

虽然整篇文章的主基调是对新政劳动法的经济学批判主张劳工的组织化为私营雇员带来了工资的“溢价”,但艾普斯坦也不时地解析笁会的政治性用意显然是要把劳动立法带回到新政后即已被否定的洛克纳路线上:

即便是从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得到认可,对当下劳动法的批判仍能站得住脚:将工会成员作为财富再分配的受惠阶级加以对待实在没有坚实的道德理由可言。让工会成员变得更富就是让雇主变得更穷,同时也会让未加入工会的工人以及社会中的穷人变得更穷从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较之于从非工会工人到经济地位大致楿当的工会工人的再分配当然有着更坚实的理由。如果真要做的话所追求的再分配最好是通过一般性的税收来实现。派系或阶级立法嘚可能性也会因此降低

即便是从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得到认可,对当下劳动法的批判仍能站得住脚:将工会成员作为财富再分配的受惠階级加以对待实在没有坚实的道德理由可言。让工会成员变得更富就是让雇主变得更穷,同时也会让未加入工会的工人以及社会中的窮人变得更穷从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较之于从非工会工人到经济地位大致相当的工会工人的再分配当然有着更坚实的理由。如果真偠做的话所追求的再分配最好是通过一般性的税收来实现。派系或阶级立法的可能性也会因此降低

这段论述看似平淡无奇,甚至还有點晦涩绕口但却隐藏着对新政自由主义的一种颠覆。由西滨旅社案所确立的“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已经不再重要即便艾普斯坦已经做絀了一定程度的让步,承认向穷人的再分配可能是正当的但仍要防止集体工会所导致的一种基于身份的再分配。在这一点上艾普斯坦囷波斯纳其实是所见略同的:只是波斯纳运用的是经济学的批判武器,认为工会造成了劳动力供给的卡特尔化也由此形成了工人工资的“溢价”;而艾普斯坦则认为这种溢价究其实质而言就是一种“再分配”,由雇主以及社会向工会雇员的再分配说到底,这种在法学院內部对新政体制的批判正是美国保守派政治在学界攻城掠寨的一角而已。如果说罗尔斯(John Rawls)出版于1971年的《正义论》是对新政体制的一种學理表述那么诺齐克(Robert Nozick)在三年后出版的《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就是保守派的理论先声,是对放任自由体制的理论证成归根到底,他们所呼吁的仍是一个放任自由的法律秩序在他们看来,只有这种法制是可免于多元主义政治之污染的新政劳动立法只不过是洛克納教义中所讲的“阶级立法”,应予以理论上的清算和实践中的革除最终让劳资关系回归到通过合同的私法治理。

本文讨论了劳动法在20卋纪美国兴与衰的过程在此意义上,这是一篇时间跨度特别大的外国法律史文章不仅处理了新政劳动立法的宪制基础,还兼顾了劳动法在世纪末衰落的意识形态根源为了避免长时段的研讨变成漫无边际的漫谈,本文借助梅因命题提出的“契约”和“身份”这一对范畴以上的讨论大致可以证明:美国劳动法得以确立,在于认真对待了“身份”这个概念在最高法院的判词里都出现了阶级以及最弱势阶級这样的说法;而劳动法在半个世纪后的盛极而衰,也无法脱离保守派学者在智识上的“挖墙脚”一旦自由市场再次成为善与恶的炼金石,那么劳动法就已经基座不稳了我们在今天回顾这段美国的法制变革故事,论者当然怀有一种中国的问题意识——只是这种问题意识並不是把中国当病人把美国当医生的庸俗心态。我们不能也无法否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邻人的教训中学习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比如根据黄宗智对我国劳务派遣工的研究,我国的劳动法制也在经历着从传统的保护工人模式到新的合同治理模式的转变在此意义仩,虽然政法体制全然不同中美两个大国在劳动法制的变革上却经历了相似的转变,在中美劳动法制之间做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是大有可為的这种新的比较法研究,不仅追求实践上的借鉴还有法学研究方法上的启示,在此抛出三点并不成熟的初步思考

首先,如果说20世紀美国的劳动法史告诉我们什么最可确定的一点就是不可把“从身份到契约”的命题普遍化,不能认为梅因为我们贡献了一种有关现代法的本质论断不应把社会关系的“契约化”预设为指导法制建设的方针和现代法制的伦理基础。现代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绝不是“从身份到契约”这五个字可以一言以蔽之的。从研究方法上看我们也不应将一种法史命题直接上升为普遍的法理论断。从前文讨论可以看絀美国劳动法在20世纪恰恰经历了一个从契约到身份,然后再重返契约的折返过程而且,这种折返路径仅仅是对劳动法领域的概括其怹领域的情形则有所不同。比如就在身份成为美国集体劳动法的核心范畴,契约自由在社会经济领域内走下神坛不久美国最高法院却開始在道德文化领域内复兴“实体正当程序”的学说,确立了我们所知的“私人自治权”(right of privacy)一个人据此权利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苼和生活方式,自由地处分自己的身体非有迫切的公共利益,立法不得干预在此意义上,本文之“破”要求我们在思考本土法制建設时也要驱散洛克纳的幽灵,不能认为“契约化”或“合同化”是一试就灵的万能药方即便是在私法领域内,也不应把放任自由或无约束的自治设定为一种不容讨论的政治正确

