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责骂孩子会对他成长有什么影响

  每个小孩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犯一些错误,有的错误可能无伤大雅,但有的错误,却会影响他们一生。

  所以在小孩犯错后,家长对待错误的态度,有时候非常重要,这甚至会影响很多事情的走向。

  前几天在外吃饭的时候,就遇到了两对让人印象深刻的母子,因为正巧在饭点,所以快餐店里的人非常多。

  当时这两对母子里的小孩,都主动去汤桶旁边端了汤,但是因为小孩的年龄都还比较小,所以非常不巧地撞在了一起,而且衣服也都弄湿了。

  其中一位妈妈在看到后,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指责起了自己的小孩,表示自己本身就不想让小孩打汤,结果现在弄得身上都是湿的。

  所以孩子在听到了这样的指责后,表情变得非常不自然,甚至有点想哭的样子。

  但另一位妈妈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她并没有对小孩进行指责,而是安慰了孩子,并且和孩子商量要不要打包回家吃?

  所以小孩在妈妈的安抚下,情绪很快恢复了正常,开心地吃完了饭。

  这两个妈妈面对小孩犯错后的态度,显然是不同的,所以孩子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孩子犯错后,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如果一味采用错误的方式,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些伤害,所以家长要引起注意。

  孩子犯错后,为什么父母的态度很重要?

  孩子在犯错后,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很有影响,甚至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处事以及思想方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育儿专家崔玉涛就曾提到:孩子犯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家长可以借此进行教育,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决定了孩子对于事物的认知

  很多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可能和他们对于事物认知不全,脱不了干系。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认知以及三观,并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以及阅历的增长,才会逐渐完善。

  因此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对待孩子做错事情的态度,其实有助于孩子完善自己对于事物的认知,这甚至能够帮助孩子形成更好、更全面的认知。

  2、决定了对待孩子的教育态度

  不同的家长,在对待孩子错误的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的对待方式。那么这些不同的对待方式,其实也表露出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

  因为有的家长对待孩子,可能会采取较为简单粗暴的方式,但有的家长,却会对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非常重视,甚至会因此做出衍生。

  所以家长在这时的态度,也就透露出了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因此非常重要,因为这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3、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处事行为

  家长对于孩子犯错后的态度,也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行为处事。因为老话说得好:“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所以通过孩子的各种言行,往往也能看到家长对于他们行为的干预程度。

  要知道孩子做错了事情,很多时候和家长也脱不了干系,因为有可能是他们出于模仿家长的行为,才会做出一些比较糟糕的事情。

  因此家长采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小孩成长中的错误,往往能让他们今后的处事行为,得到一定的提高,也能避免他们重蹈覆辙。

  有哪些错误的态度,家长要尽量避免?

  假如家长想要利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小孩犯的一些错误,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态度,是否存在问题?又是否需要及时的改正?

  因此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如果采用了以下这些态度面对孩子,那么最好及时地进行纠正,因为这些态度可能并不是特别合适。

  1)对孩子进行过分责骂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往往不由自主地就会开启责骂模式,认为孩子犯错是一件大事,所以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长教训。

  但是家长对孩子进行过分责骂,特别是当着别人面进行责骂,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因为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感到伤面子,并不一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长期这样的话,还有可能会影响亲子间的关系。

  所以很多喜欢对小孩责骂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这种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也许会比较管用。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方式带来的效果,只会越来越淡。

  2)对孩子进行冷暴力处理

  有的家长在小孩犯错后,可能并不会对小孩进行责骂,但是会使用冷暴力。

  因为这类家长会觉得,既然责骂孩子起不到效果,但又希望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不妨让孩子自己想清楚。

  但是这种态度,也只会起到反效果。这种做法甚至会让孩子产生一些疑惑感,认为家长对于自己并不是特别上心,所以才对自己非常冷淡。

  时间久了,也会使彼此间的隔阂增加,孩子可能也难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会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

  3)对孩子的错误一律无视

  有的家长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错误,会选择无视的态度。家长之所以会有这种举动,主要是因为这几个原因:

  一是认为孩子的错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所以无需指出;

  二是因为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太过宠溺,所以对于孩子的错误,会直接无视。

  那么家长的这种做法,无论是出于哪种原因,都有可能给小孩释放出错误的信号。

  因为这会让小孩误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正确的,久而久之,有可能会酿成悲剧。

  小孩犯错后,家长该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对待?

