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种蘑菇能食用蘑菇种类大全(图)吗?有没有毒啊?

  9月1日,记者从松山湖方面获悉,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出今年第1号食品安全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应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

  松山湖食药监分局表示,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非常相似,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有时连专家也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为此,该局在预警中专门罗列出几种常见的有毒菌菇及毒蘑菇中毒类型,广大市民采摘前切记识别有毒与否,避免误食。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群生或散生于林中地上。分布全省各地。有毒。

  生境与习性:群生或近丛生于林中地上或路边。分布广州、肇庆、清远、南雄。有毒,其毒素不详。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分布乳源、乳阳。剧毒,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分布肇庆、曲江、封开、南雄、大埔等地。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分布肇庆、阳春、河源、连州。毒性较强。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分布肇庆。有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分布广州、肇庆、始兴,连州。剧毒。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生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分布广州、龙门、封开等。微毒。灰疣鹅膏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分布广州、封开。有毒。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群生或散生,喜于雨后在草坪、蕉林地上生长。该菇所含有的毒素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进食量大时也会致命。这是近年广东引起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种类之一。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散生于混交林中地上。分布广东各地。有毒。

  生境与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分布广州、惠东。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分布在广州、清远、肇庆等地。剧毒,死亡率高达95%以上。

  毒蘑菇中毒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按中毒的症状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

  胃肠炎型: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神经精神型:毒素可引起类似吸毒的致幻作用。此类菌菇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多在30分钟内发病)。

  溶血型:含这类毒素的毒蘑菇中毒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食后6小时至12小时发病。

  肝脏损害型:这是引起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肝脏损害型中毒发病过程可分为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精神症状期和恢复期等6个时期。

  呼吸与循环衰竭型:这类毒蘑菇中毒主要引起呼吸与循环衰竭病症。其毒素不详,潜伏期20分钟至1小时,最长达24小时,此型死亡率高,应注意早期治疗。

  光过敏性皮炎型:当毒素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后可使人体细胞对日光敏感性增高,凡日光照射部位均出现皮炎,如红肿、火烤样发烧及针刺般疼痛。潜伏期较长,一般在食后1至2天发病。

  图由松山湖食药监分局提供

}

毒鹅膏,这种毒菇会被误认为数种可食用种类(尤其像草菇)而被人类食用,因而导致意外中毒的比例上升。毒鹅膏是已知的毒菇中最毒的一种菇类。这种菇类在人类因毒菇中毒而死亡的比例中,超过了半数。

死亡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蘑菇,含有鬼笔毒素与鹅膏蕈碱两种毒物,仅仅食用30毫克便足以致人于死地。症状可能会在食用以后8到12小时才出现,初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低血压、黄疸、抽搐、昏迷、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引起肾功能衰竭,致人死亡。

头套鹿花菌,人们可能会将这种褐色鞍状蘑菇与一种美味可口的可食用蘑菇(在食用前必须煮熟)混淆。赭鹿花菌含有gyromitirin毒素,这种毒素在人体会转化为甲基联氨,甲基联氨是火箭燃料的原料之一。赭鹿花菌吃进腹中一开始或许没有其他蘑菇那么致命,但日子久了,它会逐渐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可能是一种致癌物。

大脑蘑菇,它还含有鹿花菌素,鹿花菌素可以产生甲基联氨。与其他许多种毒蘑菇不同,鹿花菌通常会引起神经性症状,包括昏迷和肠胃不适。

死亡天使,其毒性很强,曾在北京、四川等地发生过中毒,死亡率很高。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中毒症状同毒鹅膏菌、白毒鹅膏菌。与可食的白托鹅膏菌相近似,但这后种无菌环,菌柄基部不膨大呈球形。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小心这种毒物!深圳已经有人中招 专家提醒:千万不能采食野外蘑菇,一旦食用死亡率极高

年年提醒,年年有人中招。眼下正是蘑菇生长旺季,一场雨后,山里的蘑菇长得分外好看。可是,好看归好看,这其中大多都是毒蘑菇,别说普通市民无法分辨,就连专业人士有时也需要借助仪器检测。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天有深圳市民因为采食毒蘑菇入院,目前仍在抢救中,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前几天接收了两名从沙井转来的患者。这两名患者都是年轻女性,与同伴在凤凰山游玩时,采摘了山里蘑菇食用。据有关人士介绍,当时她们摘了三包毒蘑菇,后来看到山里有贴警告,蘑菇有毒不要采摘食用,她们扔了其中一包。同行四人,其他两人劝阻蘑菇有毒不能食用,在争夺过程中,又损坏了一包。最终她们带着一包蘑菇回家食用,起初有腹泻等状况,但没有第一时间来医院。来到医院就医后,随着毒性的发展,刚开始还清醒的两人,后来都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又接到误食毒蘑菇白毒伞的病例。虽然已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就诊,但由于毒蘑菇毒性大,起初几天有假愈期,后面有可能病情发展迅速,目前医院正尽全力抢救。希望通过治疗减少毒性吸收,促进毒性排出体外。

吃毒蘑菇后,最常见的就是拉肚子,食欲不振,有些人吃了毒蘑菇以后拉拉肚子就能痊愈。但是视蘑菇毒性不同,有的病人可能会经历假愈期,看着跟没事儿人一样,或者只是觉得有点累,不想吃饭。假愈期之后真正恐怖的来了,毒素侵入五脏六腑,严重病例会发生急性肝坏死,肝功能异常,可出现黄疸。期间患者因为发生肝昏迷而会感到烦躁不安,出现幻觉,整天只想睡觉,甚至进入惊厥、昏迷状态。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会有致命的危险。

专家建议,当误食了毒蘑菇后,一旦感到恶心,开始拉肚子,应立即扣喉催吐,同时尽快就医,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毒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蘑菇中毒的机理十分复杂,对于不同的蘑菇毒性及患者不同的体质,医生常常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患者应耐心听从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大意,特别不要把假愈期误认为痊愈好转而中断治疗。

此前有市民登山采摘蘑菇,通过用蒜炒的方法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蒜变黑了说明蘑菇有毒,蒜没变黑说明蘑菇没毒。还有的人认为,只要煮熟了毒性就消失了。方法是错误的!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自己鉴别毒蘑菇。不少民间流传的毒蘑菇识别方法并不正确,反而成了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

比如最常见的误区是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事实上广东毒性最大的致命白毒伞就是纯白色的,误食的死亡率高达90%。但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肉眼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长得根本傻傻分不清楚,连专家都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专家提醒,通过气味、外形来判断毒蘑菇的方法并不准确,普通市民千万不要尝试。

同时,专家提醒,误食毒蘑菇后,消化道可能要6个小时后出现症状,有的人甚至要十几个小时,所以这造成有的人觉得吃完没事,还吃了第二顿,这样增加了毒性。吃了野生蘑菇后,如果一旦发现有消化道问题就要立即去医院,不能轻视消化道症状,以白毒伞为例,这种蘑菇有巨毒,只吃两朵就可致命。希望市民在外出游玩时,千万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要听从劝告,怀疑可能有毒,就不要一时贪嘴,以免发生中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用蘑菇种类大全(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