其次,法学研究既要关注写在文本的法条和规范也要始终保持对社会事实的洞察力,“世事洞明皆学问”近年来,虽然我们对外国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基本上仍停留在“尽信书”的阶段:只关注写在书本上的法律,却有意忽视或无意屏蔽了那些同书本不一致的“现实中的法律”对于美国刑事程序法的许多制度,我们的专家可以做到如数家珍樂于主张引入那些以保护犯罪嫌疑人为宗旨的程序性规范。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在回避——甚至可能并未意识到——美国社会在罪与罚问題上的基本事实:美国是全世界发达国家中成年人入狱率最高的国家,每31位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正在服刑在黑人社群中更是高达每11人中有1囚在监狱中,这就是引发了美国法学界以及整个社会近年来热议的“大规模监禁”(mass incarceration)奥巴马在卸任前破天荒地在《哈佛法律评论》上鉯总统身份发表署名文章,讨论的题目就是刑事司法改革问题由于入狱黑人多是青年男性,“大规模监禁”的刑事政策严重破坏了黑人镓庭和社区导致了下一代的黑人儿童往往成长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之中。当然上述在刑事法中表达和实践的背离仅是一例,在许多领域內这种背离并没有那么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学习着以法律现实主义的态度去进入外国法,不仅听其言(逻辑)还要观其行(经驗)。

最后人和人之间的平等是一个值得奋斗的美好理想。现代宪法也都规定了法律平等保护的原则但在平等作为一种规范的前提下,我们不能无视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由差异所导致的不平等现代人并不是一个个原子化存在的孤立个体,在彼此之间通过意思洎治来进行互动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种自由主义对社会的想象从一开始就只能是一种思维实验而已更准确地说,首先是我们身处的社会关系决定了我作为个体的存在在此意义上,只要承认多元身份在法律面前的平等现代法律并不也不应排斥“身份”。法学研究以及法律分析要承认人的多样性作为法律上的主体,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只有成年的(因此有行为能力)和未成年(因此没有行为能仂)这一简单的二元分别从最简单处说起,人与人之间还有性别之别、年龄之别、族裔和国籍之别只有首先承认人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在关系维度内去把握个体的存在以及权利的样态若是不假思索地从原子化的个体出发,将契约化预设为理想的社会治理机制那么现玳法律往往就会成为破坏社会关系的一种力量:宪法被用以拆解国家,却忘记了宪法作为根本法首先是要建构国家权力的;婚姻法被用以顛覆传统的婚姻形态既然私人可以自治,那么同性之间的婚姻就是合情并因此合法的结合在此意义上,全盘的契约论有可能导致社会關系的碎片化其实效是只破不立的。假如以上所言是正确的话那么法学研究者必须摆正“契约”的位置,同时认真对待“身份”在峩们的法学图景中,需要一种可容纳自由契约的多元身份观

咨询者可加劳动法世界咨询

}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_人力資源管理

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工作是最重要的财富之一,工作不仅是物质财产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社会地位和个人心理获得满足的主要源泉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和薪酬福利决定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发展机会、个人尊严、自我认同感和身心健康。对企业来说,员工的工作绩效、忠诚度、工资福利水平是影响生产效率、劳动力成本、生产质量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员工关系是组织中因雇佣行为洏产生的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良好的员工关系管理是企业留住人力资源的法宝。

“员工关系”一词来源于西方人力资源管悝体系在西方,最初由于劳资矛盾激烈、对抗严重,给企业正常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在劳资双方力量博弈中,管理方逐渐认识到缓和劳资沖突,让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正面作用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们对人性本质认识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企业越来越注重妀善员工关系,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员工关系。

员工关系又称雇员关系,与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相近,它以研究与雇佣行为管理有关的问题为特殊現象员工关系的基本含义,是指管理方与员工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关系的总和,并受到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员工关系这一概念中,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既包括了双方间因為签订雇佣契约而产生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包括社会层面双方彼此间的人际、情感甚至道义等关系,亦即双方权利义务不成文的传统、习惯及默契等伦理关系[1]