  家长在孩子犯错后,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态度,才能将坏事变好事,因此可以尝试一些比较有效地方式。

  就像我遇到的两位母亲,另一位母亲通过较为温和的处理方式,不仅化解了尴尬,同时也不至于让孩子感到无措。

  ①家长要理解孩子犯错

  很多家长面对小孩犯错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不能站在小孩角度考虑问题。

  家长在看到孩子做错事后,总是会习惯性地,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虑,所以会让孩子感到非常尴尬,甚至不理解家长这种做法的用意。

  所以做家长的,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错误,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犯错,这样才能对孩子进行下一步的教育。

  否则家长错误的理解,可能会起到反作用,甚至会对接下来的沟通带来一些阻碍。

  ②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孩子犯错后,家长在了解了小孩的犯错原因后,应该与他们进行适时地沟通。那么这种沟通是指有效的沟通,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小孩进行指责。

  通常这种有效地沟通,并不一定要在小孩犯错后,就立即进行,而是应当选择比较合适的机会,这样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例如家长可以避开人群,尽可能地在私下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小孩做错事情的原因,同时让他们明白自己做错了事情。

  此外,家长与小孩进行的这种沟通,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指责他们,而是要让小孩通过这种沟通,能够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

  ③要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

  孩子做错事情,其实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关卡。所以家长应当采取正确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样也有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

  因为很多家长可能更加注重孩子犯错的表面,但却忽视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例如孩子在做错事情后,本应该他们买单的部分,但是却被家长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这就会埋下一些隐患。

  所以做家长的,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帮助小孩直面他们的错误,这也是对他们个人责任进行强化的一个过程。

  因此让孩子学会承担错误,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远比让他们屈服于家长的权威要好。

  因此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也应该给予小孩适当的信任感。这能让小孩在学会承担错误以及个人责任的同时,并不会觉得被家长抛弃,这能让他们觉得,家长永远是其最坚强的后盾。

  小孩在犯错后,家长表现出的态度非常重要。所以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尽可能地使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们。

  面对一些已经存在的错误言行,家长也要尽可能地进行纠正,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到孩子。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如同一段旅行,不可能一下子就到达目的地,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

  因此做家长的,也要正确地学会看待各种突如其来的问题,尽可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太过心急,多给孩子一些理解与包容,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父母打骂教育孩子的原因

  中国有句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曾经经历过父母打骂的家长,沿袭了上一辈的教育方式,也会采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有些家长也认为,打骂孩子是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要出发点是好的,那么就理所应当。然而,教育孩子还是需要讲求方式、方法。打骂教育不可取!

  以下归纳总结了父母打骂教育孩子的几方面原因:

  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养观念对我们仍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因为在传统观念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就是上对下,并没有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尊重多放在平辈的相处上,但在亲子关系中却十分欠缺。

  2、自我情绪管理不佳

  如果家长的心智不够成熟,那么对孩子而言就是很沉重的压力与包袱。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有些家长就容易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当家长对自己生活或工作的期望无法满足时,就更希望孩子可以完全按照他的指示来行事,一旦孩子的表现不能令家长满意,那么家长多半会打骂上前。

  3、熟悉的成长经验

  由于没有及时接受新知识,或是经验不足,所以有些家长就直接就套用原来父母的管教模式,只要不顺父母的意,就会受到这样的打骂处罚。因此,当他无法使自己的孩子照他的方式来做事或生活时,也就喜欢用最熟悉的方式管教孩子。

  4、寻求快速方便的方法

  有些家长懒得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管教孩子,认为打骂教育最方便,见效也最快。因此,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处罚孩子。

  打骂孩子会对孩子造成的危害

  大人的力量是远远高于的承受能力的。

  有些家长生气时,抬手就向孩子打去,更甚者还会抓起身边的扫把、树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如孩子认错态度良好则罢,如孩子“犯犟”,则很可能是越打越气,越气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不少家庭悲剧就是这么造成的。大多打孩子的家长要理智一些,他们认为,孩子总归要打,但头打不得,打屁股没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坏。事实上,屁股照样是可以“打坏”的——轻者,孩子皮下血肿,受损,重则,殃及内脏(如腰部的肾脏等)或由于广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要知道,孩子的小身体是非常娇嫩的,又怎能够经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头?

