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戴基平用艺术签名设计写出来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简析电视对农节目的拓展.pdf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硕士学位论文
试论电视对农节目的拓展
姓名:孙玉林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吕萌
座机电话号码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瘟数是缮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孑诗氲赤采
签字日期:1/n7年铲月7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毖糍殳衣晕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脚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鲐孙夏垛锄张瑚
签字魄卯产尹月哆日
签字魄硼年牛月二夕日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中央确定。十一五”期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时期,电视对农节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孙犁晚年创作批判.pdf4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2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论文作者签名: 蔓堕堕
指导教师签名:
论文评阅人1:
答辩委员会主席:
答辩日期:
呈|!!-矿立
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逝鎏盘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
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芩瞻铭 签字日期:加,/‘年衫月 多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逝姿盘鲎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逝姿盘堂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孙犁晚年创作批判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孙犁晚年创作批判——均是精品资料,值得下载!,孙犁晚年创作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2:55:0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孙犁晚年创作批判
官方公共微信《民国时期电影杂志汇编》二
半月刊。八開本。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五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同年十一月三十一日第六期。陳亦雲、范基平編輯。上海圖文出版社出版。李世芳、陳嘉震攝影。該刊主要關注半月以來中外影壇發生的大小事件,常設欄目有“半月來”、“官方消息”、“好萊塢消息”、“好萊塢新片介紹”、“世界影壇”、“國際電影消息”等,將中國、美國、乃至英、法、德等國影壇的最新動態都一一告知讀者。該刊不僅消息豐富,更有獨特的選題眼光,每期都有不同側重點。如第一期發表文章《一九三五年電影界的一筆喪事帳》,對在一九三五年內接連過世的影壇同仁阮玲玉、鄭正秋、聶耳、陸麗霞等表示沉痛哀悼。第三期著重介紹“聯華”出品、費穆導演的新片《天論》,發表《〈天倫〉的劇旨說教與技巧》、《從家庭之愛到人類之愛》等文評論此片。文字之外,更值得稱道的則是該刊的圖片特色,每期有十五六頁之多,印刷考究,質量上乘,有些還是整版的巨幅照片,因此該刊也被譽爲當時“中國印刷最精、照片最美的影刊”。&
32&西北電影&
半月刊。十開本。年十月十日創刊於山西太原。年月日出至第一卷第二期後停刊,共出期。周彥、宋一舟(宋之的)編輯。盧淦美術編輯。撰稿人有宋一舟、張沖、蘇戈、王蘋等。西北影業公司發行。該刊爲西北影業公司宣傳刊物,以向讀者傳遞西北影業公司消息爲主要內容,兼及其它電影知識介紹。刊登《西北影業公司宣言》,闡明公司創建宗旨並公布年製片計劃;《我們的陣容》介紹西北影業公司主要成員;刊載演員王蘋撰寫的文章《到西北來及其他》,抒寫進入西北影業公司後的感想。此外,該刊還發表阿郭的文章《〈無限生涯〉外景隊雜寫》,以日記的形式描繪了拍攝西北影業公司出品影片《無限生涯》時的情形,並刊發了大量劇照。另外刊載的文章還有蘇戈的《蘇聯導演速寫》、張沖的《國産電影的重要與責任》、宋一舟的《電影欣賞與觀衆心理》。&
33&新華畫報&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三六年六月五日創刊於上海。一九三七年八月五日出至第二年第八號後因抗戰爆發而休刊,一九三八年十月五日復刊,一九四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出至第五年第十二號後停刊,第一年出七期,第二年出八期,第三年出三期,第四年出十二期十一本,第五年出十二期,共出四十二期四十一本。新華畫報社編輯部編輯,主編龔天衣,第二年第四期起丁聰加入主編。復刊後由龔天衣、李嵩壽、江棟良、曹蝸隱編輯。新華影業公司出版。張善琨發行。該刊爲新華影業公司的宣傳刊物,先後歷時五年,反映了該公司全盛時期的出品風貌。除爲“新華”出品的影片做宣傳外,該刊也注重刊登一些討論中國電影現狀和介紹有關電影的理論、技術、動態、表演、配樂等各方面知識的文章,並邀請電影從業人員和影評人參與撰稿,且能博收廣納來自“左”、“右”及“中間”各派的言論。刊物也頗爲注重對漫畫的登載,爲之供稿的包括張白鹭、黃苗子、張英超、汪子美、艾中信、胡考、嚴折西、江棟良等人,丁聰更是一度參與了刊物的美術設計。作爲畫報型刊物,照片的刊登亦是其關照的重點之一,演員近照之外,劇照的選刊則是新片宣傳的重中之重,凡“新華”及其後同樣由張善琨經營“華新”、“華成”等公司的最新出品,該刊皆有大量照片刊出,讓觀衆先睹爲快。此外,由楊德惠編寫的《國片年譜——紀念上海影業三十周年》詳細列出了從宣統元年(一九零九年)到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上半年間國片出品的清單,他的連載《電影史料》則拾掇一些中國電影史上較有影響和歷史意義的事件,意在爲後世保存文獻。&