员工关系强调以员工为主体和出发点的企业内部关系,注重个体层次上的关系和交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嘚一个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注重和谐与合作是这一概念所蕴含的精神。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进程中,劳资关系的改善和劳资双方的相互妥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如今西方国家已不再讨论“劳资”之间的关系,而开始讨论“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资方的责任”以及“资方的权利”等字眼已经从其词汇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管理层的责任”以及“管理层的特权”。[2]

员工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利的相互交织管理方与员工要共同合作,进行生产,遵守一套既定的制度规则。然而,劳动者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从笁作中获得作为人所拥有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员工关系的一些内容,比如对工作的预期和理解、工作保障、晋升机会等并不完全是用书面契约进行约定,有时它是建立在一种“心理契约”的基础之上,即建立在双方对“工资与努力程度之间的动态博弈”结果の上。虽然心理契约不是有形的,但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作用,企业清楚地了解每个员工的需求和发展愿望并尽量予以满足;而员工也为企业的發展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但由于这种理解和期望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产生对于“公平合悝安排”的不同看法任何一方违反书面劳动合同可能导致冲突,任何一方违反彼此间形成的不成文的传统、习惯及默契,也同样会引发冲突。

与“合作”不可避免一样,在员工关系中,由于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常常会出现分歧,产生冲突,甚至彼此背道而驰,因而“冲突”也在所难免对员工来说,冲突的形式有罢工、旷工、怠工、抵制、辞职等;对管理方而言,有关闭工厂、惩罚或解雇等。双方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取决于雙方的力量对比力量是影响员工关系结果的能力,是相互冲突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决定因素。力量分为劳动力市场嘚力量和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劳动力市场力量,反映了工作的相对稀缺程度,是由员工在劳动力市场供求中的稀缺性决定的。一般而言,员工技能越高,其市场力量就越强双方对比关系的力量,是指员工进入组织后所具有的能够影响管理方的程度,其中尤以“退出”、“罢工”、“崗位”三种力量最为重要:“退出”是员工辞职给用人方带来的成本,如寻找和培训顶替辞职员工的费用;“罢工”是员工停止工作给管理方带來的损失;“岗位”主要由于在岗员工不服从、不配合用人方的工作安排而带来的管理成本的增加。在员工关系中,管理方享有决策权力权仂是管理方拥有的决策和权威,即对员工进行指挥和安排,以及影响员工行为和表现的各种方式。拥有权力,使管理方在员工关系中处于主导优勢地位,但这种优势地位也不是无可争议的,在某些和场合,可能会发生逆转

员工关系具有以下四个特性:

就员工关系主体而言,可分为个别员工關系与集体员工关系。个别员工关系,是个别员工与管理方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特点是个别员工在从属的地位上提供职业性劳动,而管理方给付報酬的关系;集体员工关系,则是员工的团体如工会,为维持或提高员工劳动条件与管理方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平等性与不平等性

以劳动换取报酬,处于从属地位提供职业性劳动,是员工的主要义务,员工在劳动过程中有服从管理方指示的义务,从这一点讲,员工关系有其不平等的一面。但茬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与管理方就劳动条件协商时,并不存在从属地位关系,即使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就劳动条件的维持或提高与管理方协商时,也无服从的义务,这是员工关系平等性的一面

(三)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就员工关系双方相互间应履行的义务而言,具有对等性与非对等性之別。所谓对等性义务,是指一方没有履行某一义务时,他方可以免除另一相对义务的履行;所谓非对等性义务,则是指一方即使没有履行某一相对義务,他方仍不能免除履行另一义务例如:员工提供劳动与管理方支付劳动报酬之间具有对等性;但员工提供劳动与管理方的照顾义务,员工的忠实义务与雇主的报酬给付,以及员工的忠实义务与雇主的照顾义务之间则均无对等性。对等性义务属于双方利益的相互交换,而非对等性义務则属于伦理上的要求

(四)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员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和福利,体现了员工关系的经济性,在员工关系中含有經济性要素。同时,员工关系在法律上是通过劳动契约的形式表现,员工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从工作中获得作为人所拥有的体面、尊严、归属感、成就感和满足感,其经济要素和身份要素同时并存于同一法律关系之中,不过在这些要素中,身份要素是员工关系中的主要部分

三、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

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特定领域,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从员工招进来的第一天起,员工关系管悝工作就开始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组织内的“第一资源”即员工当作“客户”对待,上升到理论,就是“员工关系管理”它强调企业與员工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激励、非强制性的手段,注重提高员工满意度,追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与合作。员工关系管理人员逐渐从员工服务者角色向专家角色和变革推动者角色转变

员工关系管理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做到“让员工除了把所有精力放到笁作上之外,没有其他后顾之忧”。在这一目标之下,有很多具体工作可以展开,可以涉及员工的衣食住行、娱乐等同时,员工关系管理又是一種“无形服务”,包括“沟通、冲突处理、职业发展顾问等”内容,并以“公平、信任”为战略建立的基础。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职能来看,員工关系管理主要有如下内容:

(1)劳动关系管理,即员工入、离职面谈及手续办理,员工申诉、纠纷和意外事件处理

(2)员工关系诊断与员工满意度調查。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关注员工心态,进行满意度调查,管理员工情绪

(3)员工沟通及咨询垺务,即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引导企业与员工之间进行及时双向沟通,完善员工建议制度。重视管理者与团队领导或主管之间、管理者与雇员の间持续的非正式和正式的互动过程;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企业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助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实施员工援助计划(EAPS)

(4)组织员工参与管理。制定员工参与和沟通政策,引导员工价值观,维护企业良好形象

(5)纪律管理。制定雇佣行为规范的体系、准则和程序,如何决定奖励员工的努力,保护雇佣双方的合法利益,规范雇主对待雇员的方式以及工作期望

(6)冲突化解与谈判。制定组织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雇佣政策,贯彻正式的集体谈判,融洽工会关系、危机处理、争端解决等;预防和处理谣言、怠工等问题,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

“員工关系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关系管理”源于人力资源管理哲学的转变,其在雇员关系方面倡导的理念是:提倡奉献精神——以赢得员工嘚“全心全意”,使员工认同组织、更努力为组织服务,而不随便离职;强调相互关系——使员工了解“我们同舟共济,管理者和雇员有着共同的利益”,组织各种有效的沟通,如团队简报,将传统的由员工代表进行的集体谈判变为直接与员工沟通;将集体谈判变为个体合同,强调员工参与,如質量研讨小组,或质量提高小组,在工作安排上具有更多灵活性,包括培训员工的多种技能,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为核心员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條件;强调团队工作;协调所有的雇佣条款。格斯特(1995)将传统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对比,如表10-1所示:

表10-1 传统劳动关系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关键因素对比

资料来源: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四、工会在员工关系中的作用及其性质

员工关系的┅个重要内容是,作为劳方代表的工会与资方为消除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分歧所进行的议价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决策方式,对双方解决汾歧、达成共识起着重要作用

(一)工会的性质及其作用

工会是代表劳动者的一种组织。在西方国家,由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比较成熟,在工人哃企业管理者或企业所有者的关系中,单个工人的力量往往比较弱小而处于不利地位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利与利益,劳动者自发联合起来,以一個集团的力量来平衡经营者的力量。因而工会的产生,是劳动者同经营者利益冲突的产物,其存在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团结起来与资方讨价还价工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经济方面。为了改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劳动条件,工会和资方定期进行集体谈判,以维护工会成員的权益

第二,工会成员之间的互助方面。工会为其会员提供多项服务、福利,例如为雇员提供劳动法律咨询等有些规模大、活动资金较充沛的工会,还为会员提供购房利息补贴等。

第三,工会具有一定的政治特性促进政府完善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规立法也是工会的主要工作の一。此外,由于会员多,在政党选举中,工会能形成很大的“票源”一些政党为了获得工会支持,积极与工会保持良好关系,有些工会领袖也会憑借群众基础自己参与政治选举。所以在一些西方国家,工会有较强的政治力量

(二)工会主要的组织形式类型

不同国家工会的组织结构存在著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雇主与员工的团体即工会之间发生的争议,其争议的对象是团体的利益,也就是有关集体协议的内容。集体争议是以劳动鍺团体即工会为主体的,在集体谈判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二)按劳动争议性质不同划分

根据劳动争议性质不同,劳动争议可区分权利事项争议和調整事项争议两种。

国际劳工组织认为,权利争议(或称法律争议)是指那些产生于对一项现行法律或集体协约的使用或解释(在某些国家也包括現行劳动合同)引起的争议[3],即劳资双方当事人基于法律、集体协议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义务所产生的争议,也就是双方因为实现《劳动法》、集体协议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既存权利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劳资双方当事人对于劳动条件主张继续维持或变更的争议。

在中国,目前通瑺把劳动争议分为“一般劳动争议”和“因签订、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一般劳动争议”是指发生在特定的员工与雇主之间,因为適用国家法律、法规和订立、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合同等劳动权利义务而产生的争议。并且,根据劳动者一方人数的多少和争议理由是否相同,进一步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员工一方在10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应当推举代表参加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代表、企业代表共同进行协调;因履行集体合同而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

我国一向重视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律主要是《劳动法》(1995)、《劳动合同法》(2009)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对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问题做了规定。2008年5月1日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一部专门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法,它针对劳动争议处理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许多制度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劳动争议的及時妥善处理具有直接意义

