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甲醛不可以制备异正丁醇和异丁醇吗?

更多“格氏试剂与甲醛反应可制得()。”相关的问题

在无水ZnCl2催化下,醇与浓盐酸的反应活性顺序是()。

对某些官能团的检验,有下列检验说法用卢卡斯试验法检验伯、仲、叔醇时,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法只适用于在试剂中能溶解的醇,一般为C6以下的一元醇

B.该方法是伯、仲、叔醇特有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伯、仲、叔醇

C.苄基醇和烯丙基醇与盐酸氯化锌虽然会发生反应,但生成物不会干扰检验

D.卢卡斯试验在制备过程中,为使氯化锌充分溶于盐酸,可加少量水,使氯化锌溶解

E.仲醇生成持久性的蓝色溶液

各种醇胺吸收H2S与CO2的吸收热最高的是()。

由于羧酸的酰化能力较弱,只能对伯、仲醇发生酰化反应()

胺类化合物按其毒性大小一次为()。

不同类型的醇与Lucas试剂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乙酸酐-乙酸钠法测定醇含量可消除伯胺和仲胺的干扰,在反应条件下伯胺和仲胺酰化为相应的酰胺,醇酰化为酯,用碱中和后,加入过量的碱,酯被定量地皂化,而酰胺不反应。()

裂化反应中碳-碳键裂化速度顺序为()。

裂化反应中碳-碳键裂化速度顺序为()。

}

《甲缩醛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缩醛说明书(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二甲氧基甲烷产品说明书 国家环保总局推荐使用的新溶剂甲缩醛(二甲氧基甲烷)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即良好的溶解性、低沸点、与水相溶性好,能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杀虫剂、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也由于甲缩醛具有良好的去油污能力和挥发性,作为清洁剂可以替代F11和F113及含氯溶剂,因此是替代氟里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与醇、醚、丙酮等混溶;能溶解树脂和油类,溶解能力比乙醚、丙酮强;和甲醇的共沸混合物能溶解含氮量高的硝化纤维素;16时在水中溶解32.3%(WT);水在甲缩醛中溶解4.3%(WT)。 根据甲缩醛的溶解特性,它可作为部分卤素烃溶剂的代用品;与许多溶剂的互溶性好,尤其是与LPG、DME的相溶性比较好,且沸点低,对提高气雾剂的蒸气压和雾化率是极有利的;甲缩

3、醛具有优良的水溶性,为开发水基型气雾剂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3用途 (1)将少量甲缩醛与乙醇、酯或酮混合可使溶剂得到增效作用。甲缩醛的这些特点使它特别适于作为油漆及清漆配方、胶水与黏结剂、油墨及各种气雾剂产品中的添加剂,使产品获得优良的均匀相。(2)在皮革上光剂、汽车上光剂配方中的应用。皮革上光剂的配方一般采用少量的固体蜡、微晶石蜡、蜂蜡、巴西棕榈蜡等,采用二氯甲烷、溶剂汽油、松节油等来溶解往往比较难,且容易分层,使产品质量不稳定。使用甲缩醛后,可以改善溶剂性能,提高质量,且挥发快,使用方便。在汽车上光剂配方中也存在同样情况,特别是甲缩醛的水溶特性,对提高乳化蜡的稳定性起很大作用。(3)在空

4、气清新剂配方中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空气清新剂中的香精通常用乙醇作为溶剂,达到与丙丁烷的互溶,要使用较多的乙醇,影响清新剂的气味。采用甲缩醛后,可使香精的溶解性能大大改善,减少乙醇的用量,可提高清新剂的香味,减少VOCs的排放。特别是对干雾型空气清新剂,使用少量的甲缩醛就可使香精丙丁烷互溶,更能体现干雾型的“干”。 (4)在彩带配方中的应用。在彩带配方中主要采用高分子聚丙烯酸脂类固体原料,原配方中采用F11作溶剂。随着氟里昂的禁用,采用甲缩醛作溶剂,将可达到溶解性好、挥发性快的目的。 (5)在电子设备清洁剂配方中的应用。目前生产中大多采用F11及F113作主要原料,随着氟里昂的禁用,亦将被甲

5、缩醛所替代。(6)甲缩醛可用于脂、蜡、硝基纤维、天然树脂、松香、妥尔油、大多数合成树脂、聚苯乙烯、醋酸乙烯聚合物及共聚物、聚酯、丙烯酸酯、偏丙烯酸酯、聚胺树脂、环氧树脂、氯化橡胶等作定量溶解用。 (7)在杀虫剂配方中的应用。在杀虫剂配方中大多采用胺菊脂、氯菊脂、高效氯氰菊脂、溴氰菊脂类拟杀虫菊脂,它们在脱臭煤油及水基中很难溶解,因此往往先用助剂如二氯甲烷、二甲苯、丙酮及异丙醇进行溶解后再配制杀虫剂。甲缩醛对拟除虫菊脂的溶解性比上述溶剂要好,且成本低,又可替代含氯溶剂。 4.质量指标:项目等级化妆品无水纯净甲缩醛99.5%99.9%99.5%甲醇百万分之一0.05%0.05%甲醛百万分之一0.0

6、05%0.0005%水0.5%0.03%40、沸程150380、15的密度为0.760.936g/mL。日本学者用甲缩醛作添加剂,也元发出一种甲醇基优值汽车燃料,这种燃料是由甲醇、重瓦斯油和甲缩醛(或乙缩醛)、乙醇或异丁醇配制而成的,使用这种燃料,汽车尾气中的CO、烃类低释放量对环境友好。(4)甲缩醛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固体甲醛 沈阳化工学院开发了甲缩醛空气催化氧化法制固体甲醛的新工艺。主要原料为甲醇和甲醛,主要设备为列管反应器。工艺路线分为三步:通过连续法工艺将甲醇和甲醛缩合制成甲缩醛;甲缩醛催化空气氧化不经过吸收制成高浓度固体甲醛;固体甲醛造粒。该工艺的特点是在甲缩醛催化空气氧化制成高浓度甲醛

