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字是怎样取的?

近日,一则关于2017年中国新生儿爆款名字的新闻刷遍了网络。

看着高居榜单的“轩、涵、梓”,网友戏言,这一代爸妈都是看玛丽苏小说长大的。

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是玛丽苏,单说这取名字,其实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从姓氏说。作为宗族血缘关系的代号,姓原本是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才代表着父系宗族。但随着男权的后来居上,父系最终占据了父姓江山,女性则成了某某氏。比如刘姓女儿嫁到了陈家,就成了刘氏或陈刘氏。

从名上说,古代是分为名和字的。

名,是由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的,字则不同。

一般来说,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没找到婆家的女子,称为“待字闺中”。

那么,古人是怎么取名字的呢?

《左传》中说,“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生命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依据婴儿出生时的情形取名纪实叫做“信”,比如刘小雪;

依据婴儿的气质和对他将来的期望取名叫做“义”,比如张栋梁;

依据婴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取名叫做“象”,比如王小壮

借周围的事物为名叫做“假”,比如松下小美。

就婴儿同父亲的某种相同之点取名叫做“类”。

那么,字又是怎样取的呢?

字虽独立于名之外,但是与名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北宋大文豪苏轼,字子瞻,这有着什么说法呢?

古代车厢前面的一块横木叫“轼”,人在车中行礼时,可双手凭轼,俯首示敬,代表着君子除了有内在之美,还要“尊其瞻视”,兼具外在的美

话说古人如此重视名字,你一定以为古人的名字都是些什么仲尼啊,玄德啊,孔明啊之类的吧?一般而言,古人对于取名字都是比较讲究的,但也有不太讲究和太不讲究的。

除了人尽皆知的曹阿瞒,刘阿斗,朱重八,元脱脱,还有一些名字是超乎你的想象的。

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知道他叫什么吗?姜小白!不知道后期齐国江河日下失去霸主地位,是不是得益于小白这个名字?

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朝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就是大家熟知的解梦的那个周公,姓姬名旦,是为姬旦(鸡蛋?!)

天生神力的秦武王,没错,就是芈月传里的那一个,姓嬴名荡,是为嬴荡(呵呵

还有晋成公黑臀,汉桓帝的第二任老婆邓猛女,北魏名将杨大眼……

话说回来,名和字的传统一直延续到近代。而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字渐渐被人丢弃,此后,取名一般都带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比如跃进、建国、国庆等;

在60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出现了大批的“狗剩”“狗蛋”“尿罐”之类的名字;

90年代的名字中则出现了大量的富、康、钱字眼。在贾樟柯导演的《山河故人》里,张译扮演的山西煤矿主直接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张到乐”(Dollar)。

今天,取名界流行着“男诗经女楚辞”的说法,想来是印证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特征。

而说起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取名,遑论古人,金庸老先生无疑就是个中高手。在他的武侠世界里,那些纷繁复杂的人物形象都有着朗朗上口充满诗意且内涵丰富的名字。

比如出自《庄子》的逍遥派代表“无崖子”和“李秋水”;

出自屈原《楚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黄钟公;

出自《诗经》“有美一人,清扬婉兮”的木婉清;

出自《道德经》“大盈若冲”的令狐冲、任盈盈……

今天,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关于取名的命理、属相、星座等的分析,为给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父母的也是皓首穷经十八般武艺用尽。且看成果——

这些真的是……让课代表非常无语了

声明:高中历史(gzls11)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

  行走江湖,有个响亮的名字很重要。不过,名字光好听是远远不够的,古人取名字常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意蕴和审美意境,一起来看看古人取名字背后的学问。

  冠字是长大成人的标志

  相较于今天的“姓、名”而言,古时有“姓、氏、名、字、号”,构成复杂,内涵也多,对起名时间、起名的人、起名涵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礼记》说:“幼名,冠字”,人一出生,家族就对他有个称呼。从《说文解字》对“名”字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名”的起源:“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在上古时期,白天人们能通过形体、面貌来相互识别,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相互知晓。所以,早期人们的“名”大多都很简单直白。

  至于“冠字”,具体来说是“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许嫁,笄而字”,即在行成人礼时加“字”,此时人就有了“名字”。对女子来说,结笄、取“字”都是成年的标志,有了“字”,女孩就算成年可嫁人了,所以古时女孩待嫁也叫作“待字闺中”。

  古人既然有了名,为何还要再取个“字”?