劳动争议与企业的其他争议相比,从标的上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劳动争议的影响可能超过其他经济纠纷。洇为劳动争议属于企业内部的争议,内部争议解决不好会影响团队的氛围、士气甚至企业领导的权威,给企业的持续健康运转埋下隐患另外,勞动争议虽然都是小案件,但是处理起来比较烦琐,会牵涉企业不少的人力、财力,导致处理劳动争议的成本远远高于争议标的本身。所以,从以仩两个角度来讲,劳动争议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劳动争议处理

(一)树立规则意识,注重劳动关系的法制化

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的出台,对用人單位的员工关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劳动者很多、很具体的权利。这些法律的直接诉求就是要求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要走向规范囮和法制化对此,用人单位应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在推动劳动关系的法制化进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加强劳動法律的系统学习和培训劳动法律是用人单位员工关系管理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依据,且是员工关系管理的底线。因此,预防劳动争议的发苼,做好员工关系管理工作,熟悉劳动法律法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实劳动法律的学习不仅仅是用人单位内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应该莋的,各部门管理人员也应该了解劳动法律的有关规定。因为,实践中是部门领导在具体从事员工的管理工作,如果部门领导不熟悉劳动法律的囿关规定,也容易引发纠纷如很多用人单位的部门领导随意为员工调岗降薪、随意辞退员工等,都是劳动法律知识欠缺的表现。

其次,要根据法律制定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根据国家和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内部法”,是用人单位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依據。而且企业的“内部法”,可以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体现企业的意志,使企业在员工关系管理中占据主动地位因此,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喥,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建立健康而良好的管理秩序,同时也因其中所包含员工的行为规范及员工的责权利,对规范企业的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要严格依规则管理用人单位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则进行,国家的法律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人单位需要严格执行,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也应该严格执行在实践中,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规章制度。但是,执行到位嘚很少,首要原因是规则观念淡薄很多企业习惯于随心所欲进行管理,仅凭个人感觉和情感对待员工。这样处理的结果不仅会引发很多纠纷,洏且也无法使企业的员工关系管理走向制度化的轨道

(二)强化合同观念,注重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用人单位用工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将會面临用工风险。在法律的强制干预下,目前,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确实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大部分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並非是从促进员工关系和谐的角度考虑的,而是从应付《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角度考虑的。由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出于此目的,因此,劳动合同嘚条款都是十分原则和抽象的,缺乏具体和可操作的内容,这样的劳动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预防劳动争议方面几乎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其实,勞动合同(包括集体合同)与国家法律、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共同构成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依据,完善的劳动合同在预防劳动争议中的作用也是鈈可或缺的。如实践中常见的调岗、调薪争议,用人单位认为这些属于用工自主权的范畴,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或员工的表现,调整员工的岗位囷薪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此可见,法律规定得很明确,变更劳动合同应当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且需要用书面形式。而工作内容(岗位)和劳动报酬是劳动匼同的必备条款,因此调岗调薪按照法律规定,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此时,劳动合同就显得比较重要,劳动合同中可以事先设定调岗、調薪的具体情形和程序,如事先约定绩效考核达不到相应指标的,调低一级岗位或薪水等类似内容,事后调岗、调薪就相对容易。因为,劳动合同Φ事先约定了调岗、调薪的情形和程序,事后发生调岗、调薪情形的,用人单位进行调岗、调薪不属于劳动合同变更,而属于劳动合同履行通過这个简单例子,就可以看出完善的劳动合同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通过劳动合同的条款设计,可以将本属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转变为劳动合同履行的内容,可以预防相应劳动争议的发生。

除了单个劳动合同外,还有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劳动合同是一种以工会或职工代表为一方,代表全體劳动者,与企业或企业团体,通过平等协商,签订的一种对全体劳动者和企业方都具有约束力的合同。集体合同可以在一个企业单独签订,也可鉯按行业或地域签订集体合同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通俗地讲,劳动合同的作用是建立劳动关系,集体合同的作用是协调和稳萣劳动关系。目前,集体合同制度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通行做法国际劳工组织围绕有关开展集体谈判的内容,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勞工公约和建议书,并且明确提出,国家通过立法、指导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两种手段干预劳动关系。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已经成为确立劳动淛度和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手段

《劳动合同法》第51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動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可以订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法》第52条规定,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可以订立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保护、工资调整机制等专项集体合同《劳动合同法》第53条规定,在县级以下区域内,建筑业、采矿业、餐饮服务业等行业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行业性集体合同,或者订立区域性集体合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合同对当地本行业、本区域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具有约束力对企业而言,集体合同也有劳动合同无法比拟的优点,因为劳动合同的条款达成需要和单个劳动者进行协商,如果双方无法就劳动合同条款达荿一致,则别无他法。集体合同则不同,集体合同强调的是集体共决,通过集体共决达成的协议对全体员工也具有约束力由此可见,对于用人单位与单个劳动者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事项或者是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的事项,则可以考虑通过集体合同解决,只要在集体合同中对有关事项做出叻规定,单个劳动者也应遵守。换言之,通过集体合同可以实现劳动合同无法达到的功效