7、的过程中,以甲缩醛为原料,Fe-Mo-第三组分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强放热氧化反应,传热介质温度在260280下,催化剂和惰性瓷环混装,也可以上部混装、下部纯装催化剂,甲缩醛氧化生成的甲醛和水的摩尔比是31;在气相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甲二醇,由此产生各种不同聚合度的甲二醇缩聚合物,这些合成的气体随着空气高速流出反应器,直接输入到截面积增加至少50倍的分离器中,气流立即减速,停留一定时间,达到气、固、液的分离;在容器中直接得到高浓度的固体甲醛或高浓度甲醛溶液,在分离器中沉降的悬浮液中,有甲醛也有固体甲醛,未泠凝降的甲醛随着空气流出分离器和高浓度固体甲醛在造粒时产生的甲醛气体一起汇

8、聚,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为甲醛吸收液,当达到规定浓度后,由泵输送到合成甲缩醛工序,作为原料使用,甲缩醛氧化放出大量的热能,通过传热介质供应整个工艺。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等化点,与当前制造固体甲醛相比,具有甲醇原料消耗少、能耗低、无污染、闭路循环等优点。水和甲醛双循环利用,产生的热能回收利用,甲醛含量达9093。固体甲醛是一种甲醛含量在90以上的外观为白色块壮、粉壮或片壮的甲醛产品,便于存贮和远输。在较高温度下能转化为甲醛气体,极易代替高浓度甲醛参与各种反应并生产出高质量产品。固体甲醛是理想的甲醛源,以固体甲醛代替37工业甲醛,可以不排放或少排放工业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国内固体甲醛生产技术

9、落后、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仅有的几家生产厂都无法扩大生产,远远无法满足固体甲醛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大量依靠进口,每年的进口量在2万吨左右。 (5)甲缩醛法制浓缩甲醛中国科学院研究开发了甲缩醛法制浓缩甲醛新工艺。传统的甲醇氧化法制甲醛,得到的甲醛溶液含量不大于55(质量分数),在需求高浓度甲醛时(如聚甲醛的生产),必须经过真空蒸流甲醛浓缩工序,造成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和废水处理困难等问题。新工艺可得到75(质量分数)甲醛溶液,提高三聚甲醛合成转化率,同时具有能耗低、无甲酸生成、稀甲醛可循环利用、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新工艺由甲缩醛合成和甲缩醛氧化两步构成。工艺的实验室研究成就已通过四川化工厅验收鉴

10、定。(6)甲缩醛制备多聚甲醛南京工业大学大在“甲缩醛氧化制浓甲醛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由浓甲醛经催化聚合、干燥制备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的技术。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模拟放大试验,为低聚合度多聚甲醛的工业化试验和生产提供了设计数据,该技术于2003年13月27日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和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验收。甲缩醛法成本低、无甲酸生成、稀甲醛可循环利用。 6.使用注意事项甲缩醛为一级易燃液体,对金属无腐蚀性,可用铁、软钢、铜或铝制容器储存。由于挥发性大、沸点低,应注意火源和热源,并置阴凉处密封储存。为什么中石油不允许在汽油中添加甲缩醛?1、甲缩醛适量添加不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但不建议在中石化、中石油外采汽油中添加。

}

4.5.3.1 恒温水浴:温度控制在70±2℃。

b.分别吸取2mL标准甲醇比色液置于5只比色管中,各加入1.0mL高锰酸钾溶液,15min后各加入0.6ml溶液,此时溶液呈无色,边用水冷却边慢慢加入10mL变色酸,在70±2℃水浴上加热20min后冷却。

c.用1cm比色皿,在波长570nm处,以不含的5%的溶液做参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标准比色液的吸光度值,同时做空白试验。

d.将标准甲醇比色液的吸光度值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以标准甲醇比色液的体积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用移液管吸取5mL试样,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吸取上述试样溶液2mL置于比色管中,按标准曲线的绘制步骤(b和c)进行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根据试样的吸光度在标准出线上查出甲醇的体积。

的白分含量x3按式(3)计算:

式中;V0—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空白试验中甲醇体积,mL;

V1—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试样中体积,mL;

V2—试样体积,mL。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003%。

4.6 蒸发残渣的测定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允许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大于0.0003%。

4.7 氧化时间的测定

4.8 杂醇油含量的测定

与试样中杂醇油反应所生成的颜色和已知杂醇油含量标准溶液的颜色进行日视比较。

4.8.2.4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剂:

取1.0mL及1.0mL异戊醇,分别置于2个已有部分无杂醇油乙醇的1000mL容量瓶中,以无杂醇油乙醇稀释至刻度。得到0.1%异丁醇溶液(甲液)及0.1%异戊醇溶液(乙液)。

按甲液:乙液=3:1比例混合,得到0.1%杂醇油标准溶液A。

用移液管吸取8.0,15.0mL杂醇油标准溶液A,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无杂醇油乙醇稀释至刻度。

注:无杂醇油的的制备:取杂醇油含量低的进行蒸馏,去初馏和终馏各50mL,截取中间馏分,反复两次蒸馏。

文章来源:《化学工业标准汇编有机化工方法》

版权与免责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丁醇和异丁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