34&電影·戲劇&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三六年十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同年十二月十日出至第一卷第三期後停刊,共出三期。淩鶴編輯。電影戲劇社發行。發行人胡伯洲。撰稿人有淩鶴、孫師毅、沈西苓、歐陽予倩、蔡楚生、吳永剛、塵無、韋彧(夏衍)、田漢等。該刊爲左翼電影刊物,內容充實,思想進步,因受國民黨當局查禁,試刊三期後被迫停刊。刊載文章兼具理論性與鬥爭性,內容包括有電影戲劇理論文章,如孫師毅的《蘇聯劇場的前哨》、沈西苓的《戲劇及其特殊性》、陽翰笙的《編劇雜談》、唐納的《對于劇本創作上的一點意見》;影劇工作從業者自述,其中尤以導演自身對所攝影片的闡釋最具史料價值,如歐陽予倩《〈清明時節〉與〈小玲子〉》、應雲衛《關于我的〈生死同心〉》;介紹國外電影界尤其是蘇聯劇運的發展現狀,如Stefan&Priacel著、章企程譯《第四次蘇聯戲劇節回顧》、《蘇聯戲劇節雜寫》,葛一虹的《蘇聯歌劇之發展》;以及數量豐富、內容精練的影評。此外,該刊一卷二期還推出悼魯迅先生特輯。&
35&影與戲&
周刊,逢周四出版。十六開本。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出至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一年第三十四期後停刊,共出三十四期。朱善行、沈靦觍編輯,徐冠中從第十三期起加入爲圖畫編輯,自二十二期起又先後有高寒梅、陳瑾之接替沈靦觍,第三十三期開始則由陳瑾之獨任編輯之職,並特聘杜鳌爲圖畫編輯,陳雪生爲美術顧問。影與戲周報社出版。胡以康發行。攝影者有席與群、李世芳、穆戈龍、陳飛星、周子畏、馬永華、杜鳌等。該刊以貼近大衆爲原則,並自稱爲“綜合電影戲劇的百科全書”。其影、劇(主要是京劇和話劇)篇幅各占一半,電影部分將目光主要鎖定在以上海爲中心的國內影壇,發文則以新聞式的報道爲主,比較注重時事性和娛樂性,且詳於所報道事件的細節和原委,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內容涉及影院的經營、放映情況、各電影公司的改革興替、人事變更、新片開拍計劃、影片拍攝進度和其間的花絮趣聞,以及包括知名編導、當紅明星、影壇新人等在內的衆多電影從業人員的最新動向。&
36&舞台銀幕&
月刊。十開本。年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版期。淩鶴編輯。舞台銀幕社出版。發行人辛漢文。該刊前身爲《電影戲劇》,出版三期後因其左翼傾向被迫停刊,復出的《舞台銀幕》延續原有風格。主要報道戲劇與電影界消息,刊登影評劇論,理論性較強。發表文章有熊佛西《怎樣做戲與怎樣看戲》,闡釋戲劇創作的正確方法;韋春畝(夏衍)《從冬到春的戲劇》,評說近期上演的各出戲劇之優缺得失;陳毅(陳沂)《〈日出〉公演觀想記》,書寫對戲劇《日出》的一些雜感;宋之的《影評一議》,探討影評家的工作職責。另有《上海大劇院被搗毀》、《關于導演團及其他》等文對最近影壇、劇壇的熱點事件進行評論。此外,該刊還刊登了一些劇本,如張季純的獨幕劇《塞外的狂濤》以及淩鶴的獨幕悲劇《荒漠笳聲》。&
37&明星特寫&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三七年五月一日創刊於上海。同年七月一日出至第三期停刊,共出三期。嚴次平主編。青青電影出版社出版。該刊每期以介紹文字配以大量圖片特寫幾位明星,對他們的生平經歷,日常生活,家庭成員,興趣愛好等進行詳細描述。第一期爲小明星專輯,主要介紹當時活躍在銀幕上的四個受人矚目的童星:胡蓉蓉、陳娟娟、黎铿、葛佐治。第二期則關注在電影界剛嶄露頭角的四位新人,包括因《十字街頭》而聲名鵲起的白楊,因《彈性女兒》而備受注目的路明,以及另外兩位未曾被觀衆十分注意的演員——袁紹梅和許曼麗。第三期則著重介紹業已成名的四大明星:“美麗的茉莉花”袁美雲、“甜姐兒”黎莉莉,“小鳥一般的”周璇,“銀壇驕子”金山。第四期刊出預告,擬介紹趙丹、陳燕燕、貂斑華和李琳,因抗戰爆發而未能出版。&
38&藝文線·“新地”特輯&
月刊。十開本。年月創刊於上海。同年月出至第三期後停刊,共出期。丁丁編輯,何心發行,藝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刊物主要發表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狀況和表達反侵略立場的戲劇文學作品。“新地”特輯附于《藝文線》的第三期,此特輯主要報道上海電影界對“新土事件”的反響和反思。年月日,乍浦路東和影戲園上映日德聯合攝製的影片《新土》(又名《新地》),該片公然將中國的東北妄指爲日本的“新土”,激起了滬上廣大電影工作者的強烈憤慨和嚴重抗議。歐陽予倩、應雲衛等百十余人首先聯名發表抗議書,之後茅盾、周揚、夏衍、巴金等百十余人又聯名發表《反對〈新地〉辱華片宣言》,終於迫使該片停放。該刊所載《上海電影戲劇界三百七十六人宣言》、《上海文藝界一百四十人宣言》、《上海電影業公會呈中宣部文》即保留了這一段正義反日事件的史料。
39&國光影訊