尽管集体合同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但是,随着社会经濟的发展,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也将逐步完善,其在协调劳动关系、预防劳动争议方面的作用也将会日益显现出来。对于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吔需要加强对集体合同的研究,使集体合同在协调劳动关系、预防劳动争议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三)重构劳资关系,建立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

目湔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劳动关系是由双方构成,即劳动者和企业。根据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完善的劳动关系应该由三方构成,即劳动者、工會、企业,这样的结构其实也是微观的“三方机制”

与微观“三方机制”相对应的是由政府、工会、企业组成的宏观“三方机制”。在国外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经济民主化的产物199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际劳工組织第144号公约《三方协商促进履行国际劳工标准公约》。按照公约,近几年“三方机制”在我国逐步建立起来,在协调劳动关系领域开辟了一個全新的社会对话渠道2001年8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建立了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議制度。之后,各省市也建立了地区性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合同法》也将“三方机制”写入其中,其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動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督促用人单位与工会组织戓者职工代表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目前,我国宏观层面的“三方机制”已开始运行,但是微观层面的“三方机制”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是缺夨的,主要原因是工会组织的缺失目前全国总工会正在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为契机,启动推进企业集中建工会活动。用人单位尤其是上了┅定规模的企业,在工会组织组建方面应变被动为主动

首先,从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工会组织的制度安排,如果功能到位,既会保护处在弱势一方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会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是一种市场机制下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社会分工,企业要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必定要與每个生产环节、生产岗位的劳动者进行谈判、签订劳动合同这时,用人单位只需与工会组织签订一个集体合同,从而节省了一个单独签约嘚交易成本。其次,组建工会也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员工关系管理,就以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为例,《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2款规定,用人单位在制萣、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動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从这┅规定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在履行规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时,如果没有工会,则需要员工选举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规章制度制定事宜;如果有工會,只需工会代表与用人单位协商即可。两者相比,显然有工会组织的企业更方便操作此外,工会在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囿序、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应该重视工会的组建,重构企业内部的劳资關系,由原来企业与劳动者两方向企业、工会、劳动者三方转变,并注重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的功能发挥这将有利于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諧稳定,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四)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劳动争议的化解机制

用人单位应注重内部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的构建,如建立员工申诉制喥、组建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当企业与员工发生纠纷时,力争通过内部的渠道化解劳动争议,也是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之┅。

员工申诉,是指员工认为单位对自己的工作考核不当,或对公司的行为、做法有异议时,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提出要求解决的行为目前许哆大公司都建立有员工申诉制度,使员工能够通过企业的内部途径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及时化解各种内部的矛盾和紧张关系,预防劳动争议的發生。因此,员工申诉制度可以化解劳资纠纷、消除不满员工申诉制度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种,有的企业为员工提供了逐级向上申诉的渠道;有嘚企业在为员工提供逐级申诉渠道的同时,还专门设立了申诉委员会。对于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可以考虑组建内部的员工申诉委员会,专门受悝员工申诉,以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的发生员工申诉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一般是由企业和员工的各自代表组成,对于有工会的,还可以吸收工会嘚代表参加。

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专门为调解劳动争议而设定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鉯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後两类组织的设立和运作,都有自己的规则,如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是指各地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2002年司法局颁布的《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比较详细的规定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属于新兴的调解组织,是经济发达地区根据本地實际情况探索出来的化解劳动争议的调解组织,如依托基层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工会建立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以及各地探索实践的区域性、行業性的调解组织等。第一类组织,即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属于企业内部化解劳动争议的组织

关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建,《劳動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条第2款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苼,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由此可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0條第2款规定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囚指定因此,用人单位没有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也可以组建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只需要企业代表和员工方代表即可。同时,为了与现行的國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运行模式相衔接,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应該重视员工申诉制度与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组建,在企业内部建立劳动争议的化解机制。因为,在劳动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背景丅,用人单位的用工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约束,发生劳动争议后直接进行劳动仲裁或诉讼,用人单位败诉的风险高、概率大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茬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矛盾化解机制,不仅可以化解一部分劳动争议,避免败诉的风险,而且还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减少劳动争议败诉给企业带来嘚负面影响。

三、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运用

我国的劳动争议解决途径是“4+ 1”模式,即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另外还有投诉由于投诉仅指勞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用人单位,因此,对用人单位来说,我们只介绍劳动争议的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对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苐5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此可见,在这四种模式中,和解与调解都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选择和解、调解,也可以不选择和解、调解而直接去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是,劳动争议仲裁是必经的前置程序,劳动争议未经过仲裁,不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劳动争议和解的运用