  幼儿的神经系统十分脆弱,粗暴的态度及打骂恐吓,都会使他的精神高度紧张、恐惧,甚至引发心里障碍。

  1、躯体不适: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现为躯体的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热,患(由于惊吓引起的更常见)。有的孩子会呕吐,诉说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

  2、遗弃感:一些父母在打骂恐吓孩子之时,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语言,别小看这不经意的气话,却可能给孩子心灵上留下较深的创伤。有个3岁的孩子见了奶奶后,紧依着不离开,奶奶问:“怎么了,干吗不让奶奶干事?”孩子哭兮兮地说:“奶奶,你要我吧,我不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我是捡来的。”奶奶说:“胡说!怎么是捡的?”孩子竟然说:“小红的妈妈不打小红,说她是亲宝宝,妈妈打我,说不要我了。”

  3、恐惧感:一个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闹、精神紧张,常常紧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带恐惧表情。原来,他的父亲吓唬他说:“闹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吧!”开始孩子还闹,当父亲的竟装起了妖怪,把孩子吓得马上老实了。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3岁前的孩子而言,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都会使孩子出现夜惊、过度紧张及恐惧状态。

  4、自暴自弃:别看是3岁前的孩子,经常被责骂或挨打,也会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弃。他们本来可以将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干脆去搞破坏。这些孩子还可能表现出遇事冷漠,行事胆怯等。

  5、逆反心理强:不难发现,那些经常挨打的孩子比较“犟”,父母让他干什么,他偏偏不干,连挨打时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认为,是因为孩子太拧才挨打,其实,挨打时,别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会不服的,这种不服而产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达出来。

  6、暴力性: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会模仿家长打他那样去打别人,父母打他时表现得越粗暴,孩子对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可能暂时被镇住了,但由于怕挨打,他们会渐渐不敢对父母说实话,或者找理由来摆脱挨打,久之,便会养成说谎话、不诚实的恶习。

  8、仇恨心理:对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对父母的依恋性很强,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打骂孩子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吗

  不管是什么程度的打和骂(轻微的、温和的,偶尔的、经常性的)都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误解。如果这就是家长对待他的方式,他将会用不好的行为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另外,其实家长自己也不知道,对于纠正坏习惯,打孩子究竟能不能起作用。作为一种惩罚方式,打孩子只能将错误行为变成“地下行为”:孩子在父母面前装作很听话,再背后行事。因此,打孩子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的效果。

  父母有权打骂孩子吗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就该打,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再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打骂,别人管不着。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我们国家,家庭成员之间,其权利和义务都是平等的,未成年子女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和监护人不得虐待和遗弃未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的行为,不得歧视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既然法律都倡导家长要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那打骂教育还是不可取的。

  不打骂孩子该如何教育孩子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知识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建议爸爸妈妈们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专家建议,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如何才能不打骂孩子

  在我们的日常家庭生活中,孩子难免会犯点错,惹得爸妈生气发火,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打骂孩子既不能解决问题,也会让孩子和父母都受到伤害。很高兴,妈妈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教给你一个好方法——“一分钟惩罚”。

  “一分钟惩罚”就是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错误,或没有到达家长提出的合理要求时,家长要及时帮助他们修正错误,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目标上来。

  当孩子做错事情以后0--20秒,对人不对事,最大程度表现出你知道这件以后的震惊,伤心和失望。21--40秒,什么话也不用说,只是用眼神尽情地传递你的伤心,愤怒,痛苦。41--60秒,用最煽情的话语表达你对孩子的爱,告诉他,你欣赏他,你为他感到骄傲,尽力描述一个连他自己也喜欢的父母期望中的形象,并且表达出他就是那个孩子,本来就是,现在还是,将来也是。

