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打应不应该体罚?

什么叫惩罚,什么叫体罚?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每一种措施都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教育措施实施的程度,说白了就是掌握处罚的“力度”。这是一种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关键在于当事教师对于整个事件的把握。



既然是体罚!就违法!违反未成年保护法!违法必究。!



可以。适当即可。也就是不造成身体损伤为适当。



我觉得没什么不好啊,学生又不会缺胳膊少腿的。让他难受一阵就知道犯了错是要受罚的,是不好受的,是要承担责任的。会督促教育他以后在做错事时,三思而后行。对孩子的成长没坏处啊!





我同意,锻炼身体,还起到警示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在体罚学生这块绝对不能做,用心和犯错误的学生沟通,找到错误点,帮他改掉坏习惯或错误。



如果是我的孩子,不带有讽刺挖苦,不打出毛病,别打头部,别的基本都可以接受!最好就是戒尺打手!



扎马步我认为不算体罚!总不能一点不管!



各位家长,孩子犯错了,老师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这个问题把老师也难住了,有不调皮的学生吗?在学校不管不教育不可能,但是,管严格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不对的,靠说服教育都是老师唯一的途径,那是针对听话的孩子,实在不听话的孩子老师也无计可施了,作为我个人的意见:假如是我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以扎马步的方式教育我认同,(休息一晚就好了,对孩子身心健康没有影响)因为教师这样做不是害了孩子,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孩子好,望孩子以后成才!



同意,如果确是孩子犯了错误(成心的或屡教不改类的),扎马步伤不了孩子身体,给他(她)点教训对改正错误有帮助。现在好多孩子脆弱得不可思议跟受到太多无原则妥协有很大关系。

}

3~5 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往往都面临着一个很让人纠结的问题——到底应不应该惩罚孩子?

如果惩罚孩子,什么方式比较合适?使用这些方法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益养君认为,孩子犯错,绝对不能情绪冲动打孩子。体罚是效率较低、成本过高的一种的惩罚手段,打孩子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就像《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所说,孩子犯错归纳起来有三大原因:

1、年纪小,还未建立规则意识,行为结果无法达到成人标准;

2、规则学习是漫长且的过程,需要重复练习,也需要言传身教;

3、父母的态度,影响孩子改错的程度。

因此,孩子犯错,父母要正确地批评孩子,才会让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

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

相反,我们应该陪着孩子一起寻找孩子做错的原因,引导孩子下次如何规避相同类型题目的错误做法,取得更好的成绩。

1)批评要简单明了、态度坚决

批评要用直接、简明且能让孩子听懂的话,给孩子规范出行为的边界。不要旁征博引,也不要唠叨抱怨碎碎念。

批评要态度坚决,但态度坚决不等于态度凶巴巴的,而是要摆出家长的权威,坚守规则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语言简单、态度坚决的批评,会让孩子学会就事论事,然后说到做到。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对他的行为、对他的动作进行批评,而不要批评孩子的人格,否则会影响孩子自尊自信的建立,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3)批评要以规则代替情绪

家长批评孩子很多时候会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会忽略孩子的错误,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会格外的严苛,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就学会了钻空子,无视规则,甚至会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所以,家长可以事先跟孩子约定一些规则,约定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用规定和规则代替被情绪主导的批评,这样就可以减少唠叨,减少很多情绪上的冲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