周刊。十六本。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二日創刊於上海。一九三八年七月二十七日出至第四十期後停刊,共出四十期,之後改爲《亞洲影訊》。國光影院公司編輯出版,免費寄奉讀者。撰稿人有深翁、憶素、勞荪、伴雲等。該刊主要介紹國泰大戲院、大光明大戲院兩家西片首輪影院的上檔新片,有影片故事、劇照選刊、影星掠影、幕後新聞等,先後介紹了歌舞片《美術家與模特兒》、《大學遊藝會》、《蝴蝶穿花》、《野玫瑰》;劇情片《七重天》、《小寡婦》、《煤油燈》、《開天闢地》;歷險片《血洗奴舟記》、《羅賓漢》、《怒海英魂》;喜劇片《夢遊禁宮》、《總統夫人》;懸疑片《千古疑獄》,西部片《亂世鴛鴦》等,還介紹了來滬上映的蘇聯影片《新戀愛觀》;不過爲了宣傳推銷的緣故,有時過于溢美。該刊還隆重宣傳了《貂蟬》,這是在“大光明”公映的爲數不多的國産片,也是該刊介紹的唯一一部國産片,並刊登了《貂蟬》插曲《大宴曲》歌詞。&
周刊。十開本。年月日創刊於上海。同年月十日出至第十六期後停刊,共出十期。李一、張一蘋、梁嘉惠編輯,朱曼華發行,百合出版社出版。撰稿人有史東山、許幸之、阿英、塵無、之爾、李作民、邵伯周等。該刊爲上海淪爲“孤島”以後較早出版的影刊,主要內容爲短論和影訊,偏重報道上海和香港兩地影壇情況,闢有“新聞網”,“銀色雜筆”,“讀報剪聞”等欄目。其“特稿”一欄較有特色,發表有《最近上海的中國電影界》、《八一三前攝成未映的國産新片調查錄》、《費穆北戰場攝影歸來》、《新時代公司近況》、《外人眼中的戰時中國電影界動態》等。由于抗戰爆發後劇壇比較繁榮,故刊物以相當篇幅介紹了《日出》、《女子公寓》、《不夜城》等名劇的演出情況,還集中報道了“上海舞女界救濟難民遊藝大會”、“上海各界籌募難民救濟會”等活動,顯示了鮮明的“孤島”特點。該刊的兩個長篇連載:瞿史公的《劇壇外史》和楊德惠的《歷年放映的國片統計》,具有較大的史料價值。
41&抗戰電影&
不定期刊。十六開本。一九三八年三月三十一日創刊於漢口,僅出一期。唐納主編。伊明、劉念渠編輯。華中圖書公司唐性天發行。撰稿人有陽翰笙、史東山、袁牧之、姚蘇鳳、金擎宇、袁叢美、費穆、應雲衛等。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九日,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普海春舉行成立大會,這是一個包括了共産黨、國民黨,以及抱有各種政治態度而又贊成抗日的電影人的全國性組織。三月三十一日,作爲協會會刊的《抗戰電影》宣告創刊。這是抗戰初期一本重要的電影刊物,它具有鮮明的政治態度和豐富的文獻史料價值。刊物在卷首開闢了“關于國防電影之建立”的討論專輯,發表了陽翰笙、史東山、袁牧之、費穆、應雲衛等共十二人的文章。他們對抗戰期間電影事業的開展提出了不少切合實際的意見,陽翰笙在文章中更提出了建立國防電影的五條具體意見。《抗戰電影》還以相當的篇幅及時介紹了中國電影製片廠當時正在拍攝的三部抗戰電影片:《保衛我們的土地》(史東山編導)、《熱血忠魂》(袁叢美編導)和《八百壯士》(陽翰笙編劇,應雲衛導演)。《抗戰電影》目前衹見一期,雖然該刊編者曾在編後記中提到,第二期將刊出夏衍、蔡楚生、沈西苓等人的作品,但事實上這第二期並未能出版。
42&亞洲影訊&
周刊。十開本。年月日創刊於上海。年月日出至第五卷第十五期後停刊。第一卷出十期,第二、三、四卷各出十期,第五卷出十期,共出卷百期。上海亞洲影院公司發行。撰稿人有王春、阿那、司馬驛、陶秦等。該刊爲上海亞洲影院公司宣傳刊物,主要介紹南京大戲院、大上海大戲院、國泰大戲院、大光明大戲院、美琪大戲院幾家西片首輪影院的上檔新片。爲原《國光影訊》和《南海銀星》合並而成。原先免費贈送,曾發行萬千余份,年十月日第二卷第四十一期開始收費發行。設有“摘星樓”、“試片室”、“電影小說”、“三言兩語”、“花邊電報”、“每周一導演”、“傳聲筒”、“考試院”、“大觀園”、“水銀燈下”、“星宿海”等欄目。曾推出巨片專刊,如英國劇情片《垂簾六十年》、歌舞片《翠堤春曉》、喜劇片《三朵花》、劇情片《孤島異人》等。除了積極宣傳好萊塢影片和影人,對亞洲影院公司轄下影院上映的國産大片如《武則天》、《西施》、《王寶钏》也予以關注。此外,該刊還關注了黃柳霜、韓飛利浦等在美國的華裔影星。
43&金城月刊&
月刊,第十三期後改爲不定期刊。三十二開本,後改十六開本。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創刊於上海。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出至第十七期後停刊,共出一七期,之後另出過若干號外。許新裕、周惠石編輯,金城大戲院出版發行。撰搞人有范煙橋、吳村、徐卓呆、陳大悲等。金城大戲院是當時專映第一輪國産影片的電影院,被譽爲“國片之宮”,因其老板柳氏兄弟創辦有國華影業公司從事製片業務,故該刊自第十二期起另有“國華畫報”的附名。該刊主要介紹和宣傳國華影業公司出品、上映於金城大戲院的影片,內容包括電影本事、劇本、劇照、影評、插曲歌譜、明星相片、拍片花絮、編導感言、影人轶事、新片預告等,另附國華影業公司出品單。也曾刊登過一些電影理論文章,如《電影的分工》、《談談編劇》等。自第十三期起出過多期影片特刊,如《〈董小宛〉特刊》(第十五期)、《〈西廂記〉、〈天涯歌女〉特刊》(第十七期)、《〈惱人春色〉圖畫特刊》(號外)等。&
44&文獻·日本侵略中國電影的陰謀特輯&
月刊。十開本。年十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年月十日第八卷。文獻叢刊社編輯。中華大學圖書有限公司發行。該刊爲大型綜合性月刊,年月十日出版的第四卷刊有《日本侵略中國電影的陰謀特輯》。特輯由丹丁從日本“國際映畫社”新聞二二六號、“日本映畫”大陸發展號(月十日發行)翻譯的三篇文章組成,包括對僞臨時政府“教育部文化局長”湯爾和的采訪《中日親善先從電影起》、日本國際映畫社社長市川彩《看吧,日本電影向大陸發展的姿態》以及年月十日由寺內部隊報道部、東和影片公司、滿鐵華北事務部、東和商業電影部、光陸大戲院、新民電影協會、滿洲電影協會、國際電影通信社、國民文化電影協會等代表在北京出席的座談會紀要《日本電影的大陸政策及其動向座談》。提醒國人注意日本所謂的‘電影國策’,防範日本在文化上特別是電影戲劇上的侵略企圖。該卷還刊有蔡楚生《戰後的中國電影動態及目前的改進運動》,另有短訊《上海電影公司絕不再攝神怪片》。該刊在其他卷中也相應刊載過一些有關電影的內容,如歐陽予倩電影劇本《木蘭從軍》和鷹隼《關于〈木蘭從軍〉》等。
45&電影新聞&