  唐代孔颖达在为“幼名,冠字”作注时曾说:“字者,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直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原来,古时取名的任务通常由父亲或长辈来完成,一个人成年后,就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由长辈所起、多年来为长辈所用的名就不能随意被平辈或晚辈呼来唤去,必须要提供一个可供他们使用的新“名”——“字”。

  《秦记》云:“名者,己之所以事尊,尊者所以命己;字,则己之所以接卑,卑者所以称己。”就是说,古时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如果违反便是不敬,所谓“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也。因此,古人平辈互称,晚辈、后人对长辈、前人多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以“字”相称,以示谦恭有礼

  名成乎礼,字依乎名

  古人取名字只要好听就行了么?那可错了,他们取名取字相当慎重,其中可蕴含着大学问。

  “名成乎礼,字依乎名”(《秦记》),取名时,命意要合于礼,后来取字,要从名的命意上生发、扩展开去,“字”与“名”互为表里,在命意上讲究关联,力求做到“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白虎通义·姓名》)。此外,“名以正体,字以表德”(《颜氏家训》),名字通常还寄托了一个人的志向、理想、美德等,折射出取名长辈对后代的美好期冀,可谓是“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

  名、字意义的关联,古人归纳出“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并提出了观察它们的六种方法——“六例”,即通作、辨讹、合声、转语、发声、并称。

  同训,即“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但意义可能有扩展。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固和坚都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意思;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都有“光线充足”之意;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才叫“飞”。

  对文,即“名”与“字”含义相左或相反,二者互相对立,各从反面作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字子长,迁是“变迁”之意,长则取“长远”之意;南宋理学家朱熹,字元晦,“熹”乃明亮之意,而“晦”则是昏暗的意思。

  连类,是指“名”与“字”含义由此及彼,二者意蕴递进,生发出“更进一步”的内涵。如关羽,字云长,由鸟儿的羽翼可以联想到天空飘动的白云;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知命”故能够“居易”。

  指实,指“名”与“字”虚实相生,动静配合。如齐公子固,字子城,由城墙的实物而产生坚固的印象,是虚实相生;又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耕地用牛,动静配合。

  辨物,即“名”与“字”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或是类概念与具体概念的关系,如孟轲,字子舆,古时轲为接轴车,舆为车厢;春秋卫国大夫蘧瑗,字伯玉,瑗是玉器的一种,等等。

  古人取名字时语义上的精细程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文化素养。  

  名字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名字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历史长河中沉浮,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翻开《汉书》,就算只看目录上的人名,汉代那种雄浑阔大的气派、蓬勃向上的精神扑面而来。这些名字里,既有表现对国家的积极态度,如韩安国、于定国、赵广汉等;也有反映豪迈气概的,如黄霸、扬雄、班超等;还有反映尚武精神和气概的,如苏武、夏侯胜等。在汉代这个富有进取精神的时代,人们的目光很少停留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是努力建功立业,在尽可能大的空间中发展自我,这在一部分人的名字中毫不掩饰地张扬出来。这样阔大的气象,表现的是充满自信的精神,确实是汉代独具的。  

  而我们看唐人诗文,会发现那时候在文字酬答中特别喜欢以人的排行做名,唐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行第称呼,如李白称李十二,杜甫称杜二,白居易称白二十二,元稹称元九,等等。称呼行第的数字,大者有至五十的,因为唐人计算行第大多是按祖父或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所以能达到五十那样大的数目。互称排行,是宗族间的长幼之序,反映出宗族间对同辈人兄友弟恭的要求,起始于儒家的孝悌思想。此外,诗人之间互称行第,使人有“四海之内皆兄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感,成为豁达舒放社会气氛的象征。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相比之下,宋代名字则颇显“老气”,“叟”“老”“翁”等字常常出现在人名中,如《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叫孟元老,《鹤山集》的作者叫魏了翁。有学者认为,这种命名风气是因为社会优礼老人,所以很多人便希望通过名字让自己“变老”,这种表示成熟、抒发自尊的心理,影响了当时的命名习惯。

  自《百家姓》以来,中国姓名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姓名虽然只是代表某个人的一种符号,却折射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名字里能读懂一个时代。你的名字里有什么故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取名字颇有讲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