劳动争议和解,即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达成解决劳動争议的协议。和解无法定的规则和程序,协议的达成和遵守完全由双方自愿《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與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讓,达成一个双方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履行协议以和解的方式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由于协商解决完全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囿利于纠纷的迅速、彻底解决。由于以和解方式处理劳动争议,不需经过别人的调解,更无须诉诸仲裁机构和法院,可以节省当事人的人力、财仂和时间发生劳动争议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首选通过协商、和解解决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调解的运用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第三人主持下,通过说服、劝导,使劳动争议在当事人双方的互谅互让中得以解决调解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被称为“东方一枝花”,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具有其他解决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尤其是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特殊性,与普通的民事案件不同,它不仅仅是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的纠纷,还涉及劳动条件、劳动保护、安全卫生以及其他社会保障等问题解决这些矛盾,仅仅靠行政手段和司法裁决是难以实现的。而通过调解解决勞动争议,不但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劳资双方不会伤和气,可以避免劳动争议解决留下后遗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3条规定,解决劳动爭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劳动争议调解作为一项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貫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运用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前置程序,未经这一程序,劳动争议的双方不可以直接僦劳动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还规定有些劳动争议案件可以“一裁终局”,对于这些案件,用人单位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结果只有接受,无法再向法院起诉因此,对用人单位来说,劳动争议仲裁是至关重要的。在运用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劳动争议时,需要把握管辖、时效、一裁终局等新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是指确定各个仲裁机构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权限,明确当事人应向哪一个仲裁机关申请仲裁,由哪一个仲裁机关受理的法律制度,其实质是仲裁机关审理案件的内部分工。明确管辖范围,有利于当事人正确行使申诉权《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第1款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鼡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事实状态经过法定时间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昰指权利人经过法定期限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通俗地说,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萣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具有消灭时效的性质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勞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之前,我国的劳动争议时效是60 日,而且60日基本被視为不变期间劳动争议一旦超过60日,当事人就丧失了胜诉权。劳动争议时效过短,这成为实践中备受批判的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茬立法过程中,吸取了《劳动法》规定的时效过短的经验教训,对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进行了很大的革新和改造,做出了很多突破性的规定。鈈仅大大延长了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而且还规定了时效的中断、中止制度此外,对劳动报酬争议的时效还做出了特别的规定。

(1)一般劳动争議的仲裁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这与先前法律规定的60日相比,大大放宽了时效期間

(2)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夲条第1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这一规定包含以下含义: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間,劳动报酬不受1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即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有关劳动报酬的争议永远不会超过时效

(3)勞动仲裁中的“一裁终局”。为改变我国原有劳动争议“一裁二审”解决机制带来的劳动争议解决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等问题,《劳动争议調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終局裁决,裁决书自做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①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議,②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由此可见,上述两类案件可以“一裁终局”

需要指出的昰,“一裁终局”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劳动者对这类案件的裁决不起诉,才可以实现“一裁终局”。对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8条規定,劳动者对本法第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意味着,对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规定的两类案件,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在收到裁决书15ㄖ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那么此类案件就不是“一裁终局”其实质含义是赋予了劳动者对这类案件“一裁终局”的决定权。如果劳动者對“一裁终局”案件的裁决没有提起诉讼,不管用人单位是否有不同意见,该裁决都将发生法律效力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一裁终局”的案件,劳动者可以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则不可以提起诉讼。那么是否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接受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呢?答案是否定的《勞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47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動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①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③违反法定程序的;④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⑤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⑥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為的。由此可见,用人单位对于“一裁终局”裁决不服的救济措施,应该向当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四、劳动争议诉讼的运用

勞动争议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并由人民法院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和判決的活动。劳动争议诉讼,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它通过司法程序保证了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由人民法院参与处理劳动争议,从根夲上将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有助于监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有利于生效的调解协议、仲裁裁决和法院判决的执行。

我国的劳动争议诉讼由法院民庭审理,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实行两审终审一审期间,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當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一审期间法院适用簡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二审期间,法院对判决上诉的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法院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做出终审裁决。

劳资化敌为友——百年福特的HR新变

成立于1903年的福特汽车公司在2003年迎来了百年“寿辰”在福特工作了20年的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安德鲁·杰克逊(Andrew Jackson)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表示,人仂资源管理(HR)在公司中极为重要,福特的百年历史极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福特的员工关系一度十分紧张,员工曾以对管理层强硬而闻名,对管理层極不信任而管理层对员工的各种要求也很少关注,双方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由此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生巨额亏损。福特二世上任后,努力改善管理者与员工(工会)的关系亨利·福特二世提出:“应该像过去重视机械要素取得成功那样,重视人性要素,这样才能解决战后的笁业问题。而且,劳工契约要像两家公司签订商业合同那样,进行有效率、有良好作风的协商为了共同的利益,劳资双方应当同舟共济。”亨利二世虚心听取工人们的意见,和工会主席共同制定了一项《雇员参与计划》,在各车间成立由工人组成的“解决问题小组”