周刊,逢周五出版。十六開本。一九三九年三月三日創刊於上海。同年七月七日出至第十八期後停刊,共出十八期。電影新聞圖畫周刊社編輯出版,上海友利公司發行。主要刊登中外影壇的新聞動態,文章以精短的消息爲主,如電影業界的最新動向,影院的放映情況等,間以長篇的趣味作品,比較關注影人生活的細節方面,尤其擅於挖掘一些鮮爲人知的轶聞秘事。設有“每周評論”、“每周一星”、“影片批評”、“新片述評”、“影迷之頁”等欄目。曾刊登《十九年來中國電影業總檢閱》、《色情片在美國的活躍與限止》、《中國女明星登龍秘辛》、《五年計劃開始後蘇聯電影的檢討和概況》、《好萊塢導演威廉凱萊伉俪滬遊記詳》、《好萊塢八大公司沿革史》等文章。由紅鍾執筆的《銀色鴛鴦譜》連載十數期,記敘了高占非、袁牧之、黎明晖、胡蝶、王人美、金焰、王引、袁美雲、舒繡文、陳玉梅、胡萍、徐來、王瑩等十多位影人的婚戀史。此外,刊物還穿插有不少電影劇照和影人相片,提供國內電影照片的攝影者有王君華、杜鳌、張文傑、秦泰來、汪石羊等。&
46&電影世界&
月刊。開本。年月日創刊於上海。年十月出至第二十四期後停刊,共出十期。電影世界編輯部編輯(由李嵩壽、徐慶華、顧義新、陳平陸續主持事務),第二十期起署名陳忠豪編輯。大效公司出版部發行。撰稿人有陳平、白丁、嚴次平、楊德惠、張英超、稜白、林梅先、黃素民、辰星、淩楓等,照片攝影者有許锜、馬永華、王君華、呂智元、杜螯、秦泰來、程傑等。該刊是印刷精良,圖文並茂,內容充實,爲上海“孤島”時期比較重要的電影雜志。主要刊登中外電影新聞、影人特寫、新片介紹、影業綜述、影片評論、電影插曲歌譜等。豐富的圖片和新鮮的資料是該刊的最大特色,除“新華”、“藝華”、“金星”、“中聯”等滬上電影公司熱心供應該刊最精彩的新片劇照,衆多攝影師積極發表精心攝製之影人近影外,米高梅、環球、雷電華等美國各大電影公司也優先爲刊物提供各種珍貴材料。文字部分所選文章內容覆蓋面較廣,其中尤以影人的特寫訪談最爲豐富,曾刊登《訪陳雲裳》、《顧蘭君從影成功史》、《訪問萬氏兄弟小記》、《在李绮年香閨裏縱談》、《成長了的小鳥陳燕燕》、《卜萬蒼談藝術良心》、《張善琨——戰後電影業推動者》、《關于吳永剛氏》等。&
47&中國藝壇畫報&
日刊。八開本,每期二張四頁。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同年九月二十四日出至第一百零七期後停刊,共出一百零七期。余以文編輯。中國藝壇畫報社發行。該刊標明“電影戲劇綜合圖畫日刊”,內容劃分爲電影、話劇和戲曲三大類,圖文並茂,主要報道影劇消息、藝人行蹤和藝壇綜述,也刊出過不少長篇連載。七月一日起采納讀者建議,擴大電影版面,增加國外影壇新聞,並刊登明星照片,介紹新片內容。對上海女明星照片義賣展覽,白楊、高占非等影人在重慶的活動,香港大地影片公司從事抗戰影片的攝製情形等影壇新聞進行了大量報道;江棟良的長篇漫畫《影人私生活》,以每人數幅、圖文結合的形式,分別對蔡楚生、孫瑜、黎莉莉、趙丹、白楊、顧蘭君等四十余位影人平時的生活細節和個人愛好進行了生動描繪,幽默誇張而不失真實;他的另一組連載漫畫《攝影場切口圖解》則對“拷貝”、“開分廠”等當時電影圈內流行的俗語進行了通俗圖解,爲後人保留了當時特定的語境資料。刊物最引人矚目的是連續刊登了夏衍、蔡楚生、阿英、于伶、費穆等進步影人的大量文章和對他們的專訪。&
48&今日中國·戰時電影特刊&
月刊。開本。年月創刊於香港。已知出至年十月第十四期。今日中國出版社編輯發行。非賣品,由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贈閱。該刊爲新聞攝影畫報,中英文對照,登載大量時事新聞照片宣傳中國全面抗戰時局。該刊於年月第九期出版中國戰時電影特刊,報道戰時電影攝製情況,主要介紹中國電影製片廠、中央電影攝影場、西北電影製片廠三家電影製片廠的工作情形及出品影片。既刊登新聞照片反映電影工作者在從事拍攝、化妝、錄音、洗片、接片、放映等工作時的真實場景,也登載大量影片劇照配以簡短文字說明介紹各廠出品的影片,如紀錄片《對日抗戰實錄》、《湘北大捷》,故事片《熱血忠魂》、《東亞之光》、《八百壯士》、《孤城喋血》、《中華兒女》、《白雲故鄉》、《孤島天堂》、《保衛我們的土地》、《保家鄉》、《好丈夫》、《塞上風雲》、《長空萬里》等。此外,還刊登了各電影製片廠的廠址照片,以及廠長、導演、編劇、演員等的群像照片。該刊用紙考究,圖片印刷精良,是對戰時電影的一次珍貴記錄。&
49&中國影訊&
周刊,逢周五出版。十六開本,每期八頁。一九四零年三月二十二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二年六月出至第三卷第八期後停刊,第一卷出五十二期,第二卷出五十二期,第三卷出八期,共出一百一十二期。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七日出版號外《玉碎珠圓》特輯。前期主要由吳承達、黃寄萍、徐百益主辦,後期主要由葉逸芳、林雲陶、陸小洛等負責。中國影訊社編輯出版發行。該刊主要關注上海本地影壇動態,風格通俗大衆,新聞性強。所介紹的新片絕大多數爲古裝片,可見當時租界對影片題材高壓管製導致古裝片蓬勃乃至泛濫的境地;由此電影公司常鬧“雙包案”,有讀者投稿《都是雙包案默片與聲片》,羅列《三笑》、《木蘭從軍》、《孟麗君》等重複拍攝的題材;另有《戰後古裝片統計》、《五十位導演的處男作》等統計信息。對于中國第一部卡通長片《鐵扇公主》,該刊亦有一系列追蹤報道,包括公開招考大量卡通繪畫人材的過程等,並刊發劇照。另有如“南國影后”李綺年來滬、周璇嚴華婚變、英茵自殺及後事等追蹤報道。&
50&大衆影訊&
周刊,逢周六出版。十開本。年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年月十日第四卷十期。陳富華編輯。大衆影訊社發行,彭記書報社總經銷。撰稿人有姜星谷、王瀚泉、汪俊等。刊物常規欄目有首頁的頭版新聞,及每周影訊、新片介紹、影人轶事、讀者信箱等。該刊對影壇重要新聞多有關注,《導演洪深自殺前後》詳述“洪深自殺”事件,並刊其絕命書。《與童月娟會談》對震動滬上的“童月娟父女糾紛”深入調查。另外,對“周璇嚴華離婚案”及周璇離婚後去向有多篇追蹤報道,可見此事之滿城風雨;對英茵自殺萬人憑吊、對“反派巨星”王獻齋的病故都有翔實報道。該刊曾發表多篇影星專訪,如周璇、白雲、梅熹、李绮年、白虹等,有時並附影星親筆題詞與簽名。另有影史鈎沉的部分,如鄭逸梅的《影壇回憶錄》,薛廣畿的《影壇備忘錄》,後者有《明星公司》、《殷明珠與上海公司》、《“聯合”與“慧沖”》等篇目,回溯各電影製片公司的歷史及演變。邵鈞軒作的《夢香館影話》所載《服務中國電影界的外人》、《影人綽號錄》、《海上影訊總檢閱》等文亦保留了一些影史資料。
51&金星特刊&