  除此之外,爸妈还要学会细心观察孩子,多看到孩子的优点,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表扬,不要总把目光聚焦在孩子的缺点上并无限放大,这样你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可爱、越来越像你所预期的那样。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身教胜于言教,你是如何要求孩子就先自己去执行,孩子也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了。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爸爸妈妈也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也难免会犯错,难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这都没关系,只要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了问题想办法解决了就好。

}

近年来,青少年轻生事件屡见不鲜,且有低龄化趋势。和父母争执、被老师训斥、成绩不理想、犯错怕遭责骂......甚至是“爸爸不让看电视”“老师没收手机”这样不能称之为“事件”的起因,竟成了一朵朵鲜活生命凋谢的缘由。

感叹生命教育缺位之时,也必须看到其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我们的孩子亟待补上挫折教育课。

01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

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问题是很严重的。

有个小学生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班长,上四年级时竞选班长落选,内心接受不了,干脆不去学校,甚至绝食,后来休学一年,接受心理治疗。

我们拼命催促着孩子跑,教孩子怎么成功,却从不教他们如何面对失败。

于是,他们因为一点小事不如意,到处发脾气;遇到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听到一两句负面评价,便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感。

适当地让孩子受一些挫折教育,是孩子人生的必修课。

02 什么时候开始逆商培养? 逆商:(Adversity Quotient,简称AQ)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

很多大人说: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

其实,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是管得晚了。

让孩子体验挫折感,这种养育起始在孩子3岁上下,在他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就要开始对他说“不行”,结果可能是让他痛哭一番的经历,严重些就是哭的气噎、哭得地上滚来滚去,但他没有其他反抗能力,于是学会了什么叫“无能为力”、接受、服从、遵守。

他会慢慢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所欲为的,爸爸妈妈以及亲人们爱他但绝对不是处处都以他为中心,有些不合理要求会被拒绝的。

真正的成长,就是一个从任性到克制的过程。

否则,如果等他青春期,你才开始对他“说不”时,他除了哭闹、气噎、打滚,还有威胁父母的选项:离家出走、服毒、跳楼。

所以,3岁后,为人父母一定要懂得说“不”的艺术。

如何提高逆商:适当地让孩子“受点气”

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

有的父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游戏输了,就发脾气:“我再也不玩了!”

下棋时,大人不能赢,赢了就生气;

这些都是因为孩子没有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大人陪孩子的玩耍时,一味地迁就孩子、让着孩子。

我们需要和孩子说清楚,比赛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人赢,也会有人输,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输并不可怕,怕输才可怕。

鼓励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代劳。

在很多父母眼里,逆商教育的关键在于“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让孩子吃点苦,让他们不断地感受失败。

我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接受一些人为的无意义挫折。因为孩子的成长已经有无数的小挑战。

第一次出门、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洗衣服,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重要的是父母舍得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认同、疏解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父母首先必须在情感上给予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不就是批评了几句?又不会怎样。”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认同孩子出现的情绪,比如难过、无奈,感同身受地表达对孩子的理解。

父母充足的爱意和理解,是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最后,用几米在《我不是完美小孩》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

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饶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04 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

目前的教育环境与10年前,20年前已经大不同。以前每个家庭有3.4个孩子,家长不会去特别照顾某个孩子的情绪,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家人都围绕着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变。

我们在强调给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时,也一定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批评孩子,避免语言暴力伤害了孩子!

这里有16个小技巧,送给老师和家长!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 

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进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家长批评最好单独进行,不应在公开场合,如公共场合、当着亲友和朋友的面。

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非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与你对抗,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夺孩子最后一块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不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受批评的感觉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觉尽快结束。

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倾听你的话。

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能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 

父母用他人类似的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犯错误受批评后往往心里失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觉你们依然爱他。

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孩子想的就不是如何改正错误,而是如何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 

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很可能使矛盾激化。

搂着孩子的肩膀说话,或拉着他的手讲道理给他,用眼睛正视孩子,能达到恩威并用的效果。

批评后加一点鼓励,不仅能使孩子尽快改正错误,还能引导孩子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发展。

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期骂孩子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