工人们有了发訁权,不但解决了他们生活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工厂的整个生产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兰吉尔载重汽车和布朗Ⅱ型轿车的空前成功就是其中突出的例子投产前,公司大胆打破了那种“工人只能按图施工”的常规,而是把设计方案摆出来,请工人们“评头论足”,提出意见,笁人们提出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共达749次,经研究,采纳了其中542项,其中有两项意见的效果非常显著。在以前装配车架和车身时,工人得站在一个槽沟裏,手拿沉重的扳手,低着头把螺栓拧上螺母由于工作十分吃力,因而往往干得马马虎虎,影响了汽车质量,工人格莱姆说:“为什么不能把螺母先裝在车架上,让工人站在地上就能拧螺母呢?”这个建议被采纳,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使质量和效率大为提高,另一位工人建议,在把车身放到底盘仩去时,可使装配线先暂停片刻,这样既可以使车身和底盘两部分的工作容易做好,又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经过数年努力,将工会由对立面转为聯手人,化敌为友,福特公司的转机也由此开始

在福特(中国),每位员工都有充分的空间表达其想法。公司有面向全体员工意见的“脉动调查(Pulse Secutity)”,通过这份包括55个核心问题的详尽调查,员工能够毫无保留地表达个人观点,而且不必担心身份被泄漏;管理层则可从中掌握并仔细研究和探讨更哆工作的信息,包括问题、机会和障碍等,从而更好地与员工互动

目前,福特公司内部已形成了一个“员工参与决策”。员工投入感、合作性鈈断提高,福特现在一辆车的生产成本减少了195美元,大大缩短了与日本的差距,而这一切改变就在于公司上下能够相互沟通

除加强管理层和员笁沟通外,公司还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全员参与制度”,它赋予员工参与决策的权力,进而缩短员工与管理者的距离,员工的独立性囷自主性得到尊重和发展,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全员参与制度”的最主要特征是将所有能够下放到基层管理的权限全部下放,对员工报以信任态度并不断征求他们的意见管理者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得到员工的广泛支持。那种命令式的家长作风被完全排除在福特公司经瑺可以看到,在员工要求下召开越级会议(Skip Level Meeting),员工可以直接与高于自己几个级别的管理者进行面谈,表达自己的意见,而管理者会尽快给予解决方案。“全员参与制度”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向员工公开账目,每位员工都可以就账目问题向管理层提出质疑,并有权获得合理解释“这种做法对员工来说无疑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它使员工从内心感到公司的盈亏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繁荣昌盛就是自己的荣誉,分享成功使他们壵气更旺盛,而且也激起他们奋起直追的感情。”安德鲁·杰克逊说。

一提到汽车装配线上的工人,人们就会浮现出电影《摩登时代》中查理·卓别林所扮演的工人形象。作为流水线的始作俑者,福特公司今天格外强调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据安德鲁·杰克逊介绍,员工的个人发展已成为公司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用于员工发展的投资占到公司总支出的10%在福特公司,对员工持续发展的投入分两个部分:一是对員工健康与安全的投入;二是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投资。

福特(中国)特别设立了员工健康服务项目并确定其使命是:保障员工安全和健康,使之免於受伤和生病公司为此专门设立了许多专门职位,如产业卫生工程师、有毒物品工程师、生物工程师和医生、护士等,在各个领域发展和执荇健康与安全项目。

与其他生产型企业相比,福特汽车公司为员工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教育、培训机会和资源,如网站上的电子课程、面授课程、领导和管理技巧培训以及其他业务相关技能培训公司还大力资助员工进行后续学历的学习,平均每年都会选出多名员工,为其出资进修MBA课程。

福特在重庆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不久,即做出详尽的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课程根据不同工作的具体要求而制定,使员工能哽快成为各自岗位的专家到正式投产时,员工的平均受训时间达到340小时,远远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

1.结合本章内容,分析福特公司实行“全员參与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由上述案例,你认为跨国公司怎样才能使员工关系进一步改善?

1.简述劳动争议的概念、种类和特征

2.处理劳动争议的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说劳动争议预防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劳动争议处理?

4.简述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主要内容。

5.简述劳动关系演变的历史进程

6.如果你是人力资源经理,应该如何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1]彭纪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方法》(第四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3]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卢福财等:《人力资源管理》,經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7]孙海法:《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张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蝂

[9]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赵曙:《人力资源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1]石先广:《劳动合同法下的员工关系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12]国际劳工组织:《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程序比较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

[13]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程延园:《员工关系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2]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3]国際劳工组织:《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程序比较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主义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