不定期刊。十六開本。一九四零年九月五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一年六月一日出至第四期後停刊,共出四期。金星影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編輯出版。撰稿人有周劍雲、周贻白、張石川、吳永剛、黃佐臨、吳紉之、鄒嘯(趙景深)、姚克、范煙橋、陸小洛、李之華等。該刊爲“金星”的宣傳刊物。金星影業公司由前明星影片公司老板之一的周劍雲和南洋影院商人合資開設,其製片態度在“孤島”時候尚屬嚴肅。刊物第一期爲“《李香君》專號”,第二期爲“《秦淮世家》專號”,第三期爲“《紅粉金戈》、《夫婦之道》專號”,第四期爲“《孤島春秋》、《無花果》專號”,除影片故事、劇照、演職員表等外,主要文章有周贻白的《爲什麽要寫歷史故事》、張石川的《我是怎樣導演〈秦淮世家〉的》、吳永剛的《〈離鑾曲〉前奏》、吳村的《我愛〈花濺淚〉》、蕭離的《關于金星戲劇電影訓練班》等。一九四零年十二月十七日,著名導演沈西苓在重慶病逝,噩耗傳到上海,電影界的同行們爲他舉行了追悼活動,並捐款壹千壹百余元轉寄其家屬,刊物第四期集中報道了此事。&
52&中蘇文化雜志·蘇聯戲劇電影專號&
十開本。年月十日創刊於南京,已知出至年月十日第二十卷第九期。中蘇文化雜志編輯部(社)編輯、出版,後改爲中蘇文化協會雜志委員會編輯、發行。該刊爲綜合性文化理論刊物,研究與介紹中蘇問題,涉及中蘇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科學、文化、教育、藝術等諸多領域。年十月十日出版的第七卷第四期爲“蘇聯戲劇電影專號”,全冊“三十萬言”,鑒于當時中國對于蘇聯戲劇和電影“一般性的紹介”不少,編者“把重心放置在較有研究性的問題上面,特別是若干技術方面的問題”,除此以外,編者還重視“名劇的移譯”和蘇聯戲劇電影對于中國的作用。其中有關電影的部分,發文有鄭伯奇《蘇聯電影給與中國電影的影響》、史東山《蘇聯電影與中國電影》、王平陵《從蘇聯電影談到中國電影》、田漢《怎樣從蘇聯戲劇電影取得改造我們藝術文化的借鑒》、葛一虹《蘇聯電影與蘇聯戲劇給予了我們什麽》。譯文有愛森斯坦作、賀孟斧譯的《蘇聯電影二十年》,原稿、芳秦譯《蘇聯電影藝術家》,阿格里作、郁羚譯《論新聞電影》,普特夫金作、陳鯉庭述《論電影演員》,·宇特基維區作、郁羚譯分析布景師作用的《論藝術家在電影創造中的地位》。篇首還附有《中華全國電影界抗敵協會致蘇聯電影界書》。
53&中國電影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一年一月一日創刊於重慶。同年三月一日出至第一卷第三期後停刊,共出三期。中國電影出版社編輯發行,王紹清等人負責具體事務。該刊爲電影理論與研究型刊物,聚集了一大批大後方第一線的文藝工作者爲之執筆,全刊理論色彩濃重,編輯態度嚴肅,凡與電影有關之專題論文、漫談雜感、技術上的經驗報告、國內外影壇的通訊及統計調查等,皆在該刊的收錄範圍內。嚴峻與艱苦的抗戰局勢決定了其對當時中國電影的形式和走向的特別關注,該刊主辦的“中國電影的路線問題”座談會筆錄成爲了該刊第一期的重頭戲,此次會議有孫師毅、史東山、沈西苓、潘孑農、徐蘇靈、鄭君里、陳鯉庭、孟君謀、羅靜予、白楊等共計四六位影藝界人士出席,衆人在會上各抒己見,對相關問題展開了熱烈而精彩的討論。就該刊物所載的文章來看,以行文嚴謹的長篇大論居多,有的立足解決實際問題,有的或系統或有針對性地進行理論研究,有的以專業的眼光和方法解構電影技術,有的則在大層面上對中國電影事業進行縱橫鈎沉,把握其發展和走向。&
54&銀鑾殿&
月刊。十開本。年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同年月十日出至第三期後停刊,共出期。李嵩年編輯,影藝出版公司出版。張文傑、秦泰來、馬永華等攝影。該刊以影訊報道、影人特寫爲主,闢有“銀花條條”、“新聞播音台”、“銀鑾殿座談”等專欄,其“本刊專訪”欄目刊發了當時爲影界所矚目的一些焦點人物訪問記,如《李紅及余光談從影史及其相戀經過》、《走訪“中國卡通之母”萬氏昆仲》、《張慧沖會見記》、《北平李麗半世記》、《訪〈古中國之歌〉導演人費穆先生》、《周璇、嚴華離婚詳記》等。由于該刊創刊於“孤島”後期的險惡環境中,在粉飾太平之余,也間或發出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如《中國電影》、《大後方的影人們》、《重慶來稿:中國戰事電影》等通訊和攝影報道,以及抨擊“孤島”淫穢電影的《灰黃了的上海電影》等文,隱約透露了抗爭的痕迹。&
55&電影與戲劇&
雙月刊。十開本。年月日創刊於香港(爲躲避香港殖民政府的耳目,該刊在版權頁上使用了重慶的地址,實則完全在香港編印)。年月日出至第三期後停刊,共出期。第一期編輯馮亦代。第二、三期編輯者爲電影戲劇出版編輯部(沈镛)。電影戲劇出版社出版。發行人張同時。撰稿人有蔡楚生、司徒慧敏、姚蘇鳳、夏衍、茅盾、金山等。該刊爲抗戰時期在香港創辦的進步刊物,主要刊登有關電影與戲劇的報道、言論、劇評、劇本等。每期都圍繞一個主題出一份特輯。第一期爲《前程萬里》、《國家至上》特輯,主要介紹蔡楚生編導的影片《前程萬里》和老舍、宋之的合寫劇本、司徒慧敏導演的戲劇《國家至上》。第二期爲《大獨裁者》特輯,介紹卓別林自導自演的反法西斯影片《大獨裁者》。第三期爲各地劇運報道特輯,分別介紹了重慶、延安、桂林、馬來西亞的戲劇運動現狀。此外比較有特色的則是對香港影劇事業的介紹,刊載文章有吳其敏《年香港首映粵語影片》、史文《一年來香港劇運回顧》、蔡楚生《抗戰以來華南的電影和當前的期望》等。&
56&影壇春秋
年刊。十六開本。一九四一年八月一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版一期。中國電影書報編譯社編輯出版。該刊主要刊登一九四零到一九四一年影壇的重要事件及相關文章,包括嚴華、周璇離婚的前因後果,沈西苓逝世後其親友沈茲九、孫瑜、周劍雲、蔣旂、陸小洛、葉蒂等人發表的悼念文章,影片《木蘭從軍》在重慶放映時被焚一事的始末,以及《鐵扇公主》(長片,新華影業公司出品)和《農家樂》(短片,中央電影攝影場出品)這兩部卡通片的繪製者分別敘述之創作經過等。拿編者的話說,“從戰事開始到現在爲止,孤島電影界的大事看來也‘盡在其中’了”。此外還刊有一些新片劇照和影人相片,其中尤對“中聯”出品的巨作《家》一片給予了特別的關注,以四頁篇幅獨家刊登劇照多幅,時距該片開映還有兩個多月。&
57&國聯影訊&
周刊,逢周五出版。十開本,每期八頁,後縮減篇幅,改爲四頁。年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年第二卷第五期。吳承達主編,中國聯合影業公司委托編輯出版,中國聯合影業公司出版發行。撰稿人有王瀚泉(鄭白水)、羅丹、蓓蒂、嚴次平、張慧沖、朱石麟、裘萍、蓓蕾等。該刊主要刊登“國聯”的最新消息,包括新片介紹,影片製作進程和攝製計劃,影人動態與其日常生活點滴,相關的電影劇照和影人相片,以及大上海、滬光、新光、國聯等首輪國片影院的放映情況等。發文大多短小精悍,曾刊登《大上海改映國片的經過》、《陳雲裳的生活裏層》、《我們繪製〈鐵扇公主〉的經過》、《中國卡通史》、《張慧沖印象記》等文章,還對演員王獻齋、王竹友、英茵的逝世做了特別報道。王瀚泉(鄭白水)撰寫的“影界巨頭特寫”系列簡述了張善琨、任矜蘋、吳邦藩、卞毓英、李大深等“國聯”高層人物的生平業績;“影人之筆”一欄特邀殷秀岑、韓蘭根、岳楓、黃河、顧也魯等人親撰精趣短文。
58&電影與播音&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二年三月十五日創刊於四川成都。一九四三年起,每年出刊十期。一九四八年九月出至第七卷第五期後停刊,共出六十三期五十本。孫明經主編,曹守恭、李鑄晉等編輯。成都金陵大學理學院電影部及電化教育專修科創辦,金大理學院電影與播音編刊社編輯出版。抗戰勝利後改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與金陵大學合辦,由教育司司長英千里擔任社長。一九四六年四月底出版第五卷第四、五期合刊後,從成都遷回南京。一到四卷簡稱“電音”,第五卷起改簡稱爲“影音”。第一卷一至四期爲油印,第五卷第一期起改橫排。該刊專門介紹“電影與播音之技術及施教方法,各種傳播文化最有效之新工具,各省及國外電化教育實施近況”,內容包括影音教育論述、國內及海外影音教育動態、佳片和影人介紹等,專業性強,視野開闊,是一本嚴謹治學、富有使命感的學院刊物。&
59&新影壇&
月刊。十開本。年十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年月日出至第三卷第六期後停刊,共出十期。屈晁總編輯,中華電影公司編輯發行,第二卷起由中華電影聯合公司具名。撰稿人有沈鳳威、李家璧、卜萬蒼、秦瘦鷗、桑弧、靜流、般若等。該刊主要刊登電影理論、批評、史料、新聞、小說、漫畫,影人訪談、特寫,及新片介紹等內容,並定期刊載該刊主辦的影人座談會筆錄。力主電影業的聯合及振興國産電影,但在政治立場上有明顯傾向,即鼓吹“大東亞共榮圈”的主張,刊登汪僞政府和日方頭面人物林柏生、馮節、川喜多長政等人的題詞和文章。除積極宣傳“華影”新片外,該刊還致力于介紹日、德等“軸心國”及僞滿洲的電影業和影界動態,並對僞政權與日本合作拍攝的《萬世流芳》、《博愛》、《春江遺恨》等具有特殊宣傳意義的影片進行宣傳。第二卷第六期爲“華影一周年紀念特輯”。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六年一月一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五日出至第二卷第十一期後停刊,第一卷出十二期,第二卷出十一期,共出二十三期。吳崇文、汪俊編輯。第二卷第三期後改由鄒建華主編。環球書報社出版。第二卷第九期後改由春秋出版社出版。創刊時,因抗戰勝利以來國內電影界沉寂已久新片匮乏,該刊主要報道好萊塢影壇。自第一卷第八期開始,封面從國外影星改成國內影星爲主,關於國內電影界的報道也在此前後隨之豐富。國外方面,該刊介紹歐美新片、好萊塢短訊,較多渲染影星韻事。國內方面,該刊的報道反映出抗戰勝利後影劇事業重新振興的過程,如報道戰後第一部國産片《忠義之家》、金山接收東北攝影場後第一部影片《松花江上》的攝製情況。《國産影片競攝新片白熱化》一文綜述電影界在戰後沉寂整整一年後的復蘇局面,介紹“中電”二廠拍攝《忠義之家》和《遙遠的愛》、“中電”三廠在北京拍攝《聖城記》、南洋影片公司在香港拍攝《同病不相憐》等情況。該刊還報道了抗戰勝利後活躍在影壇的多位影劇人和一些著名編導。&
61&米高梅影訊&
月刊。十開本。年月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年月十日第二卷第四期。編輯人黃嘉谟。米高梅影訊社出版發行。該刊爲中英文合刊,中英文各占一半篇幅,內容大致相同,從第二卷第二期起改爲中文版。主要報道美國米高梅影片公司出品的新片、明星們的生活動態以及影片製作內幕等。介紹的影片包括《》、《》、《》、《》、《》等。第二卷第三期、第四期還分別推出了《翠鳳艷曲》和《銀漢笙歌》特刊,詳細介紹了影片劇情、演職人員、幕後花絮等。此外該刊還刊登了多篇文章介紹米高梅公司的當紅影星和新近演員,有明星本人親自撰寫的隨想,有記者整理的明星訪問記,有描寫影星成長歷程、演技才能的小傳,還有群像式的明星素描。另外一些比較重要的文章則是介紹米高梅公司攝片計劃、運作程序的,如《米高美公司戰時的貢獻》、《米高梅製片內幕》、《一九四七年米高梅的文藝電影年》、《米高梅一九四七——四八年度攝片計劃》、《米高梅的陣容作風和前途》。&
62&華影周刊&
周刊。十六開本,每期四頁。一九四三年六月二十三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四年八月二日出至第五十六期後停刊,共出五十六期。該刊是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的宣傳刊物,爲《中聯影訊》的繼續,故《華影周刊》的第一期仍舊延用《中聯影訊》的期數,標爲“第四十一期”,從第三期方才使用正常排序。主要刊登“華影”的影片攝製情況和其間的花絮趣聞,該公司演員的最新動態與特寫訪談,以及新片介紹、電影本事、插曲歌譜等,設有“銀花朵朵”、“特寫”、“影迷問答信箱”等欄目。介紹了《第二代》、《燕迎春》、《新生》、《錦繡前程》、《生死劫》、《漁家女》、《秋海棠》、《合家歡》、《兩地相思》、《丹鳳朝陽》、《鸞鳳和鳴》、《大富之家》、《草木皆兵》、《表》、《神·鬼·人》、《教師萬歲》等一系列“華影”製作的影片,尤其是該公司的巨製《紅樓夢》,並將第五十期專門闢爲“古裝巨片《紅樓夢》特輯”。此外,該刊還曾特邀一些明星爲之撰稿,曾刊登胡楓的《我演〈回春曲〉》,周璇的連載《我的從影史》等。由于“華影”是當時日僞控製下的電影公司,因此該刊對所謂“中日合作”的影片《萬紫千紅》、《春江遺恨》等予以了特別的關注,也刊載過一些日本電影界的新聞消息。&
63&上海影壇&
月刊。十開本。年十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其間偶有延誤,年月出至第二卷第八期後停刊,共出十期。金巽編輯(其中第二卷的一至三期由盧珍主編,之後又改由金巽、張卿共同編輯),上海影業出版公司編輯出版發行。自第一卷第八期後由上海影壇出版社出版,發行人姚世豪。撰稿人有李家壁、魯思、洛川、應贲、夏候、呂嘉、郭鈞、文海犂、文熊、靜流等。該刊主要刊登電影快訊、明星訪談、演員評論、影壇趣聞、新片本事、影片批評、電影小說等,同時還定期刊登由該刊主持的電影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之筆錄,另設趣味測驗和“電影信箱”以加強與讀者的交流,此外還特設“劇壇”專欄用以報道話劇界的動態,發表相關的新劇評論、戲劇理論等。該刊力邀當時文藝圈中的知名影評人爲之撰稿,刊登了《劉瓊論》、《論胡楓的演技》、《周曼華論》、《袁美雲的戲路》、《韓蘭根論》、《歐陽莎菲簡論》、《李麗華論》等一系列頗具理論色彩的演員評論類文章;也曾邀請陳燕燕、周曼華、李麗華、顧也魯、韓蘭根、陳雲裳、陳娟娟、嚴化、王丹鳳、蔣天流等明星作爲其特稿的執筆。
64&昆侖影訊
半月刊。橫十六開本。一九四七年八月一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出至第二十期後停刊,共出二十期。孫樟主編。昆侖影業公司宣傳組發行。撰稿人有(黃)祖模、系子、襄南、高衡、李箴、西柳等。該刊爲昆侖影業公司的宣傳刊物,主要刊登該公司的新聞動向,內容涉及影片的拍攝計劃和進度,拍片過程中的花絮趣聞,演職人員的幕後點滴,影片的基本故事梗概,電影配樂插曲的歌譜,影片上映後的各方反映和評論,公司的人事變更等,同時積極推介該廠的演員新人,可謂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該公司的發展走向和出品情況。其刊載的文章,多爲新聞式的稿件,曾對《天亮前後》(《壹江春水向東流》下集)、《新閨怨》、《萬家燈火》、《關不住的春光》、《麗人行》、《西湖春曉》等影片的攝製經過進行過跟蹤式的詳細報道。此外,該刊還對“昆侖”出品的影片在台港及外埠上映時的盛況有所關注,並就蔡楚生、史東山、沈浮等導演的影片拍攝手法及有關電影的幕後製作——如攝影、剪輯、配樂等方面內容進行闡述。值得一提的是,該刊第一期采用手寫油印的版式,之後才改爲鉛印。&
65&電影雜志&
半月刊。十開本。年十月日創刊於上海。年月十日出至第三十八期停刊,共出十期。盧蒔白編輯,影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發行人梁其田。撰稿人有小勉、洛非、鏡華、祝西、玫兮、朱雀、彭湃、香光等。該刊最大的特色是其豐富的國內外影人特寫,國內明星部分如《一九四七年的陳燕燕》、《解剖秦怡》、《重慶四大名旦之一張瑞芳》、《白楊的轉變》、《劉瓊的二個時期》、《石揮的私人生活》、《陶金的成功》、《趙丹在新疆的時候》等;有關歐美影星的,則大多譯自國外原稿,或自述,或訪談,或他人評敘,涉及麗泰海華絲、英格麗褒曼、泰隆鮑華、瑪琳黛德麗、秀蘭鄧波兒、瓊克勞馥、克拉克蓋博、伊麗莎白泰勒、凱絲琳赫本、亨利方達、勞勃泰勒、瓊芳登等衆多著名影星。其常設專欄則有“聽到·見到·想到·寫到”、“好萊塢通訊”、“新片介紹”、“觀影隨筆”、“攝影場巡禮”、“連環圖畫”、“電影小說”等。第七期“新年特大號”還曾刊載過一系列有關國産電影的評論性文章,如顧仲彜的《中國電影事業的前途》、镛子的《國産電影的歎苦經》、未之的《論國産影片的文學路線——以〈一江春水〉、〈八千里路〉、〈遙遠的愛〉爲例》等。&
66&電影論壇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七年十一月一日創刊於廣州。出至第二卷第二期後因內政部不予登記,被迫將國內版結束,自下一期起在香港政府民政務司登記,並依照當地出版法例,定爲香港版第一期(總第二卷第三·四期合刊),出版兩次後曾休刊將近半年,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出至香港版第五期(總第三卷第三·四期合刊)後停刊。第一卷出二期,第二卷出六期四本,第三卷出四期三本,共出十二期九本。區永祥兼任主編和發行人,電影論壇出版社出版。該刊堅持其辦刊的嚴肅性,將目光投向世界範圍內的電影事業(本國之外尤以美蘇兩國爲重),主要刊登電影理論、技術知識、影壇動態、影片評論、影人評傳等,並配以一定的劇照和影人圖像。文章大多內容充實,偏重學術性和資料性。也曾以特稿的形式,對好萊塢的政治潮、華籍攝影師黃宗霑的返國、以及解放區的電影事業等予以了大篇幅的報道。並刊登過由該刊發起的,以“中國電影的回顧與前瞻”爲主題的座談會筆錄。該刊的一大特色是幾乎每期都有一個特輯。第一卷第一期“金像獎特輯”,第一卷第二期“米老鼠特輯”,第二卷第一期“卓別麟特輯”,第二卷第二期“阮玲玉特輯”。“國際電影泛論特輯”分上下冊,分別附于第二卷的第三·四期合刊和第五·六期合刊。第三卷第一期則爲“《西伯利亞史詩》特輯”。&
67&電影話劇&
半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八年二月一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九年十月五日出至第三十期後停刊,共出三十期。主編姜星谷。電影話劇社出版,社長姜季超。撰稿人有辛剛、雅芳、王冷庵、周天籁等。該刊主要報道電影及話劇界的各類消息,把在攝影場與話劇場采訪而來的資訊在第一時間呈現給讀者。常設欄目有“專訪與特寫”,與影劇演員、導演面對面近距離交流,講述各自的成長經歷,拍戲感言,近期情況等。“新片介紹”聚焦近期即將上映影片如《雞鳴早看天》、《新閨怨》、《艷陽天》、《小城之春》等,概述劇情,刊登劇照,列出詳盡的演職員表,讓讀者先睹爲快。“影星百詠”采用記事詩體裁,每期以一首詩詞描繪一位當紅女明星,如白楊、秦怡、黃宗英、陳娟娟、歐陽莎菲等,並作簡要點評。“影星香閨巡禮記”走進陳燕燕、李麗華、王丹楓、白楊、上官雲珠等女明星的居所一探究竟。每期還連載周天籁的長篇小說《電影巨頭艷史》。&
68&電影小說&
半月刊,逢五日、二十一日出版。三十二開本。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創刊於上海。已知出至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第二十六期。陳立編輯,發行人盧蒔白,發行所爲影業出版社。撰稿人有祝西、鏡華、伯奮等。該刊是《電影雜志》的姊妹篇,介紹了大量在滬上映的影片,刊發根據劇情改寫的電影小說,以西片爲主,並附劇照和演職員表,以及有關演職人員情況的短文。如刊華納影片公司出品的《桃李飄零》電影小說,附文《〈桃李飄零〉的特點》、《〈桃李飄零〉的導演和攝影》,刊雷電華影片公司出品的《登龍嬌客》,附文《〈登龍嬌客〉的製片人》,刊英國二城公司出品的《王子復仇記》,附文《莎翁原劇的分場》。另外,“攝影場近訊”欄目不時介紹環球國際、雷電華、米高梅等影片公司的拍片近況。該刊也給予國産電影以關注,所刊國産片電影小說有:中電二廠出品的《懸崖勒馬》,永華影片公司出品的《國魂》,昆侖影業公司出品的《新閨怨》、《萬家燈火》,中國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萬象回春》,華藝影片公司出品的《生死恨》,大同影片公司出品的《幾番風雨》等。
69&劇影春秋&
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一日創刊於上海。同年十二月一日出至第一卷第四期後停刊,共出四期。魏照風、沙坪主編。劇影春秋社出版。主要刊登影劇理論、批評、史實、劇本、團體介紹、人物特寫等,推崇一種新現實主義的、追求進步的、批判的、戰鬥的文藝態度。所載文章中有不少論證翔實的長篇原創和譯作,作者中也不乏影劇界的一線工作者和業內專家。曾發表《論“批評的表演”與“愛角色”的我》、《作家·導演與電影》、《電影創作路向》、《今日的熊佛西》、《初來的藍馬》、《彩色電影》、《論趙丹底演技路線》、《攝影導演》等文章,劉念渠的長篇論文《演員與演技》亦在該刊分章節連載。刊物還曾特請演員談表演體會,編導論拍片心得,發文如白楊的《關于何綠音這個角色》、吳茵的《我創造角色的過程》、史東山的《〈新閨怨〉的産生》等。影劇批評一直是該刊所肩負的重要任務,以電影爲例,刊物就曾對《新閨怨》、《萬家燈火》、《小城之春》、《國魂》、《街頭巷尾》等影片或單向切入或集體討論地進行了褒貶和形式不一的評價。&
70&影劇叢刊&
季刊。大三十二開本,第四期改三十二開本。一九四八年九月三十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出至第四期後停刊,共出四期。影劇叢刊編委會(劉厚生主編,張石流、王世楨編輯)編輯,中國影劇叢刊社出版。撰稿人有張駿祥、張瑞芳、陳白塵、潘孑農、黃宗江、劉友瑾(劉厚生)、汪鞏、簡平、劉孟哲、陳西禾、徐揚等。該刊爲電影與戲劇的綜合刊物,在中共地下黨文委的指示下編印而成。主要刊登有關電影和戲劇的理論文章,執筆者多爲影劇界專業人氏,電影部分還包括影片評論、影人訪談、影業綜述等內容。該刊每期都有一個專輯:第一輯“從舞台到銀幕”以戲劇和電影的關聯爲主題,特邀石揮、沙莉、耿震、張石流四位第一線的影劇從業人員撰文敘述各自的經驗;第二輯“好萊塢內幕”用《好萊塢的陰影與曙光》、《好萊塢的危機》、《好萊塢——電影帝國》等文解剖如日中天的好萊塢電影事業;第三輯“演員的甘苦”則聚焦電影演員工作與生活的種種。此外,該刊發表之馮亦代翻譯的《莫斯科電影編劇家與蘇聯的電影劇本寫作》、《藝術劇院五十周年》、《藝術中的自己與自己身中的藝術——紀念蘇聯人民藝術人卡恰洛夫》等文章還顯示了其對蘇聯電影事業的關注。&
71&影劇天地&
半月刊。十六開本。一九四八年十月十六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九年四月十日出至第一卷第九期後停刊,共出九期。主編秦儀。影劇天地社出版。社長戴培中。發行人張紫金。撰稿人有馬思帆、焦鴻英、鄧蒙、白野等。攝影記者杜鳌、翁飛鵬。該刊主要報道國內電影界的最新消息,包括新片介紹、影人專訪、影劇述評等,兼及話劇、京劇、越劇、滬劇等各劇種的動態報道。常設欄目有“半月影談”、“影評”、“專訪”、“話劇之窗”、“電影故事”、“漫畫漫話”等。登載的文章以消息爲主,注重時效性和趣味性。該刊的影評專欄做得頗具特色,《我看〈國魂〉》、《評〈清宮秘史〉》、《送〈麗人行〉》、《〈希望在人間〉觀後隨感》等文都能從比較客觀的立場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此外,該刊的一至四期每期都以多幅劇照介紹一部新出品的國産影片,包括《街頭巷尾》、《子夜歌》、《大團圓》、《群魔》等。
72&水銀燈&
半月刊。二十開本。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創刊於上海。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出至第九期後停刊,共出九期。馬博良、陳良廷、徐保羅、朱西成、麥黛玲(朱曾汶)、朱雷編輯,聯合出版社發行,發行人姚豪。撰稿人有李君維、麥黛玲(朱曾汶)、馬博良、羅文、伯奮等。這是一本專門介紹評析外國電影的刊物,設“新片評介”、“影評隨筆”、“影訊快報”、“特稿”、“專訪”等欄目,評述影片以美國好萊塢電影爲主,兼及蘇聯、英國電影。由於和一些外國通訊社有聯繫,影訊以快捷爲特色。該刊的一些專欄也頗有特色,如“片影錄”對正在或即將在影院開映的影片進行簡評、打分,起導觀作用;“影城散步”由編輯們集體執筆,在浏覽了衆多國外報刊之後,對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然後以“簡訊”的形式和讀者分享。“剔銀燈”和“麥黛玲影話”分別是李君維和朱曾汶的個人專欄。&
73&影劇新地&
周刊,第十期起改爲半月刊。十開本,第二卷起改爲十開本。年月十日創刊於上海。年月十日出至第二卷第八期後停刊,共出十期。第一卷的編輯委員有毛羽、沈浮、吳茵、吳琛、李瑞來、金焰、陳鯉庭、鄭君里、魯思;第二卷起由毛羽任主編,編輯委員又加入金鼓、葉清江、葉聯薰三人。影劇新地社編輯出版,李楨葆發行。撰稿人有沈浮、張駿祥、徐昌霖、歐陽予倩、史東山、湯曉丹、章泯、馬中嬰、秋水、白鷗、陳健、魯思、歐冠雲、